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2期(总48期)教学管理办公室编制,玫瑰庄园cs为什么恐怖

庄园 1
2017第2期(总48期)教学管理办公室编制 目 录 继续教育学院2017级夜大学新生报到及入学教育活动圆满完成--4大型系列人文纪录片《与北大同行》开机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5海闻主讲才斋讲堂第131讲:中国经济未来二十年-------------8北京大学两项研究成果入选“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0140年后的“登陆”——北大汇丰商学院创办牛津校区---------12光华管理学院学生与“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并提问----------17“北京大学中东地区发展论坛”召开------------------------19北大参与举办的“中美韩合作:机遇与挑战”中美韩三边对话举行23法国总理贝尔纳•卡泽纳夫阁下访问北京大学并发表演讲-------25杜克大学校长代表团来访北京大学--------------------------28 慕课爱好徜徉在教育空间中的精灵-------------------------30慕课愿景之一是全民义务基本高等教育----------------------33 秋风万里出芙蓉——记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孙祁祥------------36周启衡:探寻生活的广度----------------------------------42 -1- 刘道玉:读书到苦方觉甜----------------------------------47曹文轩:读经典的书-------------------------------------50资中筠:中文是一种文化底蕴------------------------------52燕东园里的先生们---------------------------------------67燕园花开-----------------------------------------------77从小事做起践行北大精神---------------------------------81 -2- 三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迎接新生入学的时节。
又一批新生将开始他们在北京大学的一段全新的学习之旅,或在周末来到燕园,或在网络课堂相遇,相信同学们定会拥有一段美好而难忘的经历。
学院将再接再厉,守正出新,探索出具有北大特色和更好育人效果的教学形式。
“扩大数字家庭、在线教育等信息消费。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的报告时这样指出,这是在线教育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北大校长助理李晓明提出慕课愿景之一是全民义务基本高等教育。
请看本期网教之声选登的两篇文章。
祝愿大家新学期顺利,工作顺利、学业进步! 主办: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教学管理办公室编委会组成:主编:章政副主编:杨虎、常崝执行副主编:王凝、杨雯宇、吴晓风编委会成员:肖志欣、曾玉芬、郑鹍、杨舒婷、刘晴晴、石传芬、唐海峰、孙叶敏、王帅、王迎春、王姗姗、林以晴、高前余、张翼、吴丹、王凯惠、徐燕、张凯、赵晓玲、白永花、司敏、李文文
3 继续教育学院2017级夜大学新生报到及入学教育活动圆满完成 根据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的教学安排,夜大学2017级新生报到注册及入学教育活动于2月18日及25日在电教楼314教室顺利举行。
报考北京大学夜大学的700余名新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2月18日上午8点,报到注册活动正式开始。
新生们手持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到电教楼314教室,在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老师们的指导和协助下,顺利完成了当天的报到、交纳学费以及填写学籍表、学籍卡等各项工作。
2017级新生的入学教育活动则于2月25日下午2点在电教楼举行。
此次入学教育活动主会场在电教楼314教室,分会场位于304教室及318教室。
活动由教学管理办公室王凝老师主持。
活动开始后,王凝老师首先代表继续教育学院对到场参加活动的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继续教育学院的情况以及学院开展学历继续教育的情况,随后简单介绍了当天活动的流程。
之后王凝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新生入学第一课—“学习方法与学习纪律”讲座。
在讲座中,王凝老师与同学们从为何而学、如何去学以及学习纪律三个方面分享了学习方法与心得。
鼓励同学们在即将开始的学习中,要做到学以致用、教学相长并坚持到底、付诸行动,同时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诚实守信,遵守学习纪律,并预祝同学们在学习中取得佳绩。
讲座之后,2017级新生分班进行了班主任见面会。
在见面会中,各班级班主任老师根据各个专业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做入学教育,详细讲解了学校以及学院关于学历教育的管理规定、学习流程和各项学习要求,并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
活动的最后,2017级新生们参观游览了北大校园,进一步加深了对北大的了解和认识。
2017级新生将于3月11日正式开课,开始他们在北京大学的一段全新的
4 学习之旅,相信同学们定会拥有一段美好而难忘的经历。
夜大学是我校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一种学习形式,属于业余学习。
继续教育学院自2013年成立以来,一直按照“严格管理、加强教育、人性关怀”的工作思路,结合成人学历教育的具体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夜大学学生的入 学教育工作流程,丰富教育活动内容,收到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今后,学院将再接再厉,守正出新,探索出一种具有北大鲜明特色和更好育人效果的入学教育工作模式。
来源:继续教育学院 编辑:丁香的耳朵 大型系列人文纪录片《与北大同行》开机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 京城春日初雪后,北大情怀暖京城。
2017年2月22日上午,大型系列人文纪录片《与北大同行》开机仪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出席仪式并致辞。
100多位各界嘉宾、北大师生校友代表以及新闻记者参加开机仪式。
仪式由北大1988级校友、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张羽主持。
林建华在致辞中表示,《与北大同行》系列人文纪录片是对北大文化和精神的传递和弘扬。
北大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国家民族的深深责任,很多故事值得细细挖掘,这些故事是北大文化的载体。
林建华说,我们不仅仅要挖掘 这些故事,还要讲好这些故事;不仅要讲好过去的故事,还要讲好今天的和未来的故事。
林建华希望纪录片能够拍成精品,传递出北大“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理念,挖掘出北大人在人才培养、前沿科学、未来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成绩“永不停步”的精神,并作为传播北大历史、人文精神、立德树人的良好载体,为观众带来对北大更深刻的认识。

