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
2020年5月25日星期一责任编辑蒋彤
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职教还有几道坎
代表委员为职业教育发展把脉出方
“缺乏有效就业、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是重要的返贫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贫困群众缺乏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建议,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和培训在脱贫和防止返贫中的作用,让贫困群众掌握一门技能,实现持续稳定脱贫。
在杨国强看来,发展职业教育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一方面,贫困户和他们的子女能够有一技傍身,有助于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链;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还能不断向实体经济输送专业技术人才。
授人以渔,提高贫困户的劳动素质,一直是摆脱贫困的关键。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职业教育为原本打算辍学打工的贫困学生提供了技术培训平台。
经过职业教育之后,他们成为贫困家庭脱贫摘帽的希望。
去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办好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0年,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职业教育需求的学生能够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更多的建档立卡户中的劳动力能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实现 稳定就业,带动贫困家庭脱贫,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能力显著增强。
在杨国强看来,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对脱贫、防返贫作用还需迈过三道坎。
第一道是观念坎。
杨国强认为,社会还普遍存在孩子要成才只有上大学的观念,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不愿意上职业学校;第二道坎是学费。
一些贫困学生没钱读职校;第三道坎是办学质量。
杨国强认为,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而贫困地区的职业学校基础设施薄弱,课程内容陈旧。
对于观念坎,杨国强建议,加强引导全社会,特别是贫困群众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给予技能型人才更多表彰、荣誉,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
同时,要加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精准宣传,通过生动的案例,让更多人认识到职业教育是条很好的出路。
对于学费坎,杨国强建议,对没有钱读职校的贫困学生由国家先行垫付学杂费、生活费,让他们能无压力地学习,待他们有能力时再偿还。
对于办学质量坎,杨国强建议,加强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职 业学校的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到贫困地区开办职业学校;根据 当地产业链、需求链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形成办学特色。
记者发现,今年两会多位代表委员关注了职业教育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 宇注意到技能人才待遇不高的问题。
他建议,相关部门适时组织清 理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歧视政策,推动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 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何蓉认为,职业教育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
以家政教育为例,她建 议职业院校应该研发家政人才培养课程,学习国外家政业发展模 式的成功之处,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培养多层次家政人才。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明两年职 业技能培训
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 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职业教育还将 继续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大 有作为。
(本报记者张典标) 新华社北京
5月24日电(记者张 打 泉、周闻韬)近年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保护知识产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造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就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市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这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的进一步加强。
”全 国人大代表、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执 行合伙人韩德云表示,高水平的知识 场产权保护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代前提。
韩德云表示,近年来我国在立 化表法、司法、执法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 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大幅提升。
未来, 委应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提升执法规 法员范性和透明度,严厉打击盗版、假冒 等侵权行为。
同时,做好与知识产权 建国际规则的对接,助力更高水平对外 治言开放。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的持知续提升极大激发了创新活力。
截至 化识2019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共计186.2万件,每产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国13.3件。
