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怎样在家做凉皮视频

凉皮 2
2020年7月8日星期
巩固脱贫攻坚 成果 兵团网:新闻线索邮箱:btrbxwxs@ 本版主编:边芳 客户 责任编辑:曹艺丹电话:0991-5837346端 视觉:武帆石磊校检:强晓璇 5版 挪出穷窝稳住幸福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为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稳定增收,兵团依托城镇建设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项目,让困难群众挪出穷窝、住上新居、稳定就业。
搬迁群众的生活旧貌换新颜,大大提升了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兵团努力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实现“安置”与“安心”同在,“安居”与“乐业”同行,有力激发了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
想着未来的美好 生活,搬进新居的群众信心十足、步伐坚定。
十四师皮山农场一连职工图如普·努尔: 政策助力安新家幸福生活有奔头 来来来,记者快进房子里坐嘛。
媳妇,快切个西瓜给记者。
你看看我家的新房子收拾得还可以吗?这个沙发是新的、电视机是新的、衣柜也是新的,这些都是政策补贴买的。
现在,我们住在新房子里,干啥都有劲儿。
你再看看我的这个小院子,新的葡萄架,还有我新栽种的这几盆花都已经开花了。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
走出来是一片新天地,搬出来是一种新生活。
以前,因为孩子生病花了很多钱,我们家经济状况雪上加霜,成了连队建档立卡贫困户。
去年连队“两委”刚开始动员我们拆除老房子的时候,说句实话我心里还在打鼓。
虽说老房子基础条件差,但是毕竟我住了十几年了,也习惯了,而且新房子盖成什么样,我们也看不到,心里还是不愿意挪地方居住。
连队“两委”知道了我的顾虑,找我单独聊天,给我讲政策。
每周开会的时候动员我们,告诉我们搬迁的好处,给我们讲新房子周边将会建什么设施,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还拿一些内地搬迁前后的照片和视频让我们看。
我和媳妇商量了一下,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
大概就是去年年底的时候,在这一片土地上,新房子一座座建了起来。
新建的皮昆公路就在我们房子后面,连队还建了一条商业街,以后购物就方便多了。
连队距离场部也近了,去昆玉市只有80公里的路程。
以前厨房在房子外面,一刮风,漫天的沙尘;现在有了专门的厨房,干净整洁,燃气灶、电磁炉好用又方便。
以前最头疼的就是冬天上厕所,现在再也不用发愁了,抽水马桶装在卫生间里,用起 来很方便,还没有臭味。
我准备把我们家这个院子充分利用起来,种 上蔬菜和花,蔬菜自己家可以吃,吃不完的还可以拿到巴扎上卖。
说起我自己这套新房子,你听我给你算一笔账:我这套房子面积是120平方米,造价是15万余元,拆危拆旧补贴5万余元,搬迁补贴1000元,农村安居补贴3万元,援疆资金补贴1万元,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补贴3万元,我只需要掏3万余元。
我自己再花点钱简单装修了一下,就住进了这么宽敞舒适的大房子,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我去年就脱了贫,现在新房子住着,孩子上学有“两免一补”,我就想着怎么多挣钱。
连队鼓励我们外出务工。
去年11月我和媳妇两个人到阿克苏去拾棉花,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挣了1.5万 元。
今年受 疫情影 响,在连队 ▲6月29日,十四师皮山农场一连职工图如普·努尔的妻子在新 党支部书记的 房中打扫卫生。
兵团日报驻十四师记者站刘秋月摄 帮助下,我和连 队的几个人组成施 工队,到目前为止,已 经接了两个小工程。
现在我每天早出晚 归,生活充实有奔头。
