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学校简介.........................................................................................................................1
3.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74.本科生源质量情况.....................................................................................................7
5.合作办学情况.............................................................................................................8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9
1.师资队伍建设情况.....................................................................................................9
2.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103.教师发展与培训情况...............................................................................................10
4.教学经费投入情况...................................................................................................11
5.教学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应用情况...................................................12四、教学建设与改革...........................................................................................................13
1.专业建设...................................................................................................................13
2.课程建设...................................................................................................................15
3.教材建设...................................................................................................................16
4.教学改革...................................................................................................................16
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的课程开设情况...............................176.开设课程门数及课堂教学规模...............................................................................17
7.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17
8.实践教学...................................................................................................................18
9毕业设计(论文)....................................................................................................19
10.学生创新创业教育.................................................................................................21
五、质量保障体系...............................................................................................................23
1.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23
2.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情况...........................................................................................23
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24
4.
6.开展专业评估认证情况...........................................................................................26
六、学生学习效果...............................................................................................................26
1.学生学习满意度.......................................................................................................26
2.本科生毕业及学位授予、转专业及辅修情况.......................................................263.毕业生就业情况及攻读研究生情况.......................................................................264.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28
5.毕业生成就...............................................................................................................28
七、特色发展.......................................................................................................................29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学校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现有雁塔、草堂两个校区和一个科教产业园区。
雁塔校区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古城墙;草堂校区坐落于高新区草堂寺景区草寺东路,毗邻千年名刹草堂寺;华清科教产业园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东开发区幸福林带南段,东依景色怡人的浐灞生态园;两校区和产业园区总占地4300余亩。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天津北洋西学学堂,1956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市政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环境类系(科),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是新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本科学制的建筑类高等学府,我国著名的土木、建筑“老八校”之
一,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
1959年和1963年,学校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
现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陕西省、教育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
经过并校65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一所以土木建筑、环境市政、材料冶金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工、管、艺、理、文、法、哲、经、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被国际建筑师协会(UIA)授予"建筑教育特别贡献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学校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学校是1981年国务院首批获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
学校拥有原国家重点学科3个(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兼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具有17种类别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博士点涉及工学、管理学2个学科门类,硕士点涉及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法学、哲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
在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5个学科为B+(全国前20%);材料科学与工程为B(全国前30%);管理科学与工程为B-(全国前40%);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现有20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其中,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环境设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1 文化产业管理、冶金工程、交通运输、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工商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功能材料11个专业相继通过国家专业评估认证。
学校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成果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1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6个,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甲级资质设计研究院3个。
与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共建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陕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各1个。
陕西省依托学校成立了“陕西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和人居环境研究院”“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陕西省房地产研究中心”“陕西省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学校现有在校各类学生总数40823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0041人,研究生9720人,留学生230人,继续教育学院在册学生10832人。
学校拥有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南非科学院院士1名,校友院士8名;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师德标兵1名,全国模范教师3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万人计划”入选者6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名,目前在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1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名。
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获准团队1个,“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新一届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3人,其中副主任委员4人;国家评估认证委员会委员7人,其中主任委员1人;陕西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4人,其中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5人;陕西省教学名师30名,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名,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1名,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名,陕西省“特支计划”专家11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名。
省级教学团队29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1个,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3个。
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
累计
2 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0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在国家重大教育教学改革中,学校先后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平台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院校”;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入选教育部首届“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屡创佳绩。
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1项;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金奖3项,摘得全国“优胜杯”;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3项;在第27届国际建协UIA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全球最高奖;此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大学生先进成图、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金相技能大赛、三维数字化大赛等多项竞赛中屡获最高奖项。
学校在2020年度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50位。
并校65年来,学校扎根祖国西部,铸就了“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凝练了“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树立了“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优良校风。
先后为国家建设输送了30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成为国家土木建筑、环境市政及材料冶金类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持“学术立校、自强报国”的办学理念,坚持“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求真务实、苦练内功”的基本思路,大力实施“学术水平提升计划”,推行“强基础、强链群、强引擎、强团队”的“四强发展战略”,推进“智能+、绿色+、健康+、国际+”的“四+”转型路径,狠抓“文化铸魂、人才跃升、质量保障、科技攀登、民生幸福”的五大攻坚工程,形成学校追赶超越“11445”发展新格局。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定位 学校发展目标: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陕西,服务西部,面向全国,拓展国际。
2.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现有66个本科专业(见表1),跨8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41个、管理学8个、艺术学9个、理学2个、文学3个、法学1个、经济学1个、教育学1个。
2021
3 年,学校获批新增城市设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3个专业,撤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2个专业,继续停招软件工程专业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学校还开设了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法学等4个辅修专业。
序号123456
4 专业名称建筑学 土木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 用工程工程管理环境工程 表1本科专业设置情况表 招生时间 学科修业授予学位 门类年限 备注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1956年工学五年建筑学学士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 5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 1956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 4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 1956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 4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 1956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 4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 1956年管理学四年管理学学士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 5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 1977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 2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 序号 专业名称
7 城乡规划
8 环境设计 9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成型及10控制工程 11 风景园林 1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13文化产业管理 14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15 交通运输 16 冶金工程 1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8 工商管理 19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20自动化 信息管理与21信息系统 招生时间 1986年 1996年 2002年 2000年2008年2008年2010年2016年1956年 1958年 1986年1992年2015年1960年2000年 学科门类工学 艺术学 工学 工学工学工学管理学工学工学 工学 工学管理学 工学工学管理学 修业授予学位 年限 备注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 五年工学学士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 4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四年艺术学学士 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省级名牌专业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 四年工学学士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省级名牌专业 2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四年工学学士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五年工学学士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四年工学学士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四年管理学学士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四年工学学士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四年工学学士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四年工学学士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 2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四年工学学士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 四年管理学学士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五年工学学士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四年工学学士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 四年工学学士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
5 序号22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 招生时间 2000年 学科门类 工学 修业授予学位 年限四年理学学士 23 雕塑 2002年艺术学四年艺术学学士 资源循环科学24与工程2010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25 采矿工程 1958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26 自动化 1972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27 应用化学 2001年理学四年理学学士 28数学与应用数学2004年理学四年理学学士 备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9视觉传达设计2013年艺术学四年艺术学学士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30 交通工程 1956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省级特色专业 31 会计学 1995年管理学四年管理学学士 社会体育指导32与管理2002年教育学四年教育学学士 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33金属材料工程1958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省级名牌专业 34 353637383940414243 44 45464748495051526 功能材料 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 通信工程英语 化学工程与工艺工业设计 公共事业管理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摄影 工程力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艺术与科技戏剧影视文学 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2010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1960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1986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1996年经济学四年经济学学士 1996年1997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 法学工学文学工学工学管理学 四年法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四年文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四年管理学学士 2000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2000年2001年2003年2008年2010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艺术学工学文学文学 艺术学艺术学 工学工学 四年艺术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四年文学学士四年文学学士四年艺术学学士四年艺术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 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 序号 专业名称 53广播电视编导 54 产品设计 55 绘画 56 车辆工程 57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58纳米材料与技术 59 人工智能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60技术 61 城市管理 62 城市设计 光电信息科学与63技术 64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无机非金属材料65工程 66 软件工程 招生时间2012年2013年2013年2015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2020年 2020年2021年 2021年 2021年 1956年 2012年 学科门类艺术学艺术学艺术学工学工学工学工学 工学 管理学工学 工学 管理学 工学 工学 修业授予学位 年限四年艺术学学士四年艺术学学士四年艺术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 四年理学学士 四年管理学四年工学 四年工学 四年管理学 四年工学学士 四年工学学士 备注 停招停招
3.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数40823人,其中本科生20041人,研究生8573人,留学生230人,本科生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69.48%。
4.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学校2021年共有64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计划招生5060人,实际录取5060人(陕西省3230人、省外1830人),其中普通类4154人(含本硕分流培养165人、卓越班396人)、艺术类421人、体育类60人、贫困专项373人、内高班27人、南疆定向6人、南疆单列1人、高水平运动队18人。
录取考生中省外考生人数为1830人,占招生规模的36.2%。
新生中年龄最大者31岁,年龄最小者15岁,男生比例约58.6%,城镇考生比例约48.7%,少数民族学生185人。
2021年本科生实际报到人数为4959人,报到率98.0%。
2021年,学校继续推进专业大类招生,截至目前学校大类招生专业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资源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等6个学院,22个专业按7个专业类招生。
第一志愿报考率99%,整体专业志愿满足率92%。
学校各招生类别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理科全国平均分高出省控线82.9分,较2020年提高5.7分。
文科全国平均分高出省控线46.6分,较2020年提高7.3分,生源质量再创历史新高。
7 5.合作办学情况
(1)中外合作办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德学院(以下简称“安德学院”)是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合作成立的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是西北地区首家包含本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学院自2017年5月成立以来坚持立足西部,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学校土木建筑等学科优势,积极引进南澳大学先进教学理念、优质教学资源、师资、课程以及教学方法,结合智能建造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着眼于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
目前,安德学院经过一个办学周期的积极探索,已经构建起国际化工科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展现了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科和区域优势,为中国西部高水平大学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之路提供了参考。
学院累计引进课程61门次、共建课程48门次,南澳大学授课及实习教师来访64人次、学生来访20人次;师生出访南澳大学6批次,含培训及研修教师16人次、访学学生45人次、“2+2”及“1+1+1”学生159人次。
同时学院已面向全校学生,每学年开设5门国际化通识课程,后续将继续加大对全校学生的反哺力度,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促进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学习应用,为不断拓展和加深中外合作办学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2021年6月,学院2017级196名本科毕业生中有86人获得QS排名全球前150名高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深造率逾50%,居全校之首。
