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目,合肥工业大学高教研究所主办

星座 0
2017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本期要目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李依环)
(1) ●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万玉凤)
(7) ●推动新增学位授予单位高质量发展(董鲁皖龙) (11) ●中国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的成效和问题(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院士朱高峰)(14) ●立足新时代努力培养“新工科”人才——北方工业大学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工程 工程科技人才探索与实践(北方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郑文堂) (21) ●合肥工大:探路“三位一体”人才培养(陈彬等) (26) ●建立有根、有魂、有效的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复旦大学孙向晨等) (2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53) ●产教融合:问题、政策与战略路径(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杨克瑞) (60) ●天大绘出卓越工科人才培养“路线图(靳莹等) (65) ◎【本校教研视窗】(三则) (83) ◎QS
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排位齐升 (85) ◎建设高水平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105) ◎高校专业设置要适应科技创新 (120) ◎提升高教发展的起点 (121) ◎什么制约着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131)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举行 (135) ◎基金委发公开信:避免人才项目异化使用 (135) (注:本刊电子档可在校教务部教学办公室网站“文档下载”专区浏览或下载,网址:/ans/documents/quality/) 目 录 【本科教育工作会议】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李依环)
.........................1 建一流本科教育还需打通哪些堵点?(王庆环).................................2 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万玉凤)...7 【学科建设】 新增硕博学位授予单位释放了什么信号(晋浩天)...............................8推动新增学位授予单位高质量发展(董鲁皖龙)................................11 【“新工科”建设】 中国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的成效和问题(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院士朱高峰)....14立足新时代努力培养“新工科”人才——北方工业大学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探索与实践 (北方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郑文堂)..............21高等学校的新工科建设策略(刘鑫桥)..........................................25 【教学改革】 合肥工大:探路“三位一体”人才培养(陈彬等)................................26建立有根、有魂、有效的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复旦大学孙向晨等)..................29论大学课堂教学的三个“应然”(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37 【产教融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53“产教融合”理念下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唐未兵等)............................53福州大学先试先行,打造产教融合新榜样(许晓凤)..............................58产教融合:问题、政策与战略路径(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杨克瑞)................60 【他山之石】 天大绘出卓越工科人才培养“路线图(靳莹等).................................65行业高校特色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与实践探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尧等)..........69 大学高素质教师队伍从哪里来(储召生).......................................74构建“一对接四合作三服务”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长沙学院韦成龙等).........78 【本校教研视窗】(三则)...................................................83 【资料库】 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排位齐升...................................85中国高校领跑新兴经济体大学排行榜..........................................86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报告:浙大发文量居首................................862018年度陈嘉庚奖揭晓6人6项目获奖......................................87中科院位列2018自然指数榜单全球十大科研机构首位................................8835家创业企业登陆北京大学生创业板.........................................92高校教师职称怎样才能评好..................................................92人工智能时代需培养学生怎样能力............................................94“三创”教育凝聚精神文化.................................................97国际化人才,会说外语还不够................................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校更名,标准何依.......................................................101霍金生前最后一篇论文发表:平行宇宙没那么多...............................102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井喷增长.............................................105 【论点摘编】 建设高水平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105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本科教育的8个“首先”.................................105工程教育须更好应对新经济挑战............................................110分类评价改革已见成效唯论文导向如何扭过来................................112大国人才观应机制先行.....................................................115“双一流”是什么都能装的“筐”?.........................................116高校专业设置要适应科技创新...............................................120提升高教发展的起点.......................................................121新时代高等教育急需自我革命...............................................123“抢人战”高校不能做旁观者...............................................124施一公:希望西湖大学十年后达到加州理工规模...............................107 姚建涛:人才培养就是创新思维培养..........................................108一流人才培养须“知行合一”...............................................125质量永远是撬动学位点增减的有力杠杆.......................................127把产教深度融合摆在重要位置...............................................128通识教育应突出价值观导向.................................................130什么制约着交叉学科人才培养...............................................131校企合作不能过度依赖“化缘”.............................................133 【信息集粹】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举行...........................................135基金委发公开信:避免人才项目异化使用.....................................135建设新时代科教协同绿色通道...............................................139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初审结果公布................................140清华大学:发布慕课平台认证证书项目.......................................141北京中医药大学将50项教师研究成果融入20门课程教学.......................142北京邮电大学:65%学生参与双创实践........................................143南京理工大学“工程精英”培养纪实.........................................144河南理工大学:探索全员育人新途径.........................................145“深海勇士”号迄今年龄最大乘客:82岁汪品先院士在南海下潜获重要发现......147本土博士毕业直接获聘985高校教授、博导...................................148 办刊宗旨 ◎理论探讨◎改革实践◎百家论点◎教改信息 求新求精求新求实求新求特求新求快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主 编:陈翌庆 副主编:张宝 执行主编:王章豹 出版:合肥工大高教所出刊日期:2018年6月25日印数:350份安徽省内部资料准印证00-1253号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本科教育工作会议】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 李依环“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昨日在成都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陈宝生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
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
高等教育战线要树立“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理念,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
聚焦本科教育工作,陈宝生提出8个“首先”。
即高校领导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师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学校资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学条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要首先在本科创新,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要首先在本科显现,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实践,核心价值体系要首先在本科确立。
推进“四个回归”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陈宝生指出,要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各类资源、高校的标准和政策都要主动聚焦到这个中心、这个根本上来。
陈宝生强调,一是回归常识。
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二是回归本分。
要引导教师热
1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
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
三是回归初心。
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是回归梦想。
要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写好“奋进之笔”办好一流本科教育陈宝生表示,写好“奋进之笔”,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要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突破,努力实现有灵魂的质量提高、有方向的水平引领、有坐标的内涵发展、有特色的双一流建设、有引领的标杆大学。
陈宝生强调,一是内涵发展更深一些。
要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推进课程内容更新,推动课堂革命,建好质量文化。
二是领跑发展更快一些。
要加强新工科建设,加强医学教育、农林教育、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努力建设一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
三是公平发展更实一些。
要补齐区域发展短板,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集聚-溢出效应”,引领带动高等教育集群整体发展。
四是变轨超车更坚定一些。
要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共享,重塑教育教学形态,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推动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变轨超车”。
五是创新发展更紧迫一些。
要不断推动高等教育的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更加自信地在世界舞台、国际坐标和全球格局中去谋划发展,参与竞争和治理,创建中国理念、中国标准、中国方法和中国模式,建设世界高等教育新高地。
(原载“人民网”2018.6.22) 建一流本科教育还需打通哪些堵点? 王庆环 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举行,会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
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本科教育”而不是“本科教学”为名召开的会议,对我国高等教育而言具有风向标和里程碑意义——
2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本科教育”与“本科教学”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质的差别,将本科人才的培养置于大教育的视野中,才能打通过去存在的一些“堵点”。
那么,本科教育要打通哪些“堵点”,才能达成一流呢? 堵点大学生学业轻松对策有效增负,严把出口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是轻轻松松、玩玩游戏就能实现的。
”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如是说。
根据中国大学生学习发展研究和全美大学生学习的数据调查和分析,我国大学课堂的挑战性和美国高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高校还存在一些内容陈旧、轻松易过的“水课”。
一位从美国纽约大学交换到北京某一流高校学习的学生对此深有感触,她觉得中国学生都是“学霸”级的,但在学习上并不那么较真儿,“在纽约大学,我们都有一个基本的学术底线,就是决不生产学术垃圾,写出的东西一定是别人没有写过的。
但我看到中国的很多大学生在写课程作业时东拼西凑,糊弄了事。
而且,我觉得我们上学要比中国学生累多了。
”有人把中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和大学生轻松的生活形象地比喻为“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
同时,高校要严把出口关,改变学生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
”陈宝生说。
目前,我国大学生只要进了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的现状,正在困扰着急欲提高质量的办学者。
根据厦门大学教授邬大光研究团队对全国820所高校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的统计,两者分别平均达到了97.75%和96.90%。
而美国排在前50名的高校六年毕业率平均有89.7%,而排在51至100名高校六年毕业率平均只有56.2%。
虽然美国如此低的毕业率有其自身原因,但轻轻松松毕业在研究者看来正是影响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原因。
在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一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比较研究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或高阶思维能力,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大学生只要上了大学几乎都能按时毕业,几乎都能拿到文凭,这使得他们没有动力去努力学习。
记者近期采访高校人士时也发现,大学生缺乏“内生动力”是他们
3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当前最头痛的事,而缺乏“内生动力”不仅出现在学业成绩一般的大学生身上,也出现在成绩优秀的大学生身上。
学生的第一任务就是读书学习。
据了解,目前一些高校在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可选择性,并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兴趣上进行了尝试。
同时,高校也在探索如何在学生的学业管理上既有激励也有约束。
改变考试评价方式,严格过程考评,通过鼓励学生选学辅修专业、参加行业考试等,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读书、了解专业、掌握思维方法上,实现更加有效的学习,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在教育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
堵点教师评价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对策改革评价体系,加大教学权重“我必须专注于科研,以便在未来几年可以发表更多的文章,否则我将会失去在这所大学的职位。
”在采访中,一位中青年教师这样跟记者“吐槽”,他的心态代表了当前许多大学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学术生存状态,即在大学高度量化的学术锦标赛中生存。
“不是所有能被计算的东西都重要,也不是所有重要的东西都能被计算。
”50年前,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卡梅隆就曾批评过度量化对社会科学研究的严重危害,然而,在全球化时代,大学正在经历急剧的变革。
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全球排名和科研评估已经绞合成势不可当、无处不在的强大体制,系统地控制了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生态,越来越多的大学正不断沦陷为发表论文尤其是英语论文的量产工厂,教育和社会服务的人文功能日渐异化。
我国大学也概莫能外,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一些学校在评价教师时,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过度强调教师海外经历、国外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等。
重科研轻教学的“指挥棒”,影响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研究员陈先哲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在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对科研和教学的投入给出的比例是7:
3。
在量化评估的风潮下,如何让最不好量化的教书育人成为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的“指挥棒”,是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4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据了解,目前高校正在大力推动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一线,并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完善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实现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
与此同时,教育部也在鼓励高校改革评价体系,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明确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加强对教师育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与考核。
加强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施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
加大对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中把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为同等重要的依据,对主要从事教学工作人员,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额度,保证合理的工资水平。
“我们对教学工作的要求要硬一点,教学工作达不到平均水平,就不能晋升职称,要真正将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到实处。
”陈宝生说。
堵点输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策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四处张贴着托福、GRE、考研、公务员考试的小广告,是大学校园独特的一景。
在图书馆和教室苦读的学子,大多被包围在英语和考研书籍中,习惯了在种种考试和竞赛中比拼的他们,在大学四年中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漂亮的成绩单,以及对自己的就业、考研、出国留学有益的校内外活动中,精心计算着积点分数,只做对自己未来有好处的事。
“一旦进入工作岗位,他们便精心计算,只做可能给个人升职带来好处的事,对他人和办公室的公共事务毫不关心。
”一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国企员工告诉记者。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不是我国的“特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华尔街之狼”们过分贪婪,为追求利润钻制度的空子,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毕业于美国常春藤名校的“常春藤的绵羊”。
只顾学生的学业而忽视学生的德行培养无疑是危险的。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本科教育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必须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专业课教师。
我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先生的
5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家庭学术沙龙一直被传为美谈。
作为享有盛誉的名导师,潘懋元带的研究生很多,其家庭学术沙龙就是他与学生开展经常性互动与交流的重要途径。
沙龙开始于1985年,属于典型的“漫谈式”,既谈学问中的人生,也谈人生中的学问。
30多年来,只要不出差,每周六晚潘懋元家里都会上演这样的一幕。
漫谈中,一篇篇论文和一个个成果渐渐孵化催生,一个个学科中坚和骨干从这里走出,沙龙带来的师生之间良性互动十分见效。
在大学人才培养中,如何像潘懋元这样守住教书育人的初心,是值得高校和每一个从教者学习的。
“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
”陈宝生说。
对高校而言,要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过程中,推动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对教师而言,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人人讲育人。
堵点就业和大学专业不对口对策深化协同育人,建设一流专业针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将近半数以上的毕业生专业不对口。
虽然这种不对口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但专业所学非所用,对个人和高等教育资源而言,都是巨大的浪费。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引发世界格局的深刻调整,不仅重塑了国家竞争力在全球的位置,重构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也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
在陈宝生看来,应对挑战,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在一些领域大胆改革、加快发展,形成领跑示范效应。
2017年教育部推出的“新工科”得到了产业界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表明政产学研协同育人不仅在理念上得到社会认同,也在实践中愈加深入。
据了解,在医生、农林人才、法治人才、新闻传播人才、教师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上,协同育人在拓围、提质、增量、创新上,采用不同以往的方法、路径、理念和标准,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一流本科人才。
与此同时,在“双一流”建设的布局中,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性愈发突出。
对此,陈宝生说:“我们要在‘双一流’建设中加强一流本科教育。
学科一流并不代表专业一流。
一流大学建设必须聚焦人才培养,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反哺人才培养,建设一流专业。
同时,应用型高校也要加强一流本科教育。

