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千人“质疑门”调查,chair怎么读

chair 2
Tel(押010)82619191-8155E-mail押jianwang@ IN-DEPTH 深度 主编:张其瑶编辑:王剑美编:董怡辰校对:么辰2011年9月21日星期三A3 2011年3月,科学网博主嵇少丞发表博文《千人中有个美国下岗的副教授》,广受网友关注。
嵇少丞指出,入选“千人计划”的卡斯基在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职务是副教授,并非“千人计划”要求的正教授。
其次,嵇少丞认为卡斯基是被圣路易斯大学“下课的失业人员”。
此后,嵇少丞多次发文指认卡斯基学术与身份造假。
其中,卡斯基与北京大学教授李江海2001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有关蛇绿岩的文章也成为质疑的焦点之
一。
要要要编者 蒂莫西·卡斯基在作学术报告 洋千人“质疑门”调查 阴本报见习记者冯丽妃 对于蒂莫西·卡斯基(TimothyKusky)来说,2010年5月7日是值得庆贺的一天。
他在这一天入选中组部第三批“千人计划”,并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下称地大)签订了聘任合同。
然而,卡斯基没有料到,数月后,他会由此深陷“质疑门”。
2011年3月起,科学网、新浪网、天涯社区……大大小小的网站中,质疑性的博客、论坛帖文将他推向网友争议的焦点。
网友对卡斯基入选“千人”资格的质疑主要有三点:他在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学术职务是什么?是不是被圣路易斯大学辞退?他的学术水平是否过关?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成为揭开卡斯基“千人”资格之谜的关键。
带着这些问题,《科学时报》记者前往地大进行实地调查。
入选“千人”不够格? 2009年是蒂莫西·卡斯基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这一年,他离开美国圣路易斯大学,走进地大,被聘为该校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下称三峡中心)教授。
2010年,卡斯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同年,他入选中组部第三批“千人计划”;并被湖北省政府授予“特聘专家”称号。
如果不是出现一场质疑风波,卡斯基在中国的学术之路可谓一帆风顺。
2011年3月,科学网的一篇博文受到网友关注,之后该博文被迅速转载到天涯社区等热门论坛,引起更大范围的争议。
这篇题为《千人中有个美国下岗的副教授》的博文作者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授嵇少丞。
嵇文对卡斯基的入选资格提出了质疑。
首当其冲的是卡斯基的学术职务。
嵇少丞指出,卡斯基在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职务是副教授,并非“千人计划”要求的正教授。
其次,卡斯基离开圣路易斯大学的原因也是一个疑点。
嵇少丞认为卡斯基是被圣路易斯大学“下课的失业人员”。
此后,嵇少丞多次发文指认卡斯基学术与身份造假,其中卡斯基与北京大学教授李江海2001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有关蛇绿岩的文章也成为质疑的焦点之
一。
求证职务谜团 8月26日起,本报记者接连数次发邮件给卡斯基,询问他对质疑事件的看法,但均未得到回应。
9月9日,本报记者赴武汉展开调查。
13日,中秋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记者在地大主楼见到卡斯基本人,他说需要学校同意后方能接受采访,并以当天接待国外来讲学的教师很忙为由拒绝了记者的提问。
随后,记者来到卡斯基工作的三峡中心,见到了该中心副主任项伟。
对于卡斯基“千人”资格的质疑风波,项伟说学校很早已经知道,“地大刚开始也有点担心,因为网上的信息传播很快。
但是学校作过实事求是的调查和了解之后,如实地向教育部作了汇报,三峡中心也引导卡斯基把注意力放在学术研究上。
” 当天下午,人事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副处长接待了本报记者。
该副处长称,学校在2010年初就已获悉有人质疑卡斯基的情况,并着手对其职务及离职原因进行调查。
此前卡斯基签约地大的一段校内文字报道中,介绍卡斯基的职务为圣路易斯大学“终身首席教授”,正是这一说法在后来被广泛质疑。
对此该副处长表示,“可能是撰稿人将终身教职tenured与endowedchairprofessor结合在一起翻译而成的,不太严谨”,实际情况应该按照卡斯基本人申报及学校上报的“千人计划”申报文本为准。
