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身边人身边事·B042020

竖着 11
年10月14日星期三责编:海鹰美编:张宁投稿邮箱:yy1220@ 厦门市爱心办厦门日报社联办投稿邮箱:csfk@ 冷雨中的热咖啡♠刘震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一些叫人难以忘怀的故事。
时至今日,我仍忘不了冬日冷雨中的那杯热咖啡。
今年2月16日,厦门义务交警队按照指挥部指令到厦港街道协助执勤。
作为一名义务交警,我早已在执勤平台领了当天的任务——到巡司顶社区路口执勤。
那天早上,下起了大雨,阵阵阴冷,气温只有十摄氏度左右。
上午九时许,我驱车来到华侨博物院路口的执勤点,和社区的志愿者们一起,冒雨为进出的市民测量体温。
雨越下越大,我穿着执勤雨衣,再撑起一把雨伞,雨水仍然淋湿了我的衣裤,鞋袜也进了水,浑身冷冰冰的,只能一边执勤一边动动身体取暖。
这时,我看见一位60多岁的老阿姨提着一袋食材从社区路口的夏商超市出来,正慢慢地朝我走来。
我急忙走过去,对她说:“阿姨,防控疫情,我要给您测一下体温哦。
”她笑着说:“同志,你辛苦了,我刚才在超市里看你半天了,你一直在测温和检查车辆,这么大的雨,这么冷的天,不容易啊。
来,阿姨给你买了一杯热咖啡,赶紧喝点暖一暖身子吧!”说完,她从塑料袋里掏出一杯热咖啡,递到我的手上。
我说:“谢谢阿姨!我不要,您留着自己喝吧。
”她佯装生气,说道:“你执勤那么辛苦,别推辞,趁热喝!”说完,她不容分说地把那杯热咖啡塞到我手里,转身就离开了。
望着老阿姨的背影,我的眼睛湿润了,冲着她背后大喊一声:“谢谢阿姨!”手里握着这杯热乎乎的咖啡,我的心里暖流涌动,全身也顿感暖和了许多。
曾经看过一个流传甚广的短视频《爱的传递》:一个男人帮助一位老人家过马路,老人家给路边的流浪汉买了面包,流浪汉捡到一个钱包还给一位少女,少女买了支鲜花送给了一位在桌边哭泣的女子,女子买了一瓶水送给正在抢修下水管道的工人,而这个工人,正是开头那个帮助老人家过马路的男人。
“爱出者爱返”,我们献出的爱心,终将回到我们自己身上。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厦门这座温馨的城市,每天,都有无数爱心故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上演。
公交小黄帽、志愿者、义务交警……这座城市的人们用自己的爱心和善良,传递着快乐和温暖,大家互相关爱,和谐共处,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越来越文明、越来越美丽。
征文启事 城市的发展需要精神的力量,社会的和谐离不开爱心的润泽。
应和着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一场全城参与的爱心行动正在厦门纵深推进……助力疫情防控,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鹭岛上演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爱心故事;决胜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爱心厦门行动熠熠生辉。
为更好搜集这些故事,让奉献爱心、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成为社会风尚,让爱心在厦门上空恒久激荡,托起高素质高颜值厦门更美好的未来,厦门市爱心厦门建设领导办公室和厦门日报社即日起联合推出“爱心厦门你我同行”的主题征文活动。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参与,一起记录抒写爱心厦门的故事,一起携手同行以爱筑城。
征文主题及内容:紧扣“爱心厦门你我同行”主题,通过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抒写爱心厦门的故事。