6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据了解,下一步教育部将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即建设1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1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引领支撑高水平本科教育。
(原载《光明日报》2018.6.22) 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 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 万玉凤 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宝生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
高等教育战线要树立“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理念,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
高校领导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师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学校资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学条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要首先在本科创新,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要首先在本科显现,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实践,核心价值体系要首先在本科确立。
陈宝生强调,要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一是回归常识。
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二是回归本分。
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
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
7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决制。
三是回归初心。
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是回归梦想。
要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陈宝生强调,写好“奋进之笔”,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要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突破。
一是内涵发展更深一些。
要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推进课程内容更新,推动课堂革命,建好质量文化。
二是领跑发展更快一些。
要加强新工科建设,加强医学教育、农林教育、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努力建设一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
三是公平发展更实一些。
要补齐区域发展短板,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集聚溢出效应”,引领带动高等教育集群整体发展。
四是变轨超车更坚定一些。
要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共享,重塑教育教学形态,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推动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变轨超车”。
五是创新发展更紧迫一些。
要不断推动高等教育的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更加自信地在世界舞台、国际坐标和全球格局中去谋划发展,参与竞争和治理,创建中国理念、中国标准、中国方法和中国模式,建设世界高等教育新高地。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林蕙青主持会议。
上海市教委、江西教育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东莞理工学院、青海大学做交流发言。
会议在四川大学设主会场,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分高校设分会场。
中央有关部门教育司(局)、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新疆兵团教育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负责同志,教育部有关司局、教育部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负责同志,高校管理人员、教师代表等共5.2万人参加会议。
(原载《中国教育报》2018.6.22) 【学科建设】 新增硕博学位授予单位释放了什么信号 晋浩天 只要是与学位有关的消息,总会引来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明确北京工商大学等7个博士学位授
8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予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4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自批准之日起,可开展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工作。
2017年11月10日,西藏大学举行首届博士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授予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等三个专业的四名毕业生博士学位。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还指出,中国民航大学等21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同大学等25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需进一步加强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待其办学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能力达到相应要求,并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核查后,再开展招生、培养、授予学位工作。
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出发点、标准是什么?对于仍需加强建设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如何加强建设?对此,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有关负责人。
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还比较薄弱“本次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针对的是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区域之间的不平衡,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研究生教育还比较薄弱,对国家区域、民族发展战略的支撑有待加强。
因此,必须坚持服务需求,针对上述短板弱项,着力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更加注重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布局和平衡充分发展。
当然,在我国学位授权体系布局基本完成的情况下,高质量发展既是必须落实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
因此,这位负责人强调,首先通过制定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设立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导向,确保申请单位的基本办学质量;其次,通过组织高水平专家严格复审,对申请单位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办学质量,避免低水平重复。
记者了解到,质量导向应贯穿于学位授权审核的全过程,既要在批准前的审核端强化质量,也要在批准后的建设端强化质量。
因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门作出决议,为保证质量、促进建设,对需要加强建设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即使已经通过了审批,也要求其主管部门制定建设方案,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支持新增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达到相应的办学水平。
新增博士、硕士单位的标准是什么
9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该负责人还表示,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申报、评审、审批程序包括学校申请、省级学位委员会核查材料并确定申请资格、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评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复审等六个环节。
“需要特别说明的有两点,一是对于有高校达到申请基本条件的省(区、市),推荐名额没有限制,只要符合基本申请条件的高校都可推荐。
同时,考虑到各省份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研究生教育的迫切需求,对没有高等学校符合申请基本条件的省(区、市),可按照国家、区域的需求择优推荐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高校各一所。
二是对于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无论是达到申请基本条件的高校还是按需推荐的高校,都要参加复审,且是差额的。
对于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只对按需推荐的高校进行差额复审,对符合申请基本条件的高校不再进行复审,仅进行材料核查。
” 新增博士、硕士单位的标准是什么?负责人介绍,拟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必须是服务本地区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
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合理,年龄结构合理,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与专任教师的比例合理,部分教师担任过研究生导师,新增硕士单位导师比例中应有一定比例的双师型教师及行业、企业专家。
“近5年内,新增博士、硕士单位一般应获得多项省部级及以上教学奖励,无重大学术不端事件。
此外,这些高校一般应获得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取得若干高水平学术成果,有多项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或被政府采纳。
”他说。
总体来说,此次新增博士、硕士单位,重点考虑了以下政策导向:一是优先支持符合申请基本条件的高校;二是优先支持边疆地区具有重大国家战略意义的高校;三是优先支持填补国家空白领域的高校;四是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西部地区高校和民族高校;五是同等条件下适当考虑布局在非省会中心城市且该城市没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高校。
预计增加教师编制两千五百余个对于那些仍需加强建设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下一步该如何走?这位负责人解释说,对照申请基本条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的28所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9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仍需加强建设的有21所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5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这些单位的主管部门都制定 10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了专门的建设方案,在办学方向、办学经费、师资队伍、支撑条件等各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针对性地补齐这些高校的短板,使其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相应办学水平,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
他说,经统计,建设举措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破除“等靠要”思想,更加聚焦高水平和高质量,建设动力明显增强。
二是显著增加办学经费,统筹财政、社会、自筹等多元经费渠道。
三是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设立“编制池”等多个办法,预计增加教师编制两千五百余个。
四是着力优化在校生比例结构,特别是部分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计划通过大幅度调整,推动全校整体办学结构的优化。
五是更加重视科研育人,创新机制,采取支持实验室及平台建设、保持师均科研经费稳步提升、开展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校企校地服务与联系等多种措施,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发挥科研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支撑作用。
此外,按照规定,新增学位授权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部署,每3年开展一次。
今后将按照此规定,定期开展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工作。
(原载《光明日报》2018.5.14.) 推动新增学位授予单位高质量发展 董鲁皖龙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其中北京工商大学等7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4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自批准之日起可开展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工作。
中国民航大学等21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同大学等25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需进一步加强建设,待其办学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能力达到相应要求,并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核查后,再开展招生、培养、授予学位工作。
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主要考虑是什么?新增单位的标准是什么?对于仍需加强建设的新增授予单位,该如何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着眼于深化研究生教育供给侧改革 11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该负责人介绍,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针对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深化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本次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的主要考虑。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区域间不平衡,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研究生教育比较薄弱,对国家区域、民族发展战略的支撑还有待加强。
必须坚持服务需求,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更加注重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布局和平衡充分发展。
”该负责人说。
提高质量、以评促建也是此次审核、授权的重要目标。
该负责人解释,当前我国学位授权体系布局已基本完成,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目标。
因此,首先通过制定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设立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导向,确保申请单位的基本办学质量;其次,通过组织高水平专家严格复审,对申请单位严格把关,确保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办学质量,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而在学位授权审核的过程中,质量导向始终贯穿全程,因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门作出决议,即使已经通过了审批,也要求其主管部门制定建设方案,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支持新增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达到相应的办学水平。
“此外,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质量水平的前提下,要以合理的博士、硕士单位增量,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研究生教育平衡充分发展。
”该负责人说。
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依照《博士硕士授权审核办法》规定,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申报、评审、审批程序有六个环节,包括学校申请、省级学位委员会核查材料并确定申请资格、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评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复审、公示、正式审批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是推荐名额,二是复审。
”该负责人介绍,在名额推荐方面,对有高校达到申请基本条件的省(区、市),推荐名额没有限制。
对没有高校符合申请基本条件的省(区、市),可按照国家、区域的需求择优推荐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高校各一所,此类申请高校简称“按需推荐高校”。
而在复审方面,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都要参加复审,且是差额的。
对于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只对按需推荐高校进行差额复审。
12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经上述程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最终审批通过28所高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9所高校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各省(区、市)均有高校新增为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标准是什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复审中,从办学方向与特色、师资队伍与水平等5个方面对新增博士、硕士单位进行把关,博士、硕士单位在水平要求上有一定差异。
”该负责人说。
他介绍,在办学方向与特色上,要求新增单位拟开展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必须是服务本地区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
在师资队伍与水平上,要求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合理,生师比合理等。
在人才培养与质量上,要求近5年内获得多项省部级及以上教学奖励,同时已制定科学完整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等。
在科学研究与贡献上,要求具有相当的科学研究基础,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等。
在条件支撑与管理上,要求学科设置合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充足等。
此外,也有高校虽进行了公示,但并没有被批准为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这是为什么? 该负责人解释,根据复审专家组希望适当增加学位授予单位数量的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启动了特别程序,对复审中专家同意得票不足三分之二的10所申请博士单位高校和1所申请硕士单位高校,进行了审议表决,决定将这些高校中得票在二分之一以上的4所申请博士单位高校作为审批对象,列入审批程序。
经表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这4所高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其余高校虽然进行了公示,但没有进入审批程序,未被审批为新增博士硕士单位。
多举措聚焦高水平、高质量建设对照申请基本条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的28所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9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仍需加强建设的有21所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5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这些高校该如何加强建设?“这些单位的主管部门都高度重视,制定了专门的建设方案,在办学方向、办学经费、师资队伍、支撑条件等方面加强引导和支持。
”该负责人介绍,经统计,建设举措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一是凝练办学方向和目标,破除了“等靠要”思想,聚焦高水平和高质量,建设动力明显增强。
二是显著增加办学经费,统筹财政、社会、自筹等多元经费渠道。
三是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 13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过人事制度改革,设立“编制池”等多个办法,预计增加教师编制2500余个。
四是着力优化在校生比例结构,推动全校整体办学结构的优化。
五是更加重视科研育人,采取支持实验室及平台建设、保持师均科研经费稳步提升、开展国内国际交流合作等多种措施,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发挥科研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支撑作用。
“未来,按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规定,新增学位授权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部署,每3年开展一次。
今后将定期开展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工作。
”该负责人说。
(原载《中国教育报》2018.5.11) 【“新工科”建设】 中国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的成效和问题 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院士朱高峰 工程教育近年来,我国工程教育的主要变化就是回归工程。
这个口号(目标)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MIT一批教授针对美国工程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
美国在二战后感到在科学研究上同欧洲比有较大的差距,为此,美国的大学(包括工科大学)把重心转向科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到了二十世纪
七、八十年代,由于这种趋向,再加上经济上的去工业化,暴露出了美国工程力量薄弱的一面,尤其是与日本的竞争在不少方面处于劣势,同时,亚洲四小龙也在快速进步,这使美国感到了压力,因此MIT提出了“回归工程”的口号。
中国在近几十年中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从无到有撑起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工程教育体系。
在改革开放后,纷纷学习西方(主要是美国)的教育模式(即MIT提出“回归工程”之前的模式),后来又由上而下对教育体系进行了大的改造,各种产学结合办学的方式被取消、割裂,专科院校大批合并到综合院校。
理工科教师长期脱离工业实际,导致工程教育趋向于学术化、理论化。
同时,由于企业大量由国外引进技术,国内很多只是做加工,而大批专业研究单位又被改制为企业,因此产业对国内技术来源缺乏需求,迸而导致人才供需脱节。
期间虽有一些学者到欧洲德国、瑞士等国家学习访问,了解他们重视工程的特色,但回国后并未形成学派或集体力量。
14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多位资深学者(中科院学部委员)和产业界人士的长期呼吁后,成立了中国工程院。
随后由一批工程领域学者兼教育家,如张维、张光斗院士等引领,开展了对中国工程教育的研究,并持续做了一系列咨询研究课题,期间工程院成立教育委员会,集中了包括行政机构、教育机构等方面的人士研究我国教育,尤其是工程教育中的情况和问题,结合社会各方面的研究、调研,参考了各国工程教育的情况和变革,提出了一系列咨询意见,为政府、学校实行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意见。
一大批有识之士在各类教育机构进行了不懈努力,使我国的工程教育面貌有了较大的变化。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进步,单纯依靠引进技术已经不能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后,各地纷纷响应,对工程领域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且拓展了范围。
学校则在努力适应这种变化。
因此,虽然我们没有非常鲜明地提出回归工程的口号,但实际上各种工作是围绕这个目标在做的。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明确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区别和关系在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过程中,三者的关系逐步明确。
工程教育界许多人强调工程教育不同于科学教育,要独立发展,建立自己的体系和范式;技术教育虽然从属于广义的工程教育范围,但也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当然,由于社会观念、习俗、评价体系和既得利益的束缚,要在实践中完全做到这些还有待时日。

