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A4特别报道

柚子 8
SPECIALREPORT 2021年6月15日星期
以党建促发展百年长安汽车决胜“第三次创业” 本报记者彭春来龚梦泽王鹤 2021年初夏,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总部基地搬离奋斗20多年的重庆长安三工厂片区,迁入江北嘴核心商圈。
“84年前,老一辈长安人顶着枪林弹雨,西迁三千余里至重庆,扎根嘉陵江畔,唱响了救亡图存的慷慨之歌。
84年来,一代又一代长安人接力奋斗,书写了一段亦军亦民、改革开放的宏伟篇章,奏响了一曲自主创新的时代强音。
”在搬迁入驻仪式上,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动情地说。
岁月如歌,砥砺前行。
在党的正确引领下,我国汽车工业抓机遇、调结构、转方式,几十年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蜕变。
在这段气势恢弘的历史进程中,长安汽车坚守初心使命,以党建促发展,不断迸发出勃勃生机。
20世纪80年代,为响应国家战略,长安汽车与时俱进,开启了第一次创业,成为微型汽车的引领者;2003年,长安汽车再次随时代浪潮,开启了进军乘用车市场的第二次创业,历经十年,产销累计突破1000万辆,成为中国汽车品牌佼佼者。
“2017年至今,我们迎来了第三次创新创业——从传统汽车制造产业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出行解决方案转型。
在整个过程中,党组织发挥了定方向的重要作用。
”长安汽车党委副书记袁明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承红色基因的长安汽车,已远远超过一个汽车品牌的含义。
以党建为引领,跨越百余年的变革之路,创新创业战略已为长安汽车描绘了崭新的蓝图。
党建引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迎着夏日的阳光,《证券日报》记者走进长安汽车两江工厂。
在自动化总装车间,机械手挥舞出生产节拍,物料厢在流水线上来回穿梭,一辆辆长安CS55PLUS在此完成“变身”组装。
步入生产车间,生产线旁的党建文化沙龙颇为引人注目——在每个党支部负责的展示栏里,都有党员工作活动的剪影,还有学习笔记和理论文章。
在生产线上,从员工脚下的半自动化工位平台,到手中应用的各项创新工艺,都与党员带头提议献策、组织技术攻关密不可分。
两江工厂总装二车间党支部副书记张毅告诉记者:“总装二车间党员先锋生产线成立于2017年,车间共36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13名。
在高质量完成快速投产上量和生产经营任务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在这里,以党建促发展,每一个党员都是一面旗。
据张毅介绍,围绕提质增效,总装二车间党员带头提金点子,写好教程。
其中,底盘三线的6名党员在开发自主工装、消除设备瓶颈和提升性能质量环节,共提出9项改善意见,节创价值290万元,成为车间攻坚克难、先试先行的排头兵。
党员穆仕才曾是渝北工厂一名普通员工,最初是以劳务派遣工身份到两江工厂进行培训,党组织为其安排师父传帮带。
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学艺,他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
此后,党组织将穆仕才列为“双培养”对象,入驻长安马自达厂区,成长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
如今,穆仕才已成为两江工厂总装二车间内饰区区长。
他告诉记者,随着党建工作在基层的深入,党员的奉献精神日益彰显,在各种急难险重的情境中,都能看到党员冲锋在一线。
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身为党小组组长,穆仕才首批报名驰援武汉前线,组内党员也积极响应号召,其中有一名员工为此将婚期延迟。
疫情之后国内车市触底反 弹,销量一度直逼产能上限。
在极限生产的情况下,党员们挺身而出,主动轮岗加班,通过制定生产预案,合理搭配人员配置,科学调整生产节奏,把产能从每小时25辆提升至每小时65辆。
在长安汽车,为了有效地开展党建工作,一系列结合企业实际、颇具创造性的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竞相涌现。
支部党员在党小组会、党员大会上,轮流把各自学习的历史事件和业务感触做分享;坚持“推优树典”,组织“党员1+N”服务活动,持续党员长效培养机制,激发党员为身边群众办实事的热情。
在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每个党支部成立攻关课题,由党员带头,牵头负责难度大的工作。
在抗疫期间,研究总院第五党支部迅速成立保障小组,从体温监测到日常消毒,再到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图在每个环节都提供最安全的保障。
“党建进班组,党员上一线。
”长安汽车研究总院第五党支部书记、高级经理杨亮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把全面从严治党、教育培训、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等工作下沉到基层班组,党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经营效益的提升。
