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森IQ:强劲消费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向前发展,42021

团购 3
年6月9日星期
■美编:孟宸永组版:梅雪荣 综合 CHINAECONOMIC TIMES ■责编:李晓红电话:(010)81785188—3053E-mail:lixiaohong10213@ 尼尔森IQ:强劲消费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向前发展 ■本报记者唐福勇 全球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IQ6月8日最新公布的研究显示,后疫情时代,新零售趋势兴起,零售行业渠道结构的裂变在加剧。
邻里商店和O2O、社区团购、传统渠道的现代化将给品牌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尼尔森IQ中国及亚太地区总裁JustinSargent表示,中国是全球经济复苏信心和趋势最为强劲的市场,消费在拉动经济复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零售和快消品又贡献了4成的消费。
疫情之下,零售市场格局经历了深刻调整,企业创新步伐加快,新商业模式、新渠道不断涌现,中国的快消品市场从未像现在这样充满变化及活力。
研究显示,消费者光顾的消费渠道呈上升趋势,2020年消费者平 均光顾渠道数为5.4,高于2019年的5.0。
新兴渠道如O2O、电商和社区团购正在受到消费者追捧。
2020年电商的渠道渗透率从2019年的34%升至47%,O2O从22%升至33%,社区团购从3%升至16%。
以食品饮料为例,2020年纯电商、直播和O2O的渠道重要性较2019年依次增长31%、80%和90%,如果该增长趋势保持不变,2年后数字化渠将占据25%以上的市场。
消费者选择新兴渠道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产品的多样性是电商、O2O和社区团购消费者都关注的因素。
此外,消费者选择社区团购更多是因为促销力度大和价格有优势。
O2O目前的渠道重要性虽然较低,但发展前景可观。
尼尔森IQ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后,用户使用O2O渠道的购物粘性显著增加。
O2O渠道的购物频率在疫前为1.7,疫后达到3.4,增长了一倍。
在60个快消品类中,O2O销售额目前在全渠道的占比约为2%-3%,但其增长势头迅猛,2020年下半年,O2O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78%,相比之下,线上渠道增长18%,线下渠道则下降4%。
研究显示,疫情加速推进了O2O渠道下社区团购的增长,并促使社区团购从上线城市向下线城市渗透,主要用户群体以女性为主并横跨中青年人群。
社区团购以促销/低价为主要优势,主要依托微信小程序运营,依靠社区店的强大触达能力履约,品类以蔬果为主。
不同城市购物者选择社区团购的原因各异,
一、二线城市购物者更多因为价格实惠和提货方便,三线城市购物者更多关注产品多样性。
尼尔森IQ中国区副总裁周凌 卿表示,到2025年,65%的零售消费将在数字化及邻里店发生,伴随着渠道的快速变革,品牌商需要思考如何更高效经营线下市场,如何制胜O2O等新兴渠道,并重新审视通路布局及执行策略。
尼尔森IQ数据还显示,中国的电子商务已经发展了20多年,目前形成了以综合电商(78%)、微信小程序(14%)、垂直电商(4%)、O2O新零售(2%)和社交内容电商(2%)五大模式主导的新格局。
而新冠疫情之后,社交内容电商,O2O新零售,以及品牌和零售商自有的微信小程序正成为快速崛起的三股新兴力量。
尼尔森IQ中国首席商务官丁玎表示,下一代的电商产品更需要精准地了解客户需求,而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各种数据的整合分析,这一目标将得以实现。
朗诗控股董事长田明:碳中和将推动房地产业大洗牌 ■本报记者周雪松 应对气候变化关乎全人类可持续发展,日前,以“现在行动:为了可持续的未来”为主题的阿拉善SEE第八届中国企业绿色契约论坛在京举行,绿色供应链行动推进委员会主任委员、朗诗控股董事长田明出席论坛并就碳达峰碳中和有关问题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采访。
田明认为,房地产实现“双碳”目标有三条路径:把建筑能耗降下来、提高建筑运营的能效水平、逐步改变能源结构。
“建筑和房地产业是碳达峰主战场,未来房企不做绿色低碳建筑会被淘汰。
” 建筑和房地产是碳达峰主战场 中国经济时报:与过去相比,您认为,新形势下绿色地产发展有哪些区别和挑战?在“双碳”目标下,房地产转型压力大吗? 田明:过去做绿色建筑、绿色地产是一个可选项,但现在在“双碳”目标下,做绿色低碳建筑是必选项。
今后要把高排放、高污染的项目拿掉,相信很快会出台更严格的绿色低碳标准,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
绿色建筑是实现低碳目标的最有效方式。
中国存量建筑的运行能耗非常大,新建建筑的材料能耗也 非常大,建造过程也会产生一些碳排放,但相对比较小,据权威数据显示,这三个部分加起来占中国社会总碳排放量的51%,建筑和房地产行业其实是减少碳排放的真正主战场。
中国经济时报:现在对绿色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对房地产来说,要落实“双碳”目标,路线图该怎么制定? 田明:房地产落实“双碳”目标,路径有三:首先,要把建筑能耗降下来,这意味着碳排放降下来。
其次,要提高建筑运营的能效水平,消耗尽可能少的能源去实现这个目标。

三,是逐步改变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并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建筑业碳达峰在各行各业当中是最困难的,一是占的比重非常大。
二是在城市化进程当中,还有大量建造新的建筑。
三是建材生产过程大量产生碳排放。
存量建筑的能耗水平是比较高的,现在要改造难度非常大。
建筑业和房地产不能按时碳达峰就会拖后腿,估计下一步会推出一些强有力的措施、很高的标准来强制地推行,这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建筑和房地产业是决战碳达峰胜负的主要战场。
