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安身立命的职业,为什么要学电子商务

要学 4
122016年8月9日星期
现代农业 让“农民”成为安身立命的职业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调研 本报记者李华林管斌 时下正是田间管理的好时节。
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忙于农活,种田人开始更多地走进培训课堂,变身为懂生产、会经营、更自信的“新农民”。
随着“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各地开始尝试破题。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长清区分校(以下简称“长清区农广校”)校长王桂军说,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更多现代农民,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关键。
老农民想学,新农民要学 皮肤黝黑,骨架粗壮,说起话来滔滔不绝,52岁的齐明贵是济南市张夏镇上龙村的老农民,种了一辈子地,但直到最近几年,才感觉上了道,种出了“事业感”。
齐明贵早些年一直侍弄花生、大豆之类杂粮,后来又改种核桃。
核桃前期投入大,一年栽树,两年才结果,种植也更有讲究,品种选择、种植密度、管理方法都会影响质量,弄不好就全年无收,这让他有些着急。
“从头学起。
”齐明贵说,在新品种新技术面前,怎么看自己都是一个“新农民”。
为了尽快掌握新技术,齐明贵报名参加了长清区农广校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几乎课课不漏,有一次为了赶上一节培训,远在青岛的他,连夜坐火车凌晨一点赶到济南,再等到五点钟搭乘第一班班车回到长清上课。
按照新学到的技术操作,齐明贵的核桃减少了农药残留,结出的核桃皮更薄、不易碎,更好卖。
2013年,齐明贵扩大了种植面积,牵头成立了济南市桂兰核桃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入社的有十几户。
“现在种核桃的人越来越多,想要增加效益,就必须走打造品牌和深加工这条路。
”下一步,齐明贵打算去长清区农广校学习电商和企业管理,把合作社品牌打响。
在长清,像齐明贵这样有多年种地经验,但因为新品种、新技术出现跟不上趟的人还有不少。
这些“老农民”有能力、有想法,渴望从土地中获得更多收益,对相关的培训需求强烈,也因为参加这些培训而获益。
张夏镇搞养殖出身的李友建,80年代就开始办养鸡场,2012年成立了济南市农河畜禽养殖有限公司,本身技术在行,但经营业务狭窄。
3年前,通过当地畜牧部门来到长清区农广校培训,思路开阔许多,回来后搞一条龙经营,鸡粪种菜,菜园子弄好了开办农家乐。
如今李友建成了当地多元发展的带头人。
培训使“老农民”学会了新技术、拓展了新视野,更让“新农民”一开始就能接触现代农业管理理念和经营思维。
长清区平安街道赵庄村30岁的赵凯,过去一直做生意,去年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就想带着村民一起致富。
他尝试着流转了60亩地搞规模化种植,记者问他会种吗?他说通过农广校培训,他对大田作物和规模经营有了底,想自己先做起来,然后带着大家把村里的地盘活,让种田更有效益。
上图在济南市长清区五峰山街道办事处万亩樱桃种植基地,前段时期有些樱桃叶子发黄,农业专家赵有红(中)来到地里,给村民释疑。
右上图长清区农广校的老师在村里给村民讲课。
右下图给农民培训前,长清区农广校的老师们免费给村民发放农技书籍。
本报记者瞿长福摄 脚印在田埂上,学问在大地上 在长清区五峰山街道东黄村的一片樱桃园里,赵有红被二三十个农民团团簇拥。
村民张建伍家的樱桃叶最近有些发黄,担心是发了病。
赵有红摘下片叶子瞧了瞧说,近期下雨太涝,树的吸收能力减弱,有的叶子就黄了,“不要看到黄叶就害怕,补点钾肥就好了”。
58岁的赵有红是长清区第一职业专科学校的高级教师,学农出身,毕业后同学走的走、飞的飞,只有他坚持留下来教农学。
2013年长清区农广校聘请他为教师,专门给农民讲解林果栽培技术。
“去年授课220多次,基本上全年都在乡下跑。
”赵有红说,为了配合农民的劳作时间,晚上八九点上课是常事。
授课多以田间培训为主,虽然农民参与很积极,对新技术也充满好奇,但囿于传统经验,很多人一开始只是持观望态度。
赵有红讲了个例子,刚开始长清区有个樱桃大户,参加培训时赵有红指导他,樱桃质量要好就得控制产量,及时剪枝。
大户每次都满口答应,但直到樱桃成熟一枝未舍得剪,最后每亩地收了4000斤。
按当年市价,一斤樱桃能卖18元,而他的樱桃产量上去了,可卖相、口感差,只能卖3元至5元一斤。
第二年,不用赵有红叮嘱,大户主动剪了枝,亩产2500多斤,收入却比上年翻了几倍。
赵有红感慨,“见到了实效,农民才会从心底里相信你”。
实效并不是照本宣科就能有,农业技术日新月异,新农民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老师也需要常学常新。
赵有红摸索出一套 更新知识储备的方法,除了自学、上远程教育课程,他还有自己的试验田。
这几年他与大户合作流转了50亩土地,搞林果种植实验。
他说,“只有自己栽了、种了才能发现问题,也才能真正帮农民解决问题。
”赵有红认为自己已经离不开土地“,农民认可我,一进村大家都认识我,很有成就感”。
和赵有红一样,长清区农广校有好几位专职从事农民培训的老师。
他们名气不大,级别不高,收入不丰,一接触土地就是几十年,是农民眼中炙手可热的“明星”。
山东省首席创业专职教师陈洪常,在长清区农广校工作了近30年,说起自己的工作,陈洪常形容是“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手把手教,新农民就这样逐渐长大了。
”他的脸上露出笑容。
新职称领证了,荣誉感增强了 长清位于山东省中部,以丘陵地形为主,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
近些年,长清现代农业发展迅速,早在2013年全区就认定品牌农产品14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767家,家庭农场51家,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2000元。
在王桂军看来,长清现代农业的发展缘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快速成长。
作为全国第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区之
一,长清区农广校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道路上走出了两步棋。
