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DAILY中国商务新闻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
2022年2月14日星期一
2 特别策划 执行主编:李子晨责任编辑:李宁审校:王岚美编:李晓芳制作:张水星电话:010-58360214电子邮件:yaowenbu2012@ 消费篇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本专题撰稿本报记者魏桥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消费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2021年中 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4%。
日前,各地相继召开地方两会,“促消费”成为 地方稳增长的先手棋。
多地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通过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扩大内需。
各地出实策多点开花促消费 释活力挖潜力 提升传统消费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消费仍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4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3.9%。
如何进一步提升传统消费、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是多地2022年促消费重点工作之
一。
围绕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消费增长,陕西省提出,实施促进消费增长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和餐饮、娱乐等重点领域开展多样化的消费促进活动,促进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在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方面,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活动。
河北省提出,提升传统消费,稳定汽车、油品等大宗消费,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措施,加快医养康养、家政服务等产业发展,推动传统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黑龙江省提出,加大政府消费券支持 力度,持续开展家装建材、特色餐饮、年货大集等促消费活动,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激发县乡消费积极性。
辽宁省提出,开展全省促消费系列活动,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提振餐饮住宿、医疗健康、文旅体育、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振兴消费品产销老品牌。
江苏省提出,促进绿色家电和新能源汽车消费,培育医疗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消费热点。
围绕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河南省提出,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完善农村寄递物流配送体系,释放县乡消费潜力。
贵州省提出,推进10个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工作,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活动,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重庆市提出,激发县乡消费,加快发展县域商业,鼓励区县开展新能源汽车促销、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推动 重体验重融合重创新壮大新型消费 近年来,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网络购物、线上订餐、到家服务等新型消费快速发展,在促进消费提档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多地发力通过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新型消费。
天津市提出,办好海河国际消费季,培育首发经济,构建引领时尚潮流生态链;提升数字消费,发展一批沉浸式、体验式、参与式数字消费新业态。
河北省提出,培育新型消费,鼓励定制、绿色、体验消费,支持传统商业企业线上线下融合,规范发展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打造一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企业,全省网络零售额增长10%以上。
重庆市提出,培育新型消费,挖掘重庆特色文化、特色美食和特色旅游资源,推动消费产业联动融合,提质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商旅文体跨界发展。
湖南省提出,培育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推动新型消费,发展共享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和“智能+”服务消费等新模式;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景点、旅游线路,建设一批文旅产业千亿市、百亿县、亿元镇,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推进知名电商总部入湘,规范发展直播电商、社区 电商、乡村电商。
陕西省提出,大力发展消费新业态 新模式,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互动消费、沉浸式消费等新型消费,推动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体育、会展等服务消费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
