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比比,candy怎么读

candy 8
06百花台 czrbcf@ 工夫茶话 说说比比 “人比人,气死人”是一句俗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也是一句俗语。
说的都是比,但比的结果截然相反。
有人说:不要比,只管自己管自己。
但,不比不可能,因为生活中事事处处都有比的存在,大小、高低、长短、快慢、浓淡、清浊、轻重、厚薄、冷热、胖瘦、利钝,无一不是比的结果。
今天的天气比昨天好,今日菜价比昨天高。
除非你是个没感觉的人,否则你无时无刻不在比中生活。
同类项在比,不同类项也在比,“今年番薯不比旧年芋”,这充满哲理的俗语,说明比是必要的。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是前行者的积极态度。
你去别一单位取经了吗?你出国去考察了吗?整个行程,就是寻求一个比字。
比是好东西,不要害怕比。
比是一门学问,比什么,怎么比,都得我们用心。
有兄妹俩,兄喜欢写诗,娶了一成衣店主为妻,其妻经营有方,支持丈夫的爱好,就让丈夫潜心写诗,衣食花费妻子供给。
妹嫁了一工厂小老板,一过门丈夫就让她别工作,家务有保姆劳作,她成天打麻将。
一日,兄妹回家见父母。
父说:我女儿福气好,在家养尊处优,我儿没中用,生为男人却靠老婆供养。
其儿子说:两人都有配偶供养,都生活无忧,为何她就有福气,受表彰,我就没中用,挨讥讽?!下辈子当女人! 其父的这种比当然荒唐,我们这位未来的诗人大可不必往心里去。
就是说,别人爱怎么比是别人的事,与我无关。
比的尺子,在我心中,让我自己与别人比。
北京女作家毕淑敏,其作品广受欢迎。
某天,来了几位北京大学女学生对她进行采访。
这几位女学生是她老同学的女儿,如花年华,生于盛世。
较之毕淑敏读大学时的种种条件,不可同日而语。
她们问:“毕阿姨,你会不会羡慕我们?”毕说:“许多客观条件,你们比我当年好多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羡慕你们。
”女学生问:“哪你会不会希望回到从前20岁时代,跟我们一样再当个 大学生?”毕淑敏说:“我不,绝不愿意回到20岁。
我是从20岁学习奋斗了二三十年,才有了今天的成熟,你让我回去跟你们一样幼稚?我问你们愿不愿回到幼儿园时期去?“这是智者之比。
你与我比年轻,我跟你比成熟。
朋友的女儿小慧,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个专业对口的单位工作,离家很近,每晚下班都回家。
别人看来是很舒心的事,她却闷闷不乐。
一天晚饭后,父女坐下谈心,问女儿有何不顺心,女儿说自己大学毕业,工资比章姨还少,快乐不起来。
章姨是她家保姆,在她家干了七年,关系很好。
父亲笑了说:叫章姨来,你们对换工作,对换工资。
章姨被邀过来参加谈话。
她以前在一位大学教授家服务十多年,小慧爸觉得她话虽少,但见解不俗。
章姨一如自家人,对小慧说:你现在工资待遇,是你一辈子最低的,我现在工资,则是一辈子最高的了。
要比,得用你将来的最高工资来跟我比。
小慧一时无言,心想:自己怎么根本没去这么想! 章姨说:你现在有一百项比我强。
你云头正开,日头正上。
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前面都是光明,是希望。
我是日头快落山的人了。
问你爸,岂是这个理。
小慧感到害羞。
章姨说得很在理。
第二天,小慧问章姨:我看你日子过得很快乐,你是怎么想的呢?章姨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衣食无忧,身体尚好,我很知足呵。
有学者说:普通人才有真快乐,人生能像章姨一样想通这一点就够了。
网上流传一篇署名杨绛的《一百岁感言》。
