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歌为媒唱响山海情缘,主办: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

怎么做 5
承办: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文艺处海西晨报社厦门音乐广播 A5 2021年5月31日星期一编辑:叶盈设计:徐霖海校对:林维曦 以歌为媒唱响山海情缘厦门市委宣传部、临夏州委宣传部联合推出原创歌曲《山海之恋》《山海》 晨报记者陈佩珊 山的那边,临夏花儿高亢嘹亮;海的这边,千年南音袅袅不息。
因为对口帮扶,厦门与临夏结下了深情厚谊。
去年,“构筑山海情谊·高歌美丽临夏”脱贫协作系列原创歌曲采风活动在临夏举行,两地文艺工作者以歌为媒,唱响这份山海情,记录下脱贫攻坚的生动瞬间。
日前,厦门市委宣传部、临夏州委宣传部联合推出了两首优秀原创歌曲——《山海之恋》《山海》。
采风团走进临夏,感受脱贫攻坚成果。
一段特殊“恋”情两首“爱”的歌曲 “山恋着海,海恋着山,山与海不再遥远……”歌曲《山海之恋》由两地音乐人联手创作。
词作者董林全是临夏人,曲作者林伟民是厦门音乐人,两人的缘分始于去年那次采风活动。
林伟民告诉记者,采风途中,他们深切感受到了临夏的变化,也看到了援临干部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的艰辛。
“我在旋律中加入花儿调式,并融入《鼓浪屿之波》的元素,希望以此体现两地特色,突出两地的交流协作。
”林伟民说。
董林全来过几次厦门。
“采风结束后,我闭上眼睛就是临夏的一座座山和厦门的一片片海、临夏的牡丹花和厦门海上的浪花。
”在董林全看来,厦门和临夏相隔遥远,但东西协作将两地紧紧连 在一起。
他想到了阳刚的山、柔美的海,最终决定以“山海之恋”为题,歌唱两地的“爱恋”。
而另一作品《山海》由厦门音乐人郭肖华和陈煜达共同创作。
在感受了临夏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和深厚悠远的黄河文化后,郭肖华十分震撼。
“厦门助力临夏脱贫攻坚,临夏文化也为厦门带来新奇而绵长的体验。
”郭肖华介绍,歌词里“我是茶马古道上飘落的那片叶”“我是闽南岸边成熟的那颗龙眼”等提到的意象就是把厦门与临夏千年前的关联投映出来——自古以来,两地就来往密切。
“当我踏上临夏的土地,并深入了解到这片热土的历史和变革,就有一种‘天地为室,山海为屏’的感觉,思路豁然开朗。
”《山 海》曲作者陈煜达介绍,编曲中,他用了很多不同的声音来表现山与海的层次,以及山海的交融,希望人们能在一曲终了后感觉到山海的开阔和深远。
音乐人在临夏采风感受脱贫攻坚成果 《山海之恋》《山海》的创作均始于一次采风活动。
去年12月19日至24日,“构筑山海情谊·高歌美丽临夏”脱贫协作系列原创歌曲采风活动走进临夏州8县市,行程累计1060公里。
此次采风活动,会聚了临厦两地优秀音乐人。
厦门采风团队精心挑选、用心组织,成员以厦门本土优秀音乐创作词曲作家人才为主,还特别邀请到福建省音协的词曲专家倾情助力。
活动力争 为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也为两地音乐领域的交流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临夏,采风团参观了博物馆,感受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参加花儿临夏·在河之州“河湟文旅杯”花儿大奖赛决赛,感受临夏砖雕、河州花儿、河州贤孝、河州平弦等特色文化;与花儿民间歌手面对面互动交流,为创作积累丰富素材。
多年的对口帮扶,在临夏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厦门的印记,这些都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动注解。
此行,采风团就深入探访了临夏州东西部扶贫协作厦门援建工厂、车间。
援建扶贫工厂大量吸收农村妇女,大力提升临夏就业 率;扶贫车间广泛开办职工“周末学堂”,传授普通话、卫生健康、交通安全等知识,提升群众文化素质,激活内生动力。
在临夏州村镇,还随处可见以厦门命名的基础设施,如厦门馆、厦门路、厦门林等,这也让采风团一行真真切切感受到两地深厚的情谊。
此次采风活动激发了大家丰富的创作灵感。
两地艺术家倾情发挥,创作出数量丰富、品质优良的原创音乐作品,甚至涌现出闽南语歌舞与花儿艺术融合的创新之作。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收到采风团创作作品16首、临夏州音乐人创作的东西协作歌曲16首。
市民朋友可以关注“音乐厦门”微信公众号,在相关推文里观看《山海之恋》和《山海》的MV。
扶持影视创作培育新生力量厦门市第九届文艺创作培训班暨影视剧本创作培训班在军营村举办 晨报讯(记者陈佩珊)日前,厦门市第九届文艺创作培训班暨影视剧本创作培训班在同安区军营村高山党校暨厦门市委宣传部军营村文艺创作基地举办,近40名中青年影视剧本创作骨干参加。
本次培训班于昨日结束,为期7天,旨在助力厦门影视产业更高质量发展,大力扶持鼓励影视创作,培育更多厦门影视行业新生力量,进一步提升厦门影视剧本创作整体水平。
与历届文艺创作培训班一样,此次培训班邀请众多影视行业专家到场授课。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石一枫,国家一级作家、导演 张品成,著名编剧张建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方刚亮,河北省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陈建忠等都亮相课堂,为学员带来剧本创作的“干货”,与他们面对面交流。
培训班要求每名学员提交
开班仪式现场。
部完整剧本作品,在培训期间进行研讨、修改;培训结束后,主办方将遴选若干作品进行下一阶段扶持孵化。
本次培训班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主办,厦门市文艺创作中心承办。
文明在哪里?听听这首歌 晨报讯(记者张鑫惠)“文明在哪里,文明在这里,是善意、是秩序……”日前,在厦门市2021年文明行为示范月启动仪式上,由海西晨报社联手厦门音乐人郭肖华、张皓创作推出的原创歌曲《文明在这里》首发。
自2015年起,厦门每年开展文明行为示范月活动,以一系列活动倡导公共文明,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今年,示范月首次以原创歌曲形式传递文明理念。
《文明在这里》词作者为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郭肖华,曲作者为厦门知名音乐人张皓。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在郭肖华看来,文明行为在 鹭岛早已蔚然成风,他希望用诗意的语言表达文明给予厦门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及自豪感。
郭肖华说,他和张皓都是厦门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对厦门的情感是自然而然、呼之欲出的,所以,他们从城市主人的心态和角度出发,回答厦门的文明到底在哪里。
“我们希望用诗意与旋律表达爱、传播爱、分享爱,为传递文明奉献真情。
”郭肖华说。
《文 明在 扫 这码 里聆 》。
听 太阳网新闻热线8080000官方微博@海西晨报官方微信haixichenbao

标签: #怎么做 #怎么做 #程序 #公众 #怎么改 #做一个 #公众 #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