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CarbonEnengy,什么网络电话最省钱

网络电话 1
Lo低wC碳arbo能nEn源engy姻圆园11年7月18日姻周一出版姻第34期主办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姻科学时报社出版姻国内统一刊号院悦晕员员原园园愿源姻邮发代号院员原愿圆 首次页岩气招标结果公布 7月7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首批页岩气探矿权出让招标结果。
中石化拿下渝黔南川页岩气勘查区块,渝黔湘秀山页岩气勘查区 块探矿权则归属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下称河南煤层气)。
本次招标出让渝黔南川页岩气勘查、贵州绥阳页岩气勘查、贵州凤冈页岩气勘查、渝黔湘秀山页岩气勘查。
国土资源部共邀请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油矿管理局、中联煤层气和河南煤层气等6家公司投标,每家最多可投标2个区块。
结果合格的投标书只有9套。
按照《招标法》规定,投标人少于3个的,招标人应当依法重新招标。
4个招标区块,9套投标书,导致贵州的两个区块流标。
重庆綦江、南川、秀山等区县是我国页岩 气资源最有利的成矿区带,被确定为首批实地 勘查工作目标区。
2009年,国土资源部在綦江 县启动了我国首个页岩气资源勘查项目。
中标结果显示,中石化勘查总投入 59109.82万元;参数井和预探井11口。
河南省 煤层气勘查总投入24756.04万元;参数井和 预探井10口,其中,参数井2口,预探井8口。
页岩气单井产量低,但产量递减速度慢 (一般在5年内),稳产时间长,生产周期长,
般超过30年。
据悉,此次招标区块的设定勘察 期限为3年。
合同对3年合同期内公司的投入 和储量有要求,但是对产量并无要求。
国土资源部日前印发《国土资源“十二五” 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在“十二五”期间新增煤 层气探明储量8500亿立方米、页岩气6000亿 立方米、油页岩1000亿吨。
(易蓉蓉) 在我国节能减排任务重、时间紧的当下,结垢问题成为被遗漏的一个死角。
结垢致年经济损失超700亿元 专家呼吁开展跨学科研究发展抗垢技术 阴本报记者陈欢欢 我国每年由于结垢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多少?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答案是超过700亿元。
污垢看似不起眼,但据估算,全世界每年因污垢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0.25%。
而在我国,虽然缺乏具体统计资料,但专家普遍估计,应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7月6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主任、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陈晓东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0.25%是个保守的数字,根据我们对国内企业的实际观查,应该高于0.25%。
” 然而,即使按0.25%计算,每年的经济损失也相当惊人———按我国GDP为4.6万亿美元计算,结垢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600多亿元人民币。
不过,这一问题在国内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搜索发现,目前我国抗垢产品主要集中在热水器、饮水机等民用水处理领域。
而通过 几乎被垢堵实的换热器 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发现,近期我国抗垢方向的论文并不多,且应用面相对集中,以石化行业的抗垢技术居多,其他工业行业涉及较少。
而相关的新闻报道几乎为零。
在节能减排任务重、时间紧的当下,结垢问题成为被遗漏的一个死角。
而这个死角存在于各行各业之中。
“抗垢对中国这样一个能耗大国影响很大。
”陈晓东指出,“生物、医药、食品、能源等各个行业都存在结垢的问题。
” 陈晓东在这个领域已经从事了十多年的研究工作。
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食品加工行业,他的科研成果已大规模使用。
陈晓东同时也是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此次携技术回国,他踌躇满志“:国际上做抗垢的也不是很多,我们很有希望走到前面!” 中国尤其需要抗垢技术 结垢过程即污垢物质在换热表面上积聚的过程,它存在于自然界、日常 生活和各种工程生产过程,特别是各种传热过程中。
据调查,90%以上的传热换热设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结垢问题,严重影响了换热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能源浪费。
专家介绍,污垢对工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污垢导热系数很低,降低了设备的传热效率,严重时只有原来的20%;第
