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基本面FUNDAMENTALS,A2今日基本面

有哪些 2
FUNDAMENTALS 2021年4月16日星期
聚焦智能制造 主持人杨萌:4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公开征求对《“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两个发展阶段,到2025年, 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
两个发展阶段,为我国未来智能制造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方面需要在数字化甚至自动化普及上“补课”,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快智能化转型,抢占技术制高点。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蓝图跃出专家建议相关企业借好资本市场“东风” 本报记者侯捷宁见习记者杨洁 为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发展,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这充分体现出政府实现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建议相关企业提早积极布局。
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意义重大 “这次的征求意见稿,展示了我国在‘十三五’期间,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后取得的成就,同时,总结了当前智能制造产业所处的背景与形势,并基于此提出了未来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方向、远景目标、保障措施以及相关组织计划。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其实也是在推动包括机械、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一系列高技术水平产业整体的协同发展。
这些高科技领域的碰撞、融合、发展,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等都是具有重要意义。
“从这份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我国未来智能制造的发展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相关保障充足。
充分体现出了政府未来将加大发挥统筹规划、引导力度,进而实现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董忠云说。
征求意见稿显示,“十三五”以来,通过试点示范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培育、标准体系建设等多措并举,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了央地紧密配合、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发展态势良好。
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43家。
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构建了国际先行的标准体系,发布国家标准285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28项;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70余个。
推广应用成效明显,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5%、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5%、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
在重点任务方面,征求意见稿明确,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
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发展装备、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培育壮大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加速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引领带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一方面,智能装备制造是智能制造的上游和基础,在产业链现代化和自主可控的发展方向上,加强智能装备制造的研发和生产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在组装和加工等领域较为发达和领先,但上游自主技术的“从无到有”制造相对缺乏,基础零部件和装置面临“卡脖子”的问题,需要通过产学研联合创新来缓解这一问题。
企业需借好“东风”修炼“内功”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官网显示,截至
4 月14日,中证智能制造主题指数成分股共有100只。
从行业权重分布来看,信息技术行业占比72.19%,工业占比25.29%,电信业务占比2.52%。
与此同时,目前已有一些主要业务涉及智能制造的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年报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相关布局。
例如,三一重工年报显示,2020年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化与智能制造,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同时“,数字化战略”已列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之
一,其中提到“以灯塔工厂建设为核心,以数据采集与应用、工业软件应用、流程四化为抓手,实现管控精细化、决策数据化、应用场景化;通过产品智能化和电动化建设,提升下一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布局新赛道,将三一重工打造成智能制造的先驱、数据驱动型公司”。
谈及未来推动智能制造发展还需在哪些方面发力?董忠云认为,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实现远景目标,除了征求意见稿中提 到的各种发力方向外,还可以深入挖掘智能制造与我国新基建战略等多个领域的内在协同关系,加强整体统筹规划等。
