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磨砺出,8主编:王璐

上有 4
编辑:张思玮校对:么辰E-mail押swzhang@ 健康 2012年5月22日星期二Tel(押010)82614170 品牌中药“锋”从磨砺出 姻本报记者张思玮 脱掉“红衣”,只穿“绿衣”。
被誉为中国第一商标案的“王老吉”商标合同争议案,在历时380多天后,终于尘埃落定。
广药集团最终胜诉,收回鸿道集团红色罐装王老吉商标权,未来“王老吉”将由广药集团一家“独饮”。
反观整个“征战”过程,不难发现,其背后渗透的是利益双方对品牌价值的“舍命”追逐。
虽然取胜,但广药集团并未沾沾自喜,而是更为关注产品的品牌建设。
在刚刚结束的2012首届中医药发展热点问题论坛上,广药集团特意以品牌中药与持续创新集成为题作专题报告,并指出企业始终是品牌和创新的主体,只有通过持续创新才能形成和拥有优势品牌,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再像以前那样,是由一个局部的点发展,现在更多的是强调一个品种的顶层设计,包括产业、行业、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问题。
”广州医药研究总院副院长李金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品牌的建设与发展是新形势下中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品牌易形成,但量不多 据中国中药协会的不完全统计,超过1亿元市值的单厂、单品的中药品种有120多个,在医药产业快速增长中,中药名优大产品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近两年,国内中药品牌的种类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在心脑血管中成药、妇科炎症口服药中成药等领域表现尤为明显。
“但产品基础较为薄弱,缺乏较为严格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研究。
特别在当前,劳动力成本、中药材原料成本上涨的情况下,中药不良事件和假冒伪劣产品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最近出现的‘毒胶囊’事件,这将会给我们中药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
”中国中医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如是说。
由此看来,品牌中药关系到的不仅仅是单个企业,更是整个中药产业。
“可以说,国内现在正处于品牌易形成,但 数量却不多的局面。
”李金华表示。
作为大型国有控股医药企业集团,广药集 团现有商标总数为758个,驰名商标却仅有白云山和王老吉两个,其中王老吉品牌价值高达1080亿元。
而在中成药品牌中,超过10亿元的品种仅有一个,超过5亿元的品种有三个,超过1个亿的有70多个品种。
而这种规模,在中国医药协会副会长张世臣看来,“已经很不错了”。
狠抓质量与疗效 那么,究竟哪些中药才有可能走上品牌之路呢? 面对记者的提问,张世臣不假思索,脱口便说出:“一定要具有过硬的质量和疗效指标。
产品的质量与疗效会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量、市场占有率,以及消费者对其的美誉度和忠诚度等方方面面。
” 或许这只是中药品牌化建设的充分条件,距离走向成功,“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李金华认为。
“重视持续创新,并一如既往地追求产品的卓越品质,以保持行业内技术领先,同时精确品牌定位,不断细分市场,以独特的营销方式来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
”李金华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凸显产品的核心价值,进而促进品牌中药的成功。
以广药集团的川贝系列为例,李金华谈起企业在中药产品质量持续性建设方面的做法:以前川贝都是野生的,但近几年受生长环境影响,野生川贝资源枯竭。
于是,我们便寻找川贝的替代品———太白贝母。
后来经过试验比对,以及药效学研究证实,太白贝母主要的化学成分和川贝是一致的,具有明显的止咳作用。
此外,李金华还透露,广药集团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50个药材种植基地,试图从根源上抓住中药产品的质量,以确保疗效,进而让更多中药走向品牌化之路。
注重上市后再评价 从源头抓产品质量,建立种植基地已是诸 药企选择自动灯检设备提升产品的稳定性。
多中药企业的做法。
但如何在上市后,对产品进行系统性的研 究和评价,在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陈红看来,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些品牌中成药虽然具备简便价廉、疗效好的特点,但却缺乏科学的实证,这就需要企业在产品上市之后,组织相关的专家,建立一个越来越细、越来越全面的评价体系。
”陈红说。
作为通化东宝在治疗头疼领域的一个代表性品牌产品———镇脑宁,经过了10年的长盛不衰,累计销售达到35亿元,还曾经创下了年销售6亿元的佳绩。
但是随着医药政策的调整和企业自身的原因,镇脑宁在头痛领域趋向“饱和”。
“这就需要我们对产品进行二次开发,以及系统性评价。
”陈红说,虽然镇脑宁经历了20多年的临床,疗效也被证实,但是在临床使用过程 图片来源:51PAK 中,还是发现了诸多的问题。