二,污垢的积聚增加了热阻和流动阻力,妨碍设备正常运行;第
三,污垢的积聚导致腐蚀,缩短设备寿命;第
四,增加了设备清洗的时间和费用,使用化学药品清洗还存在污染问题;第
五,污垢积聚会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增加企业运行风险。
据陈晓东介绍,有些类型的垢一旦结上很难清洗,设备很快就报废了。
北京工业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一篇论文指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腐蚀、结垢报废的换热器达万台左右,仅钢材就消耗5万吨以上,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以上。
而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因水垢引起的机件报废直接损失高达10多亿元。
据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过程学院的一篇论文介绍,污垢的导热性差,其热导率一般只有换热面主要用材碳钢的1/50~1/30,与钢等热的良导体相比,差别更大。
陈晓东打比方说,结垢之后相当于在金属表面长了一层“水泥”,就像人穿一件厚衣服一样,热传递很差。
结垢也是困扰石油炼化行业的一大难题。
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的一篇论文指出,随着采油工业的发展,原油性质趋于恶化,杂质含量较高,在原油加工过程中,换热设备内的结垢问题日益严峻,给炼化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1995年,据国外科学家估计,每年仅西方国家的原油蒸馏装置由结垢所耗费的费用就高达约45亿美元。
从能源消耗、产量降低和维护费用三方面评估,美国炼油工业与结垢有关的损失每年达13亿美元。
这篇论文还介绍道,在美国常减压 蒸馏装置加工能力在10万桶/天的炼油厂,原油进入加热炉时的温度每降低1℃,每年就要增加400万美元的燃料费,并增加750吨二氧化碳排放。
因此换热设备的传热效率对节能减排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也曾有类似遭遇。
他们引进美国的重油处理装置自开工以来,高压换热器的结垢问题成为制约生产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在随后的检修中发现,换后温度比检修开工初期下降了7℃~10℃,导致加热炉管表面温度经常超标,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使进料量大大减少到不足设计值的一半,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发电厂的冷却塔往往是抽取河水冷却,因此也存在严重的结垢问题。
美国数据表明,仅美国发电厂每年因冷却塔水垢问题造成的电能损失达1.85GWh,由此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100万美元。
除了这些大型工业应用,结垢的问题也影响着人们的普通生活。
例如,水垢不但会造成阀门泄漏,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其正常工作。
如何克服水垢对阀门使用的影响也成为工程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在食品工业中同样存在结垢问题。
陈晓东指出,污垢分为结晶垢、颗粒垢、化学反应垢、凝固垢、腐蚀垢和生物垢6类。
其中对食品安全影响最大的是生物垢———一旦设备结垢,很容易滋生细菌,影响食品安全。
“中国尤其需要抗垢技术。
”陈晓东强调。
跨学科研究亟待加强 早在10年前,“973”重大项目“先进节能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就包括了抗垢问题。
但该项目参与人、北京工业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马重芳告诉《科学时报》记者,由于中国水质较硬,尤其是三北地区,该项目主要为解决水垢(碳酸盐),并未考虑其他类型的污垢。
(下转B2版) 陈晓东的别样人生 阴本报记者刘丹 作为国家的“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去年从澳大利亚归国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主任陈晓东,颠覆了很多人对科学家的印象———这位穿着圆领T恤和牛仔裤的教授,努力工作,也享受生活———他用自己的画装扮素雅的办公室;保证晚上和周末有一段时间留给自己的三个孩子;他还取得清华第一届流行歌曲大奖赛的第一名。
1987年,陈晓东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大三时即与父亲联合署名发表论文。
1991年获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博士学位。
1999~2006年任新西兰食品工程协会主席。
2001年,36岁成为奥克兰大学(新西兰)化工与材料工程系教授,2006年成为蒙纳士大学(澳大利亚)化工系的生物技术教授并成为工学院副院长,先后当选为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
