押010),新人去哪个网站写小说

人去 3
142013年7月26日星期五Tel(押010)51949390 读书 主编:李芸编辑:于思奇校对:马玥浩E-mail押dushu@ 6月29日,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以下简称星云奖)公布了八大奖项推荐名单。
众多知名的科幻作者、作品毫无悬念地进入到推荐名单中,两个首次出现在名单中的名字颇为引人关注。
一个是排球名将赵蕊蕊,她的小说《彩羽侠》在获推荐的44部最佳长篇科幻小说中。
另一个则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淼,只发表一万多字的科幻小说的他进入了最佳新锐科幻作家奖的推荐名单。
科幻:符合科学逻辑的合理想象 ■本报见习记者于思奇 问:宇宙从何而来?答:大爆炸。
问: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样子的?答:很多人,包括霍金,认为大爆炸从奇点(无穷小的一点)开始。
问:奇点之前是什么?答:这个现在差不多也已经搞清楚了,很多科学家认为是量子涨落(量子涨落就是无中生有,有能量,但是没有物质)。
问:量子涨落之前是什么?答:这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畴,但可以问一下我们的科幻作家。
在北京市科普门户网站———蝌蚪五线谱网主办的沙龙“蝌蚪之夜”第5期的开场,主持人模仿科学杂志《新发现》的主编严锋,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淼上演了这段精彩的快问快答。
这短短的1分钟,身为理论物理学家和科幻作家的李淼不仅让大家了解了这个世界的“前世”,也定义了他所认为的科幻。
在李淼看来,科幻必须是依据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是合理的想象;不应该是作家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肆意臆想的产物。
也正因此,当某科幻电影的编剧想要在剧本中通过瞬间冰冻地球来实现其毁灭时,李淼坚决不同意。
“这不符合科学逻辑。
”这个严谨的理论物理学家在耐心阐释完科学机理后建议编剧可以“换成瞬间爆炸”。
对待科幻也像对待科学一样严谨,一丝不苟,这是李淼给记者留下的印象。
“在美国的一些科学学会,甚至包括宇航局都有一个大概可以称作‘艺术创作顾问’这样的部门。
当艺术家们从事小说、影视等创作涉及到该科学领域时,就由他们带领这些艺术家去参观专业的设施,去谈相关领域那些科学的知识。
” 在科幻作家、评论家郑军看来,这样的形式非常好,也是国内科幻作家们非常缺少的一条途径。
而相比于国内其他的科幻作家,同时也是科学家的李淼在创作科幻作品,尤其是涉及理论物理学领域时,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为诸如“多重宇宙”、“三体”、“时间旅行”等科幻选题都与理论物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当他拿起笔,量子、弦、暗物质那些简洁又美丽的法则便汇聚成了一个个故事。
在李淼看来,美丽的爱因斯坦引力理论虽然不是描述宇宙结构的终极版本,也并非尽善尽美,但对他来说,却是一个介于知和未知之间的最美的领域。
而他正在这一领域,以科学家和科幻作家的双重身份努力探索。
不过,当李淼得知自己获荐华语科幻星云奖时,他还是觉得有趣又惊讶。
“我虽然写了十二三万字,但发表的不多,只发表了一万多字而已。
”这个严谨的科学家显然对推荐语“他写作了一系列优秀的硬科幻小说,让人吃惊”并不完全认同。
或许,这次获荐与他深厚的科学功底不无关系吧。
《彩羽侠》:赵蕊蕊转型之作 姻本报记者温新红 作为前女排国手的赵蕊蕊,观众都已非常熟悉了,但作为作家,特别是科幻作家的赵蕊蕊,读者还不太熟悉。
作为小说创作的新人,她的《彩羽侠》是一部怎样的小说,为何能进入到华语科幻最高奖项的推荐行列中? 获推荐并非入围 自媒体曝出赵蕊蕊的小说进入到星云奖评选当中,有人说她的小说“获推荐”,有人说“入围”,到底是哪一种说法更准确? 据悉,星云奖现在已进入会员和大众投票阶段。
