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candy怎么读

candy 0
版权信息 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2/温伯陵著.——北京:台海出版社,2020.11ISBN978-7-5168-2659-1Ⅰ.①一… Ⅱ.①温… Ⅲ.①中国历史-通俗读物 Ⅳ.①K20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195927号 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
2 著者:温伯陵出版人:蔡旭封面设计:今亮后声责任编辑:俞滟荣出版发行:台海出版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景山东街20号邮政编码:100009电话:010-64041652(发行、邮购)传真:010-84045799(总编室)网址:E-mail:thcbs@经销: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印刷:天津旭非印刷有限公司 本书如有破损、缺页、装订错误,请与本社联系调换开本:710毫米×1000毫米 1/16字数:320千字印张:20.5版次:2020年11月第1版印次:2020年11月第1次印刷书号:ISBN978-7-5168-2659-1定价:59.80元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目录 版权信息自序第一章血腥的权力:鲜血滚滚,流淌着荣耀与悲歌 鸿门宴的局中局党锢之祸:所谓民心,只是读书人的心盛世的人口危机李世民的玄武门义和团:被利用的爱国炮灰第二章历史的进程: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帝国的统一和荣耀三国的贫穷、法治和汉奸汉儿尽作胡儿语:大唐的河西蒙古帝国兴亡史郑成功收复台湾1840年家门口的野蛮人世界进程中的太平天国第三章幽微和世界:历史大变局,藏着不为人知的秘辛若无张骞出西域,何来美酒边塞诗存量和内卷产生搏杀的时代中国地理和霸权唐朝为什么是中国历史的顶峰扬州的心酸往事农民起义的特殊使命第四章帝王的权术: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相,每个帝王都有两张脸谱虎气和猴气:大佬是如何炼成的司马懿的野心隋炀帝:生而为人,请你善良武则天为何喜欢小鲜肉艺术家赵佶官场没有真正的兄弟光绪之死第五章将臣的命运:谋家谋国谋天下,万般皆难韩信的六张脸谱,每一张都精妙绝伦 第六章第七章 怀才不遇的贾谊三国合伙人:荀彧的生死劫王安石:人生总要有一种执念,去撑起岁月曾国藩:一个家族是如何崛起的李鸿章:卿本佳人,奈何做贼才子与佳人:人生跌宕,难掩心中温情不是每个女子,都是窦漪房王昭君,你幸福吗看了那么多“假曹植”,我还你一个真的五石散:魏晋时代的迷幻药陆游的前半生容闳的爱国梦奇闻异事:读书人和屠狗辈,尽在劫中一代武术宗师,“练”出了功夫的最高秘籍未曾读过马一浮,不足以谈文化百年武林样式雷,才是隐藏在北京的幕后英雄 世界有江河湖海,人间有冷暖炎凉,交织在一起,便是光怪陆离的历史画卷。
自序 我不是历史科班专业出身,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业余爱好者,读历史也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探寻深藏在故纸堆里的往事。
以前翻开历史书,关注的往往是最浅显的人物故事。
比如此人做了什么事情,某年去了哪里等等,从没想过人物和故事的背后隐藏的究竟是什么。
直到读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我才学会了全局俯视的新视角。
