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常见癌症筛查“时间表”请查收,cea是什么意思

cea 6
B4优生活 2022年4月21日星期
九种常见癌症筛查“时间表”请查收你知道吗,癌症早已不是不 治之症。
接近半数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约1/3的癌症是可以通过筛查早期发现而获得治愈机会的。
而为什么很多人一旦确诊癌症就已经是中晚期呢? 为啥恶性肿瘤一发现就是中晚期?医生分发防癌“保养手册”——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份特殊的“保 癌抗原(SCC)及新兴标志物胃泌素前体释 以上的下列任一人群:慢性乙型、丙型肝炎 养手册”,它与我们自己的身体 放肽(ProGRP)。
病毒感染者;有肝癌家族史者;有血吸虫、 健康密切联系——常见恶性肿 乳腺癌
筛查人群为35岁以上女性,有 酒精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致肝硬化 瘤的筛查与预防。
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疾病史、婚育史、月经 患者;药物性肝损患者;遗传性代谢病患 史、与月经周期无关的乳房胀痛、乳头异常 者;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 没遗传史
癌症为何找上门? 分泌物等。
主要筛查手段为乳腺超声、乳腺钼靶,肿瘤标志物:癌抗原153(CA-153)、 患者,推荐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1次。
癌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
甲状腺癌要同时进行甲状腺的功能检 恶性肿瘤,是正常细胞逐渐变异后异 宫颈癌筛查人群为21岁以上女性,查和形态检查。
对于一般人群,目前没有用 常增生。
这种异常的增生除了表现为肿瘤 有宫颈癌家族史、月经史、生育史、不洁性 于甲状腺癌早期检测或常规筛查的标准试 本身的持续生长外,还表现为对邻近正常组 生活史、白带异常、阴道出血等。
主要筛查 验;建议临床颈部体检:20-29
岁每2-3年
1 织的侵犯和经血管、淋巴管和体腔转移到身 手段为宫颈超薄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 次,30岁以后每年1次;颈部超声检查:30岁 体其他部位,增大的肿瘤组织对正常组织器官的占据、摧毁,导致器官功能受损,最终导致脏器功能衰竭,夺去患者的生命。
可能有人会问:“家族里没人得癌症,为何恶性肿瘤会找上我?” 人们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认知,已从物理致癌、化学致癌、病毒致癌、突变致癌等单因素学说上升到多因素多步骤的综合致 瘤病毒(HPV)测试,肿瘤标志物: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
结直肠癌筛查人群为50岁以上、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慢性结肠炎及肠息肉病史、下腹痛、便血、黏液便、大便频次等。
主要筛查手段为肛诊、大便潜血、结肠镜、气钡双重造影,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242 以后每年1次(包括甲状腺、颈部和锁骨上)。
对于甲状腺癌高危人群,颈部超声检查每年1次(包括甲状腺、颈部和锁骨上)。
食管癌对于年龄40岁以上,且符合下列任一因素高危人群:来自我国食管癌高发区;有恶心、呕吐、腹痛、反酸等上消化道症状或患胃食管反流病(GERD)、人乳头 瘤病毒(HPV)感染;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或食管癌家族史;有吸烟、重度饮酒、超重、喜食烫食或患头颈部和呼吸道鳞癌等,建议普通内镜检查每2年1次。
病理结果提示轻度异型增生者,每年1次内镜检查,病理结果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
癌理论。
肿瘤发病率的变化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营养、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和经济水平、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这其中,吸烟、肥胖、糖尿病、病毒感染、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更是首当其冲的原因。
防癌体检“揪出”恶性肿瘤 不少患者,在得到确切诊断时已经是癌症中晚期了,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恶性肿瘤的诊断,是临床查体、实验室化验、影像学观测与病理检查等多元化多手段诊断的统
一。
由于许多癌症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或者患者对比较细微的症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大部分癌症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阶段。