和历届一样,星云奖分有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推荐期,今年5月1日到6月20日是星云奖的推荐时段。
第二阶段是参选资格确认期,6月30日前,组委会对候选名单进行审查,整理推荐名单,将不符合章程规定的推荐作品剔除。
7月1日,组委会将确定有参评资格的全部参赛作品及人物名单公布于指定网站。
然后是第三阶段投票期,目前第三阶段还在进行当中,至8月20日结束。
因此,赵蕊蕊小说目前通过了资格审查,已成为44部最佳长篇科幻小说推荐作品之
一。
不过离入围还有段距离,如果《彩羽侠》获得的票数达到会员投票数的前两名、大众投票数的前两名,又或者得到评审委员会的推荐,才能成为5名入围者之
一。
目前来看,《彩羽侠》的票数处于领先地位。
截至记者发稿,《彩羽侠》在参评的44部长篇小说里暂列网络投票第
一。
被看好,勇自荐 赵蕊蕊早在2010年就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末世唤醒》,于2012年6月出版的《彩羽侠》是其第二部作品。
彩羽侠有着七彩的翅膀,是参加地球轮回的外星高级生命。
其在混血魔兽黑羯魔利用催眠、宗教、基因改造、谋杀以及古老神秘民族的占卜等手段残杀人类、幻想统治地球时,勇敢地站出来,在联合国安理会直接统治的世界金融政治中心彩虹岛上跟黑羯魔做殊死斗争。
这不是一个特别复杂的故事,但其中的元素颇为丰富,《彩羽侠》的推荐语是这样说的:“赵蕊蕊转战科幻文学界的第一部作品。
《彩羽侠》用《众神之车》作者厄里希·丰·丹尼肯探索世界未解之谜的怀疑精神,以及国外持续热播的纪录片《远古外星人》之对科学、未知的探索和想象,让读者在神奇灵异的魔法中,在宇宙、自然、宗教、文化、爱情与幻想合筑而成的神秘世界中,无忧无虑地畅游、自由自在地飞翔。
” 《彩羽侠》出版后,与赵蕊蕊素未谋面的科幻评论家吕哲看中了该书,并推荐其参评星云奖。
赵蕊蕊代理人、艾视传媒董事长晓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赵蕊蕊很适合创作科幻小说,因为她的确具有超乎常人的想象力。
她对外星人非常感兴趣,对这方面还很有研究。
” 受到诸多鼓励的赵蕊蕊毛遂自荐,最终为《彩羽侠》申报了星云奖。
奇幻还是科幻:界线有点模糊 “赵蕊蕊奇幻小说定型之作”,在《彩羽侠》一书的腰封上有着这样的话。
该书的策划、北京时代光华图书有限公司编辑王黎黎告诉记者,他们最初对这本书定位是奇幻小说。
那到底《彩羽侠》是奇幻小说还是科幻小说? 王黎黎认为科幻与奇幻是有区别的,但界线也不是特别清楚。
就赵蕊蕊这部小说来看,“从奇幻的角度是一部不错的作品,从科幻的角度看,没有特别大的创新点。
”所以,在王黎黎看来,如果赵蕊蕊转型写科幻小说,这部小说应该是她的入门之作。
与科幻小说必须有科学依据,并能在故事中自圆其说不同,奇幻小说无须用科学技术来解释幻想的内容,更多的是简单地用神力来表达,所以写作的门槛较低。
但现在科幻奇幻的界线也开始模糊了。
美国著名科幻奇幻大师罗杰·泽拉兹尼就倡导科幻小说写作要从心理学、社会学和语言学三方面考虑,他在作品中就创造性地将科幻、奇幻元素融为一体。
不过,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吴岩看来,科幻和奇幻在中国还是属于两个对抗的类型。
奇幻小说更接近中国传统文学,而科幻小说在中国还并不是主流,甚至某种程度上说受到了奇幻的压制。
更深层次地,吴岩所说“科幻与奇幻的争夺,映射的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争夺”。
阅读分享 米拉日巴传记深入灵魂姻周天 “想要了解藏传佛教,传记文学名著《米拉日巴传》值得一看。
”西藏作协副主席白玛娜珍推荐道。
米拉日巴是西藏佛教葛举派第二代祖师,他一生坚韧不拔、实修苦修,用道教形式宣传佛教,广收门徒,在西藏人民中有广泛的影响,是西藏佛教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
桑杰坚赞根据民间传说故事撰成《米拉日巴传》。
白玛娜珍向记者回忆说,她第一次读汉文版《米拉日巴传》时,才十八九岁。