其中有这样几句话:“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
这便是人生哲学。
”有人说这是别人假杨绛之名的伪作,不过无妨,这话说得在理就值得记取。
现在世界有70亿人口,除去最上一位和最下一名,这70亿人都可以常乐,因为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样,人人要知足,个个能常乐。
红豆(外一首) □张楚藩 秋风起处雁阵成行 油灯,锄头,红袖章你把历史的印痕带到大洋彼岸 而我依然旧我在一个叫做中原橱窗的古城古桥上凝重的牛对着滚滚逝水无语张望 阴错阳差———午间的超市静夜的芸窗闪着泪光的寒星是密林深处遥远的红豆 栈桥 栈桥好在有“栈”有“桥”像把月琴躺在蓝色的青岛湾 那年去栈桥是在七月初七翌日 自从离别青岛就爱上一种啤酒不为它那迷人的口感只为了在微醉中凝望栈桥 秋之素美 □夏学军/文于乔/图 一黛远山,一池清波,一孤横笛,几点白帆几只鸥鹭,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山水尽含烟,沉寂清幽。
这样的美景,是初秋的样子,秋意淡淡的,它藏在夏天的背后,悄悄地来了。
路边不知名的小花,展露轻盈的身姿,素帛帛地开放着。
田野里却是黄绿相间的颜色,踏着秋风微凉的惬意,体味王维“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的禅意。
人生难得有“闲”,心,一闲就雅,一雅就清。
一场秋雨,洗去夏日的暑气,不温不厉,不紧不慢。
有独钓江边水的渔翁,必定是心如云水一般逸,才有了那份超然物外的仙仙之气。
因为爱着这初秋,喜欢上了一个词:秋水伊人!《诗·秦风·蒹葭》有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在我心里, 伊人,该是三十岁以上的女子,兼具秋的风情与风韵,多姿而不浮夸,红尘中刹那的际遇深深镂刻在心底,低吟浅唱里暗度心中静水流深的爱。
秋思缠绵,秋情缱绻,一卷经一本书品味着,一杯清酒一盏香茶惬饮着,一眼深情一世相守,世俗的烟火,氤氲了眉目。
平淡的岁月,流淌着世间最浪漫的真情,年迈之际,翻动回忆里无尽的温暖时光,长满青苔的心,瞬间有了花下的喜悦。
爱情,走到秋季才最美,没有撩人的气息,没有浮躁的功利,微醇迷人的情愫漫延周身,依偎着看尽人间秋色浓。
喜欢在文字里畅游,深谙自然是最空灵的画卷,它能净化蒙尘的灵魂,这初秋的色调,比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点不逊色,浓妆艳抹 也不见一丝俗气,如法国画家柯罗笔下的女人体,虽不着一丝,却有一种无邪的崇高,圣洁的笔意。
在初秋这样的美景里,最适合谈一场恋爱,在微凉的天气里,心情与心事,仿佛都有了清淡之姿,没有了凡俗的欲望。
一瞬的际遇,一瞬的回眸,一瞬的心动,仅仅是这一瞬间,便再也不舍放开彼此的手,纵然尺素流年,沧海变桑田,怀着那份执着,坚守着初心,只想,把烟火人生守候成最美的风景。
秋,还是适合饮酒的季节,一杯陈年老桂花,香醇而不浓烈,我自倾杯,潮湿了整个夏天的心,在“又是一年秋意凉”中深情摇曳。
初秋是诗意的,此刻,碧云天,风微横,最喜一弯朗月斜挂树梢,看镜湖映衬如风的心情,自在水云间。
潮二书院他郡所无 □曾楚楠 由潮州知州、福州人郑良臣创建的城南书庄,是潮州最先建立的一所书院。
宋元五年(1090)知州王涤把设于金山麓的韩祠徙建于州南七里处。
淳熙十六年(1189)知州丁允元在韩山辟建韩祠之后,城南韩庙渐渐冷落。
庆元五年(1199)知州沈杞不忍其废,遂建“盍簪亭”于祠前(《易·豫》:“勿疑,朋盍簪。
”孔颖达疏:“群朋合聚而疾来也。
”后以指士人聚会)。
淳三年(1243),知州郑良臣对城南韩庙进行全面规划。
对此,《永乐大典》卷5434引《三阳志》有颇为生动细致的描述: 淳癸卯,郑侯良臣以韩公有造于潮,书院独为阙典,相攸旧地而院之。
外敞二门,讲堂中峙,匾曰“城南书庄”。