2010年,陈晓东入选国家第二批“千人计划”。
中国22年,新西兰与澳 洲23年,再次回到中国———数个轮回之间,诸多异彩纷呈的故事,串起了这位中国科学家的人生脚印,成为一个特定时代的镜像。
“给孩子一个做中国人的机会” 在澳大利亚,陈晓东是蒙纳士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
而现在的他,名片上印着“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主任”的字样。
陈晓东说,虽然在国外呆了23年了,但总觉得是一个暂时的状态,毕竟是一个中国人,该回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给三个孩子一个做中国人的机会”。
而在国内诸多可选择的科研院所 与高校中,陈晓东选择了厦门大学。
而与厦门结缘,是在他出生之前。
陈晓东的姥爷毕业于厦大历史系,姥姥毕业于厦大外文系。
陈晓东研究火箭的妈妈,就出生于厦大。
陈晓东的姥爷颜迺卿是晋江人,就读于集美中学和厦大时,拿的是陈嘉庚助学金,1931年颜迺卿从厦大毕业后,陈嘉庚又资助他到菲律宾大学读硕士。
陈晓东说:“虽然我一直在北京长大,但是从小一直听长辈讲厦大的故事,所以我对厦门和厦大并不陌生。
” 2005年,陈晓东第一次来到厦门大学作学术报告。
厦大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金能明从档案馆开始,着手他的人才引进计划。
金能明到处捕捉陈晓东姥爷、姥姥和母亲在厦大留下的蛛丝马迹。
2009年陈晓东再到厦大时,金能明送给他一叠厚厚资料,里面都是他姥爷、姥姥当年读书时的资料,其中不少是颜迺卿给厦大一份杂志写的文章。
“2009年,英国两个猎头公司找我出任两个副校长位置,这促使了我思考了在管理和科研之间需要作出选择的问题。
在我放弃管理,选择继续科研的同时开始认真地考虑回国的问题。
” 促成陈晓东下定决心回国的,除了金能明这位重要人物,还有国家“千人计划”的有力支持。
“最起码,‘千人计划’解决了我回国最现实的需求,让家人过得与国外相近的物质水平,我的后顾之忧较少。
”陈晓东说。
目前国内与国外的差距已经缩小,但很多华人学者都还在犹豫。
关键不在薪酬有多高,更重要的是良好的科研环境,家庭的生活环境,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共同的目标,这才是吸引人才的最有利条件。
陈晓东说“:在一位优秀的科学 家眼里,看中的绝不会只是钱。
” 从工程力学到生物技术的跨越 “把我多年研究掌握的先进理念与技术在国内率先应用,同时在这个领域培养一批学生。
这是我回国最想要做的事情。
”陈晓东说。
陈晓东多年从事食品和生物产品干燥学研究,去年,国际干燥学杂志根据论文索引,评选出了2005年到2010年对干燥学研究作出最大贡献的五人,陈晓东是其中之
一,而且是唯一的华人。
他还连续获得几个重要干燥学国际奖项。
从工程力学到生物学,之间的跨越与交叉,用陈晓东的话来说,“纯属个人兴趣”。
在食品工业中,几乎绕不过食品干燥这一重要环节。
食品工业与干燥技术关系十分密切。
在食品加工中,常常将新鲜果蔬打成浆状,然后将其干燥制成粉品,有些为液态原料,如牛奶制成奶粉,这种加工最常用的是喷雾干燥设备。
喷雾干燥最常见的故障是粉料粘壁,采取适当的措施,可减轻或防止粘壁。
简单来说,这是陈晓东的主要研究方向之
一。
“喷雾干燥是全球至今为止最大、最便宜的液体干燥技术。
”陈晓东介绍说,在这项技术上欧洲各国与澳洲走在中国前面。
据了解,目前我国国内的食品干燥设备虽然国产化比率较高,但普遍存在能耗高、生产效率低下、食品品质不佳等问题。
把在这个领域拥有的多项领先技术率先在中国实现应用,是陈晓东回国的首个“要务”。
这些相关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前景 陈晓东今年6月在希腊参加国际换热器结垢与清洗会议。
被广为看好,目前陈晓东已经获得企业与国家1700多万元的科研经费。
“下一步,申请专利,组建公司,相信能够有所作为。
”陈晓东说。
科学与艺术同源 陈晓东与学生的交流几乎是完全 平等的。
7月6日,《科学时报》记者参 加了陈晓东的一场学术报告会,在
个多小时的讲座中,记者体验到的是 一种别样的轻松自在。
在厦大陈晓东亲自设计的实验室门 口“,八零后工作室”的招牌给这里定了 调。
充满了化学实验室没有的轻松色彩, 这位设计家谈及他的设计理念时说,
个宗旨——
—让学生愿意待在那里。
据说,他的办公室各个角落都挂 着画,其中相当一部分出自陈晓东手 笔。
(下转B4版) 墨西哥湾事故时,用燃烧法处理喷涌的油气。
NRDC供图 追问中海油接连溢油:重罚才会胆战心惊 “中国油气勘探开采必须走到海上去,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但安全意识一定要加强,因为海上油气勘探开采的环境风险非常大。
” □本报记者易蓉蓉□实习生王伟博王斯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溢油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更关注的是,中海油连续溢油事故的信息披露,中海油作为一家规范的上市公司,并没有第一时间通知所有相关部门;而康菲公司作为作业方,至少在溢油基本控制住后,应该对外界披露溢油事件,让外界提前防范油田溢出来的油膜。
哪怕是国家海洋局,也是直到事件发生将近一个月后才作出回应。