5 随后,林建华为高峰颁发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顾问聘书,并共同揭下摄像机的红盖头,为纪录片《与北大同行》开机。
林建华致辞高峰作为纪录片总导演在致辞中说道,拍摄《与北大同行》纪录片是一件幸事。
拥有120年历史的北大蕴含太多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值得挖掘和讲述,自己将带领摄制团队努力讲好故事,传递出北大精神。
高峰分享了纪录片的立意、内容、拍摄风格以及分集方式,并介绍了拍摄团队。
高峰感谢北大各位领导、老师、学子对这部纪录片的支持,希望明年这个时候将这部具有时代特色的纪录片作品呈现给大家,为北大120周年校庆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峰致辞 为纪录片《与北大同行》开机开机仪式上,著名文化学者、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谈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对北大精神的理解。
楼宇烈说道,北大是人文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发扬得最灿烂的场所。
“大学之大不在于校园、楼房之大,而在于大师”,真正使北大起到了文化引领的作用的正是北大历史长河中涌现的众多先贤,他们不仅仅传授知识,还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正如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先贤“传”为人之道,“授”为学之方,“解”偏蔽之惑。
他希望纪录片能够传递出先贤们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使北大学子沿着先贤的足迹前进,担当起文化复兴的责
6 任。
北大是开创新文化的地方,今天也要担当文化发展的重任。
楼宇烈发言1977级北大校友黄怒波结合自己在北大求学及毕业后工作的经历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厚感情。
他认为,纪录片应表现北大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的时代精神;展现北大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以及先辈们所牢牢坚守的良心。
北大校友遍及全球,但北大校友对母校深深的感情,无论是前辈们还是新一代北大校友,都始终不变,大家怀揣着对北大培育自己的感激之情回报着母校。
2013级博士研究生陈更通过自己在北大学习生活的故事和经历,向大家分享了她心中的北大、她眼中的北大之美。
她讲述了身边的“在小事上认真,成就了大事上出众”的北大人,并以此期待纪录片更多聚焦平凡,聚焦身边的北大 人,将最内在、最迷人的北大展现给世界。
发布会后,高峰副台长与北大师生代表、校友接受了媒体记者采访。
高峰强调,《与北大同行》既是反映中华百年学府文化的诚意之作,也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具体实践。
本片将秉持“用北大精神给世界讲中国故事”“大制作出品、大平台播出”等创作理念,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精品。
(文/新闻网记者王岩) 背景信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是当前的一个理论热点。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不仅反映了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而且彰显了其以文化复兴助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
无论从中国梦的实现动力还是从中国梦的重要目标而言,它都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站在今天的时代节点和当下的实践要求来看,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无疑应该做一些深入的挖掘和阐发工作,以从中汲取筑梦圆梦的精神滋养。
北大作为传承百年文化的高等学府,在
7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型系列人文纪录片《与北大同行》应运而生,纪录片共6集,内容立足于北大精神文化,聚焦当下的北大和北大人。
该片将镜头对准这所浓缩中国近现代史的最高学府,通过北大人的经典故事,从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全球贡献、文化理念等诸多方面,展现当今时代背景下北京大学所独有的学术精神与校园文化。
从一个个典型人物故事中,具象而生动地传递出北大理念,让观众尽情领略这所即将迎来建校120周年庆典的中国名校。
该片以纪录片纪实风格结合微历史叙事手法,讲述一段段传奇背后的人物、情感、历史和辉煌,全面展示北京大学一百二十年的历史记忆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该片拟在2018年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时全球首映。
来源:北大新闻网 编辑:山石 海闻主讲才斋讲堂第131讲:中国经济未来二十年 2017年3月2日晚,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教授做客才斋讲堂,从“中国当前经济状况”“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挑战”三个方面对“中国经济未来二十年”的主题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阐释。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龚旗煌主持并全程参加了讲座。
海闻主讲才斋讲堂第131讲:中国经济未来二十年
8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GDP增长率连续5年低于8%,2016年GDP增长率为6.7%,是1991年以来首次低于7%,并且GDP增长率还在继续下滑。
海闻教授解释了当前经济增长放慢的原因,首先,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中高速发展阶段,同时处于宏观经济周期的短期波动时期,并且正经历着“中等收入陷阱”的特殊阶段。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缺乏经济增长动力,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海闻教授认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和教育科研滞后。
面对当前中国的经济状况,海闻教授认为未来中国经济会有超过7%的增长,中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起飞阶段,仍有较大的改革空间。
总体而言,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正在企稳向好。
认真听讲座的同学们 海闻教授认为,中国未来经济会有超过7%的增长的动力来自多个领域:首先是服务业,服务业可以通过拉动消费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来拉动经济,其中医疗健康和文化产业是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潜力所在,所以应该紧抓文化体制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第二部分动力来自大规模的城镇化,城镇化可以拉动基础和传统产业,包括住房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新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化带动的消费等,这些均可拉动经济增长;第三个方面是开展高新技术与创新的制造业,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规模经济与制造业的兼并重组来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实力。
接下来,海闻教授剖析了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应当面对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服务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和财政税收
9 体制等多方面的调整。
经济的发展将会带来人才的需求,除了创新人才、国际人才的培养,中国教育还应当正视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以及农民工子女的基础教育。
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状况普遍不乐观,同时高端人才培养也面临着多种问题: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创新人才应当如何选拔?怎样缓解高等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为什么教育体制让女性获得了最好教育,她们却在就业中受到种种歧视?这些都是我们应当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展望未来,中国崛起时将面对各种各样的国际冲突,海闻教授认为应在坚持深化改革、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以及“不惹事、不怕事”等原则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矛盾、避免冲突,以营造和谐稳定的国际环境。
最后,海闻教授与现场同学就未来互联网医疗市场的前景、中国发展的“方向感”和未来农民的出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他希望同学们抓住中国未来发展的机遇,迎接挑战,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主讲人简介 海闻,浙江杭州人,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兼深圳研究生院院长,现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中国经济学年会理事长,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海闻教授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创始人之
一,主要教学及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转型经济学。
海闻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77级),获经济学学士;1983年毕业于美国长滩加州州立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曾获中国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北京大学十佳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终身成就奖”等。
来源:北大新闻网 编辑:安宁 北京大学两项研究成果入选“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17年2月20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与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联合召开“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解读 会”,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北京大学有两项研究成果入选,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郭雪峰教授 10 课题组研制出首个稳定可控的单分子电子开关器件,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恩哥院士和江颖教授领导的课题组首次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法;揭示RNA剪接的关键分子机制;发现精子RNA可作为记忆载体将获得性性状跨代遗传;构建出世界上首个非人灵长类自闭症模型;揭示胚胎发育过程中关键信号通路的表观遗传调控机理。
郭雪峰与解读专家方维海院士合影 江颖与解读专家谢心澄院士合影此次入选的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还有:研制出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新型钴基电催化剂;开创煤制烯烃新捷径;揭示水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机制;提出基于胆固醇代谢调控的肿瘤免疫治疗新方 所有获奖人员合影“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2届,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开展基础研究科普宣传,促进公众理解、关心和支持科学基础研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程序分为推荐、初选和终选3个环节。
《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5家编辑部推荐了278项科学研究进展,所推荐的科学进展须是在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期间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
科技部高技术研究 11 发展中心此前组织召开了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初选会议,按照推荐科学进展的学科分布,分成物理和天文科学、化学和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4个组,邀请专家从推荐的科学进展中遴选出30项进入终选。
终选采取网上投票,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 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2000余名专家学者对30项候选科学进展进行网上投票,得票数排名前10位的科学进展入选“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来源:北大新闻网 编辑:安宁 140年后的“登陆”——北大汇丰商学院创办牛津校区 1877年5月,结束了长达1个多月的海上旅途,后来成为北京大学首任校长的严复和其他11名青年,作为中国第一批海军留学生,抵达英国伦敦朴次茅斯港。
彼时,年方弱冠的他不会想到,140年后,在伦敦西北60英里的牛津,他的北大后学们会开启另一段截然不同但同样肩负梦想的旅程。
这段旅程,叫做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牛津校区(PekingUniversityHSBCBusinessSchoolOxfordCampus,简称PHBSOxford)。
登陆时代 “一切都是混乱的,一切都正在建立。
”在严复负笈英伦的同年,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之 口道出了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如今,伴随着反全球化和孤立主义思潮的兴起,“混乱”与“建立”重返人们的视野。
在15世纪起航的全球化“巨轮”日益面临“触礁”危险的时候,中国,这个曾经的后进者和跟随者,开始承担起倡导者,甚至领导者的角色。
但是,与中国经济机构对全球资源的整合相比,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明显滞后,甚至成为中国引领全球化进入下一阶段的严重制约。
因此,与时常见诸报端的企业海外并购相比,中国大学的努力影响更加深远。
据媒体报道,目前已有95%的中国高校在其发展战略规划中对本校的国际化发展提出明确要求,93%的中国高校制定了国际化发展战 12 略目标,89.7%的学校根据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了中长期规划和实施方案。
在已经落地的方案中,无论是“引进来”的海外高校,如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还是“走出去”的中国大学,如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老挝苏州大学等,无不展现了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的决心。
北大汇丰商学院走向英国,购置校区,自主管理,独立运行,开设学位项目,招收国际学生,无疑可以被视为一座新的里程碑。
作为中国现代大学的“祖庭”,北京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拥有深厚的“国际化”传统。
从“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时期聘请“洋教习”,到严复、蔡元培、胡适等著名校长的海外学习背景,可以说,一代又一代北大人正是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承担起引领国家发展、推动民族进步的历史重任。
教育界用“史无前例”来形容北大汇丰商学院牛津校区的创办,因为它是中国大学第一次在海外独立建设、自主管理的实体办学机构。
但也正如一切开辟新纪元的历史事件一样,只有走近观察,才能听到时代发轫的滚滚车轮。
PHBSOxford是什么?泰晤士河和切威尔河的会合处,便是牛津市。
因牛车涉水经过而得的粗朴名字 并不妨碍它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在牛津市西南的博士高地有一座占有15英亩林地的英式庄园,从今年6月开始,它将成为中国北京大学的资产,并作为北大汇丰商学院牛津校区的所在地。
庄园始建于1880年,20世纪初被伯克利八世伯爵收购。
伯爵邀请当时著名的建筑师欧内斯特·乔治(Erneste)主持了宴会大厅、塔楼等设施的改建和装饰工作。
经过改建,那时人们登上塔楼,便可以看到周围如画的乡野和远处的牛津大学。
1976年起,这里成为英国开放大学(OpenUniversityOxfordCampus)的牛津校区。
庄园拥有起伏绵延的草坪和一片面积不小的湖。
湖的东北面是三栋主要的建筑,总使用面积3600平米,包括40多间办公室、5间教室、1间图书阅览室、2个集会大厅和其他设施。
虽然开放大学曾对庄园的主要建筑进行扩建,但作为全面更新计划的一部分,北大汇丰商学院已经开始着手对部分教室进行改造,并修建新的学生公寓。
13 汇丰商学院牛津校区实景到牛津市15分钟的车程,为北大汇丰商学院与牛津大学在教学和研究上的密切合作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早在去年首届中英创新发展与政策论坛期间,北大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大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就与牛津大学副校长Ian·Walmsley进行了会谈,也讨论了北大汇丰商学院与牛津大学进一步交流合作的事宜。
事实上,北大汇丰商学院已经为利用地理优势、聘请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一流大学的著名学者来牛津校区兼职授课或进行客座交流做好了准备。
汇丰商学院牛津校区实景 英国教育领域的开放政策为北大汇丰商学院牛津校区的诞生提供了可能,也造就了当地全球竞争下的优质高等教育。
目前,包括海外投资机构在内,已有近110家高教机构在英国高教领域竞争全球生源。
面对高度开放、高度国际化、高度竞争的英国高教市场,北大汇丰商学院已经制定了完整的规划,决心将“北大”和“北大汇丰”的品牌提升到新的高度。
汇丰商学院牛津校区实景根据规划,北大汇丰商学院牛津校区将主要招收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学生,修读北京大学的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北大汇丰商学院牛津校区的学制设计为两年,学生第一年在牛津学习,第二年则来到深圳学习。
与此同时,校区还将招收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企业家,开设短期高层培训课程。
14 “比起美国,这里有更多的事情在发生。
”来自美国新泽西、正在北大汇丰商学院攻读金融硕士学位的KarrasLambert如此总结自己对中国着迷的原因。
中国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外国学生对中国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在牛津校区,北大汇丰商学院将开设许多具有中国元素的金融与经管课程,使学生不但掌握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可以近距离地观察中国的改革发展实践。
熟悉中国教育界的人士会发现,北大汇丰商学院12年的发展已经为这些即将在牛津开展的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办之初,学院就确立了“国际化”的办学定位。
学院全日制研究生教学全部使用英语,在管理制度、师资建设、课程设计、学生培养等各个方面全方位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
学院90%以上的教授具有海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外籍教授占教师总数的41%。
除此之外,学院还与42个国家的104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攻读硕士学位的国际留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已超过15%,每年有100多名交换学生到北大汇丰商学院学习。
此外,每年还有近三分之一的中国学生到欧美著名高校交流学习。
今后,北大 汇丰商学院深圳主校区的中国学生也可以去牛津校区选修课程,一些中国企业家的短期培训课程也将在牛津校区进行。
这些措施将使中国学生和企业家的知识结构更具多元文化背景,更具有国际发展的能力。
目前,北大汇丰商学院已完成对牛津校区的购置,教学与管理方面的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校区的招聘和招生工作也将在今年6月全面展开。
2018年北大120周年校庆时,北大汇丰商学院牛津校区将正式开学。
三个机构共搭舞台 与北大汇丰商学院牛津校区同时创立的还有另外两个机构——“北京大学牛津中心”(PekingUniversityOxfordCenter)和“深圳市牛津创新中心”(ShenzhenOxfordInnovationCenter)。
前者将作为北京大学与牛津大学等英国大学交流合作的联络处和接待站,后者则致力于加强深圳市的国际影响力和创新能力。
三个机构合在一起,协同搭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国际舞台。
15 在2016-201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排第29位,显示北大的办学水平已经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未来,北京大学将努力成为全球各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深入交流的国际平台与丰富的学术资源宝库,而北大汇丰商学院牛津校区的成立,正是这一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直接提供具有“北大”价值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加强中国和“北大”在国际精英教育品牌中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出口”能力,改善中国在国际教育合作中的“赤字”。
同时,北大汇丰商学院计划利用牛津地区的优质学术资源,开展由其引领的经济和金融领域,特别是与中国相关方面的研究,为国内经济政策提供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和建议。
很多人认为,北大汇丰商学院的独特魅力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它的所在地——深圳。
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深圳的基因和发展的命脉。
近年来,深圳在曾被视为“短板”的教育领域持续发力,除了大力扶持本土的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外,还积极引入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来深创办校区。
同时,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都在如期推进。
据预测,2020年深圳大学生在校生人数有望达到20万人。
新设立的“深圳市牛津创新中心”将在树立深圳国际教育品牌的同时,促进深圳与牛津大学在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交流,并对双方在源头创新与扶持企业创新等方面的合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严复赴英留学的近60年前,英国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马礼逊于1818年在澳门创办了“英华书院”(Anglo-ChineseCollege),开启了洋学堂进入中国的历史。
两百年后,由中国人创办的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牛津校区出现在严复曾经学习的国度。
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跨越”,但历史会说,这更是一种“启程”。
银色的英吉利海峡就像一面镜子,照见“历史”,更照见“未来”。
(文/绳晓春) 来源:北大新闻网编辑:山石 16 光华管理学院学生与“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并提问 美国中部时间2017年2月17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20名学生代表在沃伦巴菲特的家乡奥马哈参加了全球知名的“巴菲特午餐”访问活动,与“股神”巴菲特面对面共进午餐并向他提问。
北京大学是中国大陆第一所受巴菲特办公室邀请参加该活动的大学。
光华管理学院学生与巴菲特合影 每年申请参与该活动的全球知名商学院不少于200所。
光华管理学院依托北京大学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是亚太地区最优秀的商学院之
一,也是这次中国唯一一所受邀全程参与2017年“巴菲特午餐”访问活动的商学院。
本次共计8所大学受邀,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
此次的20名学生代表是光华管理学院从各个项目的近百名申请者中甄选出的优秀者。
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筛选委员会审阅申请材料,综合考虑了学生的成绩、金融课表现、工作背景以及英文水平等,并严格面试,最终挑选出了和巴菲特先生见面的幸运儿。
另外,此次活动中大家还参观了BerkshireHathaway旗下的三所子公司:NebraskaFurnitureMart、Borsheims和OrientalTradingCompany。
其中有些公司曾面临破产重组,有些公司业绩一直十分稳健。
参观中,学生代表们与这三家公司的高管进行充分交流和互动,从他们那里了解巴菲特的投资和管理风格。
参观合影 17 每年三月,在股东大会召开之前,巴菲特都会在奥马哈为部分商学院“幸运的”学生提供一次见面交流的机会。
巴菲特在时间表上,每年都会安排五次和来自全球的商科学生在BerkshireHathaway的总部奥马哈市交流。
行程包括参观NebraskaFurnitureMart、Borsheims等巴菲特在该市的一些产业,与学子问答交流,以及纯公益“巴菲特午餐”。
【对话摘选】Q:WhatisyourlatestideaofinvestinginChina?
AndifyouaregoingtodosomeinvestmentsinChina,whichindustrieswillbeyourprioritiesandwhy?
您对在中国投资有兴趣吗?如果在中国投资的话,最看好哪个行业?巴菲特:Chinaisahugemarketandtherearemorepossibilitiesbecauseofitssize.MypartnerCharlesThomasMungelooksatChinaalot.Wefocusonnotpricebutvaluationpanies.Wedocloseresearchonpaniesandtrytobuythewholebusinesswhenweinvest.Duringthelast50years,thepopulationgrew rapidlyinChinaanditwasfulloftalentandpeopleresources.Someinterruptionswillnotdisturbitsdevelopment.ChinaandtheUSwilletwosuperpowereconomiesinthefuture.WedoappreciatebiginvestmentopportunitiesinChinaasthiscountryhasmorechances.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具有非常多的可能性。
我和我的合作伙伴CharlesThomasMunge有很多关于中国的讨论和研究,我们注重公司的价值而非股票价格,希望购买下整个企业以进行运营。
在过去的50年,中国人口飞速发展,人口红利巨大。
一些波折并不会影响中国发展的脚步。
中、美将来会是两大经济强国。
如果在中国能找到合适的行业、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管理团队,我们会毫不犹豫的投资。