2.在实际中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人的知识来源于实践,因此认识过程是实践——理论——实践,这已经被广泛接受。
但人们从事工程(造物)过程中,尤其是造新事物过程中,并没有见过或者感受过这个新事物,而是凭着对其它新事物了解的积累并根据需求去设想所造之物,然后按照设想去制造(建造)新物。
人在实践中积累知识需要漫长的过程,原始人从发现火到发明生火方法,从发现金属到发明制作金属工具都历经了千万年。
后代人为了缩短这个过程就采用了教育的手段使人类的知识能较快地代际相传,而教育的过程多年来主要是理论——实践——理论。
这就大大缩短了掌握知识的整个过程,近代教育发展的过程也证明这种做法的有效性。
但这个过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周期过长,4~5年时间实际上只是一个周期,各环节间联系不够紧密;二是实践不真实,简化了很多因素,不是真刀真枪,容易形成花架子;三是教师本身缺乏实践,指导学生效果不好;四是在研究生阶段,很多学生被当成单纯劳动力,进步不够 15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大。
针对这些问题,各国各校都在进行探索。
主要措施有:①增加实践环节,缩 短周期,但需要研究的问题是缩到多短为好,实践的深度与周期长短之间的关系,各个不同专业的不同情况等,还需要大盘探索;②加强校企合作,方式多样,各类学校也不一样,关键在于企业和学校要真正成为利益共同体,措施要真正有利于学生成长。
当然政府的支持是必要的,但是企业学校双方有互动需求、形成共识是关键。
此外,加强教师培训、尤其是强化其工程实践背景等,当然更是必需的。
在理论实践之间还有一些中间环节,如设计、建模、仿真等,这些在不同场景中都有很好的效果,但从认识论角度对它们加以研究探讨,还需要做很大的努力。

3.关键在于转变思想方法学生的能力核心是思维能力如果学生不会用脑,或者完全靠记忆,不去思考,只当存储器,不当运算器、选择器,那是必然要被替代的。
而思维方法的核心是唯物辩证法。

4.观念上要建立系统论任何工程都是一个系统,大工程更是复杂巨大的系统。
做工程的人必须要建立系统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局部与整体,局部服从于整体,整体又要受制于局部,一个局部缺失或者做不好、不合格,就会损及甚至殃及整体;二是架构与功能,做工程构建一个复杂系统,为的是实现功能,但功能要通过架构来形成,架构本身的复杂性、稳定性又制约着功能的实现。
如何做到架构简单、明快是工程中的基本问题,而功能同样要尽量简洁,不要堆积很多并不需要,有时又互相矛盾的功能。
当然,必要的功能是要周全地考虑的。
要让学生懂得,工程系统是复杂的、多维度的。

5.学科融合现代工程的学科基础越来越复杂,一方面是社会发展,巨大的、复杂的需求越来越多,比如资源采集环境越来越复杂,交通出行要求越来越高,生活用品要求越来越精细,机械装备精度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二是技术进步产生了很多新的领域;三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在成本效益、法律等方面有大量新的问题,所以工程教育中必然产生大量的学科融合需求。

6.评价 16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评价包括对整个工程教育的评价、对具体学校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目前大学主要关心的是对学校的评价。

7.供给与需求供给与需求之间应该大体上匹配。
目前在工程教育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规模与结构之间的矛盾。
中国已经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而工科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也居世界前列,但从结构上看,无论是类型和专业就都有问题了,更严重的是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要求高学历,社会对职教的歧视观念没有根本变化。
专业则出现赶风的现象,供求不平衡的周期一直在延续,问题在于没有人对此进行细致的实事求是的研究。
至于继续教育,则一直未能摆脱向学位教育靠拢的诱惑。
其二是数量与质量的矛盾。
这是个永恒的问题,应该承认,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化的过程中,学生的平均智力水平有所下降,教师的平均水平也有所下降,这是可以理解的。
这种情况下,学校之间难免会为争夺优质生源使用各种手段。
近期,为争抢优质教师又再起风波。
但这些都无助于平均水平的提高,无助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只有真正采取一些整体提高的措施,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育整体工程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物,它的问题,它的改进,它的发展,它的 提髙,都与教育整体休戚相关。
我国教育事业整体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同时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兹举其要者略加分析。

1.培养目标前些年在对学校考核中,主要是看投入,首先是看硬件,有多少大楼,生均面积,多少实验室,操场有多大,跑道长300米还是400米,最好800米等等。
后来觉得不够了,又加上软件,课程设置、教材、教师水平、研究水平等等。
近年来学习西方,引进了“OEB”(e-besed-Education)的概念,即要看产出,以产出为目标。
这样问题就来了,产出怎么去衡量,同样一个学生怎么说好不好?概括说,培养人主要看两个方面,即做人和做事,我们总体上要求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展开可以说知识、能力、品德全面发展。
展开到做人和做事。
做事方面涉及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实践环节等,科学教育、人文社科教育和工程教育实际内容有很大不同。
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德育,这些年来很难说优秀。
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复杂,社会道德水平有所下降,不可能对学 17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校不发生影响。
另一方面德育的内容过于教条,方式过于单
一,而且不是贯穿于教育整体中,往往把德育作为单纯的知识传授,简单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简单要求保证学时,而不是作为养成教育,按培养人的观念行为来设计、统筹,使不少学生缺乏正确的三观,缺乏面对各种现象的判断力,缺乏面对成功尤其是挫折失败时的应对能力,不少学生存在心理障碍,这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

