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尺度衡量大苦难,2020年7月19日

连衣裙 6
星期日 8责任编辑:朱孝兵彭博副刊专刊部电话:23602873 用大尺度衡量大苦难周国平 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情况依然严峻。
不夸张地说,这次疫情是全人类要面对的一场劫难。
对于这样大的劫难,我们该如何面对。
我认为,越是面对大苦难,就越是要用大尺度来衡量。
所谓大尺度,第一个是哲学的尺度,第二个是历史的尺度。
用哲学的尺度衡量,就是要我们站在永恒宇宙的立场上来看人世间的事情。
这样,你就会看到,无论对于全人类,还是对于个人,人世间的一切灾祸和幸福都是暂时的,都是过眼云烟。
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写过一本《沉思录》,在这本书里,作者不断地提醒自己,让自己记住眼前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暂时的,不要太在乎得与失。
你想一想,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大帝这些建立了辉煌功绩的人都到哪里去了,许多受苦受难的人都到哪里去了,还不都是一样?所以你要经常用终有一死的人的眼光来看事物,和你在人世间的一切遭遇保持距离,活得超脱一点。
我觉得对于灾难,我们就应该有这样一个眼光。
这实际上是一个看破红尘的眼光,要看到一切皆变,无物长存。
你想一想,在无边的宇宙中,人类只是在一个很小的角落里面生存,而且从永恒的眼光来看,生存的时间极其短暂。
用这个眼光看,你就会觉得所有的祸福苦乐其实都不太重要,都是暂时的。
在大尺度之下,一切苦难都显得小了。
当然,如果我们总是用这样一个大尺度看事物,那就太消极了,但是在遇到大灾难的时候,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大 尺度。
这样会让我们想开一些,直面生死,正视人生。
除了哲学的尺度,还有一个历史的尺度。
用历史的尺度衡量,我们会看到,有史以来,灾难和重建乃是人类的寻常经历,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不断遭遇灾难又不断重建文明的历史。
不论科技落后还是先进,人类控制自然力量的能力永远有其限度,灾难的发生具有它的必然性。
查一下历史,我们会发现历史上许多大的灾难,其造成损害最严重的当属地震和瘟疫。
大的瘟疫,比如公元前430年雅典发生瘟疫,死了一半人口。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里形容说,人像羊群一样死去。
这部战争史写的就是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战争,最后斯巴达胜了,但是雅典并不是被斯巴达打败的,是被瘟疫打败的。
14世纪中叶,欧洲爆发鼠疫,死了7500万人,大约也占欧洲人口的一半。
比较近一点的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说是西班牙流感,其实是全球流行,感染的人口有10亿,死亡2500万到4000万人。
通过人类的灾难史,我们认为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一,灾难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人类必须接受这个事实。
但是,第
二,人类仍有可能尽量减少灾难的损失,早发现,早采取措施,改善公共卫生条件,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可以把损失减到最低限度。
