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classic是什么意思

classic 9
郑州大学 哲学一级硕士(0101)授权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总 呈报单位:公共管理学院 2018年6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信仰问题研究 035303102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ResearchonFaithProblem公共管理学院 32 学分
2 公共基础课 开课学期 第二学期 课堂讲授与讨论 考核方式 考试 魏长领 课程简介 通过对信仰相关问题的介绍,说明信仰的本质与特性、结构与功能、产生与发展、危机与重
建,揭示信仰产生和发展的逻辑和一般规律,进一步理解人类的精神进程和我国社会的精神生活的深层问题。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信仰问题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信仰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大致线索,理解重要哲学家 的关于信仰的重要思想,了解我国当前的信仰问题,拓宽理论视野,增强思辨能力,提高理论水平。
本课程包括信仰的本质与特性、结构与功能、产生与发展、危机与重建,注重启发和哲学理论深度的挖掘。
课前及课后,应当及时布置有关哲学原著的阅读。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国内外关于信仰问题研究的主要历史阶段、主要人物及信仰问题研究的方法论,3学时;信仰问题的基本理论(信仰的本质与特性、结构与功能、产生与发展、危机与重建),12学时;信仰的主要类型(宗教信仰、政治信仰、社会信仰、人生信仰、道德信仰、法治信仰、民间信仰),12学时;我国当前信仰问题分析,5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马克思主义信仰论》,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理性与信仰》,唐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道德信仰与自我超越》,魏长领,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04《道德信仰与社会和谐》,魏长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课程简介 教学大纲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哲学专题研究 英文名称 SpecialTopicsonChinesePhilosophy 035515102 所属院系 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32 学分
2 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
课堂教学与讨论 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 李晓虹 《中国哲学专题研究》课程以中国哲学的重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围绕先秦诸子
哲学、两汉哲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特点设置不同专题,目的在于使研究生在具有中国哲学史一般知识的基础上,对一些重要问题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熟悉中国哲学史上各个阶段的重要学术派别的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该学派思想的主要特点、彼此之间关系及其在中国哲学发展史和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影响和价值。

2.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核心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思想能够有更深刻地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从而明晰中国哲学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讲先秦诸子专题(儒道、儒法、儒墨专题)(8学时)第二讲汉唐儒玄专题(儒道与玄学关系)(5学时)第三讲汉唐儒释道三教关系专题(儒佛、玄佛、佛道专题)(8学时)第四讲宋明理学专题(理学与儒学、理学与佛教、理学与道教)(8学时)第五讲中国哲学的现代启示专题(3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2.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版。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4..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5.尹振环,《楚简老子辨析》,中华书局2001年版。

6.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0年版。

8.(唐)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

9.(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哲学专题研究 035515202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SpecialstudyingofWesternPhilosophy 公共管理学院 32 学分
2 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 课堂讲授与讨论 考核方式 考试 魏长领 课程简介 通过西方哲学发展历史的介绍,展示西方重要思想家的重要哲学思想,揭示西方哲学发展的
逻辑和一般规律。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西方哲学思想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哲学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大致线索,理解重 要哲学家的重要哲学思想,拓宽理论视野,增强思辨能力,提高理论水平。
本课程包括了古希腊 哲学、基督教哲学、近代英国和欧洲大陆各国哲学的教学。
讲授中,侧重于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 逻辑的揭示。
注重启发和哲学理论深度的挖掘。
课前及课后,应当及时布置有关哲学原著的阅读。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西方哲学专题研究的方法论和逻辑进路,2
学时;
2.古希腊罗马哲学,9学时;
3.基都教哲学,3学时;
4.文艺复兴哲学,3学时;
5.近代英国哲学,3学时;
6.欧洲大陆哲学,3学时;
7.法国启蒙哲学,3学时;
8.德国古典哲学,6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苏菲的世界》,贾德,作家出版社,19993.《西方哲学史》,罗素,商务印书馆,19824.《西方哲学史》梯利,商务印书馆,1999 课程名称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哲学专业英语(全英语) 英文名称SpecializedEnglishofPhilosophy 课程代码学时 课程类型 035515302 32专业基础课 所属院系学分 开课学期 公共管理学院22 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堂教授与讨论 考核方式 崔增宝 考试 该课程是外国哲学专业硕士一年级的全英语教学的专业课。
该课程以培养学生 课程简介 的哲学兴趣、批判性思维方式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够运用英
语阅读哲学原著,进行学术交流,撰写英语学位论文,使学生适应国际化的教育环 境,成为国际化的研究生,能够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通过学习全英语《哲学导论》,要求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指向、基本问题和基
本研究思路;能够用英语交流、阅读哲学著作及撰写学术论文。
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Lecture1:Doingphilosophy?
2课时Lecture2:PhilosophicalQuestion2课时Lecture3:TheMeaningofLife3课时Lecture4:TheNatureofPhilosophy2课时 Lecture5:TheSearchforTruth2课时Lecture6:FreedomandDeterminism2课时Lecture7:PhilosophyandEthics2课时Lecture8:PhilosophyandEsthetics2课时Lecture9:PhilosophyandReligion2课时Lecture10:PhilosophyandPolitics2课时本课程安排11课时的课堂讨论课环节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该课程以课堂讨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展开教学活动。
本课程安排11次课堂讨论课(11学时),学生发言后由任课教师结合讨论情况对有关问题进行点评、讲解。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RobertC.Solomon.TheBigQuestions:AShortIntroductionofPhilosophy.Wadsworth:CengageLearning.,2010.
2、ThomasC.Hunt,DennisL.Okholm,JohnLugtonSafford.InvitationtoPhilosophy.WadsworthPublishingCompany.1996.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AlbureyCastell,ArthurM.BorchertandArthurZucker.AnintroductiontoModernPhilosophy.MacmillanCollegePublishingCompany,Inc.1994.2、PeterSedgwick.DescartestoDerrida:AnintroductiontoEuropeanPhilosophy.BlackwellPublishersInc.2001.3、SamuelEnochStumpf.SocratestoSartre:AHistoryofPhilosophy.McGraw-Hill,Inc.1993.4、RogerScruton.ModernPhilosophy:ASurvey.ArrowBooks.1997.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 英文名称 MarxistPhilosophyResearch 035617302 所属院系 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课堂讲授与相关问题讨论相结合考核方式课堂研讨与期末课程论文相结合 孟耕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是为哲学系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旨在通过文本研究、历史背景的具体分析,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把握和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过程和历史经验的专题讲解,培养硕士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发展历史,掌握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硕士生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特别是马克思本人的文本,注意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走向,立足中国现实,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研究,引导硕士生对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其哲学思辨、研究和写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3学时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与发展(1836-19世纪末)12学时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和苏联的传播和发展6学时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西方的研究和发展6学时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5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无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无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研读 035617102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StudyonOriginalWorksofMarxistPhilosophy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导读式 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 郑永扣教授 课程简介 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进行研读,主要包括: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及列宁的《哲学笔记》,从中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主要思想内容。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文献研读和讲授,使研究生掌握
1、把握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解及其批判;
2、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立场、主要内容、理论方法;
3、掌握马克思哲学革命及其在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意义。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恩格斯:《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研读,8课时
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研读,8课时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读,8课时
4、列宁:《哲学笔记》研读,8课时 教学大纲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余源培:《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导读》(上中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
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97年
4.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第2版,2000年1月1日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历史唯物主义专题研究 035617402 32专业选修课 讲授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 ASpecialStudyonAncientHistoricalMaterialism 公共管理学院 潘中伟 22撰写课程论文 该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二年级的专业课。
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学科性质的专题研究,深入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定位和自身特点。
并以此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研究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关注和分析有关此问题的相关争论,对有关观点进行深入的辨析和研讨。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专题研究》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历史唯物主义学科性质定位的 复杂性,了解有关争论的起因、内容和影响;思考历史唯物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的发展问题。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历史唯物主义学科性质的争论(5学时)
2.德国古典哲学对哲学、经验科学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10学时)
3.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概念(5学时)
4.历史唯物主义与哲学(5学时)
5.历史唯物主义学科性质的界定问题(4学时)
6.课程论文写作(3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教学大纲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黄楠森等主编,北京出版社,1990年版。