我 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 靠党的好政策,感谢党和政府 让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兵团日报驻十四师记者站刘秋 月整理) 五师八十九团九连职工何得尔巴依: 住楼房就近就业奔小康快马加鞭 我叫何得尔巴依,我和我的老婆都是五师八十九团九连的职工,在连队种植红提葡萄。
我种植葡萄10多年来,以前每年收入都超不过3万元,除去孩子上学的钱和日常开销,就剩不下多少钱了,经常入不敷出。
自从搬进楼房后,我家的收入每年都在增加,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渐提高。
我记得那是2016年,团里和连队的干部都动员我们搬迁到团部住楼房,把连队的房子征收了,用于团场养殖区建设。
我当时不愿意。
当时的连长白生巴依到我家里来了三四趟,动员我搬迁,并答应帮我们两口子在团部找个打扫卫生的工作。
我们两口子考虑了好长时间,最终答应了 搬迁的事。
2017年,我家搬进和景社区。
连长与团场的 物业公司沟通,给我们两口子找了个打扫公路的工作。
每天我们把公路卫生打扫完,再到葡萄地去干活。
这一年,我们种的葡萄收入了3万多元,打扫卫生还收入了2万多元。
住楼房第二年,团里为了我们持续增收,给每家分了6头生产母牛,鼓励我们发展养殖业。
现在我家的牛已经发展到了12头,全部在连队的标准化养殖圈舍内饲养,还不收我们一分钱,太感谢团里的帮扶政策了。
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大家都不能出门,我们两口子有打扫卫生的任务,还要去连队喂 牛,这可怎么办呢?我只好给和景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冯立金打电话,问问他能否帮我们解决问题。
1月30日早上,我接到冯书记的电话,他说,现在谁都不允许出门,出门的都是社区志愿者,是志愿为大家服务的,是没有报酬的。
我跟我老婆说,到社区当志愿者,没有工钱,咱们去还是不去?我老婆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她说,这些年我们沾了团里多少光,没有工钱我们也得去。
第二天,冯书记把我们两口子领到社区办公室,给我们安排工作。
当了志愿者我才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每天帮这家送菜,帮那家扔垃圾,听着他们感谢的话,我真是心花怒放。
3月13日,随着疫情的缓解,我们两口子也结束了志愿服务工作。
虽说这一个多月很累,可心里却十分舒坦,帮助别人的感觉真好。
4月15日,冯书记又给我打电话,问我愿不愿意到社区当保安。
我当然愿意,今年我家改种了克瑞森葡萄,地里活少了。
这不,我们两口子都在社区上班,我当保安,一个月收入近3000元,我老婆在社区打扫卫生,一个月能收入3000多元,在家门口有这么好的收入,真是挺高兴的。
搬迁让我的家旧貌换新颜,我的幸福日子也会越来越长久。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冉双国整理) ▲6月23日,何得尔巴依(右)在社区门口为群众检测体温。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冉双国摄 一师七团十三连职工王文选: 无悔来到阿拉尔和美日子节节高 我叫王文选,今年35岁,祖籍甘肃省西和县。
2018年7月之前,我和老婆孩子一直生活在老家农村,靠着几亩农田生活。
由于村里没有学校,孩子上幼儿园都得到镇上,于是,我把地让给别人种,让老婆、孩子住到镇上,我自己外出打工。
日子过得很艰难,我一度被村里划为贫困户。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村里人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来招收职工了。
我觉得这是个机会,决定先来考察考察。
我记得当时接待我的是七团十三连的党支部书记张绍华,他带领我参观了七团小城镇建设,给我介绍了兵团的文化和历史。
尤其讲到兵团精神,讲到三五九旅精神时,同为“80后”的张书记两眼放光,充满了激情。
他说:“和上世纪五六
年代创业的前辈们比,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今后还会更好,你们来到这里一定不会后悔的。
” 他的话一下子激起了我对今后一家人和美生活的无限憧憬。
随后,张书记按政策在连队给我分了一套住房,为我把老婆孩子接过来提供了便利条件。
2018年10月,当我们全家4口人把户口全部迁过来时,连队已经为我的孩子办理好了上幼儿园的手续。