现在的防控和医疗能力毕竟强得多了,如果这场疫情早几十年发生的话,损失会难以想象。
1981年,我高考落榜。
父母执意让我复读,可我知道自己除了语文成绩一枝独秀,其他功课都乏善可陈,不肯再进校门, 一枚戒指晓理 这枚戒指,母亲每天戴在手上,没事就摩挲,越摩挲越亮。
一枚极为普通的黄铜戒指,在母亲手上闪耀着日月的光 父母只好听之任之。
芒。
偶尔有人问:“这戒指真好看,在哪买 辍学后,我骑着自行车贩卖水果、蔬的?”母亲便笑盈盈地把手伸出来,骄傲而 菜,收啤酒瓶子,也倒腾动物皮子。
当时,又不失客气地说:“不知道呢,是俺儿给买 一个壮劳力在生产队劳动一天最多挣一个的!”“俺儿”这俩字,母亲总是说得格外清 工,也就合5角来钱。
而我出去一天至少晰而响亮。
而母亲的话,总能换来一阵啧 能赚二三块。
啧称赞。
母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 有一天,我在梨园里趸了两筐“树落”也被这两个字搅动得热血涌动。
(即别人采摘完剩下的果子,多为个头不足 后来,我在部队当了干部,母亲60岁 或品相不好的),自己上树去摘,一分钱一大寿的时候,我给她买来了一枚24k的黄 斤。
我挑挑拣拣,驮到县城集上,好的每斤金戒指。
谁知,母亲用手摩挲着手上的那 1毛
5,最次的一斤卖5分,一个集晌挣了7枚铜戒指说:“不要了,我手上这个就很好, 块半。
在当时来说,这要算是笔“巨款”戴了这么多年,戴出感情了。
”母亲的话,令 了。
收了摊,我突然看到一个地摊上,摆着我一时热泪盈眶。
明晃晃的黄铜戒指,我果断花5元钱为母 有人说,再平凡的日子,也会有一些小 亲买了一枚戒指。
小的涟漪;而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再小的涟 可没想到,我的孝心却招来母亲一通漪也可能成为一次情感的高潮,让人在内 埋怨。
她说:“5块钱够咱家花一个月了,心深处感受到人生的美好。
是啊,给父母 买这么个玩意,不顶吃不当喝的,简直是瞎一个炫耀的资本,兴许就是他们此生最大 糟!”埋怨归埋怨,母亲把戴着戒指的手举的快乐! 到眼前,对着太阳左端详右端详,说:“这样 这枚铜戒指,母亲一直戴到去世,也成 子倒是不难看,就是有点不值。
” 了她永久的陪伴。
夏日里,我最想做的,是与一株植物 对视。
这株植物,是一棵果树。
院子小,宽 不
过三米,长不过五米。
巴掌大的地方 上,种着一株果树。
这是多年前,三舅进 山的时候,从山里挖来,又乘车颠簸了两 三个小时,才送我这里来的。
我看着这棵果树,先是如 手指一般粗细,后来渐渐茁壮,成了一捧绿。
再到如今,每年的夏天,这果树成了一大团绿,饱满而又结实。
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青果。
我想问这棵树,会不会孤单?在这城市里,能供植物栖息的地方,越来越少。
这么大的一棵树,孤零零立着,形单而影只。
我也想问这棵树,会不会想念故乡?这棵树的故乡,是在挺远挺远的山里头。
来到这城市,挺立在夏日酷烈的阳光下,是不是偶尔也会想起,多年前那片绿意盎然而偏远幽静的山头。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一到 与一株植物对视 夏天,每日清晨起床,我总习惯在树下站 一会儿。
仰着头,认认真真地盯着眼前 的这棵植物。
哪怕只是几分钟的凝视, 但习惯了匆匆赶路的身与心,却能在这 片刻的凝视中,得到停歇与安宁。
这样的对视,是在它长成大树以 后。
在它还小的时候,仅仅只到我的腰 部那么高。
与其对视,得用俯视的姿态。
而我总认为,多数人习惯的俯视,并不适合用来与一株植物进行谈心。
在它日渐茁壮后,我终于能用仰视的姿态,与其对视。
很多时候,我们颠倒了主客。
久而久之,也就习惯成自然。
