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起为战育人鲜明导向,2019年12月2日

cvv 0
星期
八一评论E-mail:jfjb81pl@ 责任编辑/张顺亮实习编辑/洪治
6 立长城瞭望起为战育人鲜明导向■高宝 课堂连着战场,教学事关打赢。
军队院校因打仗而生、为打仗而建,必须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
“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强国兴军服务,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习主席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的重要论述,再次启示我们:军队是要打仗的,军队院校必须立起为战育人鲜明导向,一切办学活动都要聚焦能打仗、打胜仗。
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战争准备。
军队院校是培养打仗人才的摇篮和基地。
我军军事院校一直有以战领教、为战育人的优良传统。
从井冈山的红军学校,到瑞金的红军大学;从长征途中的“干部团”,到抗战时期的“抗大”……院校在硝烟战火中创办,在枪林弹雨中发展;学员从血火战场走来,到战斗一线建功,真正实现了课堂连接战场、学员即是战斗员。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成立于抗战烽火中的“抗大”,是当时我军最高军事学府“。
我们的 军队是要打仗的,军队院校必须立起为战育人鲜明导向,一切办学活动都要聚焦能打仗、打胜仗。
这就要求院校教育必须敏锐知变、准确识变,有预见性地主动求变、科学应变,这样才能跟上时代进步、跟上战争发展,制胜强敌、赢得未来。
学校,就是要增加抗日力量的。
”从1936年到1945年,抗大共举办8期,为全军部队输送了10万余名优秀军政干部;从1937年到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从最初改编时的4.6万人发展到120余万人。
这10万英才像“火种”一样撒向全国战场,使抗日烽火越燃越旺,为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军事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最大特色和本质属性,说到底是要把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回归到一切为了打仗的本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到军队院校视察调研,反复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我军院校建设必须有一个大的加强“”打仗需要什么就练什么,部队需要什么就教什么”。
全军院校始终坚持面向部队、面向实战、面向未来抓教育人,校门对 接营门、操场直通战场的特点更加突出,在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为军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能打仗、打胜仗的人才。
同时也要看到,个别院校在办学育人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是更多地想着面向打仗的需要、对接部队的需求,而是搞自我设计,自己有什么就教什么,有什么优势就吆喝什么,教育缺乏针对性、前瞻性和实战性。
从部队反馈的情况看,一些新毕业学员到部队后出现“水土不服”现象,组训、教育、管理等能力比较弱,甚至难以胜任本职岗位。
正如一些同志讲,在院校学的部队用不上,部队需要的又学不到。
这就容易变成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必须加以改进。
现在,世界在变、时代在变、军队在变、战场在变,而且变的速度越来越快、 越来越深刻,甚至很多是颠覆性变化,是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
尤其是当前战争形态加速演变,作战样式深刻变化,特别是智力将超越火力、信息力和机动力,逐步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因素。
这些千变万化,最终都将聚焦到“人”,都将反映到军事教育领域,对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严峻挑战。
这就要求院校教育必须敏锐知变、准确识变,有预见性地主动求变、科学应变,这样才能跟上时代进步、跟上战争发展,制胜强敌、赢得未来。
钱学森晚年多次指出,我们的教育要经常思考怎样培养杰出人才。
对于军队院校来讲,这个“杰出”就是能打仗、打胜仗。
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加速推进,对人才的需求也愈加紧迫。
院校教育必须锁定明天战场,把握现代战争特点规律,狠抓实战化教学改革,向打仗靠紧、向培养新型军事人才聚焦、向提高新质战斗力贴近,切实打造好“战争大脑”、锻造出“军中脊梁”,努力使人才培养供给侧同未来战场需求侧精准对接,为打赢明天战争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真正赢得未来战争的主导权。
微评 脸测风速 展示高超技艺 ■王正朋 八一时评 家书纸短,家国情长。
日前,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制作的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点击量不断飙升。
这部微纪录片共11集,选取了11位共产党人的感人故事,包括贺页朵的“宣誓书”、傅烈的“绝命书”、寻淮洲的“请战书”、王尔琢的“托孤书”、卢德铭的“行军书”、张朝燮的“两地书”、陈毅安的“无字书”、夏明翰的“就义书”、赵一曼的“示儿书”、左权的“决心书”、陈然的“明志书”。
同时,该片以讲述和演绎的新颖方式,邀请12位优秀文艺工作者参与,形成了强大的吸睛阵容。
《十一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微”,每集只有5分钟。
如此短的纪录片能够刷屏,就是因为“微”中藏大义,“微”中饱含着正能量、主旋律,以大量第一手材料真实地展现了英烈人物的奋斗精神和无畏气概,生动地展示了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信念与忠诚、永远坚守的初心和使命。