“申报材料中,卡斯基如实填写了‘副教授’和‘捐赠教授’两个教师职务。
学校也是据此上报的。
但我们认为,捐赠教授的称号更能反映圣路易斯大学对他学术水平的认可。
” 而据“千人计划”网站资料,中组部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条件之一是:“在国外著名高校、 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
”据本报记者了解,“千人计划”申请者需要过 三道评审关,首先要通过学校的资格审核,经学校上报教育部,教育部组织评审通过以后再上报中组部终审确定。
该副处长在谈及对“千人计划”的理解时也表示:除了关注申请者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的职务外,还特别重视申请人的学术水平和能否促进我国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然而,本报记者在征得校方同意后仍未能如愿采访到卡斯基。
9月13日晚,其夫人王璐在回复给记者的短信中称,卡斯基“本人不愿意接受任何采访,请给予他安静的工作空间”。
9月16日上午,记者收到了圣路易斯大学给本报回复的信函。
对外交流副校长助理克莱顿·贝里(ClaytonBerry)称,根据圣路易斯大学教工手册规定:“捐赠教授的席位仅授予有杰出学术成果与优秀教学成果的教工。
” 然而,克莱顿在肯定卡斯基捐赠教授身份的同时,也指出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地球与大气科学系副教授。
当晚8时30分左右,记者再次尝试拨打卡斯基的手机。
卡斯基首次正面回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
“我在圣路易斯大学的职位是
P.C.Reinert捐赠首席教授(EndowedChairProfessor)。
在美国大学中,捐赠首席或者捐赠教授代表科研成绩的最高水平。
”卡斯基在电话中语气肯定。
记者查阅圣路易斯大学官方网站资料显示,
P.C.Reinertchair是由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前校长
P.C.Reinert教授捐赠创建,旨在资助那些在自然科学(地球科学,大气科学,生物,化学或物理)领域表现出高水平研究和教学贡献的科学家,并且只授予凭借他们的学术生产力和教学上作出杰出贡献的教职工。
卡斯基在2003年被圣路易斯大学授予这个职位,成为该校历史上以副教授身份获得这一荣誉的最年轻的教职工。
记者浏览了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大学等学校有关捐赠教授席位的网页介绍。
相关介绍均表明该席位是用来招募杰出的学者到本校工作,或者用于肯定本校杰出教员的工作。
针对此前的质疑,卡斯基称自己在申报“千人计划”时,把副教授与捐赠教授两个职务一并报给了学校,并提供了证明材料。
主动辞职还是被下课? 卡斯基离开圣路易斯大学的原因在此次质疑事件中一直备受网友关注。
嵇少丞称其曾向圣路易斯大学地球和大气科学系的几位未具名的教授核实情况,得知卡斯基“可能因‘涉嫌品行问题’在副教授的职位上‘下岗’的”。
对此,前述地大人事处副处长表示,该校在2010年初曾向圣路易斯大学发去过求证电子函件,在回复中,该校时任教务长乔·维克斯特曼(JoeWeixlmann)和研究生院副教务长兼理学院院长唐纳德·布伦南(DonaldBrennan)表示:卡斯基是办理了辞职手续后,从该校正常离职。
“在我校确定可以聘用他后,他才向圣路易斯大学提出辞职。
在此之前,他与国内其他高校也合作过,也有一些高校想引进他,但是他觉得我们学校的科研平台更适合他,最后就来我们学校了。
”地大人事处副处长说。
当记者就此问题向卡斯基本人求证时,他表示,自己是主动向圣路易斯大学提出辞职的,其离开圣路易斯大学的原因是想追求在亚洲的研究兴趣。
关于卡斯基博士离开圣路易斯的原因是否“涉嫌品行问题”,克莱顿在回复给本报记者的信函中则称:“这属于私人问题,不方便公开谈论。
” 蛇绿岩争议 蛇绿岩争议缘自2001年发表在《科学》杂志 上的一篇论文。
卡斯基称在华北冀东地区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25亿年蛇绿岩。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旗等人2003年发表在《地学前缘》上的论文指出,卡斯基的结论难以成立。
“太古宙是否有蛇绿岩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由于客观上研究的难度很大,因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应匆忙得出结论。
” 嵇少丞发表在科学网的另一博文称,张旗在今年6月21日写给他的邮件中称,“kusky的确是骗子”,“野外的观察表明,他们的蛇绿岩是100%错了”。