“于是,我们整合了药学、循证医学、药物经 济学等资源,确立了对镇脑宁产品进行系统化研究的内容。
”陈红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讲述,他们采用了指纹图谱,建立了中药材的特征指纹图谱,作为质量性控制。
同时,又进行工艺的改进。
最终,根据临床医学的分析,结合专家的意见,镇脑宁的核心优势确定为息风通络,并具有镇痛、镇静、改善脑部微循环的作用。
当然,陈红心里也非常清楚,这并不是最终的结论,一定还会作更为细致的研究与评价,找寻到科学的数据以及循证学的依据等。
“但必须强调的一点是,企业应成为开展产品上市后系统性再评价的主体,这不仅仅关系到产品的品牌建设,更体现出作为社会成员企业的责任与义务。
”陈红表示。
检验科主任访谈 检验与临床:有效沟通是核心 简讯 Ⅱ型糖尿病治疗须双达标 本报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纪 立农教授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默沙东肠促胰岛 激素论坛”上强调:“实现强效降糖与保护胰岛的 治疗‘双达标’,应该成为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标 准。
” 面对Ⅱ型糖尿病全球高发的严峻形势,2006 年全球首个基于肠促胰岛激素的机理的糖尿病新 药西格列汀(捷诺维)在美国诞生。
与会专家研讨 并一致肯定了以西格列汀为代表的二肽酰肽酶 -4
(DPP-4)抑制剂在Ⅱ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有效 性,认为与传统降糖药物相比,DPP-4抑制剂具有 在强效降糖的同时,帮助保护胰岛功能并实现调 控血糖等独特优势。
卫生部糖尿病咨询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专家 委员会专家潘长玉教授介绍:“DPP-4抑制剂能有 效抑制肠促胰岛激素的降解,提高肠促胰岛激素 在患者体内的水平,恢复并维持肠促胰岛激素效 应,从而增加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胰高糖素 的分泌。
” (潘锋) 北京协和医院:
成功切除最大肝血管瘤 本报讯近日,北京协和医院成功完成一例巨 大肝脏血管瘤的切除手术,该肿瘤长径达48厘 米,总重量约11.9公斤,手术中洗出血液8400毫 升。
据悉,该手术成为协和医院有史以来切除的 最大肝血管瘤,也是国内上世纪80年代后在非肝 移植辅助下切除的最大的肝血管瘤。
今年3月,患者来到北京协和医院求医,被收 住肝脏外科。
在钟守先教授、桑新亭主任带领下, 肝外科全体对此病例进行研究。
而后在医务处组 织下,联合其他5个科室制定了严密的手术方案, 一致决定采取胸腹部联合切口切除肝脏肿瘤。
最 终经过整整11个小时的努力,成功地将肿瘤切 除。
(徐意瑶段文利) 河北8万余人因缺碘患病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河北省疾控中心获悉, 该省因缺碘导致甲状腺肿大患者高达85649例, 克汀病患者也达到9551例。
鉴于此,3月8日,河北省卫生厅等10个厅 (委、局)联合发文,确定河北省食用盐碘含量平均 水平为25毫克/千克,同时为孕妇、哺乳期妇女 等特殊人群提供30毫克/千克碘盐。
每人每日食 用6克的碘盐,即可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量。
该标 准已从3月15日起实施。
专家指出,食用合格碘盐是最经济、最有效、 最安全、最方便的补碘措施。
(高长安) 解决亚健康问题需专属健康方案 姻本报记者张思玮 《中国科学报》:随着医学检验的快速发展,实验室自动化对检验工作者的技术素质和学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验与临床的沟通便显得更为重要。
潘世扬:检验人员需要不断地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才能更好地把有限的实验数据转变为高效的诊断信息,更好地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同时,也能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检验工作的满意度。
需要提醒的是,检验与临床沟通不是简单地贴个告示或在医院周会上发个通知就可以,而是需要采取各种方法,定时定期、持之以恒地与临床沟通和交流,才能不断改进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每家医院都有不同的沟通方式,大致方式有一对一的及时沟通、一对多的讲座宣传、多对多的座谈会交流;还可以借助电话、网络、期刊、宣传手册等方式实现沟通。
我觉得,具有检验医师资质和丰富实验室经验的检验人员参与查房或病例讨论的现场沟通形式,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报》:请具体谈谈科室在沟通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
潘世扬:在我们科室,与临床沟通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工具是电话,电话沟通的特点是简单、易行、迅速及时。
检验人员每天在接受、处理标本,如果发现条码不对、检测项目不对、标本留取不合格、凝血、严重溶血、血量少等情况,要第一时间通知临床医护人员,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耽误患者诊治时间。
