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7,人心目中美国大学排名是怎样

人心 1
2018年4月10日星期二Tel:(010)62580712 执行主编:陈彬编辑:许悦校对:何工劳E-mail押bchen@ VIEWS视角
7 对话 《中国高校科技》执行主编马海泉: 大学应确定为国家创新体系智慧源 姻本报记者温才妃陈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时代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根据十八大描述,国家创新体系由“科技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创新体系”五大体系构成,五大体系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年多过去了,创新驱动发展从理念到全社会一致的行动,成为了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成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在《中国高校科技》执行主编马海泉看来,建设好创新型国家,需要全方位谋划、顶层设计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这是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科技创新是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源动力,深刻领会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是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发展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大学在其中又承担了怎样的角色? 必须重视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化 《中国科学报》:我们注意到,在您的文章中,多次提及知识创新,它应该具有怎样的特征? 马海泉:知识创新在国内文献中并没有精确的定义。
目前多数人仍然从技术转移的视角理解知识创新,但在我看来,知识创新的内涵不止如此。
完整的知识创新概念应该包括知识创造、知识汇聚、知识传承、知识应用和知识传播五大方面。
知识创新的源头是科技创新。
知识汇聚是指将多元化、分散化的知识汇聚、整理和系统化,本身就是知识创新过程;而知识传承强调知识在隔代人群中的继承和发扬,这个过程也需要知识创新;知识应用与科技成果应用有着本质区别,科技成果应用的目的性强,有明确的功利性,知识应用虽然也以科技成果为形态表现,但知识本身少了功利性,而且应用范围带有随机性;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知识传播形式、方式的改变,也同时改变了人类认知的方式和习惯。
知识创新本身就是一个系统。
与技术的相对固化不同,一切事物,包括科技创新都可以转化为知识被传承、被应用。
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或产业,我们称之为技术转移;科学研究成果也可以转化为知识,我们称之为知识转化。
工作、生产、管理的流程、职业的规范、社会文化、国防技术等都可以转化为知识。
正是通过知识创新,确立了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独特地位,使之成为整个创新社会发展的 “科技创新是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源动力,深刻领会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是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发展一个根本出发点。
智慧源,为创新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中国科学报》:理解知识创新这一概念,要避 免哪些误区?马海泉:长期以来,一些人将知识产权战略作 为知识创新的主要内容,认为保证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政策就是知识创新体系。
这种认识显然是有偏差的。
我认为,知识产权应该属于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保障体系,正是有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保证各个创新主体的利益最大化,才能调动每个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同抑制学术不端、处理科研诚信一样,它是保护创新、促进创新的法律保护伞。
大学是知识创新的主体 《中国科学报》:为什么要强调大学在知识创新中的独特地位? 马海泉:科技创新驱动的知识创新始终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世界大学发展的历史看,古典大学因古代科技创新发展缓慢,知识创新仅限于知识的汇聚和传承;颠覆古典大学的是由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所引发的知识创造,并最终以德国洪堡大学的建立为重要标志,引发大学教育的整体创新;引发美国大学产生巨变的动力同样也是知识创新。
