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德,修身养德(2016

用语 6
年第3期) 修身养德 (廉文季刊) 主办: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监察审计室期次:2016年第3期(总第10期) 出刊日期:2016年09月06日 本期目录 【观点分享】用坚定“初心”,对抗“最大的威胁”„„„„„„„„„2【反腐趣谈】是谁最早提出了“浮云”一说„„„„„„„„„„„4【新规解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十问„„„„„„„„„„„5【廉史镜鉴】范仲淹诫子:自奉俭不营私„„„„„„„„„„„„10【漫话新规】开车严重超速是否撤销党内职务?„„„„„„„„„12 1/12 修身养德(2016年第3期) 观点分享 用坚定“初心” 对抗“最大的威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
警钟再次敲响,更加发人深省。
仔细想想,不正是这样么?这个威胁之所以最大,说到底就是因为它与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水火不相容。
如果任其泛滥,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
所以,面临“最大威胁”,我们不能退却,更要“不忘初心”。
什么是“不忘初心”?初心,就是在人生的起点所许下的梦想。
初心给了我们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说,创造的秘密就在于初学者的心态。
初心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和赞叹。
因为如此,乔布斯始终把自己当作初学者,时刻保持一种探索的热情,“现在的我仍然在新兵营训练”。
初心也给了我们成长的内在力量。
84岁时,星云大师说:“我出家做和尚,是自愿的。
人生经历这么多挫折,始终不忘记,最初为什么要出家。
生活很辛苦,只要你不忘记最初为什么开始,就心甘情愿。
不忘初心,就是力量。
” 企业家俞敏洪说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追逐自己的梦想,并且探索自己独立的思想,我们的青春就开始成熟。
历经挫折,初心不改是青春最大的标志。
音乐人李健说在这个热闹的世界,如何才能保持一颗初心?我至今 2/12 修身养德(2016年第3期) 记得清华大学一位老师的话:“一个人若能永远保持学生的状态,他的人生就不会枯竭”。
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说:当你们踏入社会以后,也许物欲横流和飞扬浮躁的社会风气会让你们错愕不已,可能“拼爹”“拼颜值”的社会现实会让你们措手不及,企图不劳而获、一举成名,甚至一步登天的念头被彻底打消,你们会发现平凡的工作、平静的生活成为了常态,你们要不忘初心,做好接受平凡的准备。
请记住,急功近利只是小聪明者的生存哲学,平和宁静才是大智慧者的人生态度。
浙江传媒学院校长项仲平说:每个成功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勿忘初心,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
初心,是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是人生开端的追求与动力,是迷途困挫中的恪守与坚持,是事业成功的承诺和信念。
一个人,只有心中确立了最初的梦想,才不会被各种诱惑所迷惑,偏离人生的轨道,才能自觉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不忘初心”,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
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我们的良知和理性,不会忘记我们遵循的道德法则,不会忘记我们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而会始终保持追求公平正义、止于至善的内心。
也只有坚守住这份“初心”,我们才能对抗腐败这个“最大的威胁”。
3/12 修身养德(2016年第3期) 反腐趣谈 谁最早提出了“浮云”一说? 我们现在常说“什么都是浮云”,来表达不用去在意的人或事,或者虚无缥缈的、可望不可及的东西。
“浮云”已然成为一个网络用语,而“什么都是浮云”这一带有调侃、自我消遣的意味的说法更是流行。
然而追根溯源,这个说法竟最早是由孔老夫子所提出的! 《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意思是,吃点粗粮,喝点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是有乐趣的。
做不正义的事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是浮云。
这就是“浮云”最初出现的语境了,表达了孔子对不义之财的态度。
孔子并不是不爱富贵,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富贵是人人都想要的,富贵如果可以求得,即使是做执鞭的贱职,我也会愿意的。
但是他又强调,“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如果使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就不接受;如果不能求得,那还是做我自己喜欢的吧。
可见,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是人之常情,他并不排斥,但是这种追求是要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
欲望是无底洞,取财要有节有制。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正是说追求财富是要在道义之内的。
孔子对“义”之一字颇为看重,在他看来,义与利,必然是先义后利。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义以为质”,都是在强调义的重要。
因此君子取财,要以义为标准,义字先行,富贵在后。
不义之财,只不过是“浮云”。