于是,习惯了将植物踩在脚下,用 俯视的姿态与自然相处。
后来,这棵树教会我,对大自然不能俯视,这样才能对其有所敬畏。
这样想着时,心中便有敬意升腾而起。
我一直想问它,是怎样才能心无旁骛,一生一世只把生长作为自己唯一的目标?一株 郭植物的一生,便是朝着这样的华方向,持之以恒地努力着。
哪悦怕,旁边有更艳丽的花,有更高 大的树,也不妨碍其安静地待在原地,不羡慕,不嫉妒,专心于自己的成长。
这和我们,一点也不像。
不像我们,总是生存在此处,却想着要生活在别处。
有种更好的风景,叫别处;有种更好的生活,叫别人家。
而身为植物,它们有的是定力,一门心思地生长,顾不得其他。
与一株植物的对视,能让人体会到一种生活的态度。
不羡慕,不嫉妒,任外头风霜雨雪,只要能用坚韧的树皮,紧紧包裹住内里柔软的心,便能感受到此时此刻的幸福。
对于动物叫声, 我最初是从书本上 来自动物的声音加深记忆的。
《诗经》 中写鸟鸣之声多矣, 朱国良让人记住了“嘤其鸣 过也,正伤心”,一些秋虫则浅吟低唱着,留恋生命,感叹岁月;冬月,野鸭的一二声高鸣,海鸥 矣,求其友声”等诗句。
“明月别枝惊鹊,的三四句啼唱,所有这些,高低有别, 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的《西江月》一开心境各异,但无不组成大自然的一个 吟,便是两种动物的轻吟浅唱。
紧接着乐章,让人感到它们对生活的执着,对 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天地的挚爱。
尽管有时候不免有些沧 久听动物之声,让人隐隐感到,世间桑感。
活泼泼的生命,发出的呼唤之声、呐喊之 鸡啼唤人早起,犬吠令人警醒,布 音,恐怕也是一种语言、一种交流……谷仲春催耕,灵鹊可以报喜,鹦鹉能言 但是,在一些动物中,叫法往往不同,知晓迎客……然而,对自然讴歌得最 声音常常迥然,显得频率有大小,鸣声各热烈、最美妙的“歌手”,未必就有好结 不同。
青蛙之叫,彻夜不停。
虽有些躁动果,画眉、黄莺因会叫会歌就往往被人 和聒噪,难以一鸣惊人,却也容易给人带关之笼中,美食少不了,天地却狭小, 来持久的哲思。
而雄鸡之叫,虽区区几实是残酷的爱、畸形的爱。
而人们是 声,却能唤醒天下。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不会傻傻地去关一只不会叫又不美丽 要是半夜鸡叫,搅人困觉,人们厌烦之下,的麻雀和乌鸦的吧。
这恐怕是与鹿死 它们怕是要被早早杀了佐酒了。
于角、麝死于香、虎死于皮、熊死于掌 春天,黄鹂鸣翠柳,布谷啼血,这是有着同样的意思。
诗意的充盈与生命的律动;夏季,“鸟鸣 此外,叫声也有档次,也分层次。
山更幽,蝉噪林愈静”,还有蟋蟀、蝈蝈们一万只蚊子的嗡叫永远抵不上一只黄 的歌吟,是大自然隽永的合唱;秋日,“雁鹂的歌唱。
委陵菜的名字听上去没什么道理,它从未作为一种菜被人所知,也没有传说可以附会。
它的得名可能是一个偶然,不过别称倒是 委陵菜张烦烦 叶色,似乎会把阳光月光统统吸收,一点都不反射出来。
委陵菜好比一个不爱说话的人,需要花费更多的耐心去引导他,他 让人印象深刻——天青地白,只听这气才会讲出星星点点、稀稀拉拉的只 势就十分了得。
言片语。
要紧着听,要鼓励他继续 委陵菜属蔷薇科,花形和油菜花说下去,不然他就只是安安静静地 很像。
茎叶的颜色是被了小绒毛的里闭着嘴。
古学家,梁思礼是火箭控制系统专家。
梁启超的家庭教育 不惑、不忧与不惧既保留着传统家风熏 陶,又兼具现代开明教育 黄涌的特征。
流行于世的梁 偶读许知远《青年变革者》,得以窥启超“家训十则”,便多带着现代人文教育 见梁启超少年时的生活。
梁启超出生于的理念在其中,譬如“莫问耕耘,但求收 广东省新会县茶坑村,自小便被视为神获”“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 童,五岁开始读“四书五经”,“八岁学为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等。
