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健康营养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强化健康营养理念

维生素 6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我区今年25025名享受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学生吃上营养餐 ■记者刘晓娟 近年来,我区筑牢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防线,加强膳食指导与营养宣传,提高膳食标准,明确职责,强化措施,大力推进学生营养与健康工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据统计,五年来,我区在校学生平均身高增加5厘米,其中女生身高从144.5厘米增加到150.1厘米,平均增加5.6厘米;男生身高从142.3厘米增加到146.6厘米,平均增加4.3厘米。
加强膳食指导与营养宣传 “饺子香来米饭白,馒头软软鱼 补钙,萝卜菠菜和海带,玉米白饭我都爱,我吃饭来不挑食,营养健康好身体。
”5月19日,鸣玉镇中心校四年级学生殷紫瑄和罗萌萌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录制“营养健康小达人”视频。
今年,区教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5·20”中国学生营养日“营养健康小 达人”视频评选活动,吸引众多师生参与。
据介绍,“营养健康小达人”视频评选活动作品以“知营养会运动防肥胖促健康”为主题,聚焦全面、均衡、适量——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营养、食品安全与健康;珍惜盘中餐,粒粒助健康;合理膳食倡三减,良好习惯促三健;喝牛奶,促健康;均衡 鸣玉镇中心校学生在食堂吃营养午餐。
鸣玉镇中心校供图 营养,适量运动;远离肥胖与慢性疾病等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
“我们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来引导中小学生树立健康营养饮食观,进而向更多的人传递科学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知识。
”区教委体卫艺科科长龚玉荣说。
近年来,我区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儿童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相关健康知识融入到健康教育课,通过学科渗透、班队会、国旗下的讲话、广播站、专题讲座、健康教育专栏、黑板报、健康教育课堂、“中国学生营养日”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营养健康教育活动,为学生传递科学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知识, 培养学生均衡膳食理念和健康饮食习惯,遏制餐饮浪费。
同时,区教委将儿童青少年肥胖率纳入学校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每年开展防控肥胖专项培训,指导学校食堂营养餐供给,向学生提供食物供能比例适宜和新鲜蔬菜水果、粗杂粮及适量鱼禽肉蛋奶等均衡膳食。
督促学校做好家校沟通,通过合理膳食,提高家长营养素养,避免提供不健康食物,教育儿童不挑食、不偏食,少喝含糖饮料。
让孩子吃得更加营养健康 5月19日中午,在白沙镇中心校食堂里,热腾腾的米饭和炒菜已经准备好,午餐两荤两素,等待着孩子们下课。
12时许,下课铃响,孩子们排着队有序来到食堂就餐。
该校校长王超说,学校一直按照“两荤两素”要求为学生提供午餐,按照学生喜好和营养均衡搭配,不断更新菜品,且荤菜里肉类必须够量,保证孩子们吃饱吃好不浪费。
龚玉荣介绍,2010年,我区启动营养改善计划之初,采用“爱心午餐”加“蛋奶工程”相结合的方式实施;2014年至2016年,按照“归类提质”原则,我区将“蛋奶工程”和“爱心午餐”归类为“爱心午餐”,提高“爱心午餐”补助标准和供餐质量,向全区义务教育学校非住校贫困学生提供“爱心午餐”,在学校行课期间,由学校向义务教育阶段非住校贫困学生提供完整午餐。
2019年我区纳入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区县(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以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国家试 点、地方试点膳食补助标准由每生每天4元提高至5元(全年按200天计,下同),另按每生每天0.6元标准补助食堂运行费,午餐不得少于二荤二素,周食谱菜品不重复。
今年,我区共有25025名享受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学生吃上营养餐。
抓牢抓实校园食品安全 走进大有镇中心校食堂,厨房的外墙都是玻璃的,从菜肴的粗加工、切配、烹饪,到餐饮具清洗消毒和保洁,后厨工作人员如何操作、有没有不规范操作,尽收眼底。
