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同堂乐享幸福,怎样做生日视频

视频 8
2021年3月27日星期六农历辛丑年二月十
市井乡里 SHIJINGXIANGLI 电话3155707 责任编辑邢程电邮czrbmsxw@ P3 人物简介:蔡芝运,献县陌南镇后南旺村人,1927年出生,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革命母亲”蔡芝运: 五世同堂乐享幸福 本报记者曹广欣邢程摄影王少华 家人给蔡芝运老人过95岁生日 “祝太奶奶生日快乐!”“祝太姥姥生日快乐!”……农历二月初
一,是蔡芝运老人95岁生日。
这一天,也是蔡芝运老人最高兴的一天。
在这个五世同堂、70余口人的大家庭里,大家聚在一起给老人过生日。
蔡芝运老人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 一个儿子在县城工作,其他孩子在家务农。
如今,孙子辈的已成家立业,多数在县城买了房,蔡芝运跟着儿子住进了县城的楼房里。
我们采访时,老人刚过了生日不久,正拿着手机看图片、看视频,我们也跟着分享了这份喜悦。
说起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蔡芝运老人讲起了那一桩桩往事。
“我们一家满门忠烈,真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
”蔡芝运说,她的大哥蔡芝朋,是一名老师。
1940年7月,在写抗日宣传标语时,被献县三疃村据点的日本鬼子抓住。
敌人对他施以酷刑,让他说出八路军的下落,他一个字也没说。
于是,鬼子就把他的舌头割掉了。
蔡芝朋说不出话来,就瞪着眼睛跺着脚,表达对鬼子的仇恨。
鬼子气急败坏,又剜掉了大哥的双眼、剁掉了他的双脚、最后砍去头颅。
敌人把他的尸首扔在了井里,同时被扔到井里的还有村里的一名被残害的群众。
家人和乡亲们含泪打捞出了蔡芝朋的尸体,强忍泪水,和好面给蔡芝朋捏了个杂面脑袋,把他安葬了。
她的二哥蔡培基(蔡芝修)是献县青救会成员。
1942年4月14日,在东张定村开会时,被淮镇据点的鬼子包围后被捕,敌人对他用尽了酷刑,二哥视死如归、坚贞不屈,后被敌人残忍地杀害。
蔡芝运的大哥二哥相继牺牲,她的母亲哭坏了双眼。
蔡芝运的三弟蔡之年怀着对敌人刻骨的仇恨,参加了八路军。
她大哥家的儿子 在13岁那年,也参了军,报家仇国恨。
“惨痛的经历让我恨透了日本鬼子,也 坚定了我抗日的决心。
”蔡芝运说,她家当时有地洞口,抗日县政府驻在她家,党组织的负责人经常到她家里开会、居住。
每当这时,蔡芝运就担当起了站岗放哨的任务,中午晚上都不敢睡觉。
每次日本鬼子进村扫荡,她都会让同志们钻进洞里,把洞口堵上,掩护大家的安全。
刚开始时,洞口在她家后院里。
后来她觉得不安全,她就自己挖洞,把洞口改在了炕洞里。
炕洞里出入安全、方便隐蔽,这个洞口一直没被发现。
后来,敌人疯狂地报复她们家,把她家的房子也烧了。
1944年,蔡芝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她积极参加党的活动,带头为八路军做事,为老百姓做事。
那时,她和妇救会的党员干部一起把领来的军服衣料发放给思想先进的农村妇女,并日日夜夜为八路军做军服。
当时,八路军行军打仗,带着孩子不方便,就把几个孩子寄养在了她家。
蔡芝运尽心尽力抚养这些八路军的后代,教孩子学文化。
孩子有病时,她就一夜一夜地守着孩子,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她养育的是革命的后代、是红色的种子,直到孩子们被组织领走。
“现在,我的儿孙们有很多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蔡芝运说,她住在县城儿子家,日常生活都被照顾得很好,儿女们很孝顺,她感到生活很幸福。
蔡芝运老人生活很幸福 采访札记 蔡芝运讲述抗日战争往事,对她来说,是个扎心的回忆,老人眼里一直含着热泪。
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是蔡芝运这样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怀揣着家仇国恨,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是他们前赴后继、赴汤蹈火,把生命和热血洒在了祖国的大地上,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记录下他们的事迹,就是记录下了历史。
