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记录“中国梦”,怎样写毛笔字如何练好基本功视频

毛笔字 2
162013年8月30日星期五Tel(押010)51949390 雅趣 主编:李芸编辑:朱子峡校对:么辰E-mail押dushu@ 用镜头记录“中国梦” 姻本报记者朱子峡 采访著名摄影家、原新闻集团(中国)常务副总裁刘香成,是在烈日炎炎的一个上午,地点是北京景山旁一个景致幽雅的四合院。
站在安恬静谧的院子里环顾四周,青砖、青瓦、飞檐斗拱、朱红大门、黄铜狮子门环、石鼓门墩,不得不佩服他十多年前买下四合院的远见和幸运。
其实,刘香成的人生和他购买四合院一样,充满着令人称奇的幸运:作为美国《时代》周刊和美联社的驻外记者,他曾走遍全球几乎所有出现新闻热点的国家;他出版的摄影集《毛泽东以后的中国》和《苏联的解体》在世界各地引起极大反响,并成为中国不少媒体摄影记者的必读书;他问鼎全球顶级新闻奖项———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成为获此殊荣的唯一华人…… “我要更努力地表现好自己” 现年62岁的刘香成神态安详,说起话来慢悠悠的,话语间处处流露出朴实低调,不时露出的笑容有一种不可抗拒的亲和力。
善于和人相处,这也许是刘香成与生俱来的一种本事。
“我小时候在母亲老家福州上学,当时因为我们家出身不好,我是我们班里唯一因家庭成分戴不上红领巾的学生。
这事要落在别人身上可能是打击,但对于我则意味着一种挑战。
我要更努力地表现好自己。
当时学校里的劳动我最积极,和老师同学关系也处得特别好。
三年级我要去香港上学时,全校特地为我搞了个典礼,让我戴上红领巾走。
”刘香成回忆说。
刘香成的父亲是一位报人,是《星岛日报》创始人之
一。
刘香成12岁那年,他父亲的一个朋友送给他一台相机。
“那时的相机就像是新奇的玩具一样,当时的我还根本不懂什么叫‘摄影’。
” 真正迷上摄影,是在他1970年去美国上大学后,当时他观看了一些展览,如杜安·迈克尔斯和戴安·阿勃丝的作品展,深受触动,从此开始迷上这种全新的艺术。
“当时我选择了摄影这门科目,每天东跑西颠,没事就在纽约街头随意抓拍。
” “我要回中国” 大学实习时,刘香成在《生活》杂志做实习生,有幸成为美国摄影大师米利的助手。
与米利一起工作的9个月时间里,刘香成学会了很多很多。
虽然大师没谈过照相要用8的光圈还是用1/125秒的速度,但每天傍晚,老人会指着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各种新闻图片告诉他哪张好哪张不好以及原因。
毕业时,老师把他推荐给《时代》周刊杂志。
1976年,刘香成经人引荐终于见到了《时代》总裁。
总裁问:“年轻人,你这辈子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刘香成如实回答:“我要回中国。
”这个简短对话改变了刘香成的命运。
1978年,27岁的刘香成作为《时代》周刊首任驻京摄影师来到中国,开始了他的中国梦之旅。
“毛主席的去世对中国是一个转折点,象征着 一个时代的开始。
中国肯定会发生巨大变化。
作为摄影师,我要告诉后人这个变化是怎么一回事,给后人留下一些视觉的东西。
” 百姓的寻常生活,成为刘香成镜头下的主题。
“我拍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异常,我是用摄影把生活与那个时代的大环境、大背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 5年后,刘香成的摄影集《毛泽东之后的中国》问世。
许多中国摄影师通过这本仅有96张照片的薄册子,学习到了如何利用日常点滴呈现政经巨变。
其中有张照片,一个贴满大字报的墙的前面,一对青年人坐在那儿谈恋爱,两个人的脚碰在一起。
“在政治运动的间隙,只要有一点点可能的空间,人们就希望坐下来享受一点生活的亲密。
他们是两只脚交叉,看起来这是很细节的东西,但把当时背景下那代人的情感方式表现出来了。
” “这是我的一种选择” 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摄影记者之
一,刘香成的足迹遍布全世界,他亲历了很多历史性的时刻。
当人们羡慕他的好运气时,却很难理解他选择时的“傻气”。
