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7,怎样化妆视频

视频 1
2018年6月8日星期五Tel:(010)62580723 主编:李芸编辑:王剑校对:王心怡E-mail押zhoumoban@ LITERATURE作品
7 爱乐者说 荡起岁月的双桨 姻李近朱 【这首荡起岁月双桨的儿童歌曲,人们早已忘却了或模糊了它的出发之地,亦即那部电影《祖国的花朵》;如是之况还有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最终成为庄严的《国歌》。
】 还是在孩提年代,一部叫作《祖国的花朵》的儿童电影上演,并红极一时。
很快,更多儿童影片上映了,这个“花朵”也就渐淡渐远了。
但是,唱在北海荡桨镜头中的那首歌曲,却从银幕传到了当年北京的街头巷尾以及全国各地。
这就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我第一次听到这歌,是它刚刚诞生的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
优美的歌词和动听的曲调,不仅刻画了当时儿童生活的幸福场景与心境,更表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欣欣向荣的社会气象。
实际上,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儿童歌曲,与那首激昂的《歌唱祖国》进行曲一起,以两种音乐风格讴歌了朝旭初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这首儿童歌曲中,歌词作家乔羽笔下“美丽的白塔”和“绿树红墙”,作曲家刘炽谱出的音符中的那种清澈与深情,就像北海碧波中的双桨一样,荡起了岁月的波花。
从20世纪中叶,一直荡漾到了21世纪初叶的今天。
过往的一个甲子的60余年时光,这首咏唱双桨的音韵,不曾退色减彩,息声匿迹。
整整三代人,从孩提时代唱到青少年,唱到中年,唱到老年,以至于新一代正值童年的孩子,依在咿咿呀呀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
这歌声穿过岁月,铭记下了每一代人的美丽童年。
对于像我一样有幸接触到这歌源头的人,每每听到或再唱,常伴满眶热泪,仿 如又系上红领巾,回到了那个意气风发的纯真时代。
当我们的儿女以至孙辈,以更为清澈的嗓音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时,则又带我们身临其境,再次体味了“小船儿推开波浪”。
此刻,感叹时光飞逝,感动时代变迁,当然,更感觉到了音乐艺术穿透时空让人“不忘初心”的独特而强大的魅力。
音乐发展历程中,常有摆脱初始载体而独自焕发艺术辉彩的实例。
以中国电影插曲为例,这首荡起岁月双桨的儿童歌曲,人们早已忘却了或模糊了它的出发之地,亦即那部电影《祖国的花朵》;如是之况还有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最终成为庄严的《国歌》。
又如西方歌剧,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图兰朵》,那首本囿于一定情节之中的男高音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眠》,也飞离了歌剧舞台,成为全球节庆狂欢的一个带有庄严意境与情感宣泄的美丽载体。
这个现象表明了音乐的一个特征:它可以运用多彩多姿的音符,表现与抒发具象景境之外的普遍性的精神与情感。
于是,音乐可以脱离原本载体,如银幕或舞台,而成为传播更广阔、影响更深远、生命更强劲的作品。
这个现象还表明: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样式不同,可在第一时间调动人们情感。
当第一个音符或第一个乐句响起的时候,能即时即刻让人们沉浸在自己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中。
音乐不像文学,要通过文字的表述、阅读、体会与理解,方能以共鸣方式融入自己的情感;音乐也不像绘画,要通过凝固了的形象,去联想和感受景境与自己情感之间的通达。