“这本书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传记文学形式的佛教书籍。
里面大量美妙、深邃的诗歌令我感动万分。
”那时的白玛娜珍一边看,一边哇哇大哭…… 米拉日巴水阳龙年(1052年)7月25日出生在西藏西部毗邻尼泊尔边界的贡塘,7岁时其父故去,留下的家产全部落人了贪婪的亲戚手中。
他们对米拉日巴母子十分苛刻。
因此,其母变得十分冷酷,米拉日巴长大后,她立即送他 去学习黑巫术,希望他将来能够报仇血恨。
这个年轻人很快就学会了如何运用具有摧 毁力的咒语,并给家乡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破坏。
他的导师为他的这些罪行忏悔,送他出去寻找能消除其“恶业”的师父。
这样,米拉日巴成了宁玛派绒敦大师的弟子。
绒敦大师不久又引荐他去拜见当时住在洛札的玛尔巴大师。
米拉日巴38岁时成了玛尔巴大师的弟子。
但玛尔巴初时拒绝接纳他修习“秘法”传承,也不给他讲解任何教法。
米拉日巴每天像仆人一样生活,干各种异常繁重的体力活。
经过几年艰苦的考验,米拉日巴“恶业”消除,玛尔巴开始给他传授全面的教法。
在结束整整9年与世隔绝的生活后,身着布衣的瑜伽行者米拉日巴完全变成了大成就者。
为了能倾听他的道歌,人们开始四处寻找他。
他开始收徒传法,并通过道歌传播教法。
木阴兔年(1135年),米拉日巴于85岁圆寂。
“该书不仅记述米拉日巴光辉的一生,更是通过描述一个普通人从经历世间悲喜得失,到生出纯正的出离心,再到发愿苦修解脱,最终证得无上大法并驻世弘法的一生,为后来者活生生地展示一个佛教徒,乃至一个人应当怎样度过宝贵的一生。
”因此,白玛娜珍强调说,米拉日巴的故事不仅是研究佛教者必看之书,对普通读者来说,也能起一定的激励作用。
“这本传记的价值更在于,它反映了吐蕃崩溃后西藏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面貌。
”白玛娜珍介绍说,“近年来该书在国外也引起了重视,如法国的巴考将此传翻译成法文,日本河口慧海把它译成日文,其后英国的埃文·斯漫茨也把它译成英文本等等。
” 白玛娜珍进而分析说:“这本传记以美妙的行文、道歌让我们通过文学领悟佛法真谛,而最后尊者米拉日巴被宗教界人士毒死,也让我们看到有组织的宗教团体的伪善和尔虞我诈。
” 白玛娜珍藏族,现为西藏作协副主席。
198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著有诗集《拉萨拉萨》、《在心灵的天际》,散文集《生命的颜色》、《西藏的月光》,长篇小说《拉萨红尘》、《复活的度母》等作品。
这些年来,在众多的阅读中,白玛娜珍一直偏爱这本书,每每重读这本书时,仍然会泪如泉涌。
“此书的深奥与经典,在于深入灵魂,在我们的心灵中有永恒的位置。
” 书话岁月 享誉全球的瑞士豪华钟表,文艺复兴发源地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艺术瑰宝,这两样毫不相干的东西,是许多作家和旅行家笔下常见的题材,也是《明日酒醒何处》这本散文集值得 无一看的亮点。
在我的记忆里,《明日酒醒何处》的作者理由,曾经是一位颇有成就的 奈作家,发表过颇具影响的报告文学佳 作,这是30年前的往事了。
不知何故,姻后来他消失于文坛,沉浮于商海大潮金 的里了。
书中字里行间,可以窥见作者有涛 意无意,多处透露自己的身份,使人得 叹知他如今是位踌躇满志的成功商人。
《后记》中,他坦诚地道出了重新写作的初衷“:我更愿去叙述一个文人在转 息换角色时的内心感受,从而为读者开 启一个新的视角。
当然,我也希望向人们证明,沾染了铜臭气的商人,仍然可以写出几行顺理成章的文字。
” 全书共6篇,一头一尾两篇:《俯仰话金钱》和《高尔夫趣话》,借用他的自嘲,倒是“沾染了铜臭气的商人”的肺腑之言,没有从商经历的文人,恐怕是难以写出这类深刻的文字。
我感兴趣的是书中的《净心之谷》与《明日酒醒何处》两篇。
前者是围绕瑞士豪华钟表展开的话题“。
瑞士钟表的发祥地在侏罗山。
以日内瓦为起始,沿着侏罗山的坳谷绵延,途经纳莎泰尔,到邻近德法边境的巴塞尔,人们把这条狭长地带叫做‘钟表谷’,其间散落二十七个村庄和市镇,荟萃了制表工业的精英。
” 这一带,过去我也去过,走马观花。
