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日星期五Tel:(010)62580723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名誉主编:袁仁国
主编:朱子峡编辑:王剑校对:王心怡E-mail押zhoumoban@
CULTURE文化
5 从获奖诗人到驻校诗人 第一次登上大学课堂的讲台,邰筐的大脑就像瞬间断电一样,整整五分钟,他的思绪一片空白。
时间彷佛凝固在空气中,直到他挠挠头,对台下的同学说,“我本来是备了课的,可是现在什么都想不起来了,需要捋一捋。
”听到他这句话,学生们一下子笑起来。
这一笑,反而让邰筐放松了,他从自己的创作经历开始说起,最终圆满完成了一场题为《一个诗人的理想配方》的讲座。
这是近十年前,作为驻校诗人的邰筐为学生上第一次课的情景,也是邰筐回首驻校生活时印象深刻的一段小插曲。
“在去首师大担任驻校诗人之前,我没有任何讲课经验,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就卡壳了,好在后来的讲座引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多人都与我成为了可以随时谈诗的好朋友。
也正是那次课堂治愈了我的心理障碍,让我不再对讲台发怵,这也算是我驻校生活的副产品吧!”回首当时,邰筐笑着说。
2008年9月,作为第六届“华文青年诗人奖”的获得者,邰筐得到了进驻首师大一年的机会,成为该校第五位驻校诗人。
提起首师大驻校诗人制度的建立,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诗歌评论家吴思敬回忆说,2003年,第二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评出了江非等三位获奖诗人。
此时,诗刊社主编叶延滨、编辑部主任林莽等开始思考,如何更切实地关心、爱护这些获奖诗人,让他们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3年底,叶延滨和林莽来到彼时刚成立不久的首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与中心主 西洋镜 爱因斯坦﹃幸福论﹄字条被拍卖 1922年,身在日本东京的爱因斯坦给一位偶然相识的邮递员写了两张字条,字条上寥寥数语,写的是他对幸福生活的感悟。
此后,两张字条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不为公众所知。
直到95年后,这两张字条才被那位邮递员的亲人拿出来,在耶路撒冷拍卖会上以15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35万元)的高价卖出。
留下这两张字条时,爱因斯坦正在日本巡回演讲。
在那之前不久,他被告知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据这两张字条的持有人说,当时,一位日本邮递员到东京帝国酒店给爱因斯坦送信。
也许是依照当地不收小费的习惯,也可能是爱因斯坦当时没有零钱,总之爱因斯坦没有给邮递员小费, 但也不愿让他两手空空而去。
所以,爱 因斯坦随手用德文写了两张字条,送给了邮递员。
其中一张字条是东京帝国酒店的便签纸,上面 写着:“相比于追名逐利、不得安宁的日子,平静而 朴素的生活带来的快乐更多。
”另一句话则写在
一 张白纸上:
“有志者事竟成。
” 爱因斯坦对邮递员说:“如果你幸运的话,这些 字条可能会比一般的小费有价值得多。
”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档案保管员罗尼·格罗 茨管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爱因斯坦藏品库。
他表 示,这些字条是否反映了爱因斯坦对自己与日俱增的 名气的反思,现在还不得而知。
此前,研究人员对这些 字条一无所知。
尽管它们没有科学价值,但也许能为 研究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个人想法投射一束光。
“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通过爱因斯坦的文字勾 勒出他更完整的形象—
——作为一个人和一位科学 家的爱因斯坦以及他对世界的影响。
”格罗茨说。
(艾林整理) 诗人与校园的 姻本报记者张文静 任赵敏俐、副主任吴思敬探讨,是否可以让“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得者进入高校。
赵敏俐、吴思敬当即赞同。
可是,获奖诗人用什么名义进校呢?那时,国内还没有可以参照的样本,西方国家则有过“桂冠诗人”“驻校诗人”等名号。
“‘桂冠诗人’是由英国王室给资深的大诗人的荣誉称号,很明显,‘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得者不具备‘桂冠诗人’的影响与实力。
‘驻校诗人’在美国较为普遍,是大学教育与文学互补的一种方式,进驻学校的是罗伯特·弗罗斯特、布罗茨基这样的创作成就突出的大诗人,他们进入学校后,通常会给予教授称号,并可以带创造性写作方向的研究生。
当然也有些驻校诗人以写作为主,不承担教学任务。
这样一比较,显然‘驻校诗人’这一称号有较大的包容量,也更有弹性。
”吴思敬回忆说。