2.《马克思传》,戴维·麦克莱伦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伯尔基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G·A·科恩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版;
5.《理解马克思》,乔恩·埃尔斯特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08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研究 035617202 32专业选修课 讲授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 AStudyingonMarx'sEarlyPhilosophy 公共管理学院 潘中伟 2三撰写课程论文 该课程主要是面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二年级的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研究,深入思考马克思哲学的起源和本质。
结合《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阐释文本的主旨、理论背景、框架安排意图,重点句子和难解概念的详细释义,文本结论与后来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关联,阐释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当代价值等。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系统了解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基本思想及其在马克思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要求学生能够逐字逐句地理解和解释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序言”所体现出来的一般思想背景。
(4学时)
2.“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释义。
(8学时)
3.“论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的具体差别”释义。
(8学时)
4.“附注”与“附录”释义。
(5学时)
5.马克思《博士论文》在其后续思想发展中的作用。
(4学时)
6.课程论文写作(3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教学大纲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罗晓颖:《马克思与伊壁鸠鲁——马克思<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博士论文> 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沃伦·布雷克曼:《废黜自我:马克思,青年黑格尔派及激进社会理论的起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维塞尔:《马克思与浪漫派的反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麦卡锡选编:《马克思与亚里士多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兹维·罗森:《布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化研究 035617502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ResearchonMarxistPhilosophyandSinicization 公共管理学院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 开课学期
3 考核方式 论文 胡爱玲 本课程是根据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和目标而设置的。
它主要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化的理论成果进行研讨和学习。
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所引发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为思考背景,有侧重点地考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拥有的理论特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程通过融历史、理论、实践和时代多重视域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程,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大众化和中国化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研究视域。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和认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去向,说明推进马 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应坚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什么。
探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语境中的特殊指向和具体内容;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比较分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性,发掘出其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梳理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实现中国化应实现的转换。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论前提问题研究。
8学时 第二部分分别探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人物的哲学思想(李达、李大钊、瞿秋白、艾 思奇、毛泽东等人)。
8学时 第三部分考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的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学术界的探讨)。
8学时 第四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前景的展望。
8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教学大纲
三、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郭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教程》,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四、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王南湜:《中国哲学精神重建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陶德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雍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李景源:《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李达:《李达文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英文名称MonographicStudyofForeignMarxism 035617602 所属院系 公共管理学院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 开课学期
讲授、研讨 考核方式 论文 胡爱玲 本课程是依据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计划、目标和要求开设的。
主要围绕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演
变过程中涉及到的核心问题进行探讨。
力求一方面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考察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题、内容及其特征,另一方面探究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关系。
如此设置课程内容当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拓展他们的视野。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和认知国外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依据,明确国外马克思主义各流派拥有的 问题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分析国外马克思主义各流派如何立足时代问题,结合其它西方思潮,扩张式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出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性及其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探讨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容、主旨和基本理论观点。
(8课时)第二部分:分析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
(8课时)第三部分: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意识形态理论等,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8课时)第四部分:
(8)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拉克劳的话语领导权理论。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俞吾金等编:《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侯惠勤:《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著作评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2.张一兵:《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6.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7.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8.拉克劳、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宋明理学研究 英文名称 Neo-ConfucianismofSongandMingDynasties 035617802 所属院系 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授课方式任课教师课程简介 教学大纲 课堂教学与讨论 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 李晓虹 《宋明理学研究》课程以宋元明清时期理学的重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围绕宋明理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渊源、宋明理学精神义理大要及其发展与分系、宋明理学中不同派别之间理论比较分析、宋明理学与儒佛道关系、宋明理学对后世的影响等内容设置不同专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掌握宋明理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对一些重要问题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初步了解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之开展(尤其哲学义理与心灵境界的追求以及文化方向的 回归)的重大影响,进而对当代文化和人类文明有所省思。

2.了解宋明理学的时代背景,并能对其基本哲学论题和分系有所认识。

3.有所契应宋明理学诸子的生命人格,而滋润时人之心灵。

4.培养进入宋明理学文献之能力与长远兴致。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讲宋明理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
(5)第二讲宋明理学精神义理大要及其发展与分系(8学时)第三讲宋明理学中宋初三先生、濂洛关闽、程朱陆王问题(6学时)第四讲宋明理学与儒佛道关系(8学时)第五讲宋明理学对后世的影响(5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钱穆,《宋明理学概述》,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2.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版。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4.(明清)黄宗羲、黄百家,(清)全祖望,《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5.(明清)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2008年版。

6.(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7.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出版社2017年版。

8.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哲学经典选读 035618102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SelectedReadingsofOriginalWorksofChinesePhilosophy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课堂教学与讨论 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 李晓虹 《中国哲学原著选读》课程旨在通过对中国哲学经典著作的精读,使学生熟悉中国哲学经典,
培养和锻炼学生阅读中国哲学原著的能力,同时掌握中国哲学运思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熟悉有关经典并了解其在中国哲学发展史和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影响和价值。

2、掌握阅读中国哲学原著的一般方法,培养独立阅读与研究文献的能力。

3、了解和把握中国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精神。
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讲儒家经典选读(12)
1.《四书章句集注》选读(4学时)
2.《近思录》(4学时)
3.《传习录》(4学时)第二讲佛教经典选读(10学时)
1.《肇论》(3学时)
2.《心经》(3学时)
3.《坛经》(4学时)第三讲道家道教经典选读(12学时)
1.《老子》选读(4学时)
2.《庄子》选读(4学时)
3.《悟真篇》选读(4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洪修平:《儒佛道哲学名著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2.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版。

3.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4.(唐)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

5.(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

6.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 英文名称 StudyonModernChinesePhilosophy 035617902 所属院系 公共管理学院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讲授 考核方式 考查 史鸿文 《中国近现代哲学史》是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课程选取中国近现代时期主要哲
学思潮及相关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加以讲授。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互动,有重点地探讨中国近现代哲学的内容、特征以及发展脉络。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指定的参考文献,重视对原典著的阅读,便于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特点和基本方法,对中国近现代哲学思想的发展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课堂讲授、问答启发及组织课堂讨论、经典导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全面掌握中国哲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中国近现代哲学的历史分期(2学时);
2.中国现代哲学的研究思路(4学时);
3.中国现代哲学的话语建构(4学时);
4.中国现代哲学的背景(4学时);
5.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4学时);
6.中国现代实证哲学思潮的源流(4学时);
7.现代新儒家哲学的发展(4学时);
8.课堂讨论(6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课堂讨论:主要围绕中国近现代哲学的核心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与课堂答疑。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张文儒郭建宁主编:《中国现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2001年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宋志明著:《20世纪中国实证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冯友兰著:《中国现代哲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3.宋志明赵德志著:《现代中国哲学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方克立王其水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课程简介 教学大纲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 035618302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AComparativeStudyofChineseandWesternPhilosophies 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36 学分
3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主讲+讨论 考核方式 论文考核 张永超 本课程围绕哲学最核心的三个领域展开探究,结合本土语境讨论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形上学:中西马不同语境下的三重含义
2、知识论:中西比较视阈下探究知识的定义与认知思维模式
3、伦理学:伦理学处理的问题与“伦理本位社会”之比较
4、方法论:如何研究哲学?中西哲学的研究方法论探讨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回到哲学最核心的三个领域,避免“以辞害意”。