从此以后再读历史,我便会把自己放在高高的外太空,以一种鸟瞰的姿态,把故纸堆里的往事联系起来,形成一条串联历史事件的脉络。
后来我把这种解读历史的方式用到了自己微信公众号文章的写作中。
故事不再是单一的故事,人物也不再是单一的人物,而是把人物和故事串联起来,描绘出时代变迁的跌宕起伏。
我原本以为这种写法不会被读者接受,万万没想到,公众号后台经常收到读者的留言:“以前从没想到这几件事能联系到一起,感谢伯陵兄为我打开了新视角。
” 其实应该是我谢谢你们。
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不可能有坚持写作的动力,也就不可能有两本历史书的出版,更不可能有现在的名气。
你们才是这两本书的幕后英雄,在此再次表示感谢。
这本书依然是公众号文章的精选合集,不过文章视角更为宏大,或从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中说清楚某个时代、某件事为什么会发生,扒开某个人物或某件事的表象,深入挖掘其内核。
比如魏晋南北朝乱哄哄地闹了几百年,始终不能统
一。
如果用英雄史观来看的话,肯定会斥责贾南风乱政、司马诸王利欲熏心,但如果站在太空俯视就会发现,魏晋南北朝的乱局在汉武帝时已经埋下了种子。
这颗种子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来发展壮大,终于结出天下大乱的恶果。
比如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英雄史观会重点描绘李世民的传奇经历、秦王府的能臣干将、李渊昏庸等等。
但我不会用这样的眼光看历史,因为李世民的传奇和玄武门的杀戮其实都是魏晋南北朝的遗风。
再比如太平天国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人说是一群广西“神棍”到处流窜,有人说是吃不饱饭的农民闹起义。
但本书换了一个视角,把太平天国运动和世界地理大发现联系到了一起。
由于世界人口普遍暴涨,导致清朝跌入“马尔萨斯陷阱”,内地人口移民广西,引起土、客之争。
地理大发现以后,基督文明跟随欧洲船队传遍全世界,而两广又处于中西交汇处,所以太平天国才有了拜上帝教的思想。
这也是本书的核心理念:往事并不如烟,时代自有因果。
我希望用自己的视角和大家一起从不同的角度读懂历史,然后用历史的经验来看待当下,展望未来。
共勉。
2020年8月25日 温伯陵 第一章 血腥的权力 鲜血滚滚,流淌着荣耀与悲歌 人走茶凉有一定道理。
因为一旦没有了支持者和平台,也就相当于被请下了桌子,何止
茶凉,连茶杯都摸不到了。
鸿门宴的局中局 01 公元前206年10月,咸阳。
秦王子婴穿素服乘白马车出城,把皇帝玉玺亲手交给了刘邦,大秦帝国宣告灭亡。
秦人都成了亡国奴,但大家却很高兴,因为刘邦刚入城就召开会议:“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除此以外的秦法全部废除……你们支持不支持啊?” 能够生活便利,当然支持啊。
于是秦人纷纷带着家中的牛羊、酒肉去军队慰劳战士。
看着他们饱经风霜的脸庞,秦人都露出了老父亲般的微笑。
本来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却马上被刘邦叫停。
“我们的粮食多着呢,不用麻烦父老乡亲,这些慰问品你们都拿回去吧,给老婆孩子解解馋。
” 好领导啊,时时刻刻都牵挂百姓。
刚入咸阳一个月,刘邦就深得民心,秦人生怕他不能做秦王。
成绩归成绩,态度是态度。
虽然秦人都很支持刘邦,但他还是压住了心中欲望的小火苗,远离咸阳,驻军霸上,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2月中旬,项羽来了。
他带着整整40万大军,攻破函谷关一口气来到戏西,听闻刘邦的所作所为后他很生气:“我们在巨鹿大战秦军,这个家伙倒是捡了便宜。
” 对于让刘邦抄近道的楚怀王,项羽也怀恨在心。
“这么好的事,也不先想想我,你不过就是个放羊娃,没有项家,你能做上楚王吗?” 项羽写了一封请柬,派人送给刘邦:“哥俩好久不见,我的心里藏了好多知心话,想在酒宴上说给你听。
