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亚美编于超值班主任苗卫国
【书摘】
“无它”原来是古人相见的问候语
◎许晖
《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作者:许晖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无它”一词,今天更多地写作“无他”,而且口语中极少使用,多用于书面语,意思是“没有别的”,或者表示没有二心,专
一。
但是在古代,这个“它”字可是大有讲究。
《说文解字》:“它,虫也。
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
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
”其实,“它”就是“蛇”的本字,从“它”的甲骨文字形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已故的著名文字学家徐中舒先生在《甲骨文字典》中解释说:“象蛇之头、身、尾形。
”上古时期,人们或穴居或草居,每以蛇多为患,因此人们见面时,总是心有余悸地来上一句:“无它乎?”亲爱的,你家里有蛇出没吗?你最近被蛇咬过吗?后来“它”从对蛇的称谓引申为第三人称代词,人们就再也不知道这个称呼的本源了。
关于“它”和“他”的区别以及演变,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一书中总结得很清楚:“上世居处草野,虫蛇为患,人恒苦之,故相见之顷,辄以有无蛇为问。
人情于所畏忌,不敢直呼其名,常以彼物为称,遂引 申它为称彼之词矣。
古无他字,假它为之。
后增人旁为佗,而隶变为他耳。
蛇本它之后起增偏旁体。
今读蛇为市遮切,与它分为二字,非古意也。
”其义甚明。
继“无它”之后,还有一个通行的问候语:别来无恙。
朋友们相见或者写信时通常总会来上一句“别来无恙”,表示问候。
同蛇患一样,上古时期,“恙”也是一种常见的疾患。
东汉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佚文)中解释说:“无恙。
俗说:恙,病也。
凡人相见,及通书问,皆曰‘无恙’。
谨案:《易传》:‘上古之世,草居露宿。
’多被此毒。
恙,噬人虫也,善入人腹,食人心,人每患苦之,故俗相劳问者云无恙,非为病也。
”按照这种说法,“恙”是一种在草丛中聚居的虫子,这种虫子的特点是“善食人心”,简直像食人虫,而不是一种疾病。
中国第一部词书《尔雅·释诂》中则解释说:“恙,忧也。
”意思是忧心,因此“恙”从心。
唐代学者颜师古据此在《匡谬正俗》一书中辨析道:“凡言无恙,谓无忧耳,安得食人之虫总名恙乎?” 还有一种解释更有趣,出自托名西汉滑稽大师东方朔所著的《神异经》。
该书《中荒经》中写道:“北方有兽焉,其状如狮子,食人,吹人则病,名曰。
恒近人村里,入人居室,百姓患苦。
天帝徙之北方荒中。
”据此则“”为一种猛兽。
王利器先生在《风俗通义校注》中认为“与恙为二字,合而一之,《神异经》诞矣”。
综上所述,针对“恙”这个字,古代学者共有三种观点:或为虫,或为忧,或为兽。
不过,从医学上来说,“恙”其实就是恙虫,又称恙螨,可引起恙螨皮炎。
恙虫病就是感染后的恙螨幼虫叮咬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恙螨寄生的地方通常是杂草丛生的野外环境,上古时期卫生条件差,人们露宿野外,因此常常会患上恙虫病。
恙虫病既然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古人见面的时候,生怕传染给自己,于是先互相问一句:“别来无恙?”亲爱的,您身上到底有没有恙虫啊?如果有的话可得说实话,千万别传染给我啊!久而久之,“别来无恙”失去了最原始的含义,由生怕传染的担心询问变成了一句透着亲热和关切的问候语。
“别来无恙?”跟“无它乎?”的语气几乎一模一样,胆战心惊的样子如在眼前,十分有趣;也由此可见上古时期,食物的匮乏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第一位的担忧,最切近的威胁倒是蛇患和恙患。
至于今天人们见面的问候语“吃了吗?”,是后来荒年日多,或者战乱越来越多,食物匮乏所导致的。
【书荐】 《万物生灵》: 冯骥才给孩子的散文 ◎川艺 《万物生灵:冯骥才给孩子的散文》作者:冯骥才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万物生灵:冯骥才给孩子的散文》是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常客———冯骥才先生为孩子们量身编选的,以“自然”为统摄,书写植物、动物、季节以及童年记忆中难忘的人物等等,让孩子在优美易懂、温暖阳光的字里行间,感悟大自然的真性,而这些原本就是最接近于孩子的天性的。
