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大学,学互联网技术哪个学校好

互联网技术 2
2015年10月19日星期
周 刊纵横思想前沿推进改革创新 主编:储召生编辑:储召生见习编辑:徐倩设计:聂磊校对:刘梦电话:010—82296650QQ群:119117876邮箱:gaojiao6@ 09 高教观察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 ■马敏 “互联网+”时代,大学有什么新的特征?有什么新的追求?我认为,大学永远是一个无限大的地方,大学永远是一个有无限可能的地方。
因为无限大,所以有无限可能。
在“互联网+”时代,需要我们运用“大学+”思维,重新认识大学,重新发现自己,最后成就自己。
我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大学要做到以下四个“+”。
一是“大学+理想”。
亚里士多德说,“国家的根本在于个人,个人的根本在于心灵”。
我们可以借用这句话,提出:大学的根本在于师生,师生的根本在于心灵,而心灵的根本在于理想。
在“互联网+”时代,海 量信息流快速传播,各种价值观相互激荡,一切都处在变化之中,所以,“互联网+”时代的教师和学生,一定要有比过去更强的定力,一定要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始终把大学的理想放在首位,始终不忘记大学育人的目标。
否则,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
对教师来说,要把教书育人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然后追求真知探求真理,用真理的智慧之光去照亮大学。
对学生来说,要立志学好本领,获取真知,将自身成长成才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紧密联结在一起,在求学中成长,在奋斗中实现价值。
二是“大学+情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教育的目的,除传播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追求真理,塑造人 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情商的培养对于事业的成功、梦想的实现至关重要。
为培养高尚的情操,教师和学生要始终坚守“三心”,即始终充满爱心,始终保持信心,始终坚守恒心。
有了这“三心”,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能做最好的自己。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做最好的自己”是我的座右铭,即不好高骛远,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当知青就当一个好知青,当工人就当一个好工人,上大学就做一个勤奋的大学生,教书就好好教书,治学就认认真真治学,当校长就当个称职的校长。
一步一步走来,都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人生也就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是“大学+创新”。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万众创新的时代, “大学+创新”才能适应这个时代。
创新就要解放思想,敢于质疑。
宋代著名思想家陆九渊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作为教师,我们要首先培养大学生创新的品格、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的精神。
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必须与实践活动密切结合,才可能取得成功。
大家要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取灵感,汲取养分,得到锻炼,促进发展。
四是“大学+学识”。
互联网正在改变一切,正在全球范围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
“互联网+”时代,未来的教育将是什么形态?大学需要怎样的教师?数字技术对学习方式有哪些要求?这些都是摆在我们眼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作为大学生,学习不仅是学知识, 更要把知识变成学识。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要学会“指尖上的学习”,要具备熟练使用电脑等工具的能力,要有从海量知识中快速搜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的能力(即所谓“搜商”),要有通过互联网主动获取学习资源的意识,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在线学习课程和学校提供的各种网络自学条件,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从个人分散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
总之,“互联网+”时代的大学正在悄然发生某些变化,我们只有认清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做时代的弄潮儿,主动适应正在发生的变化,主动融入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才能永不落伍,永葆大学的青春活力。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高端视点 记笔记:大学生的人生必修课 ■周玉 为了写《资本论》,马克思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列宁在研究帝国主义专题时读了148本书、写下60多万字的札记;毛泽东提倡不动笔墨不看书,一本约10万字的《伦理学原理》上就写了万余言的评语……让人震撼的数据、故事背后,是他们广泛阅读、勤记笔记的精神。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获取更加方便快捷,“记笔记”似乎正在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意味着一种习惯、一种修养、一种文化的渐行渐远。