Q:Youareoneoftherichestmenintheworld,aswellasoneofthemostgenerous.Whatisyourviewofwealth?
Isitestablishedattheverybeginningatayoungage,orisitdevelopedthroughdifferentphasesofyourlife?
您既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
一,也是最慷慨的人之
一。
您是如何看待财富 18 的?这种观念是一开始就有的,还是逐渐建立起来的? A:Thisisagoodquestion,aboutmoney.Moneycanbuymostthings,butitcannotbuytimeandlove.Ihaveonlyonethingthatcancountasluxury—aprivatejet.Otherthingsarethesameasyours.Moneyhasnoutilitybeyondcertainpointandtheusageisthesametoeveryone.Charitycanchangelifeofmanypeople.MywifeandIbothagreethatweshouldspendmoneytosolvetheimportantsocietalproblems.Forexample,universitiesintheUShaveexternalfunding,butthediseasescuringinAfricamaynothavefunding. Moneycanbringmanyinterestingexperiences.Ienjoythisgameofinvesting.However,morestuffdoesnotmeanhappier.Moneycannotbuylove.Whenpeopletrytocontroltheirkidsthroughmoney,itmaybring disasters.Ibelievetakingcareoffamilyisveryimportant. 巴菲特:这是个好问题,我们来谈谈金钱。
金钱很有用,但它买不到两样东西:时间和爱。
我有一样东西可以算作奢侈品——私人飞机,其他东西都和你们一样。
在超过某个特定节点之后,金钱就失去它的效用了。
慈善可以改变很多人的生活,我和我太太都认为我们应该把金钱用在解决社会问题上。
比如美国的大学有很多资金,而非洲的疾病治疗资金却很短缺。
金钱可以带来很多有趣的体验,我享受投资。
但是,拥有更多的东西不见得会更快乐。
金钱无法买来爱,当人们试图通过金钱去控制自己的孩子时,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结果。
我认为照顾好家人是很重要的。
来源:北大新闻网编辑:白杨 “北京大学中东地区发展论坛”召开 2017年1月24日至25日,“北京大学中东地区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
应邀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的国内外 嘉宾有外交部副部长张明,外交部前副部长杨福昌;俄罗斯总统负责与伊斯兰合作组织及其他伊斯兰国际组织关系特 19 别代表韦尼亚明·V·波波夫博士,美国国家安全委员前中东事务高级主任弗林特·莱弗瑞特教授,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代表、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北京办公室代办穆罕穆迪·沙菲博士,海合会最高委员会咨询机构成员、阿联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伊卜提萨姆·凯特比博士,伊朗德黑兰大学世界研究院前院长穆罕穆德·马兰迪博士,北美阿拉伯银行家协会前主席哈尼·冯德克利博士;外交部相关司局负责人、中国驻中东地区国家的前大使和资深外交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友协的领导和专家;苏丹、俄罗斯、卡塔尔、突尼斯、也门、伊拉克、巴勒斯坦等国驻华大使,阿曼、巴黎、利比亚、摩洛哥、阿联酋等国家驻华使馆的代办、公使,以及来自阿尔巴尼亚、巴黎、伊朗、约旦、科威特、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毛里塔尼亚、摩洛哥、沙特、突尼斯、美国、法国使馆的代表。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校长助理王博、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袁明,以及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历史学系、国际关系学院等相关院系的领导与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在会间会见了与会嘉宾和学者代表。
林建华在致辞中回顾了北京大学中东区域研究相关学科的发展历史,以及“一带一路”战略下北京大学在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强调北京大学将成为区域国别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林建华致辞张明在讲话中表达了对当前中东形势的关切及中方维护中东国家主权、尊重中东国家选择符合自己国情发展道路的权利的基本立场,并表示中国将与中东国家共建“一带一路”,为中东融入世界发展大潮作出贡献。
张明指出,今年5月将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中东国家积极参与其中。
张明还表示,中国将与中东国家开展务实合作,助推中东工业化进程;与中东国家一道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实现 20 互利共赢;中国与中东国家开展的合作将帮助阿拉伯国家青年增加就业。
穆罕穆迪·沙菲博士强调了巴勒斯坦问题在中东问题中的核心地位,并表达了阿拉伯国家愿在中阿合作论坛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框架下,进一步深化与中方合作的愿望。
韦尼亚明·V·波波夫博士分析了俄罗斯对待中东问题的立场,指出恐怖主义问题、库尔德人问题、教派冲突问题、巴勒斯坦问题等是未来中东亟需解决的问题。
袁明教授在发言中以两个参与中东事务的北大年轻学子为例,强调青年需要具有多重能力,其中非常重要的是跨文化的能力、在人们心灵中架设桥梁的能力。
本次会议包含“中东地区发展现状与挑战”“中东地区合作机制与发展”“中东地区安全状况与发展”“国际合作与中东地区发展”四个分论坛。
24日下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教授主持了“中东地区发展现状与挑战”分论坛。
在该分论坛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王林聪研究员表达了他对中东安全问题和安全治理的看法,他认为当前中东地区安全形势面临着传统安全与非安全因素交织、政治安全问题凸显、社会秩序失范的特点,中东地区国家在安全问题上依附性强, 并且缺乏相关的安全防范机制。
未来在中东安全中应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加强地区安全防范机制的构建,以发展促进区域稳定。
哈尼·冯德利克博士则从一位银行家的视角出发,重点阐述了经济因素在中东变局中的作用,他认为传统能源价格下降、工业体系落后、国有经济缺乏活力、高失业率等经济问题对于当前中东局势的恶化起到重要作用,要破解中东的安全困局,必须将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一道加以解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杨俊研究员从历史的角度谈了“一带一路”的意义,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是中东地区摆脱作为能源供给地的单一角色、重新成为世界经贸枢纽地区的重要机遇,中东地区应该好好把握这一机遇。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付志明教授主持了“中东地区合作机制与发展”分论坛。
杨福昌总结了自己对此次中东变局的看法,他认为这次中东变局发展至今已经到了人心思定的阶段,执政者也从中吸取了一定教训,当前应尽快结束地区冲突,在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下加强地区协同发展。
伊卜提萨姆·凯特比博士在发言中认为,当前对于海湾国家而言最大的任 21 务是打败恐怖主义、在公正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和伊朗进行可持续的平等对话,以真正实现区域和平。
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的李国富研究员发表了对美国新政府中东政策的看法,他认为一方面在反全球化立场的驱使下,新任总统特朗普会在中东地区进一步战略收缩,另一方面其在中东问题上立场会进一步强化。
具体而言,新政府在伊朗问题、叙利亚问题、巴勒斯坦问题上的立场都会出现转变。
25日,中联部三局副局长张建卫、中阿论坛办大使李成文、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宫小生、前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等资深外交官及伊朗德黑兰大学世界研究院前院长马兰迪教授参加了“中东地区安全状况与发展”分论坛。
宫小生大使首先谈了他对中东当前局势的看法,他认为当前中东安全形势严峻,但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中东和平进程依然存在向前发展的希望。
他认为在关注中东区域的热点问题时,也要对人道主义援助和战后重建给予足够的关注,中国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在中东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马兰迪教授回顾了阿富汗战争至今数十年间中东局势的发展,谴责了美国等西方大国干涉在利比亚、叙利亚、阿 富汗等地区造成的动荡局势,并对中国和俄罗斯发挥的积极作用表达了赞赏。
吴思科大使重点谈了对中东反恐问题的看法,他认为中东反恐局势处在一个关键阶段,一方面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特朗普新政府也表达了反恐的决心,但另一方面恐怖主义也有网络化、扩散化的趋势。
他认为国际社会要在反恐问题上形成合力,摒弃双重标准,同时要通过发展消除恐怖主义的根源。
李成文大使从自己的工作出发,介绍了中阿合作论坛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发展、论坛框架下所包含的具体合作项目,以及论坛对深化中阿关系的积极作用。
他认为今后中阿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政治互信、完善合作机制、加强舆论宣传、促进民间交往。
本次论坛的最后一个部分是由哈尼·冯德利克博士主持的“国际合作与中东地区发展”分论坛,首先发言的是韦尼亚明·V·波波夫博士,他认为中东问题必须通过有多方参与的政治进程解决,尤其是要包含土耳其、伊朗、沙特、埃及等本地区有影响力的国家,他强调对话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表示“宁可对话十年也不要一次战争”。
22 随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丁一凡研究员结合自己的研究,介绍了欧盟对中东政策的演变,他认为随着民粹主义领导人的崛起,在可预见的未来,欧洲的阿拉伯难民生存处境将进一步恶化,只有通过中东地区自身的发展,使这些难民回归家园,才是解决难民问题的根本途径。
最后发言的是弗林特·莱弗瑞特教授,他承认美国近年来的中东政策对中东带来了消极影响,同时也极大影响了美国自身,美国的中东政策应当进行调整。
他认为特朗普政权上台后,会进一步密切和俄罗斯的合作,推动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并且不会立即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对以色列进行强烈支持。
杨福昌大使对论坛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在当前的中东局势下,中东各国应该争取问题的和平解决,同时在经济发展方面要树立自力更生的思想,营造良 好的投资环境,同时国际社会应该继续重视巴勒斯坦问题,早日重启巴以和谈。
为期两天的论坛中,与会嘉宾和学者围绕会议主题积极发言和提问,就中东转型的方向、伊朗核问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对此次会议的成果表示满意,并认为北京大学举办中东地区发展论坛将有助于中国对于中东地区的研究,并推动中国中东政策在“一轨半”模式下发展,希望明年能够继续举办,使之常态化、机制化。
来源:北大新闻网编辑:山石 北大参与举办的“中美韩合作:机遇与挑战”中美韩三边对话举行 2017年2月17-18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和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福安全与国际事 务中心联合举办的“中美韩三边对话”在首尔举行。
韩国SK集团董事长兼CEOCHEYTae-won(崔泰源)和韩国外交部 23 第一副部长LimSung-nam(林圣男)到会致开幕词。
来自中美韩三方的2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转变中的中美关系”“美国新政府与朝鲜的去核化”及“东北亚新的经济和贸易秩序”等三个议题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公开和内部研讨。
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韩国政局动荡、中韩关系因萨德问题而遭遇困难、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加剧等新的国际背景下,本次三边对话格外引人瞩目,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新闻媒体记者共400余人参与了本次大会的公开论坛部分。
与会的中方代表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教授带队,成员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于铁军副教授。
美方代表由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福安全与国际事务中心负责研究的执行主任、曾在美国克林顿政府和奥巴马政府时期担任过负责军备控制与不扩散问题特别助理的GarySamore领衔,成员有: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前处长DouglasPaal(包道格),美国国际和战略研究中心高级顾问、乔治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VictorCha教授,哈佛大学贝尔福中心高级研究员WilliamTobey,芝 加哥大学保尔森学院副院长、美国国务院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原助理国务卿帮办EvanFeigenbaum博士,以及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朝韩工作组负责人JohnPark博士。
韩方学者有: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的ParkIn-kook(朴仁国)大使,首尔大学的YoonYoung-kwan教授、ChungJaeHo教授、AhnDukgeun教授、CheongYong-rok教授,延世大学的LeeJung-hoon教授、LeeChungMin教授,亚洲大学的KimHeung-kyu教授,以及梨花女子大学的ChoiByung-il教授等。
在2月17日举行的三边对话公开论坛部分,各位学者对当前东北亚局势出现的新的不确定性普遍表示了担忧,同时也认为,越是在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中美韩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就越是必要、越是重要。
各位学者并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就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的前景、中韩关系、朝鲜导弹试射、东北亚经济贸易秩序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回答了现场听众对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亚太政策、萨德问题、朝核问题的有关提问。
2月18日上午,来自三方的专家学者召开了闭门会议,就相关议题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交流。
24 尔、华盛顿和北京进行了三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产生了重要影响。
来源:北大新闻网 编辑:白杨 对话现场本次“中美韩三边对话”会议由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由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福中心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共同举办。
从2014年开始,该三边对话已经先后在首 法国总理贝尔纳•卡泽纳夫阁下访问北京大学并发表演讲 2017年2月21日上午,法国总理贝尔纳·卡泽纳夫阁下(
H.E.BernardCAZENEUVE)携社会事务和卫生部部长玛丽索尔·杜埃纳(MmeMarisolTOURAIN)、国务秘书马蒂亚斯·费科尔(MatthiasFEKL)、国务秘书让-马里·勒甘(Jean-MarieLEGUEN)、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Jean-PierreRAFFARIN)、法国驻华大使顾山(MauriceGOURDAULT-MONTAGNE)一行访问北京大学,开启其正式访华的第一站。
中国教 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中国驻法国大使翟隽等陪同来访。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郝平,校长林建华,副校长李岩松,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范曾,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主任董强等在英杰交流中心贵宾室会见了来宾。
郝平首先回顾了法国总统和总理的历次访问,并表达了北大师生对卡泽纳夫总理阁下来访的热烈欢迎。
他表示,自己在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主席期间曾经在法国工作两年,得到了法国政府和人 25 民的极大支持,法国的高等教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总理阁下的此次来访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北大与法国高校的人文交流和教学科研。
卡泽纳夫总理阁下表示非常荣幸有机会与北大学生就双边关系、政治、经贸等领域进行交流,他希望能与北大开展更多合作,为留学生提供便利,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习生活的环境。
随后卡泽纳夫总理阁下前往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发表演讲。
演讲会由郝平主持。
郝平首先代表北京大学对贝尔纳·卡泽纳夫总理阁下及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感谢。
他指出,中法关系始终具有战略性和特殊性,并深刻影响世界格局的发展。
中法之间的交流是多方面、高层次的。
无论是法国在中国的文化之春,还是中法高级人文交流机制,都是增进两国相互了解的优秀平台。
随后,林建华致欢迎辞,欢迎总理阁下与北大学生进行交流。
他指出,法国是现代大学体系的起源地之
一,拥有着几百年历史且享誉世界的教学和科研机构,承载了优秀而源远流长的欧洲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
北京大学一直对法国、尤其是法国文化高度重视,并保持着中法教育与交流的优良传统。
他希望北大与法国重要大学和 科研机构建立关系,开展广泛的合作交流,并预祝演讲和访问活动圆满成功。
卡泽纳夫总理阁下就法中关系向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
他在演讲中说,法国和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和全世界重要的经济体,必须相互合作,为维护世界的安全、稳定、和平和繁荣共同努力。
近年来,法中双边高层互访频繁,在不同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
双方在经贸、安全和政治上加强往来,相互依赖,进行了民用核能和航空航天方面一系列互补性的合作,未来还将开展可持续生态城市、农业、卫生、养老等方面的合作,法中企业通过共享资源在非洲和亚洲的第三方市场开展项目合作。
卡泽纳夫总理阁下表示,法国是欧盟的中心,具有一流的基础设施、高素质的劳动力、低廉的能源成本和高质量的卫生服务,欢迎同学们未来投身法国创新创业。
他介绍了两国在旅游、电影和互派留学生等方面的情况,指出法国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工业的转型升级,创造更多更有优势的就业机会,也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合作机制,在商贸往来、人文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发起更多的项目,更好地融入全球交流。
26 事务的部长级代表,在曼努埃尔·瓦尔斯政府中任内政部长。
2016年12月6日起,担任法国总理。
贝尔纳·卡泽纳夫总理阁下发表演讲 演讲最后他回答了北大学生关于法国政府如何加强教育方面的合作、如何继续巩固法中关系以及法国高校吸引留学生的独有优势等问题。
贝尔纳·卡泽纳夫总理阁下此次访问将继续加深北京大学师生对法国与法国文化的了解,也必将为北京大学与法国在文化、教育、科研等领域展开深入交流合作带来新的契机。
(文/新闻网记者张疆) 背景资料: 卡泽纳夫阁下毕业于波尔多政治学院,曾任法国芒什省国民议会议员、奥克特维尔市市长、瑟堡-奥克特维尔市市长、芒什省议员和下诺曼底大区议员。
2012年在弗朗索瓦·奥朗德总统竞选期间任发言人,在让-马克·艾罗政府中任主管欧洲事务的部长级代表及主管预算 北京大学自建校以来就与法国关系密切。
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曾经到访法国,被授予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北京大学的校史馆内,就收藏着当时的珍贵照片。
新中国成立后,中法大学的文学部教师和学生大都转到了北京大学,合并到当时的外国语系,培养出了一大批新中国重要的外交人才、外国问题研究专家和文化专家。
此外,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与法国的交流远不限于语言方面。
近年来,北京大学与法国几乎所有重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6年,在“中法高级人文交流机制”的框架下,北京大学代表还参加了在巴黎举办的中法教育论坛,与法国同行进行了深入交流。
2006年10月,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阁下到访北大,并作了题为“中法合作伙伴关系:雄心勃勃构建和平和进步”的精彩演讲。
来源:北大新闻网 编辑:白杨 27 杜克大学校长代表团来访北京大学 2017年2月27日上午,杜克大学校长理查德·布罗德海德(RichardH.Brodhead)一行来访北京大学,校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郝平,副校长李岩松和燕京学堂院长袁明在临湖轩会见了到访的来宾。
代表团一行还包括昆山杜克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昆山杜克大学常务副校长丹尼斯·西蒙(DenisSimon)和昆山杜克大学战略计划副院长李含果。
郝平首先高度赞扬了杜克大学在创建昆山杜克大学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他表示,杜克大学是世界知名学府,很多学科在全球领先,昆山杜克大学则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
北京大学目前正努力推进“双一流”的建设工作,此次杜克大学代表团的来访,将促进北大与杜克大学及昆山杜克大学的合作,推动北大“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改革。
布罗德海德校长随后回顾了昆山杜克大学创建的历史,并展望未来,希望郝平能够继续支持昆山杜克大学的发展。
郝平向布罗德海德校长赠送纪念品之后,校长林建华在校长办公楼会 见了杜克大学代表团一行。
他指出,杜克大学作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顶尖大学之
一,其办学理念和国际化视野非常值得北大借鉴。
北大希望能够与杜克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加强多层次的合作,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平台。
布罗德海德校长对此表示赞同,他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蓬勃发展,昆山杜克大学不仅是一所新兴大学的落成,更意味着建立新的对话机会,让双方就高等教育的各种可能性开展合作。
(文/沙士淳) 背景链接: 杜克大学(DukeUniversity)创建于1838年,坐落在美国北卡罗莱那州达 28 勒姆市。
杜克大学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综合性研究大学,培养出了11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位图灵奖得主。
昆山杜克大学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由美国杜克大学和中国武汉大学合作创办,于2013年9月从中国教育部获得批准正式设立。
昆山杜克大学目前开设三个颁发杜克大学学位的硕士项目,分别 是医学物理学硕士、全球健康理学硕士和管理学硕士。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授予杜克大学学分的本科第二校园国际化学习项目,面向全球高校招收在读本科生。
来源:北大新闻网编辑:安宁 29 慕课爱好徜徉在教育空间中的精灵 慕课(MOOC)是在线开放课程模式的一种独特类型,这一术语出现于2008年,从2012年起,MOOC开始广泛传播,并迅速被广大受众群体所接受,对传统教育业带来了强烈冲击。
它对于传统教育业的影响,不亚于信息化对于传统工业、电子商务对于传统商业的影响。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由知名学者讲授的在线课程,而且绝大部分是完全免费的。
MOOC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震撼,而MOOC的基础是需要大量可供选择的网络课程。
全球最大的网络课程联盟Coursera涵盖人文、教育、健康与社会、生命科学、商业及管理、信息技术、经济与金融、自然科学等各类在线课程。
目前,国内MOOC平台中国大学MOOC已有课程数量近2000门。
目前,中国大学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建设和应用MOOC,推进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师资力量、科学研究等方面优势,加强教师培训,建立教师竞争机制,促进教师掌握互联网时代新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理念,提升教 师能力和素质,提高优质课程数量。
而更为可喜的是,很多慕课是“自发”涌现出来的。
一批抱着传道授业情怀、以教天下学子为乐、喜见自己的课程广为传播、不计个人报酬的教师开始涌现,促进了MOOC的发展。
近期,北大李晓明教授撰文指出,慕课极有可能成为一种社会性爱好,这种爱好将是一个徜徉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空间中的精灵。
以下为李晓明先生观点的精彩内容: 前不久,与外校一位开出了多门慕课的国家级教学名师聊感受。
欣慰之余,她说教师到了60岁都可以考虑做慕课。
是啊,大学教书一辈子,把自己熟悉与热爱的一门学问,融入个人独有的教学体会,以慕课的形式不仅可以留下来,还可以用出去,应当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联想到北京大学近两年来参与开慕课的老教师,好几位都明显有如此情怀,让人不禁嗅到一些令人兴奋的端倪。
半年前,我写过一篇博客“将来,也会有慕课发烧友”。
当时脑海中的意象,是四年前北大刚开始慕课之旅时感受到的一些中青年教师的精神状态(用 30 心琢磨各种讲课视频的制作方式与技术等),并没有特别往老教师方面想。
现在看来,老教师们或将成为慕课浪潮中的一股显著的力量。
再早一些,2013年夏天,为调研慕课的情况访问美国。
接待我们的一位斯坦福大学教授说他就做了一门慕课(狭义相对论),聊到学校是怎么支持这类事情的,他说学校并没有特别支持,他的课完全就是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每天下班后自己架个摄像机给自己录像完成的。
那次访问,走了多个地方,见了不少人,但这一点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各种爱好者(发烧友)的存在,是人类社会中一个有趣且有益的现象。
放眼望去,许多年前就开始有了无线电爱好者、摄影爱好者、登山爱好者等;近些年来,又新出现了广场舞爱好者、马拉松爱好者等;林林种种也是与时俱进。
人们为这些爱好自发地投入时间,投入精力,甚至投入金钱,只是向往着某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满足。
做慕课是不是也将成为一门新爱好?我看很有可能,因为它已基本具备作为一种个人爱好的所有特征。

