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契约中国网络,全球契约中国网络

bsr 18
主办 中国企业联合会全球契约推进办公室 GlobalCompactNetworkChinaBulletin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 简讯 2022年2-3双月刊总第61期 近期要闻及主要活动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21企业最佳实践”入选企业名单发布●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气候雄心加速器”项目落地中国●2022青年SDG创新者项目中国区第一期创新营正式开启●《妇女赋权及2022年度商业趋势和机会》报告发布●世界各地的证券交易所举办“为性别平等响铃”活动 专题聚焦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总干事奥佳博发表气候变化声明●《我们的未来议程》连载系列之
面向新一代的新政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成员最佳实践案例系列报道 打造可持续发展海岛样板建设全国首个“零碳岛” 全球契约近期新成员名单 微信号work2016
1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
1 一、近期要闻及主要活动
1.“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21企业最佳实践”入选企业名单发布。
为展示联合国全球契约企业为中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交流企业实践和经验,树立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良好形象,全球契约中国网络在连续成功举办9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最佳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21企业最佳实践”活动。
该项活动旨在紧密结合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中国可持续发展最新要求,总结企业相关活动的实践经验,树立实践过程中的突出典型,展示企业相关实践活动的优秀成果,宣传企业为中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所作贡献。
为更好地展示企业在可持续发展实践成果和突出中国特色,本次活动特别设定了突出贡献和专项贡献两大系列:其中突出贡献包括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生态环保与关注气候变化、消除贫困和促进繁荣、全球伙伴关系;专项贡献包括碳达峰及碳中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
该项活动自2021年7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成员企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并于近期圆满结束。
经过初选、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最终产生了入选企业名单,其中21家企业案例入选综合实践,14家企业案例入选单项实践。
(欲知详情请登录/)
2.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气候雄心加速器”项目落地中国。
为了切实支持广大中国企业的碳减排行动,系统、科学地实现碳中和目标,全球契约中国网络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气候雄心加速器”项目引入中国,并于北京时间2022年3月1日正式启动报名通道。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气候雄心加速器”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
1 项目是由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主导,世界资源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由全球契约地方网络在各国负责运营的为期6个月的赋能项目。
2021年,有33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契约地方网络参与了此项目,677家企业完成了项目,其中71%是大企业。
2022年的项目有50余个国家的全球契约地方网络组织本国企业参与。
项目面向参与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企业,旨在促进企业在制定基于科学的排放目标(Science-basedTargets)方面取得进展,为企业向净零排放过渡制定清晰的路线图,推动全球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和各种规模的企业开展可靠的气候行动,实现减排承诺。
(欲知详情请登录/) 3.2022青年SDG创新者项目中国区第一期创新营正式开启。
在2022年2月22日星期二这个“爱最多”的日子,以培育商业创新力量、破解全球可持续发展挑战为宗旨的2022年联合国全球契约青年SDG创新者项目(YSIP)中国区正式开启第一期创新营。
为遵守防疫政策,本期创新营以线上形式开展。
来自电力、矿业、汽车、钢铁、科技、品牌传播等众多行业企业的数十位青年创新者,跟随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前沿数字技术领域、设计思维领域权威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学习全球可持续发展最新趋势、企业SDG创新实践路径与案例、元宇宙等前沿议题,并尝试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科学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导向的创新思维,通过团队协作,初步识别出企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挑战,并从中确定各创新团队的创新商业方案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授课结束后,青年创新者们还完成Onboarding阶段的线上课程学习,更进一步理解可持续发展议题以及相关的工具与方法。
在接下来的9个月中,所有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
2 青年创新者团队将继续学习与实践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创新方法,参与更加丰富多彩的创新营活动,并最终形成企业SDG创新商业方案。