2.个性化和针对性在学校教育中真正要做到个性化是不现实的。
从需求方面看,人与人之间有差异,从生物学角度讲可以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但从基因来看真正差异的比重非常小,从受教育所需要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看,最好和最差之间可能会有很大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很独特,因此真正的个性化是没有必要的。
从供给方面来看,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还是班级太大,人数太多,根本谈不上1对1的教育方式。
例如,一个班级有50个学生,有一道题25个人做对了,其他25个人做错了,做对的应该基本上是相同的,也可能有个别人是用了和老师讲的不一样的方法做出来的,而25个错的不可能每个人都错的不一样,可以归纳为几种错法,老师只要把主要的错法讲一讲就大体可以了,剩下的如果有采用特别新的方法的学生,并且经常这样表现的,可以多给些题目去做,或者给一些参考资料增加其自学的机会;对特别差、一点也不懂的个别学生可以适当在课下单独补一下,如果能跟上当然很好,如果确实太差,且长期如此,那么留级甚至退学也是应该的,可以让他去准备从事其他方式的劳动。
所以,对于不同情况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时可以分类,但首先要照顾好大多数。

3.公平和卓越的平衡公平是社会的基本要求,公共资源的分配有时还要向弱势群体倾斜一些,对中国社会来说,目前的髙考尽管备受诟病,但还是公认为各种不理想、不完善的办法中最好的一种。
但考完了录取进了学校,大家就要有同等学习的条件。
学校要追求卓越可以理解,也当然是好亊,但卓越如果只体现在为少数人提供机会那就有问题了。
尤其是公立学校,如果把资源集中提供给少数人,形成了马太效应,那就违背了公平的原则,是不应该的。
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促使他们更好地发挥潜力,但主要应当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利用公共开放资源去提髙,如果教师个人在业余时间愿意给某些人更多帮助,当然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作为学校的组织行为,那就不好了,况且个别天赋特别好的人,往往会有自己的 18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想法和做法,不是靠特殊保护下拔苗助长就能成才的。

4.入与产出——宏观与微观教育是社会中的一件大事,教育占用多少社会资源,其产出效果如何应该 有个定量的基本判断。
目前我们知道的,只是经过多年努力,各级政府投入教育的经费总和连续几年达到了GTP的4%以上,这是公共经费中唯一定了比例的支出项;另一个就是家长们为子女教育普遍疲于奔命和高额金钱支出。
教育是否办得好,归根到底要看投入产出及其关系,教育投入产出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全社会(包括政府、社会和家庭个人),二是家庭,三是受教育者本人,三个层面都要考虑,做到大体均衡。

5.基础教育和髙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两个阶段的共同目标是培养青年学会做人和做事,但又有阶段性的区别。
基础教育是普及性的,应该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教育(在高中普及后就完整了)。
基础教育同样要讲德才兼备,知识、能力、品德。
接受基础教育后就可以成为一个有一定文化的劳动者,具有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做事的基础能力。
而高等教育则是选择性的,个人要选择是否上大学,学校也要选择是否接受;高等教育在做人教育方面主要是境界的升华,在理念、三观、理论等方面有提髙,思想和行动更加一致;在做-車方面则是更专业深入,实现理论和实践在髙层次上的结合。
因此两个阶段要明确定位和区分,合理衔接。
现在中小学的应试导向,使得德育薄弱,体育和美育缺失,缺乏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学生体质下降,精神疲惫,不少人心理脆弱,受不了任何挫折,一些基本道德,甚至待人礼仪的养成都要挪到大学去解决;单一的智育由于缺乏实践和生活体验,也难以内化,形成良好的品味和方法,这就给未来髙层次的学习留下了隐患。
而到高等教育阶段,一部分落榜者和考到较低类别学校者灰心丧气,多数人则感到终于可以松口气可以玩一玩了,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青年成长。
现在有些中学,尤其是较好的中学,还流行一种做法:引入部分大学课程,赋予学分,以后上大学时以免修,据说这还是国外的舶来品。
如果个别学生确实能力超前,想发挥潜力,多学一些也无可厚非,但如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这样做,那就混淆了不同阶段,不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
而用学分等方式鼓励学生这样去做,是否会弄巧成拙,影响中学本身课程的学习,需要综合研究其中的利弊。
19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几点建议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上应组织力量认真开展研究。

1.人才结构及其成长规律研究教育部门是人才供给的源头,而供给与需求是对立统
一、紧密联系的,如 果不管需求,供给是做不好的。
人才领域同样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以要很好研究人才结构,不但是专业结构,还要包括层次结构、类型结构,以及随着技术、社会发展而引起的人才结构的变化等。
人才与物质产品不一样,人才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进步,不断变化,教育部门传统上只提供初始人才,不能包办其整个成长过程,人才成长过程中有多个影响因素,大多不是教育部门能左右的,但学校应该研究人才在成长的各个阶段与学校的培养有什么关联,学校应如何改进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工作,以更好地适应人才成长的需要,还要研究人才成长不同阶段如何更新补充新的知识,学校与产业、企业如何合作开展继续教育,等等。

2.人力资本及其效率研究西方国家对人力资本都有较多的研究,但我国未见有真正深入的研究。
必须指出,这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经济发展投入无非是自然资源、人力和货币资本三个方面,综合研究就要基于对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分析计算。
人力资本有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二者联系起来就是效率。
教育当然是人力形成的主要渠道,但教育不是全部,还有社会各方面的投入,如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投入和个人努力的投入,教育的产出也不是教育的独立产出而是学生就业后各种因素叠加的产出。
人力资本可以从国家社会、产业企业、家庭个人不同层面来分析,这当然不是教育部门一家能做到的,但教育部门应起到重要的作用,要和人力的使用部门合作来做。
无论如何,人力资本不研究清楚,教育部门的效率和作用是无法从根本上说清的。

