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0日星期
四 访惠聚 特刊 兵团网: 新闻线索邮箱:btrbxwxs@ 本版主编:边芳 客户 责任编辑:孙中伟电话:0991-5837346端 视觉:石磊校检:曹艺丹实习生冯明月 3版 做村民的贴心人 ——十师北屯市驻塔依什拜村“访惠聚”工作队记事 ●吴丽娟郑瑶 一排排崭新整齐的房屋、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一张张幸福满满的笑脸……这个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小村庄,就是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萨尔布拉克镇塔依什拜村。
谁曾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垃圾遍地、杂草丛生、飞尘漫天的一个贫困村。
十师北屯市派驻“访惠聚”工作队到这里后,短短几年间,塔依什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工作队和村“两委”举行升国旗仪式,引导村民牢固树立 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资料图片)。
张斌摄 ▶工作队和村“两委”组织村民对辖区农田渠系进行清淤, 确保农田灌溉渠系畅通(资料图片)。
张斌摄 2018年1月,新一批十师北屯市驻塔依什拜村“访惠聚”工作队刚到村里,来不及歇息,便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作为十师北屯市派驻的5个地方村“访惠聚”工作队之
一,驻塔依什拜村“访 惠聚”工作队队员们通过入户走访,了解民情民意,发现村里面貌改造和提升是村民们的热切期盼。
工作队队员和村“两委”成员开了碰头会,在前一个工作队改善村容村貌的基础上,利用专项资金进行又一次全面整改。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以前村里全是土路,汽车一过行人身上满是灰尘,一下雨地上就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晚上出门必须带着手电筒才能确保行走安全。
自工作队通过“四议两公开”的方式利用专项资金修建柏油路后,一条公路架起了村里和村外沟通的桥梁,村民再也不用为出行发愁了。
“现在一到夏天我们就搬着小板凳在路边纳凉,小孩在平整的路面上玩耍不用担心磕着碰着了。
这两年村里和外界交往交流越来越多。
”村民王燕笑着说。
“以前村里到处都是牛粪、羊粪,我们也没有打扫卫生的习惯,工作队来了以后隔三岔五就会带领大家打扫卫生,厕所建好了方便了村民,感谢工作队为我们办的好事。
”王燕说。
两年来,工作队先后完成了村内1.2公里长的防渗渠铺设工程,实施1.2公里的柏油路铺设工程,新建户厕21座、改造 户厕16座,组织开展1.5公里长的树林带树木修枝刷白……这些举措切切实实改变了村容村貌,村民们的心也亮堂起来。
多元发展生产力促增收致富 村里共有101户287人,以农业生产为主,单一的生产方式只能满足村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如何拓宽增收渠道,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是工作队队员们每天都在想的问题。
工作队队员与村“两委”成员主动走进村民家中,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开眼界、换思路、学技术、长本领,促进多元化增收。
赵荣福夫妻俩以前在村里开了一间小杂货铺,收入仅维持基本生活。
工作队来了以后,建议他们扩大店面和服务范围。
2017年,夫妻俩听从工作队的建议,盖了一间新房,店面由之前的几十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100多平方米。
他们新开了电焊铺,种植了别人的流转地,自家还发展庭院经济,真正实现了多元增收。
“以前我们就想开个小店稳稳当当过日子,工作队来了之后给我们提供了多元增收的好途径,现在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赵荣福兴奋地说。
两年来,工作队积极谋划实施送“三苗”工程,即为村民送树苗、菜苗、鸡苗,帮助村民发展庭院经济。
春耕春播期间,多 次邀请师市农业技术人员来村里为村民授课,帮助村民提升科学种植和养殖水平,增加收入。
如今,村民基本实现“种植+养殖+庭院经济”的增收模式,随着收入逐渐增加,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
2019年年底,塔依什拜村已经实现全面脱贫。
扶贫首先扶志解决实际困难 2019年12月,塔依什拜村集体合并,工作队搬迁到了新村——萨尔布拉克村开展新一轮的驻村工作。
面对新村子、新村民和新挑战,工作队一丝也不敢懈怠,怀揣着为民服务的初心坚定前行。
萨尔布拉克村共有255户849人,哈萨克族村民占多数,工作队队员们面对的第一大难题就是语言沟通问题。
为了加强和村民的交流,工作队开办了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
一有时间就召集村民学习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同时,工作队也会向村民学习哈萨克族语言,互相学习,迅速拉近了工作队队员和村民之间的距离,相处也越来越融洽。
工作队每月都要开展走访活动,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发现了两家贫困户,都是因病导致的。