同时,学校还在食品进货验收区、仓库、粗加工区等重点部位安装摄像头,学校食堂食品加工全过程在手机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
我区在各学校食堂全覆盖安装了电子摄像头,对食堂从采购到出餐、打餐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促使从业人员规范操作。
每学期对全区学校(幼儿园)后勤主任、食品安全管理员开展全覆盖的食品安全培训,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与此同时,我区随机抽查学校、幼儿园食堂,并运用智慧监管平台对全区学校(含幼儿园)食堂开展无纸化食品安全抽查。
对学校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情况,落实食堂管理制度及责任制情况,食物原料来源、进货渠道及索证索票和验收制度执行情况,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情况,食堂加工环境、餐具清洗、消毒和防护措施达标情况,从业人员掌握卫生知识及培训情况等进行抽查。
我区还对学校的食品安全责任进一步强化,提出了“五亲自”和“六不准”,并将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内容。
如何防控“小胖墩”?限制能量平衡膳食健康成长 ■记者刘晓娟 5月20日是第33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为“知营养会运动防肥胖促健康”。
青少年肥胖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青少年肥胖会对心脏和血管带来伤害,本身肥胖会引起全身的炎症反应,同时对孩子的骨关节等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成年后的血糖、血压产生影响。
如何防控儿童肥胖?科学地给孩子保证营养、膳食均衡呢?区教委体卫艺科科长龚玉荣给出建议。
读懂食物营养标签选择健康零食 零食指的是那些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和饮料,目的是补充正餐摄入的不足。
从营养与健康的角度,儿童青少年的食物摄入要以正餐为主,零食不可以代替正餐。
为了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应该优选健康零食,少吃不健康零食。
新鲜水果、奶类和坚果是优选的健康零食,是平衡膳食的组成部分。
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并且有机酸含量丰富,增进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奶类包括牛奶和鲜奶,富含优质蛋白和钙,可作为正餐的有益补充。
坚果富含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其中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良好来源,零食优选天然未加工的坚果。
龚玉荣说,高能量、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零食是不健康零食,儿童应该少吃或者不吃。
儿童长期食用不健康零食可增加发生肥胖、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风险。
常见的不健康零食包括糖果、巧克力、甜点、油炸、膨化零食、雪糕、冰淇淋等。
怎么看懂食物营养标签呢?龚玉荣说,通常在食物包装上有营养标签。
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低能量”“低糖”“低脂”“低 盐”标准为:低能量:能量小于等于170千焦/100克;低糖:碳水化合物或者糖小于等于5克/100克;低脂:脂肪小于等于3克/100克;低盐:钠小于等于120毫克/100克。
建议家长和儿童学会看营养标签信息,在购买零食时少买或者不买高能量、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零食。
健康吃肉平衡膳食 近年来,我国居民物质和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营养不足现象得到很大缓解,但是膳食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根据最新全国性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动物类食物尤其是畜肉摄入过多和烹调油、食盐摄入水平居高不下。
此外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严峻,学生超重肥胖持续增加。
龚玉荣介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一个成年人每天120~200克动物性食品,每周至少2次水产品,每天一个鸡蛋。
日常生活中,我们食用的一块儿猪大排、一个鸡腿儿的重量都在100~150克之间,去掉骨头后的可食部分还留下70~100克。
显然,我们很容易吃超量,如何才能做到适量呢? 龚玉荣建议,学习一点营养知识,给自己或家庭的饮食做个计划,编制每周的食谱,合理选择肉食。
把动物性食物尽量安排在每餐中,既不集中过量饮食,也不清汤寡水,不见荤腥。