可以是参与、体验爱心厦门行动,并在其中收获和成长的故事,也可以记录发生在身边,打动过你的爱心故事,或者分享这座文明有爱的城市带给自己的温暖和感动等等。
征文要求:扣紧主题,弘扬主旋律。
题目可自拟,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语言生动。
以记叙文为主,篇幅800字左右为宜,长则不超过1000字。
作品须是署名作者自己所写、首发,严禁抄袭。
征文时间:9月22日至11月30日征文邮箱:征文作品请发送到邮箱csfk@,注明“爱心厦门”字样,并留下真实姓名、地址、联系电话。
奖项设置:设一等奖3名,奖励600元;二等奖5名,奖励500元;三等奖10名,奖励300元;优秀奖12名,奖励2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
老照片 ♠季军 最美夕阳红 ❶ 去年国庆节前夕,我跟随杏林纺织社区居家养老的社工们一同走访了社区的几户老人家庭。
至今,我仍被吕俊元和蔡冰霜这对“钻石婚”老人的感人爱情故事感动着。
那天,当我们来到吕俊元夫妇家中时,看到吕老先生正拿起指甲剪小心翼翼地给妻子修剪指甲,剪一下,吹一下,蔡阿姨躺在躺椅上满脸的幸福,那神情就像蜜月里的小女人…… 每每想起这对恩爱的老夫妻,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
他们牵手长达半个多世纪,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对二老来说,最浪漫的事,也许就是一起陪对方慢慢地变老。
当年,吕俊元和蔡冰霜经人介绍相识,于1959年2月11日喜结良缘(图1)。
吕俊元老人今年已88岁高龄,1953年他参军来到厦门的部队,转业后就读于厦大,毕业后分配到当时的集美水产学校教书,1970年又调到杏林中学任教。
退休后,吕老先生依然在
尺讲台上发挥余热,直到年 满70岁,才放下教鞭。
蔡冰 霜老人今年也82岁高龄了。
当我们和老人聊天时, 吕老先生突然面色苍白,手 捂着胸口,直喊着“难 受”。
我们一时手忙脚乱, 不知如何帮忙才好,蔡冰 霜老人平静地对我们说: “没事的,老吕有低血糖, 这是他的老毛病了。
”只 见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块 糖,熟练地喂进吕老先 生的口中,不一会儿, 老先生就缓过来了,脸 上又有了笑容。
看到两位老人如 此恩爱,我问道:“
老的感情一直都这么 好吗?”吕老先生笑着 ❷ 拉起妻子的手,紧紧地握住,开始对我们 这些年轻人讲述他 们幸福“钻石婚”的秘诀, 老先生说“:我们年轻时也常有吵架的时 候,夫妻之间需要包容与理解。
”蔡冰霜 老人接过话“:家,就是一个讲爱的地方, 不是讲理的地方,儿女们都成家了,也 有自己的小天地了,作为老人,我们尽 量不给孩子们增加负担,我们老两口互 相陪伴、互相照顾,就是一种幸福!” 少
年夫妻老来伴,执手相看两不 厌。
我们走访过后,社区专门安排了摄 影师,为吕俊元和蔡冰霜两位“钻石婚” 老人拍了张婚纱照(图2),“最美不过夕 阳红”,看着婚纱照上二老幸福地相依 相偎,我不由得想起了这句熟悉的歌 词。
情网 ♠简昀 伤疤凝聚深深的母爱 到理发店洗头,一番洗吹之后,理发师傅问我要如何处置刘海,我不假思索地说:“三七开,左三右
七。
”师傅端详了好一会儿,友善地建议:“右三左七吧,你左边的发际线太高了。
”“没关系,就这样。
”我断然拒绝了师傅的一番好意。
哎,他怎知我的秘密? 打小就生活在“竹竿厝”,那窄窄的小巷子是我们这些孩子的乐园。
盛夏的一个中午,暑热难耐,蝉鸣此起彼伏,见小伙伴们跳皮筋玩得不亦乐乎,我急匆匆地端起饭碗就要去凑热闹。
前脚刚跨过门槛,还没站稳,另一脚随即抬起,一个不留神,手里的碗落地了,我的身子也随之倒下,右边的额头撞在碎碗片上,“哎呀”——剧痛让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惨叫……正在厨房忙活的母亲跑了出来,看到我满脸是血,身高不及一米五的她竟不知哪来的力气,立刻把我横抱起,奔往卫生院。
