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什么是即时通讯软件

即时通讯 4
62014年8月8日星期
宏观 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动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即时通信工具,是指基于互联网面向终端使用者提供即时信息交流服务的应用。
本规定所称公众信息服务,是指通过即时通信工具的公众账号及其他形式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活动。
第三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工作,省级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相关工作。
互联网行业组织应当积极发挥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条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
第五条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保护用户信息及公民个人隐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公众举报的违法和不良信息。
第六条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注册账号时,应当与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签订协议,承诺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
第七条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为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开设公众账号,应当经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审核,由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向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分类备案。
新闻单位、新闻网站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非新闻单位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转载时政类新闻。
其他公众账号未经批准不得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可以发布或转载时政类新闻的公众账号加注标识。
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人民团体开设公众账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公众需求。
第八条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对违反协议约定的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视情节采取警示、限制发布、暂停更新 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有关记录,履行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义务。
第九条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 腾讯表示—— 将长期坚决打击谣言等不良信息 本报北京8月7日讯记者陈静报道:针对网信办出台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腾讯方面8月7日下午表示,规定的主要意图是抵制谣言等不良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并对谣言的源头进行查证和严惩,从而建设一个安全、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腾讯方面也一直在对谣言等不良信息进行长期、坚决地打击。
腾讯表示,在打击不良信息方面,腾讯已有包括技术识别系统、举报人工处理系统、辟谣工具3大产品进行支持。
并在日常运营中,有专业团队负责处理用户的举报内容。
在今年第一阶段对微信公众平台的清理 中,已删除文章近3000篇,封停账号400余个。
腾讯方面认为,规定的出台是为了保护用户更好地使用公众信息服务。
目前平台上存在一些谣言、诈骗等现象,对平台和用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相信规定的出台会促进正能量和平台良性发展。
在公众平台注册方面,规定第六条要求,“即时通信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
腾讯介绍说,目前个人注册微信公众账号时,运营者必须提交有效身份证件,同时上传本人手持证件的清晰照片,机构注册公众账号时,要提交企业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证明。
国家发展改革委 将出台新兴产业鼓励政策 本报北京8月7日讯记者林火灿报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今天透露,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相关部门,重点围绕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完善产业宏观发展环境,抓紧在云计算、物联网、生物、电子商务等关键领域研究出台一批重大产业政策,为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松绑”。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下半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创新药物、低空空域开放、通用航空、电力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制度改革。
进一步加快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完善宽带普遍服务机制,加大投入实施“宽带乡村”工程,在重点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共性技术平台、检验检测平台。