音乐是在一个时间演进过程中抒情怀感,悲悲喜喜,起起落落,是在现在式的进行中袒露。
这与音乐的演唱或演奏过程,形成时间上的同步。
于是,音乐带着情感响起来,一层层一波波舒展着,达到了音乐 与情感的共鸣。
正因为音乐有抒发过程这一特征,音乐才产生了直击人心的艺术效果。
这个“直击”,首先是情感的“直击”。
在情感“抓住”人心之后,方能进入到对于精神对于境界的更深一步开掘和更高一层升华。
当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具有这种穿透时空直击人心的艺术力量。
只有那些产生在一定时代一定境遇一定心态中的优秀作品,方能充分体现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一首也算是“儿歌”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从银幕上飘飞下来,传唱了整整60多年的三代人中。
这歌声让人们始终沉浸在晶莹透明的童年和童心之中,让人们始终体味着和感受着美好时代的纯洁和晴明。
听了和唱了这首歌,无论什么年龄,几乎都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加对于这首歌所蕴含的美丽情感和美丽意境,有着不一样的却是更加切近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正是因为这首歌用音符荡起了岁月波花,才有了如此隽永和浩大的生命力量。
说它“不朽”,似乎还嫌过早;但这首歌已经预示在我们之后的多少代,依然会传流不歇,咏唱不辍,并继续为后世递送着美好的情感、精神、境界和“初心”的正能量。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面环绕着绿树红墙。
”这歌声每每响起,人们心潮也必会激荡起来。
特别是已将岁月付给过往的人们,这份怀旧之情,常会催下泪花。
为什么我们的眼里总是噙着泪水?因为,我们对故乡的这块土地,对祖国的这个时代,爱得最深。
音乐所给予我们的,往往就是一种塑造人格与锻造信念的力量。
这种给力,却又是在美丽得让我们陶醉的艺术享受之中实现的。
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总是为我们画出了人生的和时代的虹霓。
晨霞与夕照中,忘不了的,是岁月的歌。
诗二首 姻吴硕贤 贺两院院士大会召开 耆宿中青济一堂,创新驱动计相商。
春天已届秋收近,五谷丰登硕果香。
创新 科技攀登不畏难,红旗插上大山巅。
于无路处开新路,探索源头贵领先。
飞沿走笔 最爱的动物伴侣为何伤你最深 姻张田勘 【这就意味着需要人与狗结为伴侣前的认真评估,就像男人与女人结婚前需要认真评估这份感情和双方以及双方的家庭是否适合一样。
】 北京朝阳警方通报,2018年5月7日下午,先后有8名群众在朝阳区青年路附近被一条黄色疑似流浪犬咬伤,其中一名男孩脸部受伤严重,家长称已花费10万元治疗。
所幸,5月9日22时许,伤人恶犬已被捕获。
在人与动物的关系中,没有哪种动物比狗与人更亲密了。
在美国,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两只宠物狗,北京和上海也几乎是半数家庭养狗,人与狗正在或已经形成了“亚婚姻”(伴侣)关系。
然而,如果看到现在北京朝阳区一些地方的家长接送孩子时手持一根打狗棒,会让人有一种穿越感,过去的岁月流浪逃荒者不都会手持一根打狗棍吗? 被狗咬伤不只是痛苦和产生心理创伤,一旦被传染上狂犬病100%会死亡。
狗宝贝成为狗害其实都是人的责任。
循着称谓的改变就能看到这种演变的轨迹:宝贝———流浪狗———恶犬。
最终沦为恶犬伤人的是因为流浪,流浪的原因则是因为主人的遗弃。
由于没有主人或伴侣的关爱,狗也失去了温暖的家,整天流浪,饥饿不堪,再加上遭人嫌 弃,流浪狗的野性、恶性和狼性也大增,无论是主动袭击人还是被动进攻人和其他动物的行为也增多,况且,这样的野性也才能让其在丧家之后生存下来,恶狗咬人也是一种必然。
说到这里,防止恶犬伤人的根本措施也呼之欲出,规范养狗者,使之不能轻易抛弃宠物伴侣,从根本上杜绝和减少流浪狗的产生,才会杜绝和减少恶犬的咬人伤人。
这似乎涉及一个契约关系。
然而,人与狗的事实上的“亚婚姻”关系的契约最为薄弱,既没有一纸文书,更谈不上非成文规矩。
