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自主可控的基础软硬件产业链,主编:徐启建

ios 5
编辑:徐启建设计:王星舟校对:冯华热线:010-82296598邮箱:wenhuabiji@ 2012年3月28日星期三文化· 07 ■生活札记 自古以来植树皆风尚 ■李阳波 春雷一响,惊蛰也就到了。
天渐渐地变得暖和起来,树梢已渐有米粒大的小芽,藏在地下的虫子又开始翻身唱歌了,就连没精打采了一冬的鸟儿,也变得活泛起来,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啾啾”地叫个不休。
春情萌动,正是植树的好时节。
其实在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中,也有改善和保护树木的描写,反映了古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中国历代都重视植树,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植桑树果”的文字。
到了西周,设“虞人”掌理山泽苑囿,就是林政官员;管仲相齐时,其牧民之策强调“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种树”,对民生及防灾有显著的功效。
早在《诗经·甘棠》中也有这样的记述,“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公所说”,百姓已经知道备加爱惜道旁树木。
秦始皇东巡泰山,见林木被滥盗滥伐,遂颁“无伐草木”的禁令,并规定在驿道之侧“树以青松”,即使在焚书令中,都禁止焚毁“种树之书”,这也算是秦始皇的难得德政了。
隋炀帝在位时,曾诏谕民间在运河 两岸栽植柳树,活一棵即赏绢一匹,逾明年堤上绿柳成阴,炀帝大悦,钦赐柳树为“杨”姓,从此世人都称“杨柳”。
杜甫酷爱植树,其成都的草堂四周遍植桃柳,且有“诣徐卿觅果栽”的诗句。
草堂前的古楠木被风吹倒,他痛惜地叹道“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故草堂至今仍然古木苍翠,浓阴如盖。
明太祖称帝于南京时,令臣民在朝阳门外及紫金山上,栽植桐、棕、漆树五千万株,各地也纷纷响应,估计植树达十亿株,如今金陵古城仍林阴广道。
明代吴承恩也在《西游记》中描写了火焰山、稀柿衕等恶劣环境及其对它们的改造,对五庄观毁坏人参果树的破坏自然行为也描写了处罚。
清陕甘总督左宗棠,麾军西征之时,令军士修筑驰道,沿途植以杨柳,自泾州向玉门绵延三千七百余里,蔚然成林迎风弄姿,赢得“春风度玉关”,一改昔日荒凉的景象,大西北也因左宗棠植树而绿化了。
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造林,他认为造林是民生建设的首要工作,所以在实业计划中说:“荒废未耕之地宜造林”,也切合“十年 树木、百年树人”的宗旨,国人为缅怀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日子定为“植树节”,其意义也极深远。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狩猎和家禽驯养中、在农业经营管理中,获得了一些关于生态环境的知识和动植物繁衍成长的规律性认识,这些认识反过来成为古人保护自然的经验性指导。
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颁布了《伐崇令》:“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
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这是中国较早保护水源、动物和森林的法令。
《吕氏春秋》中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规定得更为具体,称为“四时之禁”,在规定的季节里,禁止随便进山砍树,禁止割水草烧灰,禁打鸟狩猎,禁止捕捞鱼鳖。
有的史书还记载着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令的故事。
《国语》中有一个故事叫《里革断罟》,说的是鲁宣公在夏天到泗水撒网捕鱼,大夫里革出来制止。
他不但把鱼网撕破,还向鲁宣公讲了古训,为了保护草木鸟兽鱼虫,使之繁衍生息,山上新生出来的枝条不得再砍,水中未长大的水草不能割,捕鱼不捕小鱼,捕兽不捕幼兽。
而《管子》中则把自然保护,提高到作为人君是否有资格进行统治的一个 条件:“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
”还说:“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
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