快递不开封 直接被退回 邢程 小张是一位电商。
每次电商平台搞活动,他总是忙得不可开交。
最近,电商平台又推出“新势力周”,小张比平时忙碌许多,可在赚钱的同时,却也遭到了烦心事。
小张在我们小区居住,和我接触多了,我们也就成了朋友。
昨天晚上,偶遇小张,发现他情绪不高,便问他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儿,他说:“这两天寄收的包裹太多了,忙到现在连中午饭还没有吃。
”“多挣钱了,也是好事儿。
”我安慰他,他却告诉我,一些人买货、退货很明显在动心思。
原来,小张从事电商行业多年,已经摸清了一些“内幕”。
买来东西不合适再退换,这是在情理之中的。
可每逢电商平台有活动,总会有不少特殊的快递是要被退回的。
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这个快递根本就不会被打开,会被原封不动地寄回来。
小张说,刚刚就收到了一个快递,很明显是没有拆封的。
他让售后联系买家,买家却坦言:“这个快递我没有取件,是直接让快递员帮我寄回的,因为这个东西我不需要,是为了凑单好参加满减活动。
”原来,电商活动每满200元就能减20元,可很多人在挑东西的时候,总会差一点儿凑齐。
所以有的人会买一些便于存放的小物件,方便今后使用,比如说垃圾袋。
但也有人动歪脑筋,因为退货有保险,不需要买家自己花钱,一些人就会随便挑一件不需要的东西凑单,参与完满减活动,再退回。
网购,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可有些买家却用这种行为给商家找了很多麻烦。
商家本着诚信经营允许退换货,同时也希望买家能提高素质,给电商平台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
肃宁老太传承老手艺 手工老虎鞋登上特色展柜 本报通讯员刘巨雷本报记者邢程 在肃宁县肃宁镇张牛军庄村,78岁的许贵云老人,左手拿着小鞋帮,右手里的针线麻利地上下穿梭。
经老人手做出的老虎鞋,百兽之王的老虎跃然于鞋上,造型精美、色彩喜庆。
一双老虎鞋需要20多道工序 “别看老母亲年纪大,做起老虎鞋来却一点都不含糊!
”许贵云老人的儿媳妇胡艳玲在一旁骄傲地说。
现在,老人只是耳朵有点背,眼不花、手不抖,做起针线活连老花镜都不用戴。
老虎鞋制作起来十分繁琐。
先得做好鞋的大体轮廓,然后给鞋头的虎头缝上鼻子、耳朵、眼睛,接着再绣上眉毛、粘上胡须,很费工夫。
许贵云老人制作的老虎鞋,剪鞋帮、缝虎眼、绣虎嘴、做虎鼻等,很多程序都是一点一点手工制作的。
一双鞋用多种颜色的线,并经过剪、贴、插、刺、缝等20多道工序,花费三至五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老虎鞋最难绣的是“虎脸”。
只 见许贵云老人拿出制作的虎脸样板,穿上嫩绿色彩线开始绣,不一会儿就钩出了小老虎的眉毛,如波浪一般,甚是好看。
因为老虎鞋是纯手工制作,所以没有统一的规格式样。
心灵手巧的许贵云老人用手头不同的材料,凭着自己的想象和审美缝制出造型和形态迥异的老虎鞋,颇为传神。
老虎鞋的图案形式多种多样,有单头虎、双头虎等,主要是以头大、眼大、嘴大的造型来突出勇猛的神态,特别是虎头及五官显示出天真和稚气,透露出儿童一样可爱的憨态,煞是喜人。
代表传统文化登上特色展柜 去年,第八届淘宝村高峰论坛在肃宁举办,许贵云老人自己制作的虎头鞋摆在了当地特色产品的展柜上,展示当地传统文化。
如今,她年纪大了,做得不如以前快了,做好的老虎鞋基本都成了观赏品,很少舍得卖。
“现在不如以前了,一双鞋得七八天才能做好。
”许贵云老 人这样说。
“做老虎鞋看着简单,但是彩线 搭配一针一线地绣出成品来,还是挺费神的。
老虎鞋是否好看要看绣的虎头美不美,必须要把老虎那威猛劲儿绣出来才行。
”许贵云老人讲起老虎鞋,脸上焕发出别样的神采。
她亲手绣制的老虎鞋,凶猛的老虎经过她的处理之后被赋予了很多的人物性格,既夸张,又写真,变得亲切可爱、逗人喜欢,小孩穿着舒适、美观。
以前小孩子一出生,就要穿老虎鞋,老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老虎鞋就虎虎生威,看起来非常精神。
在许贵云老人做老虎鞋的60多年里,十里八乡不少人穿过她送的老虎鞋,至今还经常有人远道慕名寻购她的老虎鞋。
她做的老虎鞋既精致、又神气,经常受到路人的青睐。
一次,许贵云老人在家门口便民市场摆摊时,一对路过的外地夫妇,偶然看到了她做的老虎鞋,惊叹不已,啧啧称赞:“太神奇了,太精致了!