黑龙江省提出,推进消费模式创新和业态升级,加快发展平台经济,推动数字商贸、平台商贸、电子商务、直播电商有序发展,支持智慧商店、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同时,促进养老托幼、休闲康养、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培育壮大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吉林省提出,抓好11个国家级和省级电商示范基地、32个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打造一批新媒体直播基地,培育壮大一批直播及产品供应链企业;积极发展自营电商,开发更多吉林“触网”产品;抓好长春、珲春、吉林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发展共建共享海外仓。
贵州省提出,壮大新型消费,规范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首店经济等新业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福建省提出,鼓励发展宅经济、夜经济、直播电商,催生新型消费热潮。
河南省提出,壮大新型消费,培育时尚消费,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首店经济、夜经济。
育幼、护理、家政、住房租赁等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
安徽省提出,开展“皖美消费”行动,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和以旧换新,培育县乡消费、数字消费等新的增长点,支持各地举办富有特色的消费节活动。
此外,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推进“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便民生活圈建设,新培育10条特色商业示范街。
浙江省提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积 极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旅游市场恢复;培育壮大文化体育服务、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生活性服务业,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
湖南省提出,巩固提升传统消费,扶持一批老字号领军企业创新发展,促进湘菜、湘茶、湘酒、湘瓷、湘绣品牌化发展。
福建省提出,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新增农村网商(店)3万家以上,鼓励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统筹做好福茶、福酒、闽菜、闽品、万福商旅等“福消费”文章。
搭建消费升级平台五路齐发多地看齐 无论是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抑或是发展特色商圈和特色街区以及推动文旅产业联动,搭建系列消费升级平台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消费。
2021年,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市获批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2022年,各地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并多方面促进消费。
上海市提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深入推进文旅消费试点,高质量办好“五五购物节”、上海旅游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做大做强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免退税经济、品牌经济,促进世界级商圈业态和功能持续提升,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区新建板块、乐高乐园度假区、邮轮旅游度假区。
北京市提出,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催生的消费业态变化,深入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项行动,鼓励绿色消费,丰富数字消费,发展体育消费,创新生活、文旅消费,大力孵化新消费品牌,扩大优质消费供给。
广东省提出,加快推进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规划布局若干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打造特色商圈和示范步行街,建设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
天津市提出,加快建设国际化地标商圈。
构建国际消费核心承载区,推动“一区一中心”建设,塑造高标识度、高显示度城市“符号”,提升“近代百年看天津”城市品牌国际影响力;以文、体、游、娱联动打响海河亲水消费名片,建设消费集聚区和多功能码头服务区;培育文化中心文娱商旅融合发展标志区,促进消费特色主题商圈多元化发展;创建国际水准消费环境,发展免退税购物。
重庆市提出,抓住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培育建设契机,实施国际消费载体提质等“十大工程”,深化“巴渝新消费”八大行 动,巩固消费回暖势头;培育品质消费,推进解放碑—朝天门、观音桥等商圈建设,提档升级中央商务区,优化商圈业态布局,发展智慧商圈。
一些地方也在主动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看齐,并提出系列举措推动消费。
河南省提出,着力打造消费市场新地标,支持郑州、洛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黑龙江省提出,培育建设哈尔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福建省提出,推进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省级百大商圈错位发展。