于是,诗刊社与首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达成一致,在每年评选出的“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得者中遴选一人,送到首师大驻校,为期一年,开了国内高校驻校诗人制度的先河。
从首届驻校诗人、山东青年诗人江非,到后来的路也、李小洛、李轻松、邰筐、阿毛、王夫刚、徐俊国、宋晓杰、杨方、慕白、冯娜、王单单、张二棍,14位青年诗人先后驻校。
充实的驻校生活 青年诗人进驻学校之后如何安排?国内没有先例,只能靠自己摸索。
“我们一开始就是把他们请进来,让他们在校学习、给学生作报告、与研究生对话、举办研讨会,最初就是这些模式,但后来我们发现,这样太简单了,没能充分将驻校诗人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娅告诉记者“,后来,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开展了一些有新意的活动,比如邀请驻校诗人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诗,学生写完的诗作交给驻校诗人批改,然后再交流为何这样批改等。
2014年,我们又迎来第一位国际驻校诗人———斯洛文尼亚诗人阿莱什,举办活动让国内外驻校诗人和学生深度对话交流。
经过这些努力,驻校诗人在校园文化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 回想起在首师大的驻校生活,邰筐用来描述的一个词是“挥霍”。
“驻校给了我一次喘息和反刍人生的机会,让我终于可以不再为工作和生活奔波,可以有大把的时光供我挥霍,可以读闲书,可以发呆。
” 一年间,邰筐为首师大、北京语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的师生开展了多场诗歌讲座和文学对话,同时能够频频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 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学校蹭听各种讲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他利用首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丰富资料,对中国五四以来的诗歌进行了梳理,编辑了一本《中国新诗90年诗选》。
尽管后来因出版社担心赔钱,这本书未能出版,但它对邰筐个人却是意义重大。
“它让我对中国新诗的发展有了一次系统全面的研究,廓清了以往的很多疑惑,譬如找到了胡适1914年写在日记本上的两首新诗,以此为证,中国新诗的开端至少可以提前五年。
”更让邰筐兴奋的是,这一年他终于可以有大量时间一头扎进图书馆,让阅读成为主业。
“我们为驻校诗人开通校园网、办理校园卡,学校的现有资源,包括学校图书馆、诗歌中心资料室,全天候为他们开放。
考虑到驻校诗人需要独立的空间学习和创作,我们在首师大学家属宿舍区为他们租了一套一居室房屋,房租由诗歌中心承担。
”孙晓娅介绍说。
对于驻校诗人来说,最重头的活动莫过于驻校结束时为自己召开的诗歌创作研讨会了。
“通常情况下,为身居基层的年轻诗人开专门的创作研讨会,那是很难的。
”吴思敬表示,“我们不仅开研讨会,而且规格还很高,特邀过包括谢冕、韩作荣、叶延滨等在内的重要诗人和评论家,提前三个月把驻校诗人的作品发下去,让大家准备论文。
开会前编印好这位诗人的研究论文集,研讨会上专家对诗人一年的驻校生活及其创作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 “我们尽可能为驻校诗人的学习、生活和创作提供帮助,但对于他们在校期间写什么、怎样写,学校不加任何干涉和限制,也没有数量和品种的要求,给他们充分的创作自由。
”孙晓娅说。
实际上,这种“无要求”的模式却产出了丰厚的成果。
不少驻校诗人在离校时便出版了新诗集,包括阿毛的《变奏》、徐俊国的《燕子歇脚的地方》、宋晓杰的《忽然之间》、杨方的《骆驼羔一样的眼睛》等。
李轻松驻校期间写出了诗剧《向日葵》,在小剧场的演出非常成功。
“每一位驻校诗人都非常珍惜这可贵的驻校机会,时间抓得非常紧。
”在吴思敬的印象里,驻校诗人公寓的灯光常常亮到后半夜。
给校园带来更多诗意和碰撞 首师大首开先河之后,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也开始实行驻校诗人制度,引入了多多、蓝蓝、顾彬、陈黎、叶 维廉、余光中、欧阳江河等知名诗人。
但首师大仍然坚持引入青年驻校诗人这一特色。
“首师大驻校诗人制度设立的目的就是培养那些有潜力的年轻诗人,给他们一个积累充电的机会,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创作的环境。
现在已经出去的驻校诗人,都不是昙花一现,而是越来越能展现出创作实力,这也是我们设立驻校诗人制度的意义所在。
”孙晓娅说。
驻校过程中,青年诗人不仅收获了学习和创作的好环境,也为首师大的校园文化带来了更多诗意和别样的文化氛围。
“驻校诗人制度终于让同学们见到了活的诗人。
”邰筐笑着说,“驻校诗人在学校里呆一年,让学生既看到作品又看到作者,能近距离理解诗人创作的过程,对学生研究诗歌、了解诗歌非常有利。
” “与诗人们的交流,让学生提高了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和能力,一些学生还在有影响的文学刊物上发表了诗作,《诗刊》就曾为首师大的学生创作开过专栏。
”孙晓娅说。