” 虽然现在人们都过上了现代生 许贵云制作老虎鞋 许贵云制作的老虎鞋受到村民青睐 活,但是这种一针一线缝制的手工艺品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制作、能制作老虎鞋的人越来越少,因而老虎鞋现已成为值得珍藏的民间手工艺品。
希望民俗文化有人传承 “我一辈子没什么爱好,就爱做老虎鞋。
看着人家小孩子穿着我做的鞋,又结实又好看,我心里就觉得满足。
”许贵云老人在当地做老虎鞋的名气很大。
说起自己心爱的老虎鞋时,老人眼中充满了对往日的回忆。
许贵云出生在肃宁县邵庄乡刘前庄村,在姊妹7人中排行老
三,幼年时就跟着家里大人学针线活,从16岁就能独立给姐姐家小外甥做老虎鞋。
她心灵手巧,多才多艺,从小就会剪花样、裁剪缝制衣饰,绣制老虎帽、老虎鞋。
19岁,许桂云老人就在公社生产队做鞋挣工分,当时在生产队里她做鞋速度最快,做出来的鞋既美观又舒适。
许贵云老人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有自己的工作,没有孩子愿意接过自己的老手艺。
“这门手艺不好学,现在的年轻人即使有兴趣,怕也没有多大的耐心。
老虎鞋,小的不到巴掌大,大点的也不过15厘米长,可是真要做起来,一双鞋要花上几天的时间。
很多人也曾一时兴起要跟我学,但是都坚持不了。
”许贵云说,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她会一直做下去。
“我年事已高,耳朵又有点背,只要有年轻人愿意学,我肯定全心义务教。
”许贵云说,这门手艺属于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希望能有年轻人加入到学习制作老虎鞋的队伍中来,把文化传承下去。
残疾小伙儿当“老板” 本报记者邢程 “要点什么?”看有人停在小摊旁,摊主费劲地说出四个字,高一脚、矮一脚地缓缓走过去。
手机支架、儿童面具、数据线……市区解放路与交通大街路口东北角,一个编织袋上面,放着一些小物件。
“老板”身高看上去像个十几岁的孩子,他手脚肌肉萎缩,走路时一瘸一拐的,口齿不太清楚。
他在这儿经营这个固定“摊位”已经4年多。
“老板”叫于书岐,今年34岁,沧县仵龙堂人,刚出生几天时患上了脑膜炎,留下了后遗症。
5年前,他从老家搬到姐姐的住所——医药小区,和七旬老父亲一起生活。
搬到这里,他开始了新生活,网上进货,在离家最近的十字路口,搭起了这个不起眼的摊位。
每天下午三四点钟,都能在这里看到于书岐的身影。
他拉着一个小型红色拉杆箱,提着一把小凳子。
拉杆箱里便是这些总价值不过百元的小物件。
有儿童玩具,有生活用品,一个进价不过几元钱。
“卖出一个赚不了几块钱,也许几天卖不出一样。
”可于书岐还是坚持每天到这里出摊。
他说:“人不能闲着,能做什么就做点儿,要自食其力,凭本事赚钱。
” 之前,于书岐还当过两年保安,最终由于身体原因,被解雇了。
现在,于书岐每月能领到200多元的救助金,即便这样,要强的他还是想凭一己之力做点什么。
虽然和别人沟通起来有些吃力,但他自己摸索着,学会了上网。
网络为他开启了新的大门,他经常看新闻、听广播,也学会了网购。
于是,他下“血本”,买了一些小物件。
网上购物很方便,快递可以直接送到家。
每次收到快递,他总会很仔细地拆开,一遍遍地看,再放进他的拉杆箱里。
他很爱惜自己相中的这些“宝贝”。
他说:“不指着这些东西能赚多少钱,但是它们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 有时候,连续三五天不开张,他也不着急;有时候,一天能卖出好几件,他就会回家再继续上网进货。
哪家店的玩具新鲜,哪家店的支架质量好,网购时间久了,他全部悉知。
多年来,他的生意虽然一直不温不火,可是,附近很多居民都注意到这个要强的青年,经常有好心的居民前去问候。
有人为了照顾他的生意,会专门去他的小摊,买个小玩具回家给孩子玩。
有人手机充电器坏了,也要特意跑到他那里购买。
更有好心市民被他坚强的意志所感动,专程驾车前往购买物品,扫付款二维码时,故意为他多转100元善款。
虽然日子艰苦,可于书岐却过得津津有味。
每当有人担心地问他缺不缺钱时,他总会轻描淡写地说:“不缺钱,存下了。
”原来,每过几天,于书岐就会把赚到的钱存到银行,有时候哪怕只有一两元,他还是会照存不误。
他说:“靠自己双手挣来的,花着才踏实。
” “前几天天气不好,我没出摊,和我爸在家听广播了。
”“今儿中午吃的是菠菜,我爸做的。
”由于身体原因,做一日三餐的任务就担在年迈的老父亲肩上。
父子俩的生活极其简朴,却又津津乐道。
于书岐特别爱笑,在他的笑容里,有自强不息、勇敢向前,也有跨越挫折后的坦然。
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一个编织袋,就是于书岐的摊位。

标签: #蝴蝶结 #腾讯 #奶油 #烧烤 #无线网络 #香菇 #火山 #赘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