”禁令似乎过严了,但也反映了封建统治者保护自然资源的决心之大。
在禁止破坏自然资源的同时,古代的统治者还注意积极发展自然资源。
秦始皇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道旁种植松树。
他还制定了关于保护山林、水道、植物、鸟兽和鱼类的律令。
其他朝代的法律如《唐律》、《清律》等也都有类似的记载。
历代诗人不仅喜爱植树,还留下了许多植树诗。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爱柳成癖,辞官归隐后,终生与柳树为友。
他还特意在房前栽下了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他在《归园田居》诗中写道:“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掘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唐代王维酷爱竹木,在诗中写道:“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 与他同时代的诗人杜甫喜欢种桃, 四季不忘绿化,还以诗代札。
在成都浣花溪畔修起草堂后四处向友人寻购桃苗,他在向县令索取桃苗时写道:“奉乞桃树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
” 白居易做过多处地方官,每到一处都要栽树种花,也爱植柳。
《忆江柳》诗中说:“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宋代王安石尤喜种松,有《松》诗中写道:“我移两松苦不早,岂望见渠身合抱。
” 苏东坡少年时代就喜欢种植花木,其《戏作种松》诗中说“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岗。
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就是描写他少时种树的情景。
后来他在杭州做官,修筑长堤,“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成为西湖美景之
一。
冯玉祥将军虽然出身行伍却喜欢文墨,他的诗通俗易懂,人称“丘八诗”。
他曾写过相当风趣的《植树诗》:“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
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不仅写出他爱树护树的真情,也透露出其军人性情刚强的一面。
春雷一响,春情萌动,正是植树的好时节,走进三月,走进植树节,诗意般美好的日子幸福而亲切,留几缕真诚的怀念给春天,留一腔浓郁的情愫给三月…… (作者单位:江苏丰县孙楼中学) ■教育滋味 那些孩子送我的快乐 ■段永祥
师范快毕业的那个夏天,我在村里的小学实习,带三年级。
课余,我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
有一次下课,我收了书本正要走出教室,一个孩子叫住我:“老师。
”声音怯怯的。
我转过头一看,是班上那个很害羞的男孩。
他红着脸笑着,朝我伸出右手———上面握着个红彤彤的苹果。
“老师,你要苹果吗?”他问。
还没等我回答,他又急忙缩回手,张开小小的嘴巴在苹果上大大地咬了一口再递过来。
“老师,可以给你了!” 这个孩子带了一个苹果,他自己多喜欢啊,想给我,又舍不得,就咬上一口,这样,既能尝到苹果的滋味,又能送给老师。
我冲他笑笑:“谢谢你,老师刚吃过,你自己留着吧!”他笑笑地咬下第二口苹果,嚼着跑出教室。
以后,每每吃到苹果,我都会想起他来,苹果也似乎越嚼越有味道。

寒假里我感冒,连续几天吃药也不见好,便在校门口的诊所输液。
躺在病床上正看着书,手机“嘀嘀嘀”响起来。
掏出一看,是学生杨源发短信来:“老师,最近忙什么?”我回:“身体不适,挂着吊瓶呢。
” “你哪里不舒服?在哪里打针?放假了,想你啦。
” “没事,小感冒,在校门口。
我昨晚去过你们村,你毕业后,好长时间没见了,记得过来玩啊。
” “老师怎么这样啊,来我们村也不来找我,上我们家吃饭。
” ■校园文学社 二月文学社 学校: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诞生:2004年2月社刊:《弘毅》领队宣言:青春不能无文学。
拥有纯正文学,人生不再寂寞。
(胡爱萍)校长寄语:祝愿同学们感悟文学,陶冶情操,抒写性灵,成长为德才兼修的优秀人才。
(刘晋伦) “忙着处理事呢,饭以后补上,你要提前把手艺学好啊。
” “哦,那你好好休息吧。
我看菜谱去了,呵呵。
” 放下手机,我继续看书。
看得迷迷糊糊眼皮要合拢时,诊所外响起了“突突突”的摩托车声。
摩托车“嘎吱”一声刹站,然后是轻快的脚步声。
是杨源,他一脸笑意地走进来:“老师,要多锻炼哦!”他在旁边的病床上坐下:“老师,好些了吗?” “小子,又长高了,中学生的生活还习惯吧!” ……那一刻,我的心暖暖的。
原来,种下爱,也会结出爱!