在吴思敬看来,驻校诗人制度的探索还能够触发人们对文学人才培养及文学制度创新的联想。
“驻校诗人制度能够打破封闭式培养诗人的传统思路,调动教育部门的资源,把教育与诗歌、校园与诗人联系起来,突破了诗人封闭自足的私人空间,让诗人与诗歌进入社会的公共空间,既为莘莘学子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又为青年诗人的成长提供了一片沃土。
”吴思敬表示。
蒋志海制图 专家学者研讨“宗教生活与人类学视角” 10月28日、29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宗教人类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会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
本次年会以“宗教生活与人类学视角”为主题,内容包括学术研讨会和电影节。
会议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宗教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常州宝林禅寺、常州宝林慈善基金会和常州武进区佛教文化研究会承办,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和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摄影研究所协办,来自中国、法国、新西兰、刚果(金)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年会。
在会议开幕式上,清华大学教授景军、中山大学教授吴重庆和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教授宋志方分别作了主旨演讲。
其中,景军对中国大陆佛教界兴办安养院的动向进行深入解析。
作为由宗教研究延发的应用性思考,养老问题的讨论是对中国日益严峻的社会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学术回应。
景军团队调研发现,佛教安养院为中国的养老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很多佛教安养院在接收老人 时设置了一定的门槛,包括是否为佛教徒、生活能否自理等。
研究认为,佛教安养院正在从帮助年迈的佛门弟子向社会化服务方向过渡,其中一部分已接纳社会上的孤寡失能老人,但还需要超越宗教身份认同的门槛,更大程度地接纳有需求的非佛教徒,从传统慈善理念转向普济型的社会公益服务,进一步弘扬人间佛教思想,丰富其现代性内涵。
2017年是国际影视人类学先驱让·鲁什诞辰一百周年,此次会议中举行了让·鲁什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展映,遴选了优秀论文、人类学纪录片和教学视频多部。
让·鲁什的两位弟子———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非洲研究所教授瓦努努和法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范华出席。
浙江大学人类学教授庄孔韶主持会议。
他介绍说,生于1917年法国巴黎的让·鲁什先生,是享誉世界的电影理论大师与影视人类学先驱。
让·鲁什在非洲开展人类学调研,不仅向西方学界展示了他者文化,而且强调摄制如何同研究对象互动。
作为“新浪潮”电影运动中的 重要人物,他提出的“真实电影”,影响了整个20世纪70年代,至今仍在延续。
之后瓦努努详细介绍了让·鲁什的生平及相关电影理念,并放映了让·鲁什导演的经典作品《安拿依的葬礼》。
这是该片首次在法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放映。
影片展映后,范华深情追忆了自己的老师,并就影片进行深入评论。
随后,刚果(金)金沙萨大学教授姆文当卡、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陈刚等也对电影展开评论,与会学者在热烈的讨论中向先辈致敬。
电影节还播放了一系列人类学纪录片和教学视频,浙江大学教授阮云星的《义序迎将军》、中国传媒大学博士龚诗尧的《中国式养老》,以及庄孔韶教授执导的人类学纪录片《金翼山谷的冬至》(该片为首次公映)。
年会对优秀论文和优秀影片进行颁奖,并授予瓦努努“国际影视人类学先驱让·鲁什百年诞辰纪念展映奖”。
此次会议由常州宝林禅寺慧闻方丈赞助,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张晶晶) 剧场 今日,由上海话剧艺术 中心重新排演的话剧《万尼 亚舅舅》登陆北京天桥艺术 中心。
作为契诃夫的名作之
一,《万尼亚舅舅》有着永恒 的魅力。
文学,或者说戏剧,总是 给观众提供某种解释,而好 的作品都是不明言的,它只 是赤裸裸地展示生活的片段 并力图让有心人自己去得到 答案。
契诃夫的作品一向如 此,总能让人产生某种强烈 的代入感,“怎么和我的经历 有些像”是笔者常有的感觉。
姻
么 这也许就是经典之所以成为辰 经典的原因所在。
如果正如 曹禺所说,看《三姊妹》会感 觉到一种秋天的忧郁,那么 《万尼亚舅舅》就会让人感到 一种初冬的深沉。
契诃夫笔下的万尼亚舅 舅是一个勤劳、善良、隐忍的 人,他可以为了自己心中的 偶像———姐夫谢列布利雅可 夫教授而甘愿放弃自己的幸 福甚至是整个人生。
他放弃 了对叶莲娜的追求,而后者 却成为了教授的继室。