” 地点:鸿门。
02 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说法:范增希望把刘邦当场斩杀,但项羽的心太大,一不小心就让刘邦给溜了,最终丢掉江山。
一腔妇人之仁,竖子不足与谋啊。
字里行间都能看出,太史公对项羽的失败有多么痛心疾首。
可项羽真的能杀刘邦吗?我们不妨看看项羽真正的实力。
起兵之初,项梁和项羽杀了会稽郡守,并召集郡里的中产阶级宣布起义,然后派人到各县招兵,共得8000人,因此江东8000子弟兵就是项家的基本盘。
渡过淮河后又收了英布、蒲将军等人,兵力达到六七万。
值得注意的是:英布、蒲将军等人并不是项家的嫡系,而是原本就有独立的军队,他们只是看重项家的名声和地位才带兵投靠,属于合伙人。
巨鹿之战结束后,项羽成为诸侯上将军。
在聚集了其他诸侯的军队后,他才有了40万大军。
这种关系更远了,连合伙人都算不上,充其量只能算盟友。
对于项羽来说,刘邦和英布原本是一样的角色,可在楚怀王的挑拨下,他却逐渐成长为可以封王的诸侯。
所以在鸿门宴上,项羽的底牌只有六七万人,其他诸侯都是利益结合体,和刘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而刘邦有10万军队。
和项羽不同,刘邦的将军基本都是丰、沛老乡,士兵也是一路上招来的,没有一支军队具有独立性。
刘邦小而美,项羽大而散。
如此一来事情就明白了:在鸿门宴上,项羽根本不能杀刘邦,杀刘邦只需一刀,可他那10万军队该如何善后呢? 杀人容易善后难。
领袖的地位从来不是靠杀人而来,只有恰当地分配利益,让大家各取所需,才能成为真正的领袖。
范增就是没想明白这一点。
03 当然,项羽可以横下一条心,在鸿门宴之前号召大家打败刘邦,然后瓜分关中地盘。
这也没什么,大家出来混,无非就是想出头。
可后果会很严重。
三年前,大家都是大秦帝国的普通人,趁着陈胜起义,才释放了大量创业机会,让普通人也能登台表演。
但是慢慢地,形势变了。
陈胜、吴广等被拍到了沙滩上,取而代之的是六国王室的后代,他们纷纷复辟旧国。
此时已和战国时代不同,战国时代的六国是几百年贵族掌握优势社会资源,其他人只能仰其鼻息。
可如今呢,大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在前线冲锋陷阵的是军人,在后方浑水摸鱼的依然是老爷们,合着祖祖辈辈都替你们打工呗?陈胜都说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恰好,随项羽入关的诸侯都是六国大将,他们也想得到封赏,比如封地、封爵等等,这也不枉大家出来干一场。
而这些人中,功劳最大的就是刘邦。
楚怀王封他为武安侯,并且获得灭秦的大功,麾下又有10万大军,论地位、论功劳、论声望,除了项羽,没有人能超过刘邦。
项羽虽然出身旧贵族,可在六国王室面前依然是小字辈。
在巨鹿大战后,他只得到上将军的名号,却没有任何实惠,项羽迫切需要巩固自己的胜利果实。
六国已经全部复国了,哪还有多余的地盘呢?好办,重新划分一下呗。
而他需要拉拢的支持者就是诸侯大将们。
项羽、刘邦、入关诸侯其实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们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诉求、共同的地位。
项羽怎么对待刘邦,可是被很多人盯着呢。
大家都是一个战壕的兄弟,立了功,你就把人家杀掉,那以后谁敢跟你混?还想当大哥,呸,玩泥巴去吧。
只有刘邦安好,诸侯才有晴天。
项羽一旦发兵攻击刘邦,就等于彻底清空了自己的信誉度,出来混,一旦失去了信誉,就是砸了自己的招牌。
想打仗,也得在确立自己的最高地位之后。
除了项庄舞剑,刘邦从来没有性命之忧。
04 鸿门宴其实是和平谈判,项羽不想也不能要刘邦的命,他要的只是江湖地位,只要刘邦低头,依然认他做大哥,其他都好说。
刘邦也很聪明。
“我来咸阳只是替你打前站,安排好住宿、伙食,一心在霸上等待大哥临幸。