实际上,他当年要求派驻中国,在别人看来是一件苦差,因为当时的中国还十分落后。
同样,1984年甘地夫人被刺,印度时局很乱,正在美国南加州工作的刘香成自告奋勇要求前驻新德里时,同事大为不解:“刘香成,你疯了,全美国人都愿意来南加州,这里有阳光沙滩,我们开着敞篷跑车工作,我们还有手机(当时手机并不普及),每天工作拍一两个任务就完了。
一切都那么美好,你为什么要去那个鬼地方?”刘香成回答:“这是我的一种选择。
” 通过这样的回答,人们也就不难理解他何以能荣获普利策奖。
1991年12月25日晚,克里姆林宫里的总统办公室,刘香成跟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董事长混了进来,成为全球媒体唯一入场的摄影记者。
通过关卡时,克格勃警告刘香成,绝对不许拍照。
此时此刻,戈尔巴乔夫正在发表震惊世界的讲话。
当戈尔巴乔夫读到最后一句“我将要终止我担任苏联总统这一职位所履行的一切行为”时,突然把讲稿猛地一扔。
这个瞬间被刘香成摄入镜头。
第二天全世界大报的头版头条,用的都是刘香成拍摄的这张“戈尔巴乔夫扔稿子”的照片。
1992年,因出色报道苏联解体等重大国际新闻,刘香成荣获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
1995年,刘香成在他的人生中再次作出重要选择———放弃美联社的工作,回中国发展。
“这是个很自然的决定,因为我觉得我在西方新闻工作已经到了顶峰。
”当时的他敏锐地发现传媒在中国还有很多事可做。
他回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北京买下四合院,开始了他职业经理人的生涯:在泰国M-Group支持下,创办M图片社,主办《中》杂志;担任时代华纳驻京首席代表,促成财富论坛(1999年)在上海的召开;之后他加入澳大利亚人鲁伯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出任中国区高级副总裁…… 不久前,“中国梦三十年:刘香成摄影展”在上海美术馆举行,同时他的《中国梦:刘香成摄影三十年》图书出版。
之所以取名为“中国梦”,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物质上的梦都达到了。
”刘香成说:“以前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吃了吗?因为我们过去一直缺衣少食。
我们总是谈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实际上我们的历史是和旱灾、水灾、逃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现在中国富裕了,吃早就不是问题了,我观察到的‘中国梦’可以说是实现了。
” 刘香成说他的“中国梦”也实现了。
“中国人现在喜欢问,你幸福了吗?我觉得我很幸福,因为我这辈子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 刘香成:不要跟我谈机会 姻本报记者朱子峡 《中国科学报》:透过你人生的足迹,不难发现,你似乎总是和幸运相连。
那么,怎样才能抓住机会? 刘香成:关于机会,我感觉关键在于教育。
西方的教育是横着一条线,而中国的教育则是 1996年,上海模特在展示时装, 吸引许多路人围观。
刘香成摄 从上至下一条线,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这样,目的性特别强。
这样往往不容易抓到机会。
这次我的展览在上海举办,现场就有很多年轻人在问谁是刘少奇谁是华国锋。
你对自己国家的基本历史都不了解,还谈什么机会?你的知识是空白的,机会在你面前你都抓不到。
当初,美联社之所以总是把最重要的工作交给我,肯定是和我过去的成绩有关系。
这需要平时的积累。
我第一个工作是为第二个工作打好基础,第二个工作又是为下一个工作打好基础。
把基础打扎实,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不要谈机会,这是错误的切入点,应该看这个人做了什么样的准备工作。
没有足够的知识,只有不够的知识。
《中国科学报》:很多人在美国留学后,都喜欢选择留在美国安居乐业,为什么你要往中国跑? 刘香成:我当时觉得我应该去中国,这是一种直觉,因为新闻是在中国。