后有堂,匾曰“泰山北斗”,公之祠在焉,旁立天水先生赵德像。
翼以两庑,四辟斋庐,曰“由道”、曰“行义”、曰“进学”、曰“勤业”。
山长、堂长位于祠堂之左右。
仓廪、庖、井厕,靡不毕备。
复拨置田亩山地为廪士之费,租入附于学库收支,董以佥幕,洞主,郡主为之;山长,郡博士为之。
职事则堂长、司计各一员,斋长四员,斋生以二十员为额。
春秋二试,则用《四书》讲义,堂计、斋职以分数升黜,一如郡庠规式。
春秋二祀,则用次 丁,郡率僚属以牲币酒醴献,工歌东坡祀公之诗以侑之。
此书院创始之规模也。
这段话有几层意思:一是阐明创建书院的原因。
从北宋中后期开始,出现了由私人或官府设立的、供士子读书、讲学的处所,这种名为“书院”的新型教育机构以讲论经籍为主,更注重于培养学术方面的独立见解,故迅速成为以解经训诂为主业的纯官办儒学的补充手段而扩展至各地。
知州郑良臣认为韩文公“有造于潮,书院独为阙典”(没有先例可循),因此“相攸旧地而院之(察看、选择韩祠故址而改建成书院)”。
二是择要描述书院的格局:外围开二大门,入院庭后,正中设讲堂,挂匾额“城南书庄”,其后又有一堂,匾曰“泰山北斗”,此即韩文公祠,旁立赵德像以陪祀。
两堂之间有通廊,分列“由道”、“行义”、“进学”、“勤学”四间斋舍。
祠堂之左右,分设山长、堂长室。
院内之仓廪(仓库、粮仓)、庖(厨房、浴室)、井厕(水井、厕所),无不齐备。
三是书院的管理:由州郡拨置一定的田亩、山地作为固定院产,由州学库收取地租以支付院中各种开销。
同时设立佥幕(略同今之监理会),由郡守任“洞主”,郡博士任“山长”(北宋四大书院都设立在 远离城市的山林,如岳麓山、白鹿洞等,故后来的书院皆称主管者为“洞主”、“山长”),负责具体管理工作的是“堂长”、“司计”、“斋长”(略近教导主任、财务主任、班主任),每“斋”(班)学生以二十员为额,逢春秋二试,考以《四书》讲义,堂、计、斋职评出分数以决定名次升降,一如郡学规式。
春秋二次祭祀,选用天干地支纪月日第二次带有“丁”字的日子,屈时郡守率僚属以常规礼品奉献,乐工要歌咏苏东坡《潮州韩文公庙碑》最后一段“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扶云汉分天章……”乐诗以活跃、辅佐气氛。
这就是书院创始时之大体规模。
为了办好书院,郑良臣可谓思虑缜密,规划得体,措施得力。
它给潮州教育注入了一缕清新的生机,提供了一种富含活力的教育新模式。
因此,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在潮州立足生根。
淳乙巳(1245),理学家陈复斋的嫡嗣陈圭接任潮州州守,又对书院的建设作了充实、补充:一是春秋课试,亲为命题,讲明“四书”及濂洛理学前辈理论,以规范为学之正道;二是捐俸购买朱熹的著作,扩大书庄的文献庋藏,又便于士友之切磋、学习;三是刊写复斋所书《仁说》于壁上,以增广学生之见闻;四是拨 钱一千五百贯,增置校产,改善学生待遇。
至此,书庄建设日趋完善。
淳己酉(1249),内讲兵部(唐宋时专替皇帝起草诏的翰林学士,有别于中书省之“中书舍人”,分称“内制”与“外制”,合称“两制”。
“内讲兵部”或指专起草有关军事方面诏书的官员)周梅叟来任潮州知州,因其祖周敦颐在北宋时曾任广东漕使,按部巡历至潮州,有《题大颠堂壁》诗,笔迹尚存,故特于太平桥东(今百花台附近)隆文坊边创建“元公书院”,其规模、格局、形式与城南书庄大体相当。
这在南宋中后期,可以说是文教领域中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故后来的《三阳志》(即宋、元“潮州志”,因其时潮州辖海阳、潮阳、揭阳三县)以无比自豪的口气宣称:“潮二书院,他郡所无。
文风之盛,亦所不及也!” 亮节清操 ———潮州廉政文化史话 中共潮州市纪委潮州日报社 联合主办 本栏目投稿邮箱:czrbjw@ 责编:舒小梅电话:23567732014年9月30日星期
才女老面孔 □王文静 晨起,乱发倦容,对镜梳妆,由生感叹,匆匆,逃掉的不光我的年龄,还有我渐老的面孔。