3.全面校企合作研究由于前一段校企关系人为割裂,造成校企合作的很多困难,经过各方努力,问题逐渐在解决。
但目前主要问题是企业量大面广,多数水平较低,对院校提不出显性要求。
而多数学校都想面向少数“高大上”的企业,因此校企合作的面窄、效果有限。
中国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光是制造业的法人单位就有300万 20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个,其中绝大部分是传统产业,它们都面临着升级转型问题,不改变就没有出路,所以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经营管理上都亟需智力支持。
我国每年髙校毕业生最高达800万人,其中工科生近300万,所以宏观上说,一个企业平均可以每年摊到一个学生,关键是双方有没有合作意愿,有没有合作途径,有没有合作内容。
数百万企业中,绝大部分(99%以上)是中小企业,由于起点低,它们甚至提不出问题、看不清方向,更不要说向髙校、研究所提出清晰的合作项目。
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真正的智力支持。
我们能不能设想,全国一千多所工科的高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和行业组织的帮助下,主动与周围中小企业合作,由教师指导、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生产和管理一线,帮助企业分析形势、判断前景,提出问题,然后合作改进提高。
当然,那些头脑清楚、对问题已经有明确分析判断的企业,就可以直接进行合作,有些问题学校解决不了,可以找其他院所合作,共同来研究解决。
在此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除了专业能力、工程经验和职业精神得到锻炼以外,也可以获得应有的报酬,这样将大大促进我国企业的进步提高,也为学生毕业后的出路提供了前景。
(原载《新华文摘》2018年第9期,120-123) 立足新时代努力培养“新工科”人才 ——北方工业大学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探索与实践北方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郑文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
面对新时代新特点新要求,北方工业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北京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着力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学校立足传统工科院校基础,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新产业相关的“新工科”专业和特色专业集群,积极探索和培养富有时代特点的有担当有作为精神的“新工科”人才,走出了一条内涵式发展之路。
21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新时代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新目标目前,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改善,人们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
与此同时,更多人希望通过教育获得技能,获得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的手段,对高等教育来说,就是要能够提供针对不同需要而制定的有特色、多层次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
从教育供给侧来看,在工程教育领域,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世界较大规模的高等工程教育,2016年工科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1/3,专业布点17037个。
但同时也存在着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工科教学理科化、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实际脱节等一系列问题。
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中较大的几个专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会达到750万人。
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电力装备的人才缺口也将达到900多万人。
这一缺口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工程人才“供”与“需”之间的不匹配,传统的工程教育没有适应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需求,工程教育必须寻求培养方式的转变。
北方工业大学领导班子经过深入的考察和调研,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为学校“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为此,学校要培养学生具有对于未来全球事务与国家发展的责任心和使命意识;要使学生认知社会信息化过程的变化、科学和工程技术在社会信息化变化中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于全球化的影响;要使学生具有认知这些变化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新时代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新观念新时代高等教育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作为社会主义的大学,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好地把高校师生凝聚在党的周围。
学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始终坚持“育人先育德”,把“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贯彻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德学兼修,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法治意识、生态意识和工程伦理意识等,努力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学校树立创新型工程教育理念,提升学生工程科技创新、创造能力;树立综合化工程教育理念,推进学科交叉培养;树立全周期工 22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程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以及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
新时代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新思路国家教育部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并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鼓励高等院校积极探索建设“新工科”的发展路径。
学校办学70多年来,伴随国家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而不断成长壮大,为工业救国、工业兴国到工业强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奋斗在祖国各地的工业战线上,为国家工业建设奉献了知识和智慧。
为了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趋势,学校以增强服务北京“四个中心”能力为基点,提出了“四大工程”和“四大任务”,探索开展“新工科”建设。
“新工科”的建设不是单一学科门类之下的科研成果或者实验设备的比拼,而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彰显,学科综合、跨界培养、人文社科、理念创新、学校治理、校园文化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需要从体制机制、管理制度、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理念等方面加以保障。
学校深入贯彻国家一系列创新发展战略的工作要求,结合国家“双创”、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科创中心建设等方面的要求,紧紧围绕提升服务首都“四个中心”的能力,做好了“新工科”建设的顶层设计。
学校提出了“四大任务”即:转变办学模式,提升办学层次,拓展办学空间,丰富办学内涵。
“四大工程”即: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科技高地构筑工程,国际化办学领先工程,党建先进校创建工程。
“四大任务”与“四大工程”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共同为建设高水平工业大学奠定基础。
转变办学模式是建设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制度保障;提升办学层次是建设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关键指标;拓展办学空间是建设高水平工业大学的环境条件;丰富办学内涵是建设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内在要求。
新时代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新模式工程技术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相互支撑,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对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学校积极探索建设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新理念”,构建新兴工科和传统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探索本科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3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学校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主动调整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以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新产业相关的新兴专业和特色专业集群,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努力形成专业新结构,培养“能用、管用、实用、耐用”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人才。
学校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在教师指导下,鼓励学生根据专业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专业和课程。
进一步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完善“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广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专业化创客空间。
学校推动协同育人,努力实现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与创新创业赛事活动等。
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紧密联系工科发展与市场需求,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新时代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新途径学科交叉和深度融合是“新工科”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面临新的历史形势和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以及学科交叉的“混血儿”不断涌现,传统工科分类之间的壁垒和差异将变得模糊,“新工科”建设势必打破“学科陷阱”和“路径依赖”,从过去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各学科之间协同共享。
学校积极探索“新工科”的内核要点和外延重点,围绕学科专业新结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等内容开展实践,主动促进现有工科的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打造工程学科专业的升级版,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在“学科交叉、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学校打通校内人才培养的壁垒,贯通学科专业、贯通培养方案、贯通课程体系、贯通教学运行,建立不同类型的课程模块,供不同发展志趣、不同培养类型、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选择,并实现成绩统一管理、学分互认和学业信息共享。
此外,学校强化学生的首都意识、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治意识和生态意识,培养设计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自主终身学习、沟通协商能力和工程领导力。
近年来,全校无论理工文法,都学习通用与公共基础课程,例如:大数据、知识产权、科技与艺术、人工智能等。
同时,学校加大国际合作力度,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 24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
北方工业大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的“新工科”人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首都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原载《中国教育报》2018.6.7) 高等学校的新工科建设策略 刘鑫桥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产业的转型升级依赖于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新工科建设,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目标不同,采取不同的新工科建设策略。
高水平大学的新工科建设策略高水平大学应当发挥原有基础学科的优势,注重跨学科的专业整合,通过科研打造新知识的高地,这是大学进化的主要表现。
具体到工程教育领域,新工科的提出是一种知识跨学科创新的模式,新工科的新专业会促进知识的创造,使大学成为新工科知识的高地,进而溢出到区域内的产业之中,促进产业园区的成立和发展。
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于1861年,学校的定位是培养与社会经济相匹配的工程人才,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理工学院,在工程技术、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均在全球大学中名列前茅。
1862年,《莫雷尔法案》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
麻省理工学院的创始人威廉•罗杰斯认为学院的使命是“崭新的科学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理工学院所培养的学生应适用于社会的需求。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对机械工程的毕业生需求缺口巨大,因此麻省理工学院在发展初期将机械工程作为第一大专业发展。
由于其在发展初期过度重视毕业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到20世纪2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在科学研究前沿领域的地位逐渐下滑,引起学院管理层的反思。
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学校主动将内部资源整合,提高青年教师待遇,严格入学资格并提升学生的素质,逐步使基础科学研究扭转颓势。
在提升基础研究水平的同时,也主动与工业界合作,将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大学工业”模式。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麻省理工学院崛起为世界 25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一流大学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学校与工业界的合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美国国家研究评议会在1917年的年度报告中,将其描述为美国科学院的一个独立部门,协调国家的科学资源与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和工业机构之间的合作。
美国国家研究评议会最重要的作用是将政府、产业与大学结合起来,因此可以认为国家研究评议会是构成三螺旋结构的一个推动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家通过国家研究评议会议,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军工武器的研发和制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大学的实用主义精神已会得到空前发展。
1940年以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康普顿为代表的委员会向罗斯福总统提交《科学—无尽的边境》报告,建议推动基础研究发展并与应用科学相结合,从而促使政府加大了对大学的财政投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退伍军人法案》的颁布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扩招的标志,退伍军人进入高等教育选择的大多是工程应用学科。
从1947年到1991年,美苏争霸所带来的“冷战”也推动了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理工院校发展工程应用学科。
计算机的出现,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对计算机领域前瞻性研究和投入更进一步促使其高速发展。
麻省理工学院的呢起,关键因素在于“大学-工业”模式的确立以及政府引导大学参与国家实验项目和对大学持续的财政投入。
麻省理工学院办学的使命和始终与产业界需求融合的态度造就了当前的地位。
当前高水平大学的新工科建设可参考麻省理工学院崛起的过程,在提高基础科学研究实力的基础上,积极与新经济产业结合,将研发优势与相应企业紧密结合,做到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的新工科建设策略(略) (原载《教育文摘周报》2018.5.16) 【教学改革】 合肥工大:探路“三位一体”人才培养 陈彬
温才妃周慧“矿井下环境复杂,安全风险往往较大。
我们的项目不仅有望提高井下作业效率,而且能最大限度避免不稳定的生产环境对井下人员造成伤害。
”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上,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创建井下移动流媒体网络,实现对矿井机车的远程可信控制,为矿业企业提供了多种井下环境矿机车无人驾驶的解决方案,最终摘得了一等奖。
26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这支团队中,40%的学生是本科生。
他们的成长经历折射的是合肥工业大学进行的一场改革探索。
从2015年开始,“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开始在合肥工大推进实施。
纠正两个错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要坚持教师和学生两个中心并重。
然而,作为两大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却曾经存在两个角色的弱化甚至错位。
”在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梁樑看来,这场被称为“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一体化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直面的正是如何纠正这两个错位。
合肥工业大学教务部部长陈翌庆介绍说,在教学实践中,高校的德育工作往往仅盯着学生,大部分教师的德育角色却被忽视了,全员育人的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与此同时,日常教学环节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组织开展,教师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便相对处于从属地位,在专业教育和能力素质培养中,学生“角色”被弱化了。
“正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弱化乃至‘错位’,直接导致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脱节、创新思维与教学过程脱节、创新创业与培养目标脱节、能力培养与实践活动脱节、教学质量与持续改进脱节。
”梁樑说。
在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时,如何保持并发扬人才培养中形成的良好传统,这是合肥工大在设计一体化教学体系时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每年,合肥工业大学要招收约8000名本科生。
如何确保他们全面成长成才,必须建立起科学严谨的人才培养体系和高效稳定的教学质量‘生产系统’,保证通过这样的系统‘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有可靠的高质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梁樑用了三句话作为这个体系的标题:“回归教育初心、校正角色位置、重塑教学体系”,通过加强“学生”和“教师”两个中心建设和融合,立足学生学习和思想实际,既要做到因材施教,又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
实现“三位一体”在合肥工业大学,有一支由58名本科生和13名研究生组成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长期致力于北斗导航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自主航行器、山 27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体滑坡灾害监测、高空气象参数探测等方面取得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成果,2016年获评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这个团队的“总教头”、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教授夏娜,不仅在科技创新实践中言传身教,在德育上更是以身作则。
2015年10月,他荣获由校友捐资设立的“同泽优秀园丁奖”,奖金达120万元人民币。
他当即拿出其中的60万元,先后设立了多个专项奖教、奖学金,用于回馈和激励师生。
剩下的奖金,他决定继续用在支持教学上。
“在这个团队中,我们不仅在科研实践中打牢了专业学习的基础,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修养都同步提升。
每位同学都为能够将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而深深骄傲。
”团队成员柴煜奇说。
“所谓‘三位一体’教育教学体系,就是将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和创新创业三个一度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通过专业培养目标和标准整合在一起,同时,每个体系又承担相应的育人功能。
”梁樑说。
陈翌庆表示,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建立起一套能力导向一体化的教学指南。
各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出各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划课程地图,建立课程关系图,修订、制定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内容及授课特点制定课程目标。
学校还建立起“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标准”,将学生的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与党团和学工部门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以克服过去大学教育中,教学科研活动与党团学工部门的活动“互不衔接”的问题。
此外,学校还出台了一系列让教师感到“震动”的新政——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单纯指导研究生工作不再计入工作量、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纳入工作量的考核、指导创新创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纳入教学工作范围…… 形成一个闭环在管理学院教授何建民的电子商务课堂上,学生们每学期要交两到三次随堂小作业。
这些被何建民形象地称为“一页书”的小作业,全部是开放性的问题,光靠抄教材是无法完成的。
今天,何建民运用的教学方法已经从个别典型案例成为合肥工业大学所有专业课程的标准范式。
针对学生平时无作业、期末紧张,而教师“一套PPT打天下”的教学状态,该校出台了新规——学生专业课成绩不再“一考定音”,期终考试的笔试成绩只占到40%左右。
28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工程图学,其投影理论基础——画法几何,因为其学习难度大,被学生们称为“头疼几何”。
在“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这门课程被细分为三类,分别为机械类专业、近机械类专业和非机械类专业,每学期都要安排小作业6到8次,需要完成图纸3至6张。
而这些,都是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索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知识、在实验训练中体验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知识,一体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梁樑说。
“既然是以学生为中心,最终的落脚点就应该在学生身上。
”梁樑说,在每门课开设之前,老师要告诉学生,这门课程可以使他们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
等学生学完这门课程,他们就要通过自我评价,判断老师之前的承诺是否“兑现”了。
“这样做,学生的判断相对更加准确,老师也能在教学改革上获得更有用的反馈。
” 正是这种“一体化”教育教学集成与互动反馈机制,使得教师、课程组、专业三个层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过程可控、持续改进、质量可预期。
学生们捧回的一座座奖杯成为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最好证明。
据统计,近年来,该校近50%的在校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
2013年以来,学生获得国际和国家级奖项约700项,学校获得中国首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集体奖。
(原载《中国科学报》2018.5.15) 建立有根、有魂、有效的中国大学通识教育 复旦大学孙向晨刘丽华近十年来,通识教育已成为中国大学教育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之
一,同时也是矛盾最为突出的领域。
尽管通识教育成本高、回报慢、问题多,但实践者和理论者并未将其“排挤”出高等教育领域,反而有日益加强之趋势。
通识教育在中国大学发展的迫切性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都亟须在理论上回答: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在中国 通识教育在中国大学的发展蔚为壮观。
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兴起于20世 29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纪80年代,海峡两岸的学者围绕“通识”与“通才”进行讨论与研究。
20世纪90年起,李曼丽、甘阳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术界人士将这一教育理念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推广,部分综合型大学积极响应,复旦大学复旦学院(2005)、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07)、中山大学博雅学院(2009)、重庆大学博雅学院(2012)、清华大学新雅书院(2014)等一批通识教育机构先后成立,将通识教育从理念“落地”为大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举措。
2015年“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由北大、清华、复旦、中大四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2017年联盟成员高校增至44所。
各类高校参与踊跃,各类通识教育实践形式竞相展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识教育在中国发展的积极态势。
通识教育改革背负着时代赋予大学的使命,是中国大学追求卓越的必然命题。
首先,通识教育的提出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对各类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弊端逐渐显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成为髙等教育界的共识。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阶段迈进,培养个性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效的管理模式、兼顾课程广度与深度”等特点的通识教育成为有力抓手,依托文化素质教育的丰厚积累,在中国大学蓬勃发展。
其次,通识教育的推进是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的必然要求。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世界一流大学首先体现在人才的悉心培养上,体现在一流本科教育中。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入学人数的激增,班级规模扩大,批量进行知识再生产的本科教育阶段如何维持精英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在本科教育层面面临的主要挑战。
通识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通识课程模式、住宿书院模式等加强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与创新能力的训练。
中国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通识教育因其与“双一流”建设价值耦合,在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再次,通识教育的深入开展是国家教育战略的根本要求。
20年来,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学者研究与推动-研究型大学实践-各级各类高校实践”的过程,在学者、高校及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凝聚共识。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规定:“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
《纲要》在国家文件的层面上第一次明确了现代大学制度包含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这对于通识教育扎根中国高等教育起到了里程 30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碑式的作用。