在新哨中学门口和朋友说话,我听见有人“段老师,段老师!”地喊,四处望望却没看见什么人。
朋友说是我听错了,继续和我边走边聊天。
“段老师,段老师!”听见第二遍的时候,我又四处搜寻,终于发现中学里学生楼高处最东边的那道窗口,有几只手在摆,有声音喊:“在这里,在这里!”她们的声音里满是喜悦。
学生楼南北朝向,我站的位置看不到她们的脸,但听声音,我知道一定有马迷芳———那个曾经被我经常批评的女生。
看见我,她们又像麻雀一样“唧唧喳喳”地叫开了,不过,这次我不但没有了教她们时的不悦,反而有种久违的甜蜜。
看看手表,已经快12:30了,我朝她们挥挥手,大声喊:“睡———午———觉———了!”她们才挥挥手,缩回去没了动静。
骄阳下,我的心凉爽而舒适,因为这些记得你的孩子。

中午从操场旁路过,学前班的两个小男孩正在上面追逐,玩得不亦乐乎。
见我,立即站住,小脑袋向日葵一般,先是迎着我,然后跟着我转。
近些时,他俩喊:“老师好!老师好!” “你们好!”我习惯性地回应。
“老师好!老师好!老师好!老师好!”一个小男孩喊着追着我跑上来。
我乐得来不及回应。
这小孩大概把向老师问好当做一种游戏了。
“老师”,小男孩喊,“我送你一样东西。
”呵呵,小孩子要送我礼物。
我可没给他们上过课啊。
我停下脚步转过身,笑呵呵地望着他。
他的小脸红扑扑的的,一只小手紧紧地握着,像攥着什么珍宝。
会是什么呢?一颗糖?一个气球?还是一只蝴蝶?我猜不中。
“什么东西啊?”我问。
他没有立即回答,等挨着我了,才伸出紧握的那只小手,大笑着在我眼前摊开。
他说:“空猫猫(云南方言,什么都没有的意思)。
”一下子,我被他逗得乐不可支,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小男孩却不当一回事,转身跑回去和伙伴玩去了。
等我从宿舍出来,两个孩子还在。
那个逗我的小男孩见了我,立即又追上来喊:“老师好!老师好!老师,我再送你一样东西。
”我知道他一定还像先前那样逗我,便没出声。
这次,他等不及了,老远就摊开手掌:“还是空猫猫。
”我再次大笑。
这个小孩太可爱了!心,因为这个,在北风中明媚起来。
小孩的的确确给了我一样珍宝———一份裹着童心的快乐!(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新哨镇羊街小学) 我所理解的生命 ■高行健 世上常有这种事,你从不奢望得到的东西,但某一天它真的从天而降般落入到你的手中,然后你便惊叫着,高兴得在夜里难以入睡———生命何尝不是如此。
没有预见性地,“我”降生了,等等,还要区别一下,这里的“我”,是单纯的指“灵魂”,也就是个人思想,与肉体无关。
我不知何时抽中了这个大奖,可以有一个身体用来在“物质”世界中玩一阵子。
我本是没有形体、没有声音,连气也没有的魂魄,抽中了一张可以得到气、得到声音和形体,让我在物质世界中旅游一次的“通票”。
我不相信鬼神,但又不得不承认思想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她好像一直存在永远都不会消失,可没有肉体的那段日子,我相信它是存在的,只不过被我忘记了罢了。
当然有一天,我会化作尘土,我会像旅行要结束般地恋恋不舍,但也许有一天,我又会抽中这个奖,以另外一种姿态来到这里。
但我不信来生,也不敢信来生,所以便把握好今日,让旅程精彩而又快乐。
生命是抽象的,我无法描述,只觉得不经意间便出现了,又在另外一个不经意间消失。
在这里,我们要好好地把握两个“不经意”之间的空闲。
完美的人生,就是在不违背内心本有的道义中极大地满足自己,让自己无憾。
在不违背本心的情况下极度地自私,这便是美丽的成功的人生。
而本心是指人在初生时所拥有的干净如水晶一般的心。
对于这颗心,不用讲善恶正邪,因为他知道的永远比要告知他的人多。
这多少有些理想化,但也不需要将他化为现实,不然就不是人了,成了高于人的东西了。
我不想把他叫作神,因为太多事实证明,那些“神”比他们丑恶得多。