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江南保造船科技委主任胡可一建议,未来 际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应加强质量护导向,通过完善专利审查制度、加强运专利代理行业监管等,让更多高质 化量发明创造更加便捷地获得专利授用权,推进我国向知识产权强国加速迈进。
营运用是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七二五所科技委主任马玉璞以船舶工业 商为例,建议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运用。
他建议,加强船舶工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环储备;推动企业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构建知识产权运用综合服务平台等。
境“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 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加强重点领域关 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运用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举。
”马玉 璞说。
韦韬代表: 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 左图:全国人大代表韦韬建议
,加快推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新华社记者申宏摄右图:2019年11月23日拍摄的广西钦州港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曹祎铭摄 梁倩娟代表: 优化扶持农村电商直播 左图:全国人大代表梁倩娟在展示她直播介绍农产品的场景。
梁倩娟是一名返乡创业青年,她通过电商直播为农产品走出大山找到了新销路。
她带到今年两会上的建议,就集中在扶持农村电商直播、优化直播环境等方面。
新华社记者刘阳摄右图:山东青岛市即墨区一家服饰公司的营销人员通过云直播推介产品(5月15日摄)。
新华社发(梁孝鹏摄) 加强语言传承,守住多民族文化的语言宝库 代表关注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保护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温竞华“)壮语是很生动的,光是吃饭就有各种说法,比如qiang和gen都表达吃饭的意思,前者说话对象是亲密的朋友,邀请对方一起去吃吃喝喝,后者则表现出一种客套的、可有可无的情绪。
但这些具有丰富情感的语义表达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就被简化、流失了。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民族大学文学影视创作中心副主任樊一平说。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文化共生,语言资源丰富。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居住着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等12个世居民族。
今年两会,樊一平代表带来了关注加强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和保护的建议。
“对民族的认同,语言是最重要的。
但现在广西九成在城市出生的壮族都不会讲壮语,只能听懂。
我们家是壮族,我的女儿30岁,这个年龄已经不会说壮语。
就连很多壮族聚集的乡村,多数少年儿童也 已经不会讲壮语。
”现状让樊一平感到忧虑。
他在调研中发现,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开展了一些对部分语种的推广和保护工作,但少数民族群众传承本民族语言的积极性不强,好政策仍然难以有效落地。
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即使在民族文化氛围相对浓厚的乡村地区,也普遍存在“讲壮话是落后”的心理,家长只教小孩说普通话。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县长马空代表也坦言,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相比之下更难推广,“我们的下一代很多已经听不懂苗话了。
只有在节庆的时候,会唱起苗歌。
” “老房子不住了、民族服饰不穿了,还有博物馆保存这份记忆。
但语言没人说就消亡了,再挽回就很难。
”在樊一平看来,使用和传承是对少数民族语言最好的保护。
毛南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
一。
作为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些年在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上 做了有效尝试。
全国人大代表、环江县县长黄炳峰说,环江县通过分龙节等民族节庆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团结的氛围,增强了毛南族人的民族认同感。
毛南族聚居地下南乡的小学实行毛南语和普通话结合教学,并将毛南民歌、舞蹈等融入校园。
“让孩子从小接受民族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通过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激活学习的内生动力。
”黄炳峰说。
樊一平也建议,除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推广双语教学外,还可通过将民族语言文字纳入升学考试、公务员招录、职称评定等方式,从制度政策层面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学习本族语言的积极性。
他还建议,加大对各类针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传承和研究活动的支持力度。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民族学院、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设置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面的专业课程,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存、使用提供“土壤”。
王亚平代表:中国航天员正备战空间站任务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李国利、刘艺、黄一宸)从太空归来后的第三年,我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又增添了一个身份:母亲。
如今,4岁的女儿已经会奶声奶气地问她:“妈妈,你什么时候再去太空啊,可不可以帮我和小朋友们摘颗星星回来?” 女儿的话,天真无邪,对太空充满了向往。
而再上太空,也正是航天员王亚平心里的期待。
今年5月5日,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首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开启,王亚平再上太空的机会近在眼前。
按计划,我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
