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3 第二届网络安全宣传周聚焦青少年安全意识 培育“中国好网民”从娃娃抓起 本报记者陈静 由中央网信办、中央编办、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0部门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6月1日起揭开序幕,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成为本届安全周最大亮点。
“我们呼吁全社会携起手来,大力培育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新一代‘中国好网民’。
”中央网信办主任鲁炜在安全周启动仪式上如是说。
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47.9%,其中青少年网民数量已达到1.2亿左右,我国网络用户呈现出了低龄化的特点。
“网络虚拟空间纷繁芜杂,这对于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坦言,“想要最大限度地让青少年享用互联网带来的红利,还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给予更多引导,帮助他们适度用网、健康用网、安全用网。
” 网络安全意识亟待“补课” 一周前,记者对北京五十四中进行了一次走访,结果令人吃惊。
该校初二一个班级的29位同学中,有15名带着先进的4G手机来上学,当工作人员向孩子们发送了内容为网页链接的短信时,大多数学生的第一反应都是“打开看看”。
面对记者“不怕中毒吗”的询问,孩子们普遍的回答是“到时候再杀毒呗”。
学校信息课老师刘思学告诉记者,“约50%的学生都反映过遭遇QQ被盗。
” 安全厂商瑞星的安全专家唐威每年 北京市人大附小的学生们在体验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中的网络安全互动 项目。
本报记者陈静摄 要在中小学进行50多场网络安全宣讲,他同样表示,“孩子们手机玩得都很好,但即便是不能随便连接免费WiFi这种基本安全常识,却几乎没有人知道。
”同学们最集中的问题是“为什么下个游戏打几天手机就欠费了”,他们甚至没意识到,可能遭遇了恶意扣费程序。
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公布的《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网民的安全意识同样令人担忧。
在对多账户使用同一密码、使用生日或姓名全拼当做密码等安全隐患的调查中,青少年网民占比都高于网民整体,40.3%的青少年在扫描二维码时“不会考虑是否安全”。
青少年缺乏网络安全意识,仅仅是因为年纪小吗?趋势科技移动安全产品资深经理刘政平告诉记者,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短板”,还来自于缺乏教育和科普的机会。
“孩子们身边的家长、老师同他们一起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本身拥有的相关知识也非常有限,难以对他们进行充分指导。
” “要从教育入手,要建立健全社会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体系,促进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化、常态化、长效化。
”鲁炜说。
“多管齐下”培育“四有”网民 “我拿到网络安全驾照啦!”来自北 京人大附小的王萌萌同学从摩托车模型上下来后,一脸兴奋,在他面前是一块大屏幕。
通过回答屏幕上的网络安全问题,他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将车“开”到了终点。
这个被称为“网络安全战车”的项目,只是6月1日在中国科技馆正式揭牌的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诸多游戏体验项目之
一。
在这里,孩子们还能亲眼看到钓鱼WiFi怎么窃取手机里的账号和密码,改号软件又是怎么让普通的手机号,在来电显示里被显示成“10086”、“95588”等运营商和银行的客服电话号码。
作为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的技术指导单位,360总裁齐向东告诉记者,作为国内目前唯一的高科技网络安全互动体验基地,运用4D场景体验、多人体感互动、语音识别、闯关游戏等多种互动的形式,培养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寓教于乐,孩子们才能更有兴趣。
” 共青团中央未来网编委谢鹏则介绍说,作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工程的一部分,未来还计划在每个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均设立网络安全展区,并把基地的相关内容移植到“中国科技馆网上科技馆”,形成线上线下立体互动。
“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
”鲁炜将培养青少年网民的目标概况为“四有”网民。
他表示,未来还将继续推动网络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开展课程教育、技能培训、安全竞赛、公益活动,使孩子们从小学安全、知安全、懂安全,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北京铁路客运车站 全部纳入控烟范围 本报北京6月1日讯记者齐慧从北京铁路局获悉:《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于2015年6月1日起实施,北京地区各客运车站将全部纳入控制吸烟范围。
按照条例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
为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北京铁路局细化了控烟举措,努力为旅客创造健康、文明的出行环境。
即:从2015年6月1日起,在北京地区各客运车站的室内所有区域禁止吸烟,包括车站售票厅、候车区、地下通道、卫生间等。
为了加强控烟工作的宣传引导,各车站在显著位置张贴了控烟宣传标语、标志,车站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控烟宣传片并利用广播系统滚动播放控烟提示语。
同时,铁路部门还利用列车广播、视频提示等多种方式,在进京旅客列车上加强《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宣传。
本版编辑徐胥王宝会 6月1日,南昌铁路局福州动车段配属的一辆CRH380A动车组经过福州境内的跨西岭互通特大桥。
当日零时起,合福高铁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这条铁路进入正式通车前的倒计时。
届时,福州至合肥最快铁路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8.5小时压缩到4小时,至北京全程运行时间将压缩至8小时。
合福高铁北接合肥枢纽经合蚌客运专线衔接京沪高铁至北京,中与沪汉蓉铁路、沪昆高铁、九景衢、南三龙铁路相交,南接福州枢纽与东南沿海铁路相连,形成联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六十载风雨铸辉煌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60周年记 1955年6月1日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学部迎来了它的“六十大寿”。
