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错过身边最美风景,别错过身边最美风景□

视频 2
涂玉国 摄影圈有一个怪现象,很多摄影人总是拍不好身边的风景,而一旦外出采风拍摄,往往灵感爆棚,拍出来的片子特别有感觉,也容易出彩。
摄影人为何拍不好身边的风景?因为生于斯,长于斯,对身边的一切太熟悉,司空见惯,便习以为常,最后熟视无睹,一次次错过了身边的好风景。
文学与摄影相通。
时下,不少作家在写作时,也害了相似的毛病,往往喜欢写远离自己生活的东西,写一些自己根本不熟悉的行当,写一些雾里看花似是而非的事物,看起来似乎很时尚很流行很时髦,实则流于轻浮浅薄,言之无物。
读之,既空洞苍白,又味道嚼蜡。
其实,作家最应该书写、却最容易忽略的恰恰是自己最熟悉的事物、自己的故乡故土、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自己的亲戚朋友。
最近,著名作家肖复兴谈起自己创作经验时说“,我主要写我熟悉的领域……就像我写老北京,我选择我熟悉的。
北京太大,我缩 生活积累越丰厚,创作出来的作品就越有感染力、吸引力;反之,坐在家里凭空想象,闭门造车,终是空中楼阁,沙雕一场 小到我熟悉的南城,所以,我写了《蓝调城南》;但是南城其实也很大,我最熟悉的就是前门一带,于是,我就写八大胡同、鲜鱼口等胡同,文章被出版社看到,建议我扩展一下,于是写了《八大胡同捌章》;前门也很大,我最最熟悉的是我家门前的打磨厂老街,老街也很大,最后,回到我生活的老院。
我把我们老院的格局、提纲以及多年来的采访、走访资料都准备好,2016年一口气写了《我们的老院》”。
肖复兴的经验,看起来很简单,却很实用。
因为熟悉,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自然流畅,倚马可成,容易写出感觉来;因为熟悉,所以有深刻的个人体验、独特感受,所以写出来 的作品有独创性、辨识性,容易获得认可。
写熟悉的人和事,究根溯源,其实是文 学本质的一个现实反映。
这个本质,就是文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积累越丰厚,创作出来的作品就越有感染力、吸引力;反之,如果缺乏生活的积累,坐在家里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终究是昙花一现。
即便写科幻小说,也不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而是基于现实的、合理的、科学的想象。
因此,写熟悉的人和熟悉的事,应成为作家的一种自觉。
特别是青年作家,更应如此。
近年来,很多作家都提出,写作时应该有自己的“原乡”,这个原乡,既有现实生活中的 原乡,最典型的莫过于陕西作家群,他们立足于陕西黄土高原,书写当地的风情风物风貌,让读者感受到陕西那种粗犷豪放、深沉厚重、不甘落后、坚守传统的地域文化,成为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也有“精神的原乡”,如作家陈应松把神农架当成了自己的精神原乡,创作出了《猎人峰》等神农架系列小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文学原乡概念的提出,说到底就是提醒我们的作家,写作时一定要有自己的“根”或者是有自己的“根据地”,这个“根”或“根据地”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或者创作采风考察生活时的剖面。
在文学创作中,要避免出现摄影人那种拍不好身边的风景的怪象,写不好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的怪象,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始终对生活充满激情,始终保持创作激情,你就会发现好风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地不在,才会有永远也写不完的东西,才能写出有辨识度、有思想、有分量、有流传价值的好作品。
音乐的慰藉 □揭方晓 我爱音乐,不同类型的音乐。
二胡的凄美、洞箫的阴柔、萨克斯的婉转以及钢琴的浪漫,照样时不时令我小小地激动一番。