湖南省提出,支持长沙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夜间经济”地标和商旅文融合“打卡地”。
江苏省提出,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支持南京、苏州、徐州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海南省提出,落实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各项任务;提升海南免税购物国际竞争力,力争离岛免税店销售1000亿元;推动高端旅游消费设施项目扩容提质,培育邮轮游艇、低空旅游、体育赛事等新热点,支持乐城先行区在高端医美、移植康复、特医食品进口等方面塑造新优势,实现医疗健康消费倍增。
此外,浙江省提出,加大社区商业设施配套、步行街改造、智慧商圈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
辽宁省提出,推动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滨海旅游、冰雪温泉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湖南省提出,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景点、旅游线路,建设一批文旅产业千亿市、百亿县、亿元镇,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
一线调查情人节玫瑰“贵”气逼人时令鲜切花走俏 □本报记者李子晨 随着情人节的临近,鲜花消费需求上涨,价格也水涨船高。
玫瑰、百合一直都是情人节的主力品种。
今年主产地云南遭遇寒潮,阴雨连绵,气温较低,对鲜花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且很多种植基地春节销售旺季就把地里的花卖得差不多了,供给情人节的花还没到花期,导致玫瑰的产量和品质不如往年。
“高品质的玫瑰价高且‘一花难求’,C级玫瑰目前进价都在10元/枝以上,是20多年来没有过的高价。
”一位在昆明从事鲜花生意数十年的老板表示。
根据昆明花拍中心数据,鲜切花价格走势从大年初三开始一路上涨,2月10日,进入“2·14”高峰期备货第6天,A级、B级、C级单头玫瑰最高价分别为16.89 元/枝、15.47元/枝和9.91元/枝,2月3日三个级别的最高价分别为9.29元/枝、8元/枝和6.08元/枝。
这一价格比去年同期涨幅同样巨大,A级、B级、C级单头玫瑰的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5%、57%和26%。
受上游影响,下游市场的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变化,玫瑰花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
据多个媒体报道,在上海,平时零售价格在15元一支的玫瑰,今年情人节将会升至20元~25元。
在广州岭南花卉市场,原产地为云南昆明的玫瑰,一束(20支)单头玫瑰的售价是120元,品种好的单头玫瑰能卖到150元一束,是往常价格的两倍。
在位于西部地区的成都市鲜花批发市场里,玫瑰批发价相比去年也已翻番,1扎20支红玫瑰平均每天上涨10元~15元。
在北方的郑州花卉市场,去年最低40元一扎(20枝)的玫瑰,今年最高已 涨至160元。
玫瑰花价格高企也使得不少消费者 将目光投向价格更亲民的一些小众花材。
“不少讲究实惠的消费者倾向选择‘平替’鲜花,比如,这个季节的时令花材郁金香、洋牡丹、小苍兰,同样也能表达心意,目前都已出现了销售上扬。
”盒马花园采购负责人履言表示,2月14日当天,这几款热门鲜花也不会涨价,预计销售量至少会比平时翻一番。
同时,一些商家通过将洋牡丹、香雪兰、紫罗兰、尤加利等与玫瑰主花配搭组合成混合花束,或与巧克力、酒水组成礼盒,降低鲜花的售价成本,以吸引消费者。
据悉,为方便用户,盒马今年也推出了预售花束。
在盒马APP上,用户可提前预订花束,2月14日当天送达。
数据显示,截至2月11日,其线上预售比去年同 期增长了459%。
从预售情况来看,200元以内的花束销售最为火爆。
虽然传统的礼品花束形态和玫瑰、百合花材仍然是主流,但鲜花消费市场近年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国人生活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悦己消费的理念养成之下,鲜花消费正在进入“快车道”。
在一线城市,普通用户越来越喜欢随时、随手给自己买,既不需要搭车节日,也不爱繁复的包装,纯粹用作营造居家、办公场景的视觉和氛围,这也与发达国家对鲜花的消费理念更为接近。
“我们发现,除了特殊的节点会跟随整个市场做大的销售爆发,用户在盒马买花的消费习惯越来越趋于日常化,像买菜一样买花的习惯正在逐渐养成。
”履言告诉记者,2020年到2021年,盒马的花束和鲜切花的销售占比从7:3变成了5:
5。
以进促稳中国货币政策靠前发力 (上接1版)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国盛证券宏观研究员穆仁文分析称,“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有力扩大贷款投放”等定调,表明中国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再降准降息仍有可能,信贷社融也有望延续高增。
需注意的是,央行重新表明“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并把“以我为主”从货币政策总基调的位置挪到了汇率政策的位置,预示央行应会顾及美联储加速加息对中国的掣肘。
事实上,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在宏观政策靠前推出和协同发力下,中国经济正展现出巨大韧性。
2021年年底中国央行已开始“提前发力”,降准,扩大公开市场的基础货币投放规模,降低再贷款、LPR(贷款基础利率)、回购市场等利率,创设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将疫情防控期间推出的两项直达工具改为市场化手段,释放呵护市场暖意。
在倪月菊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有进,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从货币政策看,也是要稳中求进,增强前瞻性、精准性和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基本原则是既要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又要保持货币供给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这是决定货币政策宽或松的重要依据。
