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周刊,中国有哪些师范大学学校排名

中国 4
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主编:唐景莉 编辑:唐景莉 设计:聂磊 校对:刘梦 高教周刊邮箱:tang8438@纵横思想前沿推进改革创新 前沿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多措并举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立体课堂:让思政课“火”起来 思政课教学团队所有教师在学生评课中的满意率均超过全校平均水平;在近几年“最受学生欢迎十佳教师”评选中,思政课教师屡屡入选。
“形势与政策小组”是北师大小有名气的时事类学生社团,让大学生为大学生讲课,不仅丰富了授课主体,也大大增强了思政课的实效性。
■通讯员周雪梅 枯燥重复,脱离现实,耽于说教……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许多人心目中的老印象。
鲜活新颖,紧接地气,专业前沿……如今北京师范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人气最高的课程之
一,同学们由衷地为思政课教师们“点赞”———思政课教学团队所有教师在学生评课中的满意率均超过全校平均水平;在近几年“最受学生欢迎十佳教师”评选中,思政课教师屡屡入选,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多元的授课主体、多样的教学手段、多维的学习方式、多方的专家团队———这是学生们切实感受到的思政课的创新与变化。
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多措并举,悉心营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课堂”,实现了学生从“被听课”到“要听课”的转变。
立体讲台:专任教师+大学生+辅导员 “克里米亚到底属于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上,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本科生孙晨迪正通过PPT做“新闻播报”———“沉重的克里米亚”。
孙晨迪“一路狂奔”,用流利快读的语言,深度分析了克里米亚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向。
“……他开放式的结尾给了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国际政治舞台风云变幻,势必 会对经济产生深刻影响。
”简单点评后,授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熊晓琳话锋一转,水到渠成地切入了当天的授课主题。
课前“新闻播报”环节的设计,熊晓琳已经坚持了多年。
每节课前,她会要求学生利用5-10分钟时间,播报近一周内的新闻事件。
“在构建报告的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成为了事件的亲历者。
”孙晨迪说,新闻报告不仅让自己接触到那些“原本离我们很远的生活”,还锻炼了实践能力。
在熊晓琳看来,“把话筒交给学生”改变了教师“独霸讲台”的平面格局,让学生思政课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都有了很大提高,“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多了”。
学生走上思政课讲台,在北师大并不鲜见。
事实上,学生早就不再是只能坐在座位上被动听课的一方,他们是思政课这个“立体讲台”的常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面对200多名本科新生,来自“形势与政策小组”的两位同学王帅捷和郑子薇,正生动讲述“欧洲大学的道德教育”。
“有一种和老朋友聊天的感觉,没有压力、没有隔膜”,听课学生赵阳杰认为,同辈间的交流更有说服力,“师兄师姐们的话,总是能说到我们的心坎里”。
“形势与政策小组”是北师大小有名气的时事类学生社团,邀请他们登上讲坛的,正是这门课的主讲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润枝。
“让大学生为大学生讲课,这种大胆吸收学生参与授课的尝试, 听过,“老师将书本上的理论用大量历史事 实来呈现,非常吸引人”。
“每讲述一个重大 理论,都会有鲜活的案例支撑,我对这门课 很感兴趣”,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张黎雪也 颇有同感。
不空谈理论,不空讲概念,将内容要 点寓于一个个真实的历史案例之中。
赵朝 峰说:“这样的案例教学有助于让学生 北 ‘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通过读懂理论背 师 后的故事,了解理论产生的必然性,进而 大 学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 生 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北师大思政课教 登 学的主体任务。
院长王树荫教授表示,通过综 上思合运用精讲式、专题式、启发式、互动式、研讨 政 式、情境式等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学校 课 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向式的灌输形态。
“要让 讲 教师成为良好互动环节和氛围的创造者,让 台 学生成为与教师平等互动的主体。

” 。
师宣 摄 不仅丰富了课堂的授课主体,而且也大大增强了思政课的实效性。
” 自2007年成立以来,“形势与政策小组”的同学们已连续8年,先后33次走上思政课讲台,为全校本科生集体授课。
如今活跃在北师大思政课“立体讲台”上的,还有一支由近30位年轻人组成的辅导员队伍。
平日里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是距离学生最近的教师群体。
他们讲授的心理健康、经济社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等课程受到学生们的“热捧”。
立体教学:案例课+研讨课+社会实践 “1956年2月24日,苏共二十大会议的正式议程已经结束,有人已经开始收拾返程的行囊,然而就在这一天,与会的苏联党代表突然接到一个参加全体会议的通知,需要特别的请柬入场……一场注定要震撼世界的事件上演了。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纪录片《正道沧桑》牢牢吸引住了学生的目光。
案例视频播放后,授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朝峰讲起了毛泽东同志对苏共二十大“喜忧参半”的评价,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讨。
坐在最前排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王建雄是名“理科男”,他说赵老师案例课件中涉及的很多内容,自己以前都没 多元团队:院内师资+校内学者+校外专家 “量变积累历史,质变改变历史;漫漫人生路,关键就几步”,台上侃侃而谈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负责人、著名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炳林。
“王老师的课真的很精彩,妙语连珠!丰富的事例背后是理论逻辑的深刻揭示。
”文学院博士生李巍一直是王炳林的忠实听众之
一。
而在这门课上,学生们能领略到的不只一位专家的风采,让他们“惊艳”的还有更多:既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知名教授朱志敏、杨世文,也有北师大校内的知名经济学者李翀、历史学者杨共乐,还有校外的著名专家,如中央党校教授张喜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静等,甚至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新时这样的“顶级专家”也在授课教师之列。
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成为教育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试点院校,经过几年的试点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起了本院、本校、校外三个专家库,形成了一个多学科、高水平、善于专题讲授的多元立体专家团队。
“每次上课都有一种期待感”,历史学院博士生王晓燕说,专家团队的讲解启发了自己对当前许多社会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对问题的多角度分析,“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透彻。