政策要鼓励建造绿色低碳建筑 中国经济时报:过去的很多绿色建筑,根据您观察,能达到碳中和的要求吗? 田明:以前有一些绿色建筑的评价认证标准,但不是在“双碳”战略提出后制定的,那时没有强制要求。
显然,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标准以及相关的经济政策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加强。
中国经济时报:这个标准会修改吗?绿色建筑的标准要进一步提高吗? 田明:一定要提高标准,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加大奖惩激励的力度。
51%的碳排放是从建筑的存量跟新建建筑中产生的,未来一定会制定一个更高的标准,一个更严的政策,然后奖惩措施、政府力度都会加强,否则没办法实现建筑行业的碳中和。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在发展中去解决碳达峰碳中和问题? 田明:人均GDP持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建筑能效,提高整个社会能效,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
人口基数是自然发展的,但是能源强度是可以降下来的,能源结构是可以调整的。
中国经济时报:房地产行业应该怎么去做?会不会也构筑一种绿色采购门槛,就像您推行的绿链采购一样? 田明:房地产业要做两件事:一是通过绿链推动行业绿色升级,推动上游绿色化、供应链绿色化,特别是对那些环境保护不达标、碳排放不达标的产品不能采购,把优胜者留下,把不合规则的淘汰掉。
二是不能只管上游,不管自己,如果设计建造运行的房子是一个高耗能的产品,不能怪钢铁厂水泥厂,而要关注设备能效高不高、运行策略有没有智能化、有没有尽可能因地制宜地采用一些清洁能源,国家的调控政策要区分绿色低碳建筑,要鼓励做绿色低碳建筑。
中国经济时报:要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会不会给房地产行业带来洗牌,对上下游产生巨大影响? 田明:不仅是房地产,各行各业都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洗牌。
凡是能够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前景都会变好,这是大趋势。
凡是跟清洁能源相关的庞大产业一定会很快发展起来。
低碳材料兴起是大趋势。
建筑企业以及跟建筑相关的行业都会洗牌或受到很大影响。
中国经济时报:房企应该怎么应对这场大变局? 田明:房企以后做不做绿色低碳建筑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个必答题,如果不做绿色低碳建筑会被淘汰。
力促服务贸易向好彰显服贸大国风范 ■本报记者李海楠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日前在京召开。
国务院副总理、组委会主任委员胡春华主持会议时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扎扎实实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努力打造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服务贸易一流展会。
对于即将召开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他指出,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举办一届成功的服务贸易交易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力促服务贸易持续向好,正在成为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国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持续走低的一大有力支撑。
作为世界第二大服务贸易国,中国正在通过自身供给能力的提升向世界输送优良服务出口,贡献助力世界经济应对危机的中国力量。
服贸会也正在成为一个展示中国服务贸易新面貌的窗口。
商务部消息显示,去年9月召开的服贸会取得了积极成效,充分展示了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全面展现了我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心,有力释放了我国坚持推进经济全球化、深化国际经贸合作的积极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致辞时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开放平台建设,继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我们将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等一系列服务业开放合作重大举措进一步展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
如今,头顶第二大服务贸易国光环的中国正在全力践行出口与进口的平衡发展。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值1564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
其中服务出口7462.1亿元,增长23.2%,进 口8182.4亿元,下降10%。
服务出口增幅大于进口33.2个百分点,带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76.3%至720.4亿元,同比减少2313.2亿元。
与2019年同期相比,服务进出口下降10.3%,两年平均下降5.3%,其中出口增长20.5%,两年平均增长9.8%;进口下降27.3%,两年平均下降14.7%。
显然,延续服务贸易高质量的强劲发展势头,需要引导进出口平衡发展,以及提高服务贸易发展的质量。
对此,学界普遍观点是,要重点开放服务业市场。