李大姐:在京就地过年惊喜多 (上接1版) 李大姐说,腊月以来,保洁的活儿就多了起来,年三十儿还接到很多单,让她感受到这是一个“很旺”的春节。
“平时很多时候是单少人多,我们有时候需要抢单,而且平台抽成多,临近春节很多保洁员都回家了,我们的业务多了起来,收入也涨起来,我们感到很惊喜。
” 李大姐主要通过各个家政服务平台接单,用她的话说有点像自由职业者。
“平台平时派的深度保洁的订单,价格一小时约100元,平台抽成20%~50%。
春节期间深度保洁一小时的价格涨到150~200元,平台抽成则更低。
” “春节期间,多的时候,我们一天会接到十多单,根本做不过来。
”李大姐说,为此,她和爱人会使出浑身解数,有时共同做一个单,有时分头行动把单尽量承接下来,实在干不过来就选择部分来做。
“能接的单我们都会接下来,不仅是增加收入,这也是我们的责任,要不负客户的信任。
” 在李大姐看来,即便平时平台抽成比较高,家政服务也是一个收入不错的行当。
活多的时候,她一人一天就可以接到六七单,收入有好几百元。
她爱人活儿多时能接到四五个家电清洗的单,收入1000多元,但订单不稳定,所以有时两人会一起干保洁。
“北京对家政服务的需求非常大,过去七八年我们一直做这行,越做越熟练,也非常喜欢这个行业。
”李大姐干活干脆利落,说话的同时,只见她拿着自制的洗液和抹布,三下两下,用户厨房里厚厚的油污便不见了。
而刚入行的时候,作为家政“小白”,她也遇到过不少困难。
“刚来时,连普通话都不会说,接单和入户干活都很难交流,干活也比较慢,挣不上钱。
”回忆起那段往事,李大姐有点不好意思。
她和爱人早先在德州种地,主要种玉米、小麦和棉花,年收入只有几千元。
“十多年前,我们跟着同村人来到北京丰台一个服装厂打工,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按计件拿工资,高的时候一个月五六千元。
后来服装厂搬迁到天津,我就转行做保洁了。
我爱人以前干装修,但因为得了哮喘,就和我一起干家政了。
” 干一行爱一行,李大姐从说普通话练起。
现在她能说一口比较流利的普通话,如果不仔细听很难听出山东口音。
李大姐还非常爱钻研,比如擦玻璃,她用酒精、热水、洗洁精等自制了洗液,还琢磨出横向刮洗的方法,既实用又快捷。
李大姐和爱人非常热衷学习,每次有家政培训班都会积极报名参加。
“去年,我们得知国家有个家政培训的项目,通过58同城免费报了班,我学的是收纳员和小儿推拿,我爱人学的是家电清洗,听老师说人社部制的证也快要发下来哩。
” 说起这段培训经历,李大姐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和爱人不仅掌握了新技能,有了国家颁发的从业证书,可以更快与业主建立信赖关系,干起活来也更有自信。
自从干起家政服务业,李大姐感觉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
“擦擦洗洗都是细致活,也很辛苦,但我每次干完都很开心。
业主对我们也很好,与业主聊天很长见识。
北京的家政服务市场非常大,我们想好好做。
” 现在,李大姐的儿子已经大专毕业,在北京的一家酒店当厨师,一家三口都有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生活也充满了奔头。
“我们打算在北京发展,等钱攒够了,给儿子娶媳妇。
” 边说边干,李大姐很快就干完了手里的活,看着干净整齐的业主家,她快乐地收拾起工具。
据李大姐介绍,一有空她就会安排好家里的生活。
这不,她这就准备回家提前包汤圆了!
2 特别策划 执行主编:李子晨责任编辑:李宁审校:王岚美编:李晓芳制作:张水星电话:010-58360214电子邮件:yaowenbu2012@ 消费篇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本专题撰稿本报记者魏桥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消费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2021年中 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4%。
日前,各地相继召开地方两会,“促消费”成为 地方稳增长的先手棋。
多地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通过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扩大内需。
各地出实策多点开花促消费 释活力挖潜力 提升传统消费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消费仍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4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3.9%。
如何进一步提升传统消费、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是多地2022年促消费重点工作之
一。
围绕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消费增长,陕西省提出,实施促进消费增长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和餐饮、娱乐等重点领域开展多样化的消费促进活动,促进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在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方面,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活动。
河北省提出,提升传统消费,稳定汽车、油品等大宗消费,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措施,加快医养康养、家政服务等产业发展,推动传统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黑龙江省提出,加大政府消费券支持 力度,持续开展家装建材、特色餐饮、年货大集等促消费活动,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激发县乡消费积极性。
辽宁省提出,开展全省促消费系列活动,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提振餐饮住宿、医疗健康、文旅体育、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振兴消费品产销老品牌。
江苏省提出,促进绿色家电和新能源汽车消费,培育医疗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消费热点。