第一步棋是培训。
王桂军说,传统农民种地沿袭老办法、老经验,科技种田知识少,种地效益低;而新加入的务农人 员文化水平虽然有提高,但“农盲”也多。
为此,农广校把知识培训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在农闲的秋后、劳作完的晚间,将农民集中起来,这样既不耽误事,农民积极性也高,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点菜上课”。
“在家的基本都会参加,爷爷听不懂的,孙女帮忙记。
”王桂军说。
仅今年上半年,长清区农广校就举办各种培训班60余期,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
除了科学技术,市场经营、企业管理、政策讲解也是培训的重点内容。
“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懂生产,还得了解政策,会经营。
”王桂军举了个例子,一些大户想办合作社,但不知道如何登记、注册,难以享受有关优惠,参加培训后,才在指导下申办、补办相关手续。
第二步棋是认定。
“新型职业农民”是长清对“农民”这个职业认定的最高“职称”。
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有可能被评为新型职业农民?王桂军认为,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经营达到一定规模、收入高于普通农民收入,是成为一名合格新农民的3个最起码的条件。
满足这些,再经专家筛选,才能进入认定名单。
2015年长清农广校给175人颁发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占培训人数的15%左右。
“身份认定是为了让‘农民’成为一种可以安身立命的职业。
”王桂军说,有证和没证的差别在于,“持证上岗”的农民能更加便利地获得相关政策扶持,让农业支持政策更加精准。
发证不需要任何费用,却能极大增强领证农民的职业荣誉感,不过王桂军坦承“,目前的扶持力度和预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新型职业农民的壮大还需多方面的支持”。
力争到“十三五”末半数以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排头兵引领农业走上快车道 本报记者乔金亮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由于光照充足、自然隔离条件好、水利灌溉设施便利,一直是甘肃省粮食主产区。
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甘州区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后,从打造优质制种、优质畜牧、优质果蔬三大基地入手,打造主导产业。
“我感觉最大的变化就是产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了,制种玉米怎样做、肉牛产业怎样抓、蔬菜产业怎样搞都有了具体办法。
”该区负责人说。
“十二五”以来,农业部分3批认定了28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旨在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挥探路先锋和改革排头兵作用,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方阵。
像甘州区一样,各示范区在建设过程中,都不是简单地圈几百亩地,引进几个企业或者科研院所,而是因地制宜,整市县推进,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聚焦共同的优势产业,集中连片进行发展,打造主导产业非常明晰的产业区,实现生产经营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创新是示范区建设的第一要务。
宁 夏农垦是全国农垦系统仅有的两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
一。
垦区多年坚持科技引领,先后聘请18名科学家成立专家工作站,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葡萄种植及酿酒、农产品贮藏加工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几年间,农垦成功引进并转化“葡萄限根栽培技术”“高产低碳稻作机械化栽培技术”等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科技贡献率逐年提高。
“十二五”期间,共引进新品种200余个,试验、示范、推广新技术100余项,创新种养模式20多项。
改革是示范区集聚资源的法宝。
安徽省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农业担保集团对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
目前,已与各银行签订协议,担保授信额度达295亿元。
同时,开展“劝耕贷”试点,采取政府调节金融资金的办法,设立风险补偿机制。
目前,全省有21个县区开展服务,上半年已为278个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提供担保贷款1.88亿元。
引领是示范区建设的重要职责。
辽宁省盘山县采用“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
收”的高效立体生态综合养殖模式,解决了蟹田水稻养殖中的施肥施药矛盾问题,实现了田中种稻、水中养蟹、埝埂种豆的立体生态综合养殖模式,亩均利润达2200元,并推广至20余个省市,建立10多个示范点,在省内外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
我国各地资源禀赋差别较大,在农业现代化推进路径上不可能齐步走。
在示范区的带动下,全国现代农业建设呈现千帆竞发的局面。
黑龙江、河南、山东等粮食主产省将高标准粮田建设作为突破口,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屡上新台阶;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高效农业、精品农业等现代农业新形态发展迅猛;甘肃、宁夏大力发展节水、节肥、节地的节约型农业;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重点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高科技农业、会展农业、休闲农业等已渐成燎原之势;云南、贵州等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高原蔬菜、花卉、中药材等地方特色农业不断壮大。