“事实上,资本市场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功能,通过产融结合,做好政府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抓手。
”董忠云说,很多核心智能制造装备上市公司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这体现了资本市场对智能装备制造这种蕴含高科技属性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
此外,董忠云表示,对于智能装备制造的相关企业而言,在修炼好自身“内功”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与资本市场的联系程度,做到充分借好资本市场的“东风”,在智能制造领域实现事半功倍、高速且高质量的发展。
“由于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多数产业领域具有较明显的规模效应,因此培育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的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很有必要,也能够显著增强产业供给质量和规模能力。
”陶金说。
重视工业软件业务相关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本报记者孟珂 4月14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其中提出,合力发展工业软件产品。
支持软件企业、装备制造商、用户、科研院所强化协同,联合开发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制造全过程各环节的核心软件,研发嵌入式工业软件及集成开发环境,研制面向细分行业的集成化工业软件平台。
推动工业知识软件化和架构开源化,加快推进工业软件云化部署。
依托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开展安全可控工业软件应用示范。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iFinD查询,截至4月15日,在A股市场中,涉及工业软件业务的上市公司共有55家 相关上市公司在这方面开展了不少业务。
比如,作为科创板煤炭工业软件领域第一股的龙软科技,已实现将5G技术应用于井下智能自适应综采工作面生产,首次研发了包括数字孪生系统在内的时态地理信息系统(TGIS)管控平台,首次研发了全自动测量机器人动态精确定位系统,主要装备和系统大都实现了国产化,形成了煤矿智能开采的成套技术体系、系列化知识产权和示范工程,符合自主可控的国家战略,使煤炭工业由记忆截割进入自适应截割新时代,为真正的少人和无人精准开采奠定了坚实的高科技基础,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再例如,东华软件主营业务为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主要应用领域为金融、医疗、能源等行业,且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医 疗业务竞争力较强,当前东华软件已与腾讯、华为深入合作,发展潜力巨大。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智能制造产业链升级的需求日益迫切,自主可控、国产化提升日程,工业软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未来需求进入放量期,一些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视此类业务的蓝海,不少公司加大了此类项目的投入。
比如,流程工业领域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控技术3月29日发布的2020年业绩报告显示,工业软件是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优化手段,也是中控技术的战略发展方向。
近年来公司正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比重,工业软件带来的营收飞速增长。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 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本市场通过直接融资、优化治理、跨期估值等方式切实支持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
工业软件相关的企业要勇于通过私募股权市场融资,要善于借助资本市场IPO融资和再融资。
陈雳表示,当前大力发展工业软件,是符合国家制造强国的定位需要,也是解决卡脖子技术的关键之
一,比如华为在今年年初就开始频繁拜访煤炭钢铁类生产企业,通过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的结合,提升生产力。
“进一步发展工业软件,一是可以在政策上加强引导和扶持;二是鼓励和加强专利研发保护工作;三是加大资本市场对这个领域的融资倾斜,尤其是科技攻关工作。
”陈雳建议。
资本市场能为智能制造发展做些什么? 朱宝琛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发展规划从四大方面提出了12个重点任务,包括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系统集成技术突破、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等。
那么,资本市场在支持智能制造发展方面能做些什么?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支持相关智能制造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解决发展资金。
观察上述12个重点任务不难发现,很多任务指向的产业都是与科创板的定位相符合。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上市推荐指引》,保荐机构重点推荐六大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其中,高端装备领域就包括智能制造等。
如果进一步细分,像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物流装备等都在此列。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在支持智能制造发展方面推出了诸多举措,为智能制造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但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可能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情况。
科创板的推出,在很大程 度上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帮助企业推进转型升级。