4.《妇女赋权及2022年度商业趋势和机会》报告发布。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联合国妇女署、美洲开发银行和BSR于2022年3月8日在纽约共同发布《妇女赋权及2022年度商业趋势和机会》报告。
报告显示,当前企业界正在加紧努力,促进性别平等,以继续应对新冠疫情的挑战。
然而,相关进展仍然有限,需要有关各方采取更迅速、更紧急、更有影响力的行动。
该报告反映了应用《赋权予妇女原则》性别差距分析工具的最新发现。
通过使用这个在线自我评估工具,参与企业可以匿名评估他们在性别平等和推进《赋权予妇女原则》方面的表现。
截至2021年12月1日,从117个国家的2682家公司收集到的总调查结果显示,在具体执行落实相关工作过程中,测量和透明度仍然处于令人担忧的较低水平。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项目负责人莱拉·卡巴西在评论报告结果时说:“性别平等可以推动经济增长、财务业绩和企业可持续发展,但正如该报告显示的那样,我们仍然需要做更多的业务来推动紧迫和有影响力的变革。
”公司必须制定可衡量的、有时间限制的目标,以缩小工作中的性别差距,应用范围覆盖整个价值链、产品和服务,以及市场和社区参与等方面。
我们鼓励更多的公司签署《赋权予妇女原则》,通过获得一个全面的路线图,以应对女性在工作场所面临的挑战。

5.世界各地的证券交易所举办“为性别平等响铃”活动。
全球超过110家交易所和中央交易所(CCP)支持了第八届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
3 “性别平等”活动,通过此项活动提高私营企业的相关意识,以促进性别平等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已是世界各地的证券市场连续第八年庆祝国际妇女节,本活动从3月4日开始,将一直持续到3月底结束。
联合国2022年国际妇女节主题为:“今天的性别平等是为了实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明天”。
“性别平等响铃”倡议由国际金融公司、可持续证券交易所(SSE)倡议、联合国全球契约、联合国妇女和世界交易所联合会联合发布。
今年,随着全球100多家证券交易所为性别平等敲响警钟,将向外界证明企业能够而且必须采取行动,以促进妇女赋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专题聚焦
1.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总干事奥佳博发表气候变化声明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日益增加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加速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总干事桑达·奥佳博于2022年2月28日在纽约发表了相关声明,全文如下:根据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科学家们所提供一份有关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适应性和脆弱性的报告显示,全球有近一半的人类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整个世界正面临着真正的生存危机。
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这份新的评估报告揭示了生活在一个气候变化的星球上意味着什么:越来越极端的热浪、洪水、干旱和野火正在危及人们的健康、就业和生计。
气候变化已经给自然和人类造成了广泛的损失和损害,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最脆弱的地区。
自然世界和人类极易受到未来气候变化的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
4 影响,而我们的适应能力还远远不够。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所说,煤炭和其他 化石燃料正在“窒息人类”。
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经济,我们需要依靠投资和相关政策来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在未来8年内将排放量减半,到2050年达到净零,以避免灾难性的影响。
修复我们支离破碎的全球能源结构,逐步淘汰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是唯一的选择。
我赞同秘书长的说法:“化石燃料对我们的地球、人类和经济都是死胡同。
”我们需要快速、公正地转向可再生能源,并转变我们的经济体系。
这是通往未来的唯一道路。
私营部门可以在这一转变中成为伟大的盟友——将企业可持续性实践固定在基于权利和原则的方法上,不落下任何一个人。
企业在实现建立弹性和加速减排这两个双重目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因此,我呼吁所有的商业领袖,特别是那些总部设在G20国家的企业,将短期的1.5℃目标和长期的目标与基于科学的碳目标净零标准保持一致。
那些认为自己是可持续发展拥护者的公司,必须通过设定可信和独立验证的减排目标来建立信任。
他们必须兑现自己的承诺。
当任何一家公司的计划破坏了我们需要的大规模减排时,没有一家公司能声称自己是“绿色的”。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将在这里支持各公司的这一旅程。
本周,我们将为第二轮气候雄心加速器招募参与企业,这是一个为期六个月的项目,旨在为参与的联合国全球契约企业提供他们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加快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
我们的海洋管理联盟帮助企业推动零碳海上运输、海上可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
5 再生能源和低碳蓝色食品方面的发展,这些都是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因素。
我还邀请公司加入我们的海藻联盟,以扩大可持续的海藻产业,这是一个以自然为基础的气候解决方案。
我们知道,世界各地的社区已经感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
我们需要更多的公司将适应性和弹性纳入到其企业的可持续性政策和实践中。
企业现在必须紧急采取行动,否则就有可能面临对气候造成严重破坏的风险。
如果做得好,关于复原力和适应能力的行动将有助于并确保可持续发展努力的长久生命力。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还支持企业对气候和水采取行动,因为我们已经感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通过我们的首席执行官水任务和水恢复力联盟,我呼吁企业评估他们的水恢复力,并采取紧急的集体行动,以应对我们面临的紧迫挑战,同时帮助为最脆弱的弱势群体建立恢复力。
当公司致力于他们的净零和弹性策略时,他们将需要让所有利益相关方参与到讨论之中。
以人为中心的气候行动是公正和包容转型的核心,我们必须分秒必争地重建共同应对这场危机所迫切需要的信任。