由此可见,知识创新自大学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具备了,只 马海泉 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创新的内涵不断深化,始终引领着大学发展的方向。
在“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发展的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大学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立科学研究支撑下的现代大学制度,大力提升知识创新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大学是“五大职能”融合而成的新学术共同体,对大学五大职能的强调,使国家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会分别从这五个方面考量大学。
而这五方面,大学并不是唯一的执行者,所有工作都可以轻易被替代。
因此,国家在相关宏观政策的制定中,大学作为科技创新体系智慧源的独特作用被忽略了。
大学是举办高等教育的机构,但绝不能简单地将大学当作是高等教育,大学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主体,而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与医疗、住房、环境等成为国家社会创新体系中的一部分。
高等教育应是一座百花园 《中国科学报》:理顺大学五大职能与知识创新的关系,可能给大学未来的发展带来什么? 马海泉:当前,大学的职能被归结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这是一个正确的判断。
但是,以分散独立的五大职能来制定大学发展的 依据,不仅忽略了大学作为由五大职能体系形成的新学术共同体特性,而且忽略了大学组织社会存在的不可替代性。
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转化和技术转化同样重要。
知识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智慧源,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动力源。
两大体系共同支撑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对大学来说,知识创新能力反映的是一种科教融合的综合能力,体现了创新驱动发展的现代大学理念;而对教师来说,知识创新能力反映的是教学创新能力。
当前,在大学教师评价中,并没有一个综合指标来评价教师能力和水平,都是教学和科研等单项指标的简单权重叠加。
这样做看似公平,但在当前指标下,却很难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因此,用知识创新能力衡量大学,建立新的大学表述方式和指导思想,将有利于大学的统筹协调发展。
在我看来,正是具有以“知识创造、知识汇聚、知识传承、知识应用和知识传播”为核心的知识创新能力,才能使大学具有支撑国家创新体系的底气,成为联结社会、政府、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科学报》:您心目中的高等教育应该是怎么一个模样? 马海泉:大学知识创新的源头多种多样,导致了大学教育的丰富多彩。
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就是构建科学研究支撑和引领的体制机制,在创新驱动发展的现代大学理念作用下,知识创新的源头不同,直接决定了大学的不同,导致了人才培养的类型不同。
当前,我们的教育管理模式过于整齐划
一,管理学校好像是在管理仓库,各种货架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各类教育,结果教育被严格分割,千校一面,千人一面。
实际上,自然科学讲究发现规律,而不是创造规律,科学精神的一个本质就是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文化讲究道德伦理,讲究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属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工匠讲究技艺传承,而不在于创新,讲求的是按规矩办事,钉是钉铆是铆。
这三种不同教育内容所对应的教育模式是不同的,有的重视课堂学习,有的注重能力训练,还有的需要养成教育的培养。
当前,要走好党中央提出的“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发展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之路,必须解放思想,树立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学发展理念,建立科学研究支撑和引领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提升大学知识创新能力。