其间,规划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还将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
“航天员的状态只有两种,飞行和准备飞行。
”过去的一年间,包括王亚平在内的全体航天员始终在全力备战空间站任务。
王亚平说,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体航天员一直都处于隔离训练状态。
“对航天员来说,空间站任务是全新的:空间实验、舱外安装维护 操作等任务内容全新,飞行器平台全新……”王亚平充满期待地说。
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在距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宫
一 号里,为全国6000余万名师生生动讲解和亲手展示太空的奥秘。
天宫一号是我国送入太空的首个目标飞行器,是我国首个航 天员在太空入住的家。
曾在天宫一号工作和生活12天的王亚平说:“中国空间站是我们国家自主设计研制的国家太空实验室,要比天宫一号更大更舒适,我很想全方位体验它的各项功能。
” 王亚平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也是我国首批女航天员。
今年是她成为航天员的第10年,将迎来新一批队友——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将在年中完成。
“我很期待新队友的加入。
”王亚平说,“航天员训练内容始终是跟着飞行任务的变化而有所调整的,我会像第一批航天员当年带我们那样,把飞行经验、训练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更快成长。
” 穿上军装,步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王亚平经过广泛调研、深入思考,今年郑重提交了有关“军队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科技工作者是主力军、先行者,任重而道远。
应该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在努力为国实现建设科技强国梦想的征途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王亚平说。
50年前,“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新纪元;2003年金秋,杨利伟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飞行任务的序幕……“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几代航天人赓续接力、奋斗不止的结果,希望未来有更多的青年人参与进来,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航天科普教育的王亚平说。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 电(记者丁文娴、吴俊宽)突 如其来的疫情激发了民众对健身的热情,也让更多人认识到科学适度运动的重要性。
正在北京参加全国政 谢 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谢敏豪 敏 建议,运动要循序渐进,同时要客观认识运动处方的作用。
豪 循序渐进是运动原则 谢敏豪今年带来了一个有关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委 建设的提案。
他表示,近年来全民健身的热度本就很高,疫情让更多人意识到了健身的重要性,倡导全民健身也出现在了政府工作报告里。
据他观察,疫情期间的 员 体育活动出现了一些新形式,“不管是直接参加体育锻炼,还是举办或观看比赛,都进行了方式的改进与反思”。
很多赛事活动从线下移到线上,一些国家队举行了多地同步、网络直播的选拔赛,居家锻炼的形态也更加多样。
他认为,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国传统的健身方式都可以在 科学运 家里进行,效果也不错,类似的项目可以进一步挖掘推广。
不过运动需合理适度。
近期发生的因运动不当导致受伤甚至死亡的案例令人警醒,谢敏豪提示:“健身最强调的就是循序渐 动客 进。
”他举了自己工作时的例 子,“在功率自行车上给人做无氧运动测试的时候,也就 观 是通过竭尽全力做一项运动来测试人的无氧运动能力,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活动,比如20分钟到半小时的跑步,活动开再测试就没事。
但是如果有人偷懒,准备活动不足,测试后会很难受,甚 认知 至会呕吐”。
同时他建议,如果患有 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锻炼之前最好去专门的机构进行评估。
“尤其要提醒高血压病 科 人,血压高是因为血管质量出了问题,而运动通常要升高血压,给血管更多的压力、更大的刺激,如果控制不好就会破坏血管,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
” 客观认知运动处方 全民健身热潮下,运动处方的说法越来越流行。
谢 技助力 敏豪首先澄清,处方是一个 专用词,需要由具备相关资 质的医生等开具,通常是以 治疗疾病为目的。
“我个人认为,普通人日常锻炼 身体叫运动方案更合适。
” 至于运动处方,谢敏豪介绍,很早就在实践中 得到了应用。
比如脑中风患者要逐步锻炼肌肉力 量,可能要从走路学起,康复医生制定方案、康复 治疗师指导病人运动,这就是运动处方的应用。
而 近年来,运动处方逐渐受到高血压、糖尿病、肥胖 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关注,帮助其加强肢 体锻炼、心肺功能锻炼,提升身体素质,缓解往疾 病方向发展、或加重疾病的趋势。
从行业从业者角度,谢敏豪认为,这些年高等 教育中逐步建立起运动康复等专业,相关人才的 培养越发受到重视,医生也更注重运动科学知识 的学习。
“以前有的医生说建议适当运动,可多少 是适当?所以一定要具备资质的医生来开具运动 处方。
一个真正有效的运动处方要很慎重,要根据 科学依据制定,且科学地实施。
” 他强调,要客观看待运动处方的作用,它只是 一种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
病症很轻的时候,运动 也许能够缓解一部分症状,但是运动替代用药
一 定要慎重,要经过严格评估和医生的监督。
此外, 运动处方的开具需因人因症,根据个体差异量身 打造。
“至于所谓的‘运动抗疫’,运动当然有很多益 处,确实运动能够提高免疫功能,这次疫情中也发 现体质差的、年纪大的、有基础病的病人更容易发 展成重症。
但是否运动跟是否会感染并没有必然 联系,即使是运动员也同样会感染。
” 全面推进国家队营养保障工作 谢敏豪介绍,如今运动员营养问题得到高度
重视,被提升至跟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
尤其从去年起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建立起运动营养师队伍,为基地餐厅及部分国家队配备了营养师。
今年还跟中国营养学会合作,启动修订运动员膳食营养标准工作。
“特别是冬季项目,这次冬奥会力争全项目参赛,很多项目我们的发展经验都是空白,这些运动员到底吃什么?需求什么样?都还在探究。
” 谢敏豪介绍,在短道、花滑等队伍训练的北京首钢基地,餐厅配备了智能餐盘,实时记录运动员所拿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方便对膳食摄入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科技冬奥”无处不在。
此外,还有临床、运动营养等领域的专家为运动员们服务,指导运动员用餐、解答疑惑、普及知识。
“我们也计划给队医进行相关培训,希望未来队伍在外集训时,队医能够在营养保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谢敏豪说。