另外,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都不感兴趣,那你对什么感兴趣?香港回归时,有些香港人把香港的房子卖了跑去加拿大,结果看香港好好的,又重新回来。
当初为什么就不好好思考问题呢? 《中国科学报》:中国有句老话叫:“人往高 处走,水往低处流”,也许中国人总是习惯去高处寻找机会。
刘香成:的确是这样。
中国人有改变自己恶劣的生存环境的强大欲望,但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思考。
他们都觉得机会在最好的地方。
就像当初中国人向往美国,很多人跑美国待着,一事无成。
绿卡是好,但是你一个中国人去美国能做什么?一个人一定要学会思考,不要糊里糊涂一辈子。
现在中国人经济条件好了,很多父母恨不得小学就把孩子送出去。
中文基础不够,以后很吃亏的。
这样轻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不对的。
《中国科学报》:你前面说的实际上也在告诉我们,一个人想要成功首先要把基本功打扎实,同时要学会多思考。
那么,成为一个出色的摄影师,还有什么诀窍? 刘香成:说到摄影,实际上我拍的很多是人文的生活,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但中国记者不会拍这些,他们觉得去人民大会堂拍邓小平才是重要的。
总之还是因为目的性太强,总是想走捷径。
这是不对的。
当年我刚到北京时,很多中国记者总是说“我们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大做大错,小做小错,不做不错”,这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要想活下来,活得好一点, 刘香成 做总比不做好。
《中国科学报》:通过你镜头中的这三十年, 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那么,你对中国未来如何看? 刘香成:中国今后三十年虽然会比较艰难,但我相信凭中国人的务实会熬过去。
你去看看十年前的报纸,就知道观念上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努力。
我这个人对许多问题的看法比较乐观,就像看一杯盛着半杯水的水杯,很多人看到水杯空的那一块,这样你没有创造性,你会悲观,会整天埋怨,而我则是看到半杯满,这样我会努力。
《中国科学报》:说到创造力,我知道你一直提倡休闲,认为创新需要休闲。
为什么? 刘香成:我最早的导师米利有一个习惯,就是把自己喜欢的照片剪下来贴在墙上看,看完再看,看完再看,就会发现问题。
这个过程让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你要去创作,常常需要去想问题,需要休闲。
现在很多中国人,哪怕他是亿万富翁,还是嫌不够,还在拼命去赚。
外国人口袋里十个英镑,他会喝喝咖啡想问题。
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在休闲中思考,只有这样,才不会糊里糊涂一辈子。
艺术漫谈 为硬笔书法正名 姻马相武 在一个提笔忘字全民化的背景下,对硬笔书法做一番源头上的“考古”或追溯梳理,是有其特殊文化意义的。
硬笔书法,在我看来,首先要确认它是书法的一部分,它和毛笔书法既对应又关联,同样是主要的书法艺术。
很多人“书唯毛笔”,认为有了毛笔书法或软笔书法,才有了硬笔书法,似乎硬笔是现代技术发展的成果。
其实,认真考究起来,究竟毛笔书法是源,还是硬笔书法是源,真还不一定! 1952年,日本科学家在幸岛做过一种“百猴理论”的试验:最聪明的一只猴子突然发现最好的食用方法是先用溪水洗去红薯上的泥巴,结果周围其他猴子争相模仿,过了一段时间,甚至是隔海相望的所有猴子也都掌握了这门生存诀窍或是美食技巧。
这个效应指向一个临界点,它介于有限数量和无限数量之间,也介于个体意识(观念/思想)和集体意识(观念/思想)之间,还介于积淀和飞跃之间。
我们的祖先是勤劳勇敢的祖先。
但是,我们的祖先的祖先,比如灵长类的猿猴或后来的猿人乃至再后来的原始人,确实蒙昧了千年万年,十有八九应该是下得树之后,无数次伸展四肢,终于发现四肢不够使唤的时候,就需要工具在地上或树上画画弄弄,他们当然十分自然地会首选树枝而非树叶!工具从树枝再到竹子、芦苇和木条等等,并且不断演变出一些符号。