作为中科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国家重要的科学思想库,学部曾是中科院的最高决策机构,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称号“中科院院士”,在1993年改为现名以前都叫做“中科院学部委员”。
中科院学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两年一届的院士大会。
60年来,学部全体院士立足世界科技前沿,结合国家社会需求,前瞻思考,缜密谋划,建言献策,勇于直言。
领风气之先 作为国家重要智库,中科院学部在新中国数十年科技发展事业中不断领风气之先。
学部制定了首个国家科技规划。
1956年,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的领导下,各学部组织全国有关科学家,编制了1956年至1967年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该规划的实施,实现了“两弹一星”研制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事业的基础。
从那时起,在每一次重大的国家科技规划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学部和院士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 学部开创了我国的科技奖励事业。
1956年下半年,各学部组织学部委员评选了首届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这次奖金后来被追认为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金。
学部创立了我国科学基金制度。
1981年,张文裕、曹天钦等89位学部委员联名给党中央、国务院写信,建议国家拨专款设立面向全国的中科院科学基金,资助基础性研究工作。
次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正式设立,从而开创了我国的国家科学基金制度。
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就是在此基础上成立的。
学部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
1992年,张光斗、王大珩、师昌绪等6位学部委员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关于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中国工程院的筹备随即启动。
1994年6月,我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性和咨询性学术机构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
建人才高地 作为国家人才高地,中科院学部在60载悠悠岁月中群英荟萃、星光闪耀,汇拢了我国科技界大部分将帅之才。
60年来,先后有1200多名中国籍的 佘惠敏 优秀科学家荣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称号。
他们之中,有一大批是我国现代科学各学科的奠基人。
他们在20世纪上半叶,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成功地将现代科学移植到中国,建立了我国现代科学和技术事业的基础。
最近20多年来,一大批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进入了院士队伍。
目前,他们仍活跃在科技一线和国际科技前沿,肩负着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国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
截至2014年10月11日,我国现有中科院院士737人,外籍院士71人。
中国科学院的学位工作也是在学部建立之后正式开展起来的。
1956年和1957年招生的第
一、二批导师,绝大多数都是学部委员。
1981年,学部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和分学科学位委员会。
1982年,学部授予了新中国的第一个理学博士和工学博士学位。
促百家争鸣 作为学术领导中心,中科院学部在各种学术活动中贯彻“百家争鸣”方针,播撒下智慧和希望的种子。
1956年,学部针对当时的李森科学 派与摩尔根学派之争进行学术争鸣,由童第周主持,与高等教育部在青岛联合召开遗传学座谈会,对学术界贯彻“百家争鸣”方针起了推动作用。
学部充分发挥院士群体的学科特长和优势,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形成了一些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思想和学术观点,提出了关于我国学科布局、优先发展方向及推动国家基础研究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学部组织开展高端学术交流活动,打造了论坛、期刊等科学交流平台。
其中,“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和“技术科学论坛”已成功举办100余场,促进了院士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学者的交流。
学部也从未停止过自身的改革进程,《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屡次修订,对院士的职权、院士选举以及学术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加以规范和约束。
弹指六十载,风雨铸辉煌。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科院学部将继续组织广大院士,为创新驱动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净网2015”行动出击“微领域” 扫黄打非办公布查处情况 据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记者史竞男)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1日公布了“净网2015”专项行动 第三批案件查处情况:5起案件全部涉及“微领域”,具有通过微信朋友圈、QQ群组传播,通过云盘存储,传播的淫秽色情视频数量巨大等明显特点,社会危害性特别严重。
据介绍,为进一步遏制“微领域”淫秽色情信息传播蔓延,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已部署自5月25日起,开展为期2个月的“微领域”集中整治,要求涉微互联网企业严格履行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网上淫秽色情信息清理,严厉打击制售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违法犯罪分子,严肃追究违法违规涉微互联网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对涉及的微博、微视、微信、云盘等都要一查到底,坚决斩断传播链和利益链。