时间永恒,亿万年后什么也不会留下,但我们必须要做点什么,即使在茫茫宇宙中,我们的生命是那样渺小,即使在茫茫宇宙中,我们所能做的是那么渺小,但那毕竟是我们做的,我们也将永远记得。
这,也许就是生命要存在的理由吧。
(本文由东营一中二月文学社选荐,作者系该校高一学生) 本栏目长期征稿,欢迎各类学校文学社团自我推荐,QQ群请加173864417。
■艺术笔记 春天的梦 CFP供图 《游春图》里去游春 ■刘红旗 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幅山水画,描绘了达官贵人到郊外踏青的情景。
画卷的右上角是宋徽宗赵佶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瘦金字,正上方靠左诗词是乾隆题写。
画面共分三大部分。
右上角大约将近二分之一部分是大片的山石树林,山头山脚远远近近遍布着青松翠柏,山腰和山脚点缀着一二十棵初绽粉红的桃树。
一条小溪化作飞瀑从山顶曲折而下,自然少不了小桥流水亭台楼阁。
山涧深处,藏着几处佛寺。
山头之间微黄色的工笔云朵若即若离缭绕其间。
山间四马六人,或停或跑,或俯或仰。
让人感到翠岫葱笼的浓郁春意扑面而来。
画的正中三分之一强,是一大片近乎奢侈的水面,波光粼粼,由远及近,水天弥漫,明媚春光一泻千里。
平静的水面上,一艘蓬船随波荡漾,船上三位女子神态各异,正向四处张望,仿佛被湖光山色深深地陶醉了。
右下角山石树林约占画面四分之一弱,与左上角遥相呼应,好像被中间的水面一刀切开,水岸上有两人驻足眺望,闲情逸致自在其中,仿佛和欣赏此画的人互动交流,情趣盎然。
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以自然的景物为主体的,而唐朝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则为我们描绘了一群策马执鞭、徐行慢走的游春人物。
这是一幅工笔仕女图,取材于杨贵妃三姐虢国夫人游春的典故。
此画题为“游春”而不画春,完全不像展子虔的《游春图》给我们描绘春景春色,只用湿笔在马蹄下点出斑斑驳驳的草色,使人联想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清新意境。
这幅游春图的春意是从画面人物的装束和神态透露出来的。
画面有八骑九人,举止舒缓、闲适、慵懒。
人物衣袂色彩华丽质地轻柔,红裙,青袄,白巾,无一不是春天的最美的点缀,显示着富丽堂皇的盛唐风韵。
最能引起人们无限遐思的是人物的神色,眉眼盈盈满是轻松自若,举手投足尽显妩媚从容。
位于画面中心的虢国夫人脸色丰润,淡描娥眉,不施脂粉,天生丽质却雍容华贵。
除了虢国夫人,最抢镜头的是稍微靠后的老年侍母,右手小心翼翼地护着怀里的幼女,神情有点矜持,有点紧张,小女孩表情却自然放松,让人忍俊不禁。
另外,八匹高头大马也占画面大部,它们个个低眉顺眼,轻举缓步,马蹄或抬或落,恰似优雅的盛装舞步。
画面上虽然尽是人物马匹,却分明让人感受到了鸟语花香、风和日丽的宜人春色。
只是虢国夫人不会想到,她们在画里欣赏风景,我们在画外欣赏她们。
据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两幅《游春图》都是宋徽宗赵佶的摹本,但隋唐时期美丽的春色和游春的兴致却永远定格在了绢轴上,我们的心灵才能穿越时空去感受那时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貌。
(作者单位:河北省南和县三召学区) ■精神地理 三游洞写意 ■陶晓跃 三游洞就像一个文化的道场,这个道场镶嵌在西陵山北峰的峭壁上。
清人鲁先榜这样描绘它:“四望皆山,一峰出众,峻岭之间,横开一洞”。