同时将患者信息、标本拒收的原因以及对方工作人员的姓名或者工号登记到《标本拒收本》上,以备查询。
同样,临床医生对检验质量的反馈也可以直接通过电话告知检验科。
毕竟,检验科每天都要发出数以千计的报告单,发生误差在所难免,检测结果发出后,如果临床医生觉得与实际临床情况相去甚远,可以直接用电话的方式告知检验科,以便进行复查。
如有错误,立即纠正;如复查结果仍与原结果一样,就可能是患者的病情有了新的变化。
特别是遇到涉及病人的生命安全,检测结果已处于危急值范围的时候,电话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检验人员一旦发现标本检测结果属于危急值,需要即时电话通知相应的管床医生,以便及时采取医疗措施。
《中国科学报》:那么在电话沟通中,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潘世扬:必须要做好沟通后的记录。
在 江苏省人民医院检验学部,每个电话机旁边都备有《检验与临床沟通记录表》,每次沟通过后,检验医师都会将沟通的内容登记在案,这样既是对工作情况的如实反映,还方便在遇到质量纠纷时,追查原因和责任。
《中国科学报》:我注意到,科室还主办了一份院内交流刊物《检验与临床》。
潘世扬:这份刊物创刊已经10年了,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更好地沟通,最终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目前,该刊物设有院内临床交流、检验新技术、检验新项目等栏目,纸质版本覆盖 潘世扬: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江苏省人民医院检验学部主任,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主任,同时还担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常务委员、《临床检验杂志》副主编等职务。
致力于重大疾病的分子病理诊断研究,在循环核酸、DNA甲基化和新肿瘤标志物等研究领域具有较深造诣。
曾获南京医科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扬子江特等奖教金”。
目前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等在内的7项课题,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主编、副主编教材及专著10余部。
于全院各个临床科室、部分行政管理科室及医技科室,只限内部交流,且电子版本已链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的网页上,供感兴趣的人士共享。
利用刊物进行沟通的方式,虽然比不上面对面的效果更为直接,也比不上电话、网络沟通的快捷,但是它也有自身的优势。
有时候临床医生可能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交流会,或者没有时间去上网浏览检验科提供的相关信息,而翻阅刊物便可以了解到检验科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及检验项目的结果解读,各种检验检查的注意事项等。
并且 刊物还可以收藏。
此外,检验科的微生物室每3个月就会 统计一次“全院临床病原微生物分离及耐药状况”,每年年终还会统计全年的情况,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检验与临床》告知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各个临床科室的医生,以对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指导。
当然,期刊的及时性远远赶不上网络,两者需要互相补充,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中国科学报》:科室在检验新项目开展上,有哪些措施? 潘世扬:首先,通过交流会的方式,了解到不同临床科室对新项目的开展需求,这也是检验科开展新项目的依据。
当然,不能简单听取,还需要检验科深入到临床科室一线去了解情况,然后根据需求,检验科对相关检查项目的检验技术进行深入的论证,选择适合临床需求,同时又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检验技术方案,报医院行政及相关部门备案后,再合理开展一些新项目,这样既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也能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
其次,检验科还应该考虑如何把最近相关的检测技术、项目等信息,传递到临床科室,应用到临床。
这就需要检验科人员主动与临床科室沟通,通过交流会、讲座等多种方式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检验传真 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检测系统构建成功 为临床标本病原微生物直接检测开拓新方法 本报讯(记者张思玮通讯员邹争春)近日,记者从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获悉,该院所检验科主任陈鸣教授带领科研团队通过8年攻关,成功构建了用于大分子检测的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检测系统,并应用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检测,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传感器领域权威期刊《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杂志上。