二、建立“有根”的中国大学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在高 等教育中碰撞与升华的结果,但是通识教育要真正扎根中国大地,首先必须是“有根”的教育。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通识教育要尊重现代大学的发展规律从大学教育思想的演变来看,无论西方传统还是中国传统,从根本上来讲,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事此,都是以“成人”为基本目标,强调对全人的培养。
西的人文科学与“人性”是同一个概念,要“成人”就要学习,就要接受教育,此为教育之根本。
中国的文化传统也强调“学以成人”,《论语》开篇即是“学而”,通过“学习”与“教育”,根本目的在于“人”的成长。
19世纪后,受到专业分化、科学研究以及洪堡创办柏林大学的影响,大学除了“成人”教育之外,更为重视探索新知识领域,学生被期望成为受过高度训练的专家,大学学习的专业化特征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加强,这形成了现代大学的体制。
面对专业学习的洪流,通识教育的再度提出和流行本质上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古典教育理念的传统,再次重视大学的根本性任务。
于是,通识教育与大学专业教育之间产生张力也就在所难免,这本质上是高等教育发展两个目标与两个方向之间的张力。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积极推动,顺应现代大学的发展规律,也符合“成人”教育目标。
(二)通识教育要扎根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要在中国大地上得到有效发展,必须扎根于中国文化的传统,这一点在通识教育实践过程中容易被忽视。
台湾学者黄俊杰指出:“由于通识教育‘界’较为缺乏博厚高明、可大可久的理论,所以横面移植国外理论或经验者,远多于纵面继承自己教育传统并创新课程者。
”事实上,中国文化传统中有着丰厚的教育思想资源,很多思想可以与现代通识教育相呼应、相衔接。
从培养目标上看,中国文化传统强调以培养“君子”为目标。
《论语•宪问》:“子曰:‘君子道者
三,我无能焉。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作为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君子”是知情意的结合,这与现代大学教育所追求的培养目标之内涵相符合。
就教育内容而言,“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与“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先后成型的教育架构,一方面强调不同知识的学习、文武兼修,另一方面也注重情操陶冶、德 31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才兼备,两方面都指向培养“整全”人才的目标。
在教学理念上,中国传统教育尤其强调“知行合一”,主张学习是为了人格的完善,并且能够使学生理解社会、服务社会。
所有这些思想都是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得以开展的丰富资源和根基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中的古董或陈列品,而是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通识教育正是激活这一环节的有效渠道。
如何使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为通识教育“输送养料”,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14等,已成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要解决的问题。
在课程设置中,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文明与艺术的课程设计。
例如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第一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中,开设了包括诸子经典、经学传统、史学名著、古典诗文等方面的课程,使学生通过经典研读的形式进行学习。
除了第一课堂之外,也应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中国古代书院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体现出古人治学的学术精神和育人的人文关怀。
2017年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湖南大学共同组织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书院”通识游学课程,将课堂讲授与游学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必须牢牢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使通识教育拥有牢固的根基,才能丰富通识教育的内涵,才能为涵养学生人格、培养能力提供充足的“养料”。
(三)通识教育要体现中国大学优秀的育人传统通识、教育除了要扎根现代大学发展规律和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外,还应该扎根于高校自身,承载中国大学优秀的育人传统。
作为理念的通识教育是抽象的,但作为实践的通识教育又是具体的。
通识教育应契合各高校的育人传统、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带有学校鲜明的烙印。
换句话说,没有承载本校传统、体现本校特点的通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简单地移植和照搬是不可取的。
复旦大学有实施通识教育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土壤。
复旦首任校长马相伯自小中学功底深厚,又深入学习西方现代科学和人文学科,学贯中西。
在《震旦学院章程》中,他将学科分为文学(Literature)与质学(Science),同时明确提出其办学理念是“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1905年复旦公学创立后,马相伯注重人文教育,注重智育、德育的结合以及公民精神的养成,强调古典文化的教育,强调科学训练的同时反对盲目推崇科学和教条。
1915年,复旦老校长李登辉制定了综合课程体系,按类设置课程,将课程分为国文部、物理部、 32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化学部、外国文学部、哲学部、政治法律部、历史地理部等八大部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修。
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传统被复旦人一代代继承下来,并充分体现在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七大模块的设计理念中。
只有继承大学优秀育人传统的通识教育,才能有效契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也能获得师生的广泛认可与接受,有利于通识教育的有效推进。

三、建立“有魂”的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健全人格,强调立德树人培养有魂、有魄的人才是通识教育应对大学功利主义倾向的必然之举。
教育不仅仅要使人学会做事(todo),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学会“做人”(tobe)。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他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髙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根本价值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废墟中的大学》作者比尔•雷丁斯在论述一流大学时尖锐地指出现代大学面临的问题:一流将会成为问题的根本,因为学生完全处于消费者地位,而不是一个真正深入思考的人。
当前的大学受功利主义、学术资本主义的影响深远,学生信奉“唯绩点论”、追求高就业率和高收入的专业,教师在晋升压力下对教学的不重视、固守传统灌输的教学范式,人文学科在大学中的日渐式微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德行的养成、人格的塑造。
缺乏健全人格的人才不但会患上“空心病”、导致大学成为“失去灵魂的卓越”,更会使一个国家的未来令人担忧。
李登辉老校长非常重视对学生道德的培养与人格的陶冶,强调要培养学生“社会上最高的德行”。
1943年12月,他在为毕业纪念刊写《序》时,明确指出“牺牲与服务”的复旦精神:“诸生当切记复旦之精神为牺牲与服务,出校以后务须发挥复旦之此种精神。
”“牺牲、服务、团结”从此成为了复旦人的精神财富。
通识教育要真正培养健全人格的人,必须牢牢树立“立德树人”的使命,借助通识课程宽度和深度的优势充分发挥在“课程思政”中的重要育人作用,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真正实现知识育人、思想育人、行为育人。
(二)通识教育要培养具有中国魂的现代公民,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给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等都带来极大挑战,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在立足中国的同时,还要因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国家主席习近 33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平在2017年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指出:“人类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
中国的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贏共享。
”这是中国人给出的庄严承诺,通识教育也应站在全球的视角、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输送人才。
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首先要坚持以“中国魂”为核心。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应辩证性地学习国外大学通识教育的先进经验,在实践中更加注重回应时代诉求,体现社会价值目标,重视人才培养的思想道徳标准,在扎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建立人类命运丼同体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拥有中国魂的现代公民,在认识中国的基础上,还应了解世界、关心人类。
在具体实践中可开设关于世界文明、中国与世界对话等方面的课程,或从人类共同而临的环境、生态、经济等核心问题出发建设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关注中国与世界、关心全人类的共同命运。
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能力训练,特别是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力等,为学生真正参与国际事务并充分发挥作用提供能力保障。

四、建立“有效”的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要想实现“有魂”“有根”的通识教育,必须立足于建设“有效”的通识课程。
中国大学解决通识教育课程有效性的问题,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一,国外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经验能否“为我所用”?即在借鉴国外经验使通识教育在扩大学生知识界、培养可迁移能力的基础上能否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德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能否在中国语境下使学生在学习通识课程的过程中有所获?目前中国大学普遍存在“对通识教育形式上重视但实践中轻视”的现象,仅占总学分10%左右的通识课程学分数足以说明大学师生及社会并未将通识教育真正提升到与专业教育相提并论的程度;此外,我国大学生修读课程的数量远超国外大学,精力有限导致单门课程投人时间少也是不争的事实。