通过集中整治,推动“净网”行动深入开展,有效净化网络空间。
中国环境宣教微博微信上线 本报北京6月1日讯记者曹红艳报道:环保部副部长潘岳在今日召开的首届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上表示,环保部门要善用互联网、新媒体,推动环境保护社会共治,促进环境法治,积极开展舆论引导,推动理性、建设性的公众参与。
会议期间,中国环境新闻、中国环境宣教微博、微信同时上线。
互联网促进了公众环境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也使得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更加多元、自主和开放。
“各级环保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环境新媒体建设,充分认识新媒体的重大作用,积极建立自己的新媒体,善用社会新媒体,形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环境宣传教育大格局。
”潘岳说。
(上接第一版)这段时间,潘建伟像“候鸟”一样国内国外两头跑,一边在国外学习经验,一边指导国内的研究生建立实验室。
不到一年时间,潘建伟在国内的研究组作为第一单位在权威杂志《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了7篇论文。
2004年,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自然》杂志发表了这一成果,同时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评选出的“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这对中国科学家来说还是第一次。
量子信息是计算机、信息科学与量子物理相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技术和较高强度的经费支持,在快速推进国内实验室建设的同时,潘建伟开始通过从国内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后、选派学生到国际先进小组学习等方式培养这方面的研究力量,完成了光与冷原子量子信息技术方面至关重要的人才和技术原始积累。
分众深耕。
潘建伟的人才布局从中国科大起步,分别辐射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德国马普量子光学所、瑞士日内瓦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最终再回归中国科大。
2008年,潘建伟带领在德国的团队整体回归中国科大,其他分布在海外各地的年轻人也陆续回国,以陈宇翱、陆朝阳、张强、赵博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学者组成了一支强大的研究团队。
2004年至今,潘建伟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首次实现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完美地实现了长程量子通信中亟需的“量子中继器”;首次实验实现了八光子薛定谔猫态;利用八光子纠缠首次实验实现了拓扑量子纠错;首次实验实现了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英国《自然》杂志在报道潘建伟团队量子通信研究成果的新闻特稿《量子太空竞赛》中指出“,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 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科学家要做原始创新,为国服务。
”潘建伟有着明确的科研路线图:通过量子通信研究,从初步实现局域的量子通信网络,到实现多横多纵的全球范围量子通信网络,以保证信息传输的绝对安全;通过量子计算研究,实现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有效挖掘;通过量子精密测量研究,实现新一代定位导航…… “科研需要群体作战,不能单打独斗”。
近年来,中科院以中国科大为依托,适时成立了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将加快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作为“率先行动”计划的重要布局,同时通过整合院内相关研究所和南京大学、国防科大等优势高校,在教育部支持下成立了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按“最优、最简、互补”的原则对我国量子信息领域的主体研究力量进行了初步整合,为下一步更好更快发展打下了基础。
“两个中心集聚了国内最优秀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潘建伟说“,我们希望能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点贡献”。
早在2008年秋,潘建伟团队就在合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光量子电话网,实现了“一次一密”加密方式的实时网络通话,真正做到“电话互联互通、语音实时加密、安全牢不可破”的量子保密电话网络系统。
2012年和2014年,潘建伟团队分别建成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量子通信网络“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络”和“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标志着大容量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技术已经成熟。
目前,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千公里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京沪干线”项目也正在稳步建设,将于2016年底前后建成连接北京和上海的高可信、可扩展、军民融合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推动量子通信技术在国防、政务、金融等领域的应用。
与此同时,潘建伟团队正在牵头实施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将于2016年发射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旨在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并连接地面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我国的广域量子通信体系。
“科学研究不仅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潘建伟感慨“,我们不仅要关注原始创新,也要鼓励成果转化,为国计民生多做些工作,让普通老百姓享受科技带来的利益。
我们的团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