一旦主人不喜欢了,就可以始乱终弃伴侣狗,或在月黑风高夜遗弃,或堂而皇之地丢弃在他处。
例如,湘潭大学的流浪狗大部分是学生遗弃的宠物狗,另一部分流浪狗来自学校周边的农家及商铺。
因此,在爱狗的生态文明社会,需要重新审视和解决人与狗的伴侣关系,其实这在各个省市的养犬管理条例中已经有规定,也可以把这些规定看作是人与狗结为伴侣的“婚约”。
《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就有全面明确的规定,其中一个规定不仅非常具体,而且直击要害,养犬人因故确需放弃所饲养犬的,应当将犬送交犬类留检所,并到公安机关办理注销手续。
但是,包括北京市在内的全国各地的流浪狗的日益增多说明,一些养狗者并不认真执 行人与狗的“婚约”。
这就意味着需要人与狗结为伴侣前的认真 评估,就像男人与女人结婚前需要认真评估这份感情和双方以及双方的家庭是否适合一样。
有几点需要评估养狗者:你是否能一直善待你所养的伴侣,并终生陪伴它;你是否知道养狗的种种风险(染上狂犬病和因狗传播的肿瘤)并愿意承担这种风险,同时为你和你的家人以及狗伴侣注射狂犬病疫苗;当你养狗时你要保证不骚扰左邻右舍;当你因种种原因对你的狗伴侣始乱终弃时,是否能做到为狗找到另一个下家,或者没有下家时,是否要亲自送到犬类留检所、收容站、动物保护中心等诸如此类的场所,而不是让它流落街头,伤害他人。
事实上,很多人养狗不过是为了玩一玩,解闷、热闹、消遣,并没有想到需要对宠物伴侣终生负责。
对于养狗者的不负责任,社会管理需要出手,解决流浪狗和疯狗带来的危害。
对疯狗伤人的应急措施当然可以打狗和围捕,甚至击毙,但是,对于更多的流浪狗和疯狗则需要遵循爱狗的原则,一是围捕后收养,二是进行安乐死。
不能让流浪狗和疯狗成为公害和公共卫生难题。
这个问题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极为严重,因为截至2017年,北京、上海两地犬只都超过50万,总数已突破百万。
格致书屋 【风月宝鉴呈现的是人心中所摹想的虚拟影像,从而暗合了当前盛行的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
】 暗夜里,昏黄的灯光下,伴着水龙头诡异的滴答声,不经意间一瞥,镜子里猛然闪过一张惨白的脸,再凝视又倏忽不见,当主人公抚着心胸归于平静,转回头,一张狰狞的脸浮在眼前……这样的情节人们并不陌生,因为这类以镜子为道具的桥段已经近乎成为恐怖片的标配。
对此,曾有影评人说过:100部恐怖片也比不过一面镜子,这是你被镜子支配的恐惧。
如果探究这种恐惧的缘由,则可以归因于镜子曾被赋予的灵异性,在世界各民族文化,尤其是中华文化中,这种灵异性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使其负担着远超实际功能的深刻内涵。
至于镜子为何被赋予这一特质,则有可能源于最初人们对其成像原理缺乏认知而产生的臆测,以及其本身特质对神秘感的加成:看似虚无却又可包罗万象,尺仅方寸却能以小容大,近在咫尺却又深邃幽远……由于长期心理积淀的结果,往往使人产生现实空间与神秘未知之连接的想象。
在中国古代文化作品里多见关于镜子的灵异性的想象,为人熟知的如《西游记》中描摹的照妖镜,具有使邪魅显现原形的功能;隋末唐初的王度所著《古镜记》,记述了一面能辟邪镇妖、消除疫病的镜子;《聊斋志异》中《安期岛》一篇,讲述某官员自朝鲜获赠一面宝镜,能显示海中龙宫景象,龙飞蛟舞,光怪陆离……船行海上遇到狂潮,将镜子抛到海里,海潮立即平息…… 以上种种记述虽然奇幻,但基本上是游离了镜子成像功能所进行的想象,因此将这种奇幻归因于神道力量也未为不可。
此外,还有一些文化作品中的记述虽然同样展现了镜子之灵异性,但其想象却根植于镜子能成像这一特质,因此如果以现代科技的视角审视,似还可以解读出一定的科学内涵,这或许表明了人们对镜子的认识逐渐返归本真的过程。
比如说《封神演义》中提到用21面镜子布成的“金光阵”,转动镜子则照射出金光,会使人顷刻间化 为脓血。
这似乎在暗示太阳光经过透镜组合聚焦的过程;元末明初的学者陶宗仪所编纂的《说郛》中记载了一面秦始皇拥有的宝镜,能照彻五脏六腑,洞悉疾病之所在的镜子,并且照镜的人若有邪念,则镜中影子会胆张心动,因此秦始皇常用它照射宫人,以杜绝凶隙……这会让人想到什么?超声波诊断? 《聊斋志异》中的《八大王》一篇,记述书生冯某得到了一面神奇的镜子,不但成像性能好,可“光射里余,须眉皆可数”,奇异的是美丽的女人一照,影像就可留在镜里,即使经过磨洗也不会消失。