三,在“不出版,就死亡”的大学学术管理体制内,教学和跨学科活动被视为“超负荷”的行为,教师很难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缺少学科归属或组织归属的通识课程教学中。
针对第一个挑战,主要是通过经典教育来实现“为我所用”的目标。
经典教育一般包括两种模式:一种是名著课程模式,主要是围绕一部经典著作进行讲解;一种是核心文本模式,例如哥伦比亚大学“当代文明”课程、香港中文大学 34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与人文对话”“与自然对话”基础课程等,围绕经过选择的核心文本进行教与学。
经典著作中蕴含着陶冶人格的思想和精神,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与先贤对话,置身时代语境中去体会先贤们对己、对事、对人、对社会、对国家的看法和观点,进而反思自我、升华自我。
此外,大学的精华在于拥有“大师”,“大师”在育人中的作用在于“言传身教”,在于熏染。
因此,要使经典教育真正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还应促进师生之间在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开展充分、深入、布效的交流和互动。
复旦学院原副院长王德峰教授指出:“通识教育通过一流的学者与学生以一种学术的方式来研讨经典作品,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格神修养过程。
” 在第二和第三个挑战中,有些问题(例如修读课程数量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分段而治”等)因为触及到教育制度和大学治理中的根本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但在现有的中国大学体制下,仍然有很多工作可以深入开展。
回顾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可知,什么是通识教育、为什么要推行通识教育、什么是通识教育的实施路径等问题是起步阶段(或1.0版本)主要回答的,目标是在专业教育培养体系中使通识教育拥有其“合法性”。
总的来看,1.0版本的主要举措包括:通识课程体系纳入本科教育培养方案,成立通识教育专门组织管理机构,组织通识讲座和活动等。
伴随着这些工作的展开,中国大学通识教育逐步进入到2.0版本的实践阶段,将着力解决通识教育如何做的问题,从重视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切实解决“营养学分”或“水课”的困境。
(一)建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机制与国外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不同,中国的通识课程体系常常是嵌入到原有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天然地就与专业教育之间形成一种张力。
在两者都不可偏废的情况下,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有效的衔接就成为首要任务和目标。

一,重视通识教育的“宽度”与“深度”。
宽度是指知识、能力的广博程度,深度是指知识能力的专精程度或高度。
在大学教育过程中,通识教育更侧重于宽度,专业教育更侧重于深度,两者结合就构成了T型能力结构。
保证通识教育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通识教育的“深度”。
在宽度范围内,对某个或某几个领域进行区别于专业教育训练的深入学习,不以知识的完整性为目标,而是让学生认识学科思维方式、找到进入这一领域的路径和方式。

二,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联结。
一方面,重视通识教育对专业教育的影响, 35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学生在通识教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力及相关能力,可以迁移到专业教育学习中,成为专业教育的“助推器”或“药引子”,并进一步挖掘专业教育的潜力,使其整体效应“溢出”专业教育的边界或范畴,从而达到“成人”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扩大通识教育的内涵,破除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壁垒,部分专业教育课程也可以成为通识教育宽度和深度的载体。
本科教育中不存在两个完全分离的教育模式,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应围绕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建立有机的联系并保持“向心力”,共同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二)优化通识课程体系通教育课程是比较特殊的课程类型。
该类课程一方面必须依托于专业知识和学科规训,另一方面又必须打破分门别类的学科壁垒,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结,是不同专业领域知识的“集合”。
因此通识教育课程天然具有松散性的特征,缺少逻辑和连贯性是必然面临的问题。
在通识课程体系建构过程中,要着力实现由“松散”向“紧密”的过渡,除了对模块课程按照培养目标科学划分板块外,还应该实现各板块内课程之间、各板块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为学生修读提供完整路线图。
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不仅应该着眼于当下,着眼于四年本科教育的过程,还应该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学生未来终身的学习。
(三)促进通识课程与时俱进为培养复合型、引领未来的人才,通识课程需要与时俱进。
一方面,应打破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开设跨学科课程、顶峰体验课程、新生研讨课程、集群课程等,丰富通识课程内涵,实现课程之间的关联。
丰富性是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中评判课程的主要标准之
一,唯有在知识与知识的碰撞中才能更好地促进深入思考。
另一方面,应打破传统课堂的“围墙”,建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系;打破大学的“围墙”,建立课堂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使通识课程成为一个开放性的课程体系。
例如:普林斯顿大学开设的桥梁课程,学生可以选择以团队的形式在海外从事为期一年的服务学习;美国著名文理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的“伯里克利计划”,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更多参与社区;韦尔斯利(女子)学院组织的“公共写作研讨会”,训练学生将专业知识讲授给非专业人士;以及“全球事务学院项目”,强调团队合作、跨学科解决问题。
(四)积极推进“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并非通识课程专属,但在通识课程中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前文所述,通识课程学习面临不受重视以及学生精力有限 36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等问题,因此必须着力打造“深碗”课程,丰富课程内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全面开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在现有的教育教学体制下,从成效以及效率、成本的角度来看,推进“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制度和助教制度是较好的实施路径,但小班研讨在实践过程中受教师水平、硬件条件、学生投入等方面的影响,助教制度也面临研究生水平参差不齐以及队伍流动性较大等挑战。
此外,建立闭环的通识课程评估体系也是重中之重。
一方丽要根据本校通识教育理念确定通识课程的准入标准及流程,另一方面要明确通识课程中“教”与“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例如听课、调研、座谈等,形成课程评估的闭环体系,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反馈。
教育是知行合一的过程。
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不应仅仅成为纸面上的通识教育和国外通识教育的中国版,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具有中国特色,承载中国社会未来对人才的需求和期望。
只有建设有根、有魂、有效的通识教育,才能使通识教育真正融入中国的高等教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
(原载《复旦教育论坛》2018年第2期,49-53) 论大学课堂教学的三个“应然”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 “我们己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回归初心就是回到大学课堂教学的出发点,重温大学课堂教学的本质和使命。
只有找回初心并坚守初心,大学课堂教学改革才能“方得始终”,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深化推进。
大学课堂教学的初心到底是什么呢?它主要表现为三个“应然”,即:大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大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人才培养的过程;大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学术活动(科学研究)的过程。

一、大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如今,大学课堂教学改革“方兴未艾”,但改革的焦点大多围绕“教”做文章。
这隐含一种假设:“教是学发生的前提条件,教师不教,学生就不能学习。
基于这种观念的教学实践格局是:学生的学习是跟随教师而行的”。
即,学生的学是由教师的教决定的,怎么教决定怎么学。
的确,不少大学课堂的现 37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状也是如此:教师讲得好,学生就会认真听,课堂就有学习气氛;教师讲得不好,学生就懒得听,课堂就没有学习状态。
目前,更多的大学课堂却存在如下问题:从教师方面看,教师很投入,讲得很系统,教得很完整;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很不在状态,学得不主动、不完整。
审视这些课堂教学状态,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教师讲学生听(记);二是教师放PPT学生看(记);三是教师问学生答(偶尔)。
这样的课堂教学造成学生学习责任意识淡薄、主动学习精神欠缺。
这是当前大学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也是大学教学质量堪忧的根本原因。
在教学论中,教与学的关系是最基本、最核心的一对关系。
相对于教而言,学是本源性和本体性的存在,是二者关系的主要方面,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内因和根本。
教学改革必须正本清源,教与学的关系必须恢复本义,回归初心。
“学没有发生,教就没有发生,只有当学发生时教才发生”,没有学的教就失去价值和意义。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突出以学生为本。
所谓回归初心就是回到学上,教学改革要在“学”上下功夫。

一,要把学习的权利和责任还给学生。
大学生是成年人,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做学习的主人,学习不是完成教师的任务,而是自己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是一切教学改革的现实起点。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二,要改变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完整性。
客观上大学生已具备独立学习能力,主观上也具有独立倾向和独立要求。
尊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是教学改革的制胜法宝,是大学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重建的“支点”。
低估、漠视甚至压制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及发展要求,导致学生丧失独立性,是大学教学质量低下的“根源”。
大学教学改革的中心必须切实转向学,真正建立起以学为中心、为主线的新课堂,推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
正如田慧生先生所指出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在哪里?答案是教与学关系的根本性调整。
从总体上来说,目前课堂教学还没有普遍地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我们所期待的那种新型的课堂还没有普遍地建立起来,根本问题就在于——还没有有效地调整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中小学如此,大学更是如此。
大学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学”的回归,使大学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过程? 38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首先,学生阅读是前提和基础。
强调回归学,并不是不教,而是要立足学来教。
涉及两层意思:第一是陶行知先生所言“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学不同于讲授,更不同于灌输;第二是叶圣陶所言“教是为了不教”,为了不教而教。
这两层意思的核心点是一致的,就是教学生学习方法。
对大学生而言,在所有学习方法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方法是阅读,特别是专业阅读。
掌握阅读方法或者说会阅读是提升学生学习力和发展力的核心环节。
严格来说,阅读(方法和能力)是需要系统训练的。
多年来,我们以大学教材为载体,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科特点,指导和训练学生解读教材、分析教材,把教材读懂、读深、读出自己。
具体要求:第一是读懂,读懂教材的内容和观点,并能对其进行概括和复述;第二是读深,读出教材背后的逻辑、思想,读出知识背后的思想、观念,能够对教材观点和立场进行评判和分析;第三是读出自己,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见解、感受和体验,诞生自己“精彩的观念”,实现教材和自我的高度融合。
其次,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含相关文本材料)的基础上,激励和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做课堂的主人。
学生参与课堂包括:第
一,参与学。
学生带着对教材的思考、疑惑和见解与教师对话和互动。
这种学是自我建构,而不是“教”下的被动之学。
之前的教学大多是教师把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改革之后的教学是学生在了解教材的基础上学生主动请教、教与学互动的过程。

二,参与教。
一方面指学生在课堂上围绕教学主题或问题展开交流、互动、辩论,进行同伴之间的互教互学;另一方面指学生授课,即让学生自己主讲某些章节或内容。
教师事先把主讲任务分配给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在课前进行协同学习并推荐一名小组成员在课堂上主讲,老师组织同学进行点评和总结。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教是最好的学。
实践证明,此种做法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收效最为显著,通过这种方式,既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口语表达、讲课技能、PPT制作等)。
同时,该方法对促进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一剂良药。

