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酒杯空,倒油迟滞”,cool是什么意思

cool 7
2012年7月20日星期五Tel(押010)62569455 博新客@科知学网 主编:张其瑶校对:么辰E-mail押qyzhang@
3 博友cool图 是高分子材料粘弹性行为的原因,并据此发展了网络模型和管式蠕动模型。
这又让人想起了Lucretius诗歌里所描述的“crook’dandentangled”(弯弯曲曲纠缠不开)的图像。
美丽神奇的材料微观组织 姻谢玉江 (/u/RongZheng) “跟帖[9]刘俊明粘度的概念规范了牛顿流体的基本关系,但遗憾的是牛顿流体本身很少,就像经典力学
这些年自己做实验拍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金相照片,特精选一些放到这里与各位博友分享,名字起得不一定准确哦! (/u/xieyujiang) 冰凌(ESD沉积镍基高温合金涂层组织SEM照片) 鸟嘴(ESD沉积MCrAlY涂层的截面形貌SEM照片) 般,牛顿力学是一种无限趋近。
经典物理学甚至量子物理学有很多概念被古贤定义时轻而易举,但后人必须花费大量投入来研究这些概念与过程的关系,且这些关系变成是非线性和严重被调制的。
从这个意义上,粘度是表象的物理,神奇而 难以捉摸,就像物质的介电极化率与磁导率
般。
粘度本身远没有博主的文章那样让人感动, 而粘度背后的故事却是博主对物理的高度阐 释。
谢谢! i视点 科普吧 博主回复:说得精辟!先贤为我们提供了一
个答案或定义了一个概念,而在这答案或定义后面藏着更多的几乎是没完没了的新问题。
[6]钟炳 科 普 不 能 仅 姻孙学 针军 对 知 识 最近与一些非学术领域的朋友接触比较多,他们对哲学的思考,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思考是对主流科学和哲学的重要补充,有许多朴素的科学和哲学思想值得学习。
但也发现他们往往有一些明显无法让人接受的错误观点,非常有市场。
如何克服这些错误的认识?本人觉得应该从科普科学方法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是科普,定义是这样的: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
这个定义中也包括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内容。
场景一:见到几个高人,与他们交流氢气的效应,他们对氢气效应的认识非常大胆。
基本的思路是: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知识),氧气对人体很重要,那么氢气肯 “倾酒杯空,倒油迟滞” ———流变琐谈 姻郑融 标题中的“倾酒杯空,倒油迟滞”,引自科学网博主郑中老师的一篇译诗。
关于这首诗,后面会谈到。
我们先来说说流变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粘度。
粘度这个概念来自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
下过厨房的人都知道花生油比醋“粘稠”。
粘度的科学定义则始于牛顿。
1687年,也就是虎克发表了弹性定律9年之后,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rincipia)一书中发表了他研究稳态剪切流动的结果。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成正比,这个比例常数便称为“粘度”。
凡是服从牛顿所描述的规律的流体,我们叫它牛顿流体。
牛顿流体的粘度是材料的性质。
不同的流体通常有不同的粘度(当然也有可能相同),但是为什么呢?这是当代结构流变学的一个课题,其实两千多年前就有人在思考这个问题并给出一个大体上不离谱的答案。
这人便是古罗马哲学家和诗人Lucretiu(sTitusLucretiusCarus,提图斯·卢克莱修·卡鲁斯,公元前99~55年)。
Lucretius相信物质由“基本粒子”组成。
他 用拉丁文写了一部长诗DeRerumNatura,英文通常译作OntheNatureofThings,中文熟知的译名是《物性论》。