5人获推免硕士研究生资格,12人被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录取。
2018级毕业研究生中已有15人签约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知名设计研究院,2人已经获得博士拟录取资格,2人获得公务员拟录取资格。
(2)留学生教育学校于2017年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本学年累计招收来华留学生共计225人,生源国共计44个国家。
目前共计13个专业学院,3个本科专业、15个硕士专业、5个博士专业,共23个专业已招收并培养来华留学。
申报并获批国家、省市各类奖学金141.12万。
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
一是深入落实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及相关文件精神,健全各类制度,通过学业预警,完善师生互评体系,改进课程体系国际兼容性和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水平等措施,持续提升培养质量。
二是为适应疫情常态化新形势,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课后帮扶小组”的方式,保证新生、老生及境内外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留学建大”系列汉语竞赛,帮助留学生适应融入校园推动学习氛围。
三是强化汉语进修生的品牌效应,突出学历生、非学历、不同层次留学生培养体系特色,服务专业发展,助力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开展“下课堂、进教室、树新风”教学质量和学风监督工作,加强留学生学风建设。
四是组织来华留
8 学生参加比赛并获多项佳绩。
在教育部留服中心“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汉语征文比赛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西安市来华留学生书画大赛、2021年陕西省“一带一路”国际学生文化艺术季演等多项比赛荣获佳绩。
建立健全留学生管理制度。
学校先后出台《“一带一路”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实施细则》《国际学生本科学籍管理规定》《汉语言国际学生学习管理办法》《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来华留学生培养方案基本要求》《来华留学生授位实施细则》《来华留学生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来华留学生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国际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国际教育学院2020年秋季学期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方案》《国际教育学院疫情期间国际学生返陕回校紧急防控工作预案》,有效保障了留学生工作高效开展。
(3)校际合作与交流2020年受疫情影响,学校暂停校际联合培养。
2021年9月,学校恢复与西北工业大学继续开展互派本科生跨校交流学习,选派10名学生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个专业(大类)交流学习,接收6名西北工业大学学生到我校建筑学专业交流学习。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31人,外聘教师296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079人。
按折合学生数36571.5计算,生师比为17.59。
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928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8.06%;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184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5.49%;45岁以下专任教师1321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8.41%。
师资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政治水平。
开展教师节庆祝表彰、新教师入职宣誓、典型展示、走访慰问等活动。
建筑学院获“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1人获“陕西省师德标兵”,10人获校师德标兵,18人被认定为“从教30年教师”,2人获践行“西迁精神”优秀代表,15人获“植物医生”优秀教师奖。
做好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师资规划。
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对高校师资规模、结构、水平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学校战略发展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师德引领为总要求,以人才强校、人才兴校为总方针,以引育并举、重在培育为总思路,以开拓创新、争创一流为总目标,科学编制学校“十四五”师资与人才队伍发展规划,为人才队伍未来发展谋篇布局。
落实改革举措,提升人才引进成效。
制订《引进教师准长聘岗位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做好政策宣讲解读,规范引才流程规则,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优化短
9 期兼职柔性引进。
通过“雁塔学者”云论坛等线上线下引才渠道,全学年引进博士师资107人。
2.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学校将教授上课率纳入本科生年度业绩考核,同时将为本科生授课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岗位聘任与考核的必要条件,要求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生通识核心课程、通识拓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前沿讲座等教学任务。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比例从2017年的86.9%提高到2021年的93.1%。
本学年,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比93.09%,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1663门,占总课程门数的67.82%。
副高级以上教师承担课程率较上学年有显著提高。
3.教师发展与培训情况 学校以“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服务教师教学发展”为目标,助力疫情常态化下教师教学服务,扎实推进教师培训平台、教学咨询平台、教学研究平台、网络资源平台建设,助力教师成长和能力水平的提升,推进完善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支持与服务。
(1)强化教师培训平台,助力教师成长发展,“孵化”一流师资一是针对新入职教师开展岗前培训及教师资格认定。
开展新入职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和考核,组织新教师参加陕西省岗前理论培训及教师资格认定,帮助新教师站上站稳讲台,成长为合格教师。
本学年完成2020年新入职66名教师的岗前培训、教学基本技能考核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启动2021年新入职62名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
二是针对全校教师实施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技能提升、信息化技术应用线上线下培训,助力教师教学发展。
本学年共举办各类专题讲座、报告、工作坊等20场,培训专任教师1540人次。
组织18名教学及管理人员参加国家行政学院师德师风网络培训班;开展处室定制,开设首届实验技术人员技能培训班,包括三个模块、十五个专题培训,培训实验技术人员41人;开展学院定制,培训教师196人。
三是有计划、有目标的选派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外出课程进修、学术交流、工程实践和国内访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学年,划拨专项经费资助学院150个外出学术交流指标;选派6名教师参加国培项目培训和课程进修;选派10名教师参加高校教学发展网络CHED2020会议、2020西北地区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盟会议、2020西北地区高校教师发展研究院会议;选派4名教师前往相关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选派7名教师赴国内知名高校访学。
(2)深化教学咨询平台,助力帮扶成长,引领教师聚焦课堂一是依托教学咨询服务专家团队,针对教师个性化需求和在教育教学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专家听课、问卷调查、教师自评等环节,形成教学咨询报告,反馈 10 服务教师,提供指导意见和建议,跟踪咨询效果。
本学年组织专家有针对性的听课共计26人次、78节次。
二是依托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团队,针对平台使用、混合教学、线上教学等方面内容,同步开通线上线下咨询服务,每周
二、五定期开展微课、课件制作等常规指导,助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三是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联合开展教师教学“多元教学有效性评估”工作。
帮助有意愿提高课堂效果和质量的教师全方位了解自己的教学状况,为教师教学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参评教师43人,按照教师自评、学生问卷、同行评议等环节实施,评估结束后,教师可获取一份针对教师和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反馈报告”。
(3)聚焦教学研究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坚持每两年一次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
经过学校层层选拔与演练指导,理学院李东波荣获2020年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参赛理科组三等奖。
在2020年11月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中,2名教师获思政课程教学标兵,1名教师获思政课程教学能手,1名教师获课程思政教学标兵。
二是组织开展了我校第四届微课教学比赛,按照“培训—帮扶—提高”的思路,组织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和技术指导,搭建微课录制环境,为参赛教师提供服务和帮助。
组织专家进行函评,本学年评选出优秀微课作品32件,其中一等奖6件,二等奖10件,优秀奖16件,优秀组织奖6个。
有效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学应用的相互融合,为探索教育技术创新打下基础。
三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特点,开展线上优秀教案、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设计进行集中推送和展示,充分发挥优秀教案的引领示范作用。
组织开展第四届教案检查及优秀教案展评工作,通过全体授课教师教案自查、组织专家全程参与学院教案推优,对参赛教师的教案进行考核、讲评及指导,通过教案函评和现场讲课两个环节评审,本学年共评出一等奖13人、二等奖22人、优秀奖22人,优秀组织奖5个。
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案的编写水平、备课方法和技巧,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效”
(4)完善网络资源平台,推动信息服务共享,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学校不断完善“教师发展综合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培训管理、在线学习、教学咨询、交流讨论及教师成长档案建立等各项服务功能,本学年通过“教师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线上线下教学相关培训47场,发布微课、教案优秀获奖作品展示8期,累计阅读量达21400余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为广大教师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4.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逐年增加本科教学投入,确保优 11 先保障、优化配置、绩效管理。
本年度学校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6577.78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为14641.08万元,本科实验经费为993.2万元,本科实习经费为679.458万元,教学经费较上一年均有所提升。
5.教学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应用情况
(1)教学用房情况学校近年来加大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227.41万m2,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共48.06万m2,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66m2。
其中,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12.82万m2,体育场馆面积1.53万m2。
教学用房很好地满足了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2)图书资料及应用情况目前学校拥有图书馆3个,总面积59638m2,阅览室座位数4890个。
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320.197万册,当年新增7.51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6.64册;拥有电子期刊66.32万册,学位论文892.24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4个,音视频29370.6小时,文献资料满足教学需求。
全年师生入馆量160.6万人次,单日最大入馆量9379人次,图书借还量11.4万册次,数据库全年访问量1060.15万人次,电子资源下载量739.62万篇次。
文献资源方面,一是依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对标8所高校,开展建筑学、土木工程等五个学科图书补订工作;二是依托王小东院士学术思想研究室学术资源,以中亚城市及建筑为着力点,重点打造“一带一路”特色文献资源库。
文化育人方面,依托资源优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精心打造文化育人阵地。
一是在两校区同步开设“百年奋斗路、扬帆再出发”红色专题书架,展出藏书1049册;二是以“互联网+”创新党建工作为切入点,引入朗读亭,探索“读、研、写、诵”为一体的沉浸式、立体式、体验式多功能红色育人阵地,让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深、走实。
新馆安装自助借还、自助打印、朗读亭等设备220台(套),完成38.9万册图书RFID加装工作,实现图书精准定位及自助借还。
完成了新馆内核心网络及交换机等设备安装工作,实现了跨校区两馆的网络连通,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完成监控系统安装调试工作,设置机位309个,可追溯时长30天。
实现全馆959台空调的集中管控及分楼层温度设置。
随着草堂校区图书馆投入使用,每日入馆读者数量迅速上升,单日入馆人数创历史新高,达9379人次。
(3)信息资源及应用情况一是柔性校园网络环境建设。
我校探索利用代理拨号和SDWAN(软件定义广域网)结合校内SDN(软件定义网络)网络架构,对接入数量已趋完备的有线无线网络进行升级和改进校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即多校区利用多运营商线路就近接入代理拨号 12 系统,以用户意愿自主选择互联网出口,同时,在各校区网络出口部署SDWAN设备来实现各校区上网行为日志、校区间SDLAN(软件定义局域网)的互通透传、SDDC(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校际互联和备份以及部分业务公有云便捷部署等重要功能。
各校区实现多互联网出口、物理连接线路与虚拟连接路由、私有云公有云资源等业务的高效率灵活调度和低成本冗余备份,实现大学办学冲破物理围墙而能够自适应地“柔性”扩展。
二是基于“数字员工”的校园信息化服务模式。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信息化服务面临着繁琐复杂的困境。
为解决以往用户需求通过电话联系、人工纸质记录、现场排队、服务效率低、解答不及时等问题,我校借助智能化、自助化手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出满足高校信息化高速发展需求的服务模式。
我校服务平台的信息问答系统升级为“数字员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在能够“看懂文字,听懂语言”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校内信息化数据,完善技术架构、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数据互动实现“做懂业务”,协助管理人员处理规则性强的日常基本工作。
三是教学模式变革与智慧课堂建设。
科学先进的顶层设计是推进智慧课堂建设,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前提。
在建设初期,采用通用的智慧课堂技术手段和平台设施,易产生与学校特有的专业性教学方式不匹配的问题。
我校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在已有50间新型师生互动多媒体教室和4间智慧教室成功建设的基础上,本学年启动公共教室“智能+”改造项目建设,计划在两年内完成275间教室的改造升级,同时建设录播教室、标准化考场,形成新型智慧化教学环境,并建立覆盖“方案制定-产品选型-课程组织-知识重构-问题反馈-方案制定”的智慧课堂建设模式。
四是全面启动新版教务管理系统,优化培养方案、教学任务、课表编排、学生选课、排考、成绩等教学运行全过程,为继续推进完全学分制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改革、教学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技术支撑。
现已完成新老系统数据迁移及一期核心功能平稳运行,与财务、课程平台、自主打印系统等数据对接,逐步实施各项教学相关业务在线办理,全面提升管理效率。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1.专业建设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个,省级名牌专业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7个,通过国家评估认证专业11个。
在2021年权威机构的排名中,我校进入前10%的专业数为14个,占参评专业总数的22%,比 13 陕西同类高校高出5-10个百分点。
学校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学校按照“稳规模、调结构、重内涵、强特色、提质量”总体思路,以服务国家 和区域战略、新兴、支柱产业发展为目标,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评估认证和新工科建设为抓手,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引领,聚焦“建筑科技”分类分层建设专业链群,建立健全学校专业优化调整的长效机制。
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以建设促优化、以调整促发展。
2021年获批新增城市设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3个专业,撤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2个专业,继续停招软件工程专业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2)持续提升一流专业内涵建设2018年至2021年,根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流专业项目实施办法》,学校按“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国家一流专业培育)、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校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校一流专业培育项目”四个层次,设置包括课程建设类、教材建设类、实践教学类、创新创业教育类、综合建设类五个项目类别,按照“人才培养过程全贯穿、教学环节全覆盖、教师全参与”的思路,组织全校各专业积极开展专业建设项目研究与实践,共设立校级一流专业项目共计1064项。
专业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按照建设目标和内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专业整体水平。
2019年,学校获批立项省级重点攻关教改项目“特色高水平地方大学‘一流专业’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和动态调控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9BG014),项目组围绕专业建设情况动态监控、达成度分析及专业建设综合评价体系等开展深入研究,并依据评价体系框架搭建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流专业建设评价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全校一流专业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为学校部署新一轮一流专业建设规划、发展指标、资金投入等提供决策依据。
2021年9月,该项目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结题验收,并获得优秀结题项目。
下一步,项目组将持续深入总结分析改进评价体系,将该成果应用于陕西省内同类高校,并力争以教育部教指委组织制定国家一流专业验收方案为契机,推广至全国。
学校入选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
2021年11月推荐环境科学等15个专业参加“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申报。
(3)加快专业评估认证学校将专业评估认证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抓手,按照“应申尽申、分步推进、优先投入、成效激励、持续改进”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地提升认证能力,提高认证实效,推动实现应评估认证专业全部完成评估认证。
(4)优化培养方案 14 学校贯彻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人才培养理念,对标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围绕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标准,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建立企业、行业专家参与的培养方案修订机制,制定(修订)符合学校实际、特色鲜明、适应时代要求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支撑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2.课程建设 我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其中线上一流课程2门、线下一流课程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3门。
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2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9门,2门课程获得陕西高校疫情期间本科在线教学典型案例。
本学年,学校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作用修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从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质量保障等方面统筹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建设任务落地落实。
在20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
一,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全过程,组织全校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每门课程挖掘至少设计5处课程思政教育融入点,将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内化到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课堂讲授、课程考核、课程评价等各方面。
同时组织讲座、培训等活动有效提升专业课程任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
2021年6月,我校4门本科教育课程、3门研究生教育课程、1门继续教育课程认定省级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认定总数位居省属高校第
二。
此外开展了“课程思政”专项在线培训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评选活动,引导教师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切实提高课程育人能力。
(2)持续加强课程建设,着力打造建大“金课”学校出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激励教师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不断创新;修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全英、双语教学课程管理办法》,自2020-2021学年起每学期开展双语、全英教学课程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反馈至各学院要求对照整改;为鼓励教师开展基于慕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组织评选“城市设计原理慕课”等13项教学案例为2021年校级慕课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案例,其中3项推荐参加省级案例评选。
同时继续加大宣传与指导,组织教师参加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等培训讲座、研讨会,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积极投身课程改革、潜心教书育人。
目前,学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186门,在线开放课程28门。
15
3.教材建设
(1)教材建设管理有序开展为全面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国家关于加强教材建设的相关精神,学校深入学习领会政策精髓,在广泛调研及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该办法强化了党对教材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了学校、二级教学单位两级教材管理机制及相应机构的职责,同时细化了教材规划与立项、教材编写与审核、教材选用、支持保障与检查监督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同时出台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精品本科教材建设工作量计算办法,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教材建设。
学校坚持党管教材的总体原则,对教材内容的意识形态、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进行严格把控,按照教育厅关于教材专项排查工作相关要求,进行了法学类、外国语言类等相关教材内容专项排查工作,形成总结报告并上报省厅。
(2)教材建设成果显著学校一贯重视优秀教材、精品教材的建设和培育工作。
按照教育厅关于优秀教材的评选工作文件,学校开展了2020年省级优秀教材奖的推荐工作,共获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二等奖2部。
在2021年全国首届优秀教材建设评选工作中,我校获全国优秀教材奖一等奖1部(主编),二等奖2部(其中主编1部、参编1部),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名。
(3)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情况良好按照教育部、教育厅对“马工程”重点教材的使用要求,学校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文件精神,把使用好马工程重点教材作为落实党对高校领导的具体措施和政治任务,切实落到实处。
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对各教学单位进行逐个走访和督查,进一步强调政治站位,确保统一认识,经过近两个学期的扎实推进,目前学校“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率已达100%。
同时学校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对“马工程”教材内容进行培训学习,确保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4.教学改革
(1)积极推进新文科、新工科建设学校主动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新目标和新任务,积极响应国家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内容,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聚焦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协同育人、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发展方向深入开展研究。
2021年学校获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同时学校召开中期检查总结会,积极推进承担的国家级、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梳理项目进展情况,督促依据立项任务深入进行研究,确保项目完成质量。
