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综合LOCAL,出口网站平台哪个好

平台 0
主编:肖洁编辑:张双虎校对:何工劳E-mail押news@ 4综合LOCAL 2017年7月3日星期一Tel:(010)62580633 无人系统:人工智能军民融合新契机 ■本报记者陈欢欢 “高考分数出来以后,各地都反映,今年计算机专业非常热,人工智能被咨询最多。
”在近日举行的“长城工程科技会议”第三次会议上,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如是说。
随着阿尔法狗掀起的热浪席卷民间、业界和政界,人工智能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有人预言,人工智能武器将成为继火药和核武器之后,军事技术领域的第三次革命。
在本次会议上,多位院士专家认为,军民融合的创新模式将助推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迈上新台阶。
大势所趋 6月27日,《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杂志发布“全球最聪明的50家公司”榜单,从中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是一大热门。
如第一名英伟达公司是人工智能代表性企业,中国人工智能代表企业科大讯飞第一次入围就位列第
六。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指出,同前两轮热潮由学术界引起不同,本轮人工智能升温由产业界发起,随后各国政府适时跟上,纷纷制定国家战略。
在我国,人工智能也频繁出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
去年“科技三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在一些关键领域从并跑向领跑努力。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认为,人工智能正 是这样一个颠覆性的重要领域。
据潘云鹤透露,从几年前开始,中国工程 院在研究智能城市、大数据、智能制造、创新设计等项目时发现,要实现这些项目,最终的技术指向都是人工智能。
因此,2015年中国工程院设立“中国人工智能2.0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使得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级发展战略。
如今,我国有400余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搜索引擎、图像识别、语音转换等领域都形成了较大市场规模。
行之有效 专家指出,人工智能武器装备不仅会带来未来战争形态的变革,还会引发军事指挥、决策变革。
6月20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深刻阐述了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征,明确必须在一些重要新兴领域加快军民融合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司副司长徐建平表示,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典型的军民两用前端性技术,在国防武器装备领域具有深入而广泛的应用前景。
周济也认为,人工智能是今后几十年最重要的军民两用技术。
陈旭则表示,军用人工智能迎来机遇期。
“美俄等军事强国都把军用人工智能视为改变游戏规则的颠覆性技术,美国国防部明确把人工智能和自主化作为两大技术支柱。
” 对于如何推动人工智能军民融合发展,徐建平提出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协同创新机制和体系建设,借鉴先进模式,推动创新要素合理流动;二是强化龙头工程,精品工程先行先试;三是强化政策环境建设。
据悉,我国涉及军民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有近4000条,但重复性高、可操作性差,很多政策难以落地。
徐建平表示,这一现状亟须改变。
对于现在的创新体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指出,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科研方法,代表了国家意志,引领了前沿。
以前科研成果止于示范演示和成果奖励,往往难以进入市场,尤其是难以形成整体战斗力。
相对而言,他认为,军民融合始于创新、竞争于市场、服务于社会和国防,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方式。
抓手何在 2017年,国际研究顾问机构Gartner研究总监AngelaMcIntyre预言,各类驾驶员未来将被人工智能替代,其中首先会被取代的就是航天员。
她提出的几条标准包括重复、耗时、乏味;在复杂和快速变化环境下实时决策和执行;按照手册执行;超出人类物理极限;处理高度复杂的数据或流程。
李德毅认为,海陆空三栖的无人驾驶都 符合上述条件,且既事关民生,又体现国防力量,应该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抓手。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张炜也认为,无人系统应成为突破口。
“从军事领域的应用来看,美国非常重视发展无人系统。
”张炜说,从2000年至今,美国发布了7个版本的无人系统路线图,并且不断调整发展目标。
在民用方面,无人系统也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无人车到无人机再到民用航空航天,甚至海洋,都有了快速发展。
“现在缺的就是系统集成。
”张炜指出,无人系统具有天然的军民融合特性。
“很多人说军民融合没有破题,实际上是定义不清晰。
我们建议未来的军民融合要跳出‘军转民、民参军’的圈子,以宜军宜民的路径来发展无人系统。
”张炜强调。
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韵东则指出,前端智能在军民融合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如智能无人设备的视觉系统、海底声呐的信号识别系统、雷达的信号感知系统,单兵与无人控制系统等数据不能传到后端的应用场景中,由于加密或隐私原因,数据亦不能传到云端,所有的智能分析都必须在前端实现,甚至还要在前端实现自主学习,这就对芯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目前高运算能力的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还非常少,随着摩尔定律走到尽头,如何提升芯片运算能力将成为一大挑战。
简讯 王曦院士接任亚洲科学理事会候任主席 本报讯近日,在菲律宾召开的第17届亚洲科学理事会会议期间,经中国科协提名,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王曦接任亚洲科学理事会候任主席,并将于2018年6月起任主席,主席任期为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
亚洲科学理事会是中国科协代表我国加入的重要国际科技组织之
一。
该组织旨在为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科学家提供一个科学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利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
