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每个乡镇都有志愿服务品牌,2020年12月10日

好了 4
星期四责任编辑刘蓬基第323期热线电话:(0546)8355199Email:dzrbdyxw@163 群众的需要和呼声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 东营每个乡镇都有志愿服务品牌 □记者贾瑞君李明通讯员方秋玲张玉霞报道本报东营讯受各种因素影响,孩子课后作业辅导成了农村家长的普遍难题。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近日广饶县乐安街道张庄村开办了“100分学堂”,有效解决了家长辅导作业难的问题。
学堂教师实行聘任制,志愿者自愿为学堂提供服务。
“开展村党支部领办100分学堂活动,主要是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广饶县乐安街道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建雷介绍,现在已有4家培训机构承担了村里孩子们年前的教学任务。
群众的需要和呼声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
东营市以项目化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实现“你点我供”。
筛选群众需求,以项目的形式公开发布,进而组织有资质的社会志愿服务队伍承接和实施,再由政府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考核评估,根据完成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奖补。
东营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去年结项157项,今年发布249项。
﹃积分超市﹄助力﹃美丽庭院﹄创建 □记者李广寅通讯员张康妮报道本报东营讯“多攒积分,才能多兑换物品。
作为咱村志愿者,我要带好头。
”近日,在垦利区永安镇二十师村,村民牛秀珍拎着一口崭新的不锈钢蒸锅向邻居们展示。
今年6月成立的“积分超市”,不仅成为全村妇女经常光顾的热闹场所,也激发了大伙儿参与“美丽庭院”创建热情,带动了其他各项村级事务的开展。
今年,东营市将“积分超市”建设放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考量,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联”字优势,拓展“积分超市”服务范围,将脱贫攻坚、党员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卫生清扫、集体活动等多项内容纳入积分制管理范畴。
各“积分超市”因情建制、因地制宜,制定出台相应的积分管理办法,量化操作“四张卡片”,即“积分打分卡”用来给群众考核打分,“积分兑换卡”发放到群众手中用于兑换物品,“积分汇总卡”用于记录各家各户积分累计情况,“商品兑换卡”用来登记物品兑换情况,切实增强可操作性,各村按月按季因地因需评定打分,群众随时按需兑换物品,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做到操作明晰、评比公正、兑换清晰、发放透明,有效地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截至目前,东营市已建成“积分超市”43处,创建县区级以上“美丽庭院”示范户3.5万户。
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摆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统领地位,东营市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东营模式”。
全市挂牌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中心,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党校行”活动,加强理论宣讲和实践研究,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内容。
目前,全市5个县区均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乡镇(街道)分中心41个、村文明实践站1509个,行政村覆盖率93.26%。
民心是检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成效的标准。
广饶县稻庄镇淄河店村主动为村民承担起了液化气、纯净水、城乡居民保险的费用,如今还为村民缴纳着农业保险。
淄河店村文书杜福荣说,现在大伙物质条件好了,村“两委”就开始琢磨如何增强村子凝聚力、如何提升村民素质等。
村里党员们成立了志愿队伍带头清扫村庄街道,带动很多村民参与进来,在此基础上村里又先后组建多支志愿队伍,照顾老人、辅导孩子、清洁村貌,一桩桩、一件件接地气的实事,让大伙 儿的心更近,气更顺。
东营市推广村民互助和城乡结对共建模 式,打造“5(党员先锋、文化娱乐、移风易俗、村容治理、矛盾调解)+N”农村志愿服务队伍,建成志愿者队伍1900余支、村(社区)实践互助组织4985个。
同时,围绕理论政策宣讲、爱心帮扶、文化服务等方面,东营推出了32个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示范项目,每个县区推出10个精品项目,每个乡镇(街道)普遍打造起1-2个志愿服务品牌。
2小时,跨市办好公司营业执照 □本报记者李广寅本报通讯员王刚陈雨晴 “我真没想到,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就能办理聊城公司的营业执照。
这下解决了我们异地办理来回跑的大难题。
”11月13日,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审批服务部、聊城市高唐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的通力配合下,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首张“跨市办理”营业执照从聊城发出,张女士成为“跨市办理”的首位受益者。
据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审批服务部工作人员介绍,他们通过电话与申请人进行沟通、线上辅导申请人准备材料、远程协助申请人提交申请等步骤,由高唐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进行同步审核,打印营业执照、办理公 章备案刻制,整个过程仅用了2个小时。
“营业执照及印章在第一时间以‘企业开办大礼包’的形式免费邮寄到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申请人无需跨地区跑腿就能领取证件。
” 为破解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的难题,开发区在东营市率先探索了“远程协助帮办、数据线上跑路、快递线下配送”的业务办理模式,推动“跨市办理、一次办好”,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