一,可以从零开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自己就可以做慕课,不一定要有团队。
慕课制作可根据自己的条件量 力而行,初始成就感容易获得。
不像有些活动,初始门槛高,过不了则一事无成。
自己做慕课,现在只要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就能满足最低设备要求,办公室或家中都可以是合适的场所。
高大上的设备好不好?好,但不完全必要。
就好比专业摄影器材能拍出很棒的作品,但现在手机也能拍出不错的照片。
按我们过去几年的实践经验,准备一门完整慕课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大体与写一本教材差不多。

二,追求卓越,有很大空间。
也就是说,随着对技术的熟悉、能力的提高、对慕课教学范式理解的加深,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还是在过程上,都能感到学无止尽,个人水平可以不断精进;而与他人合作,则能带来新的视野与乐趣。
我们2013年开出的一门课,可以说已经不错了,但后来几乎每年都有改进和调整,有些是在视频方面,有些是在习题方面,有些则是在论坛的管理方面。
这种能动态改进的特点,也正是慕课的魅力之
一。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看到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投入,效果会更好,因此还有很大空间。

三,不孤独,容易找到志同道合者。
教育情怀,众人有之,开放教育,已成大势。
将自己喜欢且明白的学问, 31 不吝啬地告诉他人,似乎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取向。
过去几年里,认识了北大上百位参与慕课的教师,在各种慕课论坛报告会之类的活动中,也接触过许多外校的教师。
得到的一个强烈印象是,当他(她)们意识到慕课实际上是人人触手可及的,并不是什么飘在云端的妖怪,需要大圣才能降服,常常兴奋不已。
而一旦自己的慕课上线,寻求交流的意愿常溢于言表。
这就是慕课成为一种爱好的群众基础与社会基础。

四,能获得令人愉悦的回报。
但凡爱好,人们潜意识中追求的回报主要是精神层面的,体现为不断升级的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而同道之间的交流切磋与点评赞赏则能带来进一步的愉悦。
在这方面,慕课其实体现得更好。
自己做的慕课,除了可以个人欣赏、不断打磨完善,以及开课者之间的切磋外,还有一个新维度,即开课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慕课学习者,大都是素不相识的人,在互动中感受到自己的慕课“无意中”帮助了一些并不相识的人,常常是令人欣慰的,也就是一种很珍贵的回报。
在讲述以上四点之前,我说当前慕课的发展状态已“基本具备”作为爱好的特征,那就是还有不够的地方。
是什么呢?我想主要就是开课者与平台之间的技术联系。
目前,把教师准备好的材料放到慕课平台上,让人们可学习,依然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将来,当人们感到部署一门慕课就像在网上发几篇博客、往云盘上载几段视频那么容易的时候,看吧,会出现一个什么景象! 从这里出发,我畅想慕课将成为一种社会性爱好,尤其是成为对广泛传播教育有兴致的教师们的一种爱好。
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境:有人在家书画篆刻,我们在家雕琢慕课;有人带着“长枪短炮”参加摄影旅游,我们上网进行慕课交流。
其他事情忙了,就放一放;闲暇下来,再看一看。
有目标,但没有限期;有追求,但不为名利。
这就是慕课,除了可以是工作的一部分之外,也将是一个爱好——一个徜徉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空间中的精灵。
作者:北大校长助理李晓明 来源:《中国网》 32 慕课愿景之一是全民义务基本高等教育 从“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中文译为慕课)概念诞生之后,各类平台出现。
斯坦福大学教授创立Coursera平台,随后MIT也推出自己的MOOC平台edX。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顶尖学府,超80%的985高校已加入MOOC大军;MOOC成为在线教育认同度最高的形式,也成为了投资领域的大热门。
在国内,比较有名的是中国大学MOOC,平台汇集国内最好的高校(985高校,包括北大、浙大、复旦等)优质课程,截至2016年9月,中国大学MOOC平台已上线了近1500门课程。
就慕课而言,不乏质疑者和反对者。
质疑者认为慕课只是借助概念和技术炒作噱头,慕课会面临各类瓶颈,难成气候。
不过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并不这么认为,他通过对慕课形式进行深入研究, 认为慕课是高等教育百花园中的一个新物种,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生态,并深刻指出,慕课的愿景之一是全民义务基本高等教育。
以下为李晓明先生观点精彩内容: 慕课形式受各方喜欢,发展迅速 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型网络课程,以免费开放、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为价值追求,已经吸引了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几千万学习者。
自2012年兴起,即得到全球的积极响应。
什么是慕课?慕课是主讲教师负有责任的,通过互联网支持大规模人群参与的,以讲课视频、作业练习、论坛活动、通告邮件、测验考试等要素交织而成的网络课程。
从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环节诸方面来看,慕课更加接近一门常规的大学课程,甚至在学习成效和反馈等方面还更有优势。
一个令人兴奋的现象是,这些慕课是“自发”涌现出来的。
它们大都是有关高校有了一种紧迫感,或是看到了一种机遇,或是希望跟上一个浪潮,自己寻找资源,动员教师们开设出来的结果。
33 而以往,这类行动通常是在国家某个专项计划的支持下才能开展的。
在这个过程中,也涌现出一批抱着传道授业情怀、以教天下学子为乐、喜见自己的课程广为传播、不计个人报酬的教师。
更重要或者说更可喜的是,我们看到这种形势还在继续发展,慕课的门数、开课的学校数,都在不断增加。
这让我们有理由预测,再过两三年,全世界的慕课将超过5000门,其中源自中国高校的慕课会占有一个可观的份额。
5000门课是个什么概念?一所综合性大学的课程总数也就大致如此! 当互联网上有了成千上万门免费开放、“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大学课程,就一定会催生许多梦想。
这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教师有更宽阔的讲台,大学的教学活动组织有更大的优化空间,业界有新的商机,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则可以有更高的追求。
而这些,将反过来促进更多更好的慕课开设出来。
利用慕课实现“全民义务基本高等教育” 当互联网上有了成千上万门慕课,我们不难意识到两点:第
一,其中有足够多优秀的课程;第
二,将若干相关课 程(不一定来自同一所大学)组织成各种有意义“套餐”的可能性会很大。
在这样的视野下,我们看到在中国率先实现一种“全民义务基本高等教育”的机遇,让每个愿意学习的年轻人都可以免费获得一种系统化的高等教育,其实践将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闪光的元素。
为了实现这个愿景,当有如下要点: 第
一,政府号召大学不断将自己的优秀课程以慕课形式开设出来。
除技术方面的要求外,特别要求彻底开放和学习免费,并鼓励和支持课程运行过程中教师和助教的参与。

二,在百花齐放的慕课基础上,遴选并组织形成若干种“基本高等教育”课程套餐,例如每套20门课。
这样的套餐,主要定位在通识教育(但可有不同的配置和取向),旨在提升高中毕业起点青年人的文化与心智水平,包括人文精神、社会知识、科技素养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达到“系统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程度。

三,进行社会宣传,号召没有机会上大学的年轻人(中国还有70%)按套餐学习(免费),完成后获得结业证书。
这种证书的意义主要在于对人们自我实现的一种鼓励,不需要与其他传统 34 学历对应,但这种学习经历与成果显然可以作为一个年轻人求职简历的一部分。