(黄辛) 金砖国家网络大学年会在豫举行 本报讯7月1日至3日,由中国教育部国 际合作与交流司主办,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 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 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承办的2017年金砖国 家网络大学年会在郑州举行。
来自“金砖五国” 的教育部官员、金砖国家网络大学22所成员 高校代表出席会议。
本届年会围绕“务实合作与国际化办学” 主题,共同讨论和展望金砖国家网络大学可持 续发展战略,同时召开国家网络大学年会全体 大会、金砖国家网络大学国际理事会会议、成 员高校校长圆桌会议、优先合作领域国际专题 工作组会议、国内协调委员会会议等,就成员 高校间的学分互认、本硕博层次的学生交流与 联合培养、教师交流、科研合作等议题展开深 入探讨。
(史俊庭) 大连理工大学
18个学科世界排名前五百 本报讯近日,上海软科发布了“2017软 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大连理工大学18个 学科进入世界五百强,其中,12个学科进入 世界排名前百,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排名世 界第
四。
该榜单覆盖了52个学科门类,涉及理学、 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
通过使用一系列客观学术指标,包括科研规 模、科研质量、国际合作、高水平科研成果、国 际奖项等,对全球4000余所大学在相关学科 的表现进行了测量。
(刘万生姚璐) 第三届合成生物学青年学者论坛举行 本报讯7月1日至2日,由中科院上海植 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等主办的第三届合成生物学 青年学者论坛在沪举行,40余位来自世界各地 的合成生物学领域知名青年学者围绕合成生物 学的最新前沿热点议题,如基因组合成与编辑、 线路设计和动态调控、代谢工程、基于基因和细 胞的疾病治疗、新技术与理论、生物安全与伦理 等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黄辛) 青岛首创科普资源电视互动点播 本报讯
近日,“科普青岛智慧电视”项目启动仪式在青岛召开,这是青岛市科协在全国首创的“科普资源电视点播推送”模式,1200多部优质科普视频登录青岛电视台,30万用户率先感受科普魅力,210万用户将陆续完成升级改造。
“科普青岛智慧电视”项目是青岛市科协推动科普中国信息落地的创新举措。
原有的科普上电视宣传模式资源推送量有限、传播时间短而分散、难以引起观众注意等难题越来越显现出来,该项目解决了这些问题。
(廖洋姜森)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徐柏青(右)带着学生走 在唐古拉山龙匣宰陇巴冰川旁的碎石滩上。
徐柏青是本次综合科考协调组组长、冰川与环境 变化考察队队长。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冰川与环 境变化考察队于
6月23日进驻海拔5150米的唐古拉 冰川营地。
索朗罗布摄(新华社供图) 学术·会议 第八期钱学森论坛 中国航天聚焦军民融合发展 本报讯(记者陆琦)近日,由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院)、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八期钱学森论坛暨2017年中国航天军民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航天聚焦军民融合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镛、中国工程院院士孟执中及来自军队、地方政府、军工 企业、科研院所和知名民企的负责人300余人出席会议。
与会专家围绕航天军民融合新体制、新产业、新实践开展交流和研讨,为推进航天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建航天军民融合新业态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
论坛上,航天十二院院长薛惠锋指出,中国航天十二院在助推军民融合迈向新高度的过程中,首先要把好平台建设的总出口,其次要深耕技术转移的试验田,第三要当好网信 发展的推进部,发挥好十二院军民融合产业平台建设抓总单位的作用,汇聚创新之源、打通融合之路、编织协作之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论坛同期举办了“2017年中国航天军民融合发展研讨会”,来自航天各院所的参会代表做了汇报交流,会后集体前往参观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
儿童白血病不必再“下猛药” ■本报记者丁佳 在儿童恶性肿瘤中,白血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
传统化疗是白血病治疗的主要手段,而且遵循的是剂量“越高越好”的最大耐受剂量理念。
然而,高剂量化疗在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毒副作用和高额费用两大突出问题。
在儿童白血病治疗中,这一传统理念能否打破?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王前飞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主任胡绍燕团队等合作,首次尝试将低剂量化疗方案作为一线主要治疗手段,用于初诊儿童白血病,于最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常规高剂量化疗在快速杀死大部分敏感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促进了耐药细胞的生长。
”王前飞说,“目前,医学界缺乏低剂量化疗方案对病人白血病基因组作用的认识,严重阻碍了这一新理念指导下化疗方案的临床 推广和应用。
”“儿童白血病具有不同于成人白血病的 药物敏感性和基因组特征,如突变数目少、表观调控基因变异罕见、携带肿瘤融合基因的比例与成人不同等”。
这让王前飞等人想到,能否运用精准基因组医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清除突变的肿瘤细胞,并减少复发呢? 研究团队开创性地使用常规化疗十分之一剂量的药物,联合细胞因子G-CSF的“低剂量方案”,作为诱导缓解方案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并运用最新的基因组测序技术,全程跟踪分析肿瘤细胞的清除情况。
他们通过近5年时间评估了140例儿童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低剂量方案”与现有传统常规化疗方案具有相似的疗效和生存率,同时能够显著降低化疗毒副作用及治疗费用。
低剂量化疗方案显著降低了治疗费用,人均能够节省3万~5万元,令更多患者获得治疗机会。
“以往白血病患儿放弃治疗的现象 超过30%,低剂量方案的使用使得放弃治疗率下降到5%以内。
”胡绍燕说。
从这一层面看,低剂量化疗方案的临床推广具有实现普惠医疗的潜力。
6月26日,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与苏州儿童医院共同成立了“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将推动低剂量化疗方案的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