对标我国制造业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的特征,推动全方位开放。
因此,重点开放服务业,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内容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
2020年7月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是中国实施的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全面开放重要举措之
一,也是《外商投资法》施行后推进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最新配套文件,展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跨国投资以及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环境,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其中,“瘦身”后的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从40条减至33条,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进程再次加快。
可见,积极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正是信任市场机制。
“不难预料,未来在服务业上将更加放开,对于世界经济增长而言,这也将成为又一重要增长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新兴经济体研究室主任沈铭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包括服贸会、进博会等在内的平台都对外揭示了我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建设和维护开放世界经济的坚定立场,同时也传递出稳定全球贸易的积极信号。
“能从服务贸易受益的,除了中国自身,也将惠及全球。
随着消费结构的提升,人们的消费会逐渐在服务消费上体现出来,当前,服务消费还有大幅提升的空间,这一过程需要我国服务业蓬勃发展,同时也应寄希望于不断开放服务业窗口,让世界服务供给对接国内需求。
”沈铭辉表示。
距离量产一步之遥:5款恒驰挑战吐鲁番高温测试 ■王松才 随着既定的大规模交付目标的日益临近,恒大在造车路上行进速度越来越快。
在继今年2月恒驰在零下35度的内蒙古牙克石极寒冬测后,如今又将迎来在新疆吐鲁番的高温考验。
6月6日,恒驰汽车夏季测试启动仪式在恒大汽车上海研制基地正式举行。
恒大汽车总裁刘永灼、全球研究总院院长方驰、全球电池研究院院长李浚秀以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领导等出席启动仪式。
业内认为,夏季测试是新车上市前的关键节点,标志着恒大造车迎来又一里程碑。
据了解,本次夏季测试将在新疆吐鲁番进行,该地区夏季白天平均气温40℃以上,恒驰
1、恒驰
3、恒驰
5、恒驰
6、恒驰7五款车将在这里进行系列极限测试,全面验证恒驰三电系统、热管理策略、制动性能、 电池性能、空调系统以及内外饰零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完成整车全系统的耐久考核、总成性能考核及标定测试。
此前,恒驰已经在德国、瑞典、 奥地利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测试。
今年2月3日,恒驰启动冬季测试,在极寒天气和复杂冰雪路况下依然展现出强劲的性能,测试成果亮眼。
在此基础上,恒大汽车持续对恒驰 进行一系列适配性调整和试验。
如今夏季测试的启动,无疑是恒驰量产路上又一重大节点。
刘永灼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恒大造车争分夺秒,将以最严苛的要 求完成一系列测试,确保恒驰核心技术世界领先、产品品质世界一流。
而今年四季度,恒驰系列将启动试生产,明年大量交付。
创立之日起,恒大汽车就把产品品质放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
许家印给恒驰的定位之一就是“产品品质必须世界一流”。
在“冬测”“夏测”之前,恒驰已经在国外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测试。
同时,为确保产品品质和生产率的提高,恒大汽车已在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布局了十大零部件及整车生产基地。
夏测是新车上市前的标志性举措,意味着距离恒驰量产一步之遥。
事实上,此前恒大已为量产做了十足准备,围绕“研产销”闭环全面发力,可谓是万事俱备,只待量产。
研发方面:此前恒驰9车上海车展惊艳亮相,凭高颜值、高智能、高性能获得业内外一致好评。
专利方面也有捷报,恒大汽车在中国及国外总共申请专利3012件,涵盖三电系统到前沿技术自动驾驶,拥有 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
生产方面:按照工业4.0标准打 造的天津、上海、广州等多个智能制造基地已启动试生产。
销售方面:恒大正筹建36个恒驰展示体验中心、1600个恒驰销售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恒大地产主业与汽车的客户群体高度重合,房车销售联动,将拥有其他车企无可比拟的超级销售渠道。
此次恒大汽车启动夏季测试,发出量产在即信号的同时,也意味着正面battle特斯拉的战斗也已渐次打响。
特斯拉股价在国产Model3量产交付后“扶摇直上”。
那么背靠庞大中国市场的恒大汽车,其股价也有望伴随四季度试生产、明年大量交付,迎来强劲升势。
投资者对恒大汽车的关注度已越来越高,GlamCapital近期发布研报,给予恒大汽车“买入”评级,通过市销率(P/S)进行估值,12个月内目标价为167港元,目标市值为1.64万亿港元。

标签: #公众 #怎么做 #第一篇 #公众 #公众 #程序 #外卖 #怎么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