在课本中陪伴我们成长的冯骥才冯骥才先生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写作,2018年以七十多岁高龄仍有新长篇问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即以《神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小说名动文坛,后却主动淡出文坛转入传统文化抢救工作,至今仍以其深厚的使命感为人称道;在此期间他也并未完全放弃写作,不时蹦出一两篇令人击节的市井奇人小小说,如《俗世奇人》《三寸金莲》等,散文的写作也未曾间断,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在另一个层面产生了始料未及的影响力,即进入语文课本,通过一代代孩子的学习,深入民间、深入人心,实现“文”根本意义上的社会功能和经典化,用冯骥才自己的话说“:课文往往还有育人的意义和范文的性质。
”这也是冯骥才的作品之于孩子的特殊意义。
事实上,冯骥才本身就是充满童心的作家,好友王蒙曾经说他“在精神上更像是个孩子”。
冯骥才:教育的根本是心灵教育冯骥才的文字大多温暖、阳光,尤其是触及他偏爱的小生灵时,无不充满柔情和纯真,他非常乐于去发现、体贴现实中的美,极具感染力地给人传达一种天真、乐观、向上的力量。
看他如何写阿尔卑斯山上的海蒂:“小海蒂蹲到花前,用手指轻轻抚摸花瓣,口里喃喃地说:‘你们好吗?我好久没看见你们了,你们多可爱呀!’也像对一只小兔或小鸟说话,认真、倾心、投入,叫人看了好感动!孙参赞说,她天天早晨起来,都要抚摸房前那些小树的嫩叶新芽,这样说上一遍。
”孩子的天性是最接近于大自然的,孩子理应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大人们是属于社会的,孩子们则属于大自然。
”冯骥才如是说。
然而,在当下的成长环境中,我们的孩子离“自然”越发遥远了,他们最需要的可能正是这样的“纯真教育”,回归属于孩子的天性,丰富孩子的心灵天地。
在冯骥才看来,“教育的根本便是心灵教育”,“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心灵教育”才是根本,就是“时时注意给这片天地浇灌真善美,播种爱与博爱,注入情感和正义感,以及纯正的价值观;促使他们心灵这片天地美好、丰富和健康”。
本书是给成长中的孩子们的温暖陪伴,也能让成人的我们再次回顾纯净的校园阅读时光。
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辑“温柔小生灵:人类的童年本与动物相混”、第二辑“草木生灵: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第三辑“美的心灵:孩子最初的人生思索”、第四辑“时间里的精灵:美的历程中那些看不见的使者”。
书中《珍珠鸟》《花的勇气》《挑山工》等多篇文章多次被选入义务教育教材,优美易懂的文本,具有“育人的意义和范文的性质”。
【书评】 百年五四与青岛 ◎青雅 《百年五四与青岛》作者:张荣大张树枫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岛出版社推出新书《百年五四与青岛》。
本书追根溯源,真实客观地阐述五四运动是一个整体,青岛不仅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而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不是插曲,而是主唱,五四精神有青岛元素。
青岛原本是一个小渔村,1891年经清廷派兵设防建置,1897年11月德军采取炮舰政策大举进犯占领青岛,并在1898年3月6日强签了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德国强租殖民青岛达17年之久。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掌管北洋政府大权的袁世凯不顾主战派的力劝,一意孤行宣布恪守中立。
就在袁世凯宣布恪守中立第二天,日本内阁竟在8月7日连夜紧急召开会议通过参加一战的决定,在中国青岛开辟了亚洲第二战场。
并于11月7日攻占青岛,次年与北洋政府签订了意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压缩版“中日民用四条”,占领青岛8年。
在一战中,中国赢得了战胜国地位。
一战胜利后召开的马拉松式巴黎和会从1919年1月18日开幕到4月底只进行了一大半议程,但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回青岛主权和山东权益却变得越来越渺茫,那份充斥日本与列强合谋出卖国际公理的《凡尔赛和约》第156~158条,明文规定除德国在山东所获得的一切权益外,又追加了更多权益,打包转交给日本。