我们看到,在已经上市的科创板企业中,有诸多智能制造企业的身影。
这些企业,在获得资金支持后,不断发展,成为行业标杆。
同时,这些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继续释放巨大产业效益。

二,支持相关智能制造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企业活力。
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的一项基本功能。
在笔者看来,智能制造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有助于实现优势资源整合,提升市场竞争力。
比如,通过产业链上 下游之间的并购重组,一方面可以提高产业链的韧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产业链的稳定性;从横向来看,通过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一些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会得到提升,进而提升行业的集中度。
并购重组,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这从不少完成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中可见一斑。
政策春风劲吹,智能制造花开有时。
资本市场是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动力之
一,会促进智能制造的产业升级,这是毋庸置疑的。
湖南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业全产业链新格局上市公司喜迎业绩开门红 本报记者肖伟 近日,湖南召开全省乡村产业发展工作会议,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相关指示精神。
会议阐述了“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主基调,提出持续聚焦优势特色千亿元产业,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全产业链新格局。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2021年一季度,湖南农业上市企业积极响应上述号召,在保障消费市场供应的同时喜迎业绩开门红。
湖南是生猪养殖大省,猪肉保供工作牵动千家万户。
4月10日,拥有生猪全产业链的唐人神发布简报,2021年一季度累计实现商品猪销量46.30万头,同比上升294%;实现销售收入9.55亿元,同比上升 135%。
唐人神董秘孙双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的先进产能建设速度加快,随着新建猪场陆续投产,预计出栏量还将有上升。
” 不仅养猪产业传来喜报,养鸡产业也有明显扩张。
4月14日,冰鲜黄羽鸡龙头企业湘佳股份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2021年一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1亿元至7.35亿元,同比增长33.65%至38.35%。
湘佳股份董秘何业春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一季度我们新开辟若干消费市场,消费者反映良好,对销售收入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我们的可转债项目正在稳步推进,6.4亿元资金将分别投入新铺镇、汉丰村、栗山村、浮坪村的肉鸡饲养场和滚子坪、天心园的种苗基地。
项目完成达 产后,不仅能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还可带动当地群众共同致富。
” 另外,作为油料作物大省,湖南2020年油菜籽总产量突破230万吨,播种面积达1991万亩,以强有力的基本盘支撑油料加工企业做大做强。
4月14日,深耕食用油加工领域的道道全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2021年一季度预计实现扣非后净利润6500万元至7000万元,同比增长144.02%至162.79%。
道道全董秘谢细波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全国乃至全球消费者愈加注重食品的营养、健康、安全,对菜籽油产品青睐有加。
在品质管理、品牌建设、渠道推广的共同推动下,我们迎来了供求两旺价量齐升的良好格局。
” 湖南上市公司不仅深挖省内农业资 源,也大胆走出国门积极引入海外优质资源,践行“振兴畅循环”的理念。
4月14日晚间,致力于多元化蛋白质产业的鹏都农牧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2021年一季度预计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34万元至5000万元,同比增长25.96%至88.9%。
鹏都农牧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海外疫情虽有反复,但是公司在巴西的农资粮食贸易业务整合到位,平台已经发挥出协同效益,助力一季度业绩明显提升。
公司旗下的肉牛业务、肉羊业务和乳制品业务均保持稳健发展。
我们还从新西兰、乌拉圭、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家进口优质肉种牛,提升国内优质肉牛的供应。
目前,购买的第一批及第二批进口肉种牛已经运抵国内。
” 摸底北京地区公租房:租金价格优势明显供需不匹配犹存 本报记者杜雨萌 “先安居后乐业”,住房是很多人心中的头等大事,自然也是政策的关注重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要“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
其中特别提到,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此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表示,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缓解住房困难。
在保障性住房中,公租房面向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进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一直受到各方关注。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就北京地区公租房的“性价比”、配比等情况展开调查。
公租房租金“优势”逾千元 对地理坐标间隔不足5公里的北京丰台区某两个居民小区来说,虽建筑面积相差不足10平方米,但两者之间的租金价差却几乎一倍。
年过半百的王女士(化名)近日十分开心,谈及缘由,王女士对邻居们表示,她女儿已经成功申请到公租房。