(2)继续推进现代书院制 16 积极推进现代书院制、中外合作办学、大类培养、本硕一体化等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聘请国家级教学名师白国良教授、王晓昌教授分别担任紫阁书院、南山书院名誉院长,开设名师讲堂,向书院学生讲授《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等通识课程,积极通过书院开展各类学生活动,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3)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21年根据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中长期远景目标纲要,围绕未来一个时期形成学校追赶超越“11445”发展新格局的目标和任务,拟定了《拔尖创新人才改革实施方案》,建设拔尖人才培养特区,聚集未来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需求,推进“人工智能+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促进学校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4)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劳动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了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同时梳理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组织相关学院与职能部门开展劳动教育交流研讨等,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的课程开设情况
(1)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
学校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四史”教育融入全校本科《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课程。
(2)强化教学管理,坚守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
严格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和学分,凡“马工程”重点教材相关课程,严格使用最新版“马工程”教材。
完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课堂教学纪律规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细则》等制度文件。
改进教学组织,推进主题教学实践和小班研讨。
(3)设计并实施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重点项目“走进秦岭:‘两山论’生动实践的虚拟仿真实验”,把党的创新理论课堂搬进虚拟实验空间,突出学生感性认识和获得感,充分发挥融媒体的育人作用。
6.开设课程门数及课堂教学规模 本学年,学校共开设理论课程2466门,共计6224门次,其中通识必修课2177门次,通识选修课397门次,专业课程3650门次,分别占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次的35%、6.4%和58.6%。
大力倡导小班授课,本学年,教学班人数在30人以内的课程占全校课程的32.2%,教学班人数在31-60人的课程占全校课程的30.4%,教学班人数在61-90人的课程占全校课程的18.8%,大部分课程人数控制在90人以内,占比81.4%。
与上学年基本持平。
具体见表
2。
17 表2各类课程课堂教学班规模情况 课程门次占 通识必修课门次占全通识选修课门次占全 班额 全校开设总课程门校开设通识必修课门校开设通识选修课门 次比例(%) 次比例(%) 次比例(%) 30人 32.2 36.7 21.9 3及1-以60下人 30.4 23.8 15.1 61-90人 18.8 14.5 31 90人 18.6 25 32 以上
7.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 专业课门次占全校开设专业课门次比例(%) 30.7362013.3
(1)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持续增长。
本学年,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5713.35万元。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7107.66万元,新增仪器设备值达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12.76%。
本科教学实验仪器设备19053台(套),合计总值37080.93万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的实验仪器设备693台(套),总值27910.23万元。
能很好满足本科实验教学的要求。
(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建设取得新突破。
本学年经过精心筹划建设,高温陶瓷隧道窑结构设计与窑墙热诊断虚拟仿真实验、金属露天矿安全生产智能管控虚拟仿真实验、基于客户需求的住房租购决策虚拟仿真实验、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测试虚拟仿真实验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认定为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推荐参评新一轮国家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3)实验室与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实施成效日益彰显。
依托学校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信息化平台,加大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力度,坚持问题、目标、结果导向,引导优化各类开放实验项目结构,有效调动学院、教师、学生三方参与积极性,加强分析研究与反馈,实验资源开放共享稳步推进,实施成效日益彰显。
本学年新增开放实验项目172项,预约本科实验开放项目已达620项,实验室开放平台系统中项目总数已达到3826项,参与学生12754人,累计36422人时,7000余名本科生获得相应认定学分。
开放大型仪器设备433台(套),校内外用户预约使用量达57200人次。
(4)校分析测试中心正式揭牌使用。
投资2000余万元的草堂校区分析测试中心一期正式揭牌使用。
中心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设备的先进性、学科和专业需求,涵盖了物质微结构表征、微区成分分析、制备过程物理化学变化表征等分析测试设备,今后将在服务我校学科建设、支撑研究生培养、促进师生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5)工程实训创新课程建设效果显著。
工程综合实训中心整合优化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在工程实训课程中新增木工制作、电子制作、机器装配等动手体验感强的实训课程,增加3D创新、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慧鱼机器人等具有人工智能技术前沿的创新型实训内容。
新建无人机创新坊、无人车创新坊、水下机器人创新坊、智能汽 18 车创新实训坊,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和工程综合能力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智能汽车竞赛等学科竞赛的培训教育。
面向全校开设《慧鱼机器人创新设计与实践》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不断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8.实践教学
(1)积极开展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学校依托土木建筑、环境市政、材料冶金等行业的资源优势,结合自身专业实际,开拓思路,广开渠道,实行实习-就业联动机制,积极加强与相关企事业的深度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满足培养目标需求的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
2020-2021学年学校先后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安强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福建晨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咸新区创新文旅发展有限公司、长龙体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
截止2021年8月,学校共有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273个,其中校外258个,校内15个,涵盖了校内所有专业,确保每个专业有3‒4个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
(2)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为优化规范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学校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以新教务管理系统更新为契机,在课程安排环节推动使用实践专周模块,全年共安排实践专周课程736门次。
同时,学校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针对因疫情影响不能前往企业进行现场实习的问题,学校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积极开展虚实结合、虚拟云实习等线上线下混合式实习,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本学年开展了课程设计(论文)专项检查工作,重点检查了课程设计说明书或论文、图纸及作品等成果的完成质量,以及成绩考核与评定情况,教学大纲、指导书、任务书及成果等教学资料的归档情况。
9.毕业设计(论文)
(1)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要求选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与工程实际、科学研究紧密结合。
202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来源于工程实际、科研实践等的选题占比为85.26%,“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全部为设计类。
本年度共有4455名学生参加毕业设计(论文),896名教师参与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平均每名教师指导学生4.97人。
指导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578人,占比64.51%,同时聘请了88名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
(2)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为进一步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学校坚持开展毕业设计(论文)中期 19 检查。
2021年4月,各学院均组织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5月上旬,学校组织本科教学督导组到各学院开展了集中检查。
学校督导组共抽查毕业设计(论文)352人,占毕业生总数7.86%。
检查结果显示,各学院均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在选题质量、组织安排、过程管理、强化校企合作、开展校校、校企、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等方面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体进展良好,学生如期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
为进一步端正学术风气,防止出现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学校连续三年组织各学院利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检测。
全校共有3925篇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了查重检测,其中3564篇文字复制比在30%以内,通过率为90.8%,对于复制比未达到要求者限期整改,有效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3)坚持校校、校企、校内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学校多年坚持开展校际联合毕业设计活动,促进交流合作,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建筑学院连续多年积极参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六校联盟、UC4四校联盟、西部四校联盟、四校乡村联盟、城市规划“7+1”联盟、西安三校联盟等多项国内校际联合毕业设计,今年共参与学生145人;建科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连续8年参加了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多校联合毕业设计,今年共有10名学生参与并获得优秀毕业设计,6名指导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承办并参加了由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CIID)主办,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参与的2021年“室内设计6+”校企联合毕业设计,今年已是连续第9年参加,共有8名学生参与。
多校联合毕业设计打破校际壁垒,促进交流合作,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协作精神和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4个专业连续第三年开展校内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今年在选题方向上增加了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设计方向,同时吸纳了新的教师参与,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工程认知、分析、解决、表达和交流能力,实现了多专业背景协同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构建了工程教育创新型实践模式。
(4)毕业设计成果显著在2020年度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的陕西高校土建专业优秀毕业设计作品评选工作中,学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建筑学专业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土木工程专业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我校荣获一等奖数占全省一等奖总数的66.6%。
在第七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校XQTBIM团队荣获特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20 10.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多措并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认真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资源有效整合为基础,以专业教学与双创教育融通为抓手,不断完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强化课堂教学的双创教育功能、推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促进、加强“学业导师+双创导师”队伍建设、改进双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双创教育功能,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是按照学校“十四五”规划中双创教育的目标任务,建立了双创课程、竞赛、科技训练等各项任务的工作台账,并结合学院实际,对“十四五”期间双创总体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确保各学院明确自身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分阶段、有步骤的推进双创教育内涵发展。
二是充分总结前期工作基础和经验,深入剖析深化双创教育改革中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对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思路,有效促进了双创教育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是建立起了“专业学习为基础、科研项目为纽带、学科竞赛为驱动、校企合作为平台”的实践育人体系,将双创活动所涉及到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1+1+X”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有力的推动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双创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了第一课堂“教”与“学”质量的提高。
四是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0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对我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及具体承办单位进行了动态调整,促进了竞赛活动的有效开展和组织工作的科学化管理。
五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双创课程建设质量,发挥各门课程的双创教育功能,起草了《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统筹推进双创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经过持续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通识教育—专业培养—多元发展”的专创融合育人模式稳步推进,师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
(2)师生积极性不断提高,双创教育成果丰硕一是创新创业竞赛活动蓬勃开展,成绩优异。
2020-2021学年,我校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蓬勃开展,参赛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参赛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师生参赛积极性不断提高。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每年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排名也是稳步上升。
在2021年3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0年度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中,我校位列全国第50名,较2018年提升了21名,总成绩位列陕西省属高校第一;在“2016-2020年(近五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中,我校位列 21 第107名,较2015-2019年提升了51名。
双创办与竞赛具体承办学院广泛宣传动员,精心安排部署,确保了疫情期间学生 参赛人数的稳步扩大和竞赛各项组织工作的有序推进。
同时,积极组织骨干教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有效提高了参赛学生的竞技能力和水平,为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夯实了基础。
2020-2021学年,重要赛事获奖有: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金奖3项、银奖1项、铜奖1项,金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并列第
十、陕西省高校并列第
一,并夺得全国“优胜杯”;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获得特等奖1项(陕西省唯一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4项,并在“揭榜挂帅”专项赛“高效率球形钛合金粉末制备新原理新工艺研究”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
一、二等奖位列陕西省高校第3名,省属高校第1名;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全国特等奖4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130项、三等奖216项;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第十四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获得建筑类团体一等奖、建筑BIM团体一等奖、建筑制图基础团队一等奖、机械类团体二等奖和个人全能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项;第十五届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5项、优秀奖1项,获奖数量和等级位列全国前20。
在竞赛成绩显著提升的同时,我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积极承担部分国家级、省级高水平赛事的组织工作。
2010-2021学年,管理学院承办了第七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信控学院承办了第十五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西部四赛区赛;工程训练中心承办了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陕西赛区竞赛。
赛事的有序组织和良好开展,受到了上级部门、同行院校、参与单位的一致好评,有力的扩大了我校的社会影响力。
二是科技训练体系日益完善,成效显著。
学校着力为广大学生营造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的氛围,积极构建以“国家级大创计划为龙头、省级大创计划为骨干、校级SSRT计划为基础”的科技训练体系,并会同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加大教师科研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等与大学生科技训练项目的结合力度,提升项目经费支持力度等措施,拓宽了科技训练项目的选题范围和渠道,保障了科技训练项目的持续、良好开展。
2021年,我校SSRT项目立项达到417项,较2020年增长了28.3%;获批国家级“大创计划”项目59项、省级“大创计划”项目180项。
同时,加大项目研究和成果奖励的支持力度,学生依托国家级、省级“大创计划”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专利等逐步增多,其中有1项成功入选2020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展示。
通过参与科技训练项目,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研究性学习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22 三是双创教育研究深入推进,成果突出。
围绕着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学校立足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开展了双创教育课程体系、课堂教学的双创教育功能、双创导师队伍、第一与第二课堂协同促进机制、双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获批的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项目研究结题被上级主管部门评审认定为“优秀”。
同时,学校结合实践凝练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工作总结,被省教育厅作为经验推广在官网进行了专题报道。
五、质量保障体系
1.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学校始终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把本科教学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基础、最根本工作,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在学校中长期(2021-2035年)暨“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二级单位业绩考核、年度工作要点,重点向本科人才培养、教材建设、课程思政建设、信息化建设以及专业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和投入倾斜力度,其中经费投入方面,一流专业建设每年投入经费近1000万元,专业认证每个专业投入200余万元;在政策方面,增加本科教学在教师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中的比重,设置教学科研互通互换条件,本科教学在学院年度业绩考核中占比最大等。
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出发点。
书记、校长走访调研所有学院,对学院本科教学提出要求,每年召开师生座谈会,倾听师生意见和建议。
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多次专题研究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学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创业等问题。
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制定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28个方面126项具体措施,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校领导听思政课、上思政课、联系思政课教师等制度,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制定了《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加强学校教材建设管理,提高教材建设水平。
出台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推进课程改革不断创新,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制定了《精品本科教材建设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健全学校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切实提高教材建设水平,满足本科教学和专业发展需求。
出台了《英语教学改革方案(2021版)》,深入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不断 23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专业评估认证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发挥专业评估认证的促进作用,推动专业内涵式发展。
修订《学院年度业绩考核办法》,以考核为导向,坚决破除“五唯”,巩固本科教学中心地位。
修订了《本科生校内转专业实施细则(修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更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以生为本、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不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完善督导评估制度,强化质量保障主体意识,大力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使之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
我校建立的校内自我评估体系被作为典型案例,收录于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编制、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出版发行的《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19年度)一书中。
2021年学校按照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要求,结合近年来我校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情况,修订了本科教学专项评估指标体系,其中更新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本科课堂教学工作、本科课程考核与管理工作、本科实验教学、本科实习工作、本科课程设计(论文)工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等8项评估指标,新增了学业指导、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双语全英教学课程等3项评估指标。
学校每年坚持开展“3+3+X”校内教学专项评估。
本学年开展了课堂教学、毕业设计(论文)、学业指导、课程设计(论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双语全英教学课程、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等6项专项评估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专项评估结果纳入学院年度业绩考核。
4.日常监控运行及规范教学行为情况
(1)完成了本科教学督导组换届工作。