这件事,当然开先河于那个头号聪明的猿猴或猿人。
树枝的主要功用,除了取火和搏斗,恐怕就是画画弄弄了。
而画画弄弄,应该是先于取火,晚于搏斗。
这个伟大的发现,迅速在我们的祖先的祖先那里,不断扩大劳动实用和实践范围。
史前,书法的源头由此产生。
那么,树枝“书法”,当然是理所当然的最原始的“硬笔书法”了。
这样看来,我们一般以为的毛笔书法是千年书法而硬笔书法只是百年书法的印象,当然是不正确的了。
硬笔,除了钢笔,还有铅笔、圆珠笔和水笔,属于最初的半自动化书写工具,皆拜早期工业文明所赐。
向前追溯,硬笔系列还有竹笔、羽毛笔等,属于比较传统、制作简单的书写工具。
但是这两类硬笔都有“国际性”。
也就是说,它们是“传统”加“国际”的产物。
这让我们在对汉字书法及 其书法工具展开“考古”的时候,多少有点犯难。
这些工具通过不同媒介在纸张等平面媒体上写写画画,留下若干线条和点划,讲究一点,好看一点,似乎就带有艺术性或美感,这便成其为“硬笔书法”。
它要满足汉字硬笔书写中的书法意义上的实用性、审美性和艺术性等不同层面的多元要求,实现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目的。
所以硬笔书法的意义包含了实用层面、文化层面和艺术层面。
用历史的眼光穿越,我们不妨把硬笔书法划分为古代硬笔书法和现代硬笔书法两大文化范畴和历史阶段。
硬笔和硬笔书法在时间上都要大大早于毛笔和毛笔书法,硬笔和硬笔书法的历史更加悠久。
史前的“硬笔”不说,由于采用古老的甚至是原始的“硬笔”工具,光是殷商甲骨文、西周铭文、秦刻石等文字书写形态,便足以说明问题。
敦煌学研究成果也足可佐证。
敦煌文献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两万多页硬笔写本。
它们证明硬笔自汉以后,直至元代,其广泛而正式的使用历经1200余年之久。
其书写内容几乎无所不包,比如文书、佛经、诗文、契卷和书信等;其使用书体也是多种多样,善书者对于各体均有丰富发展,如楷书、行书和草书,于是相应地、自然地形成了各具特色而又绚丽多姿的硬笔书法风格和个性。
早期书写内容,经过各式各样的硬笔书写而流传下来,并且具有艺术性。
这些硬笔,虽然多用竹、木、骨、角等自然材料削制而成,再蘸墨书写使用,但因长期大量实践和审美提炼,也造就出无比灿烂辉煌的古代硬笔书法艺术遗产的瑰宝斑斓。
当然,硬笔书法同毛笔书法在很长一个时期是并行不悖的,后来毛笔书法压倒硬笔书法。
近代以后,由于实用价值和技术优势,加上新文化思潮和大众文化潮流的大势所趋,硬笔书法很快就以铺天盖地和汪洋大海之势,从数量上完全压倒毛笔书法。
当然,虽陷背水困境,但巨大的传统力量、文化能量和艺术魅力,依旧足以使毛笔书法立于不败之地。
而今,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将成何等犄角之势,权且拭目以待。
在此提示两大看点:一是两种势力面临融合空间,二是二者背上均插有信息化的并解构书法文化的“电子笔”。
艺术速递 话剧 《三国》 时间:2013.8.29~2013.9.1地点:保利剧院(北京) 四大名著一直是舞台剧的经典剧本,林奕华导演的巾帼版《三国》又将使出什么花样来夺人眼球? 对于林奕华,演员刘若英曾表示:“别人找我,我要看剧本才决定是否接拍,而林奕华是唯一例外。
”出色的导演是话剧成功的重要因素,而改编名著更是考验一个导演的功力:既能灵活运用现代的手段、时尚的风格来迎合观众,又能令人能咀嚼出经典厚重的味道,品味出一些深意。
林奕华采用另类表现手法诠释《三国》:主角用女性来饰演,故事发生的场景也转到了校园之中。
13名女学生,3位男老师,师生间的情感慢慢变质,冲突也逐渐加深……看年轻女性蓄意恶搞荒诞演绎12段历史桥段,别有新意。
每个角色的存在都是一个问题的呈现,这也是林奕华重新解读《三国》的初衷。
他表示:“我不能用《三国》来谈《三国》,我要做的是给大家一个问号。
”要让现代人用自己的感情去看这个名著,名著才会活过来。
三国争霸的情节,本就给人带来对人生、对成功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感叹和尊重。