至于封闭函谷关,也是为防备其他盗贼而已。
”一句话:“项大哥,风里来雨里去,我跟定你了。
” 刘邦一旦表态,其他诸侯也纷纷跟进,项羽终于结成了统一战线,成为军队的唯一代言人。
下面就是和六国旧贵族掰腕子了。
当然,项羽还是很讲礼貌的,他先请示楚怀王:“秦国亡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楚怀王写信来:“如约。
”意思是按照之前的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呵,刘邦都低头了,楚怀王还想着用刘邦来制衡项羽呢。
于是楚怀王被尊为义帝,都城在湖南。
项羽可能会想:“你屡次为难我,现在就到湖南去摸鱼吧,再也别回来。
”心机、权术只是手段,实力才是根本。
然后项羽对诸侯说:“开始创业时,立六国只是手段,不过是权宜之计,真正立功的是我们。
” 你看看,这是不是统一战线?所谓“十八路诸侯”,其中有14个是追随项羽入关的六国将军,至于赵、韩、燕王等人,都被缩小地盘,实力大不如前。
最大的胜利者恰恰是项羽。
他从一个没有地盘的将军,通过分封把名气和威望转化为实力,占据梁、楚九郡,号称“西楚霸王”。
地盘最大、名分最高,依然是大哥。
此时的项羽到达了人生巅峰,然而巅峰过后便是悬崖。
05 项羽其实并没有满足所有人的欲望,这就导致分封体系存在潜在威胁,时刻会有人冒出来掀桌子。
比如陈余,他是有实力的,但项羽说他没有入关,所以就不给王位,只给了3个县。
结果陈余出兵打败张耳,被赵歇封为代王。
比如田荣,他是资格最老的起义者。
因为没有 帮项梁,又不追随项羽攻击秦国,所以也没有封赏,反而是将军田都当了齐王,结果呢,田荣自立为齐王。
作为领袖,项羽太感情用事了。
其实在那个年代,只要立功就有封地才是主流,大家出来混就是希望有封地,只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才安心。
而项羽有点任人唯亲,只有和他亲近的人才有好处,关系疏远的人连汤都喝不上。
这样一来,关系疏远的人只能自力更生。
于是韩信、陈平都走了,田荣、陈余也反了,一手好牌被他打得稀巴烂。
看看刘邦是怎么做的吧。
韩信灭齐国后,他想做齐王,于是他请求刘邦正式任命。
刘邦很生气:“我可以封,但你不能来要。
”但张良踩了一下他的脚,他马上就明白过来了。
人家手上有几十万大军呢,可不能得罪,于是他马上派人去正式册封。
垓下之战时韩信按兵不动,刘邦又给他加封了土地。
彭越、英布也是一样,只要是能给的都给你。
这才是领袖作风。
不以个人的感情为判断依据,而是冷静分析现实,然后做出最准确的决定。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定陶称帝。
项羽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业被刘邦顺利收尾,他满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几百年的乱世也就此终结。
06 想了解楚汉战争,不可不知鸿门宴。
这是一次成功的统一战线教程,也是一次不成功的利益分配案例,它总结了反秦战争的成果,也开启了江山争霸的序幕。
饭局开始前,项羽和刘邦是战友。
饭局结束后,项羽和刘邦是敌人。
归根结底,成功者都有相似之处,那就是把自己人弄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因为有多少人,就有多大的平台。
胜利者不仅要能力超群,更要有大平台赋予的光环和助力,只有当能力和平台相结合,才能爆发出超强的战斗力。
但是话又说回来,胜利者也不能把平台的光环当作是自己的能力。
两者分开看更好一点。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人走茶凉。
”这句话有一定道理。
因为一旦没有了支持者和平台,也就相当于被请下了桌子,何止茶凉,连茶杯都摸不到了。
这也变相地证明,喝茶的人已不被需要。