2.《我们的未来议程》系列连载之二面向新一代的新政
(1)学习权通过签署《2030年议程》,各国承诺向全世界的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
无法兑现这一承诺正在损害整整一代人的利益。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
6 数百万年轻人失学。
在学生中,许多人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力。
新冠疫情造成的混乱使得这种趋势愈演愈烈。
很多年轻人甚至无法读写,数量之多令人无法接受——其中大多数在遭受着其他形式的歧视。
即使成功学习了基础知识,我们中的许多人在离开教育系统时,并未掌握在快速变化的经济和社会中茁壮成长所需的技能。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我们呼吁实施一项紧急计划,以修复该疫情造成的损害,并帮助那些最落后的儿童。
为结束学习危机,我们呼吁制定《改革教育系统的蓝图》,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年轻人获得工作和生活所需的技能。

(2)当前世界的现实情况·世界未能履行其教育承诺。
目前的趋势表明,2030年将有2亿多儿童失学,半数以上的儿童将不学习读写或掌握其他基本技能。
2030年只有六成的年轻人具有高中学历。
残障人士、LGBTQ+(性少数人群)、原住民、难民、境内流离失所者、移民和其他人,很可能遭致抛弃。
·疫情正在加剧不平等态势。
新冠疫情迫使九成的学生离开所在学校和大学,在那些缺乏电力、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国家,远程学习者受到的打击最大,上千万儿童可能永远无法重返校园。
在各国当中,尤其是那些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在需要资金来帮助学生迎头赶上的时候,却遭至教育预算削减。
·落后的教育体系加剧了不平等态势。
大多数教育体系业已落后。
课程仍植根于19世纪制定的框架当中。
教学方式往往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残障人士和拥有不同学习需求的人无法获得相关基础设施和课程提供。
他们和来自边缘化社区的学生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
7 最有可能成为暴力、欺凌、骚扰和歧视的受害者。
·年轻人并未准备好应对快速变化的世界。
许多年轻人认 为,他们所受的教育并未使其掌握在就业市场做好工作所需的实用技能,尤其是在数字和绿色经济等增长行业更是如此。
国际学生能得到最好的工作,但只有最富有的人才能出国留学。

(3)我们的提案·修复疫情所造成的损害。
通过制定紧急计划来提供补充学习机会,范围触达最落后地区的儿童。
安全地重新开放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
在每个国家,至少在未来两个学年实施一项教育恢复计划,以帮助弥补失去的学习机会。
消除对边缘化儿童打击最大的障碍,包括歧视性的立法和政策、学费以及缺乏技术和互联网接入。
到2026年,实现4千万以上的女孩接受教育的全球目标,同时打击基于性别的歧视和暴力,并改善获得卫生设施的机会。
实施安全学习战略,保护儿童和年轻人在学校、学院和大学内及其周围免遭暴力和虐待。
·结束学习危机。
通过改革教育系统的蓝图,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年轻人获得工作和生活所需的技能。

