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离我们还有多远,微信分身版是干什么用的

什么用 4
2022年1月5日星期三编辑:刘秀平E-mail:ncdzwotu@163 “元宇宙”离我们还有多远 究竟什么 是“元宇宙” 早在2020年年底,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就曾提出一个能够“由实入虚,帮助用户实现更真实体验的全真互联网”,这与元宇宙的概念十分类似。
不久前,脸书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表示,未来几年,脸书将从一家社交媒体公司转变为一家元宇宙公司。
今年,微软提出要建立“企业元宇宙”的解决方案。
元宇宙的英语是Metaverse,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中。
这部小说描绘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元界”。
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个虚拟分身,人们通过控制这个虚拟分身来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2018年,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科幻电影《头号玩家》,被认为是最 符合《雪崩》中描述的元宇宙形态。
在电影中,男主角戴上VR头盔后,瞬间就能进入自己设计的另一个极其逼真的虚拟游戏世界———“绿洲”。
在《头号玩家》设定的“绿洲”场景里,人们通过智能设备,将意识与平行虚拟世界连接,在“绿洲”设定的一套完整运行的虚拟社会流程里,通过控制自己的“虚拟分身”进行一系列的社会活动。
元宇宙 为何突然火了 元宇宙概念的雏形早就出现于科幻作品中,那又是什么使得它在2021年火了起来?这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
一,从需求层面看,新冠肺炎疫情蚕食并减弱人们在物理世界的联系,同时加速促进数字世界的完善。
人们在虚拟空间中留存和交互的时间越多,对虚拟世界的需求也就越多。

二,从技术发展层面看,随着VR、AR、5G、AI等技术的 发展,曾经只能出现在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的场景已经一一变为现实,这既是元宇宙的最初形态,也为元宇宙提供了一个可见、可触摸的样本。
比如在202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因为疫情,无法现场举行毕业典礼。
于是学校在游戏《我的世界》中,搭建了一个和真实校园高度一致的“虚拟校园”。
学生们通过相应的设备,以“虚拟分身”来到“虚拟校园”参加毕业典礼。