如今,我的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年级,一个上幼儿园大班,原来浓浓的家乡话不知啥时变成了标准普通话。
每天早晨,我和老婆出门打零工,下班后就能拿到钱。
晚上,我们把孩子们接回来做顿好吃的,一家人欢聚在一起,我感到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心 里越来越踏实。
很快,我就被团场招为职工。
2019年年初, 连队给我划分了身份地。
我渐渐把自己的生活融入了兵团、融入了连队。
我和当地的老职工们一样,起早贪黑抢农时、抓进度,在团、连技术人员的科学指导下,年底,我种植的40亩棉花克服多种自然灾害,取得了总产籽棉1.3万公斤的不俗成绩。
在一年多的团场生活中,我们渐渐感受到团场农业高度机械化带来的好处。
别看40亩棉花地比我在老家的地多了好几倍,但是,除了放水、锄草等个别劳动,很多农活根本就不需要人工操作,团场农机合作社都为我们服务到位了。
这样我和老婆的富余时间就渐渐多了起来,2019年6月,会做凉皮子的老婆在团部租了一间 六师六运湖农场一连群众绕孜·小吐拉升: 搬进新居乐陶陶畅想未来干劲足 73平方米的门面房,并很快申请办理了营业执照,把甘肃风味的凉皮子店开到了大漠深处的兵团团场。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在团场生活的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我觉得我好像搬进了大城市一般,深深被这里的业余文化生活所吸引。
晚上吃过饭后,我们带着孩子到团部的文化体育场馆转转,到如意湖畔观赏水上喷泉。
今年,团部还搭建了百姓大舞台,文艺爱好者、民间文化能人的节目一个接一个,暖了经济又暖了生活。
我无悔来到阿拉尔,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真是过得五彩斑斓,很充实、很幸福。
(裴桂革整理) ▲6月24日,王文选(右)在自家店里帮 忙之余,辅导女儿做功课。
裴桂革摄 ▼这是无人机航拍的六师六运湖农场汇隆苑小区的新楼房(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驻六师记者站李华北摄 我叫绕孜·小吐拉升,住在六师六运湖农场场部汇隆苑小区。
家里被我拾掇得干净整洁,阳光透过客厅的大窗户,把整个屋子照得亮堂堂的,卫生间内安装着抽水马桶,厨房内抽油烟机、燃气灶等用品一应俱全。
今天,一连“两委”成员和六师五家渠市驻一连“访惠聚”工作队队员要来我家里走访慰问。
一连“两委”成员和“访惠聚”工作队队员给我8岁的儿子沙迪克·绕孜买了新衣服,儿子穿上新衣服显得异常兴奋。
当“访惠聚”工作队队员王荣华问我儿子住楼房好不好的时候,儿子迫不及待地说:“好啊,当然好!我再也不用在又黑又冷的夜晚去外面上厕所了,妈妈再也不用因为担心全家受冻,半夜里起来往炉子里加炭。
住在干净整洁的楼房 里,好棒!”我曾经是连队里的低保户,我的父亲和妻子 都因疾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家里的大部分收入都花在看病吃药上,经常入不敷出。
我们一家人居住在年久失修的平房里,常常是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连队“两委”和“访惠聚”工作队了解了我们的情况后,帮我们申请了廉租房,但父亲怕给我们增加负担,一直不愿意去住。
经过连队“两委”和“访惠聚”工作队多次家访、劝说,我们于2019年11月搬进新房。
感谢党和政府的帮扶,以前做梦没想到,我能住进崭新的楼房。
这还要感谢连队“两委”和“访惠聚”工作队,是他们忙前忙后张罗,我们一家人才能搬进新居。
现在,我们一家住在通水通电的 楼房里,生活方便多了。
搬入新房后,连队“两委”和“访惠聚”工作队 又帮我们置办了简单的家具。
我和妻子在连队“两委”和“访惠聚”工作队的帮助下有了工作。
我 现在在一家工厂当工人,妻子在家附近的饭馆打工,都是他们帮忙协调解决的。
一提到连队“两委”和“访惠聚”工作队,父亲总是会竖起大拇指说:“如今的好生活都是他们给我们带来的,非常感谢他们的帮助!” 搬进楼房、打工赚钱、增加收入……我们一家如今摆脱了贫困,生活过得乐陶陶,未来的日子更有干劲。
(兵团日报驻六师记者站李华北整理)

标签: #快手 #大小便 #免费网站 #网络营销 #视频 #网上 #内存卡 #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