围绕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河南省提出,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完善农村寄递物流配送体系,释放县乡消费潜力。
贵州省提出,推进10个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工作,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活动,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重庆市提出,激发县乡消费,加快发展县域商业,鼓励区县开展新能源汽车促销、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推动 重体验重融合重创新壮大新型消费 近年来,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网络购物、线上订餐、到家服务等新型消费快速发展,在促进消费提档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多地发力通过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新型消费。
天津市提出,办好海河国际消费季,培育首发经济,构建引领时尚潮流生态链;提升数字消费,发展一批沉浸式、体验式、参与式数字消费新业态。
河北省提出,培育新型消费,鼓励定制、绿色、体验消费,支持传统商业企业线上线下融合,规范发展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打造一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企业,全省网络零售额增长10%以上。
重庆市提出,培育新型消费,挖掘重庆特色文化、特色美食和特色旅游资源,推动消费产业联动融合,提质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商旅文体跨界发展。
湖南省提出,培育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推动新型消费,发展共享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和“智能+”服务消费等新模式;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景点、旅游线路,建设一批文旅产业千亿市、百亿县、亿元镇,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推进知名电商总部入湘,规范发展直播电商、社区 电商、乡村电商。
陕西省提出,大力发展消费新业态 新模式,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互动消费、沉浸式消费等新型消费,推动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体育、会展等服务消费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
黑龙江省提出,推进消费模式创新和业态升级,加快发展平台经济,推动数字商贸、平台商贸、电子商务、直播电商有序发展,支持智慧商店、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同时,促进养老托幼、休闲康养、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培育壮大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吉林省提出,抓好11个国家级和省级电商示范基地、32个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打造一批新媒体直播基地,培育壮大一批直播及产品供应链企业;积极发展自营电商,开发更多吉林“触网”产品;抓好长春、珲春、吉林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发展共建共享海外仓。
贵州省提出,壮大新型消费,规范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首店经济等新业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福建省提出,鼓励发展宅经济、夜经济、直播电商,催生新型消费热潮。
河南省提出,壮大新型消费,培育时尚消费,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首店经济、夜经济。
育幼、护理、家政、住房租赁等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
安徽省提出,开展“皖美消费”行动,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和以旧换新,培育县乡消费、数字消费等新的增长点,支持各地举办富有特色的消费节活动。
此外,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推进“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便民生活圈建设,新培育10条特色商业示范街。
浙江省提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积 极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旅游市场恢复;培育壮大文化体育服务、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生活性服务业,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
湖南省提出,巩固提升传统消费,扶持一批老字号领军企业创新发展,促进湘菜、湘茶、湘酒、湘瓷、湘绣品牌化发展。
福建省提出,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新增农村网商(店)3万家以上,鼓励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统筹做好福茶、福酒、闽菜、闽品、万福商旅等“福消费”文章。
搭建消费升级平台五路齐发多地看齐 无论是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抑或是发展特色商圈和特色街区以及推动文旅产业联动,搭建系列消费升级平台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消费。