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对他们分别进行了帮扶。
2017年,村民木合亚提·哈知木汗的妻子不幸查出患有乳腺癌,两个孩子还在上学,这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工作队搬到新村后,第一时间为他们申请了防返贫致贫救助资金3000元,帮助他们争取社会救助金共计2.8万元,减轻了他们的医疗支出压力。
工作队本着扶贫先扶志的理念,帮助木合亚提·哈知木汗发展畜牧养殖,激发他脱贫的内生动力,让他知道只有努力拼 搏,才能发家致富奔小康。
每次走访,看到木合亚提·哈知木汗家的房屋围墙缺口了、门窗有破的地方、院子里的地还没翻……队员们都会力所能及地主动帮助整修,不定期地为他家打扫卫生,保持院落整洁,为他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工作队员经常来家里帮忙,减轻我们的经济、生 活压力,真心感谢他们。
”木合亚提·哈知木汗感动地说。
多年来,工作队员用心、用情、用智帮助村民办好事,这一件件小事如春雨般滋润着村民们的心田。
加强基层建设培养优秀队伍 为了帮助村“两委”成员提升工作水平,工作队配合村“两委”在短时间内规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梳理各项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档立卡,将台账进行分类管理;从每一个小的细节进行规范,从根源上消除村“两委”成员等、靠、要的思想。
对于工作阅历少的年轻人,工作队队员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强化党员后备力量,为村里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优秀队伍。
“我们工作队到新村不久,想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运用新方法、新理念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工作队队长顾斌说。
精准施策见实效 ——四师可克达拉市驻亚喀吾斯塘村“访惠聚”工作队扶贫小记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陈重武 若羌县亚喀吾斯塘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135人,该村种植作物单
一,村民思想观念落后,就业增收渠道狭窄。
四师可克达拉市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进驻后,不断完善扶贫机制、创新扶贫模式、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措施;结合该村实际,积极出点子、想办法、找对策,精细化制定一户一策扶贫举措,帮助村民拓宽致富渠道,实现脱贫致富。
拓宽就业渠道 在若羌县城东幼儿园,村民阿孜古丽·吾麦热刚打扫完幼儿园卫生,就立即来到门口值班室值班。
“以前,家里的收入全靠十几亩地,收入单
一,自己观念保守,从来没想过务工挣钱。
工作队来到村里以后,不断给我们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和脱贫致富的好方法,在他们的鼓励下我来到幼儿园干保洁和保安,现在每月工资3000多元,日子越过越好了。
”谈及现在的生活,阿孜古丽·吾麦热笑容满面。
工作队入驻后,根据每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年度帮扶计划。
工作队先后联系若羌县司法局、气象局、审计局及统战部
4 个包联单位,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保安、保洁、帮厨等10多个就业岗位。
村民张秋月就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找到了一份在超市打工的工作,每月收入2000多元。
谈及现在的生活,张秋月激动地说:“工作队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多就业岗位,大家都抢着报名。
我对商业比较感兴趣,就报名到超市来帮忙。
我相信只要肯干,以后生活肯定会越过越好。
”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该村23户27人实现了转移就业。
工作队为村民提供补助,在原单位稳定工作6个月的人有2200元补贴,满一年补贴3000元。
同时,工作队还扶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家庭灵活性收入。
如今,在工作队的引导下,就近就地就业已成为当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村民人人有事干,月月有收入,言语间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发展特色产业 “我们村烤制出来的馕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7月24日,工作队队长马文江在网上为亚喀吾斯塘村红枣香馕合作社烤制的特色馕“带货”。
工作队进驻以来,紧扣脱贫目标,立足“六个精准”,研究制定到户到人管用有效的 脱贫方案,采取成立合作社、烤制特色馕、发展庭院经济等措施,确保村民持续增收。
该村村民阿布都艾尼·扎肯是村里有名的打馕能手,一直有成立烤制特色馕专业合作社的想法,但苦于没有销路,一直没能实现。
工作队在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帮助阿布都艾尼·扎肯筹措资金拓宽销路,并鼓励他大胆实现自己的想法。