网友们评论该版三国时道:“作品具时代触觉,带出社会话题,令人回味”、“整部《三国》充满了荒谬和笑点,但也总是笑到极处急转直下,带出深沉的体会,直指人心”。
好的演员,经典的剧情,笑点中的冲突,可回味的思考,林版《三国》,值得一品。
话剧《三国》剧照 艺术展 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中国画部分) 时间:2013.6.7~2013.9.1地点: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艺专”时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阶段,奠立了中国美术教育与教学的最初形态。
1918年4月,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积极倡导下创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开办的美术学府。
此次参展的“艺专”时期作品的创作年代自1917年至1949年,贯穿了国立北平艺专发展的各个重要时期。
作品涉及作者三十余人,其中包括国立北平艺专各个时期重要的中国画教学骨干郑锦、陈师曾、王梦白、姚华、徐悲鸿、林风眠、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溥心畬、于非闇、宗其香、李可染、李苦禅等等国画大家。
他们也是中国近代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
此次展览作品多为上乘之作,并且有许多作品十分珍贵。
近年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馆藏品整理与研究中,发现部分“艺专”时期师生的重要作品,2012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已推出“馆藏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西画部分)”,并将研究成果编辑出版,此次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继续推出系列展的第二部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将对“艺专”历史继续进行梳理,对“艺专”时期的重要学者、艺术家和师生进行研究,旨在发现和再现“艺专”时期的史实和重要事件,美术教育思想和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舞剧 《舞集·大地》 时间:2013.8.30~2013.8.31地点:国家大剧院 上海歌舞团带来的《舞集·大地》是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创作 的。
该剧以此为背景,力图展现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及相处模式。
人类经 历生老病死,又一代代延续生命的接力。
自然万物一次次枯荣,又无息 无止地上演轮回。
万事万物各自有着各自的运行轨道,周而复始不以 个体的意志为转移。
或许,生命的价值正是在于这种恒久的延续。
逝者已逝,天灾常在,是困扰人类上千年的问题。
而生命不息,就 是对它最好的答案。
《舞集·大地》也是从这个角度着眼,用舞蹈的形 式,既展现地震给人类带来的毁灭,引发人与自然间如何相处的思考, 继而又以另一种风格,展现生命的灿烂和哲学的感悟。
《舞集·大地》由著名编导佟睿睿执导,领衔演员由舞团首席演 员朱洁静、吴晓娜、等担纲。
本场演出会聚了民族舞、民间舞、现代 舞及当代舞等诸多舞种,风格各异、题材广博、造型唯美。
该剧分为三章:第一章《与祭》将活生生的场景凝固,生命化为
尊尊雕像,一幅幅照片,只留下一串串记忆;第二章《与敬》以人类视角 娓娓道来;第三章《与生》释然解脱。
地震已远去5年之久,《舞集·大地》所展现的场景依然鲜活。
记忆不会消逝,人类生生不息的精神不会消亡,人与自然间的思考 也不会停止。
栏目主持:马玥浩

标签: #视频 #围巾 #上看 #手机 #步骤 #正在播放 #花卷 #海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