第二,20万的赔偿太少了,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急需更新。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在电话中一再向《科学时报》记者强调,中国油气勘探开采必须走到海上去,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但安全意识一定要加强,因为海上油气勘探开采的环境风险非常大。
“重罚才会胆战心惊,只有实质性的惩罚才会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 与国际石油公司比,中海油在海洋石油开发方面落后多年,深海领域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之后,中海油曾对其渤海、南海东部、南海西部和东海四大采油海域的潜在风险进行了排查,并在其“十二五”规划中,补充了深水潜水装备研发计划,以提高深水作业能力和事故救援能力,但事故仍没能避免。
6月4日、6月8日,中海油位于渤海湾中部的蓬莱19-3油田,在距山东龙口海岸约38海里处,发现少量油膜带。
6月17日上午,该油田C平台发生小型井涌事故。
康菲石油当日停止所有平台作业。
事故发生过程中的约见、通报、处理,均在体制内运作,公众知情权如同神话。
6月21日,新浪微博上出现一条疑为中海油内部人士所发微博,称“渤海油田有两个油井发生漏油事故”,随后多家媒体闻讯跟进采访,但中海油皆以沉默应对,而网上相关油井渗漏的微博和转帖也均遭删除。
7月3日,有媒体再次对此事进行报道,真相才开始浮出水面。
中海油称“由于泄漏范围比较小,只涉及200平方米左右,对事故海域及相关环境影响较小”,这与此前媒体报道的“3公里、宽二三十米的溢油带”差距甚大。
7月10日,海洋局海洋环保司、中国海监总队和北海分局有关监管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再次登检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
B、C平台,发现C平台仍有少量油花溢出。
7月13日,中海油绥中油田平台发生故障致原油落海。
追问起因:可能是矿层注水压力过大致矿层拱破 7月5日,国家海洋局通报初步调查结果:本次溢油污染主要集中在该油田周边海域和西北部海域,其中 劣四类海水面积为840平方公里,单 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积为158平方公 里。
作业方康菲公司负全责。
直观而言,840平方公里相当于上 海市行政区划的1/8,相当于两个北京 市海淀区。
蓬莱19-3油田是国内最大的海 上油气田,面积覆盖约3200平方公 里,属于中海油资产,而且康菲中国是 中海油和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的全资子 公司。
中海油拥有油田51%的权益,康 菲石油担任作业者,拥有其余49%的 权益。
康菲石油是一家国际一体化能 源公司,是全美第三大能源公司和最 大的炼油公司。
在7月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 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 介绍说,此次溢油事件涉及蓬莱19-
3 油田的B平台和C平台。
两处溢油分 别于6月19日和6月21日得到基本 控制。
海洋局组织专家分析认为蓬莱 19-3油田通过注水和岩屑回注,可能 增加了平台附近的地层压力,导致
B 平台海底溢油。
C平台则是在钻井过 程中发生井涌、侧漏,从而导致溢油发 生。
注水这种工艺本身是被允许的。
但 此次事件中,注水过程中是否存在违 规,目前还在调查和取证中。
美非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大禹 则撰文分析,对于新设计离心机的不 当使用,或许与蓬莱
19-3油田这次注 水、注砂导致的原油泄漏存在关联。
他 对康菲公司将这种新设计用于生产实 践的做法表示质疑。
蓬莱19-3工程是世界上首个使 用碟片离心机来分离原油中的水和砂 的大型海上油田项目,没使用传统的 电脱水器。
由于地质原因,蓬莱油田开采的 原油中含有大量产生于第三纪中新世 的砂子,德国GEAWestfalia就特意为 蓬莱油田的应用设计出了定制的离心 机。
但只能处理一定范围的砂粒,特别 难以对付粘性大的固体,原油中的沙 粒粘性很大,容易堵住砂喷嘴。
在修改 作业程序中,康菲不得不“修改平台钻 井泥浆的处理方式,使之回注地层,而 不是直接将钻井泥浆打入流程、进入 分离机处理”。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2002年时就研 究过蓬莱19-3油田原油的脱水和脱 砂,讨论过离心机和电脱水器的优劣。
结论是,蓬莱油田一期工程使用了电脱 水,如果换成离心机,需要增加成本,同 时一期生产的原油导电率不高,适合电 脱水。
而二期生产的原油导电率较高, 不适合电脱水,应该用离心机,并推荐 了美国阿法拉伐公司(Alfa
Laval)。
这家 公司已经将离心机大规模用于石油行 业,将加拿大油砂中提炼的石油进行脱 水脱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而 且菲利普斯公司也有使用阿法拉伐离 心机的成功经验。
(下转B4版) 名誉主编院马重芳主编院易蓉蓉责任编辑院陈欢欢 编辑部电话院愿圆远员9191-8152广告热线院82614612电子邮箱院rryi岳泽贼蚤皂藻泽援糟灶

标签: #什么用 #视频采集卡 #概念 #网络 #有什么 #什么时候 #设备 #软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