” 在北师大对思政课教学效果进行的问卷调查中,93.33%的学生对课程讲授方式表示喜欢,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满意率则高达96.5%。
学生们用自己的态度,为思政课投上了庄严的支持票。
治校之道 地方高校要创新社会服务模式 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职能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探索构建有效的社会服务模式与体制是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
北京物资学院积极探索形成了以产业研究院为龙头、创新园为平台、科研与人事制度改革为保障的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了“需求导向型”社会服务模式,有力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王旭东 地方高校是指由省级及以下地方政府举办和管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的高校。
根据社会发展现状、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地方高校的办学特点,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职能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方面有很多理论性、实践性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如何探索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有效模式、构建促进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是当前地方高校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立足行业、地方特点,构建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机制 地方高校要有效开展社会服务,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
当前,许多地方高校对拓展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按原有的办学模式,没有组建协调社会服务的职能部门,没有建立起支持和保障社会服务的相应机制,致使社会服务的涉及面、水平、效益等都不尽如人意。
北京物资学院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服务体制机制。
一是成立产业研究院,搭建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管理机构。
设立社会服务工作专门机构是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基本保障。
北京物资学院于2012年成立现代物流产业研究院,作为管理、协调、配置社会服务项目、人员和资源的专门机构,其职能主要包括:广泛开展对外联络,推动产学研合作;组织争取、实施竞争性科研项目,尤其是国家、北京市及企业的重大科技研发项目;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科技服务;通过科研项目投融资、企业孵化等方式,为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管理和服务;探索建立促进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新 体制、新机制;对重大科研项目实施管理。
二是建立现代物流创新园,打造社会 服务平台。
社会服务平台是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途径。
北京物资学院成立现代物流创新园,积极争取纳入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整合汇聚北京物资学院优势资源,将建成以现代物流理论研究、物流政策与决策咨询和高新物流技术应用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引领首都物流与流通产业发展,并辐射全国物流与流通行业的物流技术研发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创新型企业孵化培育基地。
以现代物流创新园为基础,2013年学校获批建设北京市大学科技园。
三是改革学校人事、科研体制机制,为社会服务提供制度支撑。
高校社会服务工作离不开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机制激励。
北京物资学院对校内人事制度和科研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以推进社会服务工作。
主要举措包括:加大横向项目支持和奖励力度,激励教师面向企业尤其是科研需求迫切的中小企业开展科学研究;将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条件之一,45岁以下教师没有企业挂职和横向合作研究经历的不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根据社会服务的工作需要和工作绩效,拟在教师序列的专业技术职务中设置“推广型”教授(副教授)。
着眼社会需求,形成“需求导向型”社会服务模式 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实现社会服务职能必须不断创新社会服务模式。
学校在近年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需求导向型”社会服务模式。
这一模式使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积极互动,主要包括以下几 种方式:一是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与地方及企 业共同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学校与企业合作创建以研究产业或生产中的重大问题为使命的协同创新中心,是产学研长期合作的一种有效形式。
其运作方式为:企业与学校研究人员共同确定研究课题并开展研究,所取得成果为双方共有。
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地区和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解决地区经济发展或企业转型升级中比较重要和紧迫的问题。
二是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培养更加符合地方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
北京物资学院作为一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高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是学校针对地方、行业人才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机制。
专业指导委员会吸收行业、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专家参加,其职能是保障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符合行业要求,体现行业特色,保障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就业。
三是全面开展“一来二去”,促成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一来二去”是学校探索社会服务与学校发展共赢的有效形式。
“一来”即邀请业内专家、行业主管、知名学者、企业家担任兼职教授、兼职研究生导师;“二去”即派遣优秀青年教师到政府机构、企业挂职锻炼或兼职,选送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
目前,已有近百名教师到企业挂职,在学生中开展“走进中关村,学做创新创业人”活动。
“一来二去”使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此外,我们还成立产业战略联盟,提升学校社会服务的层次和水平,举办产业发展论坛,传承引领行业文化。
