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热”能否降温,2012/05/30

cat 2
星期三责任编辑王菁华 电话:(0531)85193571Email:jzb@ ◆新政追踪 高考外语科目分值降低 “英语热”能否降温 □本报记者邵方超张忠德 分值降低听力不再 根据山东省教育部门的解释,2014年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听力部分补充对高考考生的听力要求,报考外语类或对外语口语有要求的专业的考生仍要参加由省统一安排、各市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外语口语测试。
采取以上方式,既可以满足不同高校、不同考生对外语考试及成绩的需求,还可以减轻一部分考生的备考负担。
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这一政策的出台意味着英语正式退出“三大科”的序列。
业内人士分析,一直以来,语、数、英三大科目分值都是150分。
外语属于强势科目,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把太多的精力都放到英语学习上,山东省教育部门此举目的在于给英语学习热降温。
然而,这样的举措对于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来说,会否是浇灭英语热的“一盆冷水”呢?“英语现在已经是孩子的一门必修课了,即使高考降分,我也得让孩子学好英语。
这是一门技能,艺多不压身嘛。
”一位家长这样告诉记者。
与此相反,听力测试的取消也让人们产生了更多的担心。
岛城某高中英语老师宋云告诉记者:“以这样的方式给英语降温可能会适得其反,本来听说就是中国学生的弱项,取消听力可能让更多的孩子拘泥于语法之中不能自拔。
” ◆核心提示 2012年3月,《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中的一条规定引发热议:从2014年起,山东省外语考试科目中的听力考试不再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
随后的4月份,山东省教育厅再次曝出重磅消息,2014年我省高考外语科目分值将降30分,由原来的150分降低到120分。
这一举措是否给一直过热的英语学习浇了一盆冷水?长期以来的“英语热”会否随之降温?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说了第二句甚至第三句。
低龄儿童为谁买单 “哑巴英语”的窘境也让很多英语培训机构在高考培训之后又开发出一片商机,各种针对“舌尖上的英语”、“开口说英语”……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且在“英语学习要趁小”的理念和留学低龄化的影响下,开始向低龄层次的儿童蔓延。
5月24日,青岛英华外语学校的孔老师指着课本上的单词“cat”让8岁的姜乐乐读,姜乐 乐歪了歪脑袋,怯生生地读:“C特(读音)”,老师马上更正说:“是凯特(读音),不是C特。
”她立即捂起了嘴巴,瞅了瞅老师,显得有些羞涩。
“孩子太小,不能学音标,平时都是靠拼读方式来记单词,就是注上拼音或者汉字。
”坐在一旁的母亲李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孩子已经学了三年外语,她还是觉得有些晚,她劝记者将来一定要让孩子早学。
据了解,小学一到三年级,英语并非国家课程。
如果小孩子过早接触外语,会不会影响学习母语?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访了青岛部 分涉及幼儿、少儿外语的培训机构,某机构高级课程顾问岳青说:“孩子长到四五岁时,开始了对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况且汉语与英语分属两个语系,不会影响的。
” 目前,全国各地小学乃至幼儿园开设外语课的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很多双语教学幼儿园,而这也成了很多学校招生广告的卖点之
一。
对此,青岛某早教中心教育顾问主管王梅却告诉记者,四五岁的小孩子不适合过早学习外语,这时孩子的天性是玩,家长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非竞争环境”,重点发展孩子的体能、情感、认知及社交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学会副会长凌孜则指出,现在幼儿园、小学都在学外语,但实际上幼儿园和小学是孩子学习的黄金期,应主要学习母语和中国传统文化,外语的学习可以放在中学以后。
业内人士指出,其实英语也仅是一种语言工具而已,只不过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世界语言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出来,但由于在英语教学走的种种弯路却使中国孩子难以“开口”,于是,现在的孩子也只能为这些年走过的弯路买单。
停留在笔尖下的英语 距离高考的时间还有一周,岛城某中学高三学生李鑫依旧保持着睡觉前听十分钟英语录音的习惯。
尽管很枯燥,但李鑫说:“好在这样的日子快熬到头了。
” 说起这几年的英语学习,李鑫有些“头大”。
“尤其是听力、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很多题都靠蒙。