所以我们说,无论是诊断技术的进步还是治疗手段的发展,从根本改善肿瘤患者预后的依然是“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那么,要想早点发现这个祸害身体的 镜——主要指内镜检查,比如胃镜、肠镜、气管镜等。
理——就是病理诊断。
对发现的异常组织,取其中一小块进行病理诊断,从而最终确定是不是恶性肿瘤。
要提醒大家的是,防癌体检不是一般的体检就可以,也绝不是项目越多越贵就越好,而是需要“量体裁衣”。
(CA-242)。
胃癌筛查人群为50岁以上,有胃 癌家族史,胃溃疡、胃肠息肉病史等,腹痛、腹泻、消瘦、柏油便等。
主要筛查手段为胃镜检查、气钡双重造影、幽门螺旋杆菌检查、胃蛋白酶元及胃泌素测定等,肿瘤标志物:癌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
10项防癌建议从生活小事做起 研究证明,全方位的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癌症最可靠的方案。
世界癌症领域的两大权威机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联合发布的癌症预防的最新报告,提出了10项防癌建议。
保持健康体重体重的正常范围(BMI)最好在18.5至23之间。
注意控制“腰臀比”:腰臀比例=腰围/臀围。
如果男性腰臀比例在0.9,女性在0.8以上,就表示你的内脏脂肪过剩了。
积极参加体力活动多走少坐。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或75分钟高强度体力活动。
此外,对于久坐的人,最好每个小时都匀出几分钟起来走走。
饮食富含全谷类、蔬菜、水果和 些食物有助于控制热量摄入,保持健康体重。
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不过量食用如牛肉、猪肉、羊肉等红肉,加工肉类即使要吃也只能吃很少。
国家推荐的红肉摄入量是平均每人每天摄入50至75克。
限制摄入含糖饮料多喝水和不加糖的饮料。
有可靠的证据显示,摄入含糖饮料会引起体重增加、超重和肥胖,后者与12种癌症有关。
限制饮酒酒精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醛的蓄积会导致癌症,所以饮酒一定要量力而行。
不要靠补充剂来预防癌症营养需求只需要饮食来满足。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有助母亲预防乳腺癌。
另外,母乳喂养的婴儿超 真凶,防癌体检很关键!防癌体检主要分为5个方面的内容,可浓缩为5个字: 体——体格检查。
有些肿瘤可以通过 这些常见癌症“对号入座”筛查 前列腺癌筛查人群为45岁以上男 豆类准备一顿饭的时候,目标是盘子里至少三分之二是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豆类。
这些食物中富含纤维 重和肥胖的可能性较低。
癌症诊断后,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美国马萨诸塞综合医院与哈佛大学 体格检查来发现,比如肠癌、乳腺癌和甲状腺癌。
肺癌筛查人群为50岁以上人群,有肺癌家族史、吸烟史、咳嗽、胸痛、痰中带 性,有反复尿频、尿急及血尿等,特别是有前列腺癌家族史、慢性炎症史。
主要筛查 素。
纤维素被称为肠道的“清洁工”,适当增加摄入量,可促进肠道蠕动, 研究人员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将癌症死亡率 验——抽血化验的意思。
很多肿瘤都有肿瘤标志物,可以通过抽血化验来捕捉。
影——主要指影像学检查,比如彩超、 血、长期低热等。
主要筛查手段为肺部低剂量CT,以及肿瘤标志物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 手段为前列腺触诊检查、前列腺超声、肿瘤标志物,即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筛查。
促进排便。
限制摄入“快餐”和其他高脂、 高淀粉或高糖的加工食品限制这 降低一半。
文/王若溪林小华 (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 CT、磁共振等。
FRA21-1)、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 肝癌对于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 站直了别“交叉” 说常规超声作为基础的筛查手 段,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在我 真们“超人”的日常检查中,有一部 分人的检查结果是阴性的,患者对此多有怨言,“哎呀,又没什么 的事,那怎么还是不舒服?”“这钱又 白花了”……对此一部分人表示不能理解。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 超果呢?声很多疾病不是超声的诊断专 长常规超声作为基础检查手段不是万能的,很多疾病不是超声 并的专长,它检测不出。
比如患者 主诉右上腹痛,医生会开一张“肝胆胰脾”的超声检查,排除一下是 不否存在胆囊或者肝脏的问题;再 比如肝胆的肿瘤、结石、炎症等, 是超声发现肝胆都是“好”的,那就 有可能是结肠肝曲、十二指肠、胃窦或者是胸腔及肋骨的问题,这 万些都不是超声检查的专长。