音乐是典雅的,也是世俗的。
至雅者如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新年音乐会。
有一次在辞旧迎新的时候,我在电视机前欣赏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不由自主地和着经典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击掌高歌。
那时,我和音乐分不清谁主宰谁,谁感染谁,以至于许多年以后,都还有那种余音绕梁的感觉。
至俗者莫过于纤夫拉纤时的号子。
但是,它形式上的简单却难于掩盖其震撼人心的力量,因为它发之于肺腑,又融之于滚滚汗水。
它不需要情绪的渲染,也不需要乐手的加工,吼出了喉咙就是泣血之作。
它或许了无新意,单纯得如一泓清泉、一片绿叶,但带给人的是喷涌而出的希望,鼓舞人的是永不止息的精神。
它表达的或许只是一种原始的情结,宣泄的或许只是一种莫名的躁动,但有这些就已经足够了,足以让我们在它的激荡中肃然起敬。
在音乐声中,我们听到了《高山流水》的迂回往复,感受到了《四面埋伏》的紧张激烈,体会到了《阳关三叠》的跌宕起伏。
在音乐声中,我们也认识了千年前的伯牙、子期,为他们的灵犀相通而惊叹,为世间知音难觅而唏嘘。
知音、知音,当在易水河畔。
昔荆轲刺秦王,临行时,高渐离与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高渐离击筑助行,抱定必死之心的荆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一去兮不复还”,该是人间最凄美、最悲壮、最义无反顾的绝唱吧。
相比于旅人的悲苦,诗人的雄奇,自古乐手都是矜持的,矜持到历史的书页里难以找到他们的名字。
除了那位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的李龟年。
他在自己创作的《渭川曲》中生,又在王维创作的《伊川歌》中死,将一切都献给了盛唐的宏大与风流。
杜甫“落花时节又逢君”,该是欣喜于李龟年的音乐吧。
所幸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谁都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只有音乐,只有透进人们灵魂深处的音乐,才能经年不息。
比如诗经,比如乐府,比如宋词,比如元曲,比如一切可以唱、可以和的文学与艺术。
我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音乐,尤其是那种抒情柔和的音乐,也常在漫长的旅途中戴着耳机、闭着双眼循环往复地听同一首音乐。
我只想用音乐来隔离自己,使自己短暂地与这个世界没有丝毫接触。
此时,在悠然的乐曲声中,浮躁的心境逐渐平静下来,人会不由自主地陷入一种空茫状态。
这时,音乐便宛如阳光,滤去了生活中如浮云遮面般的尘埃,平日庸庸碌碌中深藏着的各种各样的“小我”仿佛就摆在了眼前,你可以看到它的丑陋,也可以发现它的无奈;你会为之羞愧,也会为之悲凉。
罢了,罢了,将这一切都忘却吧,只要有音乐,一切还是会变得美好。
心情突然好了起来。
平日里小心翼翼、夹着尾巴做人的畏怯,以及由此产生的或强烈或微弱或突兀或慢慢积累的屈辱感,都已经灰飞烟灭,还有比这更令人值得拥抱的快乐吗?随着旋律,和着节奏,轻哼几声,突然发现自己眼睛里不经意间已经下起了蒙蒙细雨。
我不知道为什么,眼睛和内心一样容易潮湿,还是去向音乐问问答案吧。
音乐说,那是因为是它让我们的心灵在至纯至净的空间自由地颤动。
这是它给我们最温暖的慰藉吧。
让互动剧“烧脑”又“好玩” □周慧虹 互动剧的出现仿佛游弋于影视业的一条鲶鱼 影视剧一般都是“我讲你看”,主动权在编剧、导演手中,观众只能跟着镜头体味剧中爱恨情仇。
然而现在,这种“别无选择”的观影体验模式迎来了转机。
最近,在互联网上线的一款真人互动影视作品《隐形守护者》刷爆网络热度,在豆瓣以高达9.7分的评分成为近期的口碑国剧。
自由选择剧情、改变故事走向的观剧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影视剧的结构认知,也正式将“互动剧”这种新剧种的可能置于国剧观众面前。
该剧以民国时期爱国学生肖途作为主视角,他因街头抗议被逮捕入狱,从狱中出来后,被地下党组织吸收打入敌人内部,成为一名“谍中谍”。