”他说,考试练习的多了,许多题目看不完就能凭经验选出“熟面孔答案”。
“学了十年英语不会听说的学生很普遍,这跟我们的英语学习环境有关系。
”宋云告诉记者,在她十余年的英语从教经历中,遇到的很多学生最烦上英语课,最害怕英语老师课上提问问题,久而久之,就成了恶性循环,人都有弃难从简的心理,放弃最难学的英语也就成了很多孩子的无心之选。
她告诉记者,在国内学习英语,无论听说,很普遍的一个现象是,人们总习惯先把英语翻译成汉语,再把汉语根据语法理解去理解,一直在做一个间接的连接。
而现实中呢?遇见一个外国人,说了一句话,你要先翻译成汉语,然后再理解。
可惜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 海洋课作试验 □薄克国报道5月26日,小学生在青岛海底世界海洋科普俱乐部观看鲨鱼卵观察试验。
当日,为迎接六一儿童节,青岛海底世界举行三场大型海洋科普公开课,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水族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士莉主讲了《海底霸王———鲨鱼》,吸引了约200名学生听课。
课程中,学生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动手作鲨鱼卵观察试验。
□本报记者李媛 校企是一家,合作制度化 5月23日,青岛市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推进会在青岛石化高级技工学校举行。
青岛石化技工教育集团、青岛机械技工教育集团、青岛海洋技工教育集团、青岛平度技工教育集团在会上正式成立。
在此之前,青岛市已经根据人社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着眼于技工院校创新发展,制定出台了《青岛市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意见》,鼓励技工院校和行业组织或骨干企业牵头,采取股份、兼并、联合等多种合作形式组建技工教育集团,并成立了青岛市技工教育学会,来为技工教育集团的组建和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据悉,全市24所技工院校根据各自的发展情况和行业需要,采取自愿合作的方式组建了4所技工教育集团。
组建集团的企业与学校正式签署了集团化办学协议并制定了集团发展章程,明确了集团的性质、宗旨、目标、权利与义务等。
同时,根据规定,技工教育集团管理实行理事会制度,以《集团章程》为集团成员 出路在于集团化 ———青岛技工教育行业调查(下) 行为准则组织办学,并由技工教育学会为其提供行业服务。
新模式下校企实现双赢 组建技工教育集团,意在让学校与企业发挥各自资源,以期实现双赢。
从企业角度来看,技工学校好比自己的“外置”培训部,可满足企业对于工人岗前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等多层次的培训需求。
而且,根据集团发展章程,企业有权利根据自身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向理事大会提出人才培养议案,学校则有义务参与集团企业制订企业人力资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的编写及时向企业提供用工需求信息。
根据企业需求,学校还将参照职业岗位任务要求,和企业共同开发与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共同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并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以保障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需求衔接。
“如此一来,学校等于为我们定向培养了人才,毕业就可以直接上岗工作,降低了过去大量培训的成本不说,关键是这样的培养出来的人确实能胜任工作,工作 能力高,自然生产效率、企业效益就都有了。
”青岛海湾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而从学校角度来讲,合作企业有义务给予集团内部职业院校一定的资金或设备支持,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师培训;企业为教师、学生到企业实习提供相应的条件,优先选用学校的毕业生;企业还有责任根据人才培养需要,提供一定数量的专家、“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任教。
如此一来,原本没有经济来源、生存状况堪忧的技工学校如同有了“源头活水”般重现发展生机。
以往,青岛机械技术学院培训学生人才不过千人。
而从前期筹备组建教育集团到现在仅半年时间里,青岛机械技术学院就已经与20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培养订单,今年该校将分批次培训超过三千人,收效显著可见一斑。
建立技工院校 发展协调机制 为了缓解技工学校自收自支的生存难题,2004年以来青岛市政府累计投资1亿多元,通过名牌骨干专业建设工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集中扶持了一批重点技校和骨干 专业。