A.学习技能。
及时收集和公布分类数据,以显示在解决学习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
为了使更多儿童能够掌握阅读、书写、进行基本数学运算和使用基本技术,制定富有弹性的五年目标。
向任何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基于证据的基本技能教学方案和材料,并翻译成当地语言,以零成本或低成本提供。
在设计推广4C标准(批判性思维、协作、创造和交流)的课程时,与学生进行协商。
为父母,特别是年轻父母提供资源和培训,使他们能够支持孩子的校外学习,并投资于早期儿童教育。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
8 B.工作技能。
在世界每个地区开发一个平台,以预测未来的经济体需要哪些技能。
为所有学生提供职业建议、工作经验和接受指导的机会,创造从教育到工作更顺畅的通路。
在各级教育中教授金融知识。
与私营部门合作,培训青年创业者,重点放在可持续的企业和未来的商业部门。
与数字技术公司合作,提供数字和媒体素养培训,推进社会未来所需的技能。
连接政府、企业、慈善家和捐助者,创建奖学金和交流项目,增加学生的流动性,为来自边缘化社区的年轻人打开大门。

C.生活技能。
为所有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向所有年轻人提供全球公民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推广高质量的青年工作和其他机会,提供公民参与和社会行动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将对人权的认识和诉诸司法系统的方法纳入青年教育中。
在所有学校课程中引入全面的性健康教育,增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支持,并从根本上缓解教师压力问题。

(4)我们如何实现教育转型·全球行动的新模式。
我们请求秘书长倡导学习权。
在九个人口大国伙伴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呼吁国家和国际领导人组成一个高目标联盟,为重建教育体系提供政治支持。
领导小组应在2022年全球教育会议之前,为支持教育复苏的一揽子计划造势。
我们请求领导人在2023年第二届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上推出《教育体系转型蓝图》。
新的全球教育合作机制需要尽快全面投入运作,以便能够加强全球和区域合作,以实现教育转型。
学生必须在这种新的治理机制中发挥积极作用。
所有国家应每年在高级别政治论坛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上报告他们为弥合学习差距所做的努力。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
9 ·明智而公平的投资。
所有政府都应扭转对教育预算的削减,并在未来两年提供10%的助推基金,以资助教育从新冠疫情中恢复。
我们呼吁制定一项较长期的计划,以弥补教育的年度全球融资缺口,缺口目前在1780亿至1930亿美元之间。
至少10%的国际资金应该用于教育领域的重要全球公共产品。
投资的最重要的优先事项是招募、发展和支持2020年代全球教育系统转型所需的7千万年轻教师。
·驾驭创新,规划未来。
我们支持教育未来国际委员会的工作,“重新设想知识和学习如何能塑造人类和地球的未来。
”我们请求国际委员会与教师和年轻人合作,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课程,并使教育系统对来自少数群体的学习者更具包容性。
我们呼吁与技术公司达成共识,提供高质量的开源教育技术工具,供课堂内外使用,通过Giga倡议连接每所学校,并投资于技术,为偏远地区的学习者提供上网条件。

三、全球契约中国网络成员最佳实践案例系列报道 打造可持续发展海岛样板建设全国首个“零碳岛” 湄洲岛位于台湾海峡西岸,距大陆仅1.82海里,与宝岛台湾一水相连,素有“一世三国”美誉(妈祖信俗世界遗产地、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海洋公园)。
作为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湄洲岛有着3亿妈祖信众信仰的妈祖祖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10 2000年1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湄洲岛调研时指出“妈祖文化具有很高的旅游文化品质,很好地反映中华民族的性格,通过世界的交流和传播,能树立中国人民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
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级遗产。
(一)实践背景据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报告预测,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将在未来持续加剧。
为抵御持续排放温室气体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做出“碳达峰、碳中和”郑重承诺,并于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国家电网公司迅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在央企中率先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努力当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
在福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提出98项重点工作,助推福建省持续实施生态省战略目标,并以湄洲岛为试点,助力地方政府推进海岛生态环保、应对气候变化,建设全国首个“零碳岛”“碳中和文化岛”。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围绕SDGs17项发展目标,在湄洲岛全面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能源供给侧清洁化、能源需求侧电气化、零碳与产业协同化,着力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智慧能源引领绿色发展”创新道路,打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海岛落地的中国样板。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11 以湄洲岛为试点践行生态环保理念,对全国七千余座海岛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以湄洲岛为窗口向世界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中国关注气候变化的决心与行动,亦具有特殊的传播意义。
(二)实践内容
1.首发海岛“双碳”规划,推动绿色生态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湄洲岛绿色低碳发展,尽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网莆田供电公司首先从规划侧入手,联合湄洲岛管委会、国网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制定《湄洲岛“碳达峰、碳中和”规划》,提出了“2022年碳达峰、2025年碳中和”的规划路线图和时间表。
规划以“零碳+文旅”“零碳+交通”“零碳+新型电力系统”等5类场景为抓手,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厨房及交通电气化、建筑能效提升等12项重点工程,为湄洲岛建设生态文明旅游岛提供了系统完整的解决方案。
该规划通过以中国工程院刘吉臻院士为主任,由来自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中国社科院、中电联以及高校的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审,成为全国首个通过评审的5A级旅游景区双碳规划。
湄洲岛风、光、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年平均风速高、日照时间长。
在能源供给侧规划落地方面,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建立“源荷互动”的风光储充一体化清洁能源供给系统,统筹协调政府、风电厂家在湄洲岛临近海域建设海上风电239兆瓦,结合乡村振兴及综合能源楼宇改造等建设光伏发电500千瓦,实现清洁能源100%消纳;投运国内首个接入10千伏海岛配电网的储能电站,以“超大充电宝”的形式为海岛提供可靠应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12 急供电,应急情况下能够满足全岛高峰时段十分之一的电能供应。