四,鼓励有条件的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为这样的学习提供有意义的增值服务,例如适当的面授辅导、师生见面、有监督的考试、身份认证等,以及创新的学历衔接。
对于这类服务产生的额外成本,可考虑政府补贴或予以收费许可,学习者自愿选择,经济困难者可申请减免。
上述这些,简而言之,就是政府在大学和其他社会组织自主发展慕课的基础上,进行有重大社会发展意义的组织和导向,形成若干内容有质量、运行有保障、学习有记录的基本高等教育套餐,让所有愿意学习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免费学习。
同时,也欢迎社会力量在此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
说得再浅显些,就好比现在政府号召全民阅读(连续几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里所说的“全民义务基本高等教育”也相当于是一种“阅读”,只不过有系统性,有目标,有记录,而且免费! 前些年我们在精品课、资源共享课等方面的努力为慕课的开设和采用打下了很好的认知基础和技术基础。
随着中国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完善,慕 课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一种全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
作为政府,抓住这样的机遇,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重在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其关键在于“因势利导”而不是“政府包办”,从而使各利益相关方更在意内在需求与内涵发展,在博弈中达到高位均衡。
而且,及时抓住这样的机遇,全面提高国民教育水平,不仅是扩大高层次教育规模的问题,更是我国在借助全球化浪潮获得蓬勃发展之势后,也必须有效应对全球化带来社会分化严峻挑战的基础保证。
慕课,是高等教育百花园中的一个新物种,由于具有很强的互联网基因,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生态。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顺势而为,让中国的高等教育从中获益,让中国的教育事业更好地为国家发展的未来服务。
不失时机地实施全民义务基本高等教育,就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愿景。
此文采用CCBY-NC-SA协议开放共享。
作者:北大校长助理李晓明来源:赛迪网 35 秋风万里出芙蓉——记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孙祁祥 编者按:在2017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全国妇联于2月27日决定授予关改玉等10位杰出女性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其中就包括教学科研成果卓著、国内风险管理与保险界学术带头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
获此消息后,记者采访了孙祁祥教授,希望她的经历和事迹给女性和青年朋友们启示和激励,从而自觉弘扬当代女性和青年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
孙祁祥教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孙祁祥出生在湖南,那是人杰地灵的“秋风万里芙蓉国”。
衡山巍巍,洞庭浩渺。
和这片山明水秀的土地一样,所有见过孙祁祥的人都不会吝惜溢美之词:美丽、优雅、独立、担当…… 这个上过山、下过乡,当过知青、干过话务,北大经济学院百年历史上的首位女院长,国际保险界最高领奖台上的“湘妹子”,如同清水芙蓉一般,卓然而独立,在秋风万里中书写着人生的绚丽篇章。
1973年,孙祁祥高中毕业,成为当时“上山下乡”大潮中的一朵浪花。
近4年间,作为知青队长的她干遍了南方农村几乎所有的农活。
刚下乡第一次去公社挑种子粮,她和队友担着50公斤的担子走了20多里,肩头磨破了,渗出的血水把她的衣服和皮肉黏在了一起。
“春插”时,每天4、5点就要去扯秧,田里的水冷得刺骨;“双抢”季节,温度经常高达40度,她必须忍着蚊虫蚂蝗的叮咬,抢收稻谷…… 36 带队的老农在讨论孙祁祥入党的小组会上这样评价她:“小孙这孩子能吃苦!” “我曾经诅咒过那个年代,它让我们经历过许多不公与痛苦。
但我也得感谢那个年代,它让我学会了自立、自尊与自强。
”孙祁祥把这段艰辛的生活当作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1979年孙祁祥参加高考。
选择大学专业的问题来到了她的面前。
孙祁祥从小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对哲学也有兴趣,“唯独对经济学没有概念”。
在向父亲征求意见时,父亲的建议认真而中肯:“改革开放,国家肯定需要经济人才,学经济学吧。
” 孙祁祥接受了父亲的建议,以第一志愿报考了兰州大学经济系。
硕士毕业留校工作3年后,她又转投北大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门下,攻读经济发展战略方向的博士学位。
1992年,孙祁祥带着“首届北大研究生学术十佳”的称号顺利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并在次年出任经济学院新增的保险学专业主任。
1995年,孙祁祥从国外学习回来。
猎头公司开出了30万人民币的高薪“挖”她。
当时月薪只有400多元的孙祁祥说:“不是说地球离了谁不转,但 我当初出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回来建设北大保险学科。
为了个人目的离开这项工作,不符合我做人的原则。
” 经过20多年的辛勤耕耘,孙祁祥已成为国内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界公认的学术带头人。
由她和中国保监会政研室负责人共同主持的《中国保险业“十五”发展规划》成为指导中国保险业2001-2005年发展的重要文件。
由她任首任主任的北大保险学专业先后被批准成为国家级“质量工程”的“特色专业”以及北京市级“质量工程”的“特色专业”。
由她牵头设立的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连续三届蝉联“北京大学优秀科研中心”称号,成为国内外政、产、学、研交流的重要平台。
由她撰写的《保险学》先后获得“教育部推荐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一版再版,被国内数十所高等院校的保险金融专业选作指定或推荐教材。
她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连续十多年担任国际保险学会(IIS)学术主持人的亚洲人,是第一位应邀在美国风险与保险学会(ARIA)年会上(1996年)宣读学术论文的中国大陆学者,是第一位作 37 为人物介绍出现在“美国风险与保险学会”会刊上的亚洲人。
外国同行评价她“具有将中国保险教育和西方保险教育完美结合的非凡能力”。
她还是亚太风险与保险学会(APRIA)的前任主席,经常受邀去国外的大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进行讲学和交流,其学术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为推动中国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界的对外学术交流起到了探路人和领路人的作用。
2014年6月,孙祁祥因其杰出的学术成就及对保险业的贡献,荣膺国际保险界最高奖——“约翰•毕克利奖”,成为自该奖1972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学者和女性获奖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007年7月7日,孙祁祥在北京大学2007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这样告诫即将离开校园、走上社会的同学们。
“没有我的父母,就没有现在的我。
” 在身边人的眼中,孙祁祥是北大教授,是一位经济学家,是北大经济学院的第一位女院长。
可在她的心里,自己首先是一个女儿。
谈起自己的父母,孙祁祥感念良多。
父亲孙子明是一位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战士。
在父亲身体还好时,几乎不跟他们兄妹谈起当年的峥嵘岁月。
后来 还是在父亲病重以后,孙祁祥才从父亲的一些老战友那里了解到父亲在战争年代的一些故事。
其人低调如斯! 文革期间,父亲在岳阳地区铁厂担任党委书记时,一天在厂外偶遇一老乡。
老乡问父亲在铁厂做什么工作,父亲反问他:“你看呢?”老乡说:“炊事员?”父亲说:“你好眼力,猜对了!”其人豁达如斯! 孙祁祥的母亲病故后,父亲与继母结为伴侣。
继母后来糖尿病进入晚期,80多岁高龄的父亲坚持亲自照顾老伴:一周几次送她去医院做透析,洗衣、做饭……无微不至。
继母去世以后,父亲廋到脱形,但无怨无悔。
其人深情如斯! 谈起父亲的故事,孙祁祥如数家珍。
父亲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发出温暖、明亮的光,陪伴着孙祁祥一路走来。
孙祁祥的母亲也是年少参军,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颇明事理。
孙妈妈常常教导女儿说“不说别人的闲话,也不要跟别人比,做好你自己”。
孙祁祥对此牢记心头,做人做事绝不斤斤计较,乃至一直被人评价“做人大气,不像个‘女人’”。
妈妈告诉女儿“读书是有用的”。
于是孙祁祥一直都保持着读书的习惯。
她说,从读书到教书再到写书,她大半 38 辈子都在与书籍打交道,不敢说“嗜书如命”,但对书绝对是“情有独钟”。
她认为,读书的功力之大,大到能让一个人从愚钝变为开化,从粗俗变为高雅,从平庸变为睿智,从羸弱变为强大。
她强调,读书更多的是为了内心的平和,为了思想的深邃,为了精神的富有。
“平凡、朴实、伟大……”孙祁祥用这样的词汇形容她的父亲母亲。
父母“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教导,成了孙祁祥一生的行事原则。
前些年,她每天再忙都要给父亲打个电话跟他聊天,“因为怕他孤独”。
2014年4月父亲中风后出现语言障碍,她每次只能通过保姆把手机放到父亲耳边叫一声“爸爸”。
父亲的保姆称她是“所见到的最孝顺的女儿”。
可孙祁祥难掩脸上的落寞与遗憾:“‘最孝顺的女儿’又怎么样呢?一年也见不了他几次,工作太忙……” 2015年9月,孙祁祥作为北京市优秀女性代表受邀去天安门观礼台参观阅兵仪式,但她打心眼儿里认为:“我是代表父亲去的。
” “父亲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
他的坚毅、勇敢;磊落、坦荡;自律、谦逊;正直、善良,是我一生追求的‘标杆’。
能成为他的女儿,我是何等的幸运、何 等的骄傲、何等的自豪!”孙祁祥在为父亲制作的《永远的战士,大写的人生——孙子明先生九十华诞专辑》中这样写道。
“女子自立,方能更强。
” 在经济学院一楼大厅会客区的墙面上,悬挂着北大经济学院这所著名学府百余年来各个时期院长(主任)的照片,孙祁祥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经济学界,男性更占优势,诺贝尔经济学奖至今只有一位女性得主,国内顶尖经济学家中女性也是寥寥可数。
百年学府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院长、首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荣膺“约翰•毕克利奖”的女性学者、首都女教授协会会长、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作为经济学界的铿锵玫瑰,孙祁祥实现了女性气质和学者风范的完美结合。
“女性的价值,就是自我存在和自我实现的价值。
”孙祁祥说。
少年时遇到的不公、上山下乡的磨炼、负笈求学的艰辛……孙祁祥在自立自强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淡定、走得坚实。
儿时部队来招小兵,她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却因为“鼻炎”未被录取。
父亲的老战友、招兵部队领导把实情对孙 39 祁祥的父亲和盘托出:“真正原因是‘政审’没通过,因为你是走资派、地主出身。
”除此之外,她在入少先队、入团入党时都因为“出身不好”而屡受“考验”。
下乡时,她每天第一个出工,最后一个收工,顺利入党;做话务员时,她不仅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还常常帮助接通被搁置的电话。
由于工作出色,短短3年,她从一名普通话务员成长为政工干部;作博士论文时,她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资料室、研究所和图书馆之间,焚膏继晷,完成了24万字的论文手稿,论文最终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留校任教后,为了编写保险学的教材,她殚精竭虑,甚至买菜、走路、睡觉时都在考虑书的内容,《保险学》出版后得到了学界前辈的高度评价,获奖无数,成为国内最畅销的教科书之
一。
孙祁祥的自立自强让她获得了成功,她对女性价值的思考也从未停歇。
在她看来,独特的女性话题来源于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女性争取自己权利的斗争。
从中国古代女人缠足到非洲一些国家至今保持的女性割礼的恶习,从各种对女性的摧残和歧视中我们看到了妇女解放运动的伟大意义;从莎士比亚的名著《哈姆雷特》中 “弱者,你的名字是女性”的贬评,到毛主席对“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称颂,我们从历史变迁中看到了女性的伟大力量。
人类发展的历史业已表明,妇女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衡量尺度,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她坚信,中国六亿妇女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最坚实的基础之
一。
她在各种场合对女性同胞谆谆叮嘱:善待自己,常怀感恩之心;每天三省吾身自己是否足够努力、足够优秀;做最好的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 “如果每位女性都能自尊、自立、自强、自信,都能做最好的自己,都能善待自己,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耐,那么,由每一个体所组成的女性集体就必然是坚不可摧的。
”2011年3月,她在第八届中国经济女性发展论坛上说。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 除了女性,孙祁祥最关注的另外一个群体是青年学生。
在众多荣誉中,孙祁祥最珍视、最在意的是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
40 孙祁祥教授和学生在一起 从本科毕业到博士毕业以后的多年中,孙祁祥不乏去政府机关工作的机会。
在此期间,也有很多公司来“挖”她,但都被她一一婉拒。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一种幸福。
这种感觉可能是很难从别的职业中体会到的。
”孙祁祥说。
从1986年她硕士毕业留在兰大教书开始,她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亲自培养的研究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就有100多位,他们都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
尽管工作很忙,孙祁祥仍然会抽空和自己担任导师的本科生谈心,了解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目前,“90后”“00后”正在成为大学校园的生力军,“利己主义”“以自我为中心”成为社会给这一代人打上的标签。
孙祁祥却非常看好新一代年轻人。
她认为,以前每个家庭有好几个孩子,而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这 些独生子女的所谓“自我中心意识”可以说是当下时代和特有家庭构成赋予他们的,我们不能因此完全指责孩子。
她说她身边现在就有许多敬业爱岗的“90后”,相信当国家和社会需要他们的时候,这些“90后”一定会挺身而出。
但她告诫“90后”:人的一生非常短暂,如果每天只想着自己,愉悦感不会持久;为他人和社会奉献,会觉得幸福快乐。
孙祁祥在2016年8月给新生的信中写道:我希望你们“感恩你所得,奉献你所能”。
在一次师生、校友聚会时,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发言说:“孙老师可以说是我们的精神领袖。
毕业这些年来,每当有困难的时候,我就会去翻翻本子,回想一下在校时孙老师对我们说过的话。
” “我是一个特怕辜负别人信任的人。
学生这样说,我一方面特有成就感和幸福感;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好有压力。
我必须要做好自己,对得起学生对我的信赖。
”孙祁祥说。
(文/新闻中心记者高雷李涛) 来源:北大新闻网编辑:安宁 41 周启衡:探寻生活的广度 提到环境科学与工程2012级本科生周启衡,她的朋友这样评价:“她对人性的美好有着特别执拗的信任,对未来有着特别光明的期许,对坚持的事情有不可动摇的决心。
” 拥有严谨的逻辑、跳跃的思维、以及令人惊叹的行动力;尝试改变,认真生活;诗酒年华,挑战多种可能性……这一切使得周启衡即使隐去哈佛和耶鲁双料offer、奖学金、CDMClub(清洁发展机制研究会)社长、院学生会文艺部部长这些光环之后,也依旧闪闪发光。
周启衡近照 引爆朋友圈的调查报告 2015年圣诞节前夕,一篇名为“北大学生‘看脸’行为调查报告”的微信推送,以刷屏之势引爆朋友圈,周启衡就是这份报告的设计者和制作者之
一。
“那是社会心理学的小组调查报告,我们不太想做那种特别学术、特别严肃的选题,当时只是出于好奇,觉得这个选题很好玩,大家平时总说‘颜值’、‘外协’,然后就想做这个方面的调查报告。
”周启衡说。
这份报告的调查结果与她预想的差不多,很有意思的一点在于,她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对自己的颜值不自信,反倒是大三大四的都比较自信”。
至于“引爆朋友圈”,周启衡则表示,最初想要做这个调查的时候,没有太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因而调查报告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并不在她的考虑之中。
这份“画风清奇”的调查报告,为周启衡的个人公众号带来大量粉丝,对她而言,这是一件既欣慰又矛盾的事情。
“公众号现在有几百位粉丝,不过我几乎不会在朋友圈转发自己公众号的文章,或者号召大家去关注啊什么的。
其 42 实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有的时候希望和别人分享一些情绪或者生活经历,可是有时候写的东西又不愿意给太多人看。
最初开通这个公众号就是想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情绪,写下只言片语,供日后打趣回味。
” 认真生活 周启衡的公众号内容很丰富:食谱、游记、影评、心情随笔、对诸如“贫富差距”“性取向”等问题的探讨,而这些不同类型的文章大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理性分析过程。
周启衡说:“我很注重逻辑推导,就是一环扣一环那种感觉,这样的话以后我发现哪里出问题了,还可以倒回去看。
这个推导的过程,包括回顾的过程是我很看重也很喜欢的。
” 当被问及这样的文风是否源于所学专业或者某位作家的影响时,她表示:“并不是因为我是理科生所以逻辑性强,很多文科生的逻辑性也很强。
如果一定要说是受哪位作家的影响,那应该是三毛吧。
我很喜欢她的文字,我觉得她的文字是很跳跃的、很有灵性的,我希望自己也可以那样。
” 正如公众号的名字“SSSummera爱生活”一样,周启衡本人也经常被打上“热爱生活”的标签。
但她认为“热爱生活”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很真实的、能够感同身受的生活态度,而不是可以作为性格特征的标签,或者说,这种状态是没办法“单拎”出来的,也不是一种很刻意的、目的性很强的东西。
“与其说热爱生活,毋宁说是认真生活。
” 修经双(经济学双学位)、排练舞蹈、参加阿卡贝拉清唱社、坚持健身,都是她“认真生活”的现实反映,但也只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周启衡认为,经双可谓是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一方面自己对经济很感兴趣,因为不了解所以想要了解;另一方面,生活在社会群体中,无论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其实都离不开经济。
除了知识以外,经双带给她的更多是观念方面的变化,引导她从不同的、更宏观的角度去看世界,而不是局限于眼前。
“以前觉得世界是机械化的,我觉得每个问题都是有它固定的正确答案的。
但修了经双之后发现并非如此,很多东西都是可变的、多角度多层面的。
”“我很喜欢周其仁教授的“新制度经济学”,因为之前学的都是古典经济学,所以这个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 43 之所以热衷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周启衡说是因为“想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状态”。
一年前,她开始接触肚皮舞,“我从小学习芭蕾舞,感觉舞蹈是一件特别能展现女性美,也特别培养气质的事情。
”而体验各种不同的舞种,对她来说,过程中所遇到的新奇与未知,就是一种享受。
在周启衡看来,人需要独处,但是这种独处应该适可而止,“我并不能忍受独居。
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是很有必要的,我很害怕无聊,如果没有人、不做事,那我会很狂躁,所以我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也是因为我需要、并且渴望跟不同的人去交流,然后看自己的状态处于哪个阶段,从而改进和完善。
” 一个不安定的人 旅行是周启衡众多的爱好之
一。
之所以喜欢旅行,也是因为“想要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想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因为走过很多的路,才能明白世界的差异性”。
大二那年,周启衡开始尝试独自旅行。
“第一次独自旅行是在大二的时候,我自己跑到马来西亚玩了几天。
”周启衡表示,一个人外出也不会感到恐惧,可能最初有一点儿,不过慢慢就好了。
之所以倾向于独自旅行,主要是因为“自己出行比较自由,不用去顾及别的什么因素”。
“我自己出去一般会住青旅,同屋的几个人也许来自不同的地方,出行目的也不同,但住到一起之后会有各种交流,比如说晚上逛夜市什么的可以相约一起去。
”这种状态,颇有“偶尔相遇,诗酒一场,便又如鱼儿,相忘于江湖”的率性洒脱。
“最初每次出去之前会查很多攻略,包括去看别人拍的那些很美的照片,然后对比自己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找到差别;后来就不做这样的准备了,因为变懒了吧,也因为想要更多未知的体验。
” 个人旅行体验之余,周启衡也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力量为世界做一些事情。
今年暑假,周启衡参加了一个项目,到肯尼亚支教一个月。
“一直就想去非洲,想看看沙漠、想感受一下那里的生活方式,刚好今年暑假有这个机会。
”当被问及“会不会在心理上对恶劣的条件有所排斥”时,她答道:“并不会。
一方面,其实我们住的地方条件还好,非洲虽然不是很现代化,但很干净,即使是公共卫生间都打扫的非常整洁。
另一方面,在一种环境中呆久了,也会慢 44 慢适应那里。
我在那呆了大概一个月,并没有特别排斥那里的环境,离开的时候也没有特别的不舍,不过以后还会去,因为我很喜欢那里。
” 周启衡说自己不是一个喜欢安定下来的人。
“至少现阶段不是,我还是在探寻生活的广度而不是深度,还在尝试各种改变。
目前并没有找到可以让我心甘情愿放弃一切的事物,可能之后会慢慢找到吧。
” 为什么不gap? 今年本科毕业的周启衡正处于gapyear(间隔年),拿到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双料offer的她,仿佛并不急于踏上学业的新旅途。
“之前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要gap一年,但我觉得,为什么不gap?毕竟现在还年轻,机会成本是很小的。
” “之所以决定gap一年,主要是想为接下来所读的专业做一些准备,因为我研究生要读publichealth,这跟我本科的专业差别还挺大的,而且我也想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多了解、多考虑,看看这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
现在在WHO(世界卫生组织)实习,目前就是看一些研究报告之类的,然后正在筹备一个重要会议。
” 对于周启衡的gapyear,她的闺蜜吴天悦则认为“挺正常的,完全不在意料之外”。
在她看来,周启衡“是一个对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很有想法的人,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有着很强的执行力和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坚持。
她决定去做一件事情就会立即去执行,这种执行力让人惊叹,也让人羡慕”。
决定gap之后,周启衡非常清楚地给吴天悦列出了她gap这一年的计划框架。
吴天悦说:“她的gap并不是随心所欲,也不是为了gap而gap。
甚至于,如果她gap一年之后觉得这个学科不太适合自己,然后重新申请,那我都不会意外。
” 谈到这个问题,周启衡的好友王宁则表示:“对于她的选择,在她最初有gap想法的时候,我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
周启衡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她会做很多思考,会对人生有不同寻常的感受和反思。
所以,我只是在静静等待,看看她会卷起什么样的龙卷风。
” 而gapyear之后,周启衡即将进入哈佛大学读publichealth专业。
之所以舍耶鲁而选哈佛,“很现实的一点在于,哈佛的这个专业比耶鲁的影响力和排名更好;另外就是,我觉得哈佛的氛围更petitive一些,也更适合我。
45 如果去耶鲁的话,我可能会更安逸一些。
但还是希望给自已一个更有挑战性和竞争力的环境吧”。
“毕业之后,可能会在美国工作,但最终肯定是要回国的,我觉得我很喜欢中国,一部分原因是乡土情感吧。
”周启衡笑言。
周启衡语调始平缓而温和,并没有因为哪个话题而表现得很兴奋或者很低落,那些在旁观者看来特立独行的想法和做法,对她而言,仿佛只是生活琐事,触手可及。
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 “生活,其实是多么简单的两个字,难得的是认认真真。
每天都在追逐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仰望那些遥远的不真实的人,连读书、爱情、养一只狗,都变成了一种梦想。
所谓诗酒趁年华,就是在有生之年认真生活,在黑暗中开出花朵。
” 来源:北大新闻网 编辑:白杨 46 刘道玉:读书到苦方觉甜 我在自传《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中,以“读书到苦方觉甜”的专章,叙述了我从私塾到大学再到留苏研究生的学习生活。
我并不是苦行僧,但经历归结起来就是一个“苦”字:小时候农村生活苦,十年寒窗苦读,工作中埋头苦干,怎一个苦字了得?但是,我并不觉得其苦,从苦中反而品尝到了付出代价的分量,也获得了某些成功的欢乐。
读书是苦事还是乐事苦与甜是相对的。
元朝诗人白朴的诗句:“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就道出了苦与甜的辩证关系。
人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体验,苦瓜明明是苦的,可南方人就爱吃,因为入口虽苦,却是越品越香甜。
读书也一样,有人觉得苦,有人却品到了甜。
宋元间学者翁森写了一首《四时读书乐》,其中有四句是这样的:“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与此同时,当时民间也流 行一首《四时读书歌》:“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过了秋天又冬至,收拾书箱过新年。
”这是一首“不学调”,视读书为畏途,以各种借口逃避读书。
为什么有人觉得读书是乐事,而另一些人认为是苦事呢?读书苦与乐的区别,既反映人们的生活态度,也体现了人们的世界观。
林语堂说:“有价值的学者不知道什么叫做‘磨练’,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苦学’。
他们只是爱好读书,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
……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
如果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
”我幼时受到的私塾教育,虽然是呆板的,却奠定了我的苦学理念,也初步接受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的启蒙老师,开宗明义就是要求苦学,他说:“苦,苦,苦,不苦何以通今古?”再后来,接触到四书五经,特别是孟子的名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47 获益更多。
孟子这段话的核心就是一个“苦”字,我从内心里接受了他的教言,认为这是实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抱负的必经的磨练过程。
什么人才是真的读书人读书人自然是必须立志于读书,但并非读书的都能称为读书人。
什么人才能称为读书人呢?1940年著名学者杨玉清曾著文写道:“以读书混文凭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混官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为时髦、为装饰的人,更不是读书人。
能辅世长民,能经天纬地,那才是中国之所谓的读书人。
”这说明,读书必须有正确的目的。
带着任何不纯的动机读书,就亵渎了读书的真正意义。
张载是北宋大儒,他屏居南山之下,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
这是读书人的境界,由于有了这种心境,他才能发出铿锵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一种理想,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但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沿着这个目标前进!读书、爱书、藏书,这是一种情怀。
毛泽东同志一生爱书、藏书、嗜书如命,总共读过10多万册书,对中国的文化典 籍,真正做到了烂熟于心。
直到生命垂危,逝世前7分钟还在听人念书。
这使他成为饱学之士。
善读书者有大才,他的一生,真正实现了辅世长民的理想,建立了经天纬地的业绩。
我一直都以“苦读知书味,创造乐无穷”两句话自勉。
在这两句话中,读书与创造和苦与乐都是对仗的。
读书不是目的,而创造才是应当追求的目的。
一般而言,读书是学习前人的知识,也就是间接知识,而创造则是发明体现新知识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理论。
读书当然是辛苦的,这苦不在于机体之劳困,而是冥思苦索之苦。
人们通俗说书读进去了,就是指通过苦读而真正理解了书的要义,这也正是学习好与学习不好的人最主要的区别。
读书虽然很辛苦,但如果能够用学到的知识从事创造,当新的发明胜利完成,或是得意之作最终诞生,那将会感到无限的快乐! 我们应该怎样读书中国人与西方人在读书上是有差别的,中国人强调“学以致用”,而西方人则更强调“学以致知”。
当然,“学以致用”是必要的,但仅仅停留在学以致用上就不够了,应进一步深化境界。
“用”和“知”有什么区别呢?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主席彼得·格鲁斯曾 48 说:基础学科是回答“这是为什么”,而应用学科回答的是“这有什么用”。
以此而论,学以致用只是回答应用问题,而学以致知则回答真知问题。
因此,在做学问上,我们不仅需要学以致用,还要学以致知,也即探究事物本源,发现以新理论、新技术为载体的新知识。
读书当然应有选择,不同专业和职业的人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书。
不过,除了职业之外,还要阅读一些陶冶人文素质的书籍,例如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著作。
我个人的经验是,尽可能地阅读经典著作,因为经典之为经典,不仅是经过长久实践的检验,而且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同,一般少有谬误流传。
大凡经典之作,多出于大师和名家之手,他们严谨治学的态度也反映在书中,如康德、黑格尔、笛卡尔、培根、罗素、弗洛伊德、穆勒、杜威等。
在我国文化典籍中,像《史记》、《红楼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都是传承千百年的名著,受益者不计其数。
读好书或是读坏书,是一个极有争议的话题。
不过,我认为对于成年人来说,读一些不同学术见解的书,甚至“反面教材”,也未尝不可。
在读书中,需要有比较和鉴别,这对于提高读者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是有好处的。
当今,网络技术十分发达,不少年轻人喜欢上网,而忽视读书。
虽然网络上存储着巨大的信息,但网络不能代替读书。
这是因为网络上的资料,是网站技术人员收集和综合的,往往不系统、不全面,也不见得都正确。
因此,应当把网上阅读与读经典著作结合起来,使之相互补充。
目前读书人不买书和不订阅报刊是很普遍的现象,这与做学问的要求是相悖的。
有人曾作过调查,一个拥有数万人的大学,有5000多名教职员工,可是订阅期刊的仅有250人,订阅报纸的只有430人。
这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风气完全不同,那时绝大多数教师都至少订2种专业杂志和一份报纸,人人专心向学。
现在,校园里停满了各式名牌的轿车,居室无不装修得富丽堂皇,但就是舍不得花钱买书和订阅报刊。
这显然不是金钱问题,可能是精神导向发生了偏移。
不少现代人的精神变得虚脱,信仰逐渐迷失,读书风气日衰,这预示着文化的危机,应该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读书是毕生的课题。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我已78岁了,中风14年,基本上是个残疾人,但仍然坚持“每日必读,每月一新书;每日必思,思有所得;每日必写,写有新意。
”在我看来,只 49 要生命不息,就一定读书不止!最后,我把高尔基的名言赠送给读 者朋友们:“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作者:刘道玉来源:微信号中国好书 曹文轩:读经典的书 阅读究竟有怎样的意义?以犹太人为例。
犹太民族诞生了许多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人,贝多芬、马克思、卓别林、毕加索、爱因斯坦……一个人口不多的民族,为什么会取得如此成就?除了勤劳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阅读。
犹太人已将阅读神圣化。
他们不会把书柜放在床的尾部,不能让脚对着它,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亵渎,书柜只能放在床头的位置。
小孩刚懂事时,父母就将《圣经》涂蜂蜜让小孩去舔,让孩子意识到书本是“甜”的,从出生起培养对书的亲近感。
这些细节都告诉我们阅读与一个民族的伟大息息相关。
所以,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从国民阅读抓起。
遗憾的是,当下,尽管国家已反复提倡阅读的重要性,但许多成年人还是 不爱读书,你跟他探讨阅读的意义,却无法将他从麻将桌上拉下来。
当然,我们还是抱着希望,那就是,当成年人打麻将的时候,他们还能够想起来,掉过头对儿子大喝一声,“看书去!”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当我们探讨阅读意义的时候,还有一个问题同样十分重要,那就是读什么书。
现在出书的门槛很低,想写书和想出版已经变得非常容易。
另外,商业化的巨大利润诱惑导致作家不能沉浸下来好好写书、写好书。
我曾经说过,“商业利润像一条狗一样,撵得我们不停地往前跑,往金山跑、往银山跑”。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就要冷静地去探讨和重视图书的选择。
对此,我常说三句话。
一是,天下的书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来给孩子打精神底子的,一种是打完精神底子之后再 50 读的。
老师和家长们应该鼓励孩子先读那些打精神底子的书,那些书,是真正帮助孩子们奠定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是帮助孩子打好人生基础的。
二是,人有人脉,地有地脉,文有文脉。
书也分为有文脉的书和没有文脉的书。
今天许多孩子手中的书是没有文脉的。
这些书对他们的成长和写作都无益处。
三是,书可以分为经典的和非经典的。
托尔斯泰 的书、鲁迅的书、《红楼梦》这些都是经典的。
我不是说孩子只能读经典著作,只是说要想打好阅读的底子、打好人生的底子,就应该尽量读经典的书。
把这三个提示送给大家,希望为青少年阅读提供借鉴。
作者:曹文轩来源:微信号中国好书 51 资中筠:中文是一种文化底蕴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人应该首先学好中文》。
那是2008年,为了迎奥运,媒体大肆宣传学外文。
打开电视,在记者的诱导下,街头各行各业的百姓似乎都在积极学外文,连在公园晨练的老大妈也说学了外文便于出国探亲云云。
与此同时,电视的字幕充满错别字,广告乱改成语成风,所谓“历史剧”中半通不通的对话,人物的称谓混乱:称对方父亲为“家父”,自己的妹妹为“令妹”,把自己家叫做“府上”等等,不一而足,惨不忍睹。
所以我有感而发写了那篇文章。
现在似乎忽然走到另一个极端,强调学中文、弘扬传统文化了,就要压缩外文,在高考中降低外文的分量。
似乎学中文和学外文互不相容。
我必须首先声明,我主张学好中文绝不是与外文相对立,也与现在以所谓“国学”抵制普世价值无关。
更不赞成那种让小孩子穿着古装读《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做法。
不过我的确坚持中国人首先要学好中文,是作为一种基本文化底蕴的养成。
中国人为什么要学好中文?我们每个人都是用母语思考的。
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与他的母语的程度有很大关系。
汉语自成体系,与其他语言都不相同。
一个欧洲知识分子往往精通几国西方语言,都可以运用自如,可以有双母语,甚至三种母语。
但是不论中国人还是其他国家人,同时精通汉语与一门西方语言而都达到母语的程度的,是极少数。
这是指真正的“精通”,运用自如,而不是一般的“流畅”。
近日许渊冲教授上电视朗读,引起热议。
像许老那样在中、英、法三种文字之间互译,而且能译诗,达到那样出神入化的水平,着实令人钦佩,但这绝对是特例。
本人大学专业是外国文学,至少十岁以前开始学英文,而且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工作是做翻译,但是自问外文的运用无论如何与中文不可相提并论,就翻译而言,从外文译中文尚可,而从中文译外文,特别是文学作品,从来不敢自己定稿。
52 中文(这里指的是汉文)有两大特点:
一、口语与书写文字是两套,这是 汉语对用拼音文字的外国人说来最难学之处,等于要学两遍。
所以普及比较难。
好处是虽然方言发音非常复杂,文字是统一的,就是现在一般认为是自秦朝开始的“书同文”。
不像印度,由于每一个邦都有自己的文字,到现在还得用英语为官方语言。
生为中国人,说话已经不成问题,“学文化”就是从识字开始。
能正确地读、写、用多少字和词就成为衡量基础文化程度的重要标准。