要像经营花园一样管理教育,各类学校对应各种植物,虽然它们生长的环境、所需的养分等是相同的,但是会长得千姿百态,开放出五颜六色的花朵。
记者快评 4月4日,就在清明假期前
天晚上,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 拒的学生们打算坐校车返回市区,却 遭到了校方的拒载,校方车队称只 载能载老师。
而当一位老师为学生鸣 不平时,却遭到校方工作人员大喊 拒绝:“就不管。
” 学据了解,盛乐校区远在郊区。
因 姻陈 此,校方为师生提供校车。
然而,由 生彬于事发时间临近清明假期,不少学 生要乘校车去市区赶火车,加之突 遇大雪,这就导致了大量学生滞留。
谁对于这一事件,网络上出现了 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谴责学 之校不能一视同仁,有欺负学生之 嫌;另一种声音则认为,节前又逢 下雪,在运力不足的情况下,优先 错照顾教师理所当然。
内蒙古师大也 在事发后,发声明否认校车拒载学 生,强调是在天气恶劣导致运力不 足的情况下,先解决教师回本部的 车辆,如果条件允许,再安排学生回本部的车辆。
在此,笔者无意纠缠于各方观点孰对孰错, 只是想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节前下雪,就一定 出现“运力不足”呢? 据媒体报道,由于盛乐校区距离市区较远,该 校区的学生们若要前往市区,除校车外,也只能坐 附近的黑车。
这说明该校区即使是在平时,所谓的 “运力”也不是十分充足,此次的“拒载事件”只不过 是将平时的某些矛盾放大了而已。
从这个角度上 说,该事件发生后,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在道义上谴 责某一方,而是应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加大校区 之间的运力投入,并制定相关的应急处置预案。
近些年来,国内众多高校都在纷纷扩建自己 的新校区,这股风潮至今也没有完全停止。
而为了 让新校区看起来更加“高大上”,各校也没少花费脑 筋,从整体规划到高技术运用,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衡量一座校园是否达标的重要依据,并不是 表面看起来的“高大上”,而是是否方便学生在此舒 适(至少是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换句话说,对于一所新校区而言,几个垃圾桶 的摆放数量和位置,其重要性或许要大于校园里要 移栽几棵古树;对教室里灯光亮度的研究,也比研究 校门设计方案要体现几重含义,对学生的意义更大。
因为这些与学生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学生而 言,这些设施要更加“实在”,也更加“有用”。
校车的数量自然也属于“有用”的设施之类。
当然,我们并不能否认在新校区的建设中,所 谓“古树”与“校门”对于构建新校区整体文化氛围具 有某种作用。
但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国内高校在建设 新校区时,确存在一种误区,那就是片面追求表面的 先进与奢华,反而忽略了很多关乎学生利益的小细 节,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须知,校园的主要目的,甚至 可以说唯一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外人看,而是要让学 生用。
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是不是能真正贯彻 到实际工作中,则是对每个高校管理者的考验。
高教观点 大学精神不可泯灭
师德问题须严处 姻熊丙奇 近日,北大前教授沈阳被指性侵95级北大女学生致其自杀一事,在网上迅速升温。
4月6日,北京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和纪律委员会发表声明;同日,南京大学也公开发表声明;7日,南京大学文学院在官网公开表态,建议沈阳教授辞去在该院的相关教职。
随后,上海师范大学学术伦理与道德委员会建议并经人事部门讨论决定,终止与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沈阳签订的校外兼职教师聘任协议。
三所大学连续发表声明,表明了大学对待师德问题高度重视的态度,从中可见我国大学在师德建设上的进步。
发生在北大的这起事件,由于20年前没有妥善处理而导致其在今天发酵为一个全国热点新闻,这给大学的教训是深刻的,即只要涉及教师师德的问题,如果不加以严肃处理,将会成为大学无法抹去的“污点”。
北大的声明已表明要启动复核,希望复核不但要弄清事件真相,还要调查当年处理这一事件是否存在掩盖、包庇纵容问题,要向公众解释清楚,为何一名涉嫌性侵学生的教师只是受到记过处分,而不是撤销教师资格、停职或者开除?为何在被处分后,还会继续得到重用,担任副系主任、特聘教授? 南大文学院的声明受到舆论普遍点赞,该声明 称北京大学的处分已经证实沈阳的师德师风存在过问题,任何处分都不能代表事实的消亡。
