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录
一、教材综述...........................................................................................................................3
(一)基本编著情况
...............................................................................................................
3(二)适用对象.......................................................................................................................
3(三)编写理念.......................................................................................................................
3(四)编写原则与目的...........................................................................................................
3 二、教材具体分析...................................................................................................................3
(一)编写体例
.......................................................................................................................
3(二)课文题材.......................................................................................................................
4(三)课文体裁.......................................................................................................................
5(四)词汇...............................................................................................................................51.词汇数量分布...........................................................................................................6
2.词汇注释...................................................................................................................9
(五)语法...............................................................................................................................9
1.语言点数量和内容.................................................................................................10
2.语言点编排.............................................................................................................11
(六)练习.............................................................................................................................14
1.语言点练习.............................................................................................................14
2.课文练习.................................................................................................................14
3.扩展练习.................................................................................................................15
4.交际性练习.............................................................................................................16
(七)文化.............................................................................................................................16
(八)附录.............................................................................................................................17
(九)版面设计
.....................................................................................................................
17三、教材优缺点分析.............................................................................................................18
(一)优点.............................................................................................................................18
1.内容选择与编排.....................................................................................................18
2.词汇.........................................................................................................................19
3.语法.........................................................................................................................19
4.练习.........................................................................................................................19
5.文化.........................................................................................................................19
(二)缺点.............................................................................................................................19
1.内容选择与编排.....................................................................................................19
2.词汇.........................................................................................................................20
3.练习.........................................................................................................................20
4.文化.........................................................................................................................20
四、
教材编写改进建议.........................................................................................................20
(一)内容选择与编排
.........................................................................................................
20(二)词汇.............................................................................................................................20(三)练习.............................................................................................................................20
(四)文化.............................................................................................................................21
2 一、
教材综述 (一)基本编著情况 《HSK标准教程4上》由姜丽萍主编,张军、董政编著,属于《HSK标准教程》系列,是经国家汉办授权,由汉考国际(CTI)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联合开发的一套综合型教材。
全套教材含9册书,对应HSK考试6个级别,1-3级每级1册、4-6级每级2册(上下册),共9册。
每册分课本、练习册、教师用书3本,共27本。
(二)适用对象 本书适合学习过110学时,已掌握HSK一、
二、三级大纲所包含的约600个词语,准备参加HSK(四级)考试的汉语学习者使用。
(三)编写理念 本书针对HSK(四级)学习者的需求和本阶段教学的特点,将HSK真题作为基本素材,以自然幽默的风格、亲切熟悉的话题、科学严谨的课程设计,实现了与HSK考试内容、形式及等级水平的全方位对接,是一套充分体现考教结合、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理念的适用教材。
(四)编写原则与目的 本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并融入交际法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理念,采取变换情境的方式,让学习者体会在不同的情境下语言的真实运用,在交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以主题引领,通过接触和这个主题相关的多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加快学生对新内容的内化和理解,进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教材具体分析 (一)编写体例 《HSK标准教程4上》在编写体例上,依据HSK(四级)真题语料内容,以
3 话题为中心组织课文,同时将词汇(包括成语、常用语、固定说法等)、语言点、功能项目和文化因素有机结合。
从课文设置上看,本书一共设置了10课,每一课课文由三段独立对话和两段独立短文组成,每篇对话或短文围绕本课主题涉及的五个子主题展开教学。
每课均分为热身、课文、学一学、练习、扩展、运用、文化七大板块。
旨在帮助学习者提高听、说、读、写技能,掌握交际能力。
(二)课文题材 题材也可以称为主题。
本书体现了主题式教学的理念,以主题引领,每个主题下又分为若干小主题,主题之间互相联系形成有机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现将本册书10课课文的主题归纳如下: 大主题 子主题 对话一对话二对话三短文
一 短文
二 第一课爱情 恋爱 结婚婚姻生活对浪漫的影响婚姻生活幸福的 理解 因素 第二课友谊交朋友同学聚大学时的交朋友需对真正的朋友的理解 会 朋友要的品质 第三课工作 面试 招聘工作情况面试注意事项 第一印象很重要 第四课工作换工作工作计赚钱越来完成工作年轻人不要着急赚钱 划 越难 的奖励 买衣服只 第五课购物买沙发买冰箱买礼物买对,不网购受喜爱的原因 买贵 第六课 购物购物经历买西红买行李箱打折活动节日有打折活动能买 柿 到物美价廉的东西 第七课 天气和身抽烟有电脑对身健康包括健康体情况害健康体的影响身体和精 神的健康 散步的好处 第八课 美很多人吃足球比堵车发现生活女生衣服颜色和性格 巧克力 赛 中的美 的关系 第九课成功 减肥 成功需要坚持 成功路上偶尔也需要放弃 做事注重过程,不怕失败 困难是暂时的,坚持才能成功 第十课 对幸福做喜欢的有钱不一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 幸福生活情况的理解事才会感定幸福 不同 到幸福 可以看出,第1-7课课文的主题是生活类的,第8-10课课文主题是哲理类 的。
总体来看,生活类题材是本册书选取的主要题材。
4 (三)课文体裁 课文体裁属于形式范畴,是文章题材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
人们通常把文章的这种表现形式称为“体裁”或“文体”。
对外汉语中高级教材的编写一般都比较注意体裁的多样性,但对“体裁的内涵和外延”,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具体到选择哪些类型的课文上,分歧也很大。