超声 对于空腔脏器、骨骼和含气的组织无能为力,当然检查结果是阴 能性的了。
检查精准度有限尽管科技水 的平在提高,超声仪器愈来愈精密, 但是超声的分辨率因物理成像的原因,检查的精确度也是有限的。
此外,超声因受患者体胖或者腹腔气体的干扰,检查效果也 会随之受到影响。
比如,小于3mm的输尿管结石,在患者比较肥胖或者腹腔肠胀气较多时,就检查不出来了。
但是超声可以发现一些间接征象,比如是否存在肾积水。
尽管超声没有发现阳性的结石,但是根据尿检的结果,临床医师也是可以诊断尿路结石的,所以超声对于临床医师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做超声不是“白花钱”超声并不是“没用”,超声可以除外很多结构的异常,比如胆囊结石是超声的专长。
这是CT和核磁不能比的。
此外,超声在妇科、产科有很广泛的应用。
肌骨超声也越来越被临床医师接受,并且应用越来越多。
超声没有发现问题,也不能说明超声“白做了”。
超声检查出现阴性结果,说明问题不大,或者处于疾病的早期,可以结合其他检查,如果高度怀疑某种疾病时,可以行CT或核磁的检查。
现代医学的任何一种检查都有其局限性,并不是万能的。
科技在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信不久的将来,超声也能突破现有的局限,为人类的健康水平提高贡献更大的力量。
文/赵鸿雁(北京朝阳医院西院) 请接受灵魂三拷问:你是否每天手机寸步不离?是否久坐于电脑前?是否长期伏案工作?小编知道,总有一款适合你。
那就请大家赶快去照照镜子,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已有不良的身体姿态——上交叉综合征。
什么是上交叉综合征?上交叉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圆肩(含胸)、驼背、头前倾和天使的翅膀——翼状肩胛,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身体姿态。
“交叉”可不止影响美观这种不良体态除了给形象扣分外,还会对身体带来切实的损害。
比如: 影响个人形象和气质;紧张的肌肉会造成肩颈酸痛、手臂麻木;颈部曲度僵硬,大脑供血不足,使人 整体昏昏沉沉,无精打采;呼吸不畅,摄入氧气减少;圆肩会使横膈膜处于紧张状态,加重 心脏工作负担。
点穴和拉伸现在纠正还来得及上 交叉综合征的总体治疗原则为放松紧张的肌肉,强化无力的肌群,具体可采用以下治疗:
1.点按穴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中府穴:双手叉腰,肩膀向前倾,摸到肩下方有个三角形的凹陷区域,用力往里按,能摸到一个圆圆的骨头,再往下约一指宽,略偏向身侧的地方,就是中府穴。
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
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 肩线交接处。

2.拉伸胸大肌、胸小肌保持一侧手臂的前臂放于固定物上, 身体重心缓慢向前压,以拉伸胸部肌肉,保持该动作10-15秒,然后换另一侧。
(加强:同手同脚)
3.增强薄弱肌力俯立位下“YTWL”训练(上图),增强肩背肌群力量。
动作要点:以肩胛骨先动,再来带动手臂,而不是以手臂来带动肩胛骨。
每日3组,每组动作10次,每个动作保持10秒钟。
除居家锻炼外,中医康复科还可以提供专业的评估和训练,采用针灸、手指点穴、肌筋膜松解、易化牵伸、器械训练等中西医治疗手段,帮助患者调整体态。
文/陈岩(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 注意了!盆底训练从准妈妈开始 不少刚生产过的宝妈,都会被建议做盆底肌训练,以修复怀孕分娩给身体带来的损伤。
其实,盆底训练要从准妈妈时就开始做了。
盆底就是盆腔最底部,众多的肌肉、筋膜、韧带组成复杂的盆底支撑系统。
它支持着子宫、膀胱、直肠等盆腔脏器处于正常的位置,并让这些脏器维持日常的功能。
一旦盆底系统受到了损伤,脏器就可能脱离了自己正常的“岗位”,从而引起身 体机能的变化,出现尿失禁、便秘、子宫或者阴道壁脱垂、疼痛、性功能障碍等疾病。
这些疾病与年龄、生育、肥胖、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
目前,产科医生会在产后复查的时候,对新手妈妈进行相应的检查、指导、并给予治疗建议。
但是,盆底修复不应该只从产后开始。
2021年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发布的《妊娠期运动专家共识(草案)》中明确建议孕妇每周至少进行3-5次的盆底肌肉 训练,如凯格尔运动,以减少尿失禁的风险。
凯格尔运动安全,不会对母儿带来不良影响。
而出现了以上功能障碍的女性,除了进行凯格尔运动,也要及时就诊,尽早治疗,减缓甚至阻断症状的加重。
可千万不要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尿失禁、脏器脱垂等等都是正常现象,从而错过了早期保守治疗的机会。
文/李焱(北京积水潭医院) 编辑/李洁美编/赵延责校/罗晶

标签: #代码证 #刀片 #ccc #javaswing #法人 #cosplay #网络 #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