全诗洋洋数千行,其中有这么几句: WeseehowquicklythroughthecolanderThewineswillflow;ontheotherhand,Thesluggisholive-oildelays;nodoubt,Becaus‘etiswroughtofelementsmorelargeOrelsemorecrook’dandentangled.(转引自Tanner和Walters合著的Rheology:AnHistoricalPerspective)这段诗,科学网博主郑中老师的译文是:如倾酒杯空,倒油迟滞。
沸水滚滚,面团柔柔。
精哉,型式有别。
(/blog-289142-278361.html)郑中老师用楚辞体翻译了全诗,大气磅礴,诗意盎然。
此处大体属于意译,兼顾了信、达、雅。
但为了保留细节,我们不妨试着直译一遍:你看,酒浆流过漏勺何等畅快, 而橄榄油却拖拖沓沓似有滞碍,想必是构成它的基本粒子较大,要不然就是弯弯曲曲纠缠不开。
Lucretius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固然有不少不正确之处,但一个两千年前的诗人,就认识到材料的宏观流动行为取决于其微观物质微粒的大小及其形态,是令人惊叹的。
我们如今把能单独存在、并保持纯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称为分子。
粘度和分子大小的关系,从Lucretius的时代算起,经过了将近两千年,才在1905年被爱因斯坦在其博士论文中用理论方法证明了。
爱因斯坦把经典的流体动力学和扩散理论相结合,推导出溶液的粘度和溶质的分子大小之间的定量关系,创造了从流动现象来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
他的这篇论文和同年他发表的另一篇关于布朗运动的论文,为结构流变学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流变学最感兴趣的材料是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性质既不同于虎克的弹性固体,也不同于纯粘性的牛顿流体,我们通常要用“粘弹性”来描述。
流变学者们认为高分子之间的缠结 诗人的洞察力有时是令人惊叹的。
博主回复:是啊,喜爱科学的诗人或具有诗人气质的科学家,好像更容易有不同凡响的洞察力。
[4]陈湘明高分子的流变是美丽的,金属的塑性变形是 美妙的,陶瓷的宁折不弯则是可爱的。
博主回复:能感受到材料和材性之美的科学 家是有福的。
[2]loujinshan请问:粘度的单位是什么?又怎么测定?博主回复:粘度的单位,在SI单位制中是 Pa.s。
粘度测量可分为稳态流动测量和动态流动 测量两类。
前者通常是利用仪器产生稳态等温的简单剪切流场或圆管内压力驱动流场,切变速率可以从已知流场得到。
测量作用于流场上的力或力矩,从而获得应力,便可算出粘度。
常用仪器包括旋转型(如锥—板式、平行板式或同轴圆筒式)流变仪和毛细管流变仪。
还有一种仪器叫落球粘度计,只适用于测定粘度较高的牛顿流体的剪切粘度,或极低切变速率下的非牛顿流体的剪切粘度。
动态测量则是用仪器使样品产生正弦应变,并记录流体形变产生的应力,经过数据处理可得到动态粘度和动态模量。
常用动态测量仪器包括锥—板式、偏心平行板式和同轴圆筒式。
流变测量学是一个发展中的研究领域,新的技术不断出现。
上面的简介是比较传统的方法。
定也非常重要。
世界万物存在阴阳平衡(朴 素辩证法),氧气代表阳,氢气代表阴,许多疾病是阴阳失去平衡,氧气过多导致氧化损伤,氢气代表阴,摄取氢气能实现阴阳平衡, #世相#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场景二:量子力学在物理学上是高深学问,一些人把这一物理概念引入到医学上,建立了所谓量子医学,并且与中医药进行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量子药 漫天飞舞的A4纸 物。
如果不去深入探究,感觉很玄,量子力 姻陈沐 学进入化学领域,产生量子化学,其实质是在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实质用量子力学去解释。
从大的道理上,量子力学应该能涵盖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只不过是在宏观上或整体上的体现。
从这个角度上看,生物学现象应该符合量子力学的规律。
但并不等于说把量子力学用到医学上,就能出现量子医学。
生命现象在本质上是化学事件,不需要在量子范畴上去分析生物学现象,至少大部分生物学规律根本不需要量子力学。
如果真的有量子医学,也应该先有量子生物学、量子细胞学、量子分子生物学这些体系。