南京大学文学院应该及时纠正人才引进工作的错误,坚持以师德为上的原则,重新审核沈阳的师德师风是否符合南京大学文学院全体同仁教书育人工作的要求,是否能得到这个共同体的认同。
南京大学文学院认为:他不符合。
也指出一个事实:在调动过程中,北京大学相关部门和沈阳本人都没有向南京大学文学院说明其曾经因师德师风问题接受处分之事。
南京大学文学院基于沈阳具有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北京大学特聘教授”等高端人才身份,没有向南京大学人力资源处请求前往北京大学外调查档。
为此,南京大学文学院愿意承担人才引进工作程序不严谨的错误,并向南京大学请求处分。
这体现了大学的担当,但问题也指向北大,北大在这一事件中并没有表现出一流大学的担当,把草草发记过处分作为对这一问题的“了结”。
从北大发布的声明看,沈阳对于高岩的自杀是有责任的,否则就不会有处分。
按理,如果学校对真相负责、对死去的学生负责,应该公开处理此事,不让事件拖延至今,不让有师德污点的人继续“为人师表”。
但遗憾的是,学校对此事的处理却轻 描淡写。
最近多家媒体采访了处理此事的当事人,报道均显示有“难言之隐”。
过去多年来,我国在处理教师涉嫌学术不端、性侵或性骚扰学生等师德问题时,经常存在要么不知情、不调查、不处理,要么轻描淡写的现象,尤其在当事人是学校的办学骨干、校领导时。
学校的理由是,公开处理会影响学校的声誉。
一个人出师德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集体为其掩盖、纵容。
沈阳的师德问题,在20年之后终于被严肃处理,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有预料到。
但这却是必然,这里不说因果报应,而是社会进步、教育进步对过去违背大学精神做法的纠正,这和在美国兴起的MeToo运动有关,在网上实名举报的几位北大校友均生活在美国。
当然,这也反映出我国教育部门、高校重视师德建设,在当前已经取得进步,真正开始实施“一票否决”。
希望高校进一步完善现代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师德问题调查、处理机制。
目前不少侵犯学生权利的师德问题的处理,都是通过网络发帖引起舆论关注,再引起高校重视,启动调查,这表明处理机制还不健全,学生维权渠道还不畅通。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域外传真 英国大学不应再无视校园性骚扰问题 姻安娜·布尔蒂法尼·佩奇 无论是“我也是”运动(MeToomovement:由女星艾丽莎·米兰诺等人针对美国金牌制作人哈维·韦恩斯坦性侵多名女星丑闻而发起的运动,呼吁所有曾遭受性侵犯女性挺身而出说出惨痛经历,并在社交媒体贴文附上标签,藉此唤起社会关注),还是各种被揭露出的性虐待丑闻,都足以表明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性剥削、性侵犯仍然广泛存在,即便是在大学校园中,性侵也以一种独特的模式存在。
学生和教职员工在高等教育环境中权力的不平等是校园性侵现象的主要来源。
一些教职员工会利用这种权力上的差别在性上侵犯学生。
在大学校园中,这种权力的不平等是因学生与教职员工间模糊的关系界限所造成的。
这会形成一种恶性的文化氛围,而学生不得不在这样的环境中去辨认何种行为是正确的。
在这权力不平等的环境中,如果学生拒绝接受来自于教职员工的性骚扰,或者学生向学校报告教职员工这种不当的行为,就需要面对承受一系列惩罚性报复的风险,比如失去各种资源、证书、工作机会、职业关系网等。
根据英国全国学生联合会最新的调查研究显 示,有不到10%的学生由于将教职员工性侵行为上报其所在机构,而导致自身受到了不正当的惩罚。
这多是缘于英国有三分之一的大学并没有关于教职员工与学生间关系的具体政策。
尽管如此,对于英国大多数学生来讲,来自于教职员工的一些性方面的行为让他们感到难以接受,在他们看来,一些教职员工私下约学生的行为是具有掠夺性的。
为了合理处理教职员工对学生性侵等不当行为,大学需要建立专门的政策措施,明晰大学校园中,教职员工与学生间最好的相处方式和关系界限。
这些政策措施应该正确反映出校园内复杂的权利问题,在高等教育师生问题上达成共识。
另外,制定的相关政策应该明确规定,一旦违反了相关规定,超过了纪律中所规定的界限,应该承担怎样的惩罚和后果。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建立一条清晰透明的举报类似不当行为的通道。
目前的举报通道反应过于缓慢,并且有很多不利于举报者的方面。
因此,学生们在受到侵犯后大多数选择将她们的遭遇隐藏起来,而不是举报。
因为在英国大学中教职员工性侵等不正当行为被认为是人才中心方面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对于处 理的过程和进程很少会进行通知报告。
而犯下过错的教职员工也很少被开除,还有很多大学处理这方面问题的传统是,在等待该名教职员工转职到新大学的过程中,学校会通过非正式的渠道对问题进行处理并且不予记录。
这样的解决方式使校园性侵问题变得无足轻重,学生的权益该如何维护?因此,大学不应再继续对教职员工性侵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维护学生权利刻不容缓。
(作者安娜·布尔系朴茨茅斯大学社会学讲师,蒂法尼·佩奇系剑桥大学社会学讲师,许悦编译) 图片来源:卫报网 大学刚开学时,笔者和二十多名辅导员一起研讨一堂关于大学生宿舍关系的心理课。