第十一届督导组自2018年10月聘任以来,督导老师们兢兢业业、不畏严寒酷暑,经常深入课堂、实验室、自习室、设计室、考场等教学场所,为稳定教学秩序风雨无阻,为提升教师教学效果指点迷津,为疫情期间在线教学保驾护航,为教学条件保障及时反馈信息,为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建言献策,很好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督导组共听课3437门次,参加各类专项评估22项,查阅试卷2040份,毕业设计(论文)资料1929份,课程设计(论文)3600余份,实习报告3100余份,撰写工作总结107份,形成督导简报7份,圆满完成了本届督导任务,为本科教学质量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十二届本科教学督导组在第十一届的基础上继续扩大队伍,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新特征,提高督导队伍运用互联网+教育的能力,使督导工作更加贴近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际,增补了8位热 24 爱本科教学工作,学术造诣高、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效果好的退休和在职教师,共19人,平均年龄60.1岁,均为高级以上职称,教授占比68.4%,在职教师占比52.6%。
(2)大力推进学风建设。
深入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教40条”等文件精神,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夯实“突出思想政治工作、重抓日常教育管理、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夯实班级组织基础、营造良好校园文化、强化网络育人实效”六位一体学风建设体系。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学风建设工作的通知》(西建大学工〔2021〕19号)文件,从坚持落实早锻炼制度、严格落实早读早自习制度、推行课前提前10分钟进教室、坚持晚自习制度、实行学生宿舍自主熄灯制度、建立辅导员联系任课教师制度、建立学工干部巡查制度、定期召开学风建设主题班会、严格学生请销假制度等10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具体举措并积极落实。
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开设线上多个校园榜样展示专栏,有效发挥榜样引领与朋辈教育作用;加强学风氛围营造工作,创新活动形式,打造品牌活动,组织开展“最美学生笔记评选展示”等活动。
大力推进“互联网+学风”建设,学校以网站、学工在线微信平台为依托,开辟了《标兵领航》《建大er》《筑业建习营》等专题栏目,积极宣传报道学风建设好典型、好经验,积极营造氛围,提升建设质量。
举办“战疫云笔记”评选展示活动,召开“学风建设我承诺”主题班会,建设草堂校区学生公寓自习室,召开学风建设工作研讨会、推进会,举办“榜样的力量”争先创优颁奖典礼,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严肃考风考纪,严格考试组织,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入学教育、考前动员及考场标语等方式加大对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理后果的警示教育。
联合多部门集中发布考试周学生服务安排,延长两校区自习教室开放时间,公布自习教室安排、课程答疑安排及考试要求,汇总备考建议,号召学生诚信应考,自觉抵制考试违纪作弊行为。
同时持续推进全过程学业评价,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优良学风考风。
学校严格学籍审查和预警,加强学生学业规划与帮扶,强化精准督导,坚持考试违纪作弊快速通报,切实做好受到学籍处理及纪律处分学生的后续指导,确保退学及开除学籍学生平稳离校。
本学年共111名学生因考试违纪作弊及旷课受到通报及相应的纪律处分,其中开除学籍9人、留校察看79人、记过21人、严重警告2人。
5.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分析情况 学校基于各高校公开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选取了陕西省3所双一流大学和7所省属高水平大学2019-2020学年基本状态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了解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发展状态在陕西高校中所处位置、优势与不足,通过找准差距,为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发展提供有价值判断和决策依据。
通过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分析报告可以看出,学校本学年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本科专项教学经费、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25 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值、电子图书、教授讲授本科课程数占总课程数的比例等7项核心指标值较去年均有所提升,所有办学指标均满足国家办学指标要求,各种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很好保证了教学顺利开展。
6.开展专业评估认证情况 学校于2020年9月出台了《进一步推进专业评估认证的实施意见》,明确学校各项激励保障措施;10月学校制订《人才培养质量达成情况评价管理办法》,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以及课程目标等方面规范了人才培养质量达成情况评价的程序与方法,为专业开展认证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将专业认证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按照“应申尽申、分步推进、优先投入、成效激励、持续改进”的原则,制定专业认证计划,要求应申专业近三年认真按照认证要求进行专业建设,积极完成认证申请。
2021年,功能材料专业顺利通过专业认证,是全国首个通过的功能材料专业,同时4个专业已经进校考查。
截止目前学校共有11个专业通过评估认证。
六、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学习满意度 为从学生视野观察我校本科生学习与成长的质量,改进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建立了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调查机制。
从2016年开始,每年坚持开展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专项调查工作。
2021年5月,学校开展了2021年大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学生对自我学习的总体满意度为88%,对自我成长的总体满意度为81%。
通过与往年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我校大学生在校期间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稳中有升,自我成长的总体满意度一直保持在80%以上,自我学习总体满意度连续四年大幅提升。
2.本科生毕业及学位授予、转专业及辅修情况 学校严把毕业出口关,不断加强学生学业过程管理。
提前排查2021届毕业生学业完成情况,严格毕业授位审核,规范审核流程,加强结果公示,注重不能按时毕业或授位学生教育疏导和学业帮扶,确保学生学历及学位证书电子注册信息准确无误。
2021年7月应届本科毕业生4389人中,毕业4235人,授位4221人,结业4人,申请延期毕业186人。
毕业及授位人数占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比例分别为96.5%和96.2%。
其中,首批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毕业191人,授位189人。
为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发展空间,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更好的成长成才环境,学校按照“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自由选择、择优录取”的思路,修订了《本科生校内转专业实施细则(修订)》。
2021年校内转专业学生210人,其中跨学院转专业168人,学院内转专业42人。
26 本学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4个辅修专业共有辅修学生225名。
2021届毕业生84人获得辅修证书,其中78人授予第二专业学士学位(辅修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授位9人,辅修工程管理专业授位26人,辅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授位11人,辅修英语专业授位31人,辅修建筑专业延期授位1人)。
3.毕业生就业及攻读研究生情况
(1)毕业生就业情况学校紧盯充分高质量就业的总体目标,筑牢全员化就业工作体系,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就业思政”工作模式,夯实工作责任,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的重中之重。
学校秉承“精准施策,周到服务”的工作理念,坚持为学生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分类别、分层次、分学院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努力推动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学校先后为国家建设输送30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成为国家土木建筑、环境市政、材料冶金类、工程管理类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按照教育部统计标准,我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行业涉及“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制造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军队”共计20个行业。
其中,“建筑业”行业就业人数最多,为1658人,占38.58%;其次为“制造业”,就业人数为476人,占11.0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就业人数为439人,占10.21%;“教育”行业就业人数为412人,占9.59%。
我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主要涉及“国有企业”“其他企业”“三资企业”“其他事业单位”“高等教育单位”“部队”“科研设计单位”、“医疗卫生单位”“中初教育单位”“机关”“其他”等11种。
其中“国有企业”就业人数1750人,占比40.72%;“其他企业”就业人数1899人,占比44.18%;“高等教育单位”就业人数214人,占比4.98%。
(2)毕业生攻读研究生情况学校不断优化推免生选拔机制,提高推免生质量。
近年来本硕连读学生招生规模大幅增加,学校提前应对,切实加大本硕贯通培养,严格落实本硕学生导师配备,同时适时优化推免名额分配,严把推免生遴选推荐过程,不断推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确保推免生质量。
学校推荐的2021年免试研究生224人中,82人为本硕贯通培养,70人被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录取,40人曾在全国可比性竞赛项目中获奖。
针对2021届毕业生考研工作,学校分学院、分专业制定考研提升计划,根据学生 27 报考学校、专业类别做好精准分类,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考前抓学业辅导,考中抓心理疏导,考后抓面试指导,注重师生联动,强调多点发力、合力推进学生考研工作,2021届本科生升学率较2020届提高了2.4%。
2021届本科生整体升学率为26.21%。
其中,国内高校升学1029人,升学率为22.68%,有274人到清华大学等国内“双一流”大学学习;国外高校深造人数160人,升学率为3.53%,有119人进入伦敦大学等QS世界大学排名前200名的高校学习。
4.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本年度,学校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285份。
统计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表现满意度达99.92%,其中对形象及精神面貌、专业知识及能力、接收新知识及应用能力的满意度是100%,如图
1。
我校毕业生在就业岗位表现良好,赢得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
图1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
5.毕业生成就 自1956年并校以来,我校先后为国家建设输送了30余万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一代代建大人秉承“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校风和“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在平凡的岗位上,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为国家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行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城市规划专业1992级校友、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杨威就任英国皇家规划学会2021年主席,成为该学会107年历史上首位非白人主席也是国际重要规划专业学会的首位华人主席。
她是英国社会科学院中唯一一位以设计师的身份入选的院士,也是最年轻的院士之
一。
她曾被英国皇家规划学会评选为“最有影响力的女规划师”之
一,还被新加坡政府评选为“世界城市杰出年轻领导人”。
由于她的国际影响力,被聘为大英图书馆董事。
28 此外,建筑管理工程专业1986级校友赵晓燕,现任珠海横琴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荣获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建筑工程专业1994级校友毛伙南,现任中山盛兴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荣获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曾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山市十大工匠”“国家优质工程奖突出贡献者”“南粤工匠”等多个荣誉。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5级校友魏金龙,获2020年度“上海工匠”荣誉称号,他在混凝土材料研制和浇灌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
七、特色发展
1.建立多元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
多年来,学校不断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构建了更加运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是构建了多主体多视角评价模式。
学校建立了“三方听课、四维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即学生评价和学院评价为主体,教学督导和其他人员评价为补充的多主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通过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切身感受,了解教师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促使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学院评价了解本学院教学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交流教学方法,指导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工作。
通过教学督导组的评价加强对课堂教学状态的监督和引导,了解教师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指导教师端正教学态度、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通过其他人员评价了解教学实际情况,监控教学过程,及时发现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教学保障条件,改进管理方式,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
二是形成科学合理多元的评价结果。
在教师课程综合评价结果中,学生评价占70%,学院评价占30%。
为保证学生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学生评价成绩计算时去掉前后各5%的成绩,课程重修学生不参与评价;任课教师可提出取消无故缺课累计学时超过该门课程学时数1/3及以上学生的评价成绩;授课小于8学时的教师可自愿申请评教结果是否统计。
二是建立了分课程多维度评价及结果分级查询模式。
针对不同类课程建立了一般类课程、艺术类课程、体育术类课程的分类评测体系,从师德师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对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和综合分析。
在制定指标体系时,突出学科特点,考虑课程性质的差异同时在各种类别的课程中寻求普适性,注重学习成果为导向(OBE)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把评价教师教的效果转化为评价学生学的收获。
建立了学校、学院和教师分级查询档案,为教师个人改进教学、教师教学发展部门教学培训和帮扶提供第一手资料。
29 三是形成了激励与约束结合的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机制。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绩效分配、岗位聘任、职称晋升、各类评优评奖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形成了“评价-反馈-整改”的良性互动机制。
在职称评审工作中,学校坚持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将双50%(课堂教学综合评价结果位于该学院前50%的次数不低于总评教次数的50%)作为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不满足条件的不予上会,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约束,引导广大教师关注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于2010年开展“优秀主讲教师”评选活动,每年评选60名“优秀主讲教师”。
2.持续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教学活动质量不断提高 基层教学组织是立德树人、落实教学任务、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开展教研活动、推进教学改革的基本教学单位,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为此学校2017年制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基层教学组织工作条例》,明确了基层教学组织的工作任务,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并划拨专项经费资助各学院开展基层教学组织活动,从制度和经费方面为其开展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持。
为进一步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学积极性,学校2018年颁布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先进基层教学组织评选办法》,并于2019年开展了首届先进基层教学组织评选工作,经过各学院推荐、资料核实、现场答辩、专家评审、结果公示,最终评选出10个基层教学组织为首届先进基层教学组织并进行了表彰。
在2020年疫情防控在线教学期间,先进基层教学组织不忘初心,珍惜荣誉,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典型做法,通过校报、官微等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切实发挥了先进基层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
2021年学校紧跟高等教育新形势和新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形式,鼓励跨校、跨学院、跨学科交叉设立虚拟教研室。
学校依托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课程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宁夏大学等18所高校以及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等多家企业于2021年试点建设5个首批校级虚拟教研室,其中建筑结构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和西北环境工程虚拟教研室等2个获批省级虚拟教研室。
近年来,学校和学院通过多措施多途径不断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副校长黄廷林和教务处人员随机走访观摩教学法活动30余次,教学法活动次数和质量较以往有了明显增加和提升,平均每个基层教学组织开展活动次数由2017年的14次增加到2020年的17.6次;活动内容和形式由原来单一的传达学校文件精神扩展为示范教学、集中备课、教学方式研讨等。
逐步实现了由制度约束到行为自觉、由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由形式到位到内涵建设的转变。
下一步,学校将不断激励基层教学组织潜心教书育人,按照“以本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入落实“四个回归”,积极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 30 新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健全管理制度,使得基层教学组织活动更加制度化、常态化、典型化、多样化、特色化,形成良好的教学文化氛围,在落实教学任务、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开展教研活动、推进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保障。
3.积极搭建平台,提升实践育人效果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投身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勇做时代新人,近年来,学校坚持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近五年,项目化组建社会实践团队2500余支,参与学生25000余名,其中脱贫攻坚专项团队300余支。
学校5次获全国“优秀单位”“优秀组织”,4支团队获全国“优秀团队”“全国百强团队”等。
学校鼓励社会实践与“粉体杯”“挑战杯”比赛、教师科研项目、社会经济发展、学科专业、社会公益项目、青马工程等工作相结合;鼓励实践团队跨学院、学科、专业、年级联合组队,以实践为平台,搭建起同学、师生、学校和社会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一是凝聚各方共识,形成育人合力。
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社会实践工作机制顺畅,多部门协同育人。
抓顶层设计,学校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本科生所修社会实践不得少于2个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研究生必须参加2-3周的社会实践。
从制度上保障社会实践的开展。
加强外部支持,经费由学校拨款、企事业单位赞助、学生自筹三部分组成。
组织建设完善,各团队建立临时团支部和临时党小组,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发挥团员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布局全面,强化过程管理,提升实践效果。
从动员、培训、立项、组织建设、实践实施、项目验收、成果展示与转化,全过程指导与管理。
二是紧扣活动主题,规范实践立项。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载体。
学校成立以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在准确把握上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紧扣实践主题,明确活动思路,全方位、多角度、创造性地规划活动方案。
组织申报、公开答辩评审,最终确定校级特别支持团队和校级重点团队,并予以经费支持。
同时,提高结题标准,规范实践过程,加强实践队伍过程管理,以便形成实效。
三是发挥专业优势,紧跟时代特色。
社会实践的参与者应该与人民同在、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
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专业优势,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发挥专业优势,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进行农房抗震加固,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学校注重将实践与日常思政教育相结合,与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实践环节相 31 结合,积极鼓励学生跨年级、专业、学院组队。
结合专业特色,学校每年从国情观察、乡村振兴、党史学习、助力全运、生态环保、创新创业实践等不同类别招募实践团队。
四是加强媒体宣传,弘扬时代旋律。
学校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丰富实践方式、挖掘实践典型、加强媒体宣传,将活动中感人故事、实践成果、心得体会等向学生进行广泛宣传。
在校团委网站等媒体平台开辟社会实践专栏,规模化集中报道,形成良好反响。
将各社会实践团队宣传报道质量规模进行量化纳入评优体系。
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光明网、中国青年网(报)等各类新闻媒体累计报道3600余次,发布微信、微博500余条,阅读量累计30万余人次。
五是做好项目联动,促进成果转化。
学校积极促进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成果转化,推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与创新创业联动,突出专业特色,积极引导学生长期可持续开展实践项目,多种途径建立实践活动长效机制。
创新实践形式,丰富实践内容,形成实践成果,并结合学校双创工作,利用学科优势组织相关专业教师重点指导,将社会实践项目成果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创业计划大赛和互联网+等赛事进行转化。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差距。
在学生水平、教师能力与一流大学存在差距的情况下,就必须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特色,在人才培养体系上下功夫,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培养一流本科人才。
2.学科专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
虽然我校的学科专业链条比较完整,但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发展不平衡,高峰少、高原小,洼地多,新的增长点偏少,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还不够深入,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校学科专业的契合度不够高。
3.人才队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高水平领军人才分布的学科专业领域较为集中,青年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机制还不够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成效还不够明显。
32 附件: 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
1.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69.48%
2.教师数量及结构 专任教师 外聘教师 项目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总计 1931 296 教授/正高级 294 15.23 142 47.97 副教授/副高级 634 职称结构 讲师/中级 843 32.83 125 43.66 23 42.23
7.77 助教/初级 160 8.28
6 2.03 博士最高学位结 硕士构 学士 1053 54.53 91 791 40.96 109 87 4.51 96 30.7436.8332.43 35岁及以下 488 25.27 17 5.74 36-45岁 833 年龄结构 46-55岁 470 43.14 81 24.34 108 27.3636.49 56岁及以上 140 7.25 90 30.41
3.本科专业设置情况:见正文部分
4.生师比:17.595.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1.526.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7107.667.生均纸质图书(册):87.558.电子图书(万册):161.02;电子期刊(万册):66.329.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16.66;生均实验室面积(平方米):2.8210.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6577.7811.本科专项教学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立项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总额)(万元):14641.0812.生均本科实验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用于实验教学运行、维护经费生均值)(元):495.5813.生均本科实习经费(自然年度内用于本科培养方案内的实习环节支出经费生均值)(元):339.0414.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含网络课程):246615.实践教学学分、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 33 学科哲学 必修课学分比例(%) - 选修课学分比例(%) - 实践教学学分比例 (%) - 学科理学 必修课学分比例 (%) 80.06 选修课学分比例
一、学校简介.........................................................................................................................1
二、学校教学工作基本情况.................................................................................................3
1.
