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都到哪儿去了,2022年5月14日

透明度 4
星期六责编孟秀丽美编刘婷审读李明阳 朝花·悦读A15 [书话] 勇气都到哪儿去了 ———读博尔赫斯的《南方》 □胡念邦 近些日子,我老是失眠。
下半夜醒来,辗转反侧,忍受着无声的折磨。
有谁能像博尔赫斯那样,准确说出失眠的本质呢?博尔赫斯说,失眠是一种“残忍的清醒”。
为此,他写了小说《强闻博记的富内斯》;他说,这个短篇小说是“失眠的一个长篇隐喻”。
小说不写失眠,却写记忆。
主人公富内斯有着令人可怕的记忆力:他可以回忆起所有做过的梦;能清楚记得每株树的每一片叶子,一匹马的每一根马鬃;几年前某一个清晨天空中云彩的形状,船桨在河水荡起的条条波纹……富内斯日日夜夜沉浸在不知疲倦的回忆中,无边无际的记忆缠绕着他,逼迫着他,令他无法入睡。
失眠,或者说是记忆,最终杀死了21岁的富内斯。
不能入睡是因为无法忘却,无法忘却就不能入睡。
在漫长的难眠人生中,痛苦的博尔赫斯竭力想忘掉自己。
他说:在我无法入睡的时候,我想忘记那些不堪的往事,忘记我身体的种种不适,忘记那些楼房,忘记屋外的花园。
可我做不到。
好像是鲁迅说过,人的痛苦就在于不能将记忆剁为肉酱。
这句话如今听起来令人不寒而栗。
博尔赫斯睡不着觉的时候,为什么要去忘掉屋子外面的花园?美妙的花园,在哲思高深的博尔赫斯意念里象征着什么呢? 我觉得,博尔赫斯要想安心入睡,需要遗忘的不是花园,是他的家族记忆。
那是一些显赫而伟大的记忆:他的外祖父拉普利达参加过反对独裁暴君罗萨斯的战争;曾外祖父苏亚雷斯上校是独立战争中血染黄沙的英雄;他的祖父弗朗西斯科·博尔赫斯上校41岁时为自由命殉战场;他先辈里甚至有一位是宣布阿根廷独立的领导者,最后英勇地战死沙场…… 印证这些威严记忆的,是先辈们挂在墙上的佩剑、军服,是他们威严而冷峻的照片。
祖先的光辉业绩,血与沙的故事。
如阴影笼罩在少年博尔赫斯柔弱心灵里。
博尔赫斯从小在父亲的图书馆长大,一生从事读书写作和讲学,与骁勇善战的前辈相比,博尔赫斯一生充满了强烈的自卑。
到了71岁,他还说: 博尔赫斯阿根廷作家、诗人 “我自幼近视,总戴着眼镜,而且相当脆弱。
我的大部分祖先都当过兵,而我很清楚我永远也做不到,我很早就感到羞愧,因为我书生气十足,不是干实事的人。
” 博尔赫斯把勇敢看得很重。
他认为,男人勇敢或者被认为勇敢是非常重要的。
他对斯特恩说:“懦弱是男人的耻辱。
如今,谁都不关心勇敢不勇敢的问题,人们关心的是金钱、名气,流行的话题。
” 博尔赫斯喜欢与人讨论有关勇敢和懦弱的话题,可是当问到他是否勇敢时,他的回答就有些含混。
他有时候说“:我想,在体格方面我是个弱者,但在智力方面我却不然。
我从未迎合过权势和群氓。
我想就‘勇者’这个词的严肃意义而不是军事意义而言,我是个勇者。
”有的时候他又说“:我自己并不勇敢,假如我是个勇敢的人,我也许就不那么关注勇敢了。
”他仿佛很难说清自己到底是勇者还是弱者。
勇敢,还是怯懦,似乎成了博尔赫斯心中哈姆雷特式的纠结。
有一点可以明确,博尔赫斯并未沉迷于先辈的光荣记忆里,靠着复述与其无关的战绩武功抚慰自己的一生。
博尔赫斯自认生命 懦弱,是缘于他对家族伟大精神的向往。
他要努力做的,是追寻先辈们的勇气,沿着文学之路去与他们英勇的灵魂相遇。
博尔赫斯认为写作也是一种勇敢。
做一个真正的作家,保持心灵自由人格独立,同样需要勇气。
依照博尔赫斯的个性,他不想也不可能成为一名社会斗士。
他在丰富的艺术想象中建立勇气,并将这勇气展现在他的诗歌、小说和散文中。
巴尔扎克说:拿破仑用剑未竟之业,我用笔来完成。
套用这句话,博尔赫斯可宣称:先辈们战场上的勇气,我在文学里展示。
在他的小说里,我们读到太多好勇斗狠的故事:刀子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就突然拔出;子弹毫不犹豫地射进对方胸膛。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角上永远站着无所畏惧的汉子;总有多年前的敌人从远方寻来复仇。