2、对中西哲学语境中的形上学、知识论、伦理学所探讨的问题有着基本的了解。

3、对于哲学的不同问题域有着基本的方法论自觉。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形上学:中西马不同语境下的三重含义;8学时
2、知识论:中西比较视阈下探究知识的定义与认知思维模式;8学时
3、伦理学:伦理学处理的问题与“伦理本位社会”之比较;8学时
4、方法论:如何研究哲学?中西哲学的研究方法论探讨;8学时
四、教材、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20072、牟宗
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张汝伦,中西哲学十五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4、张再林,中西哲学比较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5、张志伟主编,形而上学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张志伟主编,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7、宋继杰主编,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广东省出版社集团,20118、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9、陈来,仁学本体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0、赵汀阳,第一哲学的支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1、洪汉鼎,知识论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波伊曼,知识论导论-我们能知道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3、胡军,知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4、黄建中,比较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1115、余纪元,德性之镜:孔子与亚理士多德的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6、孙伟,“道”与“幸福”:荀子与亚理士多德的伦理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7、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华书局,2013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英文名称 HistoricalScienceofChinesePhilosophyHistory 035618202 所属院系 公共管理学院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Ⅱ:中国哲学 讲授、交流 开课学期考核方式 二撰写论文、、专题学术报告 崔波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是关于中国哲学史史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分析、鉴别和使用的科学。
它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基础学科之
一,目的在于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提供可靠根据。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基于对中国哲学史料学的范围和内容进行阐释,分商至西周、春秋战国、汉至晋、唐至 清以及近代时期五个史阶段对中国哲学史史料进行分类研究,并就每一阶段的主要史料之内容、版本以及相关注释进行详细介绍;对各阶段的重要史料进行摘引和解释。
引导学生对中国哲学重要文献、史料的搜集、归纳和诠释。
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讲概论: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性质与对象,范围与类别,调查与收集,鉴别与考证,注疏与解释,整理与运用(9学时) 第二讲先秦哲学史史料(上下)(6学时)第三讲秦汉哲学史史料(3学时)第四讲魏晋南北朝隋唐哲学史史料(6学时)第五讲宋元明清哲学史史料(6学时)学生专题报告(2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刘文英:《中国哲学史史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萧萐父:《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2.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823.刘建国:《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概要》,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佛教道教哲学研究 英文名称 BuddhismandDaoismStudies 035600502 所属院系 公管哲学系 36 学分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第二学期 讲课与讨论 考核方式 论文 智勇 这是为哲学系硕士生开设的关于佛教和道教比较研究的一门课程。
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佛
教和道教在中国历史上发展、互动和融合过程,以及两者在思想上的异同。
本课程将引导同学们用哲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方法对道教和佛教的哲学思想和发展历史进行比较研究。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阅读佛教和道教重要经典,了解佛教和道教在中国发展和互动的历史以及两者融合的过程。
了解佛教和道教哲学思想的共同点和主要区别,了解这两种宗教不同的社会功能及其对人类文化 的贡献。
要求用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心理学方法对佛教和道教的哲理,社会组织和修行方 法进行有意义的比较。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佛教和道教经典选读 9
学时
二、佛教和道教在中国互动和交融的历史 9学时
三、佛教和道教哲学思想的比较 9学时
四、佛教和道教不同社会功能的比较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9学时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汤一介,《儒释道与中国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2.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系列,中华书局,2012年06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任继愈《魏晋玄学中的社会政治思想略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
2.谢屏《中西宗教文化比较》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年08月
3.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古希腊哲学专题研究 035619002 32专业选修课 讲授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 ASpecialStudyonAncientGreekPhilosophy 公共管理学院 潘中伟 22撰写课程论文 该课程主要是面向外国哲学专业硕士一年级的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以柏拉图的《理想国》为基本文本,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古希腊哲学的专题研究,深入了解古希腊哲学的基本问题。
研究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了解古希腊哲学的缘起、核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对《古希腊哲学专题研究》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西方哲学的基本指向、基本问题和基本研究思路;把握柏拉图哲学思想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古希腊罗马哲学的缘起(5学时)
2.《理想国》的基本问题(5学时)
3.城邦的产生及问题(5学时)
4.理想城邦(5学时)
5.城邦的败坏(5学时)
6.城邦治理的根本途径(4学时)
7.课程论文写作(3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王制>要义》,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2.《自然权利与历史》,列奥·施特劳斯著,三联书店,2003年版。

3.《希腊哲学史》(1-4),汪子嵩等著,人民出版社1997、1993、2003、2010年版;
4.《苏格拉底与政治共同体——<王制>义疏:一场古老的论争》,尼克尔斯,华夏出 版社,2007年版。

5.《秩序与历史: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沃格林著,密苏里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当代法国哲学 英文名称ContemporaryFrenchPhilosophy 035619202 所属院系 公共管理学院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2 课堂教授与讨论 考核方式 崔增宝 考试 该课程是外国哲学专业硕士一年级的专业课。
该课程以传授现当代法国哲学的基本流派、基
本理论及主要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为目的,使学生理解法国哲学发展的内在理路,了解法国哲学的最新动态,从而掌握法国哲学的整体概况。
通过学习《当代法国哲学》,要求学生了解法国哲学的基本指向、基本问题和基本研究思路;把握当代法国哲学在哲学领域中的独特贡献。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讲当代法国哲学的基本概况4课时;第三讲德勒兹的哲学思想4课时第五讲利奥塔的哲学思想4课时第七讲重建批判社会理论4课时 第二讲福柯的哲学思想4课时第四讲鲍德里亚的哲学思想4课时第六讲詹姆逊的哲学思想4课时第八讲其他当代法哲学思想4课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教学大纲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版。

2、文森特·德贡布:《当代法国哲学》,王寅丽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高宣扬:《当代法国哲学导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杨大春:《语言·身体·他者—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三联书店,2007第1版。

3、于斯曼主编:《法国哲学史》,冯俊等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版。

4、RobertWicks.ModernFrenchPhilosophy:FromExistentialismtoPostmodernism.England,OneworldPublications,2003.5、AlanD.Schrift.Twentieth-CenturyFrenchPhilosophy:KeyThemesandThinkers.blackwellpublishing,2006.6、JohnLechte.FiftyKeyContemporaryThinkers:FromStructuralismtoPostmodernity.LondonandNewYork:Routeledge,1994.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德国古典哲学 英文名称 ClassicalGermanPhilosophy 035619102 所属院系 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讲授、讨论 考核方式 论文 刘漫 德国古典哲学是发展于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哲学,是德国哲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是哲学史上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创始人为康德,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最后的代表。
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成就是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
一。
德国古典哲学是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哲学舞台上的主角。
它提出了包括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美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以及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各种重大问题和范畴,标志着近代西方哲学向现代西方哲学的过渡。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重要的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重要哲学思想。

2、理解德国古典哲学的时代背景、基本问题和基本发展线索。
思考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进程, 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现代哲学的关系。
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导论
了解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文化背景、大概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2课时)
2、康德哲学分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和康德的批判哲学两个专题介绍康德哲学(8课时)
3、费希特哲学(4课时)
4、谢林哲学 (4课时)
5、黑格尔哲学(8课时)
6、费希特及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4课时)
7、课程总结及讨论(2课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张慎主编:《西方哲学史-德国古典哲学(第六卷)》,凤凰出版社,2005年12月,第
1 版。

2、杨祖淘:《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2003年11 月修订版第一次印刷。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俞吾金:《德国古典哲学》,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分析哲学 035619302 32专业选修课讲授、讨论 英文名称 所属院系 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 钟远征 AnalyticPhilosophy 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2二 论文 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分析哲学是现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主流分支,在二十世纪的英美哲学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量,其研究范围涉及颇广,包括逻辑原子主义、命题意义理论、语词指称理论等。
虽然当代哲学家围绕分析哲学的性质问题还存在各种不同观点,但分析哲学成为当代哲学的基础内容和基本方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对分析哲学的学习,是切入现当代西方哲学的一条重要的路径。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理解二十世纪英美分析哲学的时代背景与基本问题。

2、重点了解分析哲学家弗雷格、维特根斯坦、维也纳学派、蒯因、普特南等人的哲学思想。

3、对分析哲学中所涉及的主要理论,如逻辑原子主义、命题意义理论、语词指称理论等有一定的把握。

4、思考和讨论分析哲学在哲学史中的意义和价值。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弗雷格的逻辑与语言哲学(4学时)
2、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与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4学时)
3、维也纳学派与逻辑实证主义(4学时)
4、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4学时)
5、牛津学派的日常语言哲学(4学时)
6、蒯因:分析哲学的实用主义转向(4学时)
7、戴维森:对于行动与意义的诠释(4学时)
8、罗蒂:从无镜的哲学到后哲学文化(4学时)结合分析哲学的英文文本,通过学生课下准备,课上交流、提问、讨论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张庆熊、周林东、徐英瑾:《二十世纪英美哲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俞吾金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英美哲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2、StephenP.Schwartz:Abriefhistoryofanalyticphilosophy:fromRusselltoRawls,Wiley-Blackwell,2012.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课程简介 教学大纲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当代德国哲学 035619502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ContemporaryGermanPhilosophy. 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讲授、讨论 考核方式 论文 刘漫、钟远征 本课程的教学范围为广义的当代德国哲学,研究对象包括对现代西方哲学做出重要推动工作
的现当代德语哲学家。
现当代德国哲学被看做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发动机,现当代西方哲学从现当代德国哲学中获得了一些关键的内在养料和动力。
现代德国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史上两座不朽的里程碑。
因此,当代德国哲学是外国哲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必要环节。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重要的德国当代哲学家胡塞尔、海德格尔、哈贝马斯、施密特等人的重要哲学思想。