四十不惑,我已过,直奔五十的半百年岁,突然凋零复凋零,惶恐复惶恐。
心境异常低落,那颗心,沉到最底,到老去,到离世,生命难道真的,就这样泯然于众,不着任何痕迹。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时间,于世人,一律平等,谁也不多谁也不少。
不像金银财宝,不像功名利禄,有着贫富差异,有着高贵低贱。
那些于我,到了这把年纪,不过尔尔。
时光,缩小到文字才女,年过半百,更年期来临,早早晚晚,都会渐生老相,无法抵挡。
才女老面孔,最熟悉的两个,莫过于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客死他乡异域的老才女张爱玲。
我读杨绛先生,许多本许多年;我读张爱玲,今年只有一本《爱玲小馆》。
不知怎的,两张老面孔,常常停在我的笔端,一恐一敬。
我恐张爱玲,生前的那最后一张老去的怖脸;我敬杨先生的那张回到孩童时期的洁净和天真,沉迷艺术和著述的笑脸,像一棵老榕树,任凭后世读者在她高寿岁月枝丫间飞来离去,离去飞来。
浏览张爱玲那张老面孔,瘦骨嶙峋,脸上布满皱纹,皮肉松弛,还带着一顶假发,一张金日成逝世消息的中文报纸,被卷成筒状,紧贴脸颊。
哪里还看得出当年,年轻时遇到胡兰成时的,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朵来的,“出名要趁早”的张爱玲。
与杨先生过百岁高寿的年龄相比,张家才女要小至少三十几岁。
可心境,老态,天壤之别。
再看杨绛先生,她的白发打理的纹丝不乱,她的脸无怨无怒,眉毛弯弯,唇角弯弯,岁月有变,弯成新月样的柔柔暖暖,百年不变。
所有和钱先生的版税稿费,听说都留给母校清华,留给那些好读书的莘莘学子,不由让人咫尺般的亲切温暖,嫡亲奶奶抑或姥姥,慈祥和善,深爱隔辈,也不及如此。
虽然,一样的嶙峋瘦骨,一样的脸额沟壑纵横,但是我敬仰先生载物厚德,满脸的慈悲淡定。
太多人钦羡张爱玲曾经的高贵、优雅和她的才女文笔,但是,晚年的她实在凄苦,悲凉。
不断地搬家,不断地躲藏,恨不得逃到无人居住的火星上。
只因为困扰了她一生的跳骚,华美袍上的心理疾病。
可终究她是凡人,就连她这张生命最后的老面孔,都被人四处撒播,让张迷们痛心:为什么就不能遮遮丑,只留下才女美好优雅的一面呢? 前几天,我的文字老师包光潜文章中写到:“我将丢弃繁华,丢弃虚荣,丢弃曾经自以为是的东西,只把美好留下,把思想留下,把爱情留下。
”这段话,我认真把它记下。
才女老面孔,我没有张爱玲的高贵孤独和优雅,更没有杨绛先生“才女贤妻”的高境界。
四十岁以后,我只想把美好、思想、爱情留下,留在我的文章里,任岁月老去,此生足慰。
第一次寄信 □王涛 小学时,家里让我给远在贵阳的表哥写封信。
我用的是竖版老式信封,不知道该如何书写,结果是自己给自己寄了一封信 我小的时候,忘了是念小学几年级时,家里让我给远在贵阳的表哥写封信。
信寄出去后的第二天,放学回家,我一眼看见,好像还是那封信,竟然摆在屋中央的桌子上。
抢过来一看,一点不假,果然是我寄出的那封信。
一问奶奶,说是邮递员上午刚送来的。
我慌了,但也一下子醒悟了。
由我写、由我寄的这封信,用的是当时家里保存的竖版老式信封,暗黄色的牛皮纸,中间有一个朱红色的矩形方框。
填写时,我还真犯了不少思量。
我知道,竖书文体一般是从右往左写,横书文体一般是从左往右写,但这是在读书过程中了解的,现在怎么用,特别是竖书文 体还用不用,老师没正式讲过,我也没专门问过。
我想,这都什么时代了,哪能用过去的老格式!于是,就先犹豫后坚定地按着自己的理解,竖着把表哥的地址写在了信封的左上角,把自己家的地址写在了信封的右下角。
我心里希望用一上一下的写法,体现正常的信封书写格式,让邮递员在我万一填错的情况下,能给一个变通,不料还是自己给自己寄了一封信。
父亲知道后非常气愤,我自己也感到十分羞愧。
这次刺激却转化为我对写信的热爱。