很快阿布都艾尼·扎肯牵头组织村里有意愿的贫困户联合成立合作社,工作队积极帮助跑手续,成立了若羌县红枣香馕合作社,并建立“特色馕售卖”微信群,及时发布信息,让村民第一时间能购买到新鲜的馕。
同时,工作队还为特色馕“带货”,增加销售量。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们合作社已有16个馕坑,目前有8名贫困户加入合作社,通过网上‘带货’、工作队代销等方式,让我们不用发愁销路了。
今后我们还想吸纳更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
同时,在烤制馕的基础上,增加烤包子、烤肉等项目,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谈起合作社目前的发展,合作社负责人阿布都艾尼·扎肯信心满满。
目前,红枣香馕合作社烤制的特色馕销往若羌县各个乡镇。
在工作队的带动下,村民通过养殖扶贫牛羊、鸽子、黑鸡等,实现了37户85人脱贫增收,8户10人生产特色馕,使大部分贫困户通 过产业扶贫实现了脱贫。
社会保障兜底 工作队进一步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性兜底措施,多举措筑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
今年70多岁的贫困户麦麦提肉孜·吐尔逊长期一人居住,年老体弱,基本丧失劳动能力。
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其家庭情况后,立即为麦麦提肉孜·吐尔逊老人申请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每月收入420元,同时还帮其申请了每月50元的老年人补助。
麦麦提肉孜·吐尔逊激动地说:“现在住院看病没什么负担了。
” 工作队还通过社会保障兜底,帮助村里无劳动能力的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使他们每月有了417元至439元的兜底性收入。
社会保障兜底并非“一兜了之”,工作队还通过送技术、送培训、送信息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鼓起脱贫的信心和勇气。
工作队利用托管扶贫牛羊项目,为每户贫困户发放扶贫牛和扶贫羊,增加收入。
工作队通过社会保障,编密织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确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葡萄熟了村民笑了 ●宗铁梅马骥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8月13日,在一师托喀依乡纳格热哈纳村,村民依明江·沙迪克一早就在自家院子的葡萄架下,一边听着村队广播里优美动听的旋律,一边忙碌着剪摘选装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
依明江·沙迪克全家老少齐上阵,采摘、修剪、装箱,分工合作、有条不紊。
“今年我种的马奶子葡萄大丰收啦!你看,这一串串葡萄多喜人。
多亏有工作队帮我们联系销路,按照每公斤6元的价格,一次采购20吨葡萄,全村各家的葡萄都不愁卖了。
我这里就有2吨多葡萄,可以收入1万多元!”依明江·沙迪克喜滋滋地说。
依明江·沙迪克是村里的困难户,全家7口人,日子过得比较难。
兵团纪委监委驻一师托喀依乡纳格热哈纳村“访惠聚”工作队在了解了他家的情况后,在工作、生活上给予帮助。
眼下疫情影响农产品销售。
在大批葡萄上市之际,工作队积极联系客商,帮助村民销售鲜食葡萄,助力村民增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据悉,今年以来,工作队大力开展葡萄种植技术培训,专门邀请塔里木大学的专家,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提高村民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种植蔬菜和水果的积极性。
如今,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一串串葡萄在阳光下格外诱人。
这几天,虽然没有了往日买卖葡萄的热闹场景,但在工作队的帮助下,纳格热哈纳村的葡萄还是一车一车运了出去。
村民布鲁西·买买提依萨克看着自家棚里喜获丰收的葡萄,笑得合不拢嘴。
他说:“党和国家政策好,不仅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还教我们种植养殖技术,让我们有了一技之长。
如今,我们的生活就像这葡萄一样,圆满又甜蜜,真是太幸福了。
” 帮扶工作永远在路上 ●朱秋梅孙恩宏 “英姿,货款收到了,太感谢你了……”8月15日,十三师黄田农场一连职工闫艳玲通过电话,向帮助她销售农产品的十三师驻黄田农场七连“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张英姿表示感谢。
闫艳玲是黄田农场致富带头人,沐浴着兵团深化改革的春风,她凭着自己的那股拼劲,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的增收路子。
8月初,她种植的80亩鲜食甜玉米成熟了,散养的6000余只土鸡也面临上市,面对疫情,如何把农产品销售出去让闫艳玲犯了难。