4/12 修身养德(2016年第3期) 新规解读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之十问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以下十问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条例。
5/12 修身养德(2016年第3期)6/12 修身养德(2016年第3期)7/12 修身养德(2016年第3期)8/12 修身养德(2016年第3期)9/12 修身养德(2016年第3期) 廉史镜鉴 范仲淹诫子:自奉俭不营私 说起范仲淹,我们就会想起《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传统士大夫的典范与楷模。
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称范仲淹为“一世之师,由初起终,名节无疵”。
清代大学士纪昀评价他:“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古之所谓大儒者,有体有用,不过如此。
” 范仲淹两岁丧父,其母改嫁朱氏,仲淹一度改姓过朱。
由于年幼时家境贫寒,范仲淹曾寄居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县西南会仙山,以山中云气长白得名)的佛寺读书。
每天晚上煮一锅小米粥,经过一宿凝成胶状,早起后用刀划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加点醋,撒点盐,加热后就着十来根小根蒜吃,这就是他一天全部的食物。
这样的生活他维持了整整三年。
尽管后来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范仲淹仍保持着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
他曾谆谆告诫诸子说:“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音:cuàn,意:烧火做饭),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
今而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汝母亦已早逝,吾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范仲淹对子女的告诫,并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中。
他以身作则,作出表率。
每天睡觉前,他都要算算一天饮食等种种花费与当天所做之事。
如果花费与所做之 10/12 修身养德(2016年第3期) 事相称,便心安理得,鼾息熟寐。
如果不相称,就终夕辗转反侧,不能安眠,第二天一定要做出弥补。
范仲淹不仅对自己如此要求,对子女也同样严格要求。
次子范纯仁娶的是官宦世家王质之女,王质的伯父是北宋真宗时期长期担任宰相的王旦。
范王两家结亲并非范仲淹贪图富贵,攀附高门。
王质与范仲淹的交情,源自景祐三年,范仲淹因指责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公被贬官,当时在朝的士大夫大多害怕得罪吕夷简,被指为朋党,不敢为范仲淹送行,只有耿直的王质毅然“载酒往饯”。
患难见真情,从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成了儿女亲家。
纯仁之妻由于出身名门望族,自幼生长于锦绣堆中,据说在娘家曾用罗绮做帷幔,罗绮是一种质地轻软而又有花纹的高级丝织品,价格非常昂贵,平常百姓家是不可能看到的。
在媳妇未过门前,范仲淹听说了此事,尽管与王质是好友,仍不留情面地当众说:“罗绮岂帷幔之物耶?吾家素清俭,安得乱吾家法?敢持至吾家,当火于庭!”范仲淹给亲家及未过门的儿媳妇“上了一堂俭朴课”,维护了范家一向清苦节俭的家法。
除俭朴之外,范仲淹还要求家人勤学苦学,廉洁奉公,不营私利。
在他留下的家书中,有一封是给他哥哥范仲温的,内容是对其侄儿的教育:“二郎、三郎并勤修学,日立功课,彼中儿男,切须令苦学,勿使因循。
须候有事业成人,方与恩泽文字。
”宋代中高级官员可以根据其级别高低,申请授予子侄等亲属一定的官职,这在制度上称为荫补。
宋代官僚子弟中,颇有些人因此不求上进,仅凭荫补入仕。
范仲淹的这封信,是告诫他哥哥,虽然他有资格向朝廷申请授予两个侄儿官职,但前提必须是两个侄儿学业有成,否则他不会奏请荫补。
同时,他也亲自写信给两个侄儿说:“汝等但小心,有乡曲之誉,可以理民,可以守廉者,方敢奏荐。
”意思是你们必须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只有等到学业道德均有成就,名声为乡里所传诵,有治理百姓之才能,有廉洁奉公之操守,我才会向朝廷申请授予你们官职。
11/12 修身养德(2016年第3期) 漫话新规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6年的《廉文季刊》每期会增加一个关于新规的漫画和解读,帮助大家将党的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洁身自好。
开车严重超速是否撤销党内职务? 提问:根据规定,党员犯罪轻微,虽有罪但免于起诉和刑罚,或单处罚金的,要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但根据刑法修正案(九),从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一些交通违法行为也属犯罪,如严重超员或超速,这些行为是否也要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的处分?中央纪委法规室:《条例》第32条规定,党员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或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并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这一条文是此次修订新增的内容。
根据该条的规定,不论何种犯罪行为,只要是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或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并免予刑事处罚的,均应当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处分。
12/12

标签: #祖国 #软件 #能看 #地上 #网络收音机 #收音机 #手机 #手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