2、理解德国当代哲学的时代背景、基本问题和思考路径。

3、讨论德国当代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及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4、思考和讨论德国当代哲学在文化史中的意义和价值,并讨论其现实意义。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尼采哲学(8学时)
2、狄尔泰哲学(8学时)
3、胡塞尔哲学(8学时)
4、海德格尔哲学(8学时)
5、伽达默尔哲学(8学时)
6、哈贝马斯哲学(8学时)
7、维特根斯坦哲学(8学时)
8、施密特、施特劳斯和阿伦特三位政治哲学家的思想(8学时) 根据学生兴趣和具体情况,选择四位哲学家的思想为学生的主要了解和讨论对象。
通过学生课下准备,课上交流、提问、讨论的形式开展课堂活动。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张汝伦:《二十世纪德国哲学》,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2、靳希平、吴增定:《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三卷本),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2、JulianRoberts:TheLogicofReflection:GermanPhilosophyintheTwentiethCentury,YaleUniversityPress,1992.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课程简介 教学大纲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哲学研究 英文名称 Thestudyofpoliticalphilosophy 035619402 所属院系 公共管理学院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课堂教学加讨论 考核方式 论文写作 姚得峰 该课程是外国哲学专业硕士二年级的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以讲授当代西方政治
哲学的主要流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为目的,使学生理解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发展的内在理路,了解其基本理论内容及最新理论动态,从而掌握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整体概况。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对《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基本问题和基本研究思路;把握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在当代西方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讲:现代政治哲学,4学时;第二讲:新自由主义,8学时;第三讲:社群主义,6学时;第四讲:功利主义,5学时;第五讲:共和主义,4学时;第六讲:后现代主义,5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姚大志:《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沃尔夫:《政治哲学导论》,赵荣华、陈任博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

2.托马斯:《政治哲学导论》,顾肃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亚当•斯威夫特:《政治哲学导论》,佘江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4.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

5.罗尔斯:《政治哲学史讲义》,杨通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6.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黑格尔哲学导读》课程教学大纲 黑格尔哲学导读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LectureonHegel’sPhilosophy 所属院系 公共管理学院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导读 考核方式 论文 杨伟涛 基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研读,介绍和理解黑格尔关于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
宗教、绝对知识的演进与构成,从而全面、系统把握黑格尔关于精神哲学的环节、要素及其关系;重点把握精神演进中自我意识、自由的发展逻辑及意义。
正确理解黑格尔精神哲学的结构、特征与影响,并能进行合理评价。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理解意识中的感性、知觉和知性;
2、理解自我意识的独立与依赖及其自由;
3、理解理性中观察理性、行动理性以及审核法律的理性;
4、理解精神中的伦理、教化和道德;
5、理解宗教环节中的自然宗教、艺术宗教、天启宗教;
6、理解绝对知识中的含义。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言和导论 6课时 乙、自我意识4课时 丙(乙)、精神8课时 丙(丁)、绝对知识2课时 甲、意识丙(甲)、理性丙(丙)、宗教 4课时4课时4课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教学大纲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法]Hyppolite,Jean.,GenesisandstructureofHegel’sPhenomenologyofSpirit,tr.byS..CheniakandJ.Heckman,Evanston,NorthWesternUniversityPress,19742.ohnRusson,ReadingHegel’sPhenomenology,IndianaUniversityPress,20043.MartinHeidegger,HegelPhenomenologyofSpirit,tr,byParvisEmadandKennthMaly,IndianaUniversityPress,19884.[法]科耶夫:《黑格尔导读》,姜志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5.王树人:《历史的哲学反思——关于<精神现象学>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6.张世英:《自我实现的历程——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山东人民从出版社,2001年
7.萧焜涛:《精神世界掠影——纪念<精神现象学>出版180周年》,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
8.高全喜:《自我意识论——<精神现象学>主体思想研究》,学林出版社,1990年
9.高全喜:《论相互承认的法权基础——<精神现象学>研究两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张澄清西方近代哲学的终结——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1.[德]芬克:《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现象学>阐释》,贾红雨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035619602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SelectedReadingsinModernWesternPhilosophy 公共管理学院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3 课堂教授与讨论 考核方式 崔增宝、姚德峰 考试 该课程是外国哲学专业硕士二年级的专业课。
该课程通过阅读现代西方哲学的 经典著作,使学生学会对文本的分析、解释、归纳、概括,从而训练学生阅读原著 能力,培养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使学生深化对现代西方哲学基本流派、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的理解,更好地理解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逻辑,了解现代西方哲学的最新 动态。
通过阅读现代西方哲学的原著,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英语阅读经典著作,具备分
析、解释、归纳、概括能力,能够对文本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解,掌握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及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
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围绕原著展开教学,老师先对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进行整体介绍,然后带领学生阅读选定的哲学原著。
每学期选定一本主要原著展开阅读,不同学期可以更换原著,要突出前沿性、前瞻性,原著暂定为:《反俄狄浦斯》、《尼釆与哲学》、《精神病学的权力》、《经验主义与主体性》、《差异与重复》、《公正游戏》、《关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表达:斯宾诺莎》、《千高原》、《知识考古学》、《存在与时间》、《逻辑研究》、《正义论》等。
因每学期选定的原著可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现以《反俄狄浦斯》为例来设定原著选读的学时分配。
第一讲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及基本观点简介2课时第二讲欲望机器6课时 第三讲精神分析与家庭主义:神圣家庭6课时 第四讲野蛮社会、专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第五讲精神分裂分析导论6课时第六讲《反俄狄浦斯》的影响6课时 6课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GillesDeleuze.Aiti-Oedipus:CapitalismandSchizophrenia.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83.2、GillesDeleuze.NietzscheandPhilosoph.HughTomlinson(trans.).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83.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GillesDeleuze.Aiti-Oedipus:CapitalismandSchizophrenia.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83.2、GillesDeleuze.NietzscheandPhilosoph.HughTomlinson(trans.).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83.3、MichelFoucault.PsychiatricPower.Picador,2006.4、GillesDeleuze.DifferenceandRepetition.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94.5、Jean-FrançoisLyotord.ThePostmodernCondition.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84.6、GillesDeleuze.EmpiricsimandSubjectivity:AnEssayonHume’sTheoryofHumanNature.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89.7、MichelFoucault.TheArchaeologyofKnowledge.PantheonBooks,1972.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伦理学原理与方法 英文名称 TheoryandMethodsofEthics 035618402 所属院系 公共管理学院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专题讲授式、专题讨论式 考核方式 杨伟涛 专题讨论、课程论文 该课程以传授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伦理学的思想方法以及社会伦理和个体道德为主。
内容包括伦
理学问题和体系,伦理学基本范畴、伦理学思想方法、个人与集体以及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个人与他人关系伦理、功利主义与义务论、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价值、社会生活领域道德、个体道德意识、个体道德实践。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对伦理学理论知识讲授讨论和伦理学经典文献研读的研读学习,使学生了解伦理学研究的主 题和内容,把握伦理学发展的前沿和动态,掌握伦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其中主要是把握伦理学基本问题和基本范畴、伦理学基本方法、社会道德原则与核心价值观、社会生活道德、个体道德意识和实践,为伦理学的理论学习与学术研究奠定理论知识基础。
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讲伦理学研究导论(3课时)第二讲伦理学基本范畴(3课时)第三讲伦理学思想方法(3课时)第四讲个人与集体: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研究(4课时)第五讲自我与他人:利己主义、利他主义与己他两利主义(3课时)第六讲道德选择与评价原则:功利主义、义务论(4课时)第七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3课时)第八讲社会生活伦理(3课时)第九讲个体道德意识与范畴(3课时)第十讲个体道德实践(3课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课程包括6学时专题讨论。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05年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英]亨利·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美]雅克.蒂洛:《伦理学与生活》,程立显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第9版
3.[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4.[美]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道德哲学引论》,雷克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5.[美]威廉·
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黄伟合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课程简介 教学大纲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 035618302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AComparativeStudyofChineseandWesternPhilosophies 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主讲+讨论 考核方式 论文考核 张永超 本课程围绕哲学最核心的三个领域展开探究,结合本土语境讨论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形上学:中西马不同语境下的三重含义
2、知识论:中西比较视阈下探究知识的定义与认知思维模式
3、伦理学:伦理学处理的问题与“伦理本位社会”之比较
4、方法论:如何研究哲学?中西哲学的研究方法论探讨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回到哲学最核心的三个领域,避免“以辞害意”。