谋杀设计的是那样精密,厮杀细节描绘得如此逼真;更富想象的是,刀的主人不在了,依然能执行主人杀戮的意志;决斗的双方已经死去,他们生前使用的匕首一旦遭遇,也要拼个你死我活…… 故事中的人物个个果断、强悍,凌厉、坚毅,无所畏惧。
你很难想象他们出自温文尔雅的博尔赫斯笔下。
博尔赫斯站在充溢着英风豪气、意蕴深远的故事里,一次又一次向着勇敢的先辈们致敬。
他以手中的笔向世人证明:他血管里流淌的是滚烫的鲜血,而不是任人践踏的污浊泥浆。
肉体软弱,心灵却向往着不可为而为之的勇者的精神境界;在黑暗和孤寂中表达对勇气的憧憬与渴念。
博尔赫斯人生两极反差所形成的内在生命冲突;最明显不过地体现在他的著名短篇小说《南方》里。
小说的情节简单,写一个叫达尔曼的律师因一次意外,额头被撞破,感染了败血病,在医院动手术,差点死去。
出院后他要回到他所热爱的故乡南方,途中下车,意外遭遇到一次实力悬殊却又无法逃避的决斗,最后战死在平原上。
博尔赫斯没有一篇小说如此明显地把主人公写成了自己。
小说开始写达尔曼受伤的过程,在医院动手术时的沮丧软弱心境,完全是作者的一次亲身经历;后半部写达尔曼走向象征着力量与勇气的南方,回归精神故乡,摆脱平庸屈辱的生活,找回潜存于血脉属于南方“佛洛雷斯”的勇气。
宁愿手持匕首,死在寒光闪闪的刀锋 下,也不窝窝囊囊死在病榻上“。
他想,如果当时他能选择或向往他死的方式,这样的死亡正是他要选择或向往的。
” 博尔赫斯自称这是他写得最好的小说,他认为这篇小说技巧高超,同时讲了3个故事:第一个可按照文字表面所叙述的那样阅读;第二个是一个寓言:达尔曼渴念着回到的南方,却被他所热爱的南方杀死,“死于他所热爱的事物”;第三个故事是说达尔曼实际上是死在外科大夫的手术刀下,临死前他在梦幻中走向南方。
博尔赫斯说,第三个故事才是对这篇小说的真正解读。
人们津津乐道于这三个故事,却忽略了,三个故事之外,还隐含着第四个故事,那是博尔赫斯的故事。
它写出了一个真实的博尔赫斯。
虽然软弱一直伴随着他的生命;但对勇气的追求和建立却从未停止。
在《南方》里,博尔赫斯如实写出了他的怯懦和勇敢:达尔曼受到雇工无端挑衅,本想“打开《一千零一夜》读,似乎要掩盖现实”;雇工继续羞辱他,他欲转身离开;对方高声叫骂,并掏出匕首,胁迫达尔曼决斗。
达尔曼没有武器,原本可以不应战。
不料,最后逃避的借口也失去了:蹲在角落里的一个老高乔人(据说象征着南方的集中表现),突然扔给他一把亮晃晃的匕首。
至此,达尔曼再也无法躲避,不谙刀法的达尔曼知道在接下来的拼杀中,自己没有任何希望。
然而,当他无可逃避时,就无所畏惧地接受了挑战,他明知自己将一去无回,依然“紧握着他不善于使用的匕首,向平原走去”。
“如果说达尔曼没有希望,他至少也没有恐惧。
”博尔赫斯这是在说一个独立生命应有的底线吗?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然而,即便不是勇者,也不要丧失能够最后托住软弱的勇气。
在这个春风沉醉的夜晚,我再一次读博尔赫斯的《南方》。
我已经忘记读了有多少遍了,每一次读都有一种莫名的感慨和惆怅。
有一段时间,人们在莫名其妙地问时间都到哪儿去了。
我知道我的时间都到哪儿去了,它们绝大部分被一些平庸的经历可悲地消耗掉了。
然而,我的勇气到哪儿去了我不知道。
今晚,注定又是一个失眠的夜晚。
我失眠,是因为我忘不掉南方,忘不掉那个既软弱又勇敢的达尔曼。
[书评]沿着阳光的方向 □万军 作家阿岱创作的长篇小说《桃源河畔》把关注的目光锁定城阳区这片新兴的城区,作为整个作品中的重要地标之
一,这里的历史风貌与现实场景得以完美呈现。
乡土、乡风、乡亲、乡情……如同胶州湾畔的和煦阳光,温暖而又舒畅。
沿着阳光的方向,你会走近青岛城阳区这片热土。
一口气读下去,你会自然而然地爱上城阳。
这部作品中的乔敬祖是一名来自台湾的老人。
退休后,他回到故乡寻找父亲(一位新中国成立前被抓赴台的老兵)当年的初恋小霞。
懵懂少年情窦初开被战乱裹挟,在历史的大潮里漂泊不定。
许多故事的指向,也许逃脱不掉一段相似的无奈悲情。