作者却有幸深入“钟表谷”多个很少对外开放的厂家,近距离地目睹了以手工打磨的工艺和复杂功能表的组装。
他在拉秀德枫小镇的钟表博物馆,看到一块1860年出产的专为出口中国的昂贵怀表,名为“中国表”,其彩绘珐琅画面是色彩艳丽的花卉图案,适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大约在18世纪,侏罗山地区出现了一些包工头式的人物,向各农户分派钟表零件的散活,然后交给技高艺精者专司组装调校,当春天来临之前统一收货,销往巴黎,销往伦敦,有些也销往中国,这就是瑞士钟表业的滥觞。
而冰雪消融之时,那些钟表工匠又回归于农民的生活方式。
”有关瑞士钟表业与瑞士农民的关系,仍然沿袭至今,成为瑞士独特的风景。
由瑞士农民在农闲的冬天从事钟表制作而造就世界一流的瑞士表,作者颇为感慨,联想到中国的农民,他说“:中国的农耕社会拖着长长的影子进入现代生活中,农民们甘于胼手胝足地劳作,以土里刨食为天命,度过一代又一代的困顿人生。
尽管在中国北方也有着漫长的冬季,而农民们何曾有过超越自我角色的灵动?”这,恐怕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明日酒醒何处》写的是由佛罗伦萨的艺术瑰宝与文艺复兴引发的话题,作者并非表象地描绘佛罗伦萨的整体设计美,或者教堂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也不是单纯地回顾众多艺术大师的创造才华,而是把视角转向造就文艺复兴辉煌背后的美第奇家族,那个祖孙几代皆是佛罗伦萨璀璨文明慷慨的赞助商。
通过深入考察,作者从这个富甲一方的美第奇家族的创始人科西莫以及后继人洛伦佐和安娜对艺术的巨大支持,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论:按恩格斯所言,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是产生巨人的时代。
然而,“那个时期的‘巨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受到美第奇家族的佑护。
他们自视是科西莫的仆人。
不过,仆人们头上的光环遮蔽了主人”。
这些彪炳史册的巨人中有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裴尔、多纳泰诺等等,当年他们都是艺术工匠,“工匠的名声在今天大过了主人,因为主人是商人”,作者感慨道。
由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发祥地的历史,作者不由地遥望万里之外的乡关,“同是原始资本积累的第一代商人,我们的富人和美第奇是多么的不同”!作者心情沉重地指出,欧洲的文艺复兴是对传统的归复,美第奇家族把经营工商金融的利润,大部分都无偿地用于扶植人类艺术瑰宝的创造。
相形之下,(作者以北京古城的消失为例),“我们的商人和鼓励致富的从政者正在推倒文明视野中最宝贵的东西,忙着搭建最廉价的东西”。
对此,作者感触良多。
“明日酒醒何处?高楼下残垣断壁!”作者仿照柳永词抒发感慨,同样也是无奈的叹息。
这个尖锐的对比,也只有为富不仁的商人们才能回答国人的质疑啊。
《明日酒醒何处》理由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榜上有名 2013年6月科普类图书排行榜 (图书出版时间:2012.6~2013.6)
1.人类消失后的地球
2.很冷很冷的冷门知识:话题达人的秘密武器
3.难倒你没商量:最冷最冷的冷门知识大全
4.探测灵魂入门指南
5.海洋生物大观园—形形色色的海洋杀手
6.图说天下.探索发现系列—世界未解之谜
7.宇宙简史:起源与归宿
8.世界经典文学名著—昆虫记(全译本)
9.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