二、成语、典故特别丰富,并已融入日常话语中,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正是汉文的魅力所在,也是几千年文明的积淀。
对成语、典故的运用也成为写文章的一大艺术。
当然不能要求人人都是文章高手,但是基础的语文教育至少应该严格规范,应该有一定的要求。
依我设想,一所合格的完小(六年级),其毕业生应该能写通顺的白话文而极少错别字,初中毕业则应掌握常用的成语、典故而不出错。
能流畅地阅读一般文学作品,有进一步提高的自学能力,这就算有了文化基础,以后无论学什么专业,包括外文,那是个人的选择了。
所以现在乱改成语是对中文极大的破坏。
比起上一代的人——我的老师、父母辈,我的旧学底子差多了。
但是与下一代相比,又好像学得稍微多一些,就是我的同代人,情况也很不一样。
举一个例子,有一次一些人随便聊天,有人说到了某些大人物的糗事,我脱口而出说真是“墙有茨”。
一位专门研究古诗词的大学教授非常惊讶,说你是学外文的人怎么还知道“墙有茨”?(《诗经》:“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以后“墙有茨”就隐喻宫庭中的秽闻)。
老一代的人说话不喜欢太露,一般爱用隐喻,这是很寻常的比喻,我少时就听大人说过。
而在那位比我年轻的教授看来,这种典故只有他那样的古典文学专家才懂。
说明我这代读书人一般常用典故,到这一代人就成为专业知识。
这还不是年龄的“代”,而是学校的教育和文化氛围的变化。
因为我在改革开放以后初访美国,遇到台湾来的学理工的年轻人,谈吐和脱口而出的成语,就与我们这代人没有什么差别,因为他们的中学国文课本与我原来学的差不多。
每个人本能地都用母语思考,所以对母语的修养越深,能调动的资源、语汇以及联想就越丰富。
当然语言也是有 53 发展、变化的,时下的许多新的网络语言,老一代的人就跟不上了。
不过要成为汉语文化的一部分,还有待时间的淘洗。
个人学中文的经历和体会我的中文熏陶来自三个方面:家庭、学校和自己乱看书。
我只是个案,有我们这一代人的普遍性,也有特殊性。