而观众作为肖途的代言人,将亲身体验步步为营的谍战人生。
看剧过程中会出现无数个剧情选择点,有上百种分支剧情,不同选项直接改变结局走向。
如果稍微思路简单点,或者没有记住前述剧情中的关键细节,就可能会以各种匪夷所思的方式结束生命导致“潜伏失败”。
与传统影视剧不同,像这样的互 动剧带给观众的是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它令人不能不沉浸其中,既感觉新鲜、刺激,又确实需要花费脑量小心翼翼绕开编剧、导演精心布设的剧情陷阱,努力与片中对手角色一决高下。
在创新发展的潮流浩荡向前的当今,互动剧的崭露头角无疑进一步丰富了观众的文化消费生活,也于潜移默化中使剧创知识更多地走进观众心中。
正如有观众在看过《隐形守护者》之后直言,玩过这个互动剧后基本能够了解谍战剧的种种叙事手段和套路了“,再看一般的谍战剧可能就觉得编剧智商不在线了”。
若真如此,倒不妨说,互动剧的出现不啻游弋于时下影视业的一条鲶鱼,它倒逼着传统影视剧不能停留于现状,只有在剧本创作、美学展现等方面持续升级,才不至于在与互动剧的交锋中显现软肋,不至于败阵让位。
互动剧走进人们视野时间不长,难免存在种种问题。
就《隐形守护者》收获的“槽点”来看,首先是其视频格式让观众颇不适应,它更接近于用PPT的方式展示剧照。
对此,业内人 士坦言,互动剧制作方式挑战了传统,给操作流程带来不小麻烦,而且,互动视频在创作出来之后,最大的门槛是播出时的互动形态,如果内容创作方每次创作一个节目、剧集,都要考虑如何适配播放端,进而每一步都要与视频播出平台合作沟通,势必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成本,对大多数国内影视公司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看来,让互动剧既“烧脑”又“好玩”,影视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前亟需解决的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也就是说,需要在行业内研发、推行统一的互动视频标准,搭建通用的互动视频平台,尽可能减少影视行业制作互动剧的阻碍,想方设法使观众观赏时更感顺畅。
说到底,互动剧不同于网络游戏,它得用引人入胜的故事说话,为此,剧创人员努力增强自身职业修为,必要时以开放姿态广泛吸纳观众的意见与建议,更多地拿出过硬的剧本,尽快拍摄一批更受市场欢迎的互动剧佳作,才能进一步满足观众的观赏欲与参与欲,令之在“烧脑”的纠结中又因“好玩”而欲罢不能。
努力最坏的结果是大器晚成 □程曼诗 只有把自己的事情作好,才能赢得尊重 随着2019年高考陆续放榜,很多地方捷报频传。
据报道,广西理科总分双料状元杨晨煜数学和英语均满分;湖北高考理科状元常书杰712分,4年前曾考入北大后被劝退;徐嘉骜以720分成为浙江理科状元,还是围棋高手,直接拒绝了清华邀请……学霸的故事各有千秋,但我们大多数人才是每年高考中的一朵朵浪花。
普通考生的高考有更多值得关注的镜头。
在安徽,一考生考点外跪谢母亲,看哭周围家长。
小伙考完后朝妈妈走去,“妈,我有话跟你讲”,还没等母亲反应过来,小伙突然跪了下去,高声说:“妈,谢谢您,这些年您辛苦了。
”在四川,一位长期在外打工的父亲专程赶来给女儿送考,抑制不住激动,一把抱住女儿,等女儿走进考场后,又默默用衣角揩拭眼泪。
眼泪是 这位父亲给女儿的祝福。
在广东,一位执勤警察碰到出考场的儿子,远远地跟儿子打手势,指着手表提醒儿子注意休息,竖起拇指对儿子“点赞”。
努力向上的样子谁都很美。
参加完高考的考生至少能证明,在过去数年间学习力、抗压力、忍耐力、抵诱力得到了锻炼。
从长远来看,高考考得好的,收获一份经验,考得不好的,拥有一份经历。
最近看了一期视频节目,记者采访凭借电影《地久天长》摘得柏林影后的演员咏梅。
说起这个名字,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不认识。
拿到银熊奖之前的24年演艺生涯中,咏梅出演过近40部的影视作品,其中扮演了30多次配角。
在代表性的作品中,她出演过的清一色全是配角。
她坦言,配角的辛酸以及中年女演员的不易,自己都体 会过。
“以前换衣服没有更衣室,直接被丢到一个什么人都有的大屋子里;吃饭时,连最便宜的板凳都不提供;拍戏现场工作人员嘈杂,无人在意会干扰到自己的表演和情绪……只有把自己的戏演好,才能赢得尊重。