今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容缺受理、批前预审、并联推进、全程督办、限时办结”的审批方式,打破原有项目审批流程,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与土地出让手续同步办理,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压缩了项目筹建时间,为企业赢得了领跑先 机。
开发区为企业提供“店小二”精准贴心服务,每一个项目都配备了一名项目审批服务督办员,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报建流程,为项目建设落地按下了“快进键”。
此外,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推进政务大厅融合,变“多事一流程”为“一事一流程”,在全市率先实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服务模式,自6月份试运行“一窗综合受理”政务服务模式至今,已梳理审批事项190项,窗口办件量达2000余件,真正实现了“办一件事、一链办理、一次办好”的服务诉求。
全面推行的“在线指导、无纸申报、网上办理、证照快递”“一站式”政务服务新模式,采用“全程电子化”操作流程,自运行两个月以来,已新注册企业889家,全程网办率达到了99%以上。
□李广寅宋玉章丁少伟报道近日,在山东兆鑫石油工具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对生产的器具进行测量。
今年以来,东营区胜园街道按照“绿色环保”要求,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企业能源消费、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变”改革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记者李明通讯员吴吉新报道本报东营讯“大牟红领劳务(草编)股份合作社举行了第一次分红大会,宝三一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后夹菊花合作社的第一期收益已到账,‘三变’改革的实效正在逐步显现。
”12月8日,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党委书记王云涛介绍,“全镇已有37个村成立了40个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已逐渐成为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实体。
”今年以来,东营市河口区坚持党建引领,以改革思维和创新实践开展“资源变资 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改革工作,有效盘活农村沉睡资源,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力引擎。
义和镇在农村“三变”改革过程中,把握“清”“变”“合”三个关键环节,盘活资产、资源、资金,抓了一批实实在在、有带动力的项目。
用活存量资金,才能撬动产业发展。
“我们整合乡村振兴、扶贫资金1300余万元入股九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13栋智能高温棚,成立产业联合社,推行标准化管理,达到了村企合作、互助共赢的目的。
” 义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泽喜介绍,该镇积极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和村级集体资金、村民富余资金入股蓝田农科、果立方、九丰农业、梁家果社等产业发展项目,创建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打造现代农业发展龙头。
目前,全镇整合各类资金1980万元注入村集体,群众自筹入股资金63万元,预计实现收益900万元,入社群众分红875万元。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土人才,义和镇制定了创新创业人才激励机制,与北京林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引进
批实训基地和专家实验室,建立“义和庄”创客孵化平台,吸引了一大批怀揣田园梦想的乡土人才积极投身“三变”改革。
与此同时,拥有100余台各类农机的义和镇慧海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慧承包了400亩土地,发展机械化红薯管理,趟出了一条盐碱地种植地瓜的新路子;王集村的“土专家”孙青滨发展耐盐碱水稻,亩产达1300多斤……像李慧、孙青滨一样,60多名“土专家”“田秀才”已领创特色庄园、家庭农场13家,领办合作社12家,成为义和乡村振兴的“人才活水”。
“区招镇用”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荒” 乡镇卫生院迎来“医护百人团” □记者李广寅通讯员徐淑霞张建强报道本报东营讯12月5日一大早,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元里村村民李建场带着儿子阳阳来到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史口分院就医。
“区里下派口腔科大夫郭怡芳到史口这两年多,我们少跑了不少腿!”李建场说,过去镇医院没有口腔科,他们需要到距离十几公里外的区医院就诊,如今口腔科设在了家门口,着实方便了不少。
时间回到三年前。
当时的史口镇中心卫生院已经近20年没有新入职医护人员,而这种现象在东营区的牛庄镇、龙居镇、六户镇同样存在。
为改变现状,2015年至2017年,东营区连续三年投入财政资金对镇卫生院进行 提升,但医疗“硬件”的改善并没有带来根本改观,2017年东营区卫生类事业单位招考时,基层医疗机构拟招聘岗位17人,其中有13个岗位报名比例不足1:10,有8个岗位甚至因为报名人数没有达到报考比例要求而被迫取消。
东营区卫生健康局局长杨国良告诉记者,基层医生是百姓健康的“守门人”,为破解基层卫生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的难题,东营区从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入手,2017年开展区镇医疗机构集团化管理试点,组建了以区人民医院为总院,四家乡镇卫生院为分院的医疗集团,探索实行“区招镇用”的形式,目前已有百余名区医院医护人员活跃在基层一线。
田瑞从区人民医院下派到史口分院担任院长职务已有三年,这段时间里,东营区从区人民医院派驻到史口分院的医务人员保持在21人。
“尽管个别岗位人员有调换,但下派人员数量没有减少。
”田瑞说,正是借力这一模式,史口分院的医护人员力量得到了充分保证。
去年,史口分院门急诊病人17425次,住院281人次。
