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聚焦热点读者热线:

枪法 4
电子邮箱:xinzhouwanbao@ 2021年6月22日/星期
责编/常晓蓉 5版 组版/巩建华 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记者丁小溪)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时强调,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
这一重要指示贯穿历史、现实与未来,为百年大党走向新的胜利提供了思想指引,标定了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如同一本厚厚的教科书,引导人们以史为镜、以史明志,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翻开这本教科书,认真回顾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才能深刻认识到为何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 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学好这本教科书,才能更好坚守初心、担当使命。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弱小逐步发展壮大,在血雨腥风中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面向未来,要更加自觉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拼搏奋斗。
学好这本教科书,才能不断传承精神、凝聚力量。
开拓创新、迎难而上、甘于奉献、勇往直前……通过一件件珍贵展陈,可以感受到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风雨征程中熔铸锻造出的伟大精神。
新征程上,要更好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发扬光荣传统,发挥先锋模 范作用,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伟力团结引领亿万人民开拓前行。
学好这本教科书,才能始终顺应时代、把握主动。
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善于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当前,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更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以居安思危的政治清醒、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境界。
历史昭示未来,未来也将印证历史。
始终挺立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植根最广大人民之中,我们党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硬骨头六连”:转型重塑砺尖兵 “硬骨头六连”官兵在训练场进行排战术演练。
盛夏岭南,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营房前,一块土褐色石头上刻着一个遒劲有力的“硬”字,在阳光下分外夺目。
“硬骨头六连”是一支传承红军血脉、敢打硬仗恶仗的英雄连队,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洗礼,参加战役战斗161次,被授予“战斗模范连”“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等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8次。
六连于1939年组建,隶属于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三支队,时任支队长是赫赫有名的红军将领贺炳炎。
说起“硬骨头”的由来,还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长征中,时任红5师师长贺炳炎右臂6次受伤,必须截肢。
当时没有手术器材、麻醉药,只好用木锯锯臂。
时任红
二、六军团总指挥的贺龙后来用手绢包起两块碎骨,以鼓舞官兵士气“:看看,这就是共产党员的骨头……” 在六连“,硬骨头”是连队的代名词,更是连队的魂和根。
多年来,连队始终高擎“硬”字战旗,砥砺前行。
连队多次在团年度建制连比武中夺冠,数十个专业训练课目创下所在师纪录,几十项训练成果在集团军推广。
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后,六连移防到新驻地,训练成绩始终保持不变,数次在上级组织的比武考核中夺魁…… “‘硬骨头精神’早已深深刻入六连官兵的灵魂。
”六连指导员冯杰说。
移防后,连队增添了很多新装备,新编制也打破了传统的训练模式。
六连官兵快速“换脑”,实现华丽“转身”—— 开展训法创新、战法研练,将训练课题划分到班排,探索走出一专多能、多专多能训练路子,实现全连85%以上官兵精通两种以上 主战专业;积极发扬军事民主,每逢完成大项任务、 演习演练、比武考核他们就召集官兵分析训练形势,找不足、揭短板,提升训练质效; 扎实开展“研究强敌、打赢强敌”活动,探索研练战时快速集结、夜间车上车下协同等10余个新课题; ……过去3年,连队22人次参加集团军以上比武竞赛摘金夺银,打破12项旅纪录,先后获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和个人二等功8次,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表彰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从传统步兵到装甲步兵,从单一地面作战到两栖作战,六连成功转型。