为了 供养自己的偶像,他和外甥 女索尼娅辛勤经营农场并把 ︽
万尼亚舅舅︾:初冬如此深沉 所有的收入按时寄给他,这 样的生活持续了25年。
万尼亚舅舅几乎耗 尽了整个青春年华,供养了这样一个被他日 后所唾弃的人。
在教授退休回到农场时,万 尼亚舅舅终于发现,这个自己为之奉献了
一 生的人,不过是一个庸才,他的所有著述不 过都是连篇累牍地记载着聪明人都知道,而 蠢人根本没有兴趣的东西。
在看到自己曾经 的爱人叶莲娜的时候,他也痛悔自己当初过 于保守,失去了可能得到的真爱。
我们所有人或许都有着和万尼亚舅舅类 似的悲情瞬间,也许是因为一生中那些后悔 的事,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改变了一生的错误 决定。
其实所谓后悔的事,都是当事人身处后 面的时空里面对于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的一种 回思,这里面有着太多事后诸葛亮的意味。
如 果命运慷慨地给予我们每一个人重新活过
一 遍的机会,或许结局还会是一样。
正像美国作 家雷蒙德·卡佛在《雨》中所写:
“我能否这辈 子重新来过?还会犯下不可原谅的同样错误 吗?会的,只要有半点机会,会的。
” 万尼亚舅舅在向教授开了两枪之后,最 终选择了原谅,并且继续过着为教授服务的 生活。
或许他应该感谢那两发偏离目标的子 弹,因为继续苟且但却很平静地活着应该是 万尼亚舅舅的最好结局。
契诃夫用教授表征 了人类的理想,这种理想足以让人们勤勉但 却卑微地生活着,但当人们有一天发现自己 的理想不过是一个由众多幻梦编织而成的 空花泡影之时,对于命运的复仇竟然是那样 的空虚乏力—
——简直无异于一场闹剧,于是 你会发现命运不过和你开了一个小小的玩 笑,他一笑而过,而你却付出了一生的时光。
正像芥川龙之介的小说《尾生之信》和贝克 特的《等待戈多》,其实二者何尝不是另一版 本的万尼亚舅舅呢? 契诃夫借助乡村医生阿斯特诺夫说出了 一句兀自燃烧的金句“: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 的,面容、衣裳、心灵。
”然而在农场里,阿斯特 诺夫却找不到这句话的对证。
如一潭死水般 的俄罗斯乡下,可以打败曾经满怀理想的阿 斯特诺夫,可以让人们麻木到不想逃离,从容 变成这片死水中的点点滴滴。
当万尼亚舅舅 疯狂举枪时,他或许做了一回真正的自己,在 这片死水中搅动起了一丝转瞬即逝的微澜。
《万尼亚舅舅》剧照 “第二届全国高校科普
一、目标和背景
为引导全社会参与科普事业,激发高校 青年科研人才参与科普工作的热情,挖掘高校青年学生在新媒体传播形势下创造科普作品的潜力,提升公众对于新科学技术的认知和接受能力,中国科学报社联合相关单位启动了“第二届全国高校科普H5制作大赛”。
二、活动时间 2017年9月—2018月3月(其中,9月为大赛的宣传及启动期。
2017年10月—2018年1月为作品征集期,2018年2月为评奖期,3月为颁奖期)。
三、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报社协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北京市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
四、作品主题主题突出通俗性、科普性、趣味性。
主题一:环境保护知识(介绍人们日常生 活中的环境保护科学知识。
)主题二:日常科学知识(介绍日常生活中 常见的,但并不为公众所熟知的科学知识,突出知识的趣味性或实用性。
) 主题三:破解科学谣言(以公众有所误解的科学知识或事件为主体,解释其背后正确科学理论,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科学,内容须贴近生活。
) 选手可在以上主题中任选其
一,内容须符合所在主题的规定。
五、参赛作品要求
1.高校在读本科或研究生,专业不限。
参赛作品必须为选手本人或团队原创作品,严禁抄袭;
2.参赛作品页面不少于6页(含封面、封 制作大赛”活动通知 底),总页面控制在15页以内;
3.参赛作品主题鲜明,内容必须真实,如 有虚假,取消比赛资格;
4.参赛作品须能够在IOS、Android主流 移动设备上正确显示;
5.参赛作品提供独立文件包,可正确支持 主流web服务;
6.参赛作品须尊重版权,所涉及图片、视 频等如非原创,需说明出处;
7.参赛作品请注明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及 联系方式;
8.制作工具不限。
六、参赛作品征集参赛选手需提交的材料:参赛作品所生 成的二维码图片、作品的每一页面截图及一份文本文档(文档内注明作者姓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邮箱,以及作品的预览链接,并配300字以内的作品简介),以上材料统
一 生成以“科普H5大赛+作者姓名”为文件名的压缩文件,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
七、评奖办法及奖品设置 一等奖,奖金5000元二等奖,奖金3000元三等奖,奖金1500元设组织奖,奖金3000元设优秀奖若干,有纪念意义奖品具体奖品待定
八、本次大赛联系人大学周刊陈彬联系电话:010-62580712战略合作部:田瑞颖魏琳电话:010-62580639,010-62580892作品接收邮箱:rytian@,lwei@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3号 中国科学报社邮编:100190