国家认监委 发布新版强制性产品认证规则 本报北京8月7日讯记者刘松柏报道:国家认监委日前发布公告,修订更新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并陆续公布,新版规则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
修订后的新版规则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粗化认证单元划分,简化认证变更程序,降低企业认证成本;二是实施认证规则分级管理,给予认证机构更多自主权,强化认证机构主体责任;三是实施生产企业分类管理,采取“扶优限劣”管理模式,激发企业质量管理的内生动力;四是充分利用企业自有检测资源,便利样品检测试验,引导生产企业提升检测把关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 明年发行53种金银纪念币 本报北京8月7日讯记者陈果静报道:中国人民银行6日公布的2015年贵金属纪念币项目发行计划显示,明年将发行贵金属纪念币项目10个,其中金币29个品种、银币24个品种。
2015年贵金属纪念币项目发行计划项目总数与今年相比,保持不变,品种则从今年的58种缩减为53种。
广受关注的2015版1盎司熊猫普制金币最大发行量将保持在100万枚。
本版编辑闫静徐胥 豫陕冀旱情局部缓解 作物受旱面积减少1247万亩 本报北京8月7日讯记者张雪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获悉:近日,西北东部、华北、黄淮大部出现较强降雨过程,对缓解旱情十分有利,陕西中南部、河南西北部、河北南部旱情得到缓解,安徽省旱情解除,但湖北中北部旱区持续少雨,旱情有所发展。
截至8月7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6426万亩,比降雨前减少1247万亩,其中河南省减少600万亩、陕西省减少297万亩、河北省减少260万亩。
全国有196万人、257万头大牲畜因旱出现饮水困难,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湖北、河南、四川等地。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强调,国家防总和各级防指要进一步加强旱情监测分析,及时会商研判,适时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科学指导基层抗旱工作。
要科学调度长江三峡、小浪底、丹江口和黄河刘家峡、龙羊峡等水利枢纽,努力保证抗旱用水需求。
并要精心组织实施应急调水工作,督促有关省防指团结协作、克服困难,认真做好山东南四湖和河南平顶山市抗旱应急调水工作。
长江防总和淮河防总要加强应急调水的统一调度和监督管理,组织协调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等省共同做好应急调水工作。
据统计,入夏以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安徽、陕西、湖北、四川等省(区)共投入抗旱劳力912万人,临时解决168万人饮水困难,完成抗旱浇灌面积1.7亿亩次。
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 河南耕地实现机井抗旱 8月6日,工人在湖北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镇王堤村打井。
为了浇灌干渴的农田,旱情严重的襄阳市各个乡镇集中力量打井抗旱。
新华社记者郝同前摄 当前旱情不影响秋粮全局 农业部要求旱区及早做好秋冬抗旱准备 本报北京8月7日讯记者乔金亮报道:农业部今天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抓好农业科学抗旱工作,努力夺取秋粮丰收,并于今天再次派出6个工作组和专家组,分赴河南、陕西、河北、湖北、辽宁、黑龙江等地指导抗旱。
农业部表示,总体看,目前全国旱情总体较常年偏轻,主要是区域性严重,对重旱区秋粮产量影响较大,但不会有全局性影响。
面对北方部分地区较为严重的旱情,各地及时有力有效应对,农业抗旱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通知还要求旱区要及早做好秋冬季抗旱准备。
关注重旱区及周边地区的旱情和墒情,组织专家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秋冬种技术路线,及早调剂调运小麦耐旱品种,大力开展冬麦区土壤深松深耕,推进抗旱保秋冬种。
提早做好西北受旱区畜牧业越冬饲草的储备,加大秸秆收储力度。
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干旱对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和农民收入下降的影响,研究提出稳定种粮收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
本报讯记者王伟、通讯员李振江报道:面对今年的严重旱情,分布在河南滑县的17580眼通电井正日夜不停地为秋庄稼“解渴”。
截至8月4日,滑县已累计抗旱浇地100多万亩次。
目前,河南11889万亩耕地中依靠机井灌溉的耕地达7656万亩,占全部耕地的64.4%。
自2008年以来,河南大力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
截至今年7月底,河南又新建改造配电台区2万多个,新增通电机井21.9万眼,受益面积1312万亩。
河南省电力公司还整合各县级供电企业抗旱保电资源,进一步加快2014年投资计划的机井通电工程建设进度,做好与政府低压配套线路的衔接,确保机井通电工程尽早发挥作用。
平顶山市新打、修复通电机井955眼,新修渠道9.8公里,解决了18.91万人和1.84万头大牲畜的临时性饮水困难,217.74万亩可电灌耕地中已有156.48万亩得到灌溉。
遭遇14年来最重干旱 辽宁向辽西旱区下达抗旱补助700万元 本报讯记者张允强报道:眼下正是玉米开花灌浆的生长期,但在辽宁葫芦岛市南票区缸窑岭镇陈杖子村上百亩玉米却出现了“掐脖旱”。
由于两个多月没有降雨,村民国宪富家的玉米已枯萎发黄。
国宪富告诉记者“:我原以为再旱也能有2到3成的收成,现在看可能颗粒无收了。
”据了解,葫芦岛南票区共有耕地面积34万亩,目前农田受旱面积30万亩,因旱导致饮水困难3500人。
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以来,辽宁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旱情进一步扩大。
目前,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由前几天的113万亩增加到现在 的1577万亩。
13.6万人、近3万头大牲畜陷入临时性饮水困难。
进入8月份,旱情迅速从辽西地区扩展到除北部地区以外全省大部,并呈范围扩大、程度加重的趋势。