“六连的‘硬’,是靠真刀真枪打出来、杀出来、拼出来的。
”冯杰说,虽然连队的武器装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但“敢打敢拼”的精神代代传承,不断砥砺官兵的胜战之气、血性之勇。
海上驾驶,是两栖装甲合成部队的重难点课目。
一次海训中,正值台风季,海况复杂,此时战车下海安全风险大。
“这次海训,我们申请打头阵!”在全营训练准备会上,六连官兵表态。
刚进驻海训场,六连官兵就利用休息时间,勘察地形、分析海况,密密麻麻记了好几页纸。
别人眼中的陌生环境,在他们眼里,已经很熟悉……2019年8月,一场实兵对抗演练,六连担任蓝军。
战斗呈胶着状态时,连队受领突袭重任,5人侦察小组悄然穿插至红方指挥所附近。
为了等待战机,他们硬是在闷不通气的地下工事内,顶着40多摄氏度高温,潜伏了3个多小时,终于找到机会一招制敌,扭转了战斗态势。
调整改革以来,六连官兵先后主动与海军某支队、空军某旅、海防某大队、武警某支队等军兵种开展联学联训,参与探索攻关战场信息共享、近距火力支援、联合指挥通信等多种实战课题,在联演联训中效果明显。
“不管时间怎么变、装备怎么换、任务怎么改,六连对训练的标准就是贴近实战,战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练什么。
”六连连长赵松说。
张超: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 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原一级飞行员张超。
4.4秒有多长?长到完全可以跳伞自救。
4.4秒有多短?短到可以走完一位29岁海军少校的一生。
2016年4月27日,海军某舰载机训练基地,舰载机飞行员张超驾驶歼-15战斗机准备执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
12时59分11.6秒,操纵系统突然失灵,机头瞬间急速上仰。
12时59分16秒,张超从座舱弹射出来。
由于弹射高度太低,主伞无法打开,座椅没有分离,张超从空中重重落下。
15时08分,张超心脏停止了跳动。
从战机报警到跳伞离机,一共只有4.4秒。
短暂的4.4秒中,张超的动作只有一个,就是全力制止机头上扬——他还在试图挽救战机。
2009年,张超主动要求分配到“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所在部队 ——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团。
张超说:“我就是冲着王伟来的。
” 分到部队,张超飞的战机是王伟曾飞过的歼-8Ⅱ战斗机;后来,他又飞上了王伟那一代飞行员梦寐以求的歼-11B战斗机。
2012年11月23日,飞行员戴明盟驾驶国产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一道完美的弧线划出了中国海军的“航母时代”。
2013年7月3日,我国首批 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和着舰指挥员通过了航母资格认证。
这些消息,让张超心潮澎湃。
他报名参加并通过了舰载战斗机飞行员选拔,又飞上了中国最先进的舰载战斗机。
为了实现着舰的航母梦,张超日常飞行训练非常专注刻苦,几次成功处置特情。
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原副政委戚华栋评价他:“张超不是超人,他只是付出了超多时间、超多努力。
” 在中国航母舰载机发展史上,张超是第一名牺牲的飞行员。
作为人民海军航空兵飞行员,西沙岛礁见证过张超的惊天之胆,他曾在飞机突发漏油故障的情况下,冷静果敢地驾驶战机安全着陆。
在南海碧波之上,张超曾多次战斗起飞,用一道道航迹告诉世界“这里是中国的领空”,告诉国人“这里有我们守护,请放心”。
张超牺牲后,很多地勤机务官兵自发组织和飞行员战友一起为他守灵。
蓝天告别了张超,但无数个“张超”前赴后继,继承起他的遗志,圆了他未圆的航母梦,托举起祖国的海天。
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中国第一位在航母上完成起降的飞行员戴明盟曾说过,我们舰载机飞行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要经历一些坎坷,必须要经历一些磨难,要流汗,甚至要流血。
张超牺牲后,被中共中央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被中央军委追授“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荣誉称号,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2019年1月,经中央军委批准,增加张超为全军挂像英模。
2019年9月,张超被追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张超爱党报国的坚定信念、向海图强的使命担当、勇闯大洋的精神气概、崇德向善的高尚品格,立起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的榜样和标杆。
(均据新华社)

标签: #宝箱 #上有 #csgo #怎么做 #程序 #奥迪 #人少 #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