5 从获奖诗人到驻校诗人 第一次登上大学课堂的讲台,邰筐的大脑就像瞬间断电一样,整整五分钟,他的思绪一片空白。
时间彷佛凝固在空气中,直到他挠挠头,对台下的同学说,“我本来是备了课的,可是现在什么都想不起来了,需要捋一捋。
”听到他这句话,学生们一下子笑起来。
这一笑,反而让邰筐放松了,他从自己的创作经历开始说起,最终圆满完成了一场题为《一个诗人的理想配方》的讲座。
这是近十年前,作为驻校诗人的邰筐为学生上第一次课的情景,也是邰筐回首驻校生活时印象深刻的一段小插曲。
“在去首师大担任驻校诗人之前,我没有任何讲课经验,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就卡壳了,好在后来的讲座引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多人都与我成为了可以随时谈诗的好朋友。
也正是那次课堂治愈了我的心理障碍,让我不再对讲台发怵,这也算是我驻校生活的副产品吧!”回首当时,邰筐笑着说。
2008年9月,作为第六届“华文青年诗人奖”的获得者,邰筐得到了进驻首师大一年的机会,成为该校第五位驻校诗人。
提起首师大驻校诗人制度的建立,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诗歌评论家吴思敬回忆说,2003年,第二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评出了江非等三位获奖诗人。
此时,诗刊社主编叶延滨、编辑部主任林莽等开始思考,如何更切实地关心、爱护这些获奖诗人,让他们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3年底,叶延滨和林莽来到彼时刚成立不久的首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与中心主 西洋镜 爱因斯坦﹃幸福论﹄字条被拍卖 1922年,身在日本东京的爱因斯坦给一位偶然相识的邮递员写了两张字条,字条上寥寥数语,写的是他对幸福生活的感悟。
此后,两张字条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不为公众所知。
直到95年后,这两张字条才被那位邮递员的亲人拿出来,在耶路撒冷拍卖会上以15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35万元)的高价卖出。
留下这两张字条时,爱因斯坦正在日本巡回演讲。
在那之前不久,他被告知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据这两张字条的持有人说,当时,一位日本邮递员到东京帝国酒店给爱因斯坦送信。
也许是依照当地不收小费的习惯,也可能是爱因斯坦当时没有零钱,总之爱因斯坦没有给邮递员小费, 但也不愿让他两手空空而去。
所以,爱 因斯坦随手用德文写了两张字条,送给了邮递员。
其中一张字条是东京帝国酒店的便签纸,上面 写着:“相比于追名逐利、不得安宁的日子,平静而 朴素的生活带来的快乐更多。
”另一句话则写在
一 张白纸上:
“有志者事竟成。
” 爱因斯坦对邮递员说:“如果你幸运的话,这些 字条可能会比一般的小费有价值得多。
”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档案保管员罗尼·格罗 茨管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爱因斯坦藏品库。
他表 示,这些字条是否反映了爱因斯坦对自己与日俱增的 名气的反思,现在还不得而知。
此前,研究人员对这些 字条一无所知。
尽管它们没有科学价值,但也许能为 研究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个人想法投射一束光。
“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通过爱因斯坦的文字勾 勒出他更完整的形象—
——作为一个人和一位科学 家的爱因斯坦以及他对世界的影响。
”格罗茨说。
(艾林整理) 诗人与校园的 姻本报记者张文静 任赵敏俐、副主任吴思敬探讨,是否可以让“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得者进入高校。
赵敏俐、吴思敬当即赞同。
可是,获奖诗人用什么名义进校呢?那时,国内还没有可以参照的样本,西方国家则有过“桂冠诗人”“驻校诗人”等名号。
“‘桂冠诗人’是由英国王室给资深的大诗人的荣誉称号,很明显,‘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得者不具备‘桂冠诗人’的影响与实力。
‘驻校诗人’在美国较为普遍,是大学教育与文学互补的一种方式,进驻学校的是罗伯特·弗罗斯特、布罗茨基这样的创作成就突出的大诗人,他们进入学校后,通常会给予教授称号,并可以带创造性写作方向的研究生。
当然也有些驻校诗人以写作为主,不承担教学任务。
这样一比较,显然‘驻校诗人’这一称号有较大的包容量,也更有弹性。
”吴思敬回忆说。
于是,诗刊社与首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达成一致,在每年评选出的“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得者中遴选一人,送到首师大驻校,为期一年,开了国内高校驻校诗人制度的先河。