公元前206年,项羽手中的茶杯冒着热气,茶水溢出,竟有些烫手,但5年后就彻底凉透。
那年,刘邦的茶杯尚温。
党锢之祸:所谓民心,只是读书人的心 01 读三国不可不知“党锢之祸”。
话说东汉的太监着实厉害,因为东汉的皇帝在继位时都是少年,基本没有处理政务的能力,所以太后就承担起了垂帘听政的义务。
而太后的帮手则是外戚,比如父亲、兄弟、子侄之类的,因此他们在皇帝年幼时掌握了朝廷大权。
皇帝长大之后蓦然发现:“原来我只是一个傀儡啊,吃肉、喝汤的都是外戚及其亲信。
” 于是皇帝想夺回大权,可他从来没有管理过朝政,而朝中大臣都不一定能信得过,只有太监是皇帝的亲信。
于是,皇帝就和太监们一起剿灭了外戚。
事成之后,皇帝一般会给太监们封侯、加官,鉴于太监不能生育,皇帝还会赏赐他们的家人。
曾经是太后和外戚治天下,后来是皇帝和太监治天下。
东汉的历史,就是一部皇帝和太后的争权史。
不论外戚或是太监,其实都是皇权的延伸,他们都是代表皇权在治国理政。
不论哪一方掌权,他们都要和文官、士人组合成铁三角。
比如太后、外戚、士人,或者皇帝、太监、士人。
可两党斗了一百多年,士人不愿意了。
不管你们怎么争斗,我们都是被统治阶级,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呢?不行,我们也要翻身做主人。
这是东汉末年士人的潜在心理。
没有人会正大光明地说出来,甚至连目标也有点模糊,但他们的斗争一旦成功,势必会形成架空皇权的文官政府。
另一方面,太监也确实不像话。
159年,汉桓帝联合5个太监一起剿灭了外戚梁冀,牵连致死的公卿大臣有数十人,导致朝堂为之一空。
事后5个太监都被封侯,从此以后,汉朝又变成了太监们的天下。
他们的兄弟、侄子纷纷出任太守、县令等高官,朝中也有很多大臣追随,他们还在民间培养了一群刽子手。
历代皇帝都会把太监放出来,让他们和士人争权夺利,然后自己稳坐高位,做一些制衡、调停的事。
但是太监党通常又缺乏基本的素质,在各地做官的太监家属、亲信基本不做好事,他们以敛财为己任,在当地暴虐无常。
比如中常侍侯览。
短短几年,他就搜刮了几千万钱,名下还有万亩良田,300多套房,庄园式别墅16座。
这只是其中一个太监,宫中掌权的太监又有多少?他们的亲戚、朋友、同乡、刽子手又有多少? 皇帝的打手一不小心就成了国家的敌人,士人再也看不下去了,他们有治国理政的需求,也有为国除恶的理想,一场士人和太监的战争即将打响。
而皇帝往往是站在太监那边的。
02 首先出场的是李膺。
让梨的孔融幼时曾路过李膺家门口,想进去串门,可李膺不认识孔融,于是孔融就对门卫说:“我和李府君是亲戚。
”他的理由很简单,孔子曾经拜老子为师,而孔融是孔子的后代,李膺是老子的后代,所以孔融和李膺是亲戚。
对于这门亲戚,李膺也捏着鼻子认了。
不过有一个客人就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反手就怼:“您小时候肯定很聪明吧。
” 汉桓帝年间,李膺的名气很大,如果有人能让他评价一句“不错哟”,那么此人就会身价倍增,各种录取通知和聘书马上就会飞来,当时的人们称之为“登龙门”。
曹操的谋士荀彧有8个叔叔,并称为“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其中的慈明就是荀爽,人送外号神君,荀爽曾为李膺驾车,为此忍不住吹嘘了很多年。
由此可见,李膺绝对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大师。
165年,李膺出任司隶校尉,有治理地方和缉捕盗贼的权力。
太监张让的弟弟是野王令,他听说李膺来了,马上弃官跑到洛阳,躲在哥哥张让家中。
李膺到任之前就听说野王令是太监党,经常横征暴敛,残害人民。
他带领捕快冲到张让家里,搜出野王令之后并把他送进了监狱,没过多久就给杀掉了。
李膺不是第一个向太监党开战的人。
几个月来,士人像豌豆射手一样,接连不断地把炮弹射向太监党。
中常侍侯览的哥哥是益州刺史,太尉杨秉弹劾他不尊法纪,应该回洛阳受审,结果侯览的哥哥在半路自杀了,留下300多车财物。
大太监单超的弟弟是山阳太守,犯罪后被押送监狱,不久就被廷尉冯琨拷打致死。