” 咏梅自我定位为一个手艺人,不是什么大明星,塑造女性人物就是她的手艺“。
这个奖来不来我都会一直致力于把我的角色演到位。
”这种人淡如菊不争不抢的性格和行为方式,让她在娱乐圈显得异常清新。
默默攒劲的毅力,让她在49岁中年时一举拿下柏林影后,成为继张曼玉和萧芳芳之后中国第三位华人柏林影后,也为自己赢回了“配角尊严”。
听完她的故事,笔者想对那些刚结束高考的考生们说一句,无论成绩是否理想,努力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小学生质疑“鹬蚌相争”不是“杠精” □何勇 小学生能够质疑教材,说明他们有思考、爱思考 前段时间,一名福州小学生质疑课本中《羿射九日》中的“蹚”字用得不恰当;近日,一名重庆小学生又质疑课本中的“鹬蚌相争”寓言有错“,灵魂拷问”“蚌的肉被鸟的嘴夹住了,蚌又用壳把鸟的嘴反夹住了,那么,它们是怎么开口说话的?” 众所周知,“鹬蚌相争”是《战国策》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该寓言运用的是拟人手法创作。
“鹬蚌”之间对话实质上是“心灵对话”,而非说人话,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科学逻辑和生活常识来理解。
一个最简单的生活常识是,动物虽然有“语言”,但不同动物之间不可能通过说话来交流。
从这个角度说,小学生质疑“鹬蚌相争”怎么开口说话确实说不通,这也是出版社明确表示不会更改教材的主要原因。
虽然小学生质疑“鹬蚌相争”怎么 开口说话不太有道理,但网友不能就此给这位提出质问的小学生贴上“杠精”的标签,特别是家长、老师不能敷衍应对,不能直接告诉这位小学生不要抬杠、不要钻牛角尖。
相反,家长、老师需要好好保护、鼓励这位小学生难能可贵的质疑精神,并科学引导孩子正确理解这则寓言故事。
相比较像笔者这一代上小学时候“无限相信教材”“无限相信老师”,当 下这届小学生的表现显然更棒,更值得我们尊敬、学习。
不管这届小学生对教材的质疑是否正确、科学、有道理,但他们敢于大胆质疑教材,不再盲目迷信教材和权威,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因为小学生质疑教材内容有错并说出来,这需要不小的勇气,要知道,很多学生即便心中怀疑课本有错,却没有胆量说出来。
因 此,小学生能够质疑教材,说明小学生在学习、读书时有思考、爱思考,而不再局限于教材本身的死记硬背。
孟子有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胡适也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质疑是最基本的科学精神之
一,只有具有质疑精神,才有可能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我的思辨意识。
但一直以来,我们的学生普遍缺乏探索、质疑精神,不敢怀疑、否定权威,使得他们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打破惯性思维。
现如今的小学生好不容易有了质疑精神,敢于质疑教材和权威了,我们这些当年缺少质疑精神的大人们就该好好保护这代孩子身上可贵的质疑精神,不要再用成人思维给他们贴上“杠精”的标签,慢慢磨平、抹去他们的质疑精神和想象力,这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贫困村的新故事 □梁彬 用作家的眼光,对扶贫 攻坚工作做了一次精准而生 动的案例剖析 长篇小说《战国红》近日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滕贞甫,笔名老藤。
这是一位多年来深入生活,扎根基层的作家。
在他对生活进行深入思考,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深入学习和把握,对自身理论素养的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这部描写扶贫攻坚的故事适时而生。
经过多年减贫工作,我们今天面对的是扶贫攻坚进入冲刺期,“精准扶贫”需要落到实处。