好在如今运动员们也越来越重视营养工作。
“最关键的还是运动员自己。
有意识,有知识,还要自律。
”他总结道。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建议,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和培训在脱贫和防止返贫中的作用,让贫困群众掌握一门技能,实现持续稳定脱贫。
在杨国强看来,发展职业教育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一方面,贫困户和他们的子女能够有一技傍身,有助于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链;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还能不断向实体经济输送专业技术人才。
授人以渔,提高贫困户的劳动素质,一直是摆脱贫困的关键。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职业教育为原本打算辍学打工的贫困学生提供了技术培训平台。
经过职业教育之后,他们成为贫困家庭脱贫摘帽的希望。
去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办好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0年,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职业教育需求的学生能够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更多的建档立卡户中的劳动力能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实现 稳定就业,带动贫困家庭脱贫,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能力显著增强。
在杨国强看来,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对脱贫、防返贫作用还需迈过三道坎。
第一道是观念坎。
杨国强认为,社会还普遍存在孩子要成才只有上大学的观念,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不愿意上职业学校;第二道坎是学费。
一些贫困学生没钱读职校;第三道坎是办学质量。
杨国强认为,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而贫困地区的职业学校基础设施薄弱,课程内容陈旧。
对于观念坎,杨国强建议,加强引导全社会,特别是贫困群众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给予技能型人才更多表彰、荣誉,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
同时,要加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精准宣传,通过生动的案例,让更多人认识到职业教育是条很好的出路。
对于学费坎,杨国强建议,对没有钱读职校的贫困学生由国家先行垫付学杂费、生活费,让他们能无压力地学习,待他们有能力时再偿还。
对于办学质量坎,杨国强建议,加强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职 业学校的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到贫困地区开办职业学校;根据 当地产业链、需求链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形成办学特色。
记者发现,今年两会多位代表委员关注了职业教育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 宇注意到技能人才待遇不高的问题。
他建议,相关部门适时组织清 理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歧视政策,推动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 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何蓉认为,职业教育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
以家政教育为例,她建 议职业院校应该研发家政人才培养课程,学习国外家政业发展模 式的成功之处,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培养多层次家政人才。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明两年职 业技能培训
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 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职业教育还将 继续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大 有作为。
(本报记者张典标) 新华社北京
5月24日电(记者张 打 泉、周闻韬)近年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保护知识产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造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就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市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这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的进一步加强。
”全 国人大代表、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执 行合伙人韩德云表示,高水平的知识 场产权保护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代前提。
韩德云表示,近年来我国在立 化表法、司法、执法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 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大幅提升。
未来, 委应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提升执法规 法员范性和透明度,严厉打击盗版、假冒 等侵权行为。
同时,做好与知识产权 建国际规则的对接,助力更高水平对外 治言开放。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的持知续提升极大激发了创新活力。
截至 化识2019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共计186.2万件,每产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国13.3件。
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江南保造船科技委主任胡可一建议,未来 际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应加强质量护导向,通过完善专利审查制度、加强运专利代理行业监管等,让更多高质 化量发明创造更加便捷地获得专利授用权,推进我国向知识产权强国加速迈进。