用来解释量子医学的证据也很牵强,一是用神经递质的量子化(与物理学上的量子没有丝毫关系)释放,这和量子力学什么关系?如果这也是量子,那么心脏射血也是量子,呼吸运动也是量子了。
另一个是认为伟大的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曾经用量子力学来阐述基因的实质,似乎给量子力学在生命科学中奠定了基础,如果薛定谔知道后人把他的这个科普讲座作为了一门学科的证据,不知 有人说:“死后把我的骨灰撒到森林里去吧,这一生我用了太多的纸,我要弥补那些树。
”想想 我浪费过的那些A4纸,恐怕三生三世都弥补不完。
所以,写此文告诫自己:还是趁活着的时候,节约用纸吧。
有一段时间在综合办公室工作。
每天一项固定任务就是:将外界发来的文件、传真交给上司a。
a将它们过滤一遍之后,再交给他的上司———A或者
B。
我们的传真机设置为自动接收,因此难免会收到大量垃圾传真:假账、发票、烟酒、全国厨师大会……每天放进传真机里的纸,总是飞快地被这些内容消耗掉。
怎么办?更改它的设置是不 现实的,因为当时办公室另外一个资历比我老的女孩不愿意将传真改为“非自动接收”,理由是“我们的工作量太大,不能再额外增加麻烦了”。
后来我想到的办法是,把没有用的传真件或者其他只用了一面的纸张再次放进传真机里,于是新的传真内容可以印在它们的反面,以此达到二次利用的目的。
本以为这是个好方法,然而有一天,a对我说:“你节省资源、有环保思想,这是好事。
但是交给领导的传真文件背面,都是一些无关信 息,他们看了会不高兴的。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我所在的那个单位,实 际上是以生态和环保作为核心理念之一的单位。
而且无论A或者
B,都是很注重节约资源的。
有一次其中一位群发邮件,说:“虽然我很怀疑全球变暖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但是低碳的生活方式还是值得提倡的。
楼道的灯经常白白点着,建议大家随手关灯。
”这样的一个人,我相信他会认同节约用纸的行为。
但是我不知道怎样在不得罪上司a的情况下,让a的上司A或者B接受我的“双面传真”。
这已经不是一个环保问题了,而是一个“办公室政治”的问题了———有一天舍友跟我说了一道求职面试题:“如果你的上司给你提出一个思路,而你上司的上司则给你提出另外一个思路,你应该怎么办?”我对于此类问题完全无感,所以就像小学生一样回答:“那就按上司的上司的思路来办呗。
”她立刻否决:“绝对不能这样。
你千万不要让你的上司觉得你有‘越级交流’的嫌疑。
你可以尝试着说服你的上司,但是不要说这是他的上司的意思。
” 后来,利用职代会征求职工意见的机会,我 把“双面用纸办公”的事情写了一条提案,交给了青年职工代表。
不过,这条提案很快就被淘汰了———与青年职工更加密切的幼儿园建设、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才是更值得关注的焦点。
我的这一条似乎与任何人的福利都无关的提案,自然毫无悬念地被淹没了。
也是在那家单位工作的时候,有一次连续两天加班到深夜:第一天工作到零点,第二天是一点半。
因为面临一场检查,所以要临时印制一些与那场检查相关的规章制度等等。
我们依据上级部门的红头文件的指示,依据兄弟单位的范本,一丝不苟地制造出一摞摞原本不存在的规章制度、审批表。
估算了一下,就我负责的那一小块,总共大概耗费了3000张A4纸。
我多么不愿意看到这一幕,然而我却是亲自参与者。
这场大规模劳民伤财之事,起因据说是某单位的人将工作文件带回家去处理,谁知家里的电脑上有木马,将他的文件窃取到国外。
于是,全国各地所有相关单位都要来一场信息安全教育和检查。
本来重点是计算机这一块,但是大家都希望检查的时候内容能够详实一点,于是纷纷制造 出各种规章制度。
但是这些资料基本上都是临时编造出来的。
以兄弟单位的一本汇编资料为例,错别字很多,显然是仓促之间赶制出来的。
而人家已评为示范单位,所以我们也得效仿。
于是对于这场检查的准备就已经渐渐偏离主题了———计算机这一块已经不是重点,起草、打印、复印文件才成了重点,那位可怜的电脑网络技术人员,白天负责检查全单位的电脑,而晚上也不能歇着———要陪我们一起设计《文件汇编》的封底封面,要起草各项内容。
而本来是重点的与保密工作相关的木马病毒,却只是我们辛苦劳作间隙穿插的谈资。
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各个岗位、各个 工种的同事都从各自的角度来分析这场加班的无意义性,然而大家还是熬到深夜。