2、对中西哲学语境中的形上学、知识论、伦理学所探讨的问题有着基本的了解。

3、对于哲学的不同问题域有着基本的方法论自觉。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形上学:中西马不同语境下的三重含义;8学时
2、知识论:中西比较视阈下探究知识的定义与认知思维模式;8学时
3、伦理学:伦理学处理的问题与“伦理本位社会”之比较;8学时
4、方法论:如何研究哲学?中西哲学的研究方法论探讨;8学时
四、教材、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20072、牟宗
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张汝伦,中西哲学十五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4、张再林,中西哲学比较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5、张志伟主编,形而上学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张志伟主编,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7、宋继杰主编,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广东省出版社集团,20118、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9、陈来,仁学本体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0、赵汀阳,第一哲学的支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1、洪汉鼎,知识论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波伊曼,知识论导论-我们能知道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3、胡军,知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4、黄建中,比较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1115、余纪元,德性之镜:孔子与亚理士多德的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6、孙伟,“道”与“幸福”:荀子与亚理士多德的伦理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7、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华书局,2013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课程简介 教学大纲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伦理思想专题035501302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TheSpecialStudyonWesternEthicalThoughts 公共管理学院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第二学期 讲授、讨论 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 杨伟涛 本课程属于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
在学生对西方哲学史学习的基础上,课程
以古希腊罗马、欧洲中世纪、近现代欧洲为历史背景,以美德伦理、信仰伦理、启蒙伦理为主线,对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出现的重要伦理学流派、重要主题和基本问题的演化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的专题研讨。
学生在此基础上把握辩证的伦理学分析方法和理论视角。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引导学生对西方伦理思想发展中的柏拉图理念伦理、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斯多葛学派自然 伦理、奥古斯丁自由意志伦理、托马斯阿奎那神学伦理、近代经验主义与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欧洲大陆理性主义伦理学、法国启蒙伦理学、德国古典伦理学进行重点学习,把握西方伦理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把握西方伦理学中的善和恶、事实和价值、感性和理性、自然和自由德行和幸福等伦理学主题和问题的提出、发展和解决。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单元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德伦理(8课时)重点内容:赫希阿德伦理、苏格拉底知识伦理、柏拉图理念伦理、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斯 多葛自然伦理、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
第二单元中世纪信仰伦理(6课时)重点内容:早期基督教伦理、教父道德哲学、基督教神学伦理学第三单元近现代西方启蒙伦理(12课时)重点内容:近代经验主义与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欧洲大陆理性主义伦理学、法国启蒙伦理 学、德国古典伦理学。
第四单元西方伦理学思想史中的主题和问题(6课时)重点内容:善和恶、事实和价值、感性和理性、自然和自由、德行和幸福等主题的演化。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引导学生阅读西方伦理学经典著作、搜集文献资料,开展专题讨论,4学时。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罗国杰等编:《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下卷,中国人民大学1985年
2.章海山:《西方伦理学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
3.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下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964/1987年
4.唐凯麟主编:《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5.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6.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西方伦理学专题 035618902 32专业选修课 教师讲授、学生讨论相结合 英文名称 所属院系 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 ModernWesternEthics公共管理学院2第三学期论文 杨伟涛 现代西方伦理学研究伦理学理论在当代西方的发展和学术成就,是关于价值规范、价值情感、价值现象、道德心理、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宗教伦理、德性伦理等多种学科、多种立场、多重视角、多种方法的道德哲学。
本课程充分运用多学科的知识研究和阐释现代西方伦理学的最新成果、前沿理论和争议问题,引导学生在哲学专业学习中注重用伦理学的立场、方法研究、分析理论问题,以伦理学研究成果分析和解释现当代社会中的社会现象。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该课程以传授现代西方伦理学基本流派、基本理论及主要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为目的,使学生理解现代西方伦理学发展的内在理路,了解法现代西方伦理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从而掌握现代西方伦理学整体概况。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基本立场,能够运用现代西方伦理学来分析、解释社会文化现象。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讲西方元伦理学:直觉主义伦理学、情感主义伦理学、语言逻辑分析和规定主义伦理学等。
(8课时)第二讲新功利主义伦理学:主要讲授行动功利主义、规则功利主义伦理学。
(6课时)第三讲新义务论伦理学:罗斯的直觉主义义务论。
(2课时)第四讲契约伦理学:自利契约论、非自利契约论(6课时)第五讲人本主义与价值伦理学:现象学价值伦理学、存在主义伦理学、精神分析伦理学等。
(6课时)第六讲新德性主义伦理学:麦金泰尔的德性论、现代性伦理的危机与出路等。
(4课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结合讲授内容,开展专题讨论,安排学生查阅搜集文献资料,指导学生撰写相关论文。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万俊人编著:《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2.龚群:《现代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江怡编:《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陈真:《当代西方规范伦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向敬德:《西方元伦理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J.J.C.斯马特,
B.威廉姆斯:《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5.[英]戴维·罗斯:《正当与善》,林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7.[英]乔治·爱德华·摩尔:《伦理学原理》,长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课程简介 教学大纲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伦理学专题 英文名称 EnvironmentalEthics 035618802 所属院系 公共管理学院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专题讲座 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 乔学杰 《环境伦理学》是环境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在国家环保总局、中宣
部、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的宏观指导下,在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基本环境教育的基础上,针对环境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而开设的一门课程,其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物之间的道德关系。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首先,在知识层面,使学生了解由人与环境所组成的人类生存系统的构成、特征及其复杂性、多样性和共生性;其次,在认识层面,使学生学习和思考人与环境伦理关系的内涵、结构及功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天观,增强他们人与生存环境和谐相融的意识,树立新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伦理观;再次,在实践层面,使学生掌握和运用一些环境道德原则和环境评价方法,在社会生活中和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活动中以及自觉协调人与环境道德关系中起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环境及环境伦理学基本概念,包括作为人类生存系统的环境和环境伦理学;5学时
2.环境伦理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主要流派,包括自然法则与环境伦理、环境道义论、功利 主义、移情理论、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土地伦理学、社会生态学等;12学时
3.实践环节,包括深生态学平台、环境决策方法、环境保护活动及环境立法等;9学时
4.讨论,包括人口与环境问题、对后代的伦理责任等。
6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1.环境决策方法及其运用;
2.环保公益活动(美丽校园、环保卫士等);
3.积极参与环境立法等。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戴斯贾丁斯著《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第三版),林官明,杨爱民译,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4年版;
2.林官明编著《环境伦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邝福光编著《环境伦理学教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余谋昌,王耀先主编《环境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尤金哈格罗夫著《环境伦理学基础》,杨通进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4.罗尔斯顿著《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课程简介 教学大纲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公民道德专题》教学大纲 公民道德专题 035618702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Oncivicmorality 公共管理学院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 讲授 考核方式 论文 张宜海 (300字左右)本课程从什么是公民、什么是公民道德等基本问题入手,思考人为什么要有道德、如何才能 做有道德等基本理论问题,涉及到伦理学的主要理论和前沿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中西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等理论知识和实践问题,通过对中西主要道德理论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伦理学理论素养;通过生活中的道德冲突、道德人与社会、德性伦理与公民道德的动力等现实问题的反思,正确把握公民生活中的道德现象、突出问题等,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做出正确判断的思辨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公民道德专题》课程以伦理学为基础,主要讲授公民学、伦理学交叉内容,目的在于使研究生系统掌握关于公民道德的基本观点、主要理论、历史发展和未来趋势,要求学生掌握关于公民道德理论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及公民道德实践中的突出问题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学生对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的分析、解答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讲什么是公民
(4)主要讲授公民概念的历史发展、公民概念在中国的引入、公民概念的含义、公民的教育等, 使学生对什么是公民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
第二讲什么是道德
(4)主要从伦理思想发生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出发,讲授中外道德思想的基本观点、基本伦理术语、 主要伦理学理论等,让学生了解道德与公民道德之间的差异。
第三讲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4)主要讲授中外关于“人为什么要有道德”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和现实角度尝试性探索“人为 什么要有道德”的可能答案,培养学生理性探究的能力等。
第四讲生活中的道德冲突
(4)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整理道德冲突的表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索解 决问题的对策等,着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讲道德的人与社会
(4)主要讲授个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其道德状况与社会的道德水平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 探讨道德的人是如何生成的,着重探讨道德环境对人的道德素质的影响,并探讨我国多年来进行道德建设的得失及其成因。
第六讲德性伦理与公民道德的动力
(6)结合我国实际,立足公民道德生活实践,讲授我国公民道德生活中的突出问题,重点讲授公民道德动力不足的问题、成因、解决方案等,从德性伦理学角度提出可能的策略。
第七讲伦理学的几种主要理论
(6)主要讲授伦理学几种有影响的理论,如伦理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德性伦理等,结合生活实际,探讨以上诸理论的得失。
第八讲关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4)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当代发展态势,结合此问题,探讨我国伦理学发展的趋势及公民道德实践的未来走向。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结合各讲内容,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通过开展专题讨论、阅读经典、查阅资料、撰写小论 文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焦国成:《公民道德论》,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2.[美]雅克.P.蒂洛等:《伦理学与生活》,程立显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

