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与土”更有“新和美”,4□本版编辑:高艳鸽

怎么回事 4
美编:杨兴□热线电话:(010)64810710□E-mail:artxh@ 艺术纵横 胡炳榴以《乡情》《乡音》《乡民》“乡土电影三部曲”著称影坛,并形成了他平民导演的风格。
图为《乡情》《乡音》《乡民》剧照(从左至右) 往事 既有“真与土”更有“新和美” ——已故电影艺术家胡炳榴和他的电影 □祁海 在市场风云变幻的今天,中国电影人拍什么样的电影才能跟上时代?不出新的电影,群众肯定不满意。
许多创作人员都有创新愿望,但总是觉得两手空空,无计可施。
2月14日,珠影著名导演胡炳榴逝世,作为“第四代”导演,胡炳榴留下的电影艺术精品,为中国电影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中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摒弃门户之见,善于汲取多种生活、艺术营养,各种有用资源都拿来为我所用,将中国大众生活、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电影艺术完美结合,可谓三全其美。
“乡土三部曲”引起广泛共鸣 胡炳榴年幼时在湖北黄陂的农村生活了十年之久,进城后也经常下乡,对中国农民生活相当熟悉,他认为若弃用这个独到优势,是天大的浪费。
于是,他主攻农村题材,执导了著名的“乡土电影三部曲”(《乡情》《乡音》《乡民》),但不是只满足为农民兄弟服务,而是通过新的视角和高度,提出中国城乡百姓共同关注的社会话题,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
《乡情》描写农妇田秋月在战争年代收养革命战士的孩子田桂,不要任何回报。
田桂与高干父母重逢之后仍没有忘记农村的养母和未婚妻。
该片在上世纪80年代上映时,正值我国因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人的道德价值观出现滑坡现象,见利忘义,以权谋私,该片引起了人们的警觉。
影片赞颂了纯洁善良的美德,顺应民意,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而1982年荣获了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随后,胡炳榴执导了《乡音》《乡民》,没有重复《乡情》的抒情风格,而更着重思辨色彩和认识价值。
两部影片通过描写奇特的人际关系,敏锐地提出改革开放时期出现的新问题。
《乡音》是悲剧,但表面风平浪静。
主人公木生、陶春夫妇是传统意义的模范夫妻,从不打架吵架,但这个家并不幸福快乐。
这种家庭在城市也随处可见。
它使人们看到农业社会孕育的畸形怪胎,并认识到如不砸碎种种无形枷锁,改革开放就不算成功。
《乡民》的一号人物竟是一位反对农村改革开放的保守派人士韩玄子,他不是农民,也不是干部,而是退休的乡村教师。
他没有官职,但在当地一言九鼎,因为当地许多农民、官员,包括农民改革家王才,都是他的学生,都要看他的脸色。
这位农村文化人是具有隐喻色彩的艺术形象,借此追溯中国农业文化背景和人的文化心理,使这部乡土电影具有了深度和厚度。
他的乡土电影“门户开放” 胡炳榴也熟悉他生活了几十年的城市,因此不满足于只写乡村生活。
他执导的《安居》描写大城市的一对夫妇忙于赚钱,将照顾孤独老母阿喜婆的任务全推给农村小保姆珊妹,由此引出一个既发人深思又充满温情的故事,折射当代城市人际关系的新变化,受到金鸡奖和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的好评,获多个奖项。
该片细致刻画了两代农民工(阿喜婆当年也是进城打工的农民)的故事,胡炳榴与时俱进,拓宽了题材领域,但没有离开自己熟悉的农民,这是他的聪明之处。
向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胡炳榴,认为写农民的电影只有“真与土”是不够的,一定要有“新和美”的艺术性、可看性,才算成功。
胡炳榴幼时常在农村看舞台戏,酷爱皮影戏,进城读书之后对京剧、中国古典诗词曲赋、中国画、中国园林也颇有兴趣。
后来他进北京电影学院接受高等教育,学习了现代的西方电影艺术,进一步开阔了视野。
胡炳榴受苏州园林善于“借景”的布局设计启发,认为不论是什么艺术门类、什么风格流派的表现形式,都不应分高低互相排斥,都可以借用。
他的乡土电影实行“门户开放”,博采众长,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电影语言,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精华共冶一炉,将影戏美学、影像美学、纪实美学的精华共冶一炉。