中国人民曾是那样的善良和单纯,然而,善良和单纯的中国人民受到了欺骗。
5月2日,当时的北京政府以密电通知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可以签约,事实让中国人民彻底清醒了。
那些新闻记者和社会名流,通过各种渠道将巴黎和会的真相和中国面临的十万火急形势传到国内,青岛导火索终于点燃,引爆了五四运动。
北京13所院校3000多名学生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两万份罗家伦起草印刷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很快飞向北京街头,游行队伍派人到美、英、法、意各使馆投递了《说帖》,随后发生了火烧赵家楼的曹汝霖宅邸、痛打章宗祥事件。
斗争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上海成为罢课、罢市、罢工“三罢”斗争的主战场,工人阶级迅速走上历史舞台,成为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主力军。
面对全国性的斗争,北洋政府终于向人民屈服。
半个多月后中国代表又于6月28日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中国外交虽败犹荣。
为完成收复青岛主权和山东权益大业,中国人民继续不屈不挠地抗争。
在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的华盛顿会议上,经过各方努力和中日反复谈判,终于在1922年2月4日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1922年12月10日正午举行了隆重的青岛回归庆典,五四运动才真正画上了句号。
首部《百年五四与青岛》专著,力求讲清楚为什么清政府在小渔村青岛设防?为什么德国黑鹰很早就觊觎青岛?为什么日借一战从德手中夺青岛?为什么面对侵略奋勇反抗不间断?为什么一战之后酝酿世界新格局?为什么青岛成为五四运动导火索?为什么中国拒签巴黎和约长志气?为什么五四博大精神能传承百年?为什么青岛弘扬五四精神走在前等22个问题。
五四运动走过了光辉的一百年,历史作证,她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
五四精神传承了光辉的一百年,历史作证,她的光辉将继续普照大地。
五四运动与青岛,有永远的不解之缘。
青岛,永远走在弘扬五四精神的路上。
一。
但是在古代,这个“它”字可是大有讲究。
《说文解字》:“它,虫也。
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
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
”其实,“它”就是“蛇”的本字,从“它”的甲骨文字形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已故的著名文字学家徐中舒先生在《甲骨文字典》中解释说:“象蛇之头、身、尾形。
”上古时期,人们或穴居或草居,每以蛇多为患,因此人们见面时,总是心有余悸地来上一句:“无它乎?”亲爱的,你家里有蛇出没吗?你最近被蛇咬过吗?后来“它”从对蛇的称谓引申为第三人称代词,人们就再也不知道这个称呼的本源了。
关于“它”和“他”的区别以及演变,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一书中总结得很清楚:“上世居处草野,虫蛇为患,人恒苦之,故相见之顷,辄以有无蛇为问。
人情于所畏忌,不敢直呼其名,常以彼物为称,遂引 申它为称彼之词矣。
古无他字,假它为之。
后增人旁为佗,而隶变为他耳。
蛇本它之后起增偏旁体。
今读蛇为市遮切,与它分为二字,非古意也。
”其义甚明。
继“无它”之后,还有一个通行的问候语:别来无恙。
朋友们相见或者写信时通常总会来上一句“别来无恙”,表示问候。
同蛇患一样,上古时期,“恙”也是一种常见的疾患。
东汉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佚文)中解释说:“无恙。
俗说:恙,病也。
凡人相见,及通书问,皆曰‘无恙’。
谨案:《易传》:‘上古之世,草居露宿。
’多被此毒。
恙,噬人虫也,善入人腹,食人心,人每患苦之,故俗相劳问者云无恙,非为病也。
”按照这种说法,“恙”是一种在草丛中聚居的虫子,这种虫子的特点是“善食人心”,简直像食人虫,而不是一种疾病。
中国第一部词书《尔雅·释诂》中则解释说:“恙,忧也。
”意思是忧心,因此“恙”从心。
唐代学者颜师古据此在《匡谬正俗》一书中辨析道:“凡言无恙,谓无忧耳,安得食人之虫总名恙乎?” 还有一种解释更有趣,出自托名西汉滑稽大师东方朔所著的《神异经》。
