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教育,恩施教育Enshi

培训机构 12
Daily 2021年7月29日 7星期
策划:谭明珍组稿:廖军 责任编辑:杨天俊校对:黄维藩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解读《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为什么要推进“双减”?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双减”?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作出权威回应。
中小学生负担太重是义务教育最突出问题之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深入开展“双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现在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一方面是学生作业负担仍然较重,作业管理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是校外培训仍然过热,超前超标培训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校外培训项目收费居高,资本过度涌入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培训机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过重,严重对冲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反响强烈。
据介绍,针对以上问题,将按照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等思路推进“双减”工作。
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坚持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水平和课后服务水平,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内“吃饱”“吃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需求。
同时, 在加强课后服务、减轻考试压力、完善质量评价、营造良好生态等方面作出部署,系统推进、全链条推进“双减”工作。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 目前,一些学校存在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既达不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双减”工作之一就是要减轻学生不合理的作业负担。
此次意见提出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等明确要求,旨在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意见还对加强课后服务提出保证服务时间、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渠道等明确要求。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三点半”放学现象,带来了家长因未到下班时间接孩子难问题,有的还因此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增加了过重校外负担,造成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家长接送难、孩子没地方去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空间;还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 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近年来,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据统计,目前全国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十分巨大,已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果任其发展,将形成国家教育体系之外的另一个教育体系。
由于违法违规成本较低,导致无证无照机构屡禁不止,虚假宣传、超前超标、乱收费、与中小学招生入校挂钩等违法违规行为依然存在,机构倒闭等事件时有发生。
此外,近年来大量资本涌入培训行业,展开“烧钱”大战,广告铺天盖地,对全社会进行“狂轰滥炸”式营销,各种贩卖焦虑式的过度宣传,违背了教育公益属性,破坏了教育正常生态。
据介绍,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意见明确五方面举措,一是坚持从严审批机构,二是严禁资本化运作,三是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四是严控学科类培训机构开班时间,五是学科类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还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不仅要严格管理校外培训机构,更要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缓解社会焦虑,降低家长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的冲动。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推进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区域特别是同一区域校际差异,对于减轻学业负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通过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同时,要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提供高质量的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率和覆盖面。
为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意见要求,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
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
针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考试质量不高和“唯分数”倾向等问题,以及教师校外有偿补课等不良现象,意见也提出了针对性举措。
据介绍,教育部正在研制考试管理相关文件,对此作出进一步部署。
我州培训中小学党务工作者及党员骨干教师 培训开班 7月28日,我州2021年中小学党组织书记、党员骨干教师州级重点培训班在州委党校开班。
全州中小学党组织书记、党员骨干教师共200人参加本次培训。
图为培训现场。
本次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专题辅导、观看视频、分组讨 论、交流研学等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旨在提升新时代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水平,践行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媒体记者曾宪宇摄) 宣恩县80名校长及党务工作者充电 本报讯(通讯员王恕森)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和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7月13至17日,宣恩县举办中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培训,80余名中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参加培训。
培训期间,授课老师从党史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新课改理念等方面作专 题讲座。
以《创建学校课程体系构建育人新机制的实施策略》《改变“教”促进“学”的学教方式变革提升教育质量研究》为主题的讲座深入浅出,不时赢得学员掌声。
各位学员结合自身实践,就如何定好位、履好职等方面进行交流。
“专家的报告非常精彩,体现了教育的责任和人性的关怀,以后我们将把 这种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高罗镇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陈金华表示。
近年来,宣恩县教育系统每年都举办校长、教师暑期培训班,加强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小学校长、教师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促进宣恩教育均衡、内涵、个性发展。
巴东县开展百名书记(校长)党建能力提升暨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培训 本报讯(通讯员邓忠兴)7月19日,巴东县百名书记(校长)党建能力提升暨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培训在绿葱坡镇拉开帷幕。
本次集中培训邀请湖北大学教授易振龙作专题讲座。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学习和业 务学习两大部分,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州委、县委有关重要会议精神,以及学校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暨 警示教育、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师德师风和教育法规、学校安全管理、思政教师培训等。
巴东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将进一步提升全县各学校党建工作能力,为持续擦亮巴东教育名片赋能。
恩施市三中教师忙学习 本报讯(通讯员李华国“)听专家讲座耳目一新,收获不小,感谢学校提供学习机会!
”近日,恩施市三中地理教师孙长富在湖北大学参加湖北省2021年普通高中教师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专题培训项目时感慨。
据悉,恩施市三中高三毕业班教师80余人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分批分时段参加了线上线下教育培训项目学习,部分学科教师参加人教版普通高中新教材网络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前往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等武汉部分高校参加“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专题培训。
通过培训学习,该校教师进一步提升了专业素养,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7月11日至26日,湖北民族大学“七彩筑梦”志愿服务队到来凤县旧司镇民族小学开展志愿服务支教活动。
图为志愿服务队队员和学生及其家长见面,对活动进行讲解。
志愿服务队通过防疫知识宣讲、趣味数学课、家庭教育课、作业辅导和培养阅读习惯等活动,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了课堂外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本报恩施图片库周柏均摄) 恩施职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本报讯(通讯员覃宏吉)日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捷带队赴恩施州高新区达翔技术(恩施)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推进校企合作相关项目建设。
张捷一行参观了达翔新厂区生产线建设情况,了解了学生新教室、宿舍、食堂等建设进度。
在参观过程中,张捷就建设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达翔学院)产学研一体化工作与企业进行深度交流,并提出相关建议。
达翔学院是该校为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推出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是与达翔技术(恩施)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之源和目标所向,新时代高职院校办学必须要适应新阶段、新形势。
一直以来,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积极推进达翔学院建设,把学校建在工业园、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课堂建在生产线上,志在打造全省校企合作样板。
此前,张捷还率队来到来凤农园(恩施)农业有限公司、湖北楚波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考察,洽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建事宜,推进校企合作,为助力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职院力量。
公益课堂值得推广 范建生 恩施市妇联近期开展了“家长学校公益课堂”进基层活动。
到目前,公益课堂已举办多期。
公益课堂旨在全面营造社会关注、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让孩子们在公益课堂里收获知识,提升公益慈善意识。
依托家长学校开设公益课堂,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妇联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尝试,也是对家校合力育人方式的积极探索。
公益课堂通过一系列形式异彩纷呈、内容涵盖丰富、操作方法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更加浓厚的自然人文氛围中博览古今、收获快乐。
同时,它突出需求导向,制订靶向教育计划,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问题,正确解决问题,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公益课堂的一大特点。
比如针对青春期孩子出现的早恋、网瘾、厌学等问题,如何引导、矫正?针对考试前的紧张焦虑情绪,如何疏导、调适?针对单亲家庭教育的简单粗暴等现象,如何协调配合?诸如此类问题,公益课堂聘请专家,结合实际一一提出了应对策略。
公益课堂对学生的假期安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等,也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开展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培训。
公益课堂受教育的不只是学生,还包括家长、教师、干部、群众。
公益课堂在引导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同时,也不断增强家长的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的担当。
公益课堂是校园学习的延伸,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
这种家门口的教育,自然亲切,拉近了与学生、家长的距离,形式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将情感交流、智慧碰撞和思维沟通连为一体,在潜移默化中润德育人,对孩子们成长大有裨益。
不仅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又能解家长们的后顾之忧,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公益课堂让公益贯穿始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公益的力量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为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益课堂传授的是知识,奉献的是爱心,彰显的是担当。
这种公益课堂值得推广。
杏坛热评

标签: #课程 #错误代码 #计算机 #源文件 #软件 #做什么 #有什么 #计算机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