3.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74.本科生源质量情况.....................................................................................................7
5.合作办学情况.............................................................................................................8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9
1.师资队伍建设情况.....................................................................................................9
2.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103.教师发展与培训情况...............................................................................................10
4.教学经费投入情况...................................................................................................11
5.教学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应用情况...................................................12四、教学建设与改革...........................................................................................................13
1.专业建设...................................................................................................................13
2.课程建设...................................................................................................................15
3.教材建设...................................................................................................................16
4.教学改革...................................................................................................................16
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的课程开设情况...............................176.开设课程门数及课堂教学规模...............................................................................17
7.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17
8.实践教学...................................................................................................................18
9毕业设计(论文)....................................................................................................19
10.学生创新创业教育.................................................................................................21
五、质量保障体系...............................................................................................................23
1.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23
2.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情况...........................................................................................23
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24
4.
日常监控运行及规范教学行为情况.......................................................................24
5.
6.开展专业评估认证情况...........................................................................................26
六、学生学习效果...............................................................................................................26
1.学生学习满意度.......................................................................................................26
2.本科生毕业及学位授予、转专业及辅修情况.......................................................263.毕业生就业情况及攻读研究生情况.......................................................................264.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28
5.毕业生成就...............................................................................................................28
七、特色发展.......................................................................................................................29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学校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现有雁塔、草堂两个校区和一个科教产业园区。
雁塔校区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古城墙;草堂校区坐落于高新区草堂寺景区草寺东路,毗邻千年名刹草堂寺;华清科教产业园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东开发区幸福林带南段,东依景色怡人的浐灞生态园;两校区和产业园区总占地4300余亩。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天津北洋西学学堂,1956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市政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环境类系(科),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是新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本科学制的建筑类高等学府,我国著名的土木、建筑“老八校”之
一,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
1959年和1963年,学校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
现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陕西省、教育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
经过并校65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一所以土木建筑、环境市政、材料冶金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工、管、艺、理、文、法、哲、经、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被国际建筑师协会(UIA)授予"建筑教育特别贡献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学校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学校是1981年国务院首批获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
学校拥有原国家重点学科3个(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兼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具有17种类别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博士点涉及工学、管理学2个学科门类,硕士点涉及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法学、哲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
在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5个学科为B+(全国前20%);材料科学与工程为B(全国前30%);管理科学与工程为B-(全国前40%);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现有20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其中,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环境设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1 文化产业管理、冶金工程、交通运输、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工商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功能材料11个专业相继通过国家专业评估认证。
学校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成果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1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6个,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甲级资质设计研究院3个。
与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共建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陕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各1个。
陕西省依托学校成立了“陕西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和人居环境研究院”“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陕西省房地产研究中心”“陕西省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学校现有在校各类学生总数40823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0041人,研究生9720人,留学生230人,继续教育学院在册学生10832人。
学校拥有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南非科学院院士1名,校友院士8名;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师德标兵1名,全国模范教师3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万人计划”入选者6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名,目前在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1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名。
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获准团队1个,“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新一届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3人,其中副主任委员4人;国家评估认证委员会委员7人,其中主任委员1人;陕西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4人,其中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5人;陕西省教学名师30名,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名,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1名,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名,陕西省“特支计划”专家11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名。
省级教学团队29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1个,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3个。
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
累计
2 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0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在国家重大教育教学改革中,学校先后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平台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院校”;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入选教育部首届“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屡创佳绩。
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1项;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金奖3项,摘得全国“优胜杯”;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3项;在第27届国际建协UIA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全球最高奖;此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大学生先进成图、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金相技能大赛、三维数字化大赛等多项竞赛中屡获最高奖项。
学校在2020年度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50位。
并校65年来,学校扎根祖国西部,铸就了“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凝练了“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树立了“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优良校风。
先后为国家建设输送了30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成为国家土木建筑、环境市政及材料冶金类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持“学术立校、自强报国”的办学理念,坚持“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求真务实、苦练内功”的基本思路,大力实施“学术水平提升计划”,推行“强基础、强链群、强引擎、强团队”的“四强发展战略”,推进“智能+、绿色+、健康+、国际+”的“四+”转型路径,狠抓“文化铸魂、人才跃升、质量保障、科技攀登、民生幸福”的五大攻坚工程,形成学校追赶超越“11445”发展新格局。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定位 学校发展目标: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陕西,服务西部,面向全国,拓展国际。
2.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现有66个本科专业(见表1),跨8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41个、管理学8个、艺术学9个、理学2个、文学3个、法学1个、经济学1个、教育学1个。
2021
3 年,学校获批新增城市设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3个专业,撤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2个专业,继续停招软件工程专业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学校还开设了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法学等4个辅修专业。
序号123456
4 专业名称建筑学 土木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 用工程工程管理环境工程 表1本科专业设置情况表 招生时间 学科修业授予学位 门类年限 备注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1956年工学五年建筑学学士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 5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 1956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 4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 1956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 4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 1956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 4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 1956年管理学四年管理学学士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 5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 1977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 2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 序号 专业名称
7 城乡规划
8 环境设计 9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成型及10控制工程 11 风景园林 1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13文化产业管理 14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15 交通运输 16 冶金工程 1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8 工商管理 19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20自动化 信息管理与21信息系统 招生时间 1986年 1996年 2002年 2000年2008年2008年2010年2016年1956年 1958年 1986年1992年2015年1960年2000年 学科门类工学 艺术学 工学 工学工学工学管理学工学工学 工学 工学管理学 工学工学管理学 修业授予学位 年限 备注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 五年工学学士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 4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四年艺术学学士 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省级名牌专业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 四年工学学士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省级名牌专业 2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四年工学学士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五年工学学士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四年工学学士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四年管理学学士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四年工学学士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四年工学学士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四年工学学士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 2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四年工学学士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 四年管理学学士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五年工学学士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四年工学学士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 四年工学学士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
5 序号22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 招生时间 2000年 学科门类 工学 修业授予学位 年限四年理学学士 23 雕塑 2002年艺术学四年艺术学学士 资源循环科学24与工程2010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25 采矿工程 1958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26 自动化 1972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27 应用化学 2001年理学四年理学学士 28数学与应用数学2004年理学四年理学学士 备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9视觉传达设计2013年艺术学四年艺术学学士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30 交通工程 1956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省级特色专业 31 会计学 1995年管理学四年管理学学士 社会体育指导32与管理2002年教育学四年教育学学士 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33金属材料工程1958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省级名牌专业 34 353637383940414243 44 45464748495051526 功能材料 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 通信工程英语 化学工程与工艺工业设计 公共事业管理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摄影 工程力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艺术与科技戏剧影视文学 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2010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1960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1986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1996年经济学四年经济学学士 1996年1997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 法学工学文学工学工学管理学 四年法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四年文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四年管理学学士 2000年工学四年工学学士 2000年2001年2003年2008年2010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艺术学工学文学文学 艺术学艺术学 工学工学 四年艺术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四年文学学士四年文学学士四年艺术学学士四年艺术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 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 序号 专业名称 53广播电视编导 54 产品设计 55 绘画 56 车辆工程 57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58纳米材料与技术 59 人工智能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60技术 61 城市管理 62 城市设计 光电信息科学与63技术 64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无机非金属材料65工程 66 软件工程 招生时间2012年2013年2013年2015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2020年 2020年2021年 2021年 2021年 1956年 2012年 学科门类艺术学艺术学艺术学工学工学工学工学 工学 管理学工学 工学 管理学 工学 工学 修业授予学位 年限四年艺术学学士四年艺术学学士四年艺术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四年工学学士 四年理学学士 四年管理学四年工学 四年工学 四年管理学 四年工学学士 四年工学学士 备注 停招停招
3.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数40823人,其中本科生20041人,研究生8573人,留学生230人,本科生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69.48%。
4.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学校2021年共有64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计划招生5060人,实际录取5060人(陕西省3230人、省外1830人),其中普通类4154人(含本硕分流培养165人、卓越班396人)、艺术类421人、体育类60人、贫困专项373人、内高班27人、南疆定向6人、南疆单列1人、高水平运动队18人。
录取考生中省外考生人数为1830人,占招生规模的36.2%。
新生中年龄最大者31岁,年龄最小者15岁,男生比例约58.6%,城镇考生比例约48.7%,少数民族学生185人。
2021年本科生实际报到人数为4959人,报到率98.0%。
2021年,学校继续推进专业大类招生,截至目前学校大类招生专业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资源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等6个学院,22个专业按7个专业类招生。
第一志愿报考率99%,整体专业志愿满足率92%。
学校各招生类别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理科全国平均分高出省控线82.9分,较2020年提高5.7分。
文科全国平均分高出省控线46.6分,较2020年提高7.3分,生源质量再创历史新高。
7 5.合作办学情况
(1)中外合作办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德学院(以下简称“安德学院”)是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合作成立的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是西北地区首家包含本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学院自2017年5月成立以来坚持立足西部,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学校土木建筑等学科优势,积极引进南澳大学先进教学理念、优质教学资源、师资、课程以及教学方法,结合智能建造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着眼于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
目前,安德学院经过一个办学周期的积极探索,已经构建起国际化工科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展现了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科和区域优势,为中国西部高水平大学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之路提供了参考。
学院累计引进课程61门次、共建课程48门次,南澳大学授课及实习教师来访64人次、学生来访20人次;师生出访南澳大学6批次,含培训及研修教师16人次、访学学生45人次、“2+2”及“1+1+1”学生159人次。
同时学院已面向全校学生,每学年开设5门国际化通识课程,后续将继续加大对全校学生的反哺力度,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促进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学习应用,为不断拓展和加深中外合作办学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2021年6月,学院2017级196名本科毕业生中有86人获得QS排名全球前150名高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深造率逾50%,居全校之首。
5人获推免硕士研究生资格,12人被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录取。
2018级毕业研究生中已有15人签约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知名设计研究院,2人已经获得博士拟录取资格,2人获得公务员拟录取资格。