营运用是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七二五所科技委主任马玉璞以船舶工业 商为例,建议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运用。
他建议,加强船舶工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环储备;推动企业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构建知识产权运用综合服务平台等。
境“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 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加强重点领域关 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运用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举。
”马玉 璞说。
韦韬代表: 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 左图:全国人大代表韦韬建议
,加快推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新华社记者申宏摄右图:2019年11月23日拍摄的广西钦州港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曹祎铭摄 梁倩娟代表: 优化扶持农村电商直播 左图:全国人大代表梁倩娟在展示她直播介绍农产品的场景。
梁倩娟是一名返乡创业青年,她通过电商直播为农产品走出大山找到了新销路。
她带到今年两会上的建议,就集中在扶持农村电商直播、优化直播环境等方面。
新华社记者刘阳摄右图:山东青岛市即墨区一家服饰公司的营销人员通过云直播推介产品(5月15日摄)。
新华社发(梁孝鹏摄) 加强语言传承,守住多民族文化的语言宝库 代表关注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保护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温竞华“)壮语是很生动的,光是吃饭就有各种说法,比如qiang和gen都表达吃饭的意思,前者说话对象是亲密的朋友,邀请对方一起去吃吃喝喝,后者则表现出一种客套的、可有可无的情绪。
但这些具有丰富情感的语义表达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就被简化、流失了。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民族大学文学影视创作中心副主任樊一平说。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文化共生,语言资源丰富。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居住着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等12个世居民族。
今年两会,樊一平代表带来了关注加强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和保护的建议。
“对民族的认同,语言是最重要的。
但现在广西九成在城市出生的壮族都不会讲壮语,只能听懂。
我们家是壮族,我的女儿30岁,这个年龄已经不会说壮语。
就连很多壮族聚集的乡村,多数少年儿童也 已经不会讲壮语。
”现状让樊一平感到忧虑。
他在调研中发现,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开展了一些对部分语种的推广和保护工作,但少数民族群众传承本民族语言的积极性不强,好政策仍然难以有效落地。
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即使在民族文化氛围相对浓厚的乡村地区,也普遍存在“讲壮话是落后”的心理,家长只教小孩说普通话。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县长马空代表也坦言,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相比之下更难推广,“我们的下一代很多已经听不懂苗话了。
只有在节庆的时候,会唱起苗歌。
” “老房子不住了、民族服饰不穿了,还有博物馆保存这份记忆。
但语言没人说就消亡了,再挽回就很难。
”在樊一平看来,使用和传承是对少数民族语言最好的保护。
毛南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
一。
作为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些年在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上 做了有效尝试。
全国人大代表、环江县县长黄炳峰说,环江县通过分龙节等民族节庆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团结的氛围,增强了毛南族人的民族认同感。
毛南族聚居地下南乡的小学实行毛南语和普通话结合教学,并将毛南民歌、舞蹈等融入校园。
“让孩子从小接受民族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通过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激活学习的内生动力。
”黄炳峰说。
樊一平也建议,除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推广双语教学外,还可通过将民族语言文字纳入升学考试、公务员招录、职称评定等方式,从制度政策层面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学习本族语言的积极性。
他还建议,加大对各类针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传承和研究活动的支持力度。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民族学院、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设置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面的专业课程,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存、使用提供“土壤”。
王亚平代表:中国航天员正备战空间站任务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李国利、刘艺、黄一宸)从太空归来后的第三年,我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又增添了一个身份:母亲。
如今,4岁的女儿已经会奶声奶气地问她:“妈妈,你什么时候再去太空啊,可不可以帮我和小朋友们摘颗星星回来?” 女儿的话,天真无邪,对太空充满了向往。
而再上太空,也正是航天员王亚平心里的期待。
今年5月5日,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首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开启,王亚平再上太空的机会近在眼前。
按计划,我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
其间,规划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还将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
“航天员的状态只有两种,飞行和准备飞行。
”过去的一年间,包括王亚平在内的全体航天员始终在全力备战空间站任务。
王亚平说,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体航天员一直都处于隔离训练状态。