胡炳榴反映中国农民的底层生活,也注重运用高品位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尤其是中国画的工笔与写意和中国戏曲的虚实结合)以及西方现代电影的声画造型技巧、纪实手法。
《乡情》的画面充满诗情画意,夕阳暮霭中的江南水乡草滩,牧童骑在牛背上咿呀高歌,构图线条是中国画风格的牧牛图,色彩设计犹如金黄色暖调的西洋水彩画。
摄制组收工后返回驻地的途中,胡炳榴看到牧童在河滩唱歌,立即停车,让录音师打开已包装好的录音器材现场实录原汁原味的牧歌,与优美画面相配,既有朴实的泥土气息,又赏心悦目,环境造型美烘托了主人公田秋月的人性美。
《乡情》描写田秋月与已进城的养子田桂互相思念,母亲的镜头与儿子的镜头都是用夜空皓月的空镜头交叉衔接,表现二人在相同时间不同地点望月思亲,胡炳榴说,这种蒙太奇新手法的创作灵感来自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首创“中国画+田园诗”的淡雅风格 解放几十年来,中国农村题材电影都是以《李双双》为标准模式的年画风格喜剧或写实正剧,《乡情》首创了“中国画+田园诗”的淡雅风格,大量运用现代电影手法,这是中国乡土电影创作中的宏观创新,比情节细节的创新更有价值,属于重大贡献,因此,该片被来中国挑选参赛作品的柏林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席一眼看中。
被金鸡奖专家评为最佳故事片的《乡音》,对音响的设计更为成熟,其结尾是“声与画”“、声与声”的巧妙结合。
影片描写余木生用手推车送病危的妻子去火车站,画面是崎岖山路,画外音是两种音响的混合——独轮车行进的吱呀声和远处火车站的雄壮汽笛声。
山路、独轮车、火车汽笛声既是具象,也是意象,使人联想到新旧交替时代落后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的激烈碰撞。
胡炳榴的作品注重现代意识,但不排斥传统的戏剧性手法,都有完整的情节,有生动的表演。
《乡情》一开头,乡干部本来很爽快地给田桂开结婚证,突然又诈称公章不在而不开,这就以强烈的悬念抓住了观众。
《乡音》中“端洗脚水”的动作重复出现五次,头三次是陶春给木生端洗脚水,第四次是女儿给木生端洗脚水,第五次是木生给陶春端洗脚水,这就通过人物动作的变化,隐喻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存在、延续和瓦解,扩展了演员表演的张力。
胡炳榴拍摄的精品电影都是低成本电影,没有耀眼的大明星,没有炫目的高科技,靠的是艺术家以主动进取的创新精神调动自己丰富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找到雅俗共赏的契合点。
他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创作任何题材、任何风格样式的电影,都有启迪意义。
胡炳榴 (1940-2012) 湖北黄陂县人,汉族。
国家一级导演。
2000年被授予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在2005年国家隆重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系列活动中,被人事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授予“优秀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全国50名)。
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从事电影工作45年,以电影《乡情》《乡音》《乡民》“乡土电影三部曲”著称影坛,并形成了他的平民导演风格。
其作品曾获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以及多项导演奖等。
在创作中,我剖析了中国改革背景下的深层文化心态,同时也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了反省……我常把自己摆进作品的人物中加以审视……我有自身的局限性,但我不愿意将自己封闭在那深深的崇山峻岭之中,而愿意沿着弯曲的山路不断地探索、奋进。
——胡炳榴 追忆 广东电影界追思“第四代”名导胡炳榴 本报讯“一代名导浮云淡去显风骨,人品敬仰;影坛巨匠豪华落尽显真淳,佳作留香”,2月14日著名电影导演胡炳榴的离世,无疑是广东电影界乃至中国电影界的一大损失。