3 第二届网络安全宣传周聚焦青少年安全意识 培育“中国好网民”从娃娃抓起 本报记者陈静 由中央网信办、中央编办、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0部门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6月1日起揭开序幕,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成为本届安全周最大亮点。
“我们呼吁全社会携起手来,大力培育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新一代‘中国好网民’。
”中央网信办主任鲁炜在安全周启动仪式上如是说。
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47.9%,其中青少年网民数量已达到1.2亿左右,我国网络用户呈现出了低龄化的特点。
“网络虚拟空间纷繁芜杂,这对于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坦言,“想要最大限度地让青少年享用互联网带来的红利,还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给予更多引导,帮助他们适度用网、健康用网、安全用网。
” 网络安全意识亟待“补课” 一周前,记者对北京五十四中进行了一次走访,结果令人吃惊。
该校初二一个班级的29位同学中,有15名带着先进的4G手机来上学,当工作人员向孩子们发送了内容为网页链接的短信时,大多数学生的第一反应都是“打开看看”。
面对记者“不怕中毒吗”的询问,孩子们普遍的回答是“到时候再杀毒呗”。
学校信息课老师刘思学告诉记者,“约50%的学生都反映过遭遇QQ被盗。
” 安全厂商瑞星的安全专家唐威每年 北京市人大附小的学生们在体验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中的网络安全互动 项目。
本报记者陈静摄 要在中小学进行50多场网络安全宣讲,他同样表示,“孩子们手机玩得都很好,但即便是不能随便连接免费WiFi这种基本安全常识,却几乎没有人知道。
”同学们最集中的问题是“为什么下个游戏打几天手机就欠费了”,他们甚至没意识到,可能遭遇了恶意扣费程序。
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公布的《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网民的安全意识同样令人担忧。
在对多账户使用同一密码、使用生日或姓名全拼当做密码等安全隐患的调查中,青少年网民占比都高于网民整体,40.3%的青少年在扫描二维码时“不会考虑是否安全”。
青少年缺乏网络安全意识,仅仅是因为年纪小吗?趋势科技移动安全产品资深经理刘政平告诉记者,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短板”,还来自于缺乏教育和科普的机会。
“孩子们身边的家长、老师同他们一起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本身拥有的相关知识也非常有限,难以对他们进行充分指导。
” “要从教育入手,要建立健全社会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体系,促进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化、常态化、长效化。
”鲁炜说。
“多管齐下”培育“四有”网民 “我拿到网络安全驾照啦!”来自北 京人大附小的王萌萌同学从摩托车模型上下来后,一脸兴奋,在他面前是一块大屏幕。
通过回答屏幕上的网络安全问题,他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将车“开”到了终点。
这个被称为“网络安全战车”的项目,只是6月1日在中国科技馆正式揭牌的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诸多游戏体验项目之
一。
在这里,孩子们还能亲眼看到钓鱼WiFi怎么窃取手机里的账号和密码,改号软件又是怎么让普通的手机号,在来电显示里被显示成“10086”、“95588”等运营商和银行的客服电话号码。
作为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的技术指导单位,360总裁齐向东告诉记者,作为国内目前唯一的高科技网络安全互动体验基地,运用4D场景体验、多人体感互动、语音识别、闯关游戏等多种互动的形式,培养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寓教于乐,孩子们才能更有兴趣。
” 共青团中央未来网编委谢鹏则介绍说,作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工程的一部分,未来还计划在每个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均设立网络安全展区,并把基地的相关内容移植到“中国科技馆网上科技馆”,形成线上线下立体互动。
“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
”鲁炜将培养青少年网民的目标概况为“四有”网民。
他表示,未来还将继续推动网络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开展课程教育、技能培训、安全竞赛、公益活动,使孩子们从小学安全、知安全、懂安全,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北京铁路客运车站 全部纳入控烟范围 本报北京6月1日讯记者齐慧从北京铁路局获悉:《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于2015年6月1日起实施,北京地区各客运车站将全部纳入控制吸烟范围。
按照条例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
为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北京铁路局细化了控烟举措,努力为旅客创造健康、文明的出行环境。
即:从2015年6月1日起,在北京地区各客运车站的室内所有区域禁止吸烟,包括车站售票厅、候车区、地下通道、卫生间等。
为了加强控烟工作的宣传引导,各车站在显著位置张贴了控烟宣传标语、标志,车站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控烟宣传片并利用广播系统滚动播放控烟提示语。
同时,铁路部门还利用列车广播、视频提示等多种方式,在进京旅客列车上加强《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宣传。
本版编辑徐胥王宝会 6月1日,南昌铁路局福州动车段配属的一辆CRH380A动车组经过福州境内的跨西岭互通特大桥。
当日零时起,合福高铁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这条铁路进入正式通车前的倒计时。
届时,福州至合肥最快铁路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8.5小时压缩到4小时,至北京全程运行时间将压缩至8小时。
合福高铁北接合肥枢纽经合蚌客运专线衔接京沪高铁至北京,中与沪汉蓉铁路、沪昆高铁、九景衢、南三龙铁路相交,南接福州枢纽与东南沿海铁路相连,形成联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六十载风雨铸辉煌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60周年记 1955年6月1日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学部迎来了它的“六十大寿”。