2.贡献智慧能源力量,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湄洲岛拥有30.4公里海岸线,2020年被评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良好的自然风光与“妈祖信俗”世界文化遗产每年约吸引600万游客登上湄洲岛,海岸线生态保护及岛内排污管理对海岛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协同当地政府,运用数字化智慧能源技术保护千年古庙、海岛环境,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对千年妈祖祖庙的供电线路、设备进行了全智能化改造,投运古建筑智能保护系统,实现对配电线路、温湿度、消防、视频监视、灯光调节等智能化管理与控制,在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打造游客必经的智慧用能示范点。
同时,主动对接、协助政府做好红树林海域湿地生态保护,为水闸和站房管理提供电力保障与定期义务维护;将生态保护区用能接入数字能源平台实时监测,为300亩红树林湿地保护、海鸟栖息、滩涂生物生长等提供“电力+生态”数据服务。
运用数字能源监控平台,实时监测全岛1个污水厂、3个污水提升泵站、14座一体化污水泵站用能数据,为当地政府排污治理提供数据决策支撑。
结合“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发起“义点绿碳中和”志愿行动,以电力指数测算企业碳排放量,再换算成“义点绿”指数,引导企业了解“企业碳排放量需要多少棵树的碳汇量才能中和”的直观量化思维。
企业根据“义点绿”自发认捐或植树所形成的岛内绿地面积超10公顷。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13
3.引领海岛节能提效,助力经济绿色转型湄洲岛经济主要依靠民宿、餐饮、出行等第三产业,对岛内食、住、行的电气化改造不仅能够实现消费侧的减碳,更能提高岛民收入,形成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
在能源消费侧,国网莆田供电公司投用数字能源监控平台,开发应用“智慧电网”“绿色出行”“美好生活”“清新旅游”等用能分析模块,打造全景智慧供电保障体系。
针对用能供应保障,着力破解以往海底电缆外力破坏故障频发的问题,投用“海缆智能监控保护系统”,全国首创融合应用海事雷达系统和高清透雾视频监控、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技术,实现海缆保护区内船只的无盲区管控。
该系统同步应用于湄洲岛海底供水管道、通信光缆的保护,各类海底缆道年外破故障数从3次降为0次。
针对出行,已投运8座充电站,形成“环岛三公里、核心一公里”充电圈。
促成莆田市政府11个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湄洲岛燃油车改电的《全岛电动化工作方案及推进计划》等支持政策,给予岛内居民燃油车3万元/部的电动替代补贴;新购电动汽车一律给予补贴5000元。
目前,全岛279部游览观光车及37部公交车全部实现电动化。
针对住宿,试点建设10家全电智慧民宿,成立专属服务团队提供“全电+能效”个性化服务,提供精准能效分析,应用“智能断路器”和“能源路由器”,打造民宿能效经营管理新模式。
选取15家民宿建立微电网,实现能源自给自足,打造零能耗示范点。
针对餐饮,国网莆田供电公司促成政府出台《湄洲岛酒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14 店、旅馆厨房及餐饮业电气化改造方案》,完成全岛179家民宿与21家企事业单位的全电厨房改造,以电能替代油气实现“碳减排”。

