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滑出博物馆,微信怎么没有了怎么办

没有了 2
二维码、客户端、手机导览……博物馆与网络的亲密互动,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 大声读出来分享好文字 □贺超 指尖滑出博物馆 □韩秉志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
遍,如能“嘴过一遍”,则更有 意蕴。
经常主持各类朗诵会,作为阅读推广人,也不断发起筹办不同主题的诵读会。
舞台上,无论是慷慨激昂的朗诵,还是娓娓道来的诵读,都是共同分享,分享好声音和好文字。
说来有趣,我个人更喜欢小范围的诵读会,总觉得在舞台上慷慨激昂放大夸张的语言表达,显得累,显得做作。
作为活动的主持人,我努力尝试把活动的气氛营造成“谁都有机会”平等共享的沙龙聚会,而不想做成舞台上说、舞台下只能听的氛围。
朗诵,就是大声地读,是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
相信大家经常会有一种感觉,就是看一段文字,看到忘情,禁不住念出声来。
其实看就可以,看明白就足矣,为何还会念出声来,甚至掩卷长叹,拍案叫绝?是因为文字的美带给我们的触动,用视觉已经无法满足。
语言的表达,形体的补充,则可以实现我们对于文字审美的升华,辅助我们达到审美意境的极致。
比如,大家都曾经看过《蜀道难》,但只用眼看,就只是对于文字的想象。
真的大声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你会被自己的声音感动,同时也能找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洒脱。
朋友中有许多人每天早上都有晨读的习惯,捧一本书,大声朗读,一来记忆深刻,二来调整气息。
浊气下降,清气上升,心境随之平和。
朗读可以调动视觉、发声、听觉等器官的协调活动。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如能“嘴过一遍”,则更有意蕴。
朗读可以通过语言技巧的运用和语音的多种变化,把文章中的人、事、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趣味,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也能使字里行间潜在的含义溢于言表,还可以把书面文字难以表达或者根本无法表达的隐情妙趣抒发出来。
“好的声音,足够扩展文字的意境美。
”这是演播艺术家王勇对朗读的理解。
在看书时,那些经典的语词会让我们念念不忘。
在运用时,往往需要把自己喜欢的那段话说出来。
这就得在阅读中充分体验原作者在文学创作时的起承转合、情绪变化。
朗读的价值,恰恰体现在我们可以用心去体味作者创作时的心情、意图,揣摩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此外,朗读还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在一次次诵读会现场,我发现,许多人都有倾诉的欲望,都愿意和更多人一起分享审美情趣。
这也正是朗读慰藉心灵,达到沟通彼此的价值所在。
个性张扬、敢于表现是这一代青年人的特点,而朗读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展现个性的方式,廉价且简单,丰富又易呈现。
在家庭可以做小型分享,在单位可以做集体分享。
对于每一个愿意说话的人来说,朗读对于自我形象的塑造、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人际沟通都提供有益的帮助。
那句广告语怎么说的?大声说出来,才是爱。
置换一下:大声读出来,才可爱。
“紫禁城这么大,一转身我遇见你,再转身,我怕不见了你,想和你手拉手,一起数遍传说中的九千九百九十九……”2014年的第一天,有着600岁高龄的故宫博物院有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邀请游客在“微故宫”中“微”服私访。
游客只需在微信上呼唤一声,就能轻松实现“访建筑”、“逛专馆”、“品展览”的一体化服务。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提升,古老的文化遗产与博物馆文化传播走进了一个全新格局。
二维码、客户端、手机导览……博物馆与网络的亲密互动,带给观众多少不一样的体验! “微”服访博 “用微信听讲解,没听明白可以反复再听。
不用一帮人追着一个讲解员。
”“微信导览”的推出,迅速吸引了一大批观众的兴趣。