2月21日,由广东省电影家协会、省广电协会电影专业委员会、珠影集团主办的“胡炳榴艺术创作回顾座谈会”在广州召开。
会上,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席、珠影集团董事长刘红兵表达了对胡炳榴导演的沉痛悼念,他说,胡炳榴是南国电影的旗帜,为中国电影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一个思想深邃、艺德高尚的“大家”。
广东省影协副主席邓原认为,胡炳榴的作品形式淡雅而不浅薄,艺术创作上宁缺毋滥,富含文化底蕴,充满人文关怀、社会思考,有美学价值;其为人朴实,其理念影响了一代年轻导演。
邓原说,胡炳榴内心把自己和商业化之间划了一条线,他和喧嚣的世俗世界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邓原还把电影界比作“江湖”,分为“清流”和“浊流”,胡炳榴就是清流的代表,是精英电影文化的守望者。
胡炳榴的学生、导演郑华谈到,现在许多大导演给后辈上课都按分钟计费,可胡炳榴从来都是孜孜不倦、毫无保留地给予年轻人指导,“榴叔没有架子,很好沟通,又很有思想高度,对于后辈,他不会一味指责你的错误,而是体贴地在看似很随意的聊天中点拨你。
” 胡导的弟子、导演张泽鸣有一个绰号“小金胡泽鸣”,其中的“胡”,就是胡炳榴。
他说:“榴叔每天跟我喝茶聊天到深夜,一直鼓励我转型从事编剧工作,没有胡炳榴,就没有 今天的我。
” 回忆起胡炳榴生前种种,大家 都热泪盈眶。
老同事杨泽生拿出胡 炳榴研究文集《豪华落尽显真淳》, 扉页上有张黑白照片,是上世纪60 年代胡炳榴在农村拍电影时杨泽生 所拍,回忆起这段往事,他唏嘘不 已。
当时,两人背着几十斤重的摄 影器材徒步翻越粤北山区,水喝光 了,胡问杨,如果现在有水,你能喝 多少?杨回答,起码两三壶。
胡炳 榴却说,我能喝一条河。
杨泽生感 叹:“这就是一个优秀导演的想象 力,他是天生的好导演!”还有一次, 胡炳榴要拍摄一个反映夜晚耕作的 场景,亮度不够,必须点火堆,胡炳 榴独自一人满山遍野寻找制作火堆 的枯草,从傍晚一直到第二天天亮, 毫无怨言。
拍摄结束后,当地干部 为摄制组举行欢送会,胡炳榴见农 民生活太艰苦了,就用自己的米饭 跟农民换地瓜吃,还说,“我们是城 里来的,就喜欢吃地瓜”…… 与胡导合作执导《乡情》的老导 演王进觉得胡炳榴并没有离开。
他 说:“生活中,炳榴是个简朴的人,有 韧性,能坚持,他走了,为我们留下 了一批后起之秀,我们应该少想
些票房、成本的压力,多想想怎么在 艺术上突破。
” 珠影集团前副总经理林西平春 节去胡炳榴家探望时,感觉他精神 还不错。
“我当时告诉他,珠影打算 拍一个系列纪录片,请包括他在内 的一些老导演们口述历史,当时胡 导很开心地答应了。
”出门的时候, 胡炳榴还叮嘱林西平,“别丢了专 业,抓紧时间搞出好剧本”。
没想 到,这句话成了胡炳榴给林西平最 后的遗言。
(杨婷) ·2012年3月2日 视点 上上本报讯(记者张 影悦)2005年,中国电影诞辰 海厂百年之时,中国电影博物馆在 北京开馆引万众瞩目;2012 原年,在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上 电址海,也将建成一座电影博物 建馆,新落成的上海电影博物馆 将是展现上海电影的历史、现 影馆在与未来的最佳平台。
据悉, 上海电影博物馆将于今年6月 博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部分 追开馆,并在年内对公众开放。
溯1896年第一次放映“西洋 物海影戏”《巴黎歌舞》;1913年中 国第一部电影故事片《难夫难 上妻》公映;1908年中国第一家 馆电电影院——虹口电影院落成 影开业;1926年评选出第一个 “电影皇后”;1926年第一部万 六史氏兄弟制作的动画片《大闹画 室》完成公映;1928年第一部 月长达18集的长篇系列电影《火 烧红莲寺》公映;1931年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电影《歌女 开红牡丹》公映;1935年影片《渔 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获得荣誉奖;1941年第一部 馆有声黑白动画长片《铁扇公 样貌出现,且在展陈设计理念上与时代接轨。
据相关人士透露,在布展方面的设计思路是将以上海电影地图为明线,发展时间为暗线。
在连接上海电影发展脉络的同时,凸显鲜明的地域特色,让参观者根据展馆的设计理念和功能布局,去寻找出电影在这座城市留下的深深痕迹。
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表示:“我们计划在电影博物馆里开办一个84座的艺术影厅,将不从事任何商业放映,而是专门用来放映全球的艺术电影,以供电影工作者赏析、交流。