4.借力海洋文化交流,传播生态环保理念湄洲岛妈祖文化辐射东南亚,海洋文明更是源远流长。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借力地域特色文化,发挥“电力义修哥”志愿服务品牌优势,对外展示国家电网助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方案,当好传播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生态保护的光明使者。
在湄洲岛妈祖祖庙门口的黄金地段建设“国家电网志愿服务驿站”,2013年至今组织开展“电力义修哥”志愿服务6000多人次。
结合妈祖诞辰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祖庙、天后广场等提供向导、指引等服务,面向进岛国内外游客推送环保电子宣传手册约10万份,策划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环岛骑行等10多场绿色、低碳理念宣传活动。
在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湄洲岛数字能源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唯一的能源互联网案例,向全国展示了以能源可持续发展助推海岛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
在东南能源大数据中心举办的数据产品发布会上,国网福建电力发布了以湄洲岛为试点的“海峡能源大脑”数字平台,展示零碳海岛数字化解决方案。
湄洲岛绿色智慧能源、电力助力文化交流等做法,在新华社、福建日报等主流媒体亮相120余次。
(三)实践效果
1.湄洲岛碳减碳汇水平显著提升全岛通过可再生能源接入、全电厨房及交通出行“油改电”等系列措施,全年减碳279吨,碳排放增量下降73%;由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15 “电力义修哥”志愿服务队发起的生态公益林地及红树林海域湿地保护等行动,每年新增绿色碳汇量超230吨。
湄洲岛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占比达88%,远高于全国27%的电能终端消费占比。
湄洲岛预计将于2022年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

2.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可持续发展海岛样板国网莆田供电公司立足海岛,建立了“零碳+文旅”“零碳+交通”“零碳+民生”“零碳+数字”“零碳+新型电力系统”的五大“双碳”实施路径,为构建以海岛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一种典型模式,形成实施、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典型样板。
在福建,已有20多个海岛借鉴湄洲岛模式,全力推进海岛生态环保。
福建省内海上风电累计并网76万千瓦,各海岛实施电能替代增供电量4124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

3.以点带面向全球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及作为经湄洲岛综合整治调研,本岛居民生态环保及双碳理念知晓率达93.2%,居民绿色出行方式占比96.1%,与2020年相比,光伏用电申报户数、全电民宿改造意愿分别比增35%、26%。
依托妈祖文化、海洋文化的交流,每年来岛的500多万东南亚信众、台湾同胞更亲身体验了清新绿色低碳的旅居生活,体会并传播国家电网助力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及理念作为,带动东南亚地区共同践行可持续发展目标。
未来,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将以《湄洲岛“碳达峰、碳中和”规划》为蓝图,全面推进湄洲岛实施可再生能源发电、厨房及交通电气化、建筑能效提升、碳普惠旅游模式创新等重点工程。
力争到2022年减碳508吨,实际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至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16 26981吨,实现“碳达峰”;到2025年累计减碳29149吨,实际碳排放降低到2930吨,碳汇水平达到3032吨,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实现“碳中和”;并以湄洲岛为示范点,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推动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贡献智慧与方案。

四、全球契约近期新成员名单2022年1-2月,全球契约中国网络新增27个企业成员,新增成员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北京商道纵横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苏州祐新装饰家具有限公司北京品行和一广告有限公司上海恒泽印务有限公司责扬天下(北京)品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山东天源化工有限公司汇美极致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重庆祥富机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汇源印刷包装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兴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民达科技有限公司镇江欧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东园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深圳市几米物联有限公司云南宁宝碳汇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卡美泊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17 上海欧鼎工艺礼品有限公司南通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德燊环保包装有限公司宁波峰梅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漳平市金旺玻璃钢工贸有限公司从日轻巧型晶硅太阳能有限公司河北华星尔贸易有限公司苏州安奇包装木业有限公司上海庆庆物流有限公司宗厚供应链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查询全体成员信息可登陆/)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18

标签: #软件 #数据 #有什么 #做什么 #数据 #要学 #十大 #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