在台北故宫,人工导游的方式基本销声匿迹。
借助“带着故宫走”这一款App,用户通过触碰、倾斜、吹气等操作,就可以与馆内的文物互动,感受到国宝的各项特色。
在展览现场无法敲击的“西周宗周钟”,通过点击手机屏幕就可听到其浑厚的声响。
打开微信公共账号搜索页面,输入“博物馆”,立刻能搜索到国家博物馆、广 东省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等20多个博物馆的公共账号。
无论是在展厅,抑或身处远方,游客都可以通过微信“阅读”这些博物馆,甚至可以欣赏已闭幕的展览。
博物馆玩微信的确新潮,但在博物馆的移动新媒体探索方面,二维码、App手机客户端等数字时代的新导览方式早就开始应用。
去年国家博物馆推出“道法自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品展”,展出期间,二维码总扫码数量超过41万次,极受关注的作品梵高的《柏树》就有17000多人扫描。
同样在去年,故宫博物院推出了首款iPad应用——《胤禛美人图》,将故宫红墙里鲜为人知的故事搬到了墙外。
借助苹果平台,这款介绍雍亲王胤禛时期的12幅美人屏风绢画的应用刚上线一周,日下载量就超过2万次,网友们评价其为“良心之作”、“叹为观止”。
薛萌是一位博物馆发烧友。
在他的iPad中,就有10余款关于博物馆展览的App软件,“在参加博物馆的展览前,可以通过App应用预热一下展览的相关信息。
现场观看时,App也能作为导航仪使用,不仅方便,而且能了解到很多在现场无法接触到的知识。
” 宫博物院合作制作的最新款应用《天朝衣冠》,预计在两个月内就能上线。
交互思维 期待精品 在位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地下一层的交互设计实验室,负责人彦风正在与学生忙着设计一款车载App。
随处可见的科技公司标志,一隅摆放的汽车驾驶系统架构,都让实验室充满了一股“工作车间”的味道。
腾讯、微软、奔驰等公司委托的交互设计产品,就在这个数十平方米的房间里研发和落地。
《胤禛美人图》也出自彦风和他的团队之手。
“大多数来故宫的游客,看到的是宏伟的宫殿、珍宝展、钟表展……但还有大量珍贵文物藏在库房中,没能向世人展现。
我希望运用数字媒体形式推动公共教育,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谈到创作初衷,彦风说。
打开应用,一页故宫红墙映入眼帘。
指尖轻触,十二幅美人屏风画像栩栩如生,再现了清朝盛世华丽优雅的宫廷生活。
精致、典雅,这是《胤禛美人图》给人的第一印象。
按照彦风的话来说,设计一件产品,最重要的是如何讲好故事。
对于“十二美人图”背后的历史,彦风如数家珍。
不过,他最感兴趣的并不是画中女子的身份,而是画面呈现的环境氛围。
让彦风惊讶的是,经过考证,画中呈现的文物,仍然有相当多的实物完好地保存在故宫中,这为他的叙事方式提供了突破口。
在彦风看来,设计一款App,理念比技术环节更重要。
为了讲好故事,彦风和他的设计团队花了两个多月时间用来调研和策划。
为了寻找设计灵感,彦风甚至连看了3遍电视剧《甄嬛传》。
《胤禛美人图》并没有使用过于复杂的技术,但精美的画面、全方位的艺术知识普及以及流畅的交互操作,反而让用户得到了很好的体验效果。
只要点击画中物品的位置,就能看图中文物、诗词、发饰等详细介绍,不少物品还有360度全景预览。
画中的实物展示,成为许多用户最喜欢的部分之
一,用户可以从细节中探索画轴背后隐藏的故事。
“交互是一种思维方式,探讨的是如何让更多人参与进去。
它完成了用户从单纯使用到良好体验的转变。
”彦风说。
2014年,他和故宫的“姻缘”仍在继续,与故 对于大多数博物馆来说,数字化仍是个新课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做平台的多,有实际内容的少。
许多博物馆还停留在对展览的简单电子化,缺少自己的设计理念。
在过去一年,除了《胤禛美人图》赢得一片赞誉外,整体上看有影响力的文创产品应用依然稀缺。
一些博物馆推出的专为某一展览打造的App,市场情况并不理想,只有单件的文物展示,而没有深入的诠释,并不利于观众的认知。
有专家指出,中国已经成为App应用的制作大国,不过尽管数量巨大,但精品却仍然缺乏。
目前国内的市场环境过于浮躁,很多人喜爱“短平快”的产品。
创业者和投资人急着套现,缺乏长线思维。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博物馆的微信应用开发也并非尽善尽美,在用户体验、推广宣传上仍需改善。