“对航天员来说,空间站任务是全新的:空间实验、舱外安装维护 操作等任务内容全新,飞行器平台全新……”王亚平充满期待地说。
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在距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宫
一 号里,为全国6000余万名师生生动讲解和亲手展示太空的奥秘。
天宫一号是我国送入太空的首个目标飞行器,是我国首个航 天员在太空入住的家。
曾在天宫一号工作和生活12天的王亚平说:“中国空间站是我们国家自主设计研制的国家太空实验室,要比天宫一号更大更舒适,我很想全方位体验它的各项功能。
” 王亚平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也是我国首批女航天员。
今年是她成为航天员的第10年,将迎来新一批队友——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将在年中完成。
“我很期待新队友的加入。
”王亚平说,“航天员训练内容始终是跟着飞行任务的变化而有所调整的,我会像第一批航天员当年带我们那样,把飞行经验、训练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更快成长。
” 穿上军装,步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王亚平经过广泛调研、深入思考,今年郑重提交了有关“军队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科技工作者是主力军、先行者,任重而道远。
应该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在努力为国实现建设科技强国梦想的征途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王亚平说。
50年前,“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新纪元;2003年金秋,杨利伟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飞行任务的序幕……“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几代航天人赓续接力、奋斗不止的结果,希望未来有更多的青年人参与进来,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航天科普教育的王亚平说。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 电(记者丁文娴、吴俊宽)突 如其来的疫情激发了民众对健身的热情,也让更多人认识到科学适度运动的重要性。
正在北京参加全国政 谢 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谢敏豪 敏 建议,运动要循序渐进,同时要客观认识运动处方的作用。
豪 循序渐进是运动原则 谢敏豪今年带来了一个有关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委 建设的提案。
他表示,近年来全民健身的热度本就很高,疫情让更多人意识到了健身的重要性,倡导全民健身也出现在了政府工作报告里。
据他观察,疫情期间的 员 体育活动出现了一些新形式,“不管是直接参加体育锻炼,还是举办或观看比赛,都进行了方式的改进与反思”。
很多赛事活动从线下移到线上,一些国家队举行了多地同步、网络直播的选拔赛,居家锻炼的形态也更加多样。
他认为,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国传统的健身方式都可以在 科学运 家里进行,效果也不错,类似的项目可以进一步挖掘推广。
不过运动需合理适度。
近期发生的因运动不当导致受伤甚至死亡的案例令人警醒,谢敏豪提示:“健身最强调的就是循序渐 动客 进。
”他举了自己工作时的例 子,“在功率自行车上给人做无氧运动测试的时候,也就 观 是通过竭尽全力做一项运动来测试人的无氧运动能力,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活动,比如20分钟到半小时的跑步,活动开再测试就没事。
但是如果有人偷懒,准备活动不足,测试后会很难受,甚 认知 至会呕吐”。
同时他建议,如果患有 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锻炼之前最好去专门的机构进行评估。
“尤其要提醒高血压病 科 人,血压高是因为血管质量出了问题,而运动通常要升高血压,给血管更多的压力、更大的刺激,如果控制不好就会破坏血管,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
” 客观认知运动处方 全民健身热潮下,运动处方的说法越来越流行。
谢 技助力 敏豪首先澄清,处方是一个 专用词,需要由具备相关资 质的医生等开具,通常是以 治疗疾病为目的。
“我个人认为,普通人日常锻炼 身体叫运动方案更合适。
” 至于运动处方,谢敏豪介绍,很早就在实践中 得到了应用。
比如脑中风患者要逐步锻炼肌肉力 量,可能要从走路学起,康复医生制定方案、康复 治疗师指导病人运动,这就是运动处方的应用。
而 近年来,运动处方逐渐受到高血压、糖尿病、肥胖 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关注,帮助其加强肢 体锻炼、心肺功能锻炼,提升身体素质,缓解往疾 病方向发展、或加重疾病的趋势。
从行业从业者角度,谢敏豪认为,这些年高等 教育中逐步建立起运动康复等专业,相关人才的 培养越发受到重视,医生也更注重运动科学知识 的学习。
“以前有的医生说建议适当运动,可多少 是适当?所以一定要具备资质的医生来开具运动 处方。
一个真正有效的运动处方要很慎重,要根据 科学依据制定,且科学地实施。
” 他强调,要客观看待运动处方的作用,它只是 一种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
病症很轻的时候,运动 也许能够缓解一部分症状,但是运动替代用药
一 定要慎重,要经过严格评估和医生的监督。
此外, 运动处方的开具需因人因症,根据个体差异量身 打造。
“至于所谓的‘运动抗疫’,运动当然有很多益 处,确实运动能够提高免疫功能,这次疫情中也发 现体质差的、年纪大的、有基础病的病人更容易发 展成重症。
但是否运动跟是否会感染并没有必然 联系,即使是运动员也同样会感染。
” 全面推进国家队营养保障工作 谢敏豪介绍,如今运动员营养问题得到高度
重视,被提升至跟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
尤其从去年起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建立起运动营养师队伍,为基地餐厅及部分国家队配备了营养师。
今年还跟中国营养学会合作,启动修订运动员膳食营养标准工作。
“特别是冬季项目,这次冬奥会力争全项目参赛,很多项目我们的发展经验都是空白,这些运动员到底吃什么?需求什么样?都还在探究。
” 谢敏豪介绍,在短道、花滑等队伍训练的北京首钢基地,餐厅配备了智能餐盘,实时记录运动员所拿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方便对膳食摄入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科技冬奥”无处不在。
此外,还有临床、运动营养等领域的专家为运动员们服务,指导运动员用餐、解答疑惑、普及知识。
“我们也计划给队医进行相关培训,希望未来队伍在外集训时,队医能够在营养保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谢敏豪说。
好在如今运动员们也越来越重视营养工作。
“最关键的还是运动员自己。
有意识,有知识,还要自律。
”他总结道。
声明:
该资讯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发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