传说,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升任忠州刺史,和随之同行的弟弟白行简在西陵峡与元稹意外相遇,便一同走进这天然的洞府,“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于是,他们赋诗作文,书于石壁,拉开了这个文化道场的序幕。
走进三游洞,开阔的洞室中,伫立着白居易、白行简、元稹的石像,他们一个个扬着头颅。
白居易居中,右手握笔,似乎是在疾书着他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思想;元稹左手握书,脸上溢出会心的笑意;而白行简则用手捻着胡须,陷入一种沉思之中。
“夷陵峡口明月夜,此处逢君是偶然。
一别五年方见面,相携三宿未回船。
往事渺茫都似梦,旧游零落半归泉。
未死会应相见在,不知何地复何年。
”诗中有别后五年异地偶遇的幸喜,也有相携三天三夜的陶醉,但浸渍诗中更多的还是对如梦往事的迷茫,对旧友零落的叹惋。
“以吾三人始游,故曰为三游洞。
”从此,三游洞的洞壁间便传响着白居易“爱不能去”的深深的感叹。
显然,这种“爱”的背后,饱蘸着的还有人生的酸涩。
这样的感叹传响了240年后,引来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
1059年冬,苏轼父子三人出川赴京,途经夷陵,慕名游赏了此洞,他们各自赋诗一首题写于洞中。
苏辙诗云:“洞前危径不容足,洞中明旷坐百人。
三人一去无复见,至今冠盖长满门。
” 当年苏辙年仅20岁,苏轼也不过22岁。
虽然三游洞还是那个高悬在崖壁上的洞,洞内依旧断裂纵横,洞外依旧绿树成阴,但年轻的苏轼、苏辙,胸腔里贮满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万丈豪情,这样的豪情,深30米、宽23米、高9米的三游洞无法容纳。
他们来不及掂出240年前白居易、元稹“相携三宿未回船”的分量,便一个转身踏上了通往京城的大道。
不过我想多少年之后,历经了人生风风雨雨的苏轼,泛舟赤壁,“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时,一定会想到这三游洞,耳鼓边一定也会有那白居易“爱不能去”的传响。
伫立在三游洞的洞口,一件件的摩崖石刻映入眼帘,篆书的古朴,隶书的沉稳,楷书的从容,草书的奔放,各种字体无不绽放着自己的清香,而最抢眼的莫过于清人陆维“鬲凡”的隶书壁刻,“鬲”字没有了耳朵,也就实实在在远离了凡尘。
“穷则独善其身”,在“兼济天下”无望的无奈中,一代代的士人便跋涉在精神的领地,他们或静看一座山,或独钓一江水,为自己疲惫的心灵找一处栖息的地方。
而这三游洞无疑就是最佳的心灵修养的场所。
洞前清澈碧透下牢溪,可以洗去世俗的尘埃;沿洞口而上的至喜亭,可以排弃世俗的烦恼;而那让你把玩不已的奇异山石,更会让你进入一个无我的世界。
难怪当年陆游徜徉在三游洞兴奋不已,他沿着石阶下行到下牢溪畔,石级蜿蜒,峭壁半腰却流出一股涓涓细流,水流澄澈,嗅之清新,掬之凉爽,饮之甘甜。
于是,陆游便用囊中的日铸茶,在此取泉水煎泡。
“苔径芒鞋滑不妨,潭边聊得据胡床,岩空倒看峰峦影,润远中含药草香。
吸取满瓶牛乳白,分流触石佩声长,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
”这超然于物外的诗章,浸透的是甘爽如饴的清泉,这清泉同样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芳香。
“巴、蜀、荆、楚之间,奇哉有此!元、白、苏、黄而后,游者为谁?”这副楹联的每一个方块汉字似乎都是一双智慧的眼睛,一时间,我的心灵沐浴在它们的目光中,一种温热流遍我的周身。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三游洞风景

标签: #电池 #cf #透视 #培训班 #管理器 #群里 #夹在 #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