1.家庭我最早知道的诗就是“春眠不觉晓”,那是我3岁的时候,早晨起来正好外头下雨了,我母亲一边给我穿衣服,一边吟这首诗,用她的方言湖州调吟。
每一个地方的方言不一样,吟的调子也不一样。
我母亲是湖州人,所以她就是用湖州话吟。
我到现在想起“春眠不觉晓”这首诗,自然心里就出现湖州调。
还有其他的,比如说《滕王阁序》后头的两首七绝,在我印象中也是湖州调,像唱歌一样,现在还会唱。
我中学有一位国文老师是河北人,他在课堂上教那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就是用河北调来吟的。
所以我现在想起这个诗的时候,就出现那个调,与湖州调完全不同。
吟诗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记得住,跟唱歌一样,而且对音韵、平仄自然而然就熏出来了。
但是用普通话是很难吟的,连 有的韵脚都不对。
听说中文吟诗已经申请联合国非物质遗产,不知确否。
我大约五岁上一年级的时候,我母亲就教我念《论语》,只是挑一点,不是念很多,也不逼我背,就让我知道一点。
有一段经历虽然比较短,对我影响却很大。
在我初中的国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是“郭子仪单骑退回纥”,选自《资治通鉴》。
老师讲得特别生动,使我对郭子仪这个人发生很大的兴趣,于是对《资治通鉴》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很想知道《资治通鉴》是怎么样的一套书。
特别是小学课本就有“司马光打破缸”的故事。
原来作者就是这个司马光!更加好奇想看这书了。
碰巧,我父亲有一位朋友家里藏了很多线装书,我现在已经忘记具他怎么知道我想读《资治通鉴》,对我非常嘉许,居然就送了我一套《资治通鉴》(可能他正好要搬家,处理书籍),我还记得是好几排木匣子摞起来,大概是很好的版本,当然现在早已不知去向。
我那年暑假(大概是初中三)没事,就开始出于好奇,从头一本一本地看《资治通鉴》。
其实也不见得都懂,挑着看。
书里每隔几段,就有“臣光曰”,就是司马光的评语,表达他对这段历史的看 54 法。
因为是写给皇帝看的,所以称“臣”,这可能也是古史的一个传统。
《史记》里头不是也常有“太史公曰”吗?我忽然兴起,一段一段把那个“臣光曰”抄在一个本子上,同时也作为练毛笔字。
但是为了要说明他这一段评语说的是什么事,我就得把前头的那段历史事实用自己的话做一个简要说明。
这样抄了一段时间以后,被我们家的一位常客发现了。
他姓郝,是我舅舅的同学,我母亲对他非常尊重,称他为“郝大哥”。
让我叫他“郝寄爷”,是干爹的意思。
那个时候在我心目中他是老头儿,但他事实上大概不到50岁。
他学问很大,什么都会,从前有一种全科的中学教员,从数理化到国文英文都会教,缺什么老师他都能补上去。
当然最重要的是国文,他的旧学底子非常厚。
我最爱听他讲话,有一肚子掌故,外带发牢骚、骂一切看不惯的人和事。
他看到了我抄“臣光曰”的笔记本,突然对我写的史实概要很欣赏,认为概括能力很强,觉得孺子可教,说了一句“可以与言《左传》矣”。
于是乎他就开始主动教我《左传》,讲得特别生动,使我对《左传》产生很大兴趣。
因为《左传》从文字来讲,跟《资治通鉴》很不一样,它太简练、古奥,以我当时的程度要是 没人讲解,是很难靠自学读下去的。
他给我讲也是选读,加上他自己的见解,像讲故事一样,特别生动,而且常使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而且发现日常用的许多成语原来就典出《左传》。
例如“疲于奔命”这个词原来与一个叫公申巫臣的故事有关系,等等。
这样,我对《左传》越来越感兴趣。
郝寄爷其实教我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的启蒙好像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不仅是对《左传》的兴趣,而是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和故事在我心目中活起来了。
至于下决心通读《左传》,那是很后来的事了。
实际上,我至今也并不是所有文字都通了,很多地方我还得看注解。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是我最早,以这种方式接触到的古典的东西,而且是当时那样年龄的孩子一般比较少接触到的。
我举这段经历是要说明一种自然的熏陶,没有人逼我,那位郝寄爷也不是母亲请的家教,专门教我念《左传》的,并没有这样的意思。
碰巧遇上了,也算是我的幸运。
这也形成我一种学习的模式,后来学外国文学也是一样,常常是由于一个篇章,一个人物,引起我查找原出处以了解某部著作全貌的兴趣,然后再四处开花,延伸开去。
55 那时候天津也有外国学校,类似现在的国际学校,所有一切课程除了中文都用英文教学。
太平洋战争之后,学校里英文让位于日文,英文程度下降。
我父亲有些我们看来比较“洋派”的朋友就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主要为了学好外文。
父亲对此略有动心,可是我母亲坚决反对,她认为假如中文底子不打好的话,这个人的思想不会深刻,洋文再流利,毕竟还是中国人。
外文以后可以补,中文错过了就补不回来了。
所以我继续留在原来的学校。
我很感谢她这个决定,也认同她的看法。