社会服务效果明显,有力推动学校发展 北京物资学院创新的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及其主要形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科研水平,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
首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了一系列实际问题。
近五年(2009-2013),学校为行业、地方提供物流园区、商务园区规划、咨询或共建等各类服务达百余项。
如通州区商务园区物流园规划,顺义区空港物流园区规划,等等。
其次,有效促进了教学改革。
在专业建设上,针对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和需求,设立了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专业方向;在课程改革上,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未来转型升级需求,调整课程方案,增加符合企业发展实际需求的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为此学校多次修订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
同时,根据教学实践需求,大力推进实践教学实验实践基地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被列为教育部本科专业改革试点,物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命名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再其次,促进了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一方面促进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教师的科研与行业产业和地区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横向题”大幅度增加。
2005年至今,学校承担横向科研课题数量逐年攀升,同时促进了学校科研上水平,高级别、高水平的课题数目不断增加,科研经费持续快速增长,连续两年翻番;科研成果获奖数量和级别不断取得突破,科研基地建设呈现崭新局面。
(作者系北京物资学院院长) 09 高教方圆 坚守师范使命培养卓越教师 ■张意忠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培养教师是师范院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百多年来,我国的师范院校培养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基础教育师资,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培养卓越教师是师范院校应该肩负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
《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化教师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批教书育人楷模、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对此,地方师范大学应坚持以师范为特色、创新为动力、育人为导向,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培养卓越教师。
以师范为特色,坚持教师教育中心地位 近年来,在师范院校整合过程中,有些地方师范院校定位出现偏差,教师教育受到冲击。
定位不准,必然会削弱教师教育,丧失优势和特色,在高等教育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准确定位,对师范院校肩负使命、凸显特色、加强内涵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坚守师范性,坚持教师教育办学特色,是师范院校的立校之本,是彰显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的重要载体。
当然,找准定位,坚持特色,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教师教育在学校中的先导性地位,使教师教育成为学校的品牌专业,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以创新为动力,构建教师教育培养机制 卓越教师的培养需要师范院校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创新为动力,构建教师培养模式,使教学生动、学生乐学、实践好用、引领潮流。
需要创新机制,打破卓越教师培养中的体制与机制障碍,形成有利于深度合作、联合培养的制度环境;打破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的隔阂,建立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师培养机制,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职业教育课程三大模块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打破理论与实践的界限,构建理论和实践相互融通的教师教育协作机制。
我校先后成立了教师教育处、免费师范生学院,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加强与各学院的沟通协调。
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设立“未来教育家”实验班、“学科教学名师”实验班;创建教师教育U-G-S(大学、政府与中小学)“1+100”协同创新体系;与县级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了20个校县合作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为教师培养提供实践平台,培养创新能力。
以育人为导向,营造教师教育文化氛围 教育不仅是一种理性的职业,更是一种德性的事业。
好的教师应该能够触摸和关怀到人的心灵和情感,激发人的良心和智慧。
师范教育,德育为先,应该培养师范生高尚的师德师魂。
但在实际教师教育工作中,重智轻德的现象仍十分普遍;教育方法简单,形式主义严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收效甚微。
对此,师范院校应创新师范生师德教育模式,强化师德师魂教育,注重打造教师教育文化氛围,让师范生在“修师德、铸师魂、弘师爱、强师能、博师闻、睿师智、育名师”的文化传统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涵濡浸渍。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砥砺出师范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作为地方师范院校,还应立足于区域文化特色,在教师教育过程中适时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培养他们服务地方、献身家乡教育事业的职业情感。
我校通过建设中外教育家雕塑、当代教学名师名录、名教授雕塑和名录、教育名著名言雕刻、当代青春教师雕像,搭建竞赛展示平台,建设书香校园,形成了良好的教师教育文化氛围。
作为一所有着七十四年办学历史的省属师范院校,江西师范大学始终坚守教师教育的办学传统与特色,坚持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融合、学术性与师范性统
一,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高水平的师范教育体系,教师教育特色更加彰显。
我校“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学校作为江西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摇篮、教师骨干培训的基地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引擎,累计为省内外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和输送了10万余名教师,其中一大批已成为各地中小学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中坚力量。
(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教授)

标签: #南京 #十大 #净水器 #十大 #院校 #十大 #十大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