如何协调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接收与现场参观、实地考察之间的互动互补关系,是博物馆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经过不断尝试与实践,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也开始思考如何突破传统的静态展出模式,增强观众的互动性。
去年底,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建成全国首个虚拟考古体验馆。
借助计算机互动软件和虚拟全景技术,普通观众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感受考古现场。
博物馆方希望以一种简单易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普及科学的考古知识,增进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中华弓箭文化博物馆 藏良弓聚箭魂 □乔文汇 人生如弓,应亦张亦弛, 张弛有度才可以行远;人生 似箭,要选准目标,开弓后要 勇往直前。
取箭,举弓,运力,拉弓,瞄准,出弦,中的。
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到处可以领略射艺的魅力。
从伊犁州首府伊宁市出发,过伊犁河向南约10公里,便来到了我国惟一的锡伯族自治县——察布查尔。
察布查尔是锡伯语,有“粮仓”的意思。
作为“箭乡”,这里坐落着国内首个以弓箭为主题的中华弓箭文化博物馆。
说到弓箭,就不能不说锡伯族的历史。
锡伯族自古善骑射,公元1764年,3000多名锡伯族官兵及眷属,从世居的东北出发,西迁至新疆伊犁地区屯垦戍边。
当年,在抵御侵略者时,锡伯族同胞以弓箭对抗火器,不输外敌。
从那时起,弓箭不仅作为一种武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流传下来。
中华弓箭文化博物馆的前身是座射箭训练厅,这里曾走出过郭梅珍等体坛名宿。
后来,县里新建了训练场所,训练厅被改造成博物馆,开门迎客。
走进这座博物馆,仿佛进入了万箭齐发、战马嘶鸣的冷兵器时代。
博物馆面积只有802平方米,却珍藏着全国乃至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弓箭,将弓箭这个冷兵器时代最复杂武器的历史、演变,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厅分为射箭文化、军事文化、礼仪文化、弓弩、箭镞和扳指等展示区,镇馆之宝当属“中华第一长弓”。
这张弓长3.52米,制作材料全部来自当地,并以筋木弓传统工艺制作,弓身绘有汉、锡、蒙、维、藏等5种文字的“弓、射”二字。
与战斗、狩猎用的弓不同,在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小巧的儿童弓。
“锡伯族的孩子们在能拉弓时就开始学射箭。
”为游客讲解的天山弓坊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浩说,“按照民族习惯,如果生了男孩,父亲要将一把小弓和一支小箭用红绳挂在门口,祝愿孩子长大后能练就百步穿杨的功夫,成为保家卫国的英雄。
” 箭支最前端的部分叫箭簇,是形成杀伤力的关键部位。
用途不同,箭簇的材料、形状也不同。
在中华之箭展区,可以看到战国时期射杀马匹的多锋箭簇,宋代传递信号的鸣镝等,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
如果是外行,十有八九不了解扳指的用途。
黄浩告诉我们,“扳指是射手的护具,戴在右手拇指上,拉弓时用扳指扣弦,可以减少给手指带来的伤害。
”扳指展区展出了玉兽面纹扳指、青铜扳指、蒙古扳指、牛角坡形扳指、牛角包银扳指等,令人大开眼界。
“射者,仁之道也。
”在许多人看来,中华弓箭文化博物馆最精彩的部分在“礼射展区”。
礼射起源于射猎文化,是由在野外射猎的比武活动发展形成的。
礼射所用箭支是一种前锋呈钝头的钝首游箭,不同于前锋锐利的兵用箭。
“华夏礼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容。
”黄浩解释说,礼射将竞争与揖让、勇猛与雅致等糅合在一起,不仅传承着射艺的风俗,更发挥着规范礼仪、道德教化的功能。
人生如弓,应亦张亦弛,张弛有度才可以行远;人生似箭,要选准目标,开弓后要勇往直前。
中华弓箭文化博物馆藏良弓、聚箭魂,这里不仅能领略弓箭的魅力,还可参悟人生的真谛。
《周末》执行主编姜范 责任编辑敖蓉梁婧 李丹 邮箱jjrbzmzk@

标签: #老公 #暧昧 #不好 #电脑 #健康 #好友 #被人 #该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