从首届驻校诗人、山东青年诗人江非,到后来的路也、李小洛、李轻松、邰筐、阿毛、王夫刚、徐俊国、宋晓杰、杨方、慕白、冯娜、王单单、张二棍,14位青年诗人先后驻校。
充实的驻校生活 青年诗人进驻学校之后如何安排?国内没有先例,只能靠自己摸索。
“我们一开始就是把他们请进来,让他们在校学习、给学生作报告、与研究生对话、举办研讨会,最初就是这些模式,但后来我们发现,这样太简单了,没能充分将驻校诗人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娅告诉记者“,后来,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开展了一些有新意的活动,比如邀请驻校诗人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诗,学生写完的诗作交给驻校诗人批改,然后再交流为何这样批改等。
2014年,我们又迎来第一位国际驻校诗人———斯洛文尼亚诗人阿莱什,举办活动让国内外驻校诗人和学生深度对话交流。
经过这些努力,驻校诗人在校园文化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 回想起在首师大的驻校生活,邰筐用来描述的一个词是“挥霍”。
“驻校给了我一次喘息和反刍人生的机会,让我终于可以不再为工作和生活奔波,可以有大把的时光供我挥霍,可以读闲书,可以发呆。
” 一年间,邰筐为首师大、北京语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的师生开展了多场诗歌讲座和文学对话,同时能够频频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 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学校蹭听各种讲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他利用首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丰富资料,对中国五四以来的诗歌进行了梳理,编辑了一本《中国新诗90年诗选》。
尽管后来因出版社担心赔钱,这本书未能出版,但它对邰筐个人却是意义重大。
“它让我对中国新诗的发展有了一次系统全面的研究,廓清了以往的很多疑惑,譬如找到了胡适1914年写在日记本上的两首新诗,以此为证,中国新诗的开端至少可以提前五年。
”更让邰筐兴奋的是,这一年他终于可以有大量时间一头扎进图书馆,让阅读成为主业。
“我们为驻校诗人开通校园网、办理校园卡,学校的现有资源,包括学校图书馆、诗歌中心资料室,全天候为他们开放。
考虑到驻校诗人需要独立的空间学习和创作,我们在首师大学家属宿舍区为他们租了一套一居室房屋,房租由诗歌中心承担。
”孙晓娅介绍说。
对于驻校诗人来说,最重头的活动莫过于驻校结束时为自己召开的诗歌创作研讨会了。
“通常情况下,为身居基层的年轻诗人开专门的创作研讨会,那是很难的。
”吴思敬表示,“我们不仅开研讨会,而且规格还很高,特邀过包括谢冕、韩作荣、叶延滨等在内的重要诗人和评论家,提前三个月把驻校诗人的作品发下去,让大家准备论文。
开会前编印好这位诗人的研究论文集,研讨会上专家对诗人一年的驻校生活及其创作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 “我们尽可能为驻校诗人的学习、生活和创作提供帮助,但对于他们在校期间写什么、怎样写,学校不加任何干涉和限制,也没有数量和品种的要求,给他们充分的创作自由。
”孙晓娅说。
实际上,这种“无要求”的模式却产出了丰厚的成果。
不少驻校诗人在离校时便出版了新诗集,包括阿毛的《变奏》、徐俊国的《燕子歇脚的地方》、宋晓杰的《忽然之间》、杨方的《骆驼羔一样的眼睛》等。
李轻松驻校期间写出了诗剧《向日葵》,在小剧场的演出非常成功。
“每一位驻校诗人都非常珍惜这可贵的驻校机会,时间抓得非常紧。
”在吴思敬的印象里,驻校诗人公寓的灯光常常亮到后半夜。
给校园带来更多诗意和碰撞 首师大首开先河之后,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也开始实行驻校诗人制度,引入了多多、蓝蓝、顾彬、陈黎、叶 维廉、余光中、欧阳江河等知名诗人。
但首师大仍然坚持引入青年驻校诗人这一特色。
“首师大驻校诗人制度设立的目的就是培养那些有潜力的年轻诗人,给他们一个积累充电的机会,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创作的环境。
现在已经出去的驻校诗人,都不是昙花一现,而是越来越能展现出创作实力,这也是我们设立驻校诗人制度的意义所在。
”孙晓娅说。
驻校过程中,青年诗人不仅收获了学习和创作的好环境,也为首师大的校园文化带来了更多诗意和别样的文化氛围。
“驻校诗人制度终于让同学们见到了活的诗人。
”邰筐笑着说,“驻校诗人在学校里呆一年,让学生既看到作品又看到作者,能近距离理解诗人创作的过程,对学生研究诗歌、了解诗歌非常有利。
” “与诗人们的交流,让学生提高了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和能力,一些学生还在有影响的文学刊物上发表了诗作,《诗刊》就曾为首师大的学生创作开过专栏。
”孙晓娅说。
在吴思敬看来,驻校诗人制度的探索还能够触发人们对文学人才培养及文学制度创新的联想。
“驻校诗人制度能够打破封闭式培养诗人的传统思路,调动教育部门的资源,把教育与诗歌、校园与诗人联系起来,突破了诗人封闭自足的私人空间,让诗人与诗歌进入社会的公共空间,既为莘莘学子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又为青年诗人的成长提供了一片沃土。