2021年,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市获批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2022年,各地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并多方面促进消费。
上海市提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深入推进文旅消费试点,高质量办好“五五购物节”、上海旅游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做大做强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免退税经济、品牌经济,促进世界级商圈业态和功能持续提升,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区新建板块、乐高乐园度假区、邮轮旅游度假区。
北京市提出,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催生的消费业态变化,深入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项行动,鼓励绿色消费,丰富数字消费,发展体育消费,创新生活、文旅消费,大力孵化新消费品牌,扩大优质消费供给。
广东省提出,加快推进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规划布局若干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打造特色商圈和示范步行街,建设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
天津市提出,加快建设国际化地标商圈。
构建国际消费核心承载区,推动“一区一中心”建设,塑造高标识度、高显示度城市“符号”,提升“近代百年看天津”城市品牌国际影响力;以文、体、游、娱联动打响海河亲水消费名片,建设消费集聚区和多功能码头服务区;培育文化中心文娱商旅融合发展标志区,促进消费特色主题商圈多元化发展;创建国际水准消费环境,发展免退税购物。
重庆市提出,抓住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培育建设契机,实施国际消费载体提质等“十大工程”,深化“巴渝新消费”八大行 动,巩固消费回暖势头;培育品质消费,推进解放碑—朝天门、观音桥等商圈建设,提档升级中央商务区,优化商圈业态布局,发展智慧商圈。
一些地方也在主动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看齐,并提出系列举措推动消费。
河南省提出,着力打造消费市场新地标,支持郑州、洛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黑龙江省提出,培育建设哈尔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福建省提出,推进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省级百大商圈错位发展。
湖南省提出,支持长沙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夜间经济”地标和商旅文融合“打卡地”。
江苏省提出,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支持南京、苏州、徐州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海南省提出,落实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各项任务;提升海南免税购物国际竞争力,力争离岛免税店销售1000亿元;推动高端旅游消费设施项目扩容提质,培育邮轮游艇、低空旅游、体育赛事等新热点,支持乐城先行区在高端医美、移植康复、特医食品进口等方面塑造新优势,实现医疗健康消费倍增。
此外,浙江省提出,加大社区商业设施配套、步行街改造、智慧商圈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
辽宁省提出,推动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滨海旅游、冰雪温泉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湖南省提出,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景点、旅游线路,建设一批文旅产业千亿市、百亿县、亿元镇,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
一线调查情人节玫瑰“贵”气逼人时令鲜切花走俏 □本报记者李子晨 随着情人节的临近,鲜花消费需求上涨,价格也水涨船高。
玫瑰、百合一直都是情人节的主力品种。
今年主产地云南遭遇寒潮,阴雨连绵,气温较低,对鲜花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且很多种植基地春节销售旺季就把地里的花卖得差不多了,供给情人节的花还没到花期,导致玫瑰的产量和品质不如往年。
“高品质的玫瑰价高且‘一花难求’,C级玫瑰目前进价都在10元/枝以上,是20多年来没有过的高价。
”一位在昆明从事鲜花生意数十年的老板表示。
根据昆明花拍中心数据,鲜切花价格走势从大年初三开始一路上涨,2月10日,进入“2·14”高峰期备货第6天,A级、B级、C级单头玫瑰最高价分别为16.89 元/枝、15.47元/枝和9.91元/枝,2月3日三个级别的最高价分别为9.29元/枝、8元/枝和6.08元/枝。
这一价格比去年同期涨幅同样巨大,A级、B级、C级单头玫瑰的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5%、57%和26%。
受上游影响,下游市场的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变化,玫瑰花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
据多个媒体报道,在上海,平时零售价格在15元一支的玫瑰,今年情人节将会升至20元~25元。
在广州岭南花卉市场,原产地为云南昆明的玫瑰,一束(20支)单头玫瑰的售价是120元,品种好的单头玫瑰能卖到150元一束,是往常价格的两倍。
在位于西部地区的成都市鲜花批发市场里,玫瑰批发价相比去年也已翻番,1扎20支红玫瑰平均每天上涨10元~15元。
在北方的郑州花卉市场,去年最低40元一扎(20枝)的玫瑰,今年最高已 涨至160元。
玫瑰花价格高企也使得不少消费者 将目光投向价格更亲民的一些小众花材。
“不少讲究实惠的消费者倾向选择‘平替’鲜花,比如,这个季节的时令花材郁金香、洋牡丹、小苍兰,同样也能表达心意,目前都已出现了销售上扬。
”盒马花园采购负责人履言表示,2月14日当天,这几款热门鲜花也不会涨价,预计销售量至少会比平时翻一番。