(2)留学生教育学校于2017年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本学年累计招收来华留学生共计225人,生源国共计44个国家。
目前共计13个专业学院,3个本科专业、15个硕士专业、5个博士专业,共23个专业已招收并培养来华留学。
申报并获批国家、省市各类奖学金141.12万。
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
一是深入落实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及相关文件精神,健全各类制度,通过学业预警,完善师生互评体系,改进课程体系国际兼容性和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水平等措施,持续提升培养质量。
二是为适应疫情常态化新形势,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课后帮扶小组”的方式,保证新生、老生及境内外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留学建大”系列汉语竞赛,帮助留学生适应融入校园推动学习氛围。
三是强化汉语进修生的品牌效应,突出学历生、非学历、不同层次留学生培养体系特色,服务专业发展,助力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开展“下课堂、进教室、树新风”教学质量和学风监督工作,加强留学生学风建设。
四是组织来华留
8 学生参加比赛并获多项佳绩。
在教育部留服中心“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汉语征文比赛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西安市来华留学生书画大赛、2021年陕西省“一带一路”国际学生文化艺术季演等多项比赛荣获佳绩。
建立健全留学生管理制度。
学校先后出台《“一带一路”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实施细则》《国际学生本科学籍管理规定》《汉语言国际学生学习管理办法》《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来华留学生培养方案基本要求》《来华留学生授位实施细则》《来华留学生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来华留学生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国际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国际教育学院2020年秋季学期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方案》《国际教育学院疫情期间国际学生返陕回校紧急防控工作预案》,有效保障了留学生工作高效开展。
(3)校际合作与交流2020年受疫情影响,学校暂停校际联合培养。
2021年9月,学校恢复与西北工业大学继续开展互派本科生跨校交流学习,选派10名学生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个专业(大类)交流学习,接收6名西北工业大学学生到我校建筑学专业交流学习。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31人,外聘教师296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079人。
按折合学生数36571.5计算,生师比为17.59。
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928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8.06%;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184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5.49%;45岁以下专任教师1321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8.41%。
师资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政治水平。
开展教师节庆祝表彰、新教师入职宣誓、典型展示、走访慰问等活动。
建筑学院获“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1人获“陕西省师德标兵”,10人获校师德标兵,18人被认定为“从教30年教师”,2人获践行“西迁精神”优秀代表,15人获“植物医生”优秀教师奖。
做好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师资规划。
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对高校师资规模、结构、水平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学校战略发展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师德引领为总要求,以人才强校、人才兴校为总方针,以引育并举、重在培育为总思路,以开拓创新、争创一流为总目标,科学编制学校“十四五”师资与人才队伍发展规划,为人才队伍未来发展谋篇布局。
落实改革举措,提升人才引进成效。
制订《引进教师准长聘岗位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做好政策宣讲解读,规范引才流程规则,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优化短
9 期兼职柔性引进。
通过“雁塔学者”云论坛等线上线下引才渠道,全学年引进博士师资107人。
2.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学校将教授上课率纳入本科生年度业绩考核,同时将为本科生授课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岗位聘任与考核的必要条件,要求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生通识核心课程、通识拓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前沿讲座等教学任务。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比例从2017年的86.9%提高到2021年的93.1%。
本学年,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比93.09%,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1663门,占总课程门数的67.82%。
副高级以上教师承担课程率较上学年有显著提高。
3.教师发展与培训情况 学校以“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服务教师教学发展”为目标,助力疫情常态化下教师教学服务,扎实推进教师培训平台、教学咨询平台、教学研究平台、网络资源平台建设,助力教师成长和能力水平的提升,推进完善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支持与服务。
(1)强化教师培训平台,助力教师成长发展,“孵化”一流师资一是针对新入职教师开展岗前培训及教师资格认定。
开展新入职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和考核,组织新教师参加陕西省岗前理论培训及教师资格认定,帮助新教师站上站稳讲台,成长为合格教师。
本学年完成2020年新入职66名教师的岗前培训、教学基本技能考核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启动2021年新入职62名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
二是针对全校教师实施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技能提升、信息化技术应用线上线下培训,助力教师教学发展。
本学年共举办各类专题讲座、报告、工作坊等20场,培训专任教师1540人次。
组织18名教学及管理人员参加国家行政学院师德师风网络培训班;开展处室定制,开设首届实验技术人员技能培训班,包括三个模块、十五个专题培训,培训实验技术人员41人;开展学院定制,培训教师196人。
三是有计划、有目标的选派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外出课程进修、学术交流、工程实践和国内访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学年,划拨专项经费资助学院150个外出学术交流指标;选派6名教师参加国培项目培训和课程进修;选派10名教师参加高校教学发展网络CHED2020会议、2020西北地区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盟会议、2020西北地区高校教师发展研究院会议;选派4名教师前往相关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选派7名教师赴国内知名高校访学。
(2)深化教学咨询平台,助力帮扶成长,引领教师聚焦课堂一是依托教学咨询服务专家团队,针对教师个性化需求和在教育教学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专家听课、问卷调查、教师自评等环节,形成教学咨询报告,反馈 10 服务教师,提供指导意见和建议,跟踪咨询效果。
本学年组织专家有针对性的听课共计26人次、78节次。
二是依托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团队,针对平台使用、混合教学、线上教学等方面内容,同步开通线上线下咨询服务,每周
二、五定期开展微课、课件制作等常规指导,助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三是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联合开展教师教学“多元教学有效性评估”工作。
帮助有意愿提高课堂效果和质量的教师全方位了解自己的教学状况,为教师教学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参评教师43人,按照教师自评、学生问卷、同行评议等环节实施,评估结束后,教师可获取一份针对教师和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反馈报告”。
(3)聚焦教学研究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坚持每两年一次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
经过学校层层选拔与演练指导,理学院李东波荣获2020年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参赛理科组三等奖。
在2020年11月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中,2名教师获思政课程教学标兵,1名教师获思政课程教学能手,1名教师获课程思政教学标兵。
二是组织开展了我校第四届微课教学比赛,按照“培训—帮扶—提高”的思路,组织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和技术指导,搭建微课录制环境,为参赛教师提供服务和帮助。
组织专家进行函评,本学年评选出优秀微课作品32件,其中一等奖6件,二等奖10件,优秀奖16件,优秀组织奖6个。
有效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学应用的相互融合,为探索教育技术创新打下基础。
三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特点,开展线上优秀教案、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设计进行集中推送和展示,充分发挥优秀教案的引领示范作用。
组织开展第四届教案检查及优秀教案展评工作,通过全体授课教师教案自查、组织专家全程参与学院教案推优,对参赛教师的教案进行考核、讲评及指导,通过教案函评和现场讲课两个环节评审,本学年共评出一等奖13人、二等奖22人、优秀奖22人,优秀组织奖5个。
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案的编写水平、备课方法和技巧,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效”
(4)完善网络资源平台,推动信息服务共享,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学校不断完善“教师发展综合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培训管理、在线学习、教学咨询、交流讨论及教师成长档案建立等各项服务功能,本学年通过“教师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线上线下教学相关培训47场,发布微课、教案优秀获奖作品展示8期,累计阅读量达21400余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为广大教师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4.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逐年增加本科教学投入,确保优 11 先保障、优化配置、绩效管理。
本年度学校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6577.78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为14641.08万元,本科实验经费为993.2万元,本科实习经费为679.458万元,教学经费较上一年均有所提升。
5.教学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应用情况
(1)教学用房情况学校近年来加大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227.41万m2,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共48.06万m2,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66m2。
其中,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12.82万m2,体育场馆面积1.53万m2。
教学用房很好地满足了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2)图书资料及应用情况目前学校拥有图书馆3个,总面积59638m2,阅览室座位数4890个。
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320.197万册,当年新增7.51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6.64册;拥有电子期刊66.32万册,学位论文892.24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4个,音视频29370.6小时,文献资料满足教学需求。
全年师生入馆量160.6万人次,单日最大入馆量9379人次,图书借还量11.4万册次,数据库全年访问量1060.15万人次,电子资源下载量739.62万篇次。
文献资源方面,一是依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对标8所高校,开展建筑学、土木工程等五个学科图书补订工作;二是依托王小东院士学术思想研究室学术资源,以中亚城市及建筑为着力点,重点打造“一带一路”特色文献资源库。
文化育人方面,依托资源优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精心打造文化育人阵地。
一是在两校区同步开设“百年奋斗路、扬帆再出发”红色专题书架,展出藏书1049册;二是以“互联网+”创新党建工作为切入点,引入朗读亭,探索“读、研、写、诵”为一体的沉浸式、立体式、体验式多功能红色育人阵地,让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深、走实。
新馆安装自助借还、自助打印、朗读亭等设备220台(套),完成38.9万册图书RFID加装工作,实现图书精准定位及自助借还。
完成了新馆内核心网络及交换机等设备安装工作,实现了跨校区两馆的网络连通,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完成监控系统安装调试工作,设置机位309个,可追溯时长30天。
实现全馆959台空调的集中管控及分楼层温度设置。
随着草堂校区图书馆投入使用,每日入馆读者数量迅速上升,单日入馆人数创历史新高,达9379人次。
(3)信息资源及应用情况一是柔性校园网络环境建设。
我校探索利用代理拨号和SDWAN(软件定义广域网)结合校内SDN(软件定义网络)网络架构,对接入数量已趋完备的有线无线网络进行升级和改进校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即多校区利用多运营商线路就近接入代理拨号 12 系统,以用户意愿自主选择互联网出口,同时,在各校区网络出口部署SDWAN设备来实现各校区上网行为日志、校区间SDLAN(软件定义局域网)的互通透传、SDDC(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校际互联和备份以及部分业务公有云便捷部署等重要功能。
各校区实现多互联网出口、物理连接线路与虚拟连接路由、私有云公有云资源等业务的高效率灵活调度和低成本冗余备份,实现大学办学冲破物理围墙而能够自适应地“柔性”扩展。
二是基于“数字员工”的校园信息化服务模式。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信息化服务面临着繁琐复杂的困境。
为解决以往用户需求通过电话联系、人工纸质记录、现场排队、服务效率低、解答不及时等问题,我校借助智能化、自助化手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出满足高校信息化高速发展需求的服务模式。
我校服务平台的信息问答系统升级为“数字员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在能够“看懂文字,听懂语言”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校内信息化数据,完善技术架构、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数据互动实现“做懂业务”,协助管理人员处理规则性强的日常基本工作。
三是教学模式变革与智慧课堂建设。
科学先进的顶层设计是推进智慧课堂建设,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前提。
在建设初期,采用通用的智慧课堂技术手段和平台设施,易产生与学校特有的专业性教学方式不匹配的问题。
我校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在已有50间新型师生互动多媒体教室和4间智慧教室成功建设的基础上,本学年启动公共教室“智能+”改造项目建设,计划在两年内完成275间教室的改造升级,同时建设录播教室、标准化考场,形成新型智慧化教学环境,并建立覆盖“方案制定-产品选型-课程组织-知识重构-问题反馈-方案制定”的智慧课堂建设模式。
四是全面启动新版教务管理系统,优化培养方案、教学任务、课表编排、学生选课、排考、成绩等教学运行全过程,为继续推进完全学分制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改革、教学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技术支撑。
现已完成新老系统数据迁移及一期核心功能平稳运行,与财务、课程平台、自主打印系统等数据对接,逐步实施各项教学相关业务在线办理,全面提升管理效率。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1.专业建设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个,省级名牌专业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7个,通过国家评估认证专业11个。
在2021年权威机构的排名中,我校进入前10%的专业数为14个,占参评专业总数的22%,比 13 陕西同类高校高出5-10个百分点。
学校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学校按照“稳规模、调结构、重内涵、强特色、提质量”总体思路,以服务国家 和区域战略、新兴、支柱产业发展为目标,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评估认证和新工科建设为抓手,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引领,聚焦“建筑科技”分类分层建设专业链群,建立健全学校专业优化调整的长效机制。
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以建设促优化、以调整促发展。
2021年获批新增城市设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3个专业,撤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2个专业,继续停招软件工程专业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2)持续提升一流专业内涵建设2018年至2021年,根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流专业项目实施办法》,学校按“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国家一流专业培育)、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校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校一流专业培育项目”四个层次,设置包括课程建设类、教材建设类、实践教学类、创新创业教育类、综合建设类五个项目类别,按照“人才培养过程全贯穿、教学环节全覆盖、教师全参与”的思路,组织全校各专业积极开展专业建设项目研究与实践,共设立校级一流专业项目共计1064项。
专业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按照建设目标和内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专业整体水平。
2019年,学校获批立项省级重点攻关教改项目“特色高水平地方大学‘一流专业’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和动态调控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9BG014),项目组围绕专业建设情况动态监控、达成度分析及专业建设综合评价体系等开展深入研究,并依据评价体系框架搭建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流专业建设评价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全校一流专业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为学校部署新一轮一流专业建设规划、发展指标、资金投入等提供决策依据。
2021年9月,该项目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结题验收,并获得优秀结题项目。
下一步,项目组将持续深入总结分析改进评价体系,将该成果应用于陕西省内同类高校,并力争以教育部教指委组织制定国家一流专业验收方案为契机,推广至全国。
学校入选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
2021年11月推荐环境科学等15个专业参加“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申报。
(3)加快专业评估认证学校将专业评估认证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抓手,按照“应申尽申、分步推进、优先投入、成效激励、持续改进”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地提升认证能力,提高认证实效,推动实现应评估认证专业全部完成评估认证。
(4)优化培养方案 14 学校贯彻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人才培养理念,对标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围绕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标准,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建立企业、行业专家参与的培养方案修订机制,制定(修订)符合学校实际、特色鲜明、适应时代要求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支撑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2.课程建设 我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其中线上一流课程2门、线下一流课程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3门。
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2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9门,2门课程获得陕西高校疫情期间本科在线教学典型案例。
本学年,学校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作用修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从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质量保障等方面统筹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建设任务落地落实。
在20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
一,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全过程,组织全校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每门课程挖掘至少设计5处课程思政教育融入点,将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内化到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课堂讲授、课程考核、课程评价等各方面。
同时组织讲座、培训等活动有效提升专业课程任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
2021年6月,我校4门本科教育课程、3门研究生教育课程、1门继续教育课程认定省级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认定总数位居省属高校第
二。
此外开展了“课程思政”专项在线培训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评选活动,引导教师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切实提高课程育人能力。
(2)持续加强课程建设,着力打造建大“金课”学校出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激励教师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不断创新;修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全英、双语教学课程管理办法》,自2020-2021学年起每学期开展双语、全英教学课程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反馈至各学院要求对照整改;为鼓励教师开展基于慕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组织评选“城市设计原理慕课”等13项教学案例为2021年校级慕课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案例,其中3项推荐参加省级案例评选。
同时继续加大宣传与指导,组织教师参加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等培训讲座、研讨会,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积极投身课程改革、潜心教书育人。
目前,学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186门,在线开放课程28门。
15
3.教材建设
(1)教材建设管理有序开展为全面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国家关于加强教材建设的相关精神,学校深入学习领会政策精髓,在广泛调研及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该办法强化了党对教材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了学校、二级教学单位两级教材管理机制及相应机构的职责,同时细化了教材规划与立项、教材编写与审核、教材选用、支持保障与检查监督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同时出台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精品本科教材建设工作量计算办法,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教材建设。
学校坚持党管教材的总体原则,对教材内容的意识形态、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进行严格把控,按照教育厅关于教材专项排查工作相关要求,进行了法学类、外国语言类等相关教材内容专项排查工作,形成总结报告并上报省厅。
(2)教材建设成果显著学校一贯重视优秀教材、精品教材的建设和培育工作。
按照教育厅关于优秀教材的评选工作文件,学校开展了2020年省级优秀教材奖的推荐工作,共获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二等奖2部。
在2021年全国首届优秀教材建设评选工作中,我校获全国优秀教材奖一等奖1部(主编),二等奖2部(其中主编1部、参编1部),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名。
(3)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情况良好按照教育部、教育厅对“马工程”重点教材的使用要求,学校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文件精神,把使用好马工程重点教材作为落实党对高校领导的具体措施和政治任务,切实落到实处。
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对各教学单位进行逐个走访和督查,进一步强调政治站位,确保统一认识,经过近两个学期的扎实推进,目前学校“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率已达100%。
同时学校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对“马工程”教材内容进行培训学习,确保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4.教学改革
(1)积极推进新文科、新工科建设学校主动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新目标和新任务,积极响应国家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内容,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聚焦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协同育人、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发展方向深入开展研究。
2021年学校获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同时学校召开中期检查总结会,积极推进承担的国家级、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梳理项目进展情况,督促依据立项任务深入进行研究,确保项目完成质量。