张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态度坚决,他说自己可以为说过的话负责,并说香港大学赵国春的研究结论也可以证明冀东所出现的并非太古宙蛇绿岩。
而与张旗共同发表论文的一位作者则对本报记者表示:“这是10年前的一个学术争论,不能算造假,只能算做错了,造假与做错是两个问题。
” 面对质疑,卡斯基仍然坚持自己当初的结论。
“任何科学研究上的突破通常在科学界都会遇到讨论与争议,这是正常的、健康的学术发展之路。
”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应说。
随后,其夫人王璐致信本报记者,提供了一份对争议中的蛇绿岩模式表示支持的10余位地质学者名单,以及70余篇“没有与Kusky直接合作但支持蛇绿岩模式的文章”列表。
洋千人工作怎么考核? 9月13日上午10时,地大主楼地质斋。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达拉斯分校副教授罗伯特·斯特恩(RobertJ.Stern)应卡斯基之邀在这里作学术报告。
讲座结束后,记者试图与斯特恩进行对话,但被卡斯基阻止。
之后,斯特恩只是通过邮件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斯特恩信中称,“蒂莫西是一个和我在一起工作多年的非常出色的地质学家”,二人曾经在阿拉伯半岛与埃及从不同角度研究阿拉伯—努比亚地盾“,大约在15年前,他对中国地质产生了越来越深厚的兴趣。
来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后培养了一批博士与硕士生,也带来更多与国际学者交流的机会,这一定会增加这所学校的威望”。
记者了解到,卡斯基作为“千人计划”入选者,还须在5年的聘期内分阶段接受年度考核、中期考核和期满考核。
目前,卡斯基分别承担本科生、地学院硕士生、留学生硕士和博士生的课程,共完成72个学时的教学任务;指导博士后2名,博士、硕士研究生4名,本科生6名;并不定期为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进行科学讲座。
在学科建设方面,三峡中心目前已组建起以卡斯基为核心的学科团队,下含教授2名,讲师(博士后)2名。
学科方向涉及中国前寒武构造地质学研究和三峡库区周边的新构造研究。
在地大所出具的“高层人才进展报告”中,记者看到了对卡斯基在第一年年度考核评述,认为其对合同中所规定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学术交流等五项工作任务均“达标”。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项伟对卡斯基的工作表示满意,“卡斯基比较高产,来到中心工作后,已出版2本英文专著,自2010年1月起已经发表SCI文章23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14篇;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的重点项目,并参与其他三项国家级研究项目”。
经历了这场风波后,卡斯基向本报记者表示,他很感谢学校所提供的开放式学术环境与三峡中心对他的支持与帮助。
“地大所提供的工作环境与实验室都是世界一流的,比很多美国大学还要好。
” 对于未来的期望,卡斯基说:“我想为中国多培养一些国际一流的年轻科学家,尽我之力帮助中国提升在国际学术界的声望。
” 目前,围绕卡斯基的争论并没有停止。
(本报记者鲁伟、李晓明对本文亦有贡献) 链接 嵇少丞博文摘登 ……看到这则评论后,我立刻联系了美国SaintLouisUniversity的DepartmentofEarthandAtmosphericSciences的几个教授核实情况,得知TimothyKusky在圣路易斯大学从来没有任过正教授职务,还可能因“涉嫌品行问题”在副教授的职位上“下岗”的。
2000-2003年他任AssistantProfessor(助理教授);2003-2009年,他任Associateprofessor(有tenue),工资不是由圣路易斯大学正常财政出的,而是由一个叫“PaultC.ReinertChair”(翻译成中文就是PaultC.Reinert教席)的基金会捐资的。
PaultC.Reiner(t1910.08.12-2001.7.22)曾任圣路易斯大学校长25年。
很清楚,TimothyKusky在SaintLouisUniversity时并不是正教授,而且后来还是下岗了的。
在许多材料中,TimothyM.Kusky把自己介绍为“aprofessoratSt.LouisUniversityinMissouri,whereheteachescoursesingeologichazards,environmentalgeology,structuralgeology,remotesensing,tectonics,andPrecambriancrustalevolution” 这段文字表明他是圣路易斯大学的一名教员,故意想误导不小心的读者把他当成“正教授”。