三,从经济层面看,巨头们花真金白银去做“元宇宙”,一定是看到了未来的商业前景。
就当前情况而言,游戏是元宇宙的雏形,但元宇宙为游戏的内容创作带来了更广阔的自由度和更高的用户活跃度,这意味着广大游戏厂商或将有机会开辟游戏产业的新阵地。
而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元宇宙的下一个发展阶段是在数字化的世界中去重构现实中社交、消费等多个方面。
在目前互联网行业的红利空间已经遭遇瓶颈的情况下,元宇宙似 乎提供了新一轮的增长机会和升级风口。
如何影响 我们的生活 元宇宙概念目前没有一个简单、具体的定义,这就使得各个互联网公司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塑造自己的元宇宙。
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一概念在网络游戏领域得到充分运用。
熟悉网络游戏的朋友都知道,一些网络游戏的本质就是在构建一个虚拟的环境,而每个用户都可以在那个世界找到自己的存在。
被誉为“元宇宙第一股”的美国游戏公司罗布乐思,就建立了一个沉浸式3D在线游戏创作平台。
元宇宙始于游戏,但绝不止于此。
就在2020年,超过1200万名玩家参与了一个在游戏《堡垒之夜》上进行的沉浸式虚拟演唱会。
演唱会歌手演出最新单曲,配合惊艳的游戏场景特效,给参与者带来别样的沉浸式体验。
除了娱乐活动,严肃的学术会 议也与元宇宙扯上了关系。
2020年,顶级学术会议ACAI(算法、计算和人工智能国际会议)选择在任天堂的游戏《动物森友会》上举行研讨会,演讲者在游戏中播放幻灯片并发表讲话。
虽说有科技巨头的关照和前面那些引人遐想的事例,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元宇宙的构建目前还处在一个萌芽阶段。
一项重要技术成果的成熟应用,离不开大量基础设施的提前布局。
就像20世纪末,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为互联网技术的成熟铺平了道路,元宇宙的完善同样需要众多技术环节的长期建设。
具体来说,大致包括以下三个部分:首先,高度发达的全球互联网;接着便是AR、VR的硬件水平;最后是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以及图形技术的发展。
目前,这些技术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上看,都还没有达到能构建元宇宙生态的水平。
(摘自微信公众号“新华网思客”) 数晨夕 古人谈到日、日子,有很多精彩的警句、精妙的想象,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句子。
陶渊明《移居》的第一首,开篇说: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从前读陶诗,常常错过这句,最近读,感到震撼。
震撼我的,是“数晨夕”的“数”。
“数晨夕”,译成白话,便是数算日子。
身为现代人,我经常数算日子。
等一通电话、一条短信、一个人、一个结果,就得数算日子。
不但数算日子,简直数算分秒。
我们期待一个时刻,为此数算,其实是希望删掉正在数算的时间,直接达成目标。
我希望删掉时间,于是我真的成功了。
我没办法 让时间变短,却可以让时间变得可憎,甚至无意义。
当我数算日子的时候,我就活在一段被勾销了意义的时间里。
我想要快点儿逃出这段时间,因此成了这段时间的囚徒。
就好像,现代人发明了电影,也发明了电影快放功能。
凡我数算的日子,都只具有工具价值:它们不过是通向目标的绕不开的路而已。
目标太光彩、太诱人,路,就成了必须忍受的乏味。
数算日子,无非是想告别周而复始的乏味。
陶渊明不这样数。
他是“乐数”。
“乐与数晨夕”,是欣喜地数。
他不恨重复,他欢喜这周而复始的日子。
一日将尽,盼着“再来一次”,是乐。
来日无多,竟然还能“再来一次”,是乐。
凡数过的 日子,不是为了别的日子,每个日子都值得“乐数”。
它们不是逃之而后快的牢狱,而是乐之而觉不足的恩典。
没错,我数算日子,潜台词是“该死,快点儿过去吧”。
陶渊明的潜台词可能是“真好,再来一次吧”。
现代人为了各种目的而活。
目的达成之前,人们拼命把日子填满,拼命玩儿出花样,因为这样的日子比较容易忍受。
“再来一次吧!”只有沉浸在游戏里的孩子才会这么说。
孩子渐渐长大,渐渐不说“再来一次吧”,他们的新愿望,是“来点儿别的吧”。
直至倒卧病榻,他们才懊恼,活着这件事,真想“再来一次”。
我们通常把追求新奇视为生命力旺盛的表现。
换一个视角,憎恨 重复也可能出于生命力的衰朽。
把日子视为财产,我只想抓住 “我要的日子”;把日子视为馈赠,我才学着悦纳“我有的日子”。
“乐与数晨夕”,不是生活的 技巧,而是生活的责任。
日子不归我所有,所以我没有糟蹋的权利。
日子不归我所有,所以日日是好日。
(摘自天津人民出版社《其实不识字》一书,作者:杨无锐) 孔子“发朋友圈”的规则 赵宗符 17·14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 解:孔子说:“从道路上听到了传言就在道路上说给别人,这是不讲道德的行为。
” 孔子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道路上听来的东西,未经验证,就讲给别人,到处传播,孔子认为是弃德行为。
今日互联网上的许多文章,都是未经证实的。
如果你不作判断,随意传播、发朋友圈、转发给别人,以孔子的标准,就是一种不讲道德的行为了。
17·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 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 解:孔子说:“鄙陋之人是可以与他一起为官服事国君的人吗?他未得到功名利禄的时候,就生怕得不到;当他得到了功名利禄的时候,又生怕失去。
如果生怕失去,那么什么卑鄙的事都能做得出来。
” “患得患失”已成了今天的成语。
这样的人,没有什么高远的精神追求,考虑的只是自己的个人利益。
为了个人利益,什么样的坏事都能做,什么样的低下人格都在所不惜,什么样的好事都不去做。
孔 子对这样的人,表现出极大的蔑视,不愿意与他们共事。
官场上这样的人不少,因此林则徐提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近乎成了官场异类。
他这句话,其实是从积极的一面,阐发了孔子的思想。
17·16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
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 解:孔子说:“古时候的人民有三种毛病,现今呢,或许连这些毛病也达不到了。
古代的狂妄是率性而为不拘小节,现今的狂妄是放荡不羁没有约束;古代的矜持是棱角分明自持甚重,现今的矜持是(别人惹不得),动辄对别人愤怒暴戾;古代的愚鲁是直来直去,现今的愚鲁是装傻骗人而已。
” 孔子对一些为人处事小毛病的辩证分析。
在他看来,这些小毛病 在古时候的人表现出来,尽管是些小毛病,但也不失其可爱、真诚之处,而这些小毛病在今人表现出来,已连这点可爱之处也没有了,成了真正的坏毛病。
孔子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尽管是厚古非今,但也可看出孔子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17·1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解:与《学而篇》第三节重出。
孔子不喜欢巧言令色,而喜欢刚毅木讷。
因此有:刚毅木讷,近乎仁,巧言令色,鲜矣仁。
17·18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 解:孔子说:“讨厌紫色夺去了红色的正位;讨厌郑国的音乐破坏了典雅的古代正乐;讨厌能说会道的人颠覆了国家。
” 孔子对他那时流行的东西像颜色、音乐、游说之士等都有些看不 惯,其中对游说之士的批评到今天仍有意义。
孔子认为,这些人伶牙俐齿,靠耍嘴皮子讨得君主的欢心,自己并没有多少政治理想和政治才干,只是博取富贵而已,这样的人做官从政,只能起到颠覆国家的作用。
过去的能说会道是讨好君王,今日世上的一些所谓民选政府,能说会道讨好民众,他们能出镜、会演讲、喜作秀、善辩论、靠选举猎得富贵,一朝权在手,治国理政的水平极低。
抗击新冠疫情中,世界上一些政府的表现就是如此,这是孔子“恶利口之覆邦家者”的现代意义。
17·19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解:孔子说:“我想不发言了。
”子贡说:“先生如不说话了,那我们学生们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说什么了?四时照常更替,百物照常生长,天说什么了?” 孔子谈到了自己的本体论,类似今日的过程哲学,大化流行,生生不息。
儒家就从对宇宙的这一认知中,找到了自己的坚定精神力量,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

标签: #流量 #人工智能 #什么用 #设计师 #什么用 #信息安全 #互联网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