为保证基层医疗机构新人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区招镇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岗同时,根据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需求,区人民医院依托区镇医疗机构集团化管理模式,组建若干个老、中、青结合专家服务团队,下派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专家坐诊、会诊、示教、教学查房等帮扶服务。
2019年,东营区 派驻3个团队95名工作人员到各分院工作,开设内、外、急诊、放射、超声等科室,设内、外科病房,打破了乡镇卫生院不收治住院病人的传统,打造特色专科,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为了提升医护人员下派的积极性,东营区人民医院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聘任副高级职称前到集团成员单位服务不少于一年,区财政还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下派人员绩效补助。
“前不久,涵盖各基层分院的东营区人民医院医共体正式成立,根据政策,内部人员根据基层岗位实际和工作需要可以交流调配使用。
”杨国良介绍,医共体促进了医疗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区招镇用”。
15 非公企业 倾情帮扶践初心 □记者李明通讯员孙孟建报道本报广饶讯“今天来就是想对企业的帮助表示感谢,感谢你们公司对我们村的大力帮助。
”近日,广饶县陈官镇孟庄村党支部书记孟凡敏专程到山东渤海峰源置业有限公司登门致谢。
孟庄村是广饶县有名的薄弱村,集中办公场所年久失修损坏严重。
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好的服务环境,孟庄村决定重建村党群服务中心。
可资金成了“老大难”,辗转多处协调筹措依然有缺口,渤海峰源置业作为孟庄村的对接帮扶企业,得知消息后出资十万元,解了孟庄村的燃眉之急,如今26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已建成。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消毒防护资源紧缺,广饶街道非公企业积极支援抗疫一线,在物资生产供应、物流运输保障战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统计,广饶街道50家非公企业共捐款45.97万元,捐赠酒精、84消毒液等消毒防护物资若干,全力做好了物资保障工作。
胜利油田移交小区 纳入“一张网” □记者李广寅报道本报东营讯随着胜利油田“三供一业”移交改造的不断深入,如何让油田居民有“回家”的归属感,让油地居民融为一体,成了东营市东营区油地校融合的一道重要“课题”。
东营区按照“规模适当,就近管理”的原则,对移交的85个油田小区设立42个社区居委会,将油田移交小区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划分516个网格,全部配备专职网格员,将油田区域人口数据、热线资源等统一整合至区大数据服务中心,全面提升油田移交小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针对油田小区存在的老旧问题,东营区投资23.4亿元对辖区油田近百个小区的“三供一业”进行维修改造,油田老旧小区实现全面改观。
多元融合 创新基层善治新模式 □记者李明通讯员杨秀成报道本报利津讯“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俺的工钱终于拿到了。
”日前,利津县盐窝镇永阜东村郭某对该镇信访办帮他讨回打工钱连连道谢。
郭某因去外地给该镇北岭村岳某打工种植蔬菜,两人发生矛盾后郭某中途回家,但工钱一直未结算,双方由此产生纠纷。
收到郭某反映的问题后,该镇组织了由信访办工作人员、工作区工作人员、法律顾问、专职人民调解员组成的调解团队。
通过现场调解和多次上门调解,岳某同意按每天200元一次性支付郭某1.8万元,双方对纠纷调解均表示满意。
近年来,该镇围绕“做精乡镇,做强社区,做好服务”的社会治理目标,通过实施“多元”融合,优化协同治理体系,深入实行“双延伸”工作机制,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全方位提升。
今年以来,全镇调解矛盾纠纷185起,成功率达到98%,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社会治理局面。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铺就富民路 □记者李广寅通讯员崔姗姗周卫防报道本报东营讯几年前,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前许村集体经济收入曾一直徘徊在5万元以下。
今年1月,党支部领办的前许锦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合作社采取以集体“土地+资金”方式完成“红股”众筹,明确将合作社收益进行三七分成,其中村集体占比30%、全体村民占比70%。
目前,合作社8个大棚全部完成西红柿种植,预计2020年底集体直接收益6万余元。
今年,董集镇持续加大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为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领方向、提供保障、培育典型,为全镇乡村振兴注入经济活力。
截至目前,全镇已注册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4家,正在培育孵化17家,累计整合政府、社会和村集体资金3000多万元。
特色种植富农家 □记者李明通讯员刘文月报道本报利津讯近几日,利津县明集乡东堤三村田地里的芥菜迎来丰收。
个大头圆、枝繁叶茂的“疙瘩”吸引了人们前来参观,只见村民们正忙着采收、分拣、装车,并运往寿光、惠民等地的酱菜厂进行腌制加工。
东堤三村共种植芥菜160亩,每斤0.32元,每亩地可产1万斤,产值达3200元,效益相比于其他农作物翻一番。
种植户谢洪利说:“一天最多能雇周边村民60名,每人一天挣160元。
”近年来,明集乡抓住农业发展新机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保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让百姓共同喜丰收、庆丰收。
红色纪念馆“安家”村居 □记者李广寅通讯员盖智广报道本报东营讯日前,位于东营市垦利区郝家镇黄店村的盖希云纪念馆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内外部装修正在紧张进行。
黄店村党支部书记徐俊忠介绍,盖希云纪念馆以战斗英雄盖希云人物为主题进行建设,年底前可全面竣工。
今年,郝家镇在辖区挑选部分村居社区,打造标准化站点,营造拥军爱民等浓厚政治氛围,借助黄店村打造的盖希云纪念馆,充分融入红色基因,展现斗争精神,努力提升军人元素,引导广大退役军人爱军、敬军,在全镇形成浓厚的拥军爱军氛围。

标签: #内存条 #营业执照 #西安 #新房 #电脑主机 #学历 #网签备案在哪里查询 #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