3.[美]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张卜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万俊人:《比照与透析:中西伦理学的现代视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宗教学原理 035619702 32专业选修课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学分开课学期 PrinciplesofReligiousStudies公共管理学院2二 讲授 考核方式 专题研讨、论文 辛世俊 课程研究内容包括:宗教学的由来及其学科性质,宗教的基本命题与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的根源,宗教的历史发展,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宗教与社会主义,宗教消亡的历史规律。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宗教学原理的教学研究,使硕士研究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把握宗教产生、发展、消亡的基本规律。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每讲四个课时。
第一讲:宗教学的由来及其学科性质主要讲授宗教学学科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宗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宗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等。
第二讲:宗教的基本命题与宗教的本质神与人的关系、生与死的关系、出世与入世的关系、善与恶的关系是宗教的基本命题。
宗教的 本质界定。
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的反思。
第三讲:宗教产生的根源 讲授宗教产生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论根源和心理根源。
分析宗教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第四讲:宗教的历史发展 主要讲授宗教的历史发展的阶段,研究宗教历史变迁的原因、条件等。
第五讲:宗教的社会功能 没有功能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既然宗教从古到今一直存在着,那么宗教就具有一系列的功能。
主要研究宗教的信仰功能、认识功能、控制功能、调适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道德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等。
第六讲:宗教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主要讲授宗教与哲学、宗教与科学、宗教与政治、宗教与艺术等意识形态的关系。
第七讲:宗教与社会主义 主要讲授宗教在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功能等。
第八讲:宗教消亡的历史规律主要讲授宗教消亡的历史必然性、消亡的条件,对宗教消亡的态度等。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吕鸿儒、辛世俊:《宗教的奥秘》,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道教哲学研究 英文名称 StudyingofTaoismphilosophy 035619902 所属院系 哲学系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Ⅴ:宗教 开课学期
讲授、交流 考核方式 撰写论文、专题学术报告 崔波 在了解中国道家、道教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道教哲学及其重要思想家、思想观点、道教宗派
作深入研究。
同时,对道教的经典文献,道教哲学进行系统梳理,试图揭示道教作为一种宗教的神秘面纱,运用抽象的逻辑方法钩勒道教芜杂形态背后的思想蕴涵,从而走出朦胧印象的种种误区,达到对道教哲学的深切理解。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教哲学的基本思想脉络,掌握阅读道教哲学原著的一般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道教哲学的兴趣,提高其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素养;
3、启发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道的智慧照亮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4、专业课采取以课程论文为主,兼以专题学术报告相补充的方式,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用基本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道家哲学的源流和发展(6学时)
2、道教哲学的发展(8学时)
3、道家、道教的经典文献解读(8学时)
4、道教与《周易》(6学时)
5、道教哲学研究的现状(2学时) 学生专题报告(2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2007年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卿希泰《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其他有关道家、道教研究专著。
《老子》、《庄子》、《列子》、《太平经》、《周易参同契》、《悟真篇》、《太上老君内观经》、《洞玄灵宝定观经》、《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坐忘论》、《化书》及《世说新语》、《抱朴子》、《真 诰》、《史记》、《汉书》等有关道家道教思想原著。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佛教哲学研究 英文名称 BuddhismStudies 035619802 所属院系 公管哲学系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第二学期 讲课与讨论 考核方式 论文 智勇 这是为哲学系硕士生开设的关于佛教研究的一门课程。
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佛教主要经
典,佛教的发展历史和各个学派的主要思想。
本课程将引导同学们从不同视角来认识和探讨佛教的思想和修行方法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阅读主要佛教经典,了解佛教发展的历史特别是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了解佛教主要学派及其 在世界的分布,了解佛教的社会功能及其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能够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和文献学的视角对佛教各学派的教义,哲理,社会组织和修行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佛教经典选读9学时
2.佛教历史 9学时
3.佛教各学派思想 9学时
4.佛教的社会功能9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1杜继文,《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第一版,2008年04月2方东美,《中国大乘佛学》中华书局,第一版,2012年06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1任继愈《中国佛学论文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1月2任继愈《佛教与东方文化》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3《佛教十三经》中华书局,2010年12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基督教思想研究 035620002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StudiesonChristianThoughts 公共管理学院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 考核方式 考试,平时成绩 冯传涛 基督教思想研究这门课程,旨在通过对基督教思想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的探讨,厘清基督教
思想的发展脉络,所探讨问题和思维方式。
这门课程,是阐述宗教学研究相关问题及其研究思路的重要课程,是把握西方思想的重要途径,是普通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系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门必要课程,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渠道。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应该使学生理解基督教思想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及其理论体系;从源头上 全面、辩证而深入地把握西方思想的发展脉络,从而掌握基督教思想处理问题的独有方式和阐释问题的角度。
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宗教是与神圣相关的一系列信仰和习俗的体系;基督教思想将系统地探讨基督教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对基督教所涉及问题的反思,有助于解决中国当下自身文化建设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重点:
1、基督教的特征
2、基督教的历史
3、基督教思想的主要问题难点:基督教思想的主要问题
一、基督教的特征
1、基督教的译名问题
2、一神论
3、道成肉身
二、基督教的历史
1、使徒时期
2、中世纪时期
3、宗教改革
三、基督教思想的主要问题
1、信仰与理想信念
2、宗教组织与意识形态建设(二)教学时数:2学时/周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ISBN:9787208122086编著者姓名:作者:(美)罗杰·奥尔森教材名称: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版次:第一版 编者:游冠辉 编者:孙毅 译者:吴瑞诚 译者:徐成德 出版日期:2014年4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等译,周学信修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尹大贻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
Aquinas,Thomas.SummaTheologica.trans.FathersoftheEnglishDominicanProvince,5vols.London:BurnsOatesandWashbourne,1920-1947. Augustine.Eighty-threeDifferentQuestions(TheFathersoftheChurch,vol.70):ANewTranslation,trans.DavidL.Mosher.Washington,
D.C.:CatholicUniversityofAmericaPress,2010. Ayer,
A.J.TheProblemofKnowledge.London:MacMillan,1956.Barth,Karl.ChurchDogmatics,trans.G.T.ThomsonandHaroldKnight,Vol.I/2.Edinburgh:
T.&T. Clark,1956.Barth,Karl.TheTheologyofJohnCalvin,trans.GeoffreyW.Bromiley.MI:Wm.B.Eerdmans Publishing,1995.Calvin,John.Calvin:InstitutesoftheChristianReligion,trans.FordLewisBattles,ed.JohnT. McNeill,2vols.Philadelphia:WestminsterPress,1960.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宗教学经典选读 035620102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ReadingsofClassicWorksofReligiousStudies 公管哲学系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 讲课与讨论 考核方式 论文 智勇 这是为哲学系硕士生开设的关于宗教学经典著作选读的课程。
主要任务是解读宗教学领域主
要学者的重要论著以及世界各主要宗教的原典。
本课程将引导同学们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文献学的视角对宗教学重要论著和世界主要宗教的原典进行批判性和创作性诠释。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阅读宗教学主要学者的经典论著和世界各主要宗教的原典。
了解不同作者研究宗教的视角和 方法论以及他们在讨论宗教学问题的基本共识和区别。
了解这些著作对宗教哲学,宗教社会学和宗教心理学的贡献,掌握诠释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在解读原典的运用。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论著
2.杜尔凯姆的宗教社会学论著
3.佛洛依德的宗教心理学论著
4.荣格的宗教心理学论著 9学时9学时9学时9学时 教学大纲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08月
2.埃米尔·杜尔凯姆《社会分工与团结》中国商业出版社2016年05月
3.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译林出版社2014年03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年01月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九州出版社2014年06月
3.雷雨田《宗教经典汉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08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宗教伦理学 035620302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Religiousethics公共管理学院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讲授 考核方式 专题研讨、课程论文 辛世俊 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本课程介绍宗教与伦理的区别与联系,特别揭示宗教包含的伦理要素和意蕴;分别研究:佛教慈悲观、因果报应论的内容与当代价值,基督教登山宝训的内容、摩西十诫的内容、爱的伦理学、基督教的幸福观、伊斯兰教古兰经伦理思想梳理,道教主要典籍中的伦理思想。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宗教伦理学的讲授和研讨,使研究生弄清宗教与伦理的关系,把握宗教伦理学研究的内 容和主要特点,重点把握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内涵的伦理思想,认识当代宗教发展的 根源与前景。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讲:宗教与伦理的关系4课时主要讲授宗教与伦理的区别与联系。
把宗教与伦理结合起来是当代宗教发展的重要特征。
第二讲:宗教伦理发展的基本趋势4课时主要讲授当代宗教伦理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第三讲:佛教伦理思想研究4课时主要研究宗、佛教伦理思想的根据、主要内容。
佛教慈悲观、因果报应论的内容与当代价值。
第四讲:基督教(天主教)伦理思想研究8课时主要讲授基督教伦理思想的根据和主要内容。
等等。
第五讲:伊斯兰教的伦理思想4课时主要讲授伊斯兰教伦理思想的主要根据和主要内容。
古兰经伦理思想梳理。
伊斯兰教伦理思 想的当代价值(商业伦理)。
第六讲:道教的伦理思想。
4课时主要讲授道教主要典籍中的伦理思想。
第七讲:宗教伦理的当代价值4课时主要讲授宗教伦理思想与当代社会的互动,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等。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自编教材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吕鸿儒、辛世俊:《宗教的奥秘》,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郑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宗教专题研究 035620202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StudiesonReligiousIssues 公共管理学院 32 学分
2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 考核方式 考试,平时成绩 冯传涛 世界宗教专题研究这门课程,旨在通过对不同的宗教专题的研究,探讨宗教中所涉及的相关
问题,厘清基督教等宗教教派对信仰相关问题的处理,并探讨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
这门课程,是阐述宗教学研究相关问题及其研究思路的重要课程,是把握西方思想和世界其他文明形态的重要途径,是普通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系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门必要课程,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渠道。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应该使学生理解基督教等宗教派别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及其理论体系;从而全面、辩证而深入地把握基督教文明以及其他文明形态的思想发展脉络,从而掌握他们处理问题的独有方式和阐释问题的角度。
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宗教是与神圣相关的一系列信仰和习俗的体系;世界宗教专题研究,以专题的形式,系统探讨基督教诸宗教形态所涉及的信仰的核心问题;对诸宗教所涉及问题的反思,有助于解决中国当下自身文化建设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重点:
1、宗教所涉及问题
2、一神论问题
3、理性和信仰问题难点:理性和信仰问题
一、宗教所涉及问题
1、神的存在问题
2、一神与多神的问题
3、如何认识神的问题
二、一神论问题
1、思想史上对神存在的论证
2、神的称谓问题
3、存在问题
三、理性与信仰
1、理性
2、信仰(二)教学时数:2学时/周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ISBN:9787208122086编著者姓名:作者:(美)罗杰·奥尔森编者:游冠辉编者:孙毅译者:吴瑞诚译者:徐成德教材名称: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版次:第一版出版日期:2014年4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等译,周学信修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尹大贻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
Aquinas,Thomas.SummaTheologica.trans.FathersoftheEnglishDominicanProvince,5vols.London:BurnsOatesandWashbourne,1920-1947. Augustine.Eighty-threeDifferentQuestions(TheFathersoftheChurch,vol.70):ANewTranslation,trans.DavidL.Mosher.Washington,
D.C.:CatholicUniversityofAmericaPress,2010. Ayer,
A.J.TheProblemofKnowledge.London:MacMillan,1956.Barth,Karl.ChurchDogmatics,trans.G.T.ThomsonandHaroldKnight,Vol.I/2.Edinburgh:
T.&T. Clark,1956.Barth,Karl.TheTheologyofJohnCalvin,trans.GeoffreyW.Bromiley.MI:Wm.B.Eerdmans Publishing,1995.Calvin,John.Calvin:InstitutesoftheChristianReligion,trans.FordLewisBattles,ed.JohnT. McNeill,2vols.Philadelphia:WestminsterPress,1960.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课程简介 教学大纲 《科学哲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科学哲学概论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toPhilosophyofScience 435302603 所属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54 学分
3 公共基础课 开课学期
1 讲授 考核方式 解答思考题+撰写课程论文 谈新敏 本课程是科学哲学理论的入门基础知识,涉及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是以历史为线索,
回顾科学哲学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科学哲学诸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更替;另一方面,从共时态角度对科学哲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基本观点进行概括介绍,如科学理论的结构与功能,科学实验、科学测量与时空构架,因果性、决定论与概率统计性,对科学活动的语言分析,科学发现的逻辑等。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科学哲学发生发展的基本历史过程,知道科学哲学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流派的 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2.理解并掌握科学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以及它们形成 的方法论基础及其特征;
3.正确区分科学预设主义与科学主义,科学理性与科学非理性,科学哲学与自然哲学、 科学社会学、科技政策研究等之间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内容共七章:绪论科学哲学的回顾与展望(6学时)第一章科学理论的结构与功能(9学时)第二章科学实验、测量与时空架构(9学时)第三章因果性、决定论与概率统计(9学时)第四章对科学活动的语言分析(9学时)第五章科学发现的逻辑(6学时)第六章元科学探究的历史演绎(8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刘大椿主编:《科学哲学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