欲说还休,不说也罢。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年的小霞(现已94岁)还是没能摆脱命运的桎梏。
面对一个植物人儿媳妇,她侍候了二十多年!善良与坚强的因子潜伏在岁月的河流里,以羸弱的肩头扛起一份沉甸甸的家庭责任。
那些貌似平凡与卑微的生命个体,在时代的大潮面前依然是生活的主流,道德的高山。
当然,乔敬祖的这次故乡之行,接触了许多人,其中包括爱岗敬业、在当地干了四十多年的邮递员纪高尚;家风清正的老太太纪玉秀;捐赠干细胞并带动全家人 《桃源河畔》阿岱著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捐赠遗体的李奉献;义务收养残障儿的王大军、纪玉兰夫妇;无悔青春献给“三尺讲台”的教师乔焕泽;甘作上马“保护神”的好民警乔卫民,回乡继父业开辟新天地、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转业女兵柳绪春;将 臭水沟、垃圾场变成羊毛沟湿地公园,带动一方天地成为蓬勃发展的新兴热土,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想的上涯村干部群众;带领吕家庄奋斗四十年走上富裕生活的老书记吕良智等等。
许多“小人物”闪亮登场,走成一个整齐有力的方阵,尽管这些人物只是选取了城阳众多好人好故事的“冰山一角”(城阳区宣传部主办了“城阳故事”宣传活动,每年都有一二百名城阳好人被登报宣传,感人的人物和故事层出不穷),也矗立起了一座巍峨的社会群像。
我们知道,小说本是虚构作品,但是《,桃源河畔》却不吝笔墨大量移植了发生在城阳这片古老而充满阳光的热土上的真实故事。
故事里的事儿,许多就是真事!那些我们熟悉的人与事,像一颗颗闪光的珍珠被镶嵌进小说细节里,如今读来,增加了无穷的震撼力,倍感亲切。
文学,也是一门需要不断创新的艺术。
虚构与非虚构的融合,现实与非现实的穿越,由此所爆发出来的艺术感染力值得“点赞”。
坦率地讲,城阳区只是青岛辖区内的一个普通的“点”。
这里每天演绎着的故事,只是青岛新兴城区的“冰山一角”“。
上马四顾、阳光城阳”,令人感动的故事层出不穷。
我作为曾经的城阳区文联主席,期待有更多的作家关注城阳区,关注海城乃至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的新兴城镇、新农村。
“世家”陈寅恪□刘喆 近日读了《陈寅恪家世》一书,对文史大家陈寅恪的学贯中西无与伦比的渊博学识和丰碑巍峨般的学术成就感佩之外,更读懂了孕育大师的文化基因密码———家族文化,陈老是妥妥的“世家”啊。
陈寅恪家族世代书香,贤杰满门。
祖父陈宝箴是一代封疆大吏,中国近代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写进了历史教科书。
他领导的“湖南新政”,真正赋予戊戌变法以实际内容。
父亲陈三立是近代诗坛泰斗,清末著名的“维新四公子”之
一,他襄助父亲擘画新政,戊戌变法失败后,他“袖手神州”,以诗文自娱。
他的诗奇诡雄浑,卓然大家,开一代诗风,为后人所景仰。
长兄陈衡恪是现代画坛巨擘,才华横溢的天才画家,他的画融诗词、书法、篆刻于一炉,四美相得益彰,为一时画坛之冠。
陈寅恪是中国当代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旷世奇才,被学界公认为“前无古人,后难得有来者”。
《陈寅恪家世》一书,真实、立体、全面、生动、充满思辨而又令人信服地描绘了陈寅恪家族诸多先贤悲壮而又色彩斑斓的人生传奇。
作者叶绍荣史海钩沉,为我们打开了陈寅恪家族弥足珍贵的历史档案。
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文化型大家族的家世家风、家学渊源、家族流变、家族荣耀。

标签: #缓存 #服务器 #服务器 #便宜 #服务器 #便宜 #箱子 #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