一筹莫展的她只能借助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农产品销售信息。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十三师驻黄田农场七连“访惠聚”工作队服从团场统一调配,协助黄田农场朝阳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在结束了一天的繁忙工作后,张英姿打开微信朋友圈看到了闫艳玲发布的销售信息,第一时间进行了转发,同时极力向工作队队员和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推荐转发。
为动员大伙儿消费助农,张英姿自己先买了一袋甜玉米、一只鸡,和同事分享。
在品尝之后,大家都赞不绝口,并陆续通过张英姿向闫艳玲订购了鸡和玉米。
你一只,我一袋,订单接连不断。
为确保货物能第一时间送到客户手中,张英姿主动与团场沟通,打开了农产品进入小区的绿色通道。
在助力农产品销售的同时,也丰富了小区居民的菜篮子。
几天时间,张英姿就帮闫艳玲卖出了几千元的农产品,并第一时间将货款通过微信转发给闫艳玲。
见闫艳玲的农产品销路畅通了,张英姿稍松了一口气。
她说:“疫情还没有结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每一个工作队队员都要用心解决职工群众现实困难,积极作为,帮扶工作永远在路上。
” 抢收沙棘果 ●李宗江 8月11日,九师驻一七○团六连“访惠聚”工作队在走访摸排中了解到六连职工谢林昌与妻子离婚后独自抚养孩子,一个人又要忙着外面的农业生产,又要在家照顾孩子,非常辛苦。
由于谢林昌种植的沙棘地是新植地,3年才能挂果,这几年除了打零工他基本没有收入,沙棘地还需要施肥、滴水、管护等很多额外资金的投入,谢林昌经济上非常困难。
今年是谢林昌种植的沙棘地第一年挂果,沙棘长势非常喜人,已经有部分早熟沙棘果可以采摘了。
但是由于缺乏人手,眼看着很多沙棘果就要干在树上,谢林昌如热锅上的蚂蚁,着急得不得了。
工作队在得知谢林昌的困难后,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谢林昌申请了临时救济资金,同时组织工作队队员和6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帮助谢林昌抢收沙棘果。
由于疫情期间有防护要求,工作队队员和志愿者都不能扎堆,且要戴口罩保持2米的间隔。
虽然他们之间保持着距离,但是大家的目标却是一致的。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谢林昌家的早熟沙棘果已经全部抢收完毕。
疫情防控不松懈,职工冷暖挂在心。
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工作队把为民办实事和疫情防控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坚持每天走访职工家庭、倾听群众诉求,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疫情防控期间存在的实际困难。
四 访惠聚 特刊 兵团网: 新闻线索邮箱:btrbxwxs@ 本版主编:边芳 客户 责任编辑:孙中伟电话:0991-5837346端 视觉:石磊校检:曹艺丹实习生冯明月 3版 做村民的贴心人 ——十师北屯市驻塔依什拜村“访惠聚”工作队记事 ●吴丽娟郑瑶 一排排崭新整齐的房屋、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一张张幸福满满的笑脸……这个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小村庄,就是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萨尔布拉克镇塔依什拜村。
谁曾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垃圾遍地、杂草丛生、飞尘漫天的一个贫困村。
十师北屯市派驻“访惠聚”工作队到这里后,短短几年间,塔依什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工作队和村“两委”举行升国旗仪式,引导村民牢固树立 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资料图片)。
张斌摄 ▶工作队和村“两委”组织村民对辖区农田渠系进行清淤, 确保农田灌溉渠系畅通(资料图片)。
张斌摄 2018年1月,新一批十师北屯市驻塔依什拜村“访惠聚”工作队刚到村里,来不及歇息,便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作为十师北屯市派驻的5个地方村“访惠聚”工作队之
一,驻塔依什拜村“访 惠聚”工作队队员们通过入户走访,了解民情民意,发现村里面貌改造和提升是村民们的热切期盼。
工作队队员和村“两委”成员开了碰头会,在前一个工作队改善村容村貌的基础上,利用专项资金进行又一次全面整改。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以前村里全是土路,汽车一过行人身上满是灰尘,一下雨地上就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晚上出门必须带着手电筒才能确保行走安全。
自工作队通过“四议两公开”的方式利用专项资金修建柏油路后,一条公路架起了村里和村外沟通的桥梁,村民再也不用为出行发愁了。
“现在一到夏天我们就搬着小板凳在路边纳凉,小孩在平整的路面上玩耍不用担心磕着碰着了。
这两年村里和外界交往交流越来越多。
”村民王燕笑着说。
“以前村里到处都是牛粪、羊粪,我们也没有打扫卫生的习惯,工作队来了以后隔三岔五就会带领大家打扫卫生,厕所建好了方便了村民,感谢工作队为我们办的好事。
”王燕说。
两年来,工作队先后完成了村内1.2公里长的防渗渠铺设工程,实施1.2公里的柏油路铺设工程,新建户厕21座、改造 户厕16座,组织开展1.5公里长的树林带树木修枝刷白……这些举措切切实实改变了村容村貌,村民们的心也亮堂起来。