本册书每课课文包括三段对话、两段短文,其中三个子主题对话均包含3个话轮,但在长度和难度上有所增加;各课短文大体上涉及了四种类型的体裁,分别为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散文。
其分布数量以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短文
一 短文
二 合计 数量所占百分比数量所占百分比数量所占百分比 议论文
2 20%
4 40%
6 30% 记叙文
3 30%
3 30%
6 30% 说明文
3 30%
3 30%
6 30% 散文
2 20%
0 0
2 10%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这20段短文中,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所占比例相当(都是30%),散文所占比例最少(仅有10%)。
由于本书是适用于初级向中级阶段过渡的留学生的教材,因此,在课文体裁的选择上与初级的体裁有相当大的差异。
初级教材中往往以日常会话为主要体裁,而到中级阶段的教材则增加偏重于书面语篇的课文,议论文表达观点、说理性强,记叙文和说明文记录事件、说明事物,是学生日常写作和阅读常见的体裁。
这在扩充学生词汇量以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承担意义的主要部分,是汉语教学重要的一环,对于大部分汉语学习者来说,利用教材学习生词是其获得汉语词汇的主要方式。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生词量的控制、生词的等级分布以及生词注释等都应该受到重视。
5 1.词汇数量分布 本册书共有10课,每课包含生词数量不
一,最多的一课有32个词,最少的一课有29个词,具体每课所含生词的情况如下: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 生词总数 (不含专有32303131313133293130名词) 名词(n.)
8 6
8 8151311131215 动词 10111111912168
8 4 (v.) 形容词
5 2
4 4 (adj.)
2 4
4 4
6 兼类词
1 1
1 代词(pron.)
3 1
1 1 数词(num.)
1 1 量词(m.)
1 1
1 1 数量词
1 (num.-m.) 能愿动词
1 (mod.) 副词
5 7
2 3
5 1
1 2
2 2
6 (adv.) 介词
1 1
1 1 (prep.) 连词
2 2
2 1 (conj.)
1 2
1 2 助词
1 (part.) 叹词
(int.) 拟声词(onom.) 前缀(pref.) 后缀(suf.) 专有名词
5 5
2 1
2 超纲词
2 1
1 1
3 1 生词数量以及每一词类在各课中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 生词总数 (不含专有32303131313133293130名词) 名词(n.) 25%20%26%26%48%42%33%45%39%50% 动词 31%37%35%35%30%39%49%28%26%13%
7 (v.) 形容词(adj.) 16%7%13%13% 6%12%14%13%20% 兼类词 3%3% 3% 代词(pron.) 10%3%3%3% 数词(num.) 3% 3% 量词(m.) 3%3%3% 3% 数量词 3% (num.-m.) 能愿动词 3% (mod.) 副词16%23%6%10%16%3%3%7%6%7% (adv.) 介词 3%3%3% 3% (prep.) 连词 6%7%6%3% (conj.) 3%7%3%7% 助词 3% (part.) 叹词(int.) 拟声词(onom.) 前缀
8 (pref.) 后缀(suf.) 专有名词
5 5
2 1
2 超纲词 6% 3%3%3%10% 3% 一般来说,进入到HSK四级的学习者,基本步入了汉语中级阶段的学习,词汇教学仍然是重点,词汇量会加大,虚词比重增多。
上表可以看出,每节课的词汇量保持在30个词左右,比较稳定,其中实词所占比例远远超过虚词所占比例,与学生学习阶段相匹配,实词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占比之和超过半数,这些是构成句子主要成分的词,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输出句子。
此外,有一些常见常用的兼类词,每节课都有占相当比例的副词,词汇设置比较科学。
虽偶有超纲词,但占比不大,不影响教学。
2.词汇注释 教材中对词汇的注释是学生最直接接触到的内容,是教材中生词环节的一个重点。
本册书对于词汇注释是采用英语对译的方式,用一到两个词或英语短语直接释义。
如: (五)语法 语法教学在中级阶段仍然是一个重点并应逐渐加大比重。
在这一阶段,要将
9 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相结合,教材中对于语言点的选择和内容的编排呈现上要科学、合理。
以下,主要从本册书的语言点数量、语言点内容、语言点编排方式三方面来分析。
1.语言点数量和内容 本册书中的语言点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词,例如“从来”、“刚”等实词、“不管”、“按照”等虚词;第二类为固定用法或词组,例如“(在)……下”等;第三类为固定句型,例如“不仅……也/还/而且……”等。
其具体如下表所示: 语言点总数 词 实词 虚词 固定用法、固定句型 词组 第一课
5 2
1 2 第二课
5 3
2 第三课
5 3
1 1 第四课
5 4
1 第五课
5 4
1 第六课
5 4
1 第七课
5 2
1 1
1 第八课
5 3
2 10 第九课
5 3
2 第十课
5 2
2 1 可以看到,每节课都包含
5个语言点的注释,且主要是词的注释,其中又以实词为主,符合中级学习者的学习特征。
2.语言点编排 首先生词的展示与课文对应,出现在课文右侧,一般生词均标注拼音、词性、英语释义,专有名词则单列出来,并注音、英语释义,超纲词(HSK五级词汇)前带有“*”标识,一目了然。
然后有单独的“注释”板块,对语言点集中分条讲解——其中每一个语言点的讲解都是先出中文释义,再出英文释义,然后给出至少3个例句进一步说明其用法,最后有“练一练”,即“完成句子或对话”对语言点进行练习。
其中每个语言点的解释只涉及HSK(四级)真题中出现的用法及其常用用法,并重视用法的多少,从易到难搭配至少3个适当改编过的真题例句,其中带颜色的例句是课文原文。
每个语言点都有3个小练习,完成句子或对话,以检验和巩固学生对语言点学习的掌握。
如下所示: 11 值得注意的是本册书的特色之一是有“比一比”环节,是每课从五个语言点中选取一个语言点,针对这个语言点,先讲解,再与已学过且易混淆的语言点对比分析(相同点和不同点),例句基本来自真题例句。
如下所示: 12 并带有“做一做”进行区分练习。
13 (六)练习 本书的练习从内容上看分为三部分,语言点练习、课文练习、扩展练习。
语
言点练习(包含生词练习)在每一个语言点讲解之后的“练一练”里;课文练习在语言点的讲解与练习之后,有多种形式;扩展练习是“做一做”即“选词填空”的形式。
形式上可分为有意义的练习和交际性练习两种,以上针对语言点、课文、扩展内容的练习均属于有意义的练习,交际性练习的形式有“双人活动”、“小组活动”。
1.语言点练习 如前文所示,是“练一练”环节,每个语言点都有3个小练习,完成句子或对话,以检验和巩固学生对语言点学习的掌握。
2.课文练习 本册书的课文包含5部分,前三个是对话,后两个是短文,在前三个对话和相应的语言点的讲练结束之后,有针对课文1、2、3的练习,都是“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如下所示: 14 后两个短文和相应的语言点的讲练结束之后,有针对课文4、5的练习,也是“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如下所示: 然后有一个“练习”环节,包含针对本课语言点和课文内容的练习。