文,九岁能缀千言”,12岁考中秀才,17 梁启超曾提出“三不”的教育理念—— 岁中举,一时风光,当世无两。
“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 其祖上是农民,直到祖父这一辈,才意育要教到人不惧”。
通过读书发迹,但也只维持在小康水 所谓“不惑”,即养成判断力。
而想要 平。
梁家传到梁启超这一代,才算真正养成判断力,“第一步,最少须有相当的常 引人注目。
梁启超的九个子女,个个成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 才,其中梁思成是建筑学家,梁思永是考智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 慧”。
梁启超由此告诫子女:“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
”强调现代职业对处世立身的重要性。
而“不忧”,则是他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要求自己的子女要时刻保持着对生活积极进取的态度。
“不惧”则是要培养坚强的自由意志。
如何让自己的意志坚强起来呢?梁启超认为,首先要心地光明。
他说“: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体现的是梁启超的教育智慧,这种智慧给孩子们提供了宽松的成长环境。
星期文库家风琐语之
画里有话·走自己的路左川 口述津沽:民间语境下的丁字沽 张建著 天津古籍出版社 二十
四、开洼地里的地雷采访人:王开泰(1932年生人)时间:2016年12月27日原住址:丁字沽南大街108号增1号 再说原来那块空地,是因为天津解放前夕国民党实行“坚壁清野”,把老百姓的房子给扒了形成的空地。
我们王家因为紧临南头,所以就倒霉了。
我那院子八间土坯房一间没剩,隔壁王士江那院子的砖房就保住了。
国民党部队也图省事,专拣好扒的房子下手。
当时,国民党部队领着民工挨家挨户放柴火点火,又是烧又是拆。
因为丁字沽粮店和脚行有钱,保甲长就贿赂部队,结果晚扒了好几天不说,只毁了那么一角儿,要不丁字沽非平了不可。
我们家对我比较重视,提前就把我送到西沽的姨家躲起来了。
这时候,丁字沽人都往市里逃,南头儿的栅栏门每天开关是有点儿的,一旦关上就出不去了。
家里的牲口让任和尚(外号)牵走寄放到韩柳墅去了,大车的两个轱辘埋在院子里了,车排儿立在王士江家的墙根儿上。
家里不还有辆小推车嘛,就拉着粮食和我母亲赶着去市里。
大道下边的开洼地埋了好些地雷, 有几条狗一打架把地雷踩响了,归齐把我母亲腿给炸伤了,仗着不算太严重,就逃到南门西的板桥胡同,我仨姑奶奶都在那儿住。
随后我跟我父亲住在四姑奶奶家,我母亲住在她二姐姐家,一直等到天津解放。
可是,回到家一看,一间房子没留,张家院子也残垣断壁,三爷的院子、六爷的院子也都平了。
最惨的是现在勤俭道那点地界儿,全光了。
北头儿也烧了点,中间这一大块没动。
天津解放以后,国家借给我们钱,在原址重新翻盖的房子。
丁字沽的事儿不好说,错综复杂,所谓北运河“条河五村”,就数丁字沽富,它是靠粮店、脚行撑着,当然穷人也不少,但总归能找到饭辙。
我父亲王士杰是干采购的,主要搞副食。
从外地买一车皮鸡,买猪一买几十头,买野鸭、大雁一弄几百筐,这些东西来了以后都落在东北角的官银号菜市。
抗战时期,八路军扒火车道,破坏日军的运输线,经常有火车掉轨的,很危险,我父亲就不干了,在家赋闲养病。
我父亲这人啊,不是个守业的,家里就这么个独苗。
老伯王士秀二十几岁就死了,老婶守一辈子寡,伺候着我爷爷。
四四年,我爷爷去世,那年他八十四岁。