一批又一批驻村干部深入扶贫攻坚第一线,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聪明与才智、汗水与泪水,抛洒在一块块贫瘠的土地上,有些干部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个又一个贫困村因此重获新生,驻村干部与当地群众一起谱写了“精准扶贫”的华彩乐章。
事情发生在辽西一个名叫柳城的贫困山村。
小说描写了以陈放、李东、彭非为代表的驻村干部扎根贫困村,想办法,发动群众,吸纳群众的智慧,集思广益,治赌、种树、迁坟、引水,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产业,将传说中被诅咒的贫困村,变成了靠群众双手勤劳致富的新农村。
作为一部主旋律的原创作品,小说并没有将驻村干部以及村民群众的形象脸谱化。
作品中的人物丰满而生动,个性鲜明。
比如驻村书记陈放,性格温和持重,他之所以主动选择了偏远的辽西,缘于他爷爷在战争时期曾得到辽西人民的掩护而脱险,冥冥中的感恩情结,让陈放的内心深处对辽西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因此毫不犹豫地选择去那里,也使得他从心底更愿意为辽西人民脱贫致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相比陈放来说,李东比陈放更年轻,也更充满年轻人的活力。
他头脑灵活,性格开朗,有些难请的人、难办的事,他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村民李青对他的好感,他们之间的交往,以及李青最终的对象选择,他们两人之间发生的故事真实而自然。
一直留守乡村的诗人杏儿和再次返乡的李青,也是性格鲜明,各具神采和风韵。
她们的坚守、执着、勤奋、擅学,勇于开拓和创新,成为驻村干部强有力的支撑和辅助。
在她们的不懈努力下,自己的家乡得以旧貌换新颜,同时也展示了新时期新一代农民的神采与风貌。
小说除了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活的人物之外,作家对“精准扶贫”政策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且通过具象的文学作品,将自己观察与思考的结果体现了出来。
小说记述了以陈放书记为代表的外来干部挖掘和培养本地人才,以柳城村民杏儿、李青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在陈书记的带领下不断成长,勇担重任,终于能够独当一面,分别成长为优秀的村支部书记和优秀的企业家。
毕竟扶贫干部下乡只能帮助一时,而贫困村拥有自己的人才与智库,才是永久脱贫致富的根本保障。
小说中扶贫干部李东曾有这样的一段感慨“:我们这些人早晚要回去,柳城的未来是柳城人的,能把杏儿这一茬年轻人培养起来,比上几个项目还重要。
”这是作家深入体验生活、观察生活的结果,也是作家将驻村实践与“精准扶贫”政策相结合后进行的深入思考和新的发现。
作家老藤在长篇小说《战国红》中提出的,驻村干部要注重培养当地的干部与人才,充分发挥当地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的应有之意,是作家长期观察生活,深入体验生活和思考生活的结果与新发现,更是贫困地区实现永久脱贫的重要保证。
作家老藤以贫困村脱贫为题材,通过深入生活、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创作的长篇小说《战国红》,叙述通俗流畅,人物鲜活生动,为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样本。
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也可以说,老藤是在用作家的眼光,对我国的扶贫攻坚工作做了一次精准而生动的案例剖析,其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不言而喻。

标签: #小视频 #图片 #烤箱 #游泳 #净水器 #网络 #视频教程 #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