该书《中荒经》中写道:“北方有兽焉,其状如狮子,食人,吹人则病,名曰。
恒近人村里,入人居室,百姓患苦。
天帝徙之北方荒中。
”据此则“”为一种猛兽。
王利器先生在《风俗通义校注》中认为“与恙为二字,合而一之,《神异经》诞矣”。
综上所述,针对“恙”这个字,古代学者共有三种观点:或为虫,或为忧,或为兽。
不过,从医学上来说,“恙”其实就是恙虫,又称恙螨,可引起恙螨皮炎。
恙虫病就是感染后的恙螨幼虫叮咬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恙螨寄生的地方通常是杂草丛生的野外环境,上古时期卫生条件差,人们露宿野外,因此常常会患上恙虫病。
恙虫病既然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古人见面的时候,生怕传染给自己,于是先互相问一句:“别来无恙?”亲爱的,您身上到底有没有恙虫啊?如果有的话可得说实话,千万别传染给我啊!久而久之,“别来无恙”失去了最原始的含义,由生怕传染的担心询问变成了一句透着亲热和关切的问候语。
“别来无恙?”跟“无它乎?”的语气几乎一模一样,胆战心惊的样子如在眼前,十分有趣;也由此可见上古时期,食物的匮乏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第一位的担忧,最切近的威胁倒是蛇患和恙患。
至于今天人们见面的问候语“吃了吗?”,是后来荒年日多,或者战乱越来越多,食物匮乏所导致的。
【书荐】 《万物生灵》: 冯骥才给孩子的散文 ◎川艺 《万物生灵:冯骥才给孩子的散文》作者:冯骥才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万物生灵:冯骥才给孩子的散文》是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常客———冯骥才先生为孩子们量身编选的,以“自然”为统摄,书写植物、动物、季节以及童年记忆中难忘的人物等等,让孩子在优美易懂、温暖阳光的字里行间,感悟大自然的真性,而这些原本就是最接近于孩子的天性的。
在课本中陪伴我们成长的冯骥才冯骥才先生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写作,2018年以七十多岁高龄仍有新长篇问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即以《神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小说名动文坛,后却主动淡出文坛转入传统文化抢救工作,至今仍以其深厚的使命感为人称道;在此期间他也并未完全放弃写作,不时蹦出一两篇令人击节的市井奇人小小说,如《俗世奇人》《三寸金莲》等,散文的写作也未曾间断,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在另一个层面产生了始料未及的影响力,即进入语文课本,通过一代代孩子的学习,深入民间、深入人心,实现“文”根本意义上的社会功能和经典化,用冯骥才自己的话说“:课文往往还有育人的意义和范文的性质。
”这也是冯骥才的作品之于孩子的特殊意义。
事实上,冯骥才本身就是充满童心的作家,好友王蒙曾经说他“在精神上更像是个孩子”。
冯骥才:教育的根本是心灵教育冯骥才的文字大多温暖、阳光,尤其是触及他偏爱的小生灵时,无不充满柔情和纯真,他非常乐于去发现、体贴现实中的美,极具感染力地给人传达一种天真、乐观、向上的力量。
看他如何写阿尔卑斯山上的海蒂:“小海蒂蹲到花前,用手指轻轻抚摸花瓣,口里喃喃地说:‘你们好吗?我好久没看见你们了,你们多可爱呀!’也像对一只小兔或小鸟说话,认真、倾心、投入,叫人看了好感动!孙参赞说,她天天早晨起来,都要抚摸房前那些小树的嫩叶新芽,这样说上一遍。
”孩子的天性是最接近于大自然的,孩子理应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大人们是属于社会的,孩子们则属于大自然。
”冯骥才如是说。
然而,在当下的成长环境中,我们的孩子离“自然”越发遥远了,他们最需要的可能正是这样的“纯真教育”,回归属于孩子的天性,丰富孩子的心灵天地。
在冯骥才看来,“教育的根本便是心灵教育”,“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心灵教育”才是根本,就是“时时注意给这片天地浇灌真善美,播种爱与博爱,注入情感和正义感,以及纯正的价值观;促使他们心灵这片天地美好、丰富和健康”。
本书是给成长中的孩子们的温暖陪伴,也能让成人的我们再次回顾纯净的校园阅读时光。
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辑“温柔小生灵:人类的童年本与动物相混”、第二辑“草木生灵: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第三辑“美的心灵:孩子最初的人生思索”、第四辑“时间里的精灵:美的历程中那些看不见的使者”。