但是假若改换妆容重照,或者更换一人,前面留存的影像就会消失,并保留新的影像。
冯生因此用镜子偷偷保留了心仪的肃王府三公主的美丽影像,并在历经波折后成就了姻缘。
这面镜子已经具有了类似于照相机的功能。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二》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书生朱介如中暑眩晕,魂魄离体后误入冥府,遇见在阴司承担职司的亡友张某,并得以暗窥阎王审案的过程。
在庭讯中,某个受审者昂首争辩,拒不服罪,于是阎王挥手示意,在大殿一侧显现一面大圆镜,镜中出现一个女子被反绑并受鞭笞的影像,突然间影像变换,又显示另一个女子强忍泪水俯伏在地上的画面,表明受审者生前曾对她们施虐。
面对视频证据,受审者俯首认罪。
这面镜子在故事中称为业镜,单从它的功能来看,和现代影像设备如出一辙,然而这还并不是最诡异之处。
诡异的是朱介如以“问影必肖形,今无形 而现影,何也?”来询问业镜的原理,张某答以:“人镜照形,神镜照心,人作一事,心皆自知,既已自知,即心有此事,心有此事,即心有此事之象(像),故一照而毕现也。
若无心作过,本不自知,则照亦不见,心无是事,即无是象(像)耳。
” 部就是说业镜所播放的影像并非是 事先保存的,而是根据人的心理活动重演其过往行为。
这种瑰奇的想 恐象令人叹为观止,已经超出了现代 科技的解释能力。
怖《红楼梦》一书中记述了一面叫 “风月宝鉴”的神镜。
这面镜子“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 片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 功”。
书中风流俊俏却又寡廉鲜耻的 也贾瑞为王熙凤的美色所迷,求之不姻 得并饱受捉弄,因此身染沉疴,命悬隋一线。
有个道士为延他性命借以宝淑鉴,并叮嘱他只能照背面,意在借镜光 比中显示的骷髅影像警醒他,但贾瑞 却痴迷于镜子正面所呈现的王熙凤 不影像。
诡异的是这影像还能表现出 互动性,主动向其示好,贾瑞遂在情思昏昏中反复进入镜子与其苟合, 过最后“枉送了性命”。
与业镜能再现真实过往行为的影像不同,风月宝鉴呈现的是人 一心中所摹想的虚拟影像,从而暗合 了当前盛行的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Virtualrealitytechnology)。
该 面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 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 镜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 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能使 子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从而体验到 临场感、沉浸感。
贾瑞借助于“风月宝鉴”这一VR设备的雏形,实现了“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的“皮肤滥淫”目的。
《聊斋志异》中的《凤仙》一篇中也记述了一面具有虚拟现实功能的神奇镜子:书生刘赤水因与狐女凤仙相爱而荒废学业,凤仙为督促他攻读送给他一面镜子,并叮嘱道:“欲见妾,当于书卷中觅之;不然,相见无期矣。
”刘生遂闭门谢客、刻苦攻读,此时看镜子,镜中的凤仙笑意盈盈,对他颇为期许。
过一段时间后刘生有所懈怠,游玩无度,此时再看镜子,镜中的凤仙则面容悲伤,甚至向隅而立,刘生受此警示复又刻苦攻读。
从此他用这面镜子检验自己的学业,惴惴然如对严师,最终考中举人。
与风月宝鉴相比,这面镜子表现出了更强的临场感、沉浸感和互动性。
当前有智者对VR技术的狂欢已经表现出了担忧,比如说担心其营造出的延伸世界会反客为主,人们长久沉浸于美好而虚幻的世界中,会反衬现实生活之枯燥乏味;也有人担忧人们会沉溺于其所营造的达到极致的快感文化中而不能自拔。