”吴思敬表示。
蒋志海制图 专家学者研讨“宗教生活与人类学视角” 10月28日、29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宗教人类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会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
本次年会以“宗教生活与人类学视角”为主题,内容包括学术研讨会和电影节。
会议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宗教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常州宝林禅寺、常州宝林慈善基金会和常州武进区佛教文化研究会承办,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和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摄影研究所协办,来自中国、法国、新西兰、刚果(金)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年会。
在会议开幕式上,清华大学教授景军、中山大学教授吴重庆和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教授宋志方分别作了主旨演讲。
其中,景军对中国大陆佛教界兴办安养院的动向进行深入解析。
作为由宗教研究延发的应用性思考,养老问题的讨论是对中国日益严峻的社会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学术回应。
景军团队调研发现,佛教安养院为中国的养老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很多佛教安养院在接收老人 时设置了一定的门槛,包括是否为佛教徒、生活能否自理等。
研究认为,佛教安养院正在从帮助年迈的佛门弟子向社会化服务方向过渡,其中一部分已接纳社会上的孤寡失能老人,但还需要超越宗教身份认同的门槛,更大程度地接纳有需求的非佛教徒,从传统慈善理念转向普济型的社会公益服务,进一步弘扬人间佛教思想,丰富其现代性内涵。
2017年是国际影视人类学先驱让·鲁什诞辰一百周年,此次会议中举行了让·鲁什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展映,遴选了优秀论文、人类学纪录片和教学视频多部。
让·鲁什的两位弟子———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非洲研究所教授瓦努努和法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范华出席。
浙江大学人类学教授庄孔韶主持会议。
他介绍说,生于1917年法国巴黎的让·鲁什先生,是享誉世界的电影理论大师与影视人类学先驱。
让·鲁什在非洲开展人类学调研,不仅向西方学界展示了他者文化,而且强调摄制如何同研究对象互动。
作为“新浪潮”电影运动中的 重要人物,他提出的“真实电影”,影响了整个20世纪70年代,至今仍在延续。
之后瓦努努详细介绍了让·鲁什的生平及相关电影理念,并放映了让·鲁什导演的经典作品《安拿依的葬礼》。
这是该片首次在法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放映。
影片展映后,范华深情追忆了自己的老师,并就影片进行深入评论。
随后,刚果(金)金沙萨大学教授姆文当卡、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陈刚等也对电影展开评论,与会学者在热烈的讨论中向先辈致敬。
电影节还播放了一系列人类学纪录片和教学视频,浙江大学教授阮云星的《义序迎将军》、中国传媒大学博士龚诗尧的《中国式养老》,以及庄孔韶教授执导的人类学纪录片《金翼山谷的冬至》(该片为首次公映)。
年会对优秀论文和优秀影片进行颁奖,并授予瓦努努“国际影视人类学先驱让·鲁什百年诞辰纪念展映奖”。
此次会议由常州宝林禅寺慧闻方丈赞助,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张晶晶) 剧场 今日,由上海话剧艺术 中心重新排演的话剧《万尼 亚舅舅》登陆北京天桥艺术 中心。
作为契诃夫的名作之
一,《万尼亚舅舅》有着永恒 的魅力。
文学,或者说戏剧,总是 给观众提供某种解释,而好 的作品都是不明言的,它只 是赤裸裸地展示生活的片段 并力图让有心人自己去得到 答案。
契诃夫的作品一向如 此,总能让人产生某种强烈 的代入感,“怎么和我的经历 有些像”是笔者常有的感觉。
姻
么 这也许就是经典之所以成为辰 经典的原因所在。
如果正如 曹禺所说,看《三姊妹》会感 觉到一种秋天的忧郁,那么 《万尼亚舅舅》就会让人感到 一种初冬的深沉。
契诃夫笔下的万尼亚舅 舅是一个勤劳、善良、隐忍的 人,他可以为了自己心中的 偶像———姐夫谢列布利雅可 夫教授而甘愿放弃自己的幸 福甚至是整个人生。
他放弃 了对叶莲娜的追求,而后者 却成为了教授的继室。
为了 供养自己的偶像,他和外甥 女索尼娅辛勤经营农场并把 ︽
万尼亚舅舅︾:初冬如此深沉 所有的收入按时寄给他,这 样的生活持续了25年。
万尼亚舅舅几乎耗 尽了整个青春年华,供养了这样一个被他日 后所唾弃的人。
在教授退休回到农场时,万 尼亚舅舅终于发现,这个自己为之奉献了