(2)继续推进现代书院制 16 积极推进现代书院制、中外合作办学、大类培养、本硕一体化等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聘请国家级教学名师白国良教授、王晓昌教授分别担任紫阁书院、南山书院名誉院长,开设名师讲堂,向书院学生讲授《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等通识课程,积极通过书院开展各类学生活动,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3)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21年根据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中长期远景目标纲要,围绕未来一个时期形成学校追赶超越“11445”发展新格局的目标和任务,拟定了《拔尖创新人才改革实施方案》,建设拔尖人才培养特区,聚集未来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需求,推进“人工智能+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促进学校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4)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劳动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了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同时梳理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组织相关学院与职能部门开展劳动教育交流研讨等,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的课程开设情况
(1)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
学校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四史”教育融入全校本科《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课程。
(2)强化教学管理,坚守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
严格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和学分,凡“马工程”重点教材相关课程,严格使用最新版“马工程”教材。
完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课堂教学纪律规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细则》等制度文件。
改进教学组织,推进主题教学实践和小班研讨。
(3)设计并实施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重点项目“走进秦岭:‘两山论’生动实践的虚拟仿真实验”,把党的创新理论课堂搬进虚拟实验空间,突出学生感性认识和获得感,充分发挥融媒体的育人作用。
6.开设课程门数及课堂教学规模 本学年,学校共开设理论课程2466门,共计6224门次,其中通识必修课2177门次,通识选修课397门次,专业课程3650门次,分别占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次的35%、6.4%和58.6%。
大力倡导小班授课,本学年,教学班人数在30人以内的课程占全校课程的32.2%,教学班人数在31-60人的课程占全校课程的30.4%,教学班人数在61-90人的课程占全校课程的18.8%,大部分课程人数控制在90人以内,占比81.4%。
与上学年基本持平。
具体见表
2。
17 表2各类课程课堂教学班规模情况 课程门次占 通识必修课门次占全通识选修课门次占全 班额 全校开设总课程门校开设通识必修课门校开设通识选修课门 次比例(%) 次比例(%) 次比例(%) 30人 32.2 36.7 21.9 3及1-以60下人 30.4 23.8 15.1 61-90人 18.8 14.5 31 90人 18.6 25 32 以上
7.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 专业课门次占全校开设专业课门次比例(%) 30.7362013.3
(1)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持续增长。
本学年,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5713.35万元。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7107.66万元,新增仪器设备值达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12.76%。
本科教学实验仪器设备19053台(套),合计总值37080.93万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的实验仪器设备693台(套),总值27910.23万元。
能很好满足本科实验教学的要求。
(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建设取得新突破。
本学年经过精心筹划建设,高温陶瓷隧道窑结构设计与窑墙热诊断虚拟仿真实验、金属露天矿安全生产智能管控虚拟仿真实验、基于客户需求的住房租购决策虚拟仿真实验、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测试虚拟仿真实验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认定为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推荐参评新一轮国家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3)实验室与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实施成效日益彰显。
依托学校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信息化平台,加大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力度,坚持问题、目标、结果导向,引导优化各类开放实验项目结构,有效调动学院、教师、学生三方参与积极性,加强分析研究与反馈,实验资源开放共享稳步推进,实施成效日益彰显。
本学年新增开放实验项目172项,预约本科实验开放项目已达620项,实验室开放平台系统中项目总数已达到3826项,参与学生12754人,累计36422人时,7000余名本科生获得相应认定学分。
开放大型仪器设备433台(套),校内外用户预约使用量达57200人次。
(4)校分析测试中心正式揭牌使用。
投资2000余万元的草堂校区分析测试中心一期正式揭牌使用。
中心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设备的先进性、学科和专业需求,涵盖了物质微结构表征、微区成分分析、制备过程物理化学变化表征等分析测试设备,今后将在服务我校学科建设、支撑研究生培养、促进师生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5)工程实训创新课程建设效果显著。
工程综合实训中心整合优化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在工程实训课程中新增木工制作、电子制作、机器装配等动手体验感强的实训课程,增加3D创新、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慧鱼机器人等具有人工智能技术前沿的创新型实训内容。
新建无人机创新坊、无人车创新坊、水下机器人创新坊、智能汽 18 车创新实训坊,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和工程综合能力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智能汽车竞赛等学科竞赛的培训教育。
面向全校开设《慧鱼机器人创新设计与实践》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不断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8.实践教学
(1)积极开展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学校依托土木建筑、环境市政、材料冶金等行业的资源优势,结合自身专业实际,开拓思路,广开渠道,实行实习-就业联动机制,积极加强与相关企事业的深度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满足培养目标需求的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
2020-2021学年学校先后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安强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福建晨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咸新区创新文旅发展有限公司、长龙体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
截止2021年8月,学校共有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273个,其中校外258个,校内15个,涵盖了校内所有专业,确保每个专业有3‒4个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
(2)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为优化规范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学校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以新教务管理系统更新为契机,在课程安排环节推动使用实践专周模块,全年共安排实践专周课程736门次。
同时,学校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针对因疫情影响不能前往企业进行现场实习的问题,学校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积极开展虚实结合、虚拟云实习等线上线下混合式实习,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本学年开展了课程设计(论文)专项检查工作,重点检查了课程设计说明书或论文、图纸及作品等成果的完成质量,以及成绩考核与评定情况,教学大纲、指导书、任务书及成果等教学资料的归档情况。
9.毕业设计(论文)
(1)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要求选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与工程实际、科学研究紧密结合。
202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来源于工程实际、科研实践等的选题占比为85.26%,“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全部为设计类。
本年度共有4455名学生参加毕业设计(论文),896名教师参与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平均每名教师指导学生4.97人。
指导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578人,占比64.51%,同时聘请了88名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
(2)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为进一步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学校坚持开展毕业设计(论文)中期 19 检查。
2021年4月,各学院均组织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5月上旬,学校组织本科教学督导组到各学院开展了集中检查。
学校督导组共抽查毕业设计(论文)352人,占毕业生总数7.86%。
检查结果显示,各学院均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在选题质量、组织安排、过程管理、强化校企合作、开展校校、校企、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等方面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体进展良好,学生如期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
为进一步端正学术风气,防止出现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学校连续三年组织各学院利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检测。
全校共有3925篇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了查重检测,其中3564篇文字复制比在30%以内,通过率为90.8%,对于复制比未达到要求者限期整改,有效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3)坚持校校、校企、校内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学校多年坚持开展校际联合毕业设计活动,促进交流合作,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建筑学院连续多年积极参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六校联盟、UC4四校联盟、西部四校联盟、四校乡村联盟、城市规划“7+1”联盟、西安三校联盟等多项国内校际联合毕业设计,今年共参与学生145人;建科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连续8年参加了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多校联合毕业设计,今年共有10名学生参与并获得优秀毕业设计,6名指导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承办并参加了由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CIID)主办,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参与的2021年“室内设计6+”校企联合毕业设计,今年已是连续第9年参加,共有8名学生参与。
多校联合毕业设计打破校际壁垒,促进交流合作,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协作精神和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4个专业连续第三年开展校内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今年在选题方向上增加了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设计方向,同时吸纳了新的教师参与,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工程认知、分析、解决、表达和交流能力,实现了多专业背景协同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构建了工程教育创新型实践模式。
(4)毕业设计成果显著在2020年度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的陕西高校土建专业优秀毕业设计作品评选工作中,学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建筑学专业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土木工程专业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我校荣获一等奖数占全省一等奖总数的66.6%。
在第七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校XQTBIM团队荣获特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20 10.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多措并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认真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资源有效整合为基础,以专业教学与双创教育融通为抓手,不断完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强化课堂教学的双创教育功能、推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促进、加强“学业导师+双创导师”队伍建设、改进双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双创教育功能,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是按照学校“十四五”规划中双创教育的目标任务,建立了双创课程、竞赛、科技训练等各项任务的工作台账,并结合学院实际,对“十四五”期间双创总体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确保各学院明确自身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分阶段、有步骤的推进双创教育内涵发展。
二是充分总结前期工作基础和经验,深入剖析深化双创教育改革中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对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思路,有效促进了双创教育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是建立起了“专业学习为基础、科研项目为纽带、学科竞赛为驱动、校企合作为平台”的实践育人体系,将双创活动所涉及到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1+1+X”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有力的推动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双创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了第一课堂“教”与“学”质量的提高。
四是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0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对我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及具体承办单位进行了动态调整,促进了竞赛活动的有效开展和组织工作的科学化管理。
五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双创课程建设质量,发挥各门课程的双创教育功能,起草了《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统筹推进双创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经过持续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通识教育—专业培养—多元发展”的专创融合育人模式稳步推进,师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
(2)师生积极性不断提高,双创教育成果丰硕一是创新创业竞赛活动蓬勃开展,成绩优异。
2020-2021学年,我校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蓬勃开展,参赛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参赛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师生参赛积极性不断提高。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每年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排名也是稳步上升。
在2021年3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0年度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中,我校位列全国第50名,较2018年提升了21名,总成绩位列陕西省属高校第一;在“2016-2020年(近五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中,我校位列 21 第107名,较2015-2019年提升了51名。
双创办与竞赛具体承办学院广泛宣传动员,精心安排部署,确保了疫情期间学生 参赛人数的稳步扩大和竞赛各项组织工作的有序推进。
同时,积极组织骨干教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有效提高了参赛学生的竞技能力和水平,为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夯实了基础。
2020-2021学年,重要赛事获奖有: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金奖3项、银奖1项、铜奖1项,金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并列第
十、陕西省高校并列第
一,并夺得全国“优胜杯”;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获得特等奖1项(陕西省唯一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4项,并在“揭榜挂帅”专项赛“高效率球形钛合金粉末制备新原理新工艺研究”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
一、二等奖位列陕西省高校第3名,省属高校第1名;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全国特等奖4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130项、三等奖216项;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第十四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获得建筑类团体一等奖、建筑BIM团体一等奖、建筑制图基础团队一等奖、机械类团体二等奖和个人全能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项;第十五届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5项、优秀奖1项,获奖数量和等级位列全国前20。
在竞赛成绩显著提升的同时,我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积极承担部分国家级、省级高水平赛事的组织工作。
2010-2021学年,管理学院承办了第七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信控学院承办了第十五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西部四赛区赛;工程训练中心承办了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陕西赛区竞赛。
赛事的有序组织和良好开展,受到了上级部门、同行院校、参与单位的一致好评,有力的扩大了我校的社会影响力。
二是科技训练体系日益完善,成效显著。
学校着力为广大学生营造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的氛围,积极构建以“国家级大创计划为龙头、省级大创计划为骨干、校级SSRT计划为基础”的科技训练体系,并会同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加大教师科研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等与大学生科技训练项目的结合力度,提升项目经费支持力度等措施,拓宽了科技训练项目的选题范围和渠道,保障了科技训练项目的持续、良好开展。
2021年,我校SSRT项目立项达到417项,较2020年增长了28.3%;获批国家级“大创计划”项目59项、省级“大创计划”项目180项。
同时,加大项目研究和成果奖励的支持力度,学生依托国家级、省级“大创计划”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专利等逐步增多,其中有1项成功入选2020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展示。
通过参与科技训练项目,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研究性学习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22 三是双创教育研究深入推进,成果突出。
围绕着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学校立足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开展了双创教育课程体系、课堂教学的双创教育功能、双创导师队伍、第一与第二课堂协同促进机制、双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获批的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项目研究结题被上级主管部门评审认定为“优秀”。
同时,学校结合实践凝练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工作总结,被省教育厅作为经验推广在官网进行了专题报道。
五、质量保障体系
1.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学校始终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把本科教学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基础、最根本工作,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在学校中长期(2021-2035年)暨“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二级单位业绩考核、年度工作要点,重点向本科人才培养、教材建设、课程思政建设、信息化建设以及专业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和投入倾斜力度,其中经费投入方面,一流专业建设每年投入经费近1000万元,专业认证每个专业投入200余万元;在政策方面,增加本科教学在教师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中的比重,设置教学科研互通互换条件,本科教学在学院年度业绩考核中占比最大等。
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出发点。
书记、校长走访调研所有学院,对学院本科教学提出要求,每年召开师生座谈会,倾听师生意见和建议。
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多次专题研究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学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创业等问题。
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制定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28个方面126项具体措施,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校领导听思政课、上思政课、联系思政课教师等制度,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制定了《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加强学校教材建设管理,提高教材建设水平。
出台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推进课程改革不断创新,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制定了《精品本科教材建设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健全学校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切实提高教材建设水平,满足本科教学和专业发展需求。
出台了《英语教学改革方案(2021版)》,深入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不断 23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专业评估认证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发挥专业评估认证的促进作用,推动专业内涵式发展。
修订《学院年度业绩考核办法》,以考核为导向,坚决破除“五唯”,巩固本科教学中心地位。
修订了《本科生校内转专业实施细则(修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更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以生为本、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不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完善督导评估制度,强化质量保障主体意识,大力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使之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
我校建立的校内自我评估体系被作为典型案例,收录于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编制、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出版发行的《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19年度)一书中。
2021年学校按照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要求,结合近年来我校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情况,修订了本科教学专项评估指标体系,其中更新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本科课堂教学工作、本科课程考核与管理工作、本科实验教学、本科实习工作、本科课程设计(论文)工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等8项评估指标,新增了学业指导、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双语全英教学课程等3项评估指标。
学校每年坚持开展“3+3+X”校内教学专项评估。
本学年开展了课堂教学、毕业设计(论文)、学业指导、课程设计(论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双语全英教学课程、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等6项专项评估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专项评估结果纳入学院年度业绩考核。
4.日常监控运行及规范教学行为情况
(1)完成了本科教学督导组换届工作。
第十一届督导组自2018年10月聘任以来,督导老师们兢兢业业、不畏严寒酷暑,经常深入课堂、实验室、自习室、设计室、考场等教学场所,为稳定教学秩序风雨无阻,为提升教师教学效果指点迷津,为疫情期间在线教学保驾护航,为教学条件保障及时反馈信息,为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建言献策,很好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督导组共听课3437门次,参加各类专项评估22项,查阅试卷2040份,毕业设计(论文)资料1929份,课程设计(论文)3600余份,实习报告3100余份,撰写工作总结107份,形成督导简报7份,圆满完成了本届督导任务,为本科教学质量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十二届本科教学督导组在第十一届的基础上继续扩大队伍,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新特征,提高督导队伍运用互联网+教育的能力,使督导工作更加贴近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际,增补了8位热 24 爱本科教学工作,学术造诣高、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效果好的退休和在职教师,共19人,平均年龄60.1岁,均为高级以上职称,教授占比68.4%,在职教师占比52.6%。