由于技工学校学生技能素质高、专业对口、适应性强等优势,深受各大企业青睐,青岛市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然而,技工学校的教学规模和发展水平与社会对技能人才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不对等的问题。
尤其面对当下技工学校招生形势严峻、技工教育缺乏正常的投入保障机制、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发展缺乏协调机制等诸多现实问题,技工学校发展还需要形成全社会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利环境。
下一步,对于获准组建的技工教育集团,青岛市将逐步建立技工院校发展协调机制,积极解决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政策扶持,并在争取国家、省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百强名牌专业建设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此外,业内人士表示应加大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统筹的力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统筹规划现有中职、高职和技工院校等各类职业教育资源。
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能够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鼓励行业企业等办学主体对职业教育投入,畅通职业院校学生参加高层次学历教育的渠道。
近4亿元扶持贫水区治理 □张欣王晓峰报道本报讯5月25日,青岛市有关部门透露,青岛市将利用两年时间,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水利节水灌溉专项资金、小农水重点县专项资金等支农资金近4亿元,对平度市南部兰底、万家和南村三个镇组成的红板岩贫水区,进行全面整治,彻底解决该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影响农民增收的问题。
项目规划利用水利部门的专项资金从大沽河崖头灌区末端开挖延伸输水渠至兰底镇内,核心工程为高2米、宽2米的引调水暗渠。
然后借助该骨干引水工程,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搞好田间灌溉配套工程,将大沽河水引至贫水区内的河流、沟渠、平塘,形成引灌、排蓄为一体的连贯水网体系,使贫水区水源有保证,防洪有保障,排水有出路。
平度市南部兰底、万家和南村三个镇组成的红板岩地区面积11万亩,是青岛市面积最大的贫水区,涉及人口5万人。
该区域水源紧张,种植结构长期以来以单一粮食为主。
我省首家养老机构法律服务工作站成立 □记者张欣报道本报讯5月22日,我省首家养老机构法律服务工作站在青岛市四方区养老服务中心成立。
青岛市10家律师事务所与10家养老机构签订协议,每家律师事务所将安排专人在养老机构长期设立工作站,随时接受老年人的法律咨询。
该养老机构法律服务工作站成立以后,将通过“法律援助温情卡”,提高养老机构法律服务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扩大和提升法律服务工作站的平台作用创造条件。
各服务站采取定点服务与预约服务相结合,定期服务与不定期服务相结合,咨询代理代办服务与普法宣讲相结合等形式开展维权服务。
今后,工作站会逐步将法律援助和公证业务纳入服务领域。
两单位共建八关山观测站 □记者张忠德通讯员张诒年报道本报讯5月25日,青岛市气象局与中国海洋大学签署合作共建八关山观测站协议书,联合打造“前店后厂”式的科研开发机制。
按照协议,青岛市气象局将八关山观测站编入全市区域气象观测网,给予编号,并提供技术指导、仪器维护及检定。
八关山观测站主要进行痕量气体、辐射、土壤温度、通量和雾滴谱观测及低空边界层探测,相关资料向青岛市气象局开放,青岛市气象局的常规资料、区域自动观测站、风廓线等资料将提供给中国海洋大学师生共享。
借助共建八关山观测站,双方将联合打造“前店后厂”的科研开发机制,针对气象业务服务中的实际难题,如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开发、数值天气预报资料同化以及业务型课题等,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青岛防灾减灾、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产生活提供精细化的预报服务产品。
□薄克国栾心龙报道 交警“七治”保畅通 5月25日,岛城交警在出警仪式上列队出发开展行动。
当日,青岛市夏季道路交通治超、治疲、治假、治堵、治(隐)患、治酒、治占“七治”专项行动打响,将加大力度集中整治诸如酒后驾驶、交通肇事逃逸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为岛城营造一个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标签: #代理服务器 #压缩文件 #文件格式 #文件 #文件 #文件 #cf #a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