作为中科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国家重要的科学思想库,学部曾是中科院的最高决策机构,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称号“中科院院士”,在1993年改为现名以前都叫做“中科院学部委员”。
中科院学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两年一届的院士大会。
60年来,学部全体院士立足世界科技前沿,结合国家社会需求,前瞻思考,缜密谋划,建言献策,勇于直言。
领风气之先 作为国家重要智库,中科院学部在新中国数十年科技发展事业中不断领风气之先。
学部制定了首个国家科技规划。
1956年,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的领导下,各学部组织全国有关科学家,编制了1956年至1967年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该规划的实施,实现了“两弹一星”研制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事业的基础。
从那时起,在每一次重大的国家科技规划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学部和院士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 学部开创了我国的科技奖励事业。
1956年下半年,各学部组织学部委员评选了首届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这次奖金后来被追认为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金。
学部创立了我国科学基金制度。
1981年,张文裕、曹天钦等89位学部委员联名给党中央、国务院写信,建议国家拨专款设立面向全国的中科院科学基金,资助基础性研究工作。
次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正式设立,从而开创了我国的国家科学基金制度。
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就是在此基础上成立的。
学部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
1992年,张光斗、王大珩、师昌绪等6位学部委员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关于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中国工程院的筹备随即启动。
1994年6月,我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性和咨询性学术机构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
建人才高地 作为国家人才高地,中科院学部在60载悠悠岁月中群英荟萃、星光闪耀,汇拢了我国科技界大部分将帅之才。
60年来,先后有1200多名中国籍的 佘惠敏 优秀科学家荣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称号。
他们之中,有一大批是我国现代科学各学科的奠基人。
他们在20世纪上半叶,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成功地将现代科学移植到中国,建立了我国现代科学和技术事业的基础。
最近20多年来,一大批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进入了院士队伍。
目前,他们仍活跃在科技一线和国际科技前沿,肩负着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国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
截至2014年10月11日,我国现有中科院院士737人,外籍院士71人。
中国科学院的学位工作也是在学部建立之后正式开展起来的。
1956年和1957年招生的第
一、二批导师,绝大多数都是学部委员。
1981年,学部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和分学科学位委员会。
1982年,学部授予了新中国的第一个理学博士和工学博士学位。
促百家争鸣 作为学术领导中心,中科院学部在各种学术活动中贯彻“百家争鸣”方针,播撒下智慧和希望的种子。
1956年,学部针对当时的李森科学 派与摩尔根学派之争进行学术争鸣,由童第周主持,与高等教育部在青岛联合召开遗传学座谈会,对学术界贯彻“百家争鸣”方针起了推动作用。
学部充分发挥院士群体的学科特长和优势,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形成了一些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思想和学术观点,提出了关于我国学科布局、优先发展方向及推动国家基础研究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学部组织开展高端学术交流活动,打造了论坛、期刊等科学交流平台。
其中,“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和“技术科学论坛”已成功举办100余场,促进了院士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学者的交流。
学部也从未停止过自身的改革进程,《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屡次修订,对院士的职权、院士选举以及学术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加以规范和约束。
弹指六十载,风雨铸辉煌。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科院学部将继续组织广大院士,为创新驱动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净网2015”行动出击“微领域” 扫黄打非办公布查处情况 据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记者史竞男)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1日公布了“净网2015”专项行动 第三批案件查处情况:5起案件全部涉及“微领域”,具有通过微信朋友圈、QQ群组传播,通过云盘存储,传播的淫秽色情视频数量巨大等明显特点,社会危害性特别严重。
据介绍,为进一步遏制“微领域”淫秽色情信息传播蔓延,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已部署自5月25日起,开展为期2个月的“微领域”集中整治,要求涉微互联网企业严格履行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网上淫秽色情信息清理,严厉打击制售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违法犯罪分子,严肃追究违法违规涉微互联网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对涉及的微博、微视、微信、云盘等都要一查到底,坚决斩断传播链和利益链。
通过集中整治,推动“净网”行动深入开展,有效净化网络空间。