(2)大力推进学风建设。
深入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教40条”等文件精神,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夯实“突出思想政治工作、重抓日常教育管理、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夯实班级组织基础、营造良好校园文化、强化网络育人实效”六位一体学风建设体系。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学风建设工作的通知》(西建大学工〔2021〕19号)文件,从坚持落实早锻炼制度、严格落实早读早自习制度、推行课前提前10分钟进教室、坚持晚自习制度、实行学生宿舍自主熄灯制度、建立辅导员联系任课教师制度、建立学工干部巡查制度、定期召开学风建设主题班会、严格学生请销假制度等10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具体举措并积极落实。
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开设线上多个校园榜样展示专栏,有效发挥榜样引领与朋辈教育作用;加强学风氛围营造工作,创新活动形式,打造品牌活动,组织开展“最美学生笔记评选展示”等活动。
大力推进“互联网+学风”建设,学校以网站、学工在线微信平台为依托,开辟了《标兵领航》《建大er》《筑业建习营》等专题栏目,积极宣传报道学风建设好典型、好经验,积极营造氛围,提升建设质量。
举办“战疫云笔记”评选展示活动,召开“学风建设我承诺”主题班会,建设草堂校区学生公寓自习室,召开学风建设工作研讨会、推进会,举办“榜样的力量”争先创优颁奖典礼,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严肃考风考纪,严格考试组织,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入学教育、考前动员及考场标语等方式加大对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理后果的警示教育。
联合多部门集中发布考试周学生服务安排,延长两校区自习教室开放时间,公布自习教室安排、课程答疑安排及考试要求,汇总备考建议,号召学生诚信应考,自觉抵制考试违纪作弊行为。
同时持续推进全过程学业评价,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优良学风考风。
学校严格学籍审查和预警,加强学生学业规划与帮扶,强化精准督导,坚持考试违纪作弊快速通报,切实做好受到学籍处理及纪律处分学生的后续指导,确保退学及开除学籍学生平稳离校。
本学年共111名学生因考试违纪作弊及旷课受到通报及相应的纪律处分,其中开除学籍9人、留校察看79人、记过21人、严重警告2人。
5.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分析情况 学校基于各高校公开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选取了陕西省3所双一流大学和7所省属高水平大学2019-2020学年基本状态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了解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发展状态在陕西高校中所处位置、优势与不足,通过找准差距,为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发展提供有价值判断和决策依据。
通过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分析报告可以看出,学校本学年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本科专项教学经费、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25 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值、电子图书、教授讲授本科课程数占总课程数的比例等7项核心指标值较去年均有所提升,所有办学指标均满足国家办学指标要求,各种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很好保证了教学顺利开展。
6.开展专业评估认证情况 学校于2020年9月出台了《进一步推进专业评估认证的实施意见》,明确学校各项激励保障措施;10月学校制订《人才培养质量达成情况评价管理办法》,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以及课程目标等方面规范了人才培养质量达成情况评价的程序与方法,为专业开展认证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将专业认证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按照“应申尽申、分步推进、优先投入、成效激励、持续改进”的原则,制定专业认证计划,要求应申专业近三年认真按照认证要求进行专业建设,积极完成认证申请。
2021年,功能材料专业顺利通过专业认证,是全国首个通过的功能材料专业,同时4个专业已经进校考查。
截止目前学校共有11个专业通过评估认证。
六、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学习满意度 为从学生视野观察我校本科生学习与成长的质量,改进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建立了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调查机制。
从2016年开始,每年坚持开展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专项调查工作。
2021年5月,学校开展了2021年大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学生对自我学习的总体满意度为88%,对自我成长的总体满意度为81%。
通过与往年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我校大学生在校期间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稳中有升,自我成长的总体满意度一直保持在80%以上,自我学习总体满意度连续四年大幅提升。
2.本科生毕业及学位授予、转专业及辅修情况 学校严把毕业出口关,不断加强学生学业过程管理。
提前排查2021届毕业生学业完成情况,严格毕业授位审核,规范审核流程,加强结果公示,注重不能按时毕业或授位学生教育疏导和学业帮扶,确保学生学历及学位证书电子注册信息准确无误。
2021年7月应届本科毕业生4389人中,毕业4235人,授位4221人,结业4人,申请延期毕业186人。
毕业及授位人数占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比例分别为96.5%和96.2%。
其中,首批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毕业191人,授位189人。
为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发展空间,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更好的成长成才环境,学校按照“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自由选择、择优录取”的思路,修订了《本科生校内转专业实施细则(修订)》。
2021年校内转专业学生210人,其中跨学院转专业168人,学院内转专业42人。
26 本学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4个辅修专业共有辅修学生225名。
2021届毕业生84人获得辅修证书,其中78人授予第二专业学士学位(辅修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授位9人,辅修工程管理专业授位26人,辅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授位11人,辅修英语专业授位31人,辅修建筑专业延期授位1人)。
3.毕业生就业及攻读研究生情况
(1)毕业生就业情况学校紧盯充分高质量就业的总体目标,筑牢全员化就业工作体系,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就业思政”工作模式,夯实工作责任,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的重中之重。
学校秉承“精准施策,周到服务”的工作理念,坚持为学生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分类别、分层次、分学院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努力推动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学校先后为国家建设输送30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成为国家土木建筑、环境市政、材料冶金类、工程管理类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按照教育部统计标准,我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行业涉及“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制造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军队”共计20个行业。
其中,“建筑业”行业就业人数最多,为1658人,占38.58%;其次为“制造业”,就业人数为476人,占11.0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就业人数为439人,占10.21%;“教育”行业就业人数为412人,占9.59%。
我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主要涉及“国有企业”“其他企业”“三资企业”“其他事业单位”“高等教育单位”“部队”“科研设计单位”、“医疗卫生单位”“中初教育单位”“机关”“其他”等11种。
其中“国有企业”就业人数1750人,占比40.72%;“其他企业”就业人数1899人,占比44.18%;“高等教育单位”就业人数214人,占比4.98%。
(2)毕业生攻读研究生情况学校不断优化推免生选拔机制,提高推免生质量。
近年来本硕连读学生招生规模大幅增加,学校提前应对,切实加大本硕贯通培养,严格落实本硕学生导师配备,同时适时优化推免名额分配,严把推免生遴选推荐过程,不断推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确保推免生质量。
学校推荐的2021年免试研究生224人中,82人为本硕贯通培养,70人被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录取,40人曾在全国可比性竞赛项目中获奖。
针对2021届毕业生考研工作,学校分学院、分专业制定考研提升计划,根据学生 27 报考学校、专业类别做好精准分类,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考前抓学业辅导,考中抓心理疏导,考后抓面试指导,注重师生联动,强调多点发力、合力推进学生考研工作,2021届本科生升学率较2020届提高了2.4%。
2021届本科生整体升学率为26.21%。
其中,国内高校升学1029人,升学率为22.68%,有274人到清华大学等国内“双一流”大学学习;国外高校深造人数160人,升学率为3.53%,有119人进入伦敦大学等QS世界大学排名前200名的高校学习。
4.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本年度,学校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285份。
统计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表现满意度达99.92%,其中对形象及精神面貌、专业知识及能力、接收新知识及应用能力的满意度是100%,如图
1。
我校毕业生在就业岗位表现良好,赢得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
图1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
5.毕业生成就 自1956年并校以来,我校先后为国家建设输送了30余万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一代代建大人秉承“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校风和“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在平凡的岗位上,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为国家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行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城市规划专业1992级校友、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杨威就任英国皇家规划学会2021年主席,成为该学会107年历史上首位非白人主席也是国际重要规划专业学会的首位华人主席。
她是英国社会科学院中唯一一位以设计师的身份入选的院士,也是最年轻的院士之
一。
她曾被英国皇家规划学会评选为“最有影响力的女规划师”之
一,还被新加坡政府评选为“世界城市杰出年轻领导人”。
由于她的国际影响力,被聘为大英图书馆董事。
28 此外,建筑管理工程专业1986级校友赵晓燕,现任珠海横琴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荣获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建筑工程专业1994级校友毛伙南,现任中山盛兴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荣获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曾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山市十大工匠”“国家优质工程奖突出贡献者”“南粤工匠”等多个荣誉。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5级校友魏金龙,获2020年度“上海工匠”荣誉称号,他在混凝土材料研制和浇灌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
七、特色发展
1.建立多元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
多年来,学校不断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构建了更加运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是构建了多主体多视角评价模式。
学校建立了“三方听课、四维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即学生评价和学院评价为主体,教学督导和其他人员评价为补充的多主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通过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切身感受,了解教师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促使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学院评价了解本学院教学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交流教学方法,指导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工作。
通过教学督导组的评价加强对课堂教学状态的监督和引导,了解教师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指导教师端正教学态度、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通过其他人员评价了解教学实际情况,监控教学过程,及时发现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教学保障条件,改进管理方式,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
二是形成科学合理多元的评价结果。
在教师课程综合评价结果中,学生评价占70%,学院评价占30%。
为保证学生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学生评价成绩计算时去掉前后各5%的成绩,课程重修学生不参与评价;任课教师可提出取消无故缺课累计学时超过该门课程学时数1/3及以上学生的评价成绩;授课小于8学时的教师可自愿申请评教结果是否统计。
二是建立了分课程多维度评价及结果分级查询模式。
针对不同类课程建立了一般类课程、艺术类课程、体育术类课程的分类评测体系,从师德师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对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和综合分析。
在制定指标体系时,突出学科特点,考虑课程性质的差异同时在各种类别的课程中寻求普适性,注重学习成果为导向(OBE)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把评价教师教的效果转化为评价学生学的收获。
建立了学校、学院和教师分级查询档案,为教师个人改进教学、教师教学发展部门教学培训和帮扶提供第一手资料。
29 三是形成了激励与约束结合的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机制。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绩效分配、岗位聘任、职称晋升、各类评优评奖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形成了“评价-反馈-整改”的良性互动机制。
在职称评审工作中,学校坚持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将双50%(课堂教学综合评价结果位于该学院前50%的次数不低于总评教次数的50%)作为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不满足条件的不予上会,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约束,引导广大教师关注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于2010年开展“优秀主讲教师”评选活动,每年评选60名“优秀主讲教师”。
2.持续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教学活动质量不断提高 基层教学组织是立德树人、落实教学任务、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开展教研活动、推进教学改革的基本教学单位,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为此学校2017年制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基层教学组织工作条例》,明确了基层教学组织的工作任务,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并划拨专项经费资助各学院开展基层教学组织活动,从制度和经费方面为其开展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持。
为进一步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学积极性,学校2018年颁布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先进基层教学组织评选办法》,并于2019年开展了首届先进基层教学组织评选工作,经过各学院推荐、资料核实、现场答辩、专家评审、结果公示,最终评选出10个基层教学组织为首届先进基层教学组织并进行了表彰。
在2020年疫情防控在线教学期间,先进基层教学组织不忘初心,珍惜荣誉,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典型做法,通过校报、官微等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切实发挥了先进基层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
2021年学校紧跟高等教育新形势和新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形式,鼓励跨校、跨学院、跨学科交叉设立虚拟教研室。
学校依托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课程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宁夏大学等18所高校以及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等多家企业于2021年试点建设5个首批校级虚拟教研室,其中建筑结构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和西北环境工程虚拟教研室等2个获批省级虚拟教研室。
近年来,学校和学院通过多措施多途径不断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副校长黄廷林和教务处人员随机走访观摩教学法活动30余次,教学法活动次数和质量较以往有了明显增加和提升,平均每个基层教学组织开展活动次数由2017年的14次增加到2020年的17.6次;活动内容和形式由原来单一的传达学校文件精神扩展为示范教学、集中备课、教学方式研讨等。
逐步实现了由制度约束到行为自觉、由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由形式到位到内涵建设的转变。
下一步,学校将不断激励基层教学组织潜心教书育人,按照“以本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入落实“四个回归”,积极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 30 新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健全管理制度,使得基层教学组织活动更加制度化、常态化、典型化、多样化、特色化,形成良好的教学文化氛围,在落实教学任务、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开展教研活动、推进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保障。
3.积极搭建平台,提升实践育人效果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投身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勇做时代新人,近年来,学校坚持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近五年,项目化组建社会实践团队2500余支,参与学生25000余名,其中脱贫攻坚专项团队300余支。
学校5次获全国“优秀单位”“优秀组织”,4支团队获全国“优秀团队”“全国百强团队”等。
学校鼓励社会实践与“粉体杯”“挑战杯”比赛、教师科研项目、社会经济发展、学科专业、社会公益项目、青马工程等工作相结合;鼓励实践团队跨学院、学科、专业、年级联合组队,以实践为平台,搭建起同学、师生、学校和社会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一是凝聚各方共识,形成育人合力。
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社会实践工作机制顺畅,多部门协同育人。
抓顶层设计,学校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本科生所修社会实践不得少于2个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研究生必须参加2-3周的社会实践。
从制度上保障社会实践的开展。
加强外部支持,经费由学校拨款、企事业单位赞助、学生自筹三部分组成。
组织建设完善,各团队建立临时团支部和临时党小组,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发挥团员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布局全面,强化过程管理,提升实践效果。
从动员、培训、立项、组织建设、实践实施、项目验收、成果展示与转化,全过程指导与管理。
二是紧扣活动主题,规范实践立项。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载体。
学校成立以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在准确把握上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紧扣实践主题,明确活动思路,全方位、多角度、创造性地规划活动方案。
组织申报、公开答辩评审,最终确定校级特别支持团队和校级重点团队,并予以经费支持。
同时,提高结题标准,规范实践过程,加强实践队伍过程管理,以便形成实效。
三是发挥专业优势,紧跟时代特色。
社会实践的参与者应该与人民同在、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
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专业优势,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发挥专业优势,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进行农房抗震加固,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学校注重将实践与日常思政教育相结合,与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实践环节相 31 结合,积极鼓励学生跨年级、专业、学院组队。
结合专业特色,学校每年从国情观察、乡村振兴、党史学习、助力全运、生态环保、创新创业实践等不同类别招募实践团队。
四是加强媒体宣传,弘扬时代旋律。
学校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丰富实践方式、挖掘实践典型、加强媒体宣传,将活动中感人故事、实践成果、心得体会等向学生进行广泛宣传。
在校团委网站等媒体平台开辟社会实践专栏,规模化集中报道,形成良好反响。
将各社会实践团队宣传报道质量规模进行量化纳入评优体系。
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光明网、中国青年网(报)等各类新闻媒体累计报道3600余次,发布微信、微博500余条,阅读量累计30万余人次。
五是做好项目联动,促进成果转化。
学校积极促进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成果转化,推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与创新创业联动,突出专业特色,积极引导学生长期可持续开展实践项目,多种途径建立实践活动长效机制。
创新实践形式,丰富实践内容,形成实践成果,并结合学校双创工作,利用学科优势组织相关专业教师重点指导,将社会实践项目成果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创业计划大赛和互联网+等赛事进行转化。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差距。
在学生水平、教师能力与一流大学存在差距的情况下,就必须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特色,在人才培养体系上下功夫,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培养一流本科人才。
2.学科专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
虽然我校的学科专业链条比较完整,但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发展不平衡,高峰少、高原小,洼地多,新的增长点偏少,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还不够深入,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校学科专业的契合度不够高。
3.人才队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高水平领军人才分布的学科专业领域较为集中,青年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机制还不够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成效还不够明显。
32 附件: 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
1.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69.48%
2.教师数量及结构 专任教师 外聘教师 项目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总计 1931 296 教授/正高级 294 15.23 142 47.97 副教授/副高级 634 职称结构 讲师/中级 843 32.83 125 43.66 23 42.23
7.77 助教/初级 160 8.28
6 2.03 博士最高学位结 硕士构 学士 1053 54.53 91 791 40.96 109 87 4.51 96 30.7436.8332.43 35岁及以下 488 25.27 17 5.74 36-45岁 833 年龄结构 46-55岁 470 43.14 81 24.34 108 27.3636.49 56岁及以上 140 7.25 90 30.41
3.本科专业设置情况:见正文部分
4.生师比:17.595.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1.526.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7107.667.生均纸质图书(册):87.558.电子图书(万册):161.02;电子期刊(万册):66.329.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16.66;生均实验室面积(平方米):2.8210.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6577.7811.本科专项教学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立项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总额)(万元):14641.0812.生均本科实验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用于实验教学运行、维护经费生均值)(元):495.5813.生均本科实习经费(自然年度内用于本科培养方案内的实习环节支出经费生均值)(元):339.0414.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含网络课程):246615.实践教学学分、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 33 学科哲学 必修课学分比例(%) - 选修课学分比例(%) - 实践教学学分比例 (%) - 学科理学 必修课学分比例 (%) 80.06 选修课学分比例
(%) 19.94 经济学 74.87 25.13 19.68 工学 82.96 17.04 法学 73.24 26.76 19.85 农学 - - 教育学 81.52 18.48 24.32 医学 - - 文学 76.77 23.23 19.03 管理学 77.38 22.62 历史学 - - - 艺术学 76.93 23.07 16.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93.09%17.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25.71%18.应届本科生毕业率:96.5%(毕业率=毕业人数/应届毕业生人数)19.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96.2%(授位率=授位人数/应届毕业生人数)20.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83.2%21.体质测试达标率:95.54%22.学生学习满意度:见正文部分2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见正文部分 实践教学学分比例 (%)27.6126.73 25.3628.87 34声明:
该资讯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发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