那大殡出的,可着丁字沽都少见,打头的是开道锣,然后是旗锣伞扇、雪柳,接着是“座”,“座”完了是“经”,有和尚、老道、尼姑三拨人,后边是洋鼓洋号、洋马车,最后是大杠抬着棺材。
儿子应当打幡儿跟在队伍里,结尾跟着亲朋好友,大队人马浩浩荡荡。
当时我父亲没在家,我是家里的大长孙,所以就由我“承重”(端孝盆),当时我才十几岁。
彗星年代:1918,世界重启时 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著简心怡译 文汇出版社 十
五、从议员秘书到《新欧洲》主编 在帮助难民的过程中,路易丝显示了出色的社交能力。
经过一番曲折,路易丝回到巴黎,在一位议员办公室里担任接待秘书。
对这位天资聪颖、有着大学文凭的年轻女士来说,这并不是一份理想的工作,但她能在这里认识一些有意思的人,还可以在不经意中把握许多最新消息。
路易丝·韦斯对政治有兴趣,她密切关注着急遽变化的局势,也开始为报刊撰写文章。
为了跟踪有价值的新闻,记者和出版人亚森特·费洛兹经常出现在路易丝所在的接待室。
他的名声不大好,办的几份报纸不赚钱,政治上又摇摆不定。
有一天,议员不见客,费洛兹便在接待室里和路易丝聊天。
他说,他有一个朋友,刚从死去的战友那里得到一小笔钱,现在不知道要投资什么好。
他问路易丝是否甘心一辈子当议员秘书?路易丝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如果有人投资,她想要创办一份政治性周刊,向世界倡导民主,并推动奥匈帝国内部的民族自决。
它的名字可以叫“L’ Europenouvelle”——“新欧洲”。
“嘿,”费洛兹喊道,“这个主意不 错!”路易丝接着对他仔细讲了自己的想法,他说:“就这么办!”后来,他的确信守了诺言,这让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感到惊讶。
就这样,路易丝离开议员的接待室,搬进了由她一手策划创立的《新欧洲》编辑部。
1918年1月,《新欧洲》创刊号出版。
1918年11月11日这天,路易丝·韦斯正在筹划《新欧洲》最新一期的内容,它的主题显然是战争的结束。
她是否正着手处理那封她给乔治·克里孟梭的公开信?在这封即将登出的信里,她会祝贺这位法国总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她也向他发出警告,战争结束后,便是各民族的关键时刻。
现在摆在她面前的这一期《新欧洲》,将深入报道中东欧地区在传统君主制瓦解后的处境。
其中一篇文章详细阐述了“民族国家联盟”理念的实践。
作者儒勒·莱斯提出,关键是要在旧欧洲的废墟上火速为更好的未来打好基础。
战争结束后还彼此仇视会非常危险,它总是一再引发新的冲突。
同样迫在眉睫的危机,还包括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这足以导致新一轮的紧张关系。
然而,就在她逐字逐句地审核这篇文章时,屋子里掀起了一阵骚动,路易丝马上明白:停战了!可早了4天!新一期的《新欧洲》要到11月15日才付印,现在编辑工作都还没完成呢!同事的兴奋之情没能感染她,路易丝·韦斯关上了她办公室的窗户,把欢乐的钟声和人群的嘈杂一并拒之门外。
副刊 “假想成功”又何妨社交网 络上最受欢迎的视频有哪些? 健身运动肯定 丁墉 的结论。
巧的 是,心理学并不认为,自欺欺人是完全无 是其中之
一。
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效的。
本、韩国等任何一个地方的健身教程短 有一种叫做“假想反思”的理论,建 片,都能引起社交网络的转发热潮。
几议人们在假装实现“理想自我”时面对具 乎所有网友都有此类需求或者关注热体问题进行假设,想象那个理想中的自 情,但视频下最常见的留言是: 我对此会做出什么反应。