一路 上,太阳肆无忌惮地宣泄着热火,母亲粗重的喘息声在我耳边回荡。
“妈,我自己走吧!”“别……”母亲没说出下半句,大概她就憋着一口气,怕这口气一松就没力气了。
到卫生院时,母亲已累得气喘吁吁。
我坐在椅子上,值班医生看了看我的伤处,一脸歉意地对母亲说:“这孩子的伤口太大了,我缝不了,你们还是赶紧去大医院吧。
”说完,医生拿了块纱布按住我额头的伤口。
母亲没说什么,蹲下身子,让我趴在她的肩上,背着我到县医院。
汗水,透过母亲的衣服,透过我的衣服,在我身上“流窜”,又湿又黏。
“妈,我自己走吧……”母亲没有应我,只是朝前迈动双脚。
到达县医院,护士先帮我清洗伤口,然后又是消毒又是缝合……在她们忙碌的身影中,我看到母亲目不转睛地盯着 我,眼里满是慈爱和疼惜。
回家的路上,母亲走路的速度明显慢 了下来,脚有点跛。
她拉着我的手:“缝了七针,孩子,很痛吧?”“妈,对不起。
”我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是害怕,害怕被骂;是愧疚,愧疚让母亲受累了。
“傻孩子,哭什么,别再毛毛躁躁就好。
”说完,母亲用手抹去了我的泪。
回家之后,母亲先帮我清洗脸上的血迹,还煮了一碗面线让我吃,她不时问我:“痛吗?”其实,她自己已经累得要瘫倒在地了,可关心的还是我的伤口、我的痛。
那伤口慢慢愈合了,但七针的缝合口如一条拉链留在我额头右边。
曾有好友建议我用药去除疤痕,我拒绝了,因为头发可以遮住疤痕,更因为那伤疤凝聚着深深的母爱。
岁月匆匆,母亲的爱不仅刻在额头,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
女儿在微信朋友圈晒出她新做的一道菜,附言是“按妈妈传授的方法烹制的,但总觉得还缺了点啥。
”我不禁莞尔,心想,应该是缺了些岁月的烟火气吧。
在女儿的眼里,柴米油盐、煎炒烹炸她老妈是无所不能的。
她哪里知道我年轻时还不如今天的她呢!出嫁前,我是不会做饭的,为此还闹过笑话。
那年在单位和陈老师、段老师为了赶写一份材料,误了饭点,于是就一起到家住附近的段老师家吃饭。
两位老师做了几样小菜便畅饮起来。
酒过三巡,我毛遂自荐去煮面,心想煮面还不容易吗?按照各位平时的饭量,我煮了一斤半挂面,面放进去水里,水很快就煮干了,又赶快加水,由于我加的是冷水,等到水煮开,面都煮成一大坨了。
望着一大锅面坨,我真是不知所措,当时我那窘态成了我厨艺生涯中难忘的 感♠庆悟萍用心做好一日三餐 一笔。
我和先生结婚时,新房就在学校的筒 子楼里,楼道的邻里很热心地凑了份子钱给我们买了礼物。
为了答谢邻里,我和先生想在家宴请大家。
按照家乡的席面,我拟好了菜单。
有了上回深刻的教训,这次我先把菜谱好好地研习了一番。
宴请那天,先生负责洗洗、切切,我来掌勺。
几道凉菜、炒菜过后,是拔丝山药、糖醋鲤鱼,这两道菜是很考验技术的,无知无畏的我居然做得很成功,得到大家一片喝彩。
那晚送走宾客,我委屈地告诉先生,做糖醋鲤鱼的时候,几滴热油溅到了我的手臂上,谁知先生反应木讷,惹得我十分生气。
那时是刚成家,还很矫情,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是热油溅到手上、还是刀刃切着手指,我都顾不得喊疼了,飞快地用冷水冲冲、创可贴裹上,接着忙碌,怕的是晚了一家人的饭点。
试问哪一位合格的 家庭“煮妇”,不是在烟熏火燎的厨间“熏、淘”出来的呀? 饮食,人之大欲。
善于烹饪,精于美食,自古以来就是人生之乐事。
结婚三十年,家里积下了一摞风味不同的各类菜谱,其中不乏南北口味、中西做法、地方小吃等。
节假日、闲暇时洗手调羹,按着菜谱做上几道大菜,为家人换换口味;遇到“主妇难为有米之炊”时,翻翻菜谱,稍加改动,又是一道新菜品。
三十年在厨房里精耕细作,培养出两个“美食家”,自个儿也练出了一副做饭的好性情。
为了一道绿豆水晶肘子,可以搭进去一个上午;为了一味食材,可以跑上几个超市、菜市场去搜寻。
历来厨间的烟火气,决定着生活质量的半壁江山呢!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不敢妄言知味,只知用心做好一日三餐,是对食物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感恩。