同时,一些商家通过将洋牡丹、香雪兰、紫罗兰、尤加利等与玫瑰主花配搭组合成混合花束,或与巧克力、酒水组成礼盒,降低鲜花的售价成本,以吸引消费者。
据悉,为方便用户,盒马今年也推出了预售花束。
在盒马APP上,用户可提前预订花束,2月14日当天送达。
数据显示,截至2月11日,其线上预售比去年同 期增长了459%。
从预售情况来看,200元以内的花束销售最为火爆。
虽然传统的礼品花束形态和玫瑰、百合花材仍然是主流,但鲜花消费市场近年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国人生活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悦己消费的理念养成之下,鲜花消费正在进入“快车道”。
在一线城市,普通用户越来越喜欢随时、随手给自己买,既不需要搭车节日,也不爱繁复的包装,纯粹用作营造居家、办公场景的视觉和氛围,这也与发达国家对鲜花的消费理念更为接近。
“我们发现,除了特殊的节点会跟随整个市场做大的销售爆发,用户在盒马买花的消费习惯越来越趋于日常化,像买菜一样买花的习惯正在逐渐养成。
”履言告诉记者,2020年到2021年,盒马的花束和鲜切花的销售占比从7:3变成了5:
5。
以进促稳中国货币政策靠前发力 (上接1版)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国盛证券宏观研究员穆仁文分析称,“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有力扩大贷款投放”等定调,表明中国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再降准降息仍有可能,信贷社融也有望延续高增。
需注意的是,央行重新表明“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并把“以我为主”从货币政策总基调的位置挪到了汇率政策的位置,预示央行应会顾及美联储加速加息对中国的掣肘。
事实上,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在宏观政策靠前推出和协同发力下,中国经济正展现出巨大韧性。
2021年年底中国央行已开始“提前发力”,降准,扩大公开市场的基础货币投放规模,降低再贷款、LPR(贷款基础利率)、回购市场等利率,创设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将疫情防控期间推出的两项直达工具改为市场化手段,释放呵护市场暖意。
在倪月菊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有进,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从货币政策看,也是要稳中求进,增强前瞻性、精准性和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基本原则是既要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又要保持货币供给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这是决定货币政策宽或松的重要依据。
李大姐:在京就地过年惊喜多 (上接1版) 李大姐说,腊月以来,保洁的活儿就多了起来,年三十儿还接到很多单,让她感受到这是一个“很旺”的春节。
“平时很多时候是单少人多,我们有时候需要抢单,而且平台抽成多,临近春节很多保洁员都回家了,我们的业务多了起来,收入也涨起来,我们感到很惊喜。
” 李大姐主要通过各个家政服务平台接单,用她的话说有点像自由职业者。
“平台平时派的深度保洁的订单,价格一小时约100元,平台抽成20%~50%。
春节期间深度保洁一小时的价格涨到150~200元,平台抽成则更低。
” “春节期间,多的时候,我们一天会接到十多单,根本做不过来。
”李大姐说,为此,她和爱人会使出浑身解数,有时共同做一个单,有时分头行动把单尽量承接下来,实在干不过来就选择部分来做。
“能接的单我们都会接下来,不仅是增加收入,这也是我们的责任,要不负客户的信任。
” 在李大姐看来,即便平时平台抽成比较高,家政服务也是一个收入不错的行当。
活多的时候,她一人一天就可以接到六七单,收入有好几百元。
她爱人活儿多时能接到四五个家电清洗的单,收入1000多元,但订单不稳定,所以有时两人会一起干保洁。
“北京对家政服务的需求非常大,过去七八年我们一直做这行,越做越熟练,也非常喜欢这个行业。
”李大姐干活干脆利落,说话的同时,只见她拿着自制的洗液和抹布,三下两下,用户厨房里厚厚的油污便不见了。
而刚入行的时候,作为家政“小白”,她也遇到过不少困难。
“刚来时,连普通话都不会说,接单和入户干活都很难交流,干活也比较慢,挣不上钱。
”回忆起那段往事,李大姐有点不好意思。
她和爱人早先在德州种地,主要种玉米、小麦和棉花,年收入只有几千元。
“十多年前,我们跟着同村人来到北京丰台一个服装厂打工,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按计件拿工资,高的时候一个月五六千元。
后来服装厂搬迁到天津,我就转行做保洁了。
我爱人以前干装修,但因为得了哮喘,就和我一起干家政了。
” 干一行爱一行,李大姐从说普通话练起。
现在她能说一口比较流利的普通话,如果不仔细听很难听出山东口音。
李大姐还非常爱钻研,比如擦玻璃,她用酒精、热水、洗洁精等自制了洗液,还琢磨出横向刮洗的方法,既实用又快捷。
李大姐和爱人非常热衷学习,每次有家政培训班都会积极报名参加。
“去年,我们得知国家有个家政培训的项目,通过58同城免费报了班,我学的是收纳员和小儿推拿,我爱人学的是家电清洗,听老师说人社部制的证也快要发下来哩。
” 说起这段培训经历,李大姐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和爱人不仅掌握了新技能,有了国家颁发的从业证书,可以更快与业主建立信赖关系,干起活来也更有自信。
自从干起家政服务业,李大姐感觉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
“擦擦洗洗都是细致活,也很辛苦,但我每次干完都很开心。
业主对我们也很好,与业主聊天很长见识。
北京的家政服务市场非常大,我们想好好做。
” 现在,李大姐的儿子已经大专毕业,在北京的一家酒店当厨师,一家三口都有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生活也充满了奔头。
“我们打算在北京发展,等钱攒够了,给儿子娶媳妇。
” 边说边干,李大姐很快就干完了手里的活,看着干净整齐的业主家,她快乐地收拾起工具。
据李大姐介绍,一有空她就会安排好家里的生活。
这不,她这就准备回家提前包汤圆了!
声明:
该资讯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发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