同时,我们也欢迎各国使领馆推荐他们的好电影、名导演来这里举办影片放映会和电影讲座。
”除了这一豪华影厅,根据施工计划,上海电影博物馆还会设立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电影会馆,在以前上影厂“电影沙龙”的基础上升级,用来举办各类电影讲座,让电影人与电影爱好者们在此交流。
任仲伦说:“电影艺术的创作需要交流才能碰撞出思想的 主》公映;1948年第一部着色火花。
过去的老上海有很多 戏曲电影《生死恨》公映……这样的艺术沙龙,这个优秀 这些“第一”都诞生于上海。
传统将延续。
” 而位于漕溪北路的上海电影 上海不仅是中国电影“造 制片厂更是很多老上海影迷星”的发源地,还孕育了一代 心中一道特殊的风景线,拥有又一代优秀电影人。
据了解, 60多年光辉历史的上海电影上海电影博物馆将在展陈中 制片厂创作了大量优秀影片,着重展示中国影坛的重量级 见证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人物及他们的银幕形象,并将 程。
据记者了解,在原厂址上巡礼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 正在兴建的这三幢一组的建影译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 筑群里,上影集团将辟出上万片厂等给中国电影带来深远 平方米的空间打造上海电影影响的电影厂,还将循着电影 博物馆,记录并收藏关于上海产业百年来的发展脉络,重点 电影“前世今生”的记忆。
展示在上海历史舞台上留下 这座博物馆并非老态龙重要篇章的影业公司和老字 钟的“活化石”,而将以活态的号电影院。
图片新闻 漳州布袋木偶戏亮相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迎来了“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布袋木偶艺术展”,展览期从2月13日延续至3月9日。
此次展览由国家大剧院与漳州竹初木偶艺术馆共同举办。
漳州竹初木偶艺术馆由漳州木偶代表传承人徐竹初先生建立,是中国第一家专业木偶艺术馆,展品曾到美、英、法、德、俄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
据展览负责人介绍,展览期间每天上下午将上演两场布袋木偶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让观众在动静结合中体会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
图为表演现场。
高尚摄 资讯 话剧《花事如期》国家大剧院上演 本报讯2月27日至3月7日,由邹静之编剧、优秀青年戏剧导演黄盈执导的话剧《花事如期》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上演。
这也是由邹静之、刘恒、万方创办的龙马社的第五部话剧作品。
《花事如期》讲述的是一个大龄未婚女白领和一个快递小伙儿在一夜间发生的故事,是一部与情感有关、与生命与生存有关的爱的喜剧。
邹静之表 示,这是一个难以用语言说清楚的戏,剧中的内容非常丰富,观众会从中各取所需。
而此次他将剧本交给青年导演黄盈执导,也是有感于现在年轻人的锻炼机会太少,需要给他们提供平台来展示才华。
在黄盈看来,该剧看似是一个男青年和女青年的艳情小喜剧,但其实是一个现当代男性和女性对话的寓言。
(高艳鸽) 电影《柳如是》将于“三八档”上映 本报讯才女柳如是与文人钱谦益的爱情传奇流传了几百年,如今《柳如是》将搬上大银幕,并于3月8日妇女节上映。
这部讲述明清之际出身青楼的才女柳如是(万茜饰)与江南才子陈子龙(冯绍峰饰)及文坛领袖钱谦益(秦汉饰)之间的爱情故事的电影,除了新生代实力演员万茜在片中有上佳表现外,老牌“琼瑶剧偶像”秦汉与当红偶像明星冯绍峰同台飙戏也是本片一大看点。
同时,影片还展开一幅晚明文人生 活的画卷,也揭示了明亡清兴背景下的 江南文人心态。
《柳如是》被定义为“新古典爱情史 诗电影”,由中央新影集团和江苏省常 熟市政府联合打造。
剧本参考史学大 师陈寅恪先生晚年力作《柳如是别传》 写成。
总导演为中央新影集团总裁、著 名纪录片导演高峰。
编剧、导演为原 CCTV-10《人物》栏目主编、纪录片导 演吴琦。
著名作家阿城担任艺术顾 问。
(乐章)

标签: #cf #cad #csol #光头 #碎步 #打不开 #cad #被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