朋友说:“看你和女儿的关系很好,像朋友一样。
”面对这样的评价,我内心深处多少有些惭愧,因为在子女教育的问题上,我一直认为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大女儿今年读初
三,在她读小学三年级之前,我还没有从部队转业,所以陪伴她的时间少之又少。
2013年底,我转业到地方工作。
可能是环境和生活节奏的变化太大了,我一时无法适应,刚转业的那段时间我的脾气很不好,尽管我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但对女儿的教育总是缺少耐心,稍有不满意就对她大声呵斥,看着她伤心难过的样子,我每次都告诉自己“下不为例”,却屡屡再犯。
后来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在一次次的“碰撞”中,我发现女儿离我越来越远了,我对她的教育,不仅没有达到帮助她 育儿经学会和孩子做朋友♠继辉 的目的,反而引起了她的反感和叛逆,她嘴上不说,但学习成绩出现了大滑坡,让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痛定思痛,我下定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我对女儿说:“爸爸承认,过去对你的教育方式有问题,爸爸诚恳地向你说声‘对不起’,我决心为你改变,请你监督,也希望你有所改变。
”我还告诉女儿,我们不仅是父女,也可以成为朋友。
写作是我的一个爱好,我开始尝试着向《厦门日报》“城市副刊”投稿,希望能给女儿做个榜样。
今年3月,我的一篇文章《怀念外公》终于在副刊上刊登了,女儿很佩服我,高兴地说:“爸爸真棒!”由此,我日常与女儿探讨她的写作问题时,女儿更愿意听取我的意见了,我和女儿的共同语言也日渐增多。
今年4月,我陪女儿参加了学校组 织的“云端品书”亲子读书活动,通过这项活动,我找到了与女儿沟通的最佳方式——书信。
其实,之前女儿也有给我写过字条,可我却总是嫌麻烦,不愿动笔回信,想想真是不应该。
在第一次给女儿的信中,我写道:“爸爸很爱你,我会一直陪着你,希望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前不久,女儿参加了中考,为了考出好成绩,女儿每天都复习到很晚,我也一直陪着她,担心她压力太大,我对她说:“我们努力就好,不要过于在意最后的结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女儿的中考成绩不错。
现在,女儿每天都会和我分享她的所见所闻,我们之间充满了信任,女儿说:“爸爸,我一定会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不会让您和妈妈失望。
” 征文选登 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日报社联办投稿邮箱:zfk@ 一颗深情的种子♠子鋆这是怎样的一双手?布满密密麻麻的疹子,那些因为瘙痒难忍而被抓破的水疱,只剩耷拉下去的一小撮皮在颤抖着……难忍的瘙痒面前,她微笑着,用坚强传递着自己爱的信念和坚持。
2020年3月,黄亚坤这位早早递交了支教申请书的鹭岛园丁带上早已准备好的行囊,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援甘的征途。
她的家中,年迈的母亲刚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
母亲心疼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坤,能不去吗?”她轻轻地搂着母亲的肩膀:“妈,照顾好自己。
”异乡的日子苦涩,却也有幸福。
当她的作文公开课拉开帷幕,那一刻,她看到了孩子眼中闪烁着渴望和好奇的光。
她走到一个孩子面前,伸出她的左手示意:“晓峰,请你回答这个问题。