形式有:
(1)复述课文内容——扮演课文1、2、3中的某个角色,以角色的语气复述课文内容。
(2)选词填空。
3.扩展练习 在语言点和课文练习之后有“同字词”的扩展和练习,即含有相同汉字的一组词放到一起,先结合例句讲解再“做一做”,做区分练习。
如下所示: 15
4.交际性练习 练习1、2、3都是针对语言形式的练习,且都是针对句子和对话的练习,在这些练习之后有“运用”板块,包括“双人活动”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针对本课主题设计的调查活动(问答形式并用表格记录下来)或小组内部各成员讲述有关本课主题的经历(用上老师给出的语言结构),这些练习贴近真实生活交际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成段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话语能力和交际能力。
(七)文化 每一课最后都有“文化”板块,介绍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内化内容,并用用于解释。
其内容如下表所示: 大主题 文化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 爱情友谊工作 16 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中山装和旗袍 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 工作购物购物健康美成功幸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人的购物习惯绿色食品太极和太极拳 中国人眼中的“红”与“白”成功的秘诀知足常乐 (八)附录 有词语总表,包括:词性对照表——不同词性的英文简称。
生词表——按生词第一个汉字的首字母进行排序,包括拼音、词性、英文释 义、课号。
专有名词——课文中出现过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包括拼音、英文释义、 课号。
超纲词——课文中出现的超纲词,包括拼音、词性、英文释义、课号、级别。
旧字新词——之前学过的字在本册书的生词里出现时含义与之前不同。
按生 词第一个汉字的首字母进行排序,包括拼音、词性、英文释义、课号、旧字。
(九)版面设计 本书封面为红白色调,“HSK4
上”标题为黑体白色,尤为醒目,整体看来简洁清爽。
如下: 17
三、教材优缺点分析 (一)优点
1.内容选择与编排 本书总体框架完整、思路清晰、各个板块的设置及目的很明确。
在教材的使用说明上详细介绍了本书的适用人群、编撰特色、各个板块的构成及编写理念,为教师提供了指导,让教师在宏观上对教材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在目录上标注了每课的题目及语言点、“比一比”和“同字词”的内容、文化的内容,一目了然,便于查阅。
在内容安排上较为妥当,“热身”环节以图片和表格引入主题,然后对生词、语言点、课文展开讲练,三个对话两个短文构成一课的课文,且每个子主题均与 18 大主题密切相关,设置合理,最后以“中国文化”内容收尾,各个环节设置得当且清晰明了,符合HSK四级学生学习特点,且都有拼音及英语释义,适用度高。
2.词汇 本册书在词汇编排上较为人性化,标注了拼音和词性,给出了简单的英语释义,有利于准备HSK四级考试的学生把握住课文词汇的重点,以及更好地掌握词汇的意义及用法。
“比一比”和“同字词”的设置,通过对比分析并加以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词的意义和用法,并更好的区分近义词和同字词,对学生学习词汇、建立词汇系统也有帮助。
同时启示学生注意对汉语词汇的对比区分,启发学生自觉学习。
这对迈入中级阶段的学习者十分重要。
3.语法 对于每课的语言点,编者在“注释”板块集中讲解,分条并结合HSK真题例句解释说明,又给出练习,讲解得清晰完整。
有英语释义辅助学生理解,减轻学生压力,有助于学习者的理解与掌握。
4.练习 针对语言点和课文的练习随着讲解之后出现,及时有效,最后的综合练习形式更丰富。
有双人活动和小组活动,利用采访调查和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自主、开放练习,贴近真实交际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和交际能力。
5.文化 文化板块的内容与课文主题相符,贴近当代中国人的真实生活,有图片和英语对译帮助学生理解。
(二)缺点
1.内容选择与编排 本册书以HSK大纲为纲,坚持“考教结合、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理念,整体看来是以HSK四级考试为导向编排各部分内容的,更加侧重对语言结构的讲练,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和交际能力的锻炼有限,我认为这对于迈入中级阶段的学习者来说稍有不足。
另外,本册书(学生用书)有较多的拼音和英语释义,虽然方便学生理解, 19 但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摆脱对拼音和英文的依赖,不利于汉字教学的进行及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词汇 本书用英文对译汉语词汇的方式过于简单,英文单词或短语与汉语词汇在意义、词性、用法上并不完全对等,可能会误导学生,造成学生语言使用上的偏误。
3.练习 虽然有配套的、单独的练习册,但单从这本教材(学生用书)整体来看,除去活动环节,每一课、每一板块的练习大同小异,都是基于语言形式的练习,学生容易感到乏味,产生疲劳感。
4.文化 本册书对于文化的展现过于书面化,虽然有图片辅助,但不够生动,不够吸引人,在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方面不够明显。
四、教材编写改进建议 针对提到的以上几个缺点,我认为本册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
(一)内容选择与编排 建议在内容选择上可以更加生活化,达到HSK真题风格与真实汉语使用风格的平衡,更注重趣味性、更贴近真实生活。
(二)词汇 针对词汇讲解过于简单的问题,我认为可以将每课的生词按“重点”、“次重点”分类,“重点”词汇适当增加讲解的例句,让学生体会词汇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对于兼类词尤其要解释说明其不同语境里的词性和用法的区别。
(三)练习 练习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一些,与练习册形成互补,多设计一些题型,变化不同形式来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同时,在词汇练习和综合练习方面也可以更加赋予变化。
另外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一些影音、游戏练习,在课堂上进行,增 20 强趣味性和学生参与度。
(四)文化 可以利用多媒体用影音的形式记录当代中国文化保存到随教材的光盘里,展
现普通人在节日、工作、购物等方面的真实面貌,让学生有切身、形象的体会,也可以增加讨论的环节,让学生交流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对中外文化异同的看法,让课堂气氛更生动活泼。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