今天重拾这个看起来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想谈谈我对于记笔记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唤起大家对于“笔记”的记忆与再认识。
让记笔记成为一种习惯 今天,我们还有多少人保持着上课、开会、阅读、学术交流时记笔记的习惯?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习惯吗?我们又是何时把这个习惯淡忘了? 我想大多数人都曾有过记笔记的习惯。
那时没有电脑、没有网络,信息不这么发达,所以我们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抓紧一切时间记录那些让我们觉得弥足珍贵的知识、那些启发我们思考的线索、那些可能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
我们的一些创意与成果,也许就缘于那些随手记录下来的笔记。
可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笔记却记得越来越少。
上课,我们可以下载相关课件、拷贝老师的PPT、上网搜到需要的内容。
看起来学习的方式更加轻松了,但并没有经过系统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有些知识变得似是而非,有些观点变得人云亦云,有些宝贵的想法一闪而过。
海量信息的冲击淹没了我们对知识的选择与吸收,许多知识还没有好好消化就成了过眼云烟。
叔 本华说:“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那么如何让读过的东西刻骨铭心?记笔记是十分重要的途径。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学而思”的过程,是“解惑”的过程,是对知识进行记录、整理、提炼、加工、思考、理解、消化、吸收、创造、提高的过程。
正如《在斯坦福和哈佛大学连续拿A:如何学得更快,思考更灵活》一书作者皮特·罗杰斯所说:“你要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精华。
记笔记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
”对学生来说,记好笔记是学习好的基本要求和前提。
有研究发现,相比不记笔记的学生,那些记录笔记的学生成功记住学习内容的几率高出7倍。
笔记不仅是在听课过程中记录的重点和难点,更是自身思考和总结的智慧结晶。
可以说,笔记是买不到的教科书,其价值远超过教科书。
我还记得上大学时用的教科书,每一章后面都贴着一张纸,那是一份特殊的笔记———记录的是我们总结提炼的这一章的精华。
这种方法让书越读越薄、知识越学越精。
这就是笔记的力量。
有人说我们77级学生是记笔记的能手,这话不假,因为当时教科书很少,参考资料匮乏,学生在课堂上拼命地记笔记,课后复习也靠看笔记。
这样反而使我们在记笔记中受益匪浅。
由于形成了习惯,后来有了教科书和参考书,也仍然坚持记笔记。
我本人就是记笔记的终身受益者。
俗话说:“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
”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爱默生说:“灵感就像天空的小鸟,不知何时,它会突然飞来停在树上。
你稍不留意,它又飞走了。
”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学会记录那些随时出现又随时消失的灵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记笔记成为一种修养 读书使人明智、使人进步、使人完善,比读书更重要、要求更高的是记笔记。
通过笔记可以记录读书过程的所思、所感、所得,让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深深融入自己的头脑、融入自己的内心。
因此记笔记不仅应该成为伴随一生的习惯,更应当成为内化于心的个人修养。
杨绛先生在《钱钟书手稿集》的序言中说,许多人认为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其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还勤勤谨谨地做笔记。
他做的外文笔记有178册、34000多页;“日札”有23册、2000多页。
《管锥编》里的许多文章都是日札里的心得经发挥充实而写成的。
由此可见,这数量惊人的笔记才是他“神奇”记忆力的源泉。
当记笔记超越习惯,内化为一种个人修养,笔记的含义也就不再停留在笔记本身的层面,而是有了更广更深的延伸,成为一种知识的再创造和思想的再升华。
我常常在很多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活动中,看到很多知名学者在一丝不苟地记着笔记。
也许就在这一点一滴的字里行间,伟大的思想、伟大的发明就会应运而生。
许多大师、大家都是“笔记迷”。
列夫·托尔斯泰的观察笔记、达·芬奇的腰带笔记、狄更斯的夜游笔记、契诃夫的卡片笔记、果戈理的万宝笔记、杰克·伦敦的纸片笔记、黑格尔的活页笔记……记笔记已经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个人修养。
据说爱迪生总是随身带一个小笔记本,一想到什么新鲜问题和见解就立刻记在里面。
爱因斯坦去世后留下数万份学术笔记和研究手稿,完整地记录了他毕生研究探索的学术过程。
我一直放在案头的《钱学森手稿》,也是一份特殊的学术笔记,真实地记录了钱学森的整个思维创新过程以及他对待科学严谨缜密 的态度和求实探索的精神。
在我们学校也有很多这样的人,
生都在不停地学习,把记笔记修炼成自身修养。
在哈工大博物馆二楼展厅里收藏并展出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校师生完成的各类笔记、作业等大量实物。
有许多教学笔记、课堂笔记的共同特征是图文并茂、书写工整、条理清晰。
这些笔记的完成者很多后来成了学界泰斗,如王光远、潘际銮、吴从炘……看到他们的笔记,我仿佛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传统,让我深受触动。
让记笔记成为一种文化 在我国历史上,不少名人学者都十分重视做读书笔记,许多笔记涉及政治、历史、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季羡林老先生曾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喜藏书和读书的国家,古籍中便有许多藏书和读书的故事,堪称佳话。