这些担忧并非无因,无论如何,对未经深度检验的任何新技术的发展,尤其那些被认为具革命性和颠覆性的变革保持警惕之心,并非杞人忧天。
但是从“风月宝鉴”与《凤仙》篇之对比,我们或许可以再次体味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特质并获得启发,即借助具有虚拟现实技术既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这取决于引导和管理是否有方。
100 游走东邻 他人的视线 姻刘凌子 【在公共的社会空间中如果做了别人不想看到的事情,就是“强迫别人看到不想看的内容”,也属于给别人添麻烦的范畴。
】 日本人对“眼睛”的看法与他国人不太一样。
首先,在日本,即使普通的药妆店就有几十种眼药水、洗眼药等护眼产品销售。
专门应对上了年纪的病变的、缓解用电脑过多导致的用眼压力的、应对日光紫外线照射的、给眼睛增加清凉度的、专门去红血丝的等等,各种眼药水琳琅满目,体现了日本人对眼睛的重视。
其次,与欧美“直视对方表达真诚”不同,在日本,人们尽量避免眼睛接触,从而尽可能避免失礼。
另外,在日本,戴眼镜的人很少,尤其是戴眼镜的女孩子更少。
眼镜比起作为一种视力矫正的工具出现,更多的是一种装饰品,比如帮助其主人展现出书生气质,显得儒雅等等。
最近流行的“盐系男子”标配就是一副黑框眼镜。
日本人非常在意别人的目光,对别人的视线十分敏感。
在大学的日语课上,有一句话是“最近我经常看到在车厢内化妆的年轻女子”。
句子本身是分析化妆人的心理变化和日本人民的空间意识,但对从未在日本生活过的我来说非常奇怪:为什么在车上化妆会感到羞耻呢?对我来说,确实如果是在车上吃韭菜馅包子等发出奇怪气味的食物会给周围人带来麻烦,但对于化妆这种既不产生气味也不给人添麻烦的行为还要有人批评,实在有些多管闲事。
但是来了日本之后,好像有点理解作者说的意思了:在老一辈的日本人看来,在公共的社会空间中如果做了别人不想看到的事情,就是“强迫别人看到不想看的内容”,也属于给别人添麻烦的范畴。
也就是说,在意识到别人的视线之时,就要时刻考虑着别人的目光,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此外,还有一个“阅读空气(空気镇読锗)”的短语,它使用“阅读”,而且还用眼睛“阅读”。
两个人对 话时要观察对方,思考对方的弦外之音,继续对话不要破坏气氛。
除非你对别人的目光敏感,否则很难“读懂空气”。
不管是不是真心话,日本人的对话中总是充斥着“是啊是啊”“你说得对呀”等等共鸣,总是有人积极响应你所说的话(尽管有时候听起来有点虚伪)。
日本人用眼睛来提醒人们,用视线来表达不满和不愉快。
可能是为了防止争吵,人们更倾向于用怒视、轻蔑地一瞥等等来提醒他人。
比如说,在餐厅吃饭的时候,某一桌说到高兴的话题突然声音高了起来,周围人比起上前提醒更多地会不满地注视他们。
当桌的人也会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注视,小声说“对不起”并放低声音。
用目光安静地提醒他人,避免无谓的争吵,这就是用眼睛的智慧。
但另一方面,用眼神来表达不满是有缺点的。
因为对方没有直接过来声讨你,你就很难用语言去询问、解释和回击,我刚来日本时不适应日本的生活,经常会做出让日本人“不爽”的事情。
走在路上,时常遇到各种谴责的目光,却不知自己哪里做错了。
当然,日本人也用眼睛表达支援和帮助的意思。
以前读过大江健三郎的文章,令我印象深刻。
大江的儿子是一个残疾人,某次在散步的路上发病。
大江健三郎在文章中写到:比起不分青红皂白前来帮助,试图叫救护车的中年妇女,他认为远远注视着的女学生更让人感到安心。
比起如暴风骤雨一般的好意,“远远看着”这个行为传递了“如果你需要,我随时都能来帮助你”这样如和煦春风般的好意,这样的形式能更好地减少当事人的压力。
还有,比如一个踩着高跟鞋的时尚女人走在路上不小心绊倒了。
在这种情况下,对面走来的人第一反应不是立刻去扶她,而是立刻移开目光,装作没看见的样子,以避免对方尴尬。
这是一个看似奇怪的行为,但仔细一想却是理性而富有同情心的思维方式。
可能对于在意他人目光的日本人来说,被别人看到出糗的自己远比摔一跤要“疼”得多吧。

标签: #怎样下载微信 #网络营销 #电脑 #画眼线 #视频短片 #网络 #视频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