多元发展生产力促增收致富 村里共有101户287人,以农业生产为主,单一的生产方式只能满足村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如何拓宽增收渠道,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是工作队队员们每天都在想的问题。
工作队队员与村“两委”成员主动走进村民家中,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开眼界、换思路、学技术、长本领,促进多元化增收。
赵荣福夫妻俩以前在村里开了一间小杂货铺,收入仅维持基本生活。
工作队来了以后,建议他们扩大店面和服务范围。
2017年,夫妻俩听从工作队的建议,盖了一间新房,店面由之前的几十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100多平方米。
他们新开了电焊铺,种植了别人的流转地,自家还发展庭院经济,真正实现了多元增收。
“以前我们就想开个小店稳稳当当过日子,工作队来了之后给我们提供了多元增收的好途径,现在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赵荣福兴奋地说。
两年来,工作队积极谋划实施送“三苗”工程,即为村民送树苗、菜苗、鸡苗,帮助村民发展庭院经济。
春耕春播期间,多 次邀请师市农业技术人员来村里为村民授课,帮助村民提升科学种植和养殖水平,增加收入。
如今,村民基本实现“种植+养殖+庭院经济”的增收模式,随着收入逐渐增加,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
2019年年底,塔依什拜村已经实现全面脱贫。
扶贫首先扶志解决实际困难 2019年12月,塔依什拜村集体合并,工作队搬迁到了新村——萨尔布拉克村开展新一轮的驻村工作。
面对新村子、新村民和新挑战,工作队一丝也不敢懈怠,怀揣着为民服务的初心坚定前行。
萨尔布拉克村共有255户849人,哈萨克族村民占多数,工作队队员们面对的第一大难题就是语言沟通问题。
为了加强和村民的交流,工作队开办了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
一有时间就召集村民学习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同时,工作队也会向村民学习哈萨克族语言,互相学习,迅速拉近了工作队队员和村民之间的距离,相处也越来越融洽。
工作队每月都要开展走访活动,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发现了两家贫困户,都是因病导致的。
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对他们分别进行了帮扶。
2017年,村民木合亚提·哈知木汗的妻子不幸查出患有乳腺癌,两个孩子还在上学,这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工作队搬到新村后,第一时间为他们申请了防返贫致贫救助资金3000元,帮助他们争取社会救助金共计2.8万元,减轻了他们的医疗支出压力。
工作队本着扶贫先扶志的理念,帮助木合亚提·哈知木汗发展畜牧养殖,激发他脱贫的内生动力,让他知道只有努力拼 搏,才能发家致富奔小康。
每次走访,看到木合亚提·哈知木汗家的房屋围墙缺口了、门窗有破的地方、院子里的地还没翻……队员们都会力所能及地主动帮助整修,不定期地为他家打扫卫生,保持院落整洁,为他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工作队员经常来家里帮忙,减轻我们的经济、生 活压力,真心感谢他们。
”木合亚提·哈知木汗感动地说。
多年来,工作队员用心、用情、用智帮助村民办好事,这一件件小事如春雨般滋润着村民们的心田。
加强基层建设培养优秀队伍 为了帮助村“两委”成员提升工作水平,工作队配合村“两委”在短时间内规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梳理各项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档立卡,将台账进行分类管理;从每一个小的细节进行规范,从根源上消除村“两委”成员等、靠、要的思想。
对于工作阅历少的年轻人,工作队队员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强化党员后备力量,为村里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优秀队伍。
“我们工作队到新村不久,想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运用新方法、新理念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工作队队长顾斌说。
精准施策见实效 ——四师可克达拉市驻亚喀吾斯塘村“访惠聚”工作队扶贫小记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陈重武 若羌县亚喀吾斯塘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135人,该村种植作物单
一,村民思想观念落后,就业增收渠道狭窄。
四师可克达拉市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进驻后,不断完善扶贫机制、创新扶贫模式、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措施;结合该村实际,积极出点子、想办法、找对策,精细化制定一户一策扶贫举措,帮助村民拓宽致富渠道,实现脱贫致富。
拓宽就业渠道 在若羌县城东幼儿园,村民阿孜古丽·吾麦热刚打扫完幼儿园卫生,就立即来到门口值班室值班。