据王女士介绍,该公租房位于丰台区郭公庄北街的燕保·郭公庄家园(南区)项目,在排队大约两年左右时间后,她女儿以家庭名义申请到一套两居室。
据记者了解,该项目是今年1月下旬丰台区一次性推出的8个公租房项目中的一个。
而这8个公租房项目总计723套房源。
其中小套型449套,中套型138套,大套型136套。
仅从燕保·郭公庄家园(南区)项目来说,租金标准为每月、每建筑平方米45元。
无独有偶,当记者以申请人的身份致电同属于上述8个公租房项目、位于丰台区程庄路20号院的彩虹家园公租房项目时,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公租房项目也正在向相关申请人派发选房办理通知。
从该项目看,租金标准为每月、每建筑平方米44元。
也就是说,即使是建筑面积在63.82平方米至66.27平方米的大套型公租房来说,月租金价格至多不超过2948元。
值得一提的是,《证券日报》记者从某房屋租赁平台查阅数据获悉,彩虹家园同小区的66平方米两居室看,月租金价格达到4700元。
为进一步了解公租房与普通住宅租金的差距,记者对比距彩虹家园直线距离不足5公里的益泽路周边普通商品房发现,如果租赁建筑面积接近66平方米的房屋,租金价格至少多出数千元。
此外,记者走访丰管路周边住宅小区得知,即使是建筑面积仅65平方米的某老旧小区两居室,单月租金报价仍高达5500元至5800元;若是自带电梯的高楼层小区,两居室(约75平方米)报价为单月6500元左右。
令人欣慰的是,年初以来,北京部分辖区已陆续发布公租房配租公告。
尽管相对于较庞大的申请人基数而言,房源数量有限,但这也确确实实为部分个人及家庭减轻了生活成本。
毕竟,若申请人能中签公租房,节省下来的租房成本将至少达千元。
供需不匹配明显 与成功申请到公租房的人员更关注价格不同,仍在排队的申请人更为关心的是供需之间的缺口究竟有多大。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日前该区已启动公租房配租。
其此次配租房源涉及16个公租房项目,共计1268套房源,月租金标准范围为30.6元/平方米至70元/平方米。
记者从朝阳区房管局获悉,共有3617户家庭进行了网络登记。
也就是说,此次公租房的“中签”比例约为1:2.85。
昨日,户籍为北京朝阳区的 石美(化名)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她申请朝阳区公租房的排队时间已有三年多,但很遗憾,一直没有获得配租资格。
不仅朝阳区存在供需不匹配,北京其他辖区的情况亦基本相似。
如前文中提到的丰台区8个可配租公租房项目,虽涉及房源共723套,但最终的意向登记结果共包括1874户家庭,供需比约为1:2.59;再比如,今年3月中旬,通州区发布的17个可配租公租房项目,涉及房源仅974套,但最终的登记结果共包括2438户家庭,供需比约1:2.5。
此外,海淀区也于4月8日公布了1601套可配租的公租房,但由于登记结果尚未披露,故暂未统计供需比。
“必须要看到,公租房本身的供应房源数量偏少。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租房的房源大都由政府建设,并以低于市场租金限价进行出租,所以,当前所呈现出的供需不匹配,较为明显的体现出了公租房新增供应量紧张的现实问题。
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势必要调整相关政策、完善住房租赁体系。
专家建议多增加有效供给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中心总经理崔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998年“房改”后,我国房地产销售市场被进一步激活,由此带动住房销售市场发展迅猛,但与之相对的,是住房租赁市场在较长一段时间处于自发性发展状态,金融、土地、税收等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可以说,租赁住房成为住房制度体系中的一块短板所在。
而住房制度和供给体系的失衡,则突出表现在“租赁市场一只腿短、销售市场一只腿长”。
在崔霁看来,这也就不难理解缘何政策面反复强调、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以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十四五”规划中,均能看到“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身影。
不仅如此,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还专门召开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座谈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南宁6个城市政府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倪虹强调,人口流入多、房价较高的城市,要科学确定“十四五”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目标和政策措施,落实年度建设计划,由政府给予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
积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和存量闲置房屋建设和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坚持小户型、低租金,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缓解住房困难。
ICCRA住房租赁产业研究院院长赵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学确定“十四五”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目标需要“一城一策”,因城施政。
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特别是“新市民”结构也不同。
只有针对当地的新市民特征做出的规划才是有效的供给。
保障性租赁住房在各城市应该聚焦于多增加“有效供给”而不仅仅是总量的增加。
谈及如何进一步细化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张波分析称,首先,必须解决好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源头供给,即租赁住房的土地供给,同时,也要控制好这类土地供给的成本问题,以保障建成后租赁房源长期稳定运营;其次,在运营层面,未来可进一步加大财税方面的保障力度;最后,租赁房源的供应也不能只追求数量,更要结合各地租赁房源需求群体的实际情况,在产业集中、人群集中的区域,在交通便捷、配套完善的区域有针对性增加供给,实现供需总量平衡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结构性供给的持续优化。
本版主编沈明责编杨萌制作王敬涛E-mail:zmzx@电话010-83251785

标签: #社交 #购物网站 #有哪些 #找工作 #设计网站 #网站推广 #网站推广 #网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