相传和苏东坡同时代的一位学者苏子容,对于历史知识记得滚瓜烂熟。
苏东坡向他请教读书的经验,他说:我曾经按照年月排史实,这样编写了一遍,以后又在史实下面注出年月,这样又编写了一遍,编来编去自然就熟了。
还有一个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的故事。
传说张溥的天资并不聪颖,尤其是记忆力很差,读过的书转眼就忘了,曾被老师罚抄文章十遍。
张溥发现,一边写一边在心里默读,很快就领会了文章的精髓,并熟练地背诵下来。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张溥一直坚持着这样的学习方法,后来成为很有名望的文人。
他还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七录书斋”。
有句话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名句,记载了先辈热爱读书、热爱记笔记的传统。
据记载,唐代诗人白居易把平时记录下来的所见所闻所感装在陶罐内,定期整理成篇从而完成《白氏六帖》;元末著名学者陶宗仪用树叶做笔记,积叶成章而著 成《南村辍耕录》;近代著名诗人龚自珍用竹簏储存自己的数百篇诗作,写成著名的《己亥杂诗》。
这些都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笔记”经典。
然而,当今的碎片化阅读、快餐式阅读冲淡了对经典的深度阅读和思考,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最近一次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远低于早先调查显示的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0本。
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现实。
我在国外访问,发现他们在飞机上、地铁上都喜欢捧一本书静静地读。
在国内情形却大不相同,很多人要么低头玩手机,要么大声谈笑,读书成为罕见的风景。
同样,在学术交流中,我也发现有些国内学者不太喜欢记笔记。
看到这样的统计、这样的现实,我很担忧。
一个民族渐渐远离了阅读,如何建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一代人远离了阅读、不再记笔记,又如何去思考、去创造? 我去听课时发现,有很多同学不记笔记,这种现象令我为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担忧。
为了弘扬记笔记的文化传统,唤醒同学们记笔记的意识,今年学校举行了“最美笔记”评选活动,有3名同学的课堂笔记被哈工大博物馆收藏。
我在博物馆看到他们的笔记和老一代哈工大人的笔记共同展出,感到很欣慰,仿佛看到了哈工大校训、精神的传承。
正如吴从炘老师说:“透过这些学生的笔记,我很高兴地看到,哈工大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得以不断传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因此,同学们要把记好笔记提升到思想认识的新高度,继承和发扬哈工大的优良传统。
总而言之,能否记好笔记已不仅仅是一种学习习惯、个人修养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说,更代表着民族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水平。
让我们从民族文化的高度重新认识笔记文化、弘扬笔记文化,让记笔记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必修课。
(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2015CCIDE海峡两岸创意创新高峰论坛暨原创设计大展”日前在武汉工商学院举行。
海峡两岸20多所高校, 30个行业企业,50多位文化创意、艺术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设计师、企业家与会。
刘亚婷摄狄奥文 校园动态 在大学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 高校不能一个模式一种形态 本报讯(记者易鑫)大学与人才培养研讨会暨《大学的根本》出版座谈会日前举办。
该书收录了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访问的22位高校校长、名师对于大学根本任务的看法。
通过考察不同类型的高校、访谈不同学科的院长,黄达人认为:“不同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应该不一样,不同学科人才培养方式也应该不一样。
” 自2010年12月卸任校长后,5年多来,黄达人就高等教育的各方面问题访问了200多位海内外各种类型的高校管理者,从中整理和精选了109篇访谈录,形成了《大学的声音》《高职的前程》《大学的治理》《大学的转型》《大学的根本》等五本著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认为,《大学的根本》一书,唤起了社会对大学根本任务的再重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再重视。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 培养人’这句话人人都会说,但是并不是所有大学都真正落实了,也并不是所有领导和老师都落实了。
现在有学校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课堂教学质量也不高。
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再重视,确实非常有必要。
”他表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的校长应该出思路,有理念,出政策,调动全校的积极性。
而具体教学科研的日常组织工作是在学院,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在院长。