书中《珍珠鸟》《花的勇气》《挑山工》等多篇文章多次被选入义务教育教材,优美易懂的文本,具有“育人的意义和范文的性质”。
【书评】 百年五四与青岛 ◎青雅 《百年五四与青岛》作者:张荣大张树枫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岛出版社推出新书《百年五四与青岛》。
本书追根溯源,真实客观地阐述五四运动是一个整体,青岛不仅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而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不是插曲,而是主唱,五四精神有青岛元素。
青岛原本是一个小渔村,1891年经清廷派兵设防建置,1897年11月德军采取炮舰政策大举进犯占领青岛,并在1898年3月6日强签了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德国强租殖民青岛达17年之久。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掌管北洋政府大权的袁世凯不顾主战派的力劝,一意孤行宣布恪守中立。
就在袁世凯宣布恪守中立第二天,日本内阁竟在8月7日连夜紧急召开会议通过参加一战的决定,在中国青岛开辟了亚洲第二战场。
并于11月7日攻占青岛,次年与北洋政府签订了意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压缩版“中日民用四条”,占领青岛8年。
在一战中,中国赢得了战胜国地位。
一战胜利后召开的马拉松式巴黎和会从1919年1月18日开幕到4月底只进行了一大半议程,但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回青岛主权和山东权益却变得越来越渺茫,那份充斥日本与列强合谋出卖国际公理的《凡尔赛和约》第156~158条,明文规定除德国在山东所获得的一切权益外,又追加了更多权益,打包转交给日本。
中国人民曾是那样的善良和单纯,然而,善良和单纯的中国人民受到了欺骗。
5月2日,当时的北京政府以密电通知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可以签约,事实让中国人民彻底清醒了。
那些新闻记者和社会名流,通过各种渠道将巴黎和会的真相和中国面临的十万火急形势传到国内,青岛导火索终于点燃,引爆了五四运动。
北京13所院校3000多名学生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两万份罗家伦起草印刷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很快飞向北京街头,游行队伍派人到美、英、法、意各使馆投递了《说帖》,随后发生了火烧赵家楼的曹汝霖宅邸、痛打章宗祥事件。
斗争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上海成为罢课、罢市、罢工“三罢”斗争的主战场,工人阶级迅速走上历史舞台,成为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主力军。
面对全国性的斗争,北洋政府终于向人民屈服。
半个多月后中国代表又于6月28日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中国外交虽败犹荣。
为完成收复青岛主权和山东权益大业,中国人民继续不屈不挠地抗争。
在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的华盛顿会议上,经过各方努力和中日反复谈判,终于在1922年2月4日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1922年12月10日正午举行了隆重的青岛回归庆典,五四运动才真正画上了句号。
首部《百年五四与青岛》专著,力求讲清楚为什么清政府在小渔村青岛设防?为什么德国黑鹰很早就觊觎青岛?为什么日借一战从德手中夺青岛?为什么面对侵略奋勇反抗不间断?为什么一战之后酝酿世界新格局?为什么青岛成为五四运动导火索?为什么中国拒签巴黎和约长志气?为什么五四博大精神能传承百年?为什么青岛弘扬五四精神走在前等22个问题。
五四运动走过了光辉的一百年,历史作证,她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
五四精神传承了光辉的一百年,历史作证,她的光辉将继续普照大地。
五四运动与青岛,有永远的不解之缘。
青岛,永远走在弘扬五四精神的路上。
声明:
该资讯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发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