(2)(彩色典藏版) 10.哈默手稿 朝华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飞碟探索》杂志社王悦 中国华侨出版社 朱立春 云南人民出版社 玛丽·琼斯,拉里·弗莱希曼 人民邮电出版社 陆凯芬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图说天下·探索发 任公司 现系列》编委会 江苏译林出版社 霍金 崇文书局有限公司让-亨利·法布尔 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西蒙·库伦·菲尔德,西奥多·格雷 列奥纳多·达·芬奇 (数据支持: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榜评: 它们为什么连续上榜 姻田松 把排行榜连起来看,还是能看出些门道的。
如果连续上榜,多少可以看出哪些书被人买。
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是它们? 实际上,上榜的书我都没有读过,所以下面的点评,只是基于曾经的阅读经验,属于大胆假设,尚未小心求证。
霍金的书其实不好懂,当初《时间简史》的畅销,至今仍可作为营销案例。
刘兵教授的“读霍金,懂与不懂都是收获”,当属有史以来最忽悠人的广告语之
一,贻害不浅。
2003年霍金来中国时,我恰在央视主持短暂的“科技新闻”版块,也曾参与“造神”,撰写解说词曰“他的身体被束缚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则包容着整个宇宙”。
霍金神话与其著作的畅销,互为表里。
《宇宙起源》之连续上榜,与此神话不无关系。
当然,十年之后这个神还在发光,也与题材有关。
天文学向来是传统科普的重要领域,虽然现在城市里很难见到星空,人们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惯性,这很好。
法布尔《昆虫记》连续上榜,让我感到安慰。
百年经典,历久弥新。
不仅可以装饰品位,而且真的能够读懂。
在我看来,博物学对于未来的意义远远大于数理科学,这是人类拯救灵魂的一条小道。
人需要花一些时间关注我们身边其他的生命,人需要一点时间,远离功利。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哈默手稿》上榜,让我意外, 这也应该是一部相对专业,不容易看懂的书。
不过,这是榜中少有的真正有作者的著作,而且这作者还是达芬奇! 连续上榜的“海洋生物系列”应属博物学一类,但从直觉上看,这类“编著”的书,还是传统科普的路数,会倾向于知识的介绍,尚无博物意识。
同期榜上《神奇的化学元素》与此类似。
这类以低龄儿童为读者对象的科普书,购买者常常是家长,而不是儿童自己。
很多书会落到这个下场,家长买回来,自己不读,孩子也不读。
连续上榜的还有一些比较神秘的门类,诸如《水知道答案》和《探测灵魂入门指南》,李大光、武夷山和刘兵几位教授都对其属性表示了质疑,科普乎,伪科学乎?我当然赞同他们的观点,不认为它们是科普书。
《水知道答案》当然不是科普,因为它是心灵鸡汤。
不过,我想说的是,出于兴趣,这些书倒是可以买来 自己读的。
关注神秘乃是人类的本性。
如果青年人都失去了关 注神秘的热情,世界会很呆板、无趣。
“人类失去想象,世界将会怎样?”尤其是,在一个让人困惑迷茫的时代,这类书会更加畅销。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方向。
不单是个人失去了方向,整个民族也失去了方向。
所以,人们会期望来自超自然的、超人类的神秘力量,从中获得安慰,期望获得拯救。
在我看来,本期上榜的《世界未解之谜》和《人类消失后的地球》也映射了同样的大众心理。
甚至,两部冷门书,《很冷很冷的冷门知识:话题达人的秘密武器》、《难倒你没商量:最冷最冷的冷门知识大全》也可以勉强归因于这个心理。
虽然,两家出版社同时出冷门,让我觉得冷。
(榜评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嘉宾推荐:《土地的变迁———新英格兰的印第安人、殖民者和生态》《回家记》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克罗农[美]段义孚

标签: #律师 #正品 #软件工程 #建站 #摄影网站 #交友网站 #公司 #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