”孩子怯怯地站起来,声音有点发抖,支支吾吾:“细节,细——”她把温柔的目光继续投向这位内向害羞的孩子:“晓峰是最棒的,你想表达的是,细节描写很重要,对吗?”孩子轻轻地点头,涨红了的脸颊慢慢地平复下来。
“来!”她继续引导:“大声说出来,老师相信你可以!”“细节描写很重要!”孩子响亮地回答,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那一刻,她突然明白:信心是鼓励孩子读好书的关键。
从此,她成了有心人。
课堂上,她的目光总是追随着那些害羞、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用她一如既往的温柔微笑传递爱的鼓励……周末,她的课堂延伸到了职工周末学堂。
周末学堂是智力扶贫的重要途径。
由于水土不服,她的手上长满了水疱。
“职工们的文化课不能落下!”水疱瘙痒难忍,她却始终坚持着,从未落下一堂课。
在周末学堂上,她的专业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个字,偏旁、结构,一笔一画,她手把手地教;一个音,如何发音准确,她亲自示范。
对没有读过书的工人来说,读书写字曾经是他们遥不可及的梦想。
如今,鹭岛天使来了,在黄老师的努力下,他们歪歪扭扭地写出了第一个字。
黄老师竖起的大拇指,一声爽朗的“你真棒”,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厦门媒体的记者奔赴甘肃采访进入尾声,当记者伸出手想和黄老师握手时,这位热情的老师却将手别在了身后。
在记者的一再要求下,她伸出了这双手,这双饱受水疱折磨却依旧坚韧不屈的手,这双用知识播撒爱心的鹭岛天使的手,令人心疼得掉泪。
“我愿化作一颗深情的种子,向下扎根,向上开花,用我平凡坚守这片贫瘠的土地!”她的笔记本上,手写的这句话让人感动,更让人起敬。
在甘肃这片热土上,这颗深情的种子勇敢破土、奋力生长…… ♠食梅尚子烤麦穗 我从小身子弱,不爱吃饭,奶奶总是想尽办法哄着我吃东西。
我最温馨的记忆,就是跟着做饭的奶奶在灶台前转来转去,奶奶像是会变魔法一样,从灶膛里掏出各种好吃的东西来。
有时候是一块烤得软糯无比、香甜诱人的地瓜;有时候是烧得香脆可口的蚂蚱……而我最喜欢吃的,是奶奶放在火上烧烤的小麦穗。
其实小麦穗将熟之际,不用火烤,直接吃也很美味。
青青的麦穗掐在手里,两掌对搓,揉搓一会儿,摊开手掌,拿到嘴边,使劲一吹,麦壳四散,剩下圆鼓鼓的麦粒,像颗颗晶莹的绿翡翠卧在掌心,一把塞进嘴里,甜甜的、香香的,真是比什么零食都好吃。
用火烤熟的麦穗,更是别有一番美味。
麦粒已饱满、麦穗尚未枯黄之际,是最适合用来烤着吃的。
奶奶拿起镰刀,走到麦浪起伏的田间,齐根割下一把小麦,拿回家。
奶奶边烧火边把小麦一小束一小束分好,等灶膛里的火熊熊燃烧起来的时候,手持一小束麦子,把麦穗部分放到火苗正上方烧烤,烧烤时要不停地转动手里的麦秆,以便让麦穗受热均匀。
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尽量不要烤到麦穗下细细的麦秆,不然,麦秆容易断裂,麦穗会掉进火堆里。
等麦芒基本被火燎没了,麦穗黑黄相间的时候,麦粒就烤熟了。
把麦穗从灶膛里拿出,对着事先准备好的簸箕轻轻一抖,麦穗就“噼里啪啦”掉落在簸箕里了。
等所有的麦穗都烤好,稍微凉一下,奶奶拿起麦穗放在手里搓一搓,一粒粒小小的麦粒便从壳里出来了——搓呀搓,奶奶的手搓黑了,簸箕里散落了一堆麦粒和麦壳。
等搓得差不多了,奶奶拿起簸箕,把糠灰扬出去,黄绿的、温热的麦粒显露出来。
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把放进嘴里,烤熟的麦粒,吃起来麦香味更浓郁,咀嚼起来更有韧劲,真是不可多得的解馋美味。
老家在山东,那里的麦子基本上是冬麦,一般五月份成熟,所以自从离开故乡上大学后,我就再也没有吃过烤麦穗了。
只是烤麦穗那焦香清甜的滋味总时不时地在脑海里浮现、在唇齿间回荡,安抚着每一个想家的日子。

标签: #看点 #视频 #卷筒 #转换成 #苹果 #视频下载 #格式 #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