2003年后,TimothyM.Kusky也常介绍自己为thePaulC.ReinertProfessorofNaturalSciencesatSaintLouisUniversity,或者thePaulC.ReinertEndowedProfessor甚至写成thePaulC.ReinertChairProfessorofNaturalSciencesatSaintLouisUniversity。
例如在他的个人简历(/TimKusky/Tim_CV.pdf)中故意混淆地写: 2000-2003,Assistant/AssociateProfessor,SaintLouisUniversity.2003-2009,
P.C.ReinertEndowedProfessorofNaturalSciences,SaintLouisUniversity.Kusky在圣路易斯大学地球和大气科学系的时间从2000年7月开始到2009年6月30日结束。
他那么写简历就是要给人一个错误的影响:好像他仅用了三年就从助理教授,先升副教授,然后又升为正教授,从2003年到2009年都是正教授,而且是
P.C.Reinert首席教授。
其实,只要对北美大学教授晋升规则有些了解的人会知道,仅用了三年就从助理教授先升副教授再升正教授是不可能的。
……圣路易斯大学(2008-2009)第153页也明确写着Kusky是副教授而不是
P.C.ReinertS.J.ChairProfessor。
……TimothyKusky可能在中国地质大学高人的指点下,故意混淆Professor即可作教员又可作正教授职称的概念。
在“
P.C.ReinertEndowedChairofNaturalSciences”中,Chair本是大学教席的意思,即工资由“PaultC.ReinertChair”的基金会捐助的大学教员。
到了中国,TimothyKusky故意介绍自己为圣路易斯大学自然科学的PaultC.Reinert首席(正)教授,并说这“相当于中国的长江学者”(/view.asp?
id=167),这就误导了不求甚解的中国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故意把thePaulC.ReinertChairofNaturalSciencesatSaintLouisUniversity翻译成“美国圣路易斯大学自然科学终身首席教授”……是公开欺骗。
———《千人中有个美国下岗的副教授》2011-3-704:02 问题的焦点从来就不是他于2003-2009年期间是否担任了圣路易斯大学的PaultC.ReinertEndowedChair职位,是否获得该校的TenuredPosition(永久教职),而是他是否是圣路易斯大学的正教授。
我从来没有否定过他曾担任过PaultC.ReinertEndowedChair职位并有TenuredPosition(见/home.php?
mod=space&uid=51597&do=blog&id=419553)。
但是,我所质疑的是:他并不是圣路易斯大学的正教授。
国家的千人计划明确要求研究创新类千人的申报者必须是海外一流大学的正教授,那么他不是却假冒是,这就是违规,就是不诚实,就是欺骗。
这样的欺骗行为在美国不行!欧洲不行!在中国也应该不行! 圣路易斯大学“UniversityAdministrationandGraduateFaculty”(2008-2009)第153也明确写着Kusky是副教授(
P.C.ReinertS.J.Chair,教椅),而不是
P.C.ReinertS.J.ChairProfessor。
———《答库副教授千人的一封信》2011-3-1501:22 3月18日下午我又一次收到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系一位教授的来信袁现转帖如下遥同时袁他还寄给我许多他们大学和系的材料渊例如袁2008年该系员工名录尧圣路易斯大学野UniversityAdministrationandGraduateFaculty冶材料等冤袁皆证明2003-2009期间袁TimothyKusky是该校副教授袁而不是正教授遥在信中袁他也揭露Kusky经常把其职务野
P.C.ReinertEndowedChairofNaturalSciences冶篡改为野
P.C.ReinertEndowedProfessorofNaturalSciences冶,以误导社会遥在中国袁TimothyKusky和中国地质大学渊武汉冤把野Chair冶渊教席冤故意错误地翻译成野首席教授冶或野相当于长江学者的讲座教授冶遥在北美袁Chair中也有几个等级袁例如做野CanadaRe鄄searchChair冶的人有助理教授尧副教授或正教授袁读者可以查一查袁还有没有人拿着野ResearchChair冶这样的头衔到中国去坑蒙拐骗的遥 要要要叶库千人就是美国的副教授袁圣路易斯大学的教授肯定地说曳2011-3-2205:44

标签: #过高 #linux #文件转换成 #文件 #文件夹 #驾驶证 #certainly怎么读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