2.周林东著:《科学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江天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版。

2.舒炜光,邱仁宗主编:《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版。

3.[美]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求实出版社1982年第 1版。

4.[美]
R.卡尔纳普:《科学哲学导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版。

5.[德]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版。

6.[美]约翰·洛西:《科学哲学历史导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第1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技术哲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技术哲学导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toPhilosophyofTechnology 435302703 所属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54 学分
3 公共基础课 开课学期
1 讲授 考核方式 撰写课程论文 张逢 本课程主要讲授技术哲学的历史发展、技术哲学的研究传统及流派、技术的本质及其
与科学的关系、技术的体系结构、技术的社会价值、技术活动过程、技术发展模式、技术与社会、技术批判主义等。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使学生掌握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和基本问题,明确技术的本质、价值和发展模 式,了解技术与科学、社会、政治的相互关系。
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关于技术哲学(9学时)
2.技术认识论(9学时)
3.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9学时)
4.技术的历史分期(6学时)
5.技术文明(6学时)
6.技术实践与技术约束(9学时)
7.课程论文写作(6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姜振寰:《技术哲学概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

2.徐良:《技术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3.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德]
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第1版。

2.[美]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1版。

3.[法]让.伊夫.戈菲:《技术哲学》,商务出版社2000年第1版。

4.DonIhde.PhilosophyofTechnology:AnIntroduction.ParagonHousePublishers,New York.1993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课程简介 教学大纲 《科学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科学思想史 英文名称 AHistoryofScienceThought 435302802 所属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36 学分
2 公共基础课 开课学期
1 讲授 考核方式 撰写课程论文 罗玉萍 本课程主要讲授科学观念、理论、学说、学派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模式,着重分析古
代、近代和现代科学的不同运行轨迹,探讨蕴涵在科学成果之中的深层思想和内在发展机制,探讨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形式及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研究和发现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科技思想在人类社会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人类科技思想演变的基本过程,对人类科技思想的产生和变化作出分析和评价,掌握科技思想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掌握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和在思想史研究中的地位,掌握人类科学思想演变的基本过程,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和人类探索自然的经验教训,以及现代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的有关知识和进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要求:大量阅读基本文献,制作科学思想史研究的文献索引;掌握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方法;熟悉科学思想史研究状况,作出自己的评价;在科学思想史研究中发现问题,确定研究题目,撰写研究论文。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绪论: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及其在思想史研究中的地位(3学时)
2.古代科学思想史及其特点(6学时)
3.近代科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15学时)
4.近代科学思想和技术革命(3学时)5.19世纪理论自然科学的形成与发展(6学时)
6.现代科学革命(3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林德宏:《科学思想史》,江苏科技出版社2004年第1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H.Kragh.Introductiontothehistoriographyofscience,Coimbra,1984.2.J.Margolis.Thefluxofhistoryandthefluxofscience,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1993.3.Laudan.TheHistoryofScienceandthePhilosophyofScience.In:OlbyRC.et aleds.CompaniontotheHistoryofModernScience.Routledge,1990.4.I.Hacking.Ian.TheSocialConstructionofwhat?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99.5.Snow,
C.P.TwoCultures.Cambridge,U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3.6.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李建珊:《世界科技文化史教程》,科学出版社,2009。