在谈到当今大学生特点的时候,大家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如今大学生在宿舍中的亲密度比过去低。
究其原因,最后归结为今天的通信技术手段发达了,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大学生在千里之外,依然可以面对面地从家庭中获得情感支持,对身边的人依赖没有过去那么大了。
通信技姻术的日益发达,一方面打宋破了人际关系地域限制,振另一方面却慢慢地疏远韶着身边的人。
人类无疑已经进入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
由于量子理论、基因科学、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的日臻完善,前两者把我们对宇宙太空、生命本质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后两者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
当我们为日新月异的科技兴奋不已的时候,是否留意生活中周围的人发生了什么变化? 科技时代如何点亮人文之光 不论在家庭、学校、 饭店、大街,低头看手机 的人随处可见;越来越多 的人选择足不出户,靠点外卖可以数天 不出家门;还有人为自己喜欢的网络主 播不惜一掷千金……在这样一个时代, 我们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 在微妙而深刻地发生着改变。
人与人的 关系变得日益“疏离”。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儿童精 神和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即便在世界范 围内,青少年的精神和心理健康也不容 乐观。
为什么他们受到的冲击更大呢?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 游戏层出不穷、社交软件功能不断完善, 这些都让成年人和身为父母者深陷其 中。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成年人的关 注和监护,然而,家庭成员都把大部分注 意力投入到了虚拟世界,青少年在某种 意义上成了“精神留守”儿童。
青少年在 心理上被忽视程度越大,对健康发展越 不利。
精神分析学家伯恩对人际沟通的 研
究很有洞见。
他发现,人与人的日常 沟通具有深刻的价值。
一句日常的问 候,背后潜在的心理意义是对另外
个人“存在”的认可。
也就是说,一大早 朋友见到“我”,看似平常的一句“早” “你好”,背后蕴含着“我被看见”的丰 富内涵。
人与人的日常交流,如同彼此的心 灵滋养,只是我们太习以为常了。
实际 上,人类从一出生,就离不开一种很重 要的生命能源:心灵营养。
新生儿降生 后,得到良好抚触的孩子,生长发育就 会比较好。
这是因为人除了食物之外, 心灵也需要营养,在婴儿身上,表现为 “皮肤饥饿”。
随着年龄增长,婴儿的这 种“皮肤饥饿”演变为对关注、认可、肯 定的渴望。
有个发生在孤儿院里的故事很令 人深思:同样大小的孩子,每天得到的 食物相同,却有一个孩子发育超过其 他孩子。
原来,这个孩子的床位靠近窗 口,保洁员每天都隔着玻璃和孩子逗 笑。
这样的目光和微笑的交流,深深地 滋养着孩子的内心。
伯恩进一步总结出了三种不同类型 的“心灵营养”:积极的心灵营养,比如 “干得漂亮”“我好喜欢你”;消极的心灵 营养,比如“你的表现太让我失望了”“我 讨厌你”;漠视。
如今的现实令人担忧。
越 来越多的青少年在“心灵营养”上,处于 “营养不良”的状况。
受到忽视、漠视的青 少年,会体验到被抛弃感,这会严重损害 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和身体饥饿的人寻 找食物一样,心灵饥饿的人也会一直寻 找能够给予自己心灵营养的人,甚至这 样的动机更为强烈和持久。
青少年如果在家庭中得到的心灵营 养不足,他们进入学校后,就会努力从教 师、同伴那里寻求“心灵营养”,如果积极 的
心灵营养得不到,他们会“饮鸩止渴” 般地吸收消极的心灵营养来对付,因为 这样总比没有心灵营养(漠视)要好。
这就是当今青少年成长中需要面对 的现实环境。
他们终究会长大,早期心灵 营养不足的人,在面对婚姻、亲密关系等 重要人生议题的时候,可能会采取两种 极端的态度:或者过度渴求、依赖、控制, 或者灰心失望。
这都不利于建立健康、稳 定、持久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弗鲁姆在《爱的艺术》中表 达了这样一个深刻的见解:无论在任何 时代和任何文化中,人都面临着同一个 问题:如何克服这种疏离感。
科技终究是一种工具,在这个工具 越来越强大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反思:这 个工具带给我们的挑战是什么?我们如 何更好地用这个工具服务于人,增进人 与人之间的亲密感,而不是让人与人之 间日益疏离、迷失在虚拟的空间里。
(作
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 询与服务中心副研究员)

标签: #功能 #品牌 #网站 #网站推广 #广州 #硕士研究生 #是怎样 #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