“以前,家里的收入全靠十几亩地,收入单
一,自己观念保守,从来没想过务工挣钱。
工作队来到村里以后,不断给我们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和脱贫致富的好方法,在他们的鼓励下我来到幼儿园干保洁和保安,现在每月工资3000多元,日子越过越好了。
”谈及现在的生活,阿孜古丽·吾麦热笑容满面。
工作队入驻后,根据每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年度帮扶计划。
工作队先后联系若羌县司法局、气象局、审计局及统战部
4 个包联单位,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保安、保洁、帮厨等10多个就业岗位。
村民张秋月就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找到了一份在超市打工的工作,每月收入2000多元。
谈及现在的生活,张秋月激动地说:“工作队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多就业岗位,大家都抢着报名。
我对商业比较感兴趣,就报名到超市来帮忙。
我相信只要肯干,以后生活肯定会越过越好。
”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该村23户27人实现了转移就业。
工作队为村民提供补助,在原单位稳定工作6个月的人有2200元补贴,满一年补贴3000元。
同时,工作队还扶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家庭灵活性收入。
如今,在工作队的引导下,就近就地就业已成为当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村民人人有事干,月月有收入,言语间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发展特色产业 “我们村烤制出来的馕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7月24日,工作队队长马文江在网上为亚喀吾斯塘村红枣香馕合作社烤制的特色馕“带货”。
工作队进驻以来,紧扣脱贫目标,立足“六个精准”,研究制定到户到人管用有效的 脱贫方案,采取成立合作社、烤制特色馕、发展庭院经济等措施,确保村民持续增收。
该村村民阿布都艾尼·扎肯是村里有名的打馕能手,一直有成立烤制特色馕专业合作社的想法,但苦于没有销路,一直没能实现。
工作队在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帮助阿布都艾尼·扎肯筹措资金拓宽销路,并鼓励他大胆实现自己的想法。
很快阿布都艾尼·扎肯牵头组织村里有意愿的贫困户联合成立合作社,工作队积极帮助跑手续,成立了若羌县红枣香馕合作社,并建立“特色馕售卖”微信群,及时发布信息,让村民第一时间能购买到新鲜的馕。
同时,工作队还为特色馕“带货”,增加销售量。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们合作社已有16个馕坑,目前有8名贫困户加入合作社,通过网上‘带货’、工作队代销等方式,让我们不用发愁销路了。
今后我们还想吸纳更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
同时,在烤制馕的基础上,增加烤包子、烤肉等项目,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谈起合作社目前的发展,合作社负责人阿布都艾尼·扎肯信心满满。
目前,红枣香馕合作社烤制的特色馕销往若羌县各个乡镇。
在工作队的带动下,村民通过养殖扶贫牛羊、鸽子、黑鸡等,实现了37户85人脱贫增收,8户10人生产特色馕,使大部分贫困户通 过产业扶贫实现了脱贫。
社会保障兜底 工作队进一步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性兜底措施,多举措筑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
今年70多岁的贫困户麦麦提肉孜·吐尔逊长期一人居住,年老体弱,基本丧失劳动能力。
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其家庭情况后,立即为麦麦提肉孜·吐尔逊老人申请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每月收入420元,同时还帮其申请了每月50元的老年人补助。
麦麦提肉孜·吐尔逊激动地说:“现在住院看病没什么负担了。
” 工作队还通过社会保障兜底,帮助村里无劳动能力的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使他们每月有了417元至439元的兜底性收入。
社会保障兜底并非“一兜了之”,工作队还通过送技术、送培训、送信息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鼓起脱贫的信心和勇气。
工作队利用托管扶贫牛羊项目,为每户贫困户发放扶贫牛和扶贫羊,增加收入。
工作队通过社会保障,编密织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确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葡萄熟了村民笑了 ●宗铁梅马骥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8月13日,在一师托喀依乡纳格热哈纳村,村民依明江·沙迪克一早就在自家院子的葡萄架下,一边听着村队广播里优美动听的旋律,一边忙碌着剪摘选装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