从“拼将七尺男儿血,争得神州遍地红”的傅烈,到“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的王尔琢;从“恐十年不能回家”“将全力贡献革命”的左权,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革命英烈的光辉形象和崇高人格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凝聚起受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拼搏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现在,传播方式已经进入了微时代,各类微小而内容又相对完整的碎片化信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
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在移动互联网总使用时长增量中,短视频占了33.1%。
但时长不代表热度,并不是所有的微视频都如《十一书》这么火爆,有的甚至“见光死”。
究其原因,主要是粗制滥造、内容低俗,只求点击量、不传正能量,不为大义、只求小利,成为没有灵魂的“僵尸”。
再看一看那些“现象级”传播的微视频,无不是唱响主旋律、满载正能量。
比如,微公益片《家国与边关》,没有明星,没有特效,没有大场面,只有风雪、高原、哨所和鲜艳的国旗,短短45秒却在新媒体平台获得10亿点击量。
边防军人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勾起无 ﹃微﹄中■石藏纯民大义 数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正如一位观众所说的那样:“感谢边防军人,他们的负重前行,我们的孩子才能平安幸福地成长。
”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
这也启示我们,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微时代的大背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广泛利用微教育、微课堂、微视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形式上小、鲜、活,内容上正、实、深,守护主阵地、汇聚正能量,切实以手段的“化整为零”实现效果的“零存整取”,真正接地气、入兵心,铸魂育人、成风化人。
谈训论战 站在原地,不借助任何工具,如何感知风速?经验丰富的人用手,高人却用脸。
在中央电视台《开讲啦》节目现场,空降兵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振波只用脸就准确地测出风速,赢得阵阵热烈掌声。
“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风拂面,可以感知冷暖,但测出风速,闻所未闻。
梅花香自苦寒来。
很难想像,从“不可能”到“可能”,李振波付出了怎样的艰辛、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才练就了这一独门绝技。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
每一项奇迹的创造、每一次极限的突破,无不蕴含在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坚持之中。
没有平时的千锤百炼,就难有战时的一锤定音。
平时多练几门绝技,战时就多几分胜算。
块块腹肌 见证刻苦训练 ■王凯卫 画里有话 过去,老一辈人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往往吓唬说:“别哭啦,再哭就把你喂大灰狼!”孩子胆小,就止住了哭声。
如今,个别带兵人也有意无意地使用这种管理方法,正如一句歇后语所讲:墙上画老虎——吓唬人。
比如,有的基层管理骨干发现战士有违纪苗头时,喜欢把这类话挂在嘴边:“最近有人在外做了违规的事,离受处分不远了”“你们做的那些事,不要以为我不知道”“再这样下去,你这个人就完了”。
如此这般,也许出发点是好的,给战士敲敲“警钟”,打打“预防针”,提醒大家注意,但如果总是用这一招就欠妥当了。
“狼来了”的故事人人尽知,牧羊 好兵不是“吓”出来的 ■文/王聪陆宏权图/江叁 人最终失信于众、自食其果。
一个单位的日常管理,如果一味地拿着虎皮当衣裳——吓唬人,不仅不利于维护法规制度的刚性和权威,还会给战士造成不必要的思想和心理负担。
久而久之,会让战士产生逆反心理、反感情绪,管理者的威信也会大打折扣。
分析原因,个别带兵人之所以靠“吓唬”来抓日常管理,一方面是法治意识不强,没有按法规制度真抓实管,而是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搞土政策、土办法、土规定。
另一方面是管理招数不多,不考虑青年官兵的个性特点, 嗓门高、办法少,一味地“吓”“哄”“骗”,看似一时有效,实则消解了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好兵不是“吓”出来的,而是依据条令条例“管”出来的。
法规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才能令行禁止。
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嘴上硬、手上软,法规制度就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
带兵人只有自觉将法治信仰融入心中,厉行法治、严肃军纪,凡事按条令管、按大纲训、按纲要建、按制度办,才能带出响当当、过得硬的部队。
敢于把自己逼到墙角■陈树浴 “做难事是最有效的耕耘。
”金一南教授在一次演讲中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要敢于做没有做过的事,敢于打破自我形成的固定节律,敢于把自己逼到墙角。
作为生来为战胜的军人,很多时候,不主动把自己逼到墙角,形势也会把你逼到墙角。
所谓墙角,常形容陷入窘境、情况危急。
这个地方,向后已无路可退,向前则困难重重。
这个时候,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越是艰难越向前,方可赢得一线生机,迎来胜利曙光。
从南昌起义失败,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再到湘江一役损失过半,我军一次次被逼到墙角、濒临绝境,又一次次力挽狂澜、绝处逢生,最终从逆境中逆袭,从胜利走向胜利。
心理学家赫伯特·奥托讲,普通人一生只使用能力的4%。
但军人不是“普通人”,战士就要上战场,血火战场 无亚军,只有平时练到极致,战时拼到极限,方能扛起胜利大旗。
空军“强军先锋飞行大队”飞行训练坚持压着大纲上限飞,低空飞到尽低、远海飞到尽远、时间飞到尽长、实弹打到边界,先后创造数十项实战化训练纪录。
这是锻造胜战刀锋的必由之路,也是制胜未来战场的必备状态。
诗人艾青写道:“当死亡还没有来临,把能量都发挥干净。
”一个人不逼一逼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
未来战争的样式之新、进程之快、烈度之大前所未有,战场上遇到“墙角”将会司空见惯。
胜战本领往往都是逼出来的,平时不逼到绝境、难到极致,战时就难以从容应对、克敌制胜。