铸造“红色引擎”开拓合资企业党建新路 合资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并不是一件一帆风顺的事情,最难的是外方高层的不理解、不支持。
对此, 袁明学直言:“与其他国有车企成立合资公司一样,长安的党建工作起初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这其中包括,党组织政治功能导向与混合所有制企业逐利本性之间的兼容性挑战、党组织行政治理机制与企业市场化治理机制之间的兼容性挑战、党组织发挥作用所需要的资源投入与企业成本控制之间的兼容性挑战等。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对于是否在合资企业建立党组织,长安汽车党委非常明确:必须建立。
首先,企业建在中国境内,必须受到中国法律的约束,不能没有党的声音;其次,党组织要维护国有资产权益不受损害;再次,广大员工的权益要得到保护,党组织的作用不可或缺。
据记者了解,合资企业成立之初,由于一线党员很少,长安汽车大力实施“种子工程”,把总部职能部门的优秀党员选派到合资企业的采购、物流、制造、质量等重要部门,先把临时党支部建起来。
党员像一粒粒“种子”,扎根于生产经营关键岗位,迅速凝聚了周围的党员群众。
“长安汽车在成立合资企业之初成立的党组织,由于在章程里面没有书面约定,并没有得到外方实质意义上的认可。
”袁明学向记者透露,自2019年开始,党建工作便正式写进了企业章程之中。
在合资企业建立健全党的组织,需要不断地协调和沟通。
在每次高管会议上,中方经理总是本着 真诚的态度,不卑不亢地加强沟通、耐心解释,努力让外方明白:建立党组织,目的是服务企业,促进和谐,实现“双赢”。
“与其说给外方听,不如做给外方看!”长安福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长安福特投产初期,冲压生产线遇到技术瓶颈,严重制约了产能提升,外方经理十分着急,束手无策。
为此,长安福特成立由11名党员组成的突击队,在42℃高温下连续奋战,终于攻克技术难题。
外方经理大受感动,他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党员,OK!OK!” “在合资企业内部,我们一定要把形象树起来、党徽亮出来、场地建起来、作用显出来。
”据袁明学介绍,党组织建立后,为了打造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长安汽车围绕“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的目标,在3家合资企业分别制定了《“双培养”实施办法》,开展师带徒、结对子等主题活动,把普通党员推到生产经营前沿,将生产骨干、工作标兵逐步发展为党员,让广大党员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外方也充分感受到了“哪里有党员,哪里就干得好”“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优秀业绩”。
创新驱动决胜“第三次创业” “无智能,不汽车。
”汽车“新四化”浪潮汹涌来袭,面对新的市场环境,长安汽车正从传统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转型为科技型创新企业,通过布局智慧立体的出行生态,打造科技新长安,加速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发展。
2021年5月10日,通过应用网联远程遥控的方式,一辆长安UNIK泊出长安汽车生产线,这也是长安汽车生产的第2000万辆自主品牌汽车。
至此,长安汽车也成为继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之后,国内第四个“2000万辆俱乐部”品牌。
“通过加快智能化发展,每年实现1个至2个领先的智能场景首发应用,力争到2022年率先实现L4级智能网联汽车上市。
”在UNI-K下线仪式活动中,朱华荣这样描绘长安汽车智能网联发展的规划与前景。
守初心鉴匠心,从山城到世界,长安汽车一路稳扎稳打,砥砺前行。
如今,传承历史积淀的长安汽车,正以其“第三次创业”的实践,开启中国汽车乃至中国制造的新时代。
民士达:党建引领谱写民族芳纶纸新篇章 本报记者赵彬彬 一张小小的芳纶纸,不仅具有绝缘、耐高温等特性,应用于风电、特高压以及新能源汽车领域,而且具有像钢铁一样的高强度,用其制作的芳纶蜂窝广泛应用于飞机、高铁…… 在2007年民士达成功实现芳纶纸产业化之前,国内的所有需求均依赖进口。
这一领域也被国际巨头垄断了40余年。
“芳纶纸目前全球市场规模在万吨级别,市场规模虽不算大,但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力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都有广泛的需求。
如果不能突破芳纶纸生产的瓶颈,这一领域将完全需要进口。
”民士达总 经理杜玉春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作为泰和新材旗下的一家国有 控股企业,民士达始终坚持把技术研发放在首位,瞄准芳纶新型纸基材料这一多年“卡脖子”领域,依托国家芳纶工程技术中心芳纶纸研究室联合行业内的相关专家,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最终实现了重大突破。
“在公司进入这一行业时,市场是被高度垄断的。
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学习,没有现成的技术,也没有成熟的设备,只能一步步摸索,最终公司实现了芳纶纸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精的三次跨越。
”杜玉春说。