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第三代遗传标记,目前广泛应用于病原微生物分型、临床耐药分析及遗传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等领域。
传统检测SNP的DNA测序、单链构象 多态性等传统非均相分析方法,操作复杂且通量不高,影响因素诸多,进而导致数据可靠性降低。
而近些年兴起的用基因芯片、变性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技术检测基因组中的SNP,虽然具有快速、高效、大批量等优势,但设备价格昂贵,技术上仍需要放射性或荧光标记等,且存在重复性差、结果难以标准化判定等缺陷,直接制约了该技术在临床和科研的发展。
而随着声光、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型生物传感器———漏声表面波传感器逐渐发展起来。
相比其他类型的生物传感器, 它不仅检测基频更高,同时还更适用于液相分析。
在长达8年的实验研究中,陈鸣课题组与其他单位合作,共同设计制作了双通道LSAW传感器和数据分析采集软件,成功地构建了漏声表面波传感器检测系统,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和低成本的特点。
同时,围绕着当前SNP检测中存在的不足,该系统还建立了基于“DNA酶连接反应和生物酶放大”的新型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SNP检测技术。
“该技术将为临床标本病原微生物的直接检测开拓全新的方法。
”陈鸣说。
本报讯日前,浙江顾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 事长顾星阳表示,人们需要通过专为其身体状况 定制的专属健康方案,才能真正地改善身体亚健 康状态。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 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身心疾病。
中国健康 促进基金会理事长白书忠表示,在现代社会,人们 因工作、生活压力等原因,亚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
顾民生物公司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夫拉姆· 赫什科博士合作,针对人们的亚健康问题,开发出 了针对亚健康修复的相关产品和服务。
顾民生物在 对人体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测后会得出一份
“人体 健康说明书”,含心脑血管、胃肠、脑神经、血糖、人 体毒素、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数据。
此外,顾民生物杭州总部配备的健康监测设 备以及专业健康咨询顾问,将为会员提供健康检 测、食品组方配置以及健康咨询等服务,让会员享 受到一站式的健康管理服务。
(郑金武) 北京密云中医院启动
“提升优质服务活动” 本报讯5月20日,由密云县中医医院主办、 杭州松研电器有限公司协办的“主动按摩·尊享健 康”暨北京密云中医院“提升优质服务活动”在北 京密云中医院启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 刚、杭州松研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羊建文等出席 了本次活动。
吴刚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 康意识不断增强,大家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日益 增长,此次活动一定会深得人心。
“此次惠民活动选择密云中医院作为首家按 摩椅投放医院,一方面是基于医院浓厚的传统中 医药特色背景,另一方面,更是感动于医院能实实 在在地把传统的中医按摩理念造福于民。
”羊建文 说,这正与松研按摩椅的中医保健、服务大众的理 念相吻合。
(栾奕) 两岸名医联袂收徒 本报讯
5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 台湾第一位中医针灸博士林昭庚教授收徒暨北京 中医药大学研究员李良松博士拜师典礼在全国政 协礼堂一层会议室举行。
据了解,这是首次由两岸著名的中医与中西 医结合专家联袂收徒,对弘扬中华医药文化、推进 海峡两岸中医与中西医结合的科研协作具有积极 的意义。
此外,典礼期间,还举行了由李良松与叶海涛 先生主编出版的《针灸英杰——
—林昭庚博士》(第
2 版)一书的首发式。
(包晓凤) 社址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猿号邮政编码院员园园19园新闻热线院园员园原愿圆远员源缘8382614597广告发行院园员园原愿圆远员458682614588传真院园员园原愿圆远员4586广告经营许可证院京海工商广字第8037号零售价院1援0园元年价院228元解放军报印刷厂印刷

标签: #缓慢 #面积 #立体图 #文件 #文件夹 #文件夹 #文件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