三,参与评,即每节或每次课留几分钟让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评价一般从两个维度进行,其一是学的维度,即学生自己对本节课的内容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有疑惑或不清楚的地方?其二是教的维度,即对老师上课提建议,教师如何改进教学?这种做法对培养师范生从教意识和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39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最后,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实现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指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的课堂。
相对于以讲授为中心,在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学生能动、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状态。
教师的作用以激发、引导学生能动、独立的学习为最高追求和根本目的”。
建立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实现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回归学的根本宗旨。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能够真正做到把学习权还给学生,确保学生在学习、真学习、会学习和乐学习。
“在学习”指学习状态,学生的心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这是学习质量的前提;“真学习”是学习性质,学生聚焦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思考,体现个性学习;“会学习”指学习方法,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乐学习”指学习的积极态度以及学习带来的愉快情绪体验。
课堂以学习为中心,把学习真正还给学生,学生和学习都收获了自由和解放,学习成为回归学生生长的一种自觉活动。

二、大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人才培养的过程大学人才培养实际上包括“人”的培养和“才”的培养两个方面。
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讲,人才应同时具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两种素质。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天职,是大学首要任务和最终归宿,大学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但两者却不能简单画等号。
现在不少人把教学(课堂教学)等同于人才培养,这是对大学人才培养概念的严重窄化。

一,大学人才培养的路径、渠道和平台是多元的、极其广泛的;其
二,课堂教学并不自然就是人才培养的过程,只有同时完成“人”(必备品格)的培养和“才”(关键能力)的培养的课堂教学,才能无愧被称为人才培养的过程。
从教师角度讲,教学过程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要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
客观地说,现在大学“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还是比较突出的,不少教师只把教书作为工作任务,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定位在教书上,似乎把书教完、教好,就是一个好的教师,而把育人的任务留给政工干部或抛之脑后。
难怪有些教师对学生在课堂的状况不闻不问,只顾埋头教书。
更有甚者在课堂“发牢骚”“发私愤”,甚至发表不当言论,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髙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的最高目的是培养人,人的成长和发展是 40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教学的真正落脚点。
教学如果没有在育人上下功夫,只是在知识、技能、能力上做文章,这样的教学是没有灵魂、没有高度的教学。
大学教学的根本使命就是完整人的培养,大学教学过程是德才兼修的过程,要防止大学教学的知识化、专业化、功利化和外在化。
实际上,我国古代的大学教学就一直强调教学的育人功能和修身价值。
儒家强调学习的初心是“学以为己”。
《论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荀子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意思是君子通过学到的东西让自身的格调、品味显得高一点。
实际上,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教学一定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德性和智慧,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正如耶鲁大学原校长理查德•莱文所说:“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他认为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education”,中文翻译为“自由教育”,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和远大的志向。
回归初心理应回归育人。
教学本质上是教人(育人)而不是教书。
虽然各学科门类在内容、性质、特点、功能上有所不同,但在育人、培养人的使命和任务方面是一致的,因此,教学的真正对象是人。
我们强调,无论何时,教育必须首先要培养人,然后才是培养一个律师或医生,而不能相反。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性的实现,是让人成为人而不是把人变成工具。
那么,对大学教师而言,如何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切实地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过程? 首先,要把书教好,这是育好人的前提。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得好:“假如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那么,除了受蔑视之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
教师育人的资本就是把书教好。
这也是大学生特别看重的,一个老师如果专业没有过人之处,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他的育人效果就不好。
其次,要有机地把育人工作融入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之中。
“每个学科不仅有自己的符号表达、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也都有自己内含的道德意义和价值意义,它同样是学科知识的一种内在属性,是与学科知识相伴随的内在特征”,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成性因素。
学科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
对一个老师而言,最大的道德教育资源就是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内容本身。
要结合学科教学内容的特性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科精神、学科文化 41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和价值观的教育。
教育学科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熏陶、滋养、培育学生的教育精神、教育品格、教育价值观以及人文精神,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精神根基。
最后,营造“敬畏课堂”的文化。
德国教育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课堂教学必须要有严肃的态度,学生学习必须要有虔诚之心。
在我的教学中,我始终本着极其认真的态度,努力把每节课都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学生。
因此,我对学生的要求也极其严格,绝不允许学生对课堂吊儿郎当。
并在学院推行“敬畏课堂”的文化建设,培养和要求大学生对课堂、对教师、对知识持有一种敬畏感。
严格认真对待课堂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修行的过程,就是一种立德树人。
这种文化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土壤,很难想象在一个不严肃、不认真甚至无所谓的课堂上教师能够教书育人。

三、大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学术活动的过程大学一直存在教学与科研之争,两者边界清晰。
研究是发现知识的一种学术活动,主体是研究者;教学是传承知识的一种教育活动,主体是教育者。
近些年,由于大学排名等众多外在因素的导向,重科研轻教学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教学与科研被进一步撕裂为两项互相分离乃至对立的工作,这对大学教学是个严重的伤害。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博耶曾指出,必须超越“教学与研究对立”的长久辩论。
他认为,大学教授的工作包含四个功能上分开但又有重叠的学术领域:发现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以及教学的学术。
此观点改变了传统的大学教学观点,肯定了大学教学的学术地位。
大学教学也是一种学术,当然这是一种应然的诉求。
但是强调大学教学的学术性却为我们重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找到一种新的视角。
大学之大就在于学问的高深,蔡元培曾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学术性是,学之魂,大学所有的工作都必须围绕学术、体现学术和支持学术,大学教学作为大学的主体工作,体现学术性是必然的要求。
通过大学教学的学术性来推进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内在结合和有机统
一,这是提升大学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根本路径。
那么如何使大学教学成为一种学术活动的过程?首先,大学教学要成为教师研究的对象。
教师的学术研究首先要研究自己的教学,通史研究了解甚至通晓大学教学之道,把握大学教学的规律和机制, 42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掌握有效教学策略,形成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从而成为一个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思想的教育家型的大学教师。
不懂教学、不会教学,即便科研再厉害,也不是合格的大学教师。
教师要像敬畏学术一样敬畏教学,教学不是简简单单更不是随随便便,教学有很多门道,做好教学与做好科研一样,需要全身心投入,需要智慧并需要长期积累和琢磨。
“教学是教师的一项专门技术,是一种学术性活动。
……因而教师要提高教学学术水平,要改进教学,就必须研究教学”。
在此,南京大学的“四个一视同仁(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一视同仁,教学研究项目与科研项目一视同仁,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一视同仁,教学带头人与科研带头人一视同仁)”评价制度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教学过程是教师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的过程。
“教师不仅意识到他们自己和他们自己在做什么,而且还意识到学生和学生的学习”。
如同教好书本身也是一种育人(体现),大学教学做到极致(卓越教学)本身也是一种学术(体现)。
如同鼓励科研一样,我所在的学院也鼓励教学,鼓励卓越教学、创新教学,特别鼓励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革和研究,鼓励形成自己的模式和风格。
其次,要把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果说教书育人需要教师个人的人格背景,教学学术则需要教师的科研背景。
一个缺乏人格力量的老师无论如何都难以实现真正的育人目标,一个缺乏科研实践的老师也难以使教学成为一种真正的学术活动。
一个称职的大学教师必须是一个研究者,必须参与学科专业知识的发现和学科问题的研究,通过研宂提升自己对学科专业知识的处理能力、分析能力和讲解能力。
研究与教学是源和流的关系,大学教学的源头活水在于教师的学术研究。
我所在的学院要求每个教师都要结合自己所教课程的内容和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唯有研究才能激活教材激活教学。
研究介入教学是实现大学教学学术化的必然路径。
格里菲斯总结了研究介入教学的四种模式—是研究引领的教学,二是研究取向的教学,三是研究为本的教学,四是研究自觉的教学。
研究引领的教学主要指的是研究成果的介入,即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介绍科研成果和最新学科发展成就;研究取向的教学,强调的就不仅仅是研究成果还包括研究精神、方法和经验的介入和培养;研究为本的教学强调的是用研究的过程进行教学;研究自觉的教学强调的是研究对教学全方位的、持续的介入,使教学成为一种研究,研究成为一种教学。
显然,从研究引领、研究取向、研究为本到研究自觉,研究与教学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教学的学术性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强! 43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最后,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研究的方式即间接的方式,所谓间接的方式就是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学生是通过解决问题来进行学习,只有解决问题才能从中学到知识(知识被隐含在问题之中),它类似于科学研究,通过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大学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到学科知识的发现、创造、重组和批判过程,培养学生的研究技能和学术素质。
在大学,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有两种具体的路径,一种是“课题”研究的路径,即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引导学生采用观察、调查、文献、历史等相对规范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得出研究结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研究报告。
这种研究性学习一般是在课外进行,在我的课程教学中,它是作为每人都必须完成的一份作业,是期末学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种是“问题”研究的路径,即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一个个“问题”,问题是有价值且开放的。
所谓有价值指的是问题能够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深度思考);所谓开放指的是问题的求解方法和答案带有不确定性或不具有唯一性。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阅读、思考、交流、讨论,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这种研究性学习是在课堂内进行的,是课堂教学进行深度学习的基本措施。
无论哪一种研究性学习,其目的都是“学习”,“研究”只是“手段”,也即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学术性”,而在于“教育性”,其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怀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也是学术性的集中体现。
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敢于和善于对教材、对教师、对己有的答案和权威提出质疑。
培养学生怀疑精神要特别注意克服理性霸权和教师权威的消极作用,注重培养学生拥有一颗追求真理的自由心灵。
批判性思维是我国大学生相对缺乏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品质,必须大力弘扬和着力培养。
回归学习、回归育人、回归研究,才是大学教学之道,是大学教学改革和发展之路。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三个回归”呈现“三位一体”,的内在联系,“三个回归”较完整地体现了大学教学的本性和宗旨。
(原载《中国大学教学》2018年第4期,43-47,65) 【产教融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7〕95号 44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 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加快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同时,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二)原则和目标。
统筹协调,共同推进。
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服务需求,优化结构。
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完善教育资源布局,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
校企协同,合作育人。
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先行先试,促进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用10年左右时间,教育和产业统筹 45 《教育研究参考资料》 2018年第6/7合期(总第227/228期) 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总体形成,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

二、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三)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
制定实施经济社会

标签: #手机 #做什么 #美国 #数据挖掘 #观念 #有什么 #大学排名 #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