依明江·沙迪克全家老少齐上阵,采摘、修剪、装箱,分工合作、有条不紊。
“今年我种的马奶子葡萄大丰收啦!你看,这一串串葡萄多喜人。
多亏有工作队帮我们联系销路,按照每公斤6元的价格,一次采购20吨葡萄,全村各家的葡萄都不愁卖了。
我这里就有2吨多葡萄,可以收入1万多元!”依明江·沙迪克喜滋滋地说。
依明江·沙迪克是村里的困难户,全家7口人,日子过得比较难。
兵团纪委监委驻一师托喀依乡纳格热哈纳村“访惠聚”工作队在了解了他家的情况后,在工作、生活上给予帮助。
眼下疫情影响农产品销售。
在大批葡萄上市之际,工作队积极联系客商,帮助村民销售鲜食葡萄,助力村民增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据悉,今年以来,工作队大力开展葡萄种植技术培训,专门邀请塔里木大学的专家,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提高村民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种植蔬菜和水果的积极性。
如今,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一串串葡萄在阳光下格外诱人。
这几天,虽然没有了往日买卖葡萄的热闹场景,但在工作队的帮助下,纳格热哈纳村的葡萄还是一车一车运了出去。
村民布鲁西·买买提依萨克看着自家棚里喜获丰收的葡萄,笑得合不拢嘴。
他说:“党和国家政策好,不仅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还教我们种植养殖技术,让我们有了一技之长。
如今,我们的生活就像这葡萄一样,圆满又甜蜜,真是太幸福了。
” 帮扶工作永远在路上 ●朱秋梅孙恩宏 “英姿,货款收到了,太感谢你了……”8月15日,十三师黄田农场一连职工闫艳玲通过电话,向帮助她销售农产品的十三师驻黄田农场七连“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张英姿表示感谢。
闫艳玲是黄田农场致富带头人,沐浴着兵团深化改革的春风,她凭着自己的那股拼劲,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的增收路子。
8月初,她种植的80亩鲜食甜玉米成熟了,散养的6000余只土鸡也面临上市,面对疫情,如何把农产品销售出去让闫艳玲犯了难。
一筹莫展的她只能借助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农产品销售信息。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十三师驻黄田农场七连“访惠聚”工作队服从团场统一调配,协助黄田农场朝阳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在结束了一天的繁忙工作后,张英姿打开微信朋友圈看到了闫艳玲发布的销售信息,第一时间进行了转发,同时极力向工作队队员和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推荐转发。
为动员大伙儿消费助农,张英姿自己先买了一袋甜玉米、一只鸡,和同事分享。
在品尝之后,大家都赞不绝口,并陆续通过张英姿向闫艳玲订购了鸡和玉米。
你一只,我一袋,订单接连不断。
为确保货物能第一时间送到客户手中,张英姿主动与团场沟通,打开了农产品进入小区的绿色通道。
在助力农产品销售的同时,也丰富了小区居民的菜篮子。
几天时间,张英姿就帮闫艳玲卖出了几千元的农产品,并第一时间将货款通过微信转发给闫艳玲。
见闫艳玲的农产品销路畅通了,张英姿稍松了一口气。
她说:“疫情还没有结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每一个工作队队员都要用心解决职工群众现实困难,积极作为,帮扶工作永远在路上。
” 抢收沙棘果 ●李宗江 8月11日,九师驻一七○团六连“访惠聚”工作队在走访摸排中了解到六连职工谢林昌与妻子离婚后独自抚养孩子,一个人又要忙着外面的农业生产,又要在家照顾孩子,非常辛苦。
由于谢林昌种植的沙棘地是新植地,3年才能挂果,这几年除了打零工他基本没有收入,沙棘地还需要施肥、滴水、管护等很多额外资金的投入,谢林昌经济上非常困难。
今年是谢林昌种植的沙棘地第一年挂果,沙棘长势非常喜人,已经有部分早熟沙棘果可以采摘了。
但是由于缺乏人手,眼看着很多沙棘果就要干在树上,谢林昌如热锅上的蚂蚁,着急得不得了。
工作队在得知谢林昌的困难后,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谢林昌申请了临时救济资金,同时组织工作队队员和6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帮助谢林昌抢收沙棘果。
由于疫情期间有防护要求,工作队队员和志愿者都不能扎堆,且要戴口罩保持2米的间隔。
虽然他们之间保持着距离,但是大家的目标却是一致的。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谢林昌家的早熟沙棘果已经全部抢收完毕。
疫情防控不松懈,职工冷暖挂在心。
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工作队把为民办实事和疫情防控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坚持每天走访职工家庭、倾听群众诉求,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疫情防控期间存在的实际困难。
声明:
该资讯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发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