在芳纶纸领域,公司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对民士达员工来说,印象 最深的却是一次“不成功”。
当时民士达在电气绝缘领域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但公司准备进军某国际航空项目时,却遭遇了挫折。
“这次国际航空项目的挫折,对我们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但同时也激发了民士达员工的斗志,激发了我们对飞上蓝天的渴望。
”民士达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王志新说。
为生产出高标准航空蜂窝基材纸,民士达投资两千多万元对生产关键设备进行升级,兴建芳纶蜂窝纸实验室,夜以继日地投入技术研发中。
“在改造热压机时,设备出现问题,油管爆裂,满屋都是浓烟,呛的人睁不开眼,王总(王志新)第一个冲进去,我们所有人都惊呆了,她的那种精神深深鼓舞了我们所有人。
”时任民士达董秘的刘建宁告诉《证 券日报》记者。
为了攻克难题,民士达成立了以 支部党员为骨干的科研攻关小组。
最终,历经六百多个日夜,两百多次实验,近万次的产品测试,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关键设备的微弱共振对产品的机械性能造成一定的破坏影响。
经过公司系统性改造,民士达最终掌握了国际前沿的尖端技术,并赢得国际伙伴的赞许和信任。
杜玉春说,越是困难时,越能体现党建的巨大作用。
围绕重点技术难题,支部推出“书记牵头攻关项目”,针对重点项目,支部成立“党员骨干科研攻关小组”;依靠党建的引领和凝心聚力,公司党支部、领导班子和攻关团队上下思想统
一,迎难而上,干劲十足,不仅没被困难压倒,反而在芳纶纸产品的研发上不断实现了突破。
回首那段岁月,王志新激动地说,“我们围绕国际航空项目,对标 国际一流,以坚定的信念突破重重困难,最终取得重大突破。
这也充分说明基础的、核心的东西是讨不来、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来实现。
” 目前,民士达在芳纶纸领域已经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党建的引领下,公司正不断谱写民族芳纶纸的新篇章。
其中,在航空飞机、新能源汽车、海上风力发电等领域,公司都研发出了相应的系列新产品;公司根据围绕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开发了低氯产品,氯含量比国外同类产品低70%以上。
在质量管控方面,公司比国际竞争对手的控制标准高出一倍以上,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是ABB、西门子等企业十年以上的全球供应商。
另外,在产能方面,民士达2020年又新上马了一条生产线,今年即将投产,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
江淮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项兴初: 时光不负奋斗者 57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江淮汽车始终牢记产业报国初心,栉风沐雨,逐渐发展成为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等于一体,“先进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并举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江淮汽车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敬客经营,质量为本,求真务实”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坚持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移动出行解决方案,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铁科轨道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张松琦: 秉承历史使命主动担当作为 百年征程,承载艰辛。
在喜迎建党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通过学习党史,心怀感恩,将责任压力变为信任激励。
过去我们一路坚守“做好、做实、做强”企业的信念,在科研创新、产品制造、技术攻关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零”的突破。
展望未来,我们将主动担当作为,以党和国家事业为己任,秉承“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不断做出铁路建设者应有的贡献。
华安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章宏韬: 理想照耀精神信念演绎精彩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中国正在走进新时代新阶段。
胸怀党魂,不负时代。
华安证券将坚持金融中介专业定位、国有企业政治定位和上市公司社会定位,坚守诚信、稳健、专业、和谐的经营理念,坚定回归金融本源,致力于打造服务中小企业的新经济投行和服务大众的专业理财机构。
本版主编沈明责编孙华制作朱玉霞E-mail:zmzx@电话010-83251785

标签: #给孩子 #视频教程 #甲鱼 #毛线 #修眉 #手机 #找不到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