在具体执行 “收藏了,收获了内心的平静”“如果“假想反思”的过程中,还需要把理想中 看别人运动自己也能减肥,我早就赢了”的自我所有可能的行为反应都列出来, “收藏就等于看了,看了就等于做了,做按难度从低到高排列,从最容易执行的 了就等于有效果了”…… 步骤开始,一步步完成这个假装实现理 明明需要跟着视频长期做训练才会有成果,为什么网友们会把“收藏”当成“做了”甚至“已经做到了”呢? 网开一面 想自我的大计划。
简而言之,“自欺”只是 第一步,“欺人”才是下一步。
想要完美实现这个“骗 明明知道自我欺骗没有任何 局”,人们需要为此列一个任 益处,我们为何还会一次次重复这样的务清单,一项项评估选项,再向着理想自 “无效动作”呢? 我进发。
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自 如果“收藏”健身视频能让你感到 我”。
心理学认为,理想自我包括了自我快乐,那么不妨去收藏。
记得不要只在 渴望拥有的所有积极品质。
当现实自我网上描述、调侃你的健身梦想,也要在 与理想自我差距过大时,人们有可能选生活中大胆说出来,大胆宣布你就是或 择以自我欺骗的形式,来假装实现“理想者即将成为更完美的自己。
你会更快 自我”,达到人格完善。
乐,你会更自信,也会有更多的机会与 坚持健身运动,加强自我管理,是动力去执行那个属于理想自我的人物 很多网友心中“理想自我”应该具备的清单,让“收藏就等于看了,看了就等于 品质。
即便无法做到,人们也会想着:做了,做了就等于有效果了”变成真正 再看一条健身视频,或者多收藏一些的现实。
运动知识,也许我就有动力尝试了。
做一个快乐的“骗子”,总比做一个 按照这个方向思考,天长日久就会变还没开始就一败涂地的人要好,不是吗? 成“收藏就等于完成了”这种自欺欺人投稿邮箱:wangluozhengwen@ 休克指原本健康的人 网络新词语体受到某种强烈的致病因● 素侵袭后,突然昏迷、失去 吃休克鱼知觉的一种状态。
如果得 到及时救助,是可以恢复健康的,否则就有生命危 詹静珍 有着强大生命力的“鱼”将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
于是人们就用“休克鱼”比喻那些经营不善、资金无法周转、出现暂时“休克”的企业。
其他企 险。
有时人们用鱼来比喻公司企业,企业趁机兼并、收购,被称为“吃休克鱼”。
业间的兼并收购被形象地称作“大鱼吃企业时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优秀的企 小鱼”或是“吃鱼”。
业家应该高瞻远瞩,不仅要带领企业向 “休克鱼”字面上指暂时休克的鱼,前发展,还要时刻规避沦为“休克鱼”的 一旦及时输入新鲜“氧气”,一条鲜活的、风险。
傅青主在家训中论及赵孟頫的字:“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
近细视之,亦未可厚非。
熟媚 熟媚绰约孙香我 的心胸见识俱非轻薄偏执之辈可比。
“熟媚绰约,自是贱态”,不仅是字,做人做文章亦然。
我写 绰约,自是贱态,润秀圆转,尚属正脉。
”过一篇《熟烂》,是议论一些时兴之文的, 青主其人极有气节,看不起身为宋宗室我所指的“熟烂”与青主所谓“熟媚”,实 而仕元的赵孟頫是自然的,又连带地厌是一个意思。
我自己也写写小文章的, 恶其字,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对其书法又每每下笔,宁要生拙、生涩,也不肯要这 能平心论之,未曾一笔抹倒,亦可见青主一个熟,一熟就媚,一熟就烂。
街坊四邻都觉得老郭近来有了一些明显变化——原来他走路总是挺胸抬头,目不斜视,大步流星,可如今却总爱低着头, 怪病 高振林 可能和从前有不同,这也难怪遭人议论。
但他坚信,自己没病,很健康。