在后续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致力于揭示低剂量方案敏感患者的分子和临床特征,建立基于基因组分析的临床方案评估体系,最终实现儿童白血病的分层治疗。
“肿瘤基因组在化疗的干预下不断演化,而演化的模式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和将来的复发。
”世界著名群体遗传学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台湾“中研院”院士吴仲义认为,“动物研究和数学模型表明,低剂量化疗能够有效减缓耐药发生,低剂量化疗方案的实施对于将肿瘤基因组演化理论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有着深远的意义。
” 发现·进展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揭示细胞分裂和干旱响应新机制 本报讯(记者彭科峰)干旱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也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原因之
一。
因此,了解植物在干旱条件下如何权衡生长发育和胁迫抗性或耐受性、提高植物的耐逆性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日前,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谢旗研究组在细胞分裂和干旱响应新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布于《植物学杂志》。
科研人员应用正向遗传学的方法筛选到一种突变体,该突变体具有明显的耐旱性,且这种耐旱并不是通常已知的机制,其耐旱表型是由一种CDKC2突变引起气孔密度下降造成的。
同时,突变体由于细胞分裂增强而表现为叶片、花瓣和茎等器官明显变大和种子收获量增加,暗示该基因突变提高了植物生长和耐逆能力。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DKC2调控了细胞周期和气孔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
该研究揭示了植物如何权衡生长发育和干旱耐受性的机制,同时为用生物技术提高植物耐旱和生长提供理论指导。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焦炉烟气脱硝工业侧线试验成功 本报讯(记者刘晓倩)近日,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所研究员唐志诚团队自主研发的低温脱硝催化剂在河北中煤旭阳焦化有限公司成功进行了7000标立方米每小时的工业侧线试验。
不同于燃煤电厂烟气,焦炉烟气具有排烟温度低、水汽含量高、氮氧化物浓度波动大、二氧化硫浓度较高、烟尘颗粒小且具有黏性等特点,焦炉烟气脱硝催化剂技术难度非常大,已成为影响焦化企业实施脱硫脱硝工程的关键技术难题。
2017年3月,兰州化物所、河北旭阳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海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三方签订合作协议,利用兰州化物所自主开发的低温脱硝催化剂技术,共同实施焦炉烟气低温脱硝催化剂在河北中煤旭阳焦化有限公司的工业侧线试验。
截至目前,试验装置反应器出口氮氧化物浓度稳定在每标立方米15至24毫克、脱硝率稳定在98%以上,远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限值,脱硝性能非常优异。
本次工业侧线试验的成功运行,充分检验了兰州化物所低温脱硝催化剂技术的可靠性,为即将进行的商业化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产品将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以上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企业合作等项目的大力支持。
中国中医科学院 证实电针疗法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效 本报讯(记者郭爽)日前,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和主任医师刘志顺牵头完成《电针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漏尿量疗效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报告。
该报告通过500余例随机临床试验研究,证实了电针腰骶部两个穴位能有效控制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压力性尿失禁是在体力活动、咳嗽、喷嚏时引起的不自主漏尿的状态,造成患者严重的心理负担与生活质量下降。
既往临床研究显示,针刺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一定效果,但囿于临床研究样本量小、研究质量不高等原因,针刺的效果和安全性尚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撑。
科研人员把504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各252例),分别接受电针双侧中髎穴、会阳穴和假电针不少于6周18次的治疗。
结果显示,电针组减少漏尿量、改善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假电针组,差异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患者停止治疗后,疗效可以维持24周,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很少发生。
此项研究用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证实,电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刘保延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该项研究为中医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还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华中科大 国产全数字PET成像仪出口芬兰 本报讯(通讯员鲁伟、王潇潇)近日,由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谢庆国团队自主研发的一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装置被送到芬兰国家PET中心,用于疾病研究和新药研发,这是该中心首次使用来自中国的PET设备。
这台来自中国的仪器是谢庆国率团队历经十余年研发、具有中国完全知识产权的全数字PET设备。
据谢庆国介绍,PET是继超声、CT和核磁共振后当今最顶尖的医学影像技术,但因超高速闪烁脉冲信号难以实现数字化采样,PET一直采用模数混合的信号获取电路,长期存在“测不准、使用难、应用窄”等短板。
针对这些问题,谢庆国团队于2003年率先提出“数字PET”概念,首创“多电压阈值采样(MVT)”等方法,并于2015年研制出全球首台全数字临床PET/CT。

标签: #域名 #水平仪 #细支烟 #十大 #阜南 #蚌埠 #长春 #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