此后,不管是同事、同学还是亲人、朋友,有事没事,事大事小,我都会写封信,即便不写信,也要寄个信封或明信片,而且还在信封上大做文章,自制出各种各样的首日封、纪念封、手绘封、拜年封,并且有的品种还在集邮展览上展出和获过奖励。
你说,这算不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久远 ddee 温暖 □林燕芝 八十时代初,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农村人家的主要燃料就是蜂窝煤。
说起蜂窝煤,就是将煤粉做成圆柱体,在圆柱的断面上平均分布有9个通心孔,每一个孔约一公分,由于形状如蜂窝,所以人们称之为蜂窝煤,俗称土炭。
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土炭炉,平时烧水、煮饭、炒菜全靠它,是农家必不可少的家什。
那时,煤店还没有成品的土炭出售,要烧土炭,只能自己做。
做土炭的工序很繁琐,很脏也很费体力。
首先要把买来的煤粉筛一下,把里面的块状杂质拣出来,为了增强黏性,父亲还要挑着铁桶到溪池中打捞泥土,然后把一堆煤粉用铁锨在中间刨个坑和上溪池泥与水,将铁锨翻来覆去或用双脚在煤堆上反复踩踏,使它们均匀搅合成一堆糊在一起的湿粘的煤,再将其印制成蜂窝形状。
清楚地记得父亲那时用“印土炭”的工具在煤泥上用劲压,使煤泥全部灌满模具,再用两只大拇指将工具上方的推板一按,片刻之后,小心地取下压模,一个成型的土炭就被推出来,然后把做好的土炭在事先打扫干净的空地上放好,等干了之后再去收回家。
当最后一个土炭做完,父亲才站直起来伸一下酸痛的腰骨。
每次父亲做土炭的时候,我就在一旁偷偷地学着,儿时的我认为只要学会了,就可以为家里尽一点力,父亲也就不用那么劳累。
于是我便自告奋勇地拿着工具往煤泥堆上压,有样学样地做了起来。
但由于未能掌握到要领,往往是土炭脱模时,便四分五裂散成一堆,引 得围观的人们哄堂大笑。
夏季的阵雨最是讨厌,好不容 易快干透的土炭,一场雨下来,全部被打回原形,到最后只能收些残次品。
每每遇到阴雨天气,全家人都急着收土炭,那黑乎乎的土炭稍不注意就会弄脏衣服,到头来个个忙得都像黑包公似的。
后来为了防雨淋,母亲只好找来一块木板让父亲将土炭做在板上,出太阳时就搬出来晒,阴雨天气就晾放在家里。
印象深刻的是,母亲一大早就要忙着点土炭炉,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先在炉内放一块烧过的土炭,拿一张废纸或其它引火物塞在炉膛里面,然后拿一把扇子,对着土炭炉底下的风口使劲扇,没过多久整个土炭炉的顶端,就飘着一片蓝色的火苗。
母亲就得在土炭炉上面放一个新的土炭上去,用铁钳把9个孔各通一次,火就慢慢旺起来,便可以烧水做饭了。
后来,晚上封炉子的时候,心巧的母亲会将土炭炉的盖子留剩一条小缝儿,这样用2个土炭能一直管用到隔天早上,免了一大早点火之苦。
在冬天,土炭炉也让我们发明了无数个新的用途。
记得当初没有洗衣机,如若遇上持续阴雨天,洗好的衣服不容易干,父亲便在土炭炉周围加一个铁丝圈,用来烘干衣服;回想小时候,早晨老钻在被窝里不愿起床,是因为搁置一夜的裤子过于冰凉,脚腿伸进去就冷得直打哆嗦,于是母亲就把外套裤子拿去土炭炉上烤一会儿,穿上去身体立刻就暖和起来了;那时北风凛冽的夜晚,彻骨的寒气冷得让人瑟瑟发抖,父亲就会搬几只矮凳让我和母亲围坐在土炭炉边烤火。
父母粗糙的手以及我稚嫩的手不时并列、重叠在一起,一家人在融融暖意中度过一个个寒冷的夜晚。
童年仿佛离我们非常遥远,但是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火花,却可以燃起一片温暖的回忆。
儿时的土炭炉,就这样永久地保留在我记忆深处,犹如旺旺的炉火燃亮旧日的风景。

标签: #怎么回事 #文件类型 #c53怎么算 #文件 #文件夹 #角度 #clio #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