一 生的人,不过是一个庸才,他的所有著述不 过都是连篇累牍地记载着聪明人都知道,而 蠢人根本没有兴趣的东西。
在看到自己曾经 的爱人叶莲娜的时候,他也痛悔自己当初过 于保守,失去了可能得到的真爱。
我们所有人或许都有着和万尼亚舅舅类 似的悲情瞬间,也许是因为一生中那些后悔 的事,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改变了一生的错误 决定。
其实所谓后悔的事,都是当事人身处后 面的时空里面对于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的一种 回思,这里面有着太多事后诸葛亮的意味。
如 果命运慷慨地给予我们每一个人重新活过
一 遍的机会,或许结局还会是一样。
正像美国作 家雷蒙德·卡佛在《雨》中所写:
“我能否这辈 子重新来过?还会犯下不可原谅的同样错误 吗?会的,只要有半点机会,会的。
” 万尼亚舅舅在向教授开了两枪之后,最 终选择了原谅,并且继续过着为教授服务的 生活。
或许他应该感谢那两发偏离目标的子 弹,因为继续苟且但却很平静地活着应该是 万尼亚舅舅的最好结局。
契诃夫用教授表征 了人类的理想,这种理想足以让人们勤勉但 却卑微地生活着,但当人们有一天发现自己 的理想不过是一个由众多幻梦编织而成的 空花泡影之时,对于命运的复仇竟然是那样 的空虚乏力—
——简直无异于一场闹剧,于是 你会发现命运不过和你开了一个小小的玩 笑,他一笑而过,而你却付出了一生的时光。
正像芥川龙之介的小说《尾生之信》和贝克 特的《等待戈多》,其实二者何尝不是另一版 本的万尼亚舅舅呢? 契诃夫借助乡村医生阿斯特诺夫说出了 一句兀自燃烧的金句“: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 的,面容、衣裳、心灵。
”然而在农场里,阿斯特 诺夫却找不到这句话的对证。
如一潭死水般 的俄罗斯乡下,可以打败曾经满怀理想的阿 斯特诺夫,可以让人们麻木到不想逃离,从容 变成这片死水中的点点滴滴。
当万尼亚舅舅 疯狂举枪时,他或许做了一回真正的自己,在 这片死水中搅动起了一丝转瞬即逝的微澜。
《万尼亚舅舅》剧照 “第二届全国高校科普
一、目标和背景
为引导全社会参与科普事业,激发高校 青年科研人才参与科普工作的热情,挖掘高校青年学生在新媒体传播形势下创造科普作品的潜力,提升公众对于新科学技术的认知和接受能力,中国科学报社联合相关单位启动了“第二届全国高校科普H5制作大赛”。
二、活动时间 2017年9月—2018月3月(其中,9月为大赛的宣传及启动期。
2017年10月—2018年1月为作品征集期,2018年2月为评奖期,3月为颁奖期)。
三、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报社协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北京市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
四、作品主题主题突出通俗性、科普性、趣味性。
主题一:环境保护知识(介绍人们日常生 活中的环境保护科学知识。
)主题二:日常科学知识(介绍日常生活中 常见的,但并不为公众所熟知的科学知识,突出知识的趣味性或实用性。
) 主题三:破解科学谣言(以公众有所误解的科学知识或事件为主体,解释其背后正确科学理论,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科学,内容须贴近生活。
) 选手可在以上主题中任选其
一,内容须符合所在主题的规定。
五、参赛作品要求
1.高校在读本科或研究生,专业不限。
参赛作品必须为选手本人或团队原创作品,严禁抄袭;
2.参赛作品页面不少于6页(含封面、封 制作大赛”活动通知 底),总页面控制在15页以内;
3.参赛作品主题鲜明,内容必须真实,如 有虚假,取消比赛资格;
4.参赛作品须能够在IOS、Android主流 移动设备上正确显示;
5.参赛作品提供独立文件包,可正确支持 主流web服务;
6.参赛作品须尊重版权,所涉及图片、视 频等如非原创,需说明出处;
7.参赛作品请注明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及 联系方式;
8.制作工具不限。
六、参赛作品征集参赛选手需提交的材料:参赛作品所生 成的二维码图片、作品的每一页面截图及一份文本文档(文档内注明作者姓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邮箱,以及作品的预览链接,并配300字以内的作品简介),以上材料统
一 生成以“科普H5大赛+作者姓名”为文件名的压缩文件,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
七、评奖办法及奖品设置 一等奖,奖金5000元二等奖,奖金3000元三等奖,奖金1500元设组织奖,奖金3000元设优秀奖若干,有纪念意义奖品具体奖品待定
八、本次大赛联系人大学周刊陈彬联系电话:010-62580712战略合作部:田瑞颖魏琳电话:010-62580639,010-62580892作品接收邮箱:rytian@,lwei@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3号 中国科学报社邮编:100190
声明:
该资讯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发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