唯有勇于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敢于跨越临界点、突破极限值,冲着极限练、练出绝招来,战时才能“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作者单位:92859部队) “中国军人炫腹照,给你十足安全感!”东部战区海军某扫雷艇大队举办“铠甲战士”比赛,主题是秀肌肉。
兵哥哥的人鱼线清晰可见,8块腹肌块块明显。
一位参赛的战士说:我的每一块肌肉都是用汗水凝成的。
军人生来为战胜,全部心思要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要向打仗用劲。
军人的健与美,是练为战的真力量,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正如一位网友留言:军人的肌肉不是喝蛋白粉长起来的,而是在血火战场上练出来的。
现代战争节奏快、强度高,军人的身体和心理都必须拥有超负荷的承受能力。
是否具备超强的体能,影响着部队的战斗力。
只有日积月累、严格训练、自我加压,真正练就一身腱子肉、一副铁身板,才能适应未来战场的需要。
玉渊潭 “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
”这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条显著优势中的一条。
优势并非与生俱来。
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个在今天看来已被历史证明的革命真理,当年却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是在争论、实践、斗争甚至挫折中经受检验,最终才焕发出璀璨光芒的。
正如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所说“:制度,人类的一切主要制度,都是从早期所具有的少数思想胚胎进化而来的。
”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站在文家市里仁学校的操场上,向着仅剩的千把号人满怀信心地说:“蒋介石好比一口大水缸,而我们现在是一块小石头。
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会大起来,而且一定会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
”信心是需要实力支撑的,此时的红军部队“就像抓在手里的一把豆子,手一松就会散掉”,“人不断地跑,连师长都不辞而别了,人心乱得很”。
重温那些“没有私心”的历史 ■张彬曹澍 这个“乱”还包括思想方面,面对要不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怎样领导这个历史性课题,争论达到了白热化。
红四军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多次召开会议,都未能形成共识。
期间,毛泽东落选红四军前委书记,受到严重警告处分,朱德被书面警告。
根据党中央要求,陈毅赴上海汇报工作。
之前,毛泽东曾声称要打倒“陈毅主义”。
出发前,陈毅与毛泽东交换意见,两人又吵了一架,各执己见,不欢而散。
这次赴上海,千里之遥,信息闭塞,陈毅的汇报决定着革命的走向和红军的命运,尤其是毛泽东的去留。
试想,最有发言权的陈毅如果囿于一己之念,挟私报复,后果将不堪设想。
疾风知劲草,烈火识真金。
毫无疑 问,陈毅经受住了考验。
在上海,他接连提交了5份书面报告,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红四军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直言不讳地承认:与自己有思想分歧的毛泽东“在政治上比较正确”。
对此,党史专家傅柒生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如果能假设的话,当年陈毅若有一点私念,有没有古田会议,开成什么样,毛泽东能不能回到领导岗位上,就很难说了。
” 任何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都要通过历史这面镜子才能反映出本来面目。
每到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革命领袖,以对党和红军负责、对革命事业负责的精神,以真正共产党人的无私无畏、光明磊落,相争为党、相让为党,推 动中国革命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绝处逢生的重大历史转折。
“兵权之所在,则随之以兴;兵权之所去,则随之以亡。
”经历过血雨腥风的一位老红军说:“党手里没有枪杆子,就是人家的盘中肉;枪杆子离开了党,就像树没了根,别人一推就倒了。
”但是,兵权不会从天而降,不仅是“争”来的,更是“斗”来的,前提是没有一点私心杂念。
正如毛泽东始终强调的,共产党人不争个人的兵权,“但要争党的兵权,要争人民的兵权”。
红军胜利会师后,在北上与南下的行军方向上出现分歧,张国焘公然另立“中央”,自封“主席”。
会上,张国焘逼迫朱德表态支持自己另立的“伪中央”,要求朱德必须与毛泽东“划清界限”。
朱德旗帜鲜明地表示:“你这种做法我不赞成。
我们不能反对中央,要接受中央领导。
大敌当前,要讲团结!天下红军是一家。
” 对于这段斗争历史,毛泽东给了朱德10个字的评价:“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这个“大”,是为了革命事业大公无私、大义凛然“,大事见境界,抉择显本色”;这个“坚”,是为了红军前途坚定不移、坚决斗争“,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回眸历史,才能更加清晰地看清历史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样的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深远影响。
从历史走到今天,正是因为有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个“定海神针”,人民军队历经坎坷而不散,屡遭失败又奋起,从来没有一支成建制的队伍被敌人拉过去,也没有任何人能利用军队来达到个人目的。
历史不可以假设,但明天的历史,今天可以创造。
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重温那时的“没有私心”,我们维护核心、听从指挥的意志更加坚定,正风反腐、整纲肃纪的底气更加充足,改革重塑、浴火重生的力量更加强大,强军兴军、迈向一流的道路更加宽广。
(作者单位:武警西宁支队)

标签: #citizenship #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单位 #python #中文 #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