后来,究竟浪费了多少张A4纸我没有数,只知道很厚、很厚。
后来,我辞职了。
在现在的环境里,对于纸张的消耗量,远远少于从前,顶多只是复印几本书,打印一点论文。
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开题和毕业论文都接踵而至,大量用纸是少不了的。
但愿我的工作和文字,能够不辜负那些洁白的A4纸。
(/u/dawnshower) 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无奈。
所谓的量子医 学,从个人的理解上,我感觉就是一种科学的迷信,或者说迷信科学。
场景三:我们周围有不少人在谈论自 科研ing 己的一种药物和治疗方法或手段的时候,非常喜欢列举一些特殊的例子,例如某某患者在什么医院被医生判了死刑,结果被我的什么功、什么液、什么水给救活了。
而且有 创新还须应用牵引 许多这样真实的例子,说的人本身没有说慌,但传递的意思并不正确。
而且这类的说 姻徐耀 法很有市场,许多人会相信。
我们历来就有 科技创新是摆在所有科研人员面前的使命少,膜层开裂的可能性越小,高反膜制作的难度化锆粉体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但稳定的纳米晶家,很多单位非常重视国家级的项目,轻视企 偏方气死名医的说法,就是这种情况的最形 或者任务,口号叫得响,实际工作中创新却很少,就会下降。
常用的高折射率材料为氧化钛、氧化氧化锆溶胶就很难制备。
我们尝试了很长时间,业项目(除非企业给很多钱),在个人职称晋升 象的描述。
因为我们不知道创新来源于何处。
脱离现实中应锆、氧化铪。
氧化钛光学带隙窄,在激光作用下容终于成功制备了氧化锆纳米晶溶胶,并获得折射等方面,也是国家项目比企业重要得多,这样 上述这些情况可能最主要的问题是缺 用的牵引,科学家为了创新而创新,就是“何不食易发生三光子吸收,因此激光损伤阈值不高。
氧率大于1.9的氧化锆膜(不需焙烧),以此镀高反实际上主动排斥了可以带来创新性研究的机 乏基本的科学分析手段和规范,例如对疾病 肉糜”的晋惠帝。
这样的创新要么不值得研究,要化铪的光学性质非常合适,但有机铪原料昂贵、膜,只需要15~17层,大大降低了溶胶凝胶法制会。
就拿锂电池来说,国外大多数是企业在支 治疗效果的认识,没有对照的概念,用个案 么就是追随国外动态,作些局部改进,难得有价有毒,制作成本太高。
剩下氧化锆是最应该考虑备高反膜的难度。
我认为,这就是实际应用需求持大学教授的研究,而我国是教授们自己搞个 代替规律,不了解安慰剂效应;不能正确认 值的原始创新。
的,但从有机锆醇盐水解出发,一般只能得到含所推动的创新。
题目去想办法让国家支持,而政府部门并不知 识当今人类对生命科学认识的不全面性,用 我们课题组研究溶胶凝胶法镀光学薄膜十有非晶态氧化锆颗粒的溶胶,这样的溶胶镀膜后 企业是创新的源动力。
这话不假,但我国的道工业生产的实际问题。
所以,可想而知,我们 对科学概念的迷信来代替科学本身。
不能用 几年了,由于薄膜应用环境的不断改变和对薄膜折射率只有1.6左右,与低折射率的氧化硅层交企业仍然热心于山寨别人的先进技术,缺乏长的创新经常属于无本之木。
过分重视国家项 基本的科学常识来理解和分析一些现象。
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新的研究内容不断出现,替镀高反膜,需要25层以上,而想得到结晶的氧远发展眼光,造成短视的科技观念,这极大阻目,也是官本位文化的体现。
总之,科普不仅需要科普科学知识,而 所以我们的制作方法也不断创新。
举个例子,制化锆膜,一般要通过400度以上焙烧,但多层膜碍了创新。
在我做访问学者期间,我觉得国外 只有当企业和科学家相互靠近,而且科研单 且需要科普科学方法,甚至掌握和了解科学 备高反膜需要将高折射率和低折射率两种膜层不能这样焙烧,怎么办?最好是制备出的氧化锆很多教授的实验室装备比不上中国很多课题位不以获得国家项目为评价科学家科研水平的 方法比科学知识更重要。
交替镀膜,二者的折射率相差越大,则需要镀的溶胶就含有结晶氧化锆颗粒(我称为纳米晶溶组,但人家的工作就是做得更创新,我觉得原主要依据时,创新就会源源不断。
(/u/孙学军) 膜层数越少,这样膜层界面间的应力累积就越胶),这样得到的薄膜自然折射率就高。
纳米晶氧因主要在于他们与企业结合紧密。
在我们国 (/u/ICF2009)

标签: #快捷键 #cad #cbd #驾照 #code #cd #cute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