学习度量食材大小,变“大”为“小”,比如切丝切片等,既满足了口 舌之欲,又能控制食量。
少做“大荤”,多做“小荤”。
小荤 里面搭配了大量的蔬菜,不仅可以控制肉食的摄入,还可以增加蔬菜的摄入,可谓一举两得。
合理烹调,少煎炸。
选择正确的烹调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
虽然油炸可能增加食物的美味,促进食欲,不过这些烹调方法也会带来健康风险,最好能够采用蒸、煮、炖、煨和炒。
清蒸鲈鱼即是 一道老少皆宜的美味食物。
外出就餐点餐时,注意荤素搭 配,多点鱼肉,或用豆类食物代替畜肉。
巧吃水果控制体重 新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增强减重效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且能量低,对于满足人体微量营养素的需要,保持人体肠道正常功能以及降低慢性病的发生风险等具有重要作用。
水果还含有各种植物化合物、有机酸和芳香物质等成分,能够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人体健康。
但是,不少家长时常会感到困惑,大多数水果吃上去有甜味,对于肥胖的小孩会不会增加体重呢?如何选择水果,才能保证吃得既有营养,又不影响体重控制呢? 儿童肥胖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集中在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变上,而科学合理的饮食干预是防控儿童肥胖的关键。
限制能量平衡膳食是主要的饮食推荐类型,它是在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限制膳食总能量摄入的同时保证基本营养需求的一种膳食模式。
如何选择水果?尽量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水果,这样才有利于控制体重。
尽可能选择含糖分较低的水果,如水果黄瓜、小番茄、山楂、柠檬等。
也可选择含糖量在10%左右的水果:这类水果种类比较多,如草莓、火龙果、猕猴桃、番石榴、苹果、桔子、梨子、橙子、樱桃、柚子等等。
尽量不要选择糖分含量比较高的水果,尤其是热带水果,像榴莲、荔枝、桂圆、甘蔗等。
怎么吃水果?儿童的膳食应做到食物多样,除了烹调油和调味品,2岁以上儿童应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2~3岁儿童每日摄入水果100~200克;4~6岁儿童每日摄入水果150~ 250克;7~10岁每日摄入水果150~200克;11~13岁每日摄入水果200~300克;14~17岁每日摄入水果300~350克。
同时,也要注意,对于肥胖儿童,吃了水果后应适当减少主食,以保持每日摄入总热量不超标。
大部分人的早餐食物质量不高,因此建议可适当吃些水果。
对于肥胖儿童来说,除了早餐摄入适量水果外,可在午餐和晚餐前半小时左右进食适量水果。
但也要注意,果汁等加工水果制品不能替代新鲜水果,由于新鲜水果一般难以长期保存,果汁、水果罐头、果脯、干果等水果制品,失去了新鲜水果的感官、自然香味等天然特征,维生素等营养素流失较多,同时加入了甜味剂等多种其他成分,所以不能代替新鲜水果。
尤其对于肥胖儿童来说,应首先选择食用新鲜水果,而不能用果汁等代替新鲜水果。
不喝含糖饮料,能喝零糖饮料吗? 含糖饮料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
一,含糖饮料容易造成孩子龋齿,引起肚子胀、肚子痛、便秘或腹泻等肠胃功能紊乱,影响骨骼发育和容易引起肥胖。
一日三餐的热量已经足够,额外的含糖饮料会进一步快速增加体内的热量,日积月累,小胖墩就这样养成了。
为了拯救饮料行业,现在饮料界和食品 行业都掀起了一股“无糖”的风潮。
很多小朋友和家长都爱上了零糖饮料,把它们当作“减肥救星”。
零糖饮料这么好,是不是就可以放开喝呢?口感好、能量低是零糖饮料最大的好处,但零糖不代表无糖,零糖饮料摒弃了传统的蔗糖或葡萄糖,使用了比如木糖醇、麦芽糖醇或者赤藓糖醇等代糖或甜味剂。
代糖确实比传统糖的能量低很多,但是相关研究证实,大量摄入同样会增加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其次,热量低并不代表可以放开喝。
尽管厂家已经把每瓶水中的热量尽可能降低,但是大量饮用同样会造成能量超标。
甜甜的口感能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刺激食欲,进食其他食物,从心理上,由于大家认为零糖饮料非常安全,放松了心理防线,多喝几瓶也没事,最后反而比含糖饮料喝得更多。
对成人来说,每天的添加糖摄入量最好不超过50克,控制在25克以内,小孩的摄入应该更少。
如果一定要喝,可以在大量运动后喝少量功能性饮料,但最好不要和高能量食物一起食用。
任何饮料都无法代替白开水,因为它不含任何能量,而且能够运输身体需要的养分,排出废物,保持机体代谢的正常运转。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学龄儿童每天应保证饮水800~1400毫升。
3版教育 二编 〇辑 二
崔 年
萌 月二十版式 一日谢东 星洋 期六李灵 玲( 实 习) 校对 李 梅

标签: #一辆 #长安 #长安 #冠状动脉 #足金 #考试 #长安 #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