8.鲁品越:《西方科学历程及其理论透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9.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托马斯·克拉普:《科学简史——从科学仪器的发展看科学的历史》,中国青年出 版社,2005。
11.巴特菲尔德:《近代科学的起源》,华夏出版社,1988。
12.戴维·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科学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学435303002 36专业基础课 讲授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 TheSociologyofScience 马克思主义学院21 撰写课程论文 王翠平 本课程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科学中的社会关系系统、科学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以及科学的活动主体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
主要研究内容是科学的社会建制、科学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科学共同体、科学的社会过程、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与其它因素的社会互动和科学的社会控制等。
对于人们研究和认识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完善知识结构,为科学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有重要意义。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科学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掌握科学社会学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社会学的观点、科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认识科学内部的社会现 象以及科技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增强他们分析和解决科技与社会问题的能力,为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绪论(4学时)
2.科学家社会角色与科学社会的形成(4学时)
3.科学共同体与科学界的社会分层(4学时)
4.科学家的行为规范(4学时)
5.科学评价与科学奖励制度(4学时)
6.科学与政治(4学时)
7.科学与经济(4学时)
8.科学与文化(4学时)
9.科学与宗教(4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刘珺珺:《科学社会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版。

2.R.
K.默顿:《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R.
K.默顿:《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

2.J.
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

3.T.
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魏屹东:《科技社会学新论》,科学出版社,2009。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课程简介 教学大纲 《科学哲学原著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科学哲学原著选读 英文名称SelectedReadingsinPhilosophyofScience 435504002 所属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36 学分
2 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
2 研读/讨论 考核方式 解答思考题+撰写课程论文 谈新敏 本课程选择著名科学哲学家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指导学生精细阅读,深入研讨,
深刻理解,力求弄清弄懂作者的思想观点及其形成的历史和理论背景,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选读的原著主要是:[英]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英]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等。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波普尔对逻辑经验主义累积式科学发展观的批判,提出其证伪主义科学发展观 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根据,掌握波普尔对其观点的论证逻辑与方法;
2.了解库恩对逻辑经验主义和证伪主义科学观的置疑,理解他的历史主义科学观的基 本内容,以及他对自己观点的论证逻辑和实质;
3.了解拉卡托斯提出其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观点的根据及其论证,比较其观点与征伪 主义、库恩的历史主义的不同与优劣之处。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科学发现的逻辑》18学时第一章对于若干基本问题的考察(3学时);第二章论科学方法理论问题(2学时); 第三章经验理论的若干结构要素(3学时);第四章可证伪性(2学时);第五章经验基础问题(2学时);第六章可检验度(2学时);第七章简单性(2学时);第十章验证或理论如何经受住检验(2学时)。

2.《科学革命的结构》9学时第一章绪论:历史的作用(0.5学时);第二章通向常规科学之路(1.5学时);第三章常规科学的本质(1.5学时);第四章常规科学即是解迷(0.5学时);第五章范式的优先性(0.5学时);第六章反常与科学发现的突现(0.5学时);第七章危机与科学理论的突现(0.5学时);第八章对危机的反应(0.5学时);第九章科学革命的本质与必然性(0.5学时);第十章革命是世界观的转变(0.5学时);第十一章革命是无形的(0.5学时);第十二章革命的解决(0.5学时);第十三章通过革命而进步(0.5学时);第十四章后记——1969(0.5学时)。

3.《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9学时导言:科学与伪科学(1.5学时);第一章证伪与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1.5学时);第二章科学史及其合理建(1.5学时);第三章波普尔论分界和归纳(1.5学时);第四章为什么哥白尼的研究纲领取代了托勒密的研究纲领(1.5学时);第五章牛顿对科学标准的影响(1.5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英]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沈阳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3.[英]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英]
A.F.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版。

4.[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版。

5.[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版。

6.[美]托马斯•库恩:《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星天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第1版。

7.[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技术哲学原著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技术哲学原著选读 435504102 英文名称所属院系 SelectedReadingsinthePhilosophyofTechnology 马克思主义学院 36 学分
2 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
1 讲授 考核方式 撰写课程论文 张逢 本课程选择世界著名技术哲学家代表著作的部分章节,指导学生阅读,力求理解作者
的思想观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选读的经典原著主要有: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
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
B.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日]富田彻男:《技术转移与社会文化》;[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法]让—伊夫.戈菲:《技术哲学》等。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著名技术哲学家的重要代表著作、主要思想观点、基本研 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初步具备一定的国际学术视野。
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卡普的主要技术哲学的思想(4学时)
2.马克思的主要技术哲学的思想(6学时)
3.德绍尔的主要技术哲学的思想(4学时)
4.芒福德的主要技术哲学的思想(4学时)
5.埃吕尔的主要技术哲学的思想(4学时)
6.杜威的主要技术哲学的思想(4学时)
7.米切姆的主要技术哲学的思想(6学时)
8.课程论文写作(4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德]
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第1版。

2.[美]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1版。

3.[法]让.伊夫.戈菲:《技术哲学》,商务出版社2000年第1版。

4.DonIhde.PhilosophyofTechnology:AnIntroduction.ParagonHousePublishers,New York.19935.徐良:《技术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6.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科技伦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科技伦理学 英文名称EthicsofScienceandTechnology 435603602 所属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36 学分
2 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
2 讲授 考核方式 撰写课程论文 王翠平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科学技术论理学是关于科学技术的道德伦理问题的学说。
主要研究科技伦理理论、科技伦理 规范、科技伦理应用、科技伦理实践等。
有助于人们研究科技与道德的互动关系,对科技社会的伦理规范的制定、对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的明确和科技工作者的道德修养提供理论指导。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绪论(2学时)
2.科技伦理思想的流变(6学时)
3.科技与伦理的关系(4学时)
4.现代科技伦理的原则和规范(6学时)
5.科技工作者的道德教育与修养(4学时)
6.当代高科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14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教学大纲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王学川:《现代科技伦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

五、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徐少锦:《科技伦理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王国豫,刘则渊:《高科技的哲学和伦理学问题》,科学出版社,2012。

3.李庆臻等:《现代科技伦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技术创新学》课程教学大纲 技术创新学 英文名称 technologicalinnovation 435504302 所属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36 学分
2 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
2 课堂讲授与讨论 考核方式 撰写课程论文 张逢 本课程是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研究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
论,研究技术创新理论在当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最新发展,探讨技术创新对于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是对于中华民族建设四化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深远意义。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习掌握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2.分析认识技术创新对于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深刻理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深远意义。
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2学时)第一章技术创新的理论渊源与基础概念(6学时)第二章技术创新的一般过程与启动模式(4学时)第三章技术创新的课题分布与方向选择(4学时)第四章技术创新的发展战略(4学时)第五章技术创新的集群与扩散(4学时)第六章现代西方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4学时)第七章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与创新型国家建设(4学时)第八章技术创新的基本制度设计与安排(4学时)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
三、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傅家骥等主编:《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四、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1.熊波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

2.冯之俊:《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学时课程类型授课方式任课教师 课程简介 《生态哲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态哲学 英文名称 Philosophyofecology 435504402 所属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36 学分
2 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
2 讲授 考核方式 考试 罗玉萍 本课程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普遍规
律,探析中西方古代和近代生态哲学中的生态智慧,辨析当代生态哲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不仅研究自然生态系统,还研究人工生态系统,涉及到人类文化、人文价值等深层问题。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生态哲学发展动态,掌握生态哲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生态哲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备独立从事该领域科研、教学、宣传、管理等工作能力。
着重领会生态哲学的研究对象,从总体上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
生态哲学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
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基本理论(3学

标签: #文件 #cif #源码 #什么意思 #文件 #asp #cherry #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