说起来也有一段时间了,不知是凑巧还是运气好,老 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即使抬起了头,郭真的是“钱福”不浅——在家附近捡了 那两只眼睛也像被什么东西勾住了似三次钱,第三次最多,是五十元!那天, 的,尽往地上瞧,时常还伴有左顾右盼老郭很愉悦。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老郭 的举动。
不仅如此,历来好静的 变了,变成了邻居们所见到的那 他突然也喜欢到外面溜达了,但 副模样。
他常去的地方,不是公园和广 日子一长,善良贤惠的老伴 场,而是早点铺、菜市场,在卖杂 儿也听到了外面的一些议论,顿 货的地摊旁,有时也能看到他的 感脸面无光,于是苦口婆心地劝 身影……老郭是不是病了?老邻居们说,可老郭我行我素,还振振有词:“不偷 好心地猜测着。
不抢不贪,我碍谁事了!”“你、你真是有 老郭心里明白,自个儿现在的举止病!”“我没病!”吼完,甩门,出去了。
两周逃出脏乱房间胜间和代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十
六、一裙二用 我在反思生活方式时注意到,我平时最常穿的是黑色系连衣裙。
原因是黑色系连衣裙适用的场合更多,通过不同饰品的搭配演绎,无论是休闲还是正式场合都能自如应对。
大多连衣裙在家就能清洗,不束腰的设计穿起来也更舒适。
更重要的是,穿连衣裙不需要额外搭配服装,所以更加节省空间。
还有,穿和脱都非常方便,能节省时间。
这么看来,连衣裙真是尽善尽美。
前几年我还很胖时,没有穿连衣裙的习惯,但当我瘦下来之后,买了好几件。
自从引入连衣裙之后,家居服这一概念就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
如果我买的是出门和在家都能穿的衣服,花在衣服上的费用可以减少到原来的三分之
二。
以前我总是担心在家穿着出门穿的衣服会把它弄脏。
进行断舍离之后,家里变得像酒店的客房一般干净整洁,即使在房间里穿着出门穿的衣服,也一点都不会觉得别扭。
在做打扫等家务的时候,只要在连衣裙外面套上一件围裙就足够了。
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不需要换衣服,套上围裙就能马上开始打扫屋子或是准备晚餐。
要是穿着不尴不尬的 家居服,出门购物或是倒垃圾就会成为负担,容易造成扎堆处理各类事务的局面。
当穿的是和外出时一样的衣服,摘掉围裙便能即刻出门,降低了顺序处理的难度。
我渐渐认识到,自己只会使用与喜好和生活方式相契合的物品,于是扔掉了不再使用和多余的东西,以下物品成了衣柜的固定班底:连衣裙6条、毛衣两件、卫衣两件、裤子两三条、贴身衣物(内衣和T恤)各4套、袜子类(长筒袜、短袜、冬天穿的紧身裤袜等)各4双,仅仅这些而已。
女性杂志常常鼓动我们购买各种类型的衣服,每天进行不同的搭配组合。
而实际上,大多数人即使有很多衣服,经常穿的也只有最喜欢的那几件。
现在这个数量的衣服,足以让我在出门时变换不同的风格。
要是衣服再多一点,恐怕我就不想再管理衣物了。
有了全年能穿的材质的衣服,再通过发热内衣这类衣物进行冷暖调节,任凭季节变换都无须再更换衣物。
可能有人觉得四套内衣不够,不妨进行逆向思维:先改变生活方式,然后四套内衣就足够轮换。
要是一周只进行一次集中清洗,那么四套确实不够,所以要勤快地洗衣服。
内衣只剩下四套后,管理就变得十分轻松。
因为有充足的收纳空间,所以取回晾干的衣物后只要随便往衣柜里一搁就行了。
本来清洗和晾晒衣物时,就是因为积攒了很多件再去做才会觉得吃力,如果只有几件衣物,那么一眨眼的工夫就能搞定。
如果衣物出现损坏,只要成套更换就好。

标签: #视频剪辑 #视频 #乳腺增生 #手机屏幕 #葡萄酒 #音视频 #钢笔 #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