在日前召开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培训班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 力争到“十三五”末有一半以上示范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从而示范引领全国现代农业取得新进展、创造新局面。
据统计,283个示范区生产的粮食占全国的40%,高标准农田占比为5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均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表明,示范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先行突破、梯次实现的发展阶段。
今后如何推动示范区长久发展?韩长赋表示,要创新推进方式,坚持把示范区作为创新思路、集聚资源、率先突破的大平台,把各类资金项目、改革试验在示范区优先实施。
要继续加大支持力度,财政支农资金对示范区只增不减,特别注重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示范区建设。
要严格评价管理,进一步完善监测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监测评价,对搞得好的示范区要进一步加大奖补支持力度,对工作不力的、该淘汰的要坚决淘汰,构建“动态管理、能进能退、奖优罚劣”的管理机制。
仲夏时节,江西鹰潭贵溪市欧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上,上百个现代化连栋大棚一眼望不到边,各色多肉植物在大棚内尽情生长,肥厚的叶 ﹃江西梦想大 芽甚是喜人。
“我们的多肉 植物深受城市年轻人的喜 欢,仅淘宝线上交易平均 每天就超过1000单。
”公司负责人邱胜利介绍说。
本报记者 邱胜利的电商配货区 就设在基地大棚里。
在大 棚的一端摆放着数十排货 架,货架上摆满了码放整齐的盆栽多肉植物;另
赖永峰 端则依次摆放着电脑、打印机、包装盒和一个长约20米的包装工作台。
工作人员忙而不乱,或在电脑上接单打印,或将分拣好的多肉植物贴签打包。
邱胜利告诉记者,这个配货区主要根据网上订单配货,每天有两大卡车的货从这里发往全国20多个 通讯员 ﹄起田间徐卫华 — — 省市,每盆价格从十几
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电商网络直接设在了 农业基地上,在鹰潭也并 不是什么新鲜事。
记者了 解到,近年来,鹰潭市将互 联网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互联 网进农村、进基地、到田 头。
该市还专门出台了相关文件,真金白银支持各类 农业经营主体利用电商平台开拓市场,拓宽农产品网 上销售渠道。
同时,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农家店信息 化建设,推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畅通。
目前,全市发展农村电商联系点
350多个,几乎实现了 村村全覆盖。
这些遍布城乡的电商平台将鹰潭生产的 绿茶、板栗、早熟梨、茶油、蜂蜜等特色农副产品卖到了 全国各地,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增收。
“互联网+农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 的转型和人们生产观念的转变。
“我们鼓励能人志士、 工
商资本投身农村创新创业,大力发展‘互联网+农 业’,到广阔的农村搭建自己的‘梦想大棚’。
”鹰潭市就 业局局长毛晓荣介绍,为激发百姓投身“互联网+农 业”创业,鹰潭市降低了初创企业登记门槛,落实了税 收减免和普遍免费政策,支持土地合法流转,帮助创业 人员解决融资难题。
邱胜利就是改革红利的受益者之
一,在当地政府 帮助下,他一次性流转土地
300亩。
“项目刚开始投资 建设之时,政府就已经将土地平整、沟渠修建等前期工 作做好。
基地建成后,还对我们的电商平台给予扶持, 大大降低了创业成本。
”邱胜利说。
据了解,截至去年 底,鹰潭市流转土地面积
33万亩,占全市家庭承包耕 地总面积的37%,其中一半以上的流转土地经营涉及 电子商务。
天津内蒙古共建绿色安全食品基地 本报讯记者刘慧陈力报道:近日,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签署共建“双百万绿色安全食品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库布其沙漠中建设100万亩土豆、萝卜等果蔬种植基地,100万头肉牛、肉羊、肉猪及禽类养殖基地。
此举将为天津的“肉篮子”、“菜篮子”提供保障,并带动内蒙古沙漠生态产业发展和沙区群众脱贫。
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表示,目前亿利资源正在大力发展“亿利有机田”,把治理沙漠形成的纯天然、无污染土地改造成良田沃土,并持续提供灌溉水、有机肥、物联网、生态技术、金融服务等全方位的运营服务。
截至目前,亿利资源集团治理库布其沙漠达1.1万平方公里,绿化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形成了300余万亩无公害、无污染、无农药、无化肥的优质有机土地,具备了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的基本条件。
超级葡萄别样甜 日前,在河北省农林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科研基地,160名专家学者和种植大户在观摩品尝后,一致认为“光系列”超级葡萄新品种有观感好、口感佳、营养成分高、成熟期区别明显等优势。
“光系列”葡萄是以昌黎果研所副所长赵胜建为首的科研团队,历时16年完成的最新科研成果,从4万多杂交群体里选育出的4个新品种。
在唐山实验点栽培的葡萄,一斤可以卖到30元,经济效益明显。
图为游客在基地里采摘“光系列”鲜食葡萄。
本报记者宋美倩摄 本版编辑徐胥

标签: #电子商务 #却用 #流量 #什么用 #视频 #苹果 #提示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