2.学校我在天津上的耀华学校是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高中三年级,十二年完整的学校。
那是一所很好的学校,其他方面不讲,这里只讲中文教学。
中文和数学是最主要的主课,一星期至少五堂。
小学课本是国民政府教育部审定的,第一课就是“大狗叫,小猫跳,小弟弟哈哈笑”,完全是白话。
但是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另外加一点文言文选读。
我最初读的是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琅琅上口,很快就会背。
中学六年的课本大约文言白话各半,文言的课文好像是基本按年代排,例如初中一主要是先秦文章,初二秦汉文……高三是晚明和清朝 的文章。
但也许不完全按朝代排序,还有按难易排序。
老师在课堂上重点讲的都是文言文,他觉得白话文用不着太教,挑几篇做一点提醒,自学就行。
所以我印象深的都是古文。
我们那个学校很特别,中学六年基本上作文都做文言文,国文老师的理论是,文言文做好了,不怕白话文做不好,以后有的是机会写白话文。
这也许有一定的道理,我后来当然主要都是写大白话,完全没有困难,但是文言文的底子无形中对文风通顺、简练,和遣词造句的推敲是有帮助的。
除了国文课之外,另外还加了“经训”,这好像也是我们学校特有的。
每星期一堂,从小学六年级开始《论语》,初中一是《孟子》,初二是《大学》和《礼记》,初三是《诗经》,高一是《左传》然后到高二改成“中国文学史”,这是国文课以外的。
到高三的时候我们有一位老师是个看起来很冬烘的老头儿,据说是前清的秀才,他教我们《小学》《尔雅》《说文解字》。
可是那个时候我们大家都准备考大学了,对那些东西不感兴趣,根本就听不进,他在黑板上写,我们在底下偷偷干别的,或者做数字习题或者做英文练习。
所以我对于说文解字一点没学进去,但是高二的中国文学史那个老师讲得非常好,非常 56 生动,每个朝代都挑一点东西讲,而且讲很多野史里头的东西,我们都听得兴趣盎然。
这样说起来洋洋大观,好像读了一大堆古文,四书五经,其实我们只读了三书二经,还只是少量选读,不可能像前人那样从头到尾每一本都读。
但是这样浅尝辄止跟没有接触过是非常不一样的,选读的多是比较精彩、有用的,我们对成语、典故的出处了解许多,而且对于汉文的美有了鉴赏力,对于过去的那些人和事觉得特别好玩,古代士人的境界、他们的幽默感、他们的表达方式,都使我对我们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非常深的感情。
是很有趣、很美丽的,这么一种感觉,而不是非常苦的、非常枯燥的感觉。
我觉得这个感觉应该归功于老师,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碰到的,那些老师每一个都可以成为模范教师,他们都是全心全意的,对教的内容自己非常投入,特别欣赏。
他(或她)给讲一首诗的时候,自己就先摇头摆尾击节赞赏,甚至自己感动得都要落泪的地步,你就跟着她一块欣赏,一块儿感动。
而不是为了将来要准备考试而使劲记。
所以有人说“五四”以后中国文化断裂,至少在我身上我自己感觉是没有断裂的。

3.课外乱看书我学生时代自己读的杂七杂八的东西远远超过课堂教的。
商务印书馆出的幼儿文库、少儿文库、中学生文库,是我最早的课外读物,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特别是其中有讲成语、谚语故事的,非常有趣而且有用。
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读物。
我家其实藏书不多。
一般人以为我算出身“书香门第”,一定家藏万卷书,因此有广泛阅读的条件。
其实不然。
由于住房一直不宽敞,我父亲没有自己的书房,家中几乎没有什么藏书。
我父亲陆续买了不少书都放在办公室,说以后给我。
但是他1952年他调北京工作时全部捐给了天津图书馆,我根本没有见到。
我较早的乱翻书是小学
五、六年级,那两年因躲天津水灾,住在上海舅舅家,他家有一个壁橱,堆满了各种新老书籍,没有整理。
我没事就钻进去弄得灰头土脸,着实狼吞虎咽看了不少书。
从武侠、神怪到红楼梦、巴金的《家》、《春》、《秋》,冰心的《寄小读者》,还有翻译小说:福尔摩斯、大仲马、莫泊桑,等等,真正的“乱”翻书,完全自由放任,生吞活剥,没人管,也没人指导。
不过每遇有趣的东西、或有心得,就与年龄相仿的表姐们交流、传阅,乐趣盎 57 然。
那个时候还接触到一些新文学,有些杂志里的作品,我感到很新颖,后来才知道那就是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
到高中的时候还有很多书是同学中互相传的。
例如有些笔记、小品,就是有一个同学家里的藏书,像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等在当时就有点属于“少年不宜”了。
我们那时学习比较宽松,放学后家庭作业比较少,所以有许多闲暇看闲书。
母亲虽然对我管教比较严,但只要成绩单使她满意,对我看书从不加干涉。
我主要是养成了“读字”的兴趣,不一定是看书,逮着什么看什么,对一切有字的东西都好奇,包括买东西包的报纸,都要看一看。
有时竟然也会有意外的发现。
所有这一切对我主要是起文化熏陶的作用,形成一种审美趣味,后来不论怎样从事“西学”,周游列国,或是强制“思想改造”,这种熏陶形成的底色是很难改变的。
过去是不自觉的。
到了晚年日益精神“返祖”,才意识到什么叫“文化底蕴”。
我从古文体验到的思想情怀读文章、诗词,不是读字典,必然包含着思想、情怀,或者至少表达某种意境吧?那么我从这些古文中受到什么 感染和影响呢?今天不说外国的或现代的东西,那是另外一个题目了。
我觉得我得到的感染不是三纲五常、忠孝节义那些东西。
有一些传统道德是自然而然贯穿在家教和学校教育中,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什么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等等,这不是从书本里头学来的。
今天回头来看,读的那些中国书给我留下印象较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士大夫的忧患意识我所生活的时代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内忧、外患。
我成长的最重要的时期是抗日战争。
所以文天祥、岳飞、辛弃疾、陆游等的作品必然特别往心里去。
像“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总之是痛感国土沦丧,总是想着要恢复国土。
班超投笔从戎,祖荻闻鸡起舞,还有杜甫写离乱的诗,等等。
这个大家都熟悉,就不多讲了。

2.厌战、渴望和平中国几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从来战乱不断。
所以文学作品中这方面的内容很多,而且很动人。
我小学六年级最早读到杜甫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哭声直上干云霄……”就有特别感动。
还有像“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人人都耳熟能详的。
作者曹松不太有名,全诗也很 58 少人记得,但是这句话流传千古,因为太写实,太深刻了。
很久以后,我见到一本加拿大作者写的小书,题目直译是《将军们死在床上(GeneralsDieinBed)》,意思就是在战争中战死沙场的大量是普通士兵,而将军们功成名就,全身而退,得以死在病床上。
有人问我,对这个题目有没有恰当的译法,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后来这本书是否有中译本,我不得而知。
还有两句名句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当年程砚秋曾经排过一出戏,就叫《春闺梦》,用的就是这首诗的意境,一位少妇思念远征的夫君,梦里相逢,其实他已经战死了。
程砚秋是京剧演员中最有思想的。
他是在抗日胜利后四十年代后期排这个戏,但是被国民党给禁演了,因为那时已爆发内战,这种反战剧影响士气,不利“剿共”。
到了新朝,他又想演这出戏,还是没有被批准,因为在“斗争哲学”统治下,“和平主义”自然在批判之列。
从古到今,普通人受战争之苦,追求和平,与统治者的野心往往相左。
最使我动心,对战争的残酷表述得最深刻,反战最彻底的是《吊古战场文》,那也是我在中学时期读到的:一开头就气势非凡: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作者感叹“伤心哉”!紧接着就问是秦、汉还是近代?其实都一样。
以下大段文章历数自古以来的有名战役,想象战场的残酷和惨烈景象,结论是,秦起长城,汉击匈奴都使生灵涂炭,因此“功不补患”。
把那些帝王的“丰功伟绩”都给否定了。
最后一段有几句简直是撕心裂肺,我永远难忘: “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足如手?谁无夫妇,如宾如友?生也何恩?杀之何咎?”老百姓活着的时候得到过什么恩泽?现在他们犯了什么错,就这么给杀死了?而且“其存其没,家莫闻之。
人或有言,将信将疑”,“吊祭不至,精魂何依?”就是说家人对他们的生死还不明,连吊祭都不知到哪里去吊,死者不知魂归何处。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悲惨境界?最后只能归之于命,从古就是这样,“为之奈何”。
这篇文章对一切征伐否定得非常彻底。
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古今王侯的功名都建立在百姓的白骨之上,而他们是享受不到胜利成果的。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血泪之 59 作,是对“一将功成万骨枯”最好的诠释。

3.民间疾苦民间疾苦其实和战乱分不开,老百姓除了赋税之外,还有一项沉重负担是服徭役,就是征兵,或者劳役。
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是教科书经常选的。
我想着重提的是白居易的“新乐府”和“秦中吟”。
有好几十首,每一首诗都是讲一种劳动人的疾苦,主要是手工艺者或者农民,覆盖面极广,而且都有一个鲜明的对比。
就是和宫廷、权贵的那些穷奢极侈享受作对比。
作为诗,文字非常美,在形容各种美丽的东西的时候,既写实又浪漫,想象力十分丰富,然后最后总有点睛之笔,点出他要表达的感慨和悲愤。
以《缭绫》为例,这是我特别欣赏的《新乐府》诗之
一。
“缭绫缭绫何所似?
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这四句开头就不凡。
你想像一下,月光下的瀑布,哗!一大匹白缎子挂下来,接着描述本色织锦的花样。
然后就是宫里来加工订货了:“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就把一匹白绫子给染成绿的了,这几句该有多美! 然后“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是江南贫寒人家的女子织给皇宫里的宫女穿。
接着讲怎么裁剪制成衣裳:从“广裁衫袖长制裙”,到“转侧看花花不定”这四句是讲制成的衣服。
你就可以想像那宽袖长裙,简直漂亮极了。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皇帝把这赐给跳舞的宫女了。
但是这么精心制作的衣裳只穿一次,弄脏了毫不爱惜。
“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蹋泥无惜心。
”最后,白居易教训那些宫女:“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对这个“扎扎千声不盈尺”,我有一个体会,就是在“文革”中下放河南农村,那里冬天妇女都织布,还是用那种相当原始的织布机,面幅很窄,不是用丝线而是自纺的棉线,织的是粗布,效率也很低,一个冬天织不了多少。
我经过老乡门口,听见“卡拉塔、卡拉塔”的声音就想起白居易的“扎扎千声不盈尺”。
这首诗最后结尾是:“昭阳殿里歌舞人。
若见织时应也惜”。
我举这首诗,因为它比较铺陈、辞藻丰富,那些对织锦的描述简直美不胜收,同时对“越溪寒女”的深刻的同情也跃然纸上。
当然这种情况贯穿在很多首诗中。
只能很简单地再举几个例子。
60 例如《红线毯》,也是宫里的加工订货,前半形容那地毯花色特别美,又厚又软,还大得不得了,卷都卷不起来,“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想象一下:这么大一块地毯,一百个壮汉抬着它,从安徽一直走到长安,这是一个什么景象?宫里头特别喜欢,于是乎就“年年十月来宣州”,然后“宣州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他特别的卖劲,讨好,这是“政绩”啊!最后白居易教训他了:“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这个几句话掷地有声,非常尖锐。
《轻肥》,比较短小精悍,主要形容权贵们的宴席,全国各地的珍馐美食,吃得酒足饭饱。
最后两句是大家都知道的名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跟前面的吃喝对比,有极大的震撼力。
还有《卖炭翁》,这篇好像课本里头常选的,不过我还忍不住想提一句是我每每为之心酸的,就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我们设想一下,那个老头儿,在冰天雪地里穿着单薄的衣服,还希望天冷一点,炭能够卖个好价钱。
但是最后这个希望也落空,这里市场规律不起作用,他那一车炭全 被有权的人抢走了,只扔给他两段绸子。
比城管对小贩还厉害。
白居易的《新乐府》和《秦中吟》几乎都是这样子的,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对那些奢华的东西都描述得笔底生花,对比出另一种人的悲苦,更加触目惊心。
还有一个特点是他所讥刺的不是一般的

标签: #视频播放 #java #声音 #帕萨特 #品牌 #本田 #雪佛兰 #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