面对14年来最严重干旱,辽宁省及时向辽西旱区下达中央特大抗旱补助费700万元,并落实了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2.08亿元,重点加强节水滴灌工程、抗旱水源工程及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确保设备设施充分发挥效益,并先后派出15个工作组深入受旱严重的辽西地区督查抗旱工作。
过去房价单边过快上涨是不可持续的,上下双向波动将是常态。
房地产市场适度调整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房地产业自身健康发展 正常— —访中国房地 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 的下行趋势。
如何看待当前房地 产形势?未来走势如何?应该防范哪些风险?政策走向和基调应 本报记者 如何确定?围绕这些问题,《经 济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房地产 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副会 长兼秘书长柴强。
亢 记者:如何看待当前房地产舒 市场形势?柴强:从今年上半年新建商 品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成交价以及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房地产税收等有关数据来看,不同城市的房地产 ﹃新常 市场发展方向基本上相同,均呈 下行趋势。
应该说,当前房地产 市场不是分化,而是整体下行。
记者:楼市会崩盘吗? 柴强:长期看,房地产市场 调整难以避免。
这是因为,我国
房地产市场自身及其外部环境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改变。
就内部环境而言,首先,房 ﹄ 价的相对水平和绝对水平均已处 于高位,短期内的上涨空间有 限。
其次,住房在总量上已不短缺,供求格局有所改变。
从外部环境看,商业银行收紧房地产信贷额度,提高 实际贷款利率,延长贷款审批周期。
投资渠道方面,购房 者预期未来房价上涨空间有限,在租金收益率低的情况 下,房价不涨或少涨直接影响房地产投资回报。
总之,过去房价单边过快上涨是不可持续的,上下双 向波动将是常态。
从中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适度调整有 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房地 产业自身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不会大跌,更不会崩盘。
原因在 于,一是目前人们仍然偏好房地产,只是认为房价过高导 致短期内上涨空间有限,当房价下跌到适当程度就会有人 购买,一些降价的商品房销售良好。
二是我国还处在城镇 化快速发展阶段,居民收入增长还较稳固,这些决定着还 有较大的住房潜在需求。
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不可避免 会带来某些“阵痛”,人们也有一个适应和接受的过程。
记者:应该如何看待房地产调整对经济形势的影响? 柴强:从房地产市场自身运行规律来看,房价一定会 上下波动。
房地产市场调整过程中,要兼顾多种不利因素 叠加效应带来的过多、过大的不利影响。
应高度关注房地产调整对
GDP、地方政府、金融机 构、房地产开发企业、社会稳定等的影响。
目前而言,房 价总体上应在可控范围。
在当前地方财政仍比较依赖土地 出让收入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最大的是地方政 府,房地产市场调整可能会加快暴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对可能带来的风险应早做准备,加强防范。
记者:您对房地产政策走势有怎样的判断以及建议? 柴强:首先,应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相对稳定。
应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房地产市场“政策市”,房地产开 发周期长,市场预期很重要。
因此,应让市场参与者产生 稳定预期,把主要精力放到研究市场上,根据市场规律作 出决策。
其次,应着力促进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交易。
要引导 房地产开发企业适当降价销售,以价换量;要适当减轻房 地产交易环节税收;要继续支持合理住房消费需求,特别 是对购买首套住房的贷款优惠政策,增加住房贷款额度, 落实优惠贷款利率,加快贷款发放速度;在棚户区改造中 加大货币补偿安置比例。
此外,应进一步强化房地产信息化工作。
目前我国房 地产市场缺乏全面、准确的房屋状况等基本信息和真实的 房地产成交价格信息。
建议开展住房普查,建立健全房地 产基础数据库,解决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充分、不对称、不 透明等问题,并可为有关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 我国具备及时诊断埃博拉病毒能力 本报北京
8月7日讯记者吴佳佳报道: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7日在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埃博拉病毒毒性强,传播性低,传入非洲以外风险低,但我国也在做相关的应对准备,已具备及时诊断的能力。
目前全国境内没有埃博拉出血热病例。
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副司长王辰表示,我国在诊断试剂方面和抗体技术方面对埃博拉病毒已有一定准备。
“我们已经具备了对埃博拉病毒进行及时检测的诊断试剂研发能力,但是因为没有病人,没有办法在病人身上进行测试。
在抗体技术上,我国前期已经有了很好的多元性抗体的制备能力,包括已经掌握了埃博拉病毒的抗体基因,启动抗体的生产程序不会需要太长的时间。
” 据介绍,我国目前约有9个课题、10个国家级研究单位在从事埃博拉病毒研究,包括检测方法、诊断试剂开发、疫苗和药物等。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院士说:“这为我国应对埃博拉疫情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现在有很多试剂已经研发,很多方法和诊断试剂的技术储备可随时提供我国疾控部门应用。

标签: #有什么好玩 #工作上 #网络电话 #网络广告 #视频 #打不开 #不稳定 #有什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