课程改革的关键则是教师,老师有积极性才可以把每个课堂做活,真正提高教育质量。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表示,此书既呼吁大学要回归教育的本质———人才培养,也呼吁高等学校认真研究问题,认真探索、改革、创新。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非常大,普及程度也很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非常重要,不能一刀切,不能同质化,包括培养应用型人才,也要强调多样化,没有唯一的模式。
” 大学新话 以改革精神建设 创新创业型大学 ■樊丽明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是当代青年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素质,也是现代大学精神的内在要求。
在世界经济深度动荡、结构深刻调整的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深层动力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环。
国务院办公厅新近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首次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高度,对新常态下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为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将在以下方面深化改革,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
一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要做到全覆盖、分层次和有重点。
“全覆盖”,即面向全校学生,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意、创新和创业精神。
近年来,我们构建了七大模块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逐步从传统的重专业化训练,向强调逻辑思辨、沟通交流等综合能力的通识教育转变。
目前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中,有十门左右的课程都是和创新创业有关的。
“分层次”,即规划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
在本科层次,主要强调创新创业理念的培育和创业知识的系统教育。
在研究生层次,着重鼓励学生把握和追踪创业学科前沿,进而以一个或几个研究专题为方向,深入挖掘创业过程的规律。
“有重点”,即通过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来帮助部分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种子选手和创业引领者。
这些学生应该是以创业目的为导向,强调的是企业创建过程的系统培训和孵化,注意分享创业经验,解决创业困难。
二是将创业学院建设作为抓手,建好用好创新创业平台。
长期以来,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权责分离、资源分散、管理混乱的状况。
团委、学生处、管理学院、科技园各自负责一块,没有一个统
一、成熟的平台,无法形成合力。
创业学院是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和整合校内分散创业教育资源的主要抓手,可以作为协同校外力量开放办学的综合体制改革试点。
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围绕创业型人才培养这“一个中心目标”,力图构建创业学院顾问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创业导师委员会这“三层保障体系”,提供充足的创客空间、一定的创业资金、贴近创业实际的创业课程、企业家导师的专项辅导和创业媒体的咨询服务这“五项创业服务”。
我们近期在创业学院举办的首期匡时班,在提供独具财经特色的创业模块课程基础上,通过企业导师的悉心辅导,辅之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机会检验,促进创业资金的培育孵化以及创业媒体的助推放大。
三是将高校的学科优势转换为创新创业的研究优势。
首先,要加强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内容和教育方法的研究。
其次,要积极探索创新创业的学科建设,继续强化对创新创业管理学科独特性的探讨,强化新创企业创建过程中的市场营销、生产运营、投资者关系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特点,总结新创企业创建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解决方法,促进这一学科的深入推进。
再其次,要加强对中国创新创业实际问题的研究。
要有中国命题和意识,围绕我国中小企业创业实际和难点来开展研究。
四是将高校智库、人才库和产学研平台建设纳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过程。
首先,大学要组成创新创业新型智库,发挥知识高地和思想源泉的优势,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其次,大学要成为创新创业的人才库。
创新创业人才既包含了未来从事企业实际运作的学生创业者,也包含了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教师,我们要为上述人才提供全方面的支持,帮助其快速成长。
再其次,大力推进产学研平台建设。
完全以科研为导向的大学体系并不符合我国国情,创新创业型大学要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和社会服务,必须在理念和制度建设上改革创新。
比如,我们针对智库研究所需人才的特点,在人事制度方面推出了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实行了校长直接聘任制。
对这些岗位实行去行政化,引入市场机制;受聘的人员不受年龄限制,酬金也是相对灵活的。
同时结合智库平台,试点、推进流动性相对较强的人员聘任机制。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标签: #网络 #流量 #套餐 #流量 #流量 #最值得 #图书 #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