中国环境宣教微博微信上线 本报北京6月1日讯记者曹红艳报道:环保部副部长潘岳在今日召开的首届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上表示,环保部门要善用互联网、新媒体,推动环境保护社会共治,促进环境法治,积极开展舆论引导,推动理性、建设性的公众参与。
会议期间,中国环境新闻、中国环境宣教微博、微信同时上线。
互联网促进了公众环境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也使得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更加多元、自主和开放。
“各级环保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环境新媒体建设,充分认识新媒体的重大作用,积极建立自己的新媒体,善用社会新媒体,形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环境宣传教育大格局。
”潘岳说。
(上接第一版)这段时间,潘建伟像“候鸟”一样国内国外两头跑,一边在国外学习经验,一边指导国内的研究生建立实验室。
不到一年时间,潘建伟在国内的研究组作为第一单位在权威杂志《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了7篇论文。
2004年,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自然》杂志发表了这一成果,同时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评选出的“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这对中国科学家来说还是第一次。
量子信息是计算机、信息科学与量子物理相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技术和较高强度的经费支持,在快速推进国内实验室建设的同时,潘建伟开始通过从国内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后、选派学生到国际先进小组学习等方式培养这方面的研究力量,完成了光与冷原子量子信息技术方面至关重要的人才和技术原始积累。
分众深耕。
潘建伟的人才布局从中国科大起步,分别辐射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德国马普量子光学所、瑞士日内瓦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最终再回归中国科大。
2008年,潘建伟带领在德国的团队整体回归中国科大,其他分布在海外各地的年轻人也陆续回国,以陈宇翱、陆朝阳、张强、赵博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学者组成了一支强大的研究团队。
2004年至今,潘建伟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首次实现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完美地实现了长程量子通信中亟需的“量子中继器”;首次实验实现了八光子薛定谔猫态;利用八光子纠缠首次实验实现了拓扑量子纠错;首次实验实现了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英国《自然》杂志在报道潘建伟团队量子通信研究成果的新闻特稿《量子太空竞赛》中指出“,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 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科学家要做原始创新,为国服务。
”潘建伟有着明确的科研路线图:通过量子通信研究,从初步实现局域的量子通信网络,到实现多横多纵的全球范围量子通信网络,以保证信息传输的绝对安全;通过量子计算研究,实现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有效挖掘;通过量子精密测量研究,实现新一代定位导航…… “科研需要群体作战,不能单打独斗”。
近年来,中科院以中国科大为依托,适时成立了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将加快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作为“率先行动”计划的重要布局,同时通过整合院内相关研究所和南京大学、国防科大等优势高校,在教育部支持下成立了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按“最优、最简、互补”的原则对我国量子信息领域的主体研究力量进行了初步整合,为下一步更好更快发展打下了基础。
“两个中心集聚了国内最优秀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潘建伟说“,我们希望能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点贡献”。
早在2008年秋,潘建伟团队就在合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光量子电话网,实现了“一次一密”加密方式的实时网络通话,真正做到“电话互联互通、语音实时加密、安全牢不可破”的量子保密电话网络系统。
2012年和2014年,潘建伟团队分别建成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量子通信网络“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络”和“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标志着大容量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技术已经成熟。
目前,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千公里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京沪干线”项目也正在稳步建设,将于2016年底前后建成连接北京和上海的高可信、可扩展、军民融合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推动量子通信技术在国防、政务、金融等领域的应用。
与此同时,潘建伟团队正在牵头实施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将于2016年发射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旨在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并连接地面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我国的广域量子通信体系。
“科学研究不仅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潘建伟感慨“,我们不仅要关注原始创新,也要鼓励成果转化,为国计民生多做些工作,让普通老百姓享受科技带来的利益。
我们的团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
声明:
该资讯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发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