中常侍苏康、管霸贪污受贿多年,积累无数财富和家业,大司农刘佑发布一道命令,把这些不义之财全部没收。
当时的东汉,向太监宣战是一种政治正确。
李膺的做法只是大潮流中的小水珠,可他的影响力太大了,杀掉张让弟弟之后,无疑让天下士人群情激奋。
3万太学生甚至喊出“天下楷模李元礼”的口号。
这3万太学生是什么人?能在汉朝入读太学,不是地方豪强的孩子,就是门阀贵族的子弟,再不济也是出身于各地的书香门第,从某种程度上讲,太学生可以代表其家族的倾向。
李膺和郭泰、贾彪、陈蕃等士人能得到太学生的支持,如果发展壮大,这股力量足以撼动天下。
汉桓帝再也坐不住了,而士人的炮弹依然不停地射向太监党。
宛城的刽子手富商全家200口被杀,大太监徐璜的侄子被杀,小太监赵津被杀,而执行者就是后来玩美人计的王允。
在士人眼中,自己是为国除贼。
可在汉桓帝眼中,这是对皇权的挑战。
于是汉桓帝颁布圣旨,要求海内同胞逮捕党人,大家一起拱卫皇帝,保卫大汉江山。
“党人”的称号是太监赠送的,说士人“养太学生,结交地方名士,同气连枝诽谤朝廷”,所以是结党。
李膺被抓后,牵连者有200多人。
这些人不是闻名天下的学者,就是德才兼备的官员,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但连在一起就是撼动天下的大网。
党人可能没有想要建立士族天下,但他们此时的勇气和热血真的很棒。
而汉桓帝不可能放弃太监,他明知太监们作恶多端,但依然要重用太监,不然皇权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167年,第一次党锢之祸终于结案。
李膺很有斗争经验,他在狱中牵连出很多太监子弟,太监们非常恐惧,于是党人被释放回乡,但却被禁锢终生。
一辈子不能做官,只能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
第一次正式交锋算是平手,可下一次交手,就要杀得人头滚滚。
03 汉桓帝的后宫有5000多名宫女,可一个孩子也没生出来。
他比较宠幸的是平民女子田圣,并且想立田圣为皇后,可大臣不允许:“皇后宝座是很珍贵的,田圣根本不配,不如立窦妙为皇后。
” 汉桓帝没办法,虽然他一点也不喜欢窦妙,但又不能无视大臣的意见,于是最终封了窦妙为皇后,然后又把窦妙的父亲窦武封为城门校尉,而自己依然宠幸田圣。
窦氏是东汉的顶级豪门,自从光武帝中兴以来,窦氏就是开国功臣,此后又一直往宫里送女孩,几百年来出过很多后妃、大臣、将军。
如今轮到窦妙和窦武上场了,和窦妙一样,窦武也是边缘人物。
在李膺和太监作斗争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郎中。
直到女儿做了皇后,他才进入升官的快车道。
窦武先后做过特进、城门校尉、槐里侯……167年,汉桓帝去世后,窦武一跃成为大将军,和女儿窦太后一起执掌朝政。
既然做了外戚,就有权力需求,那么掌握大权的太监自然就成了窦武的眼中钉,他想把太监占据的资源夺走,然后组建自己的势力。
如此一来,窦武就和士人有了共同的目标。
他们打算一举铲除太监,瓜分太监党的资源,有的要名,有的要利,有的要理想,总之,各取所需。
而窦武想要拉拢的盟友叫陈蕃。
04 此时的陈蕃已经80岁了,他被太监骂作老不死的。
他也荣登语文课本,《滕王阁序》中的“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说的就是 他。
李膺被捕入狱时陈蕃是太尉,那时他因为反对汉桓帝逮捕党人而被免职。
168年,窦太后又让陈蕃出任太傅,让他和大将军窦武、司徒胡广一起录尚书事。
这个三人小组可以全权处理汉朝的政务。
他们迎奉12岁的刘宏为皇帝,也就是后来的汉灵帝。
他们又给党人平反,把李膺等人全部接回了朝廷。
局势又回到两年前的对峙状态,可利益和需求是没有变的,窦武和陈蕃都想打败太监,到时君子临朝,大汉的太平盛世就来了。
说干就干,窦武和窦太后说:“太监都不是好东西,咱们赶紧把他们杀了吧,利国、利家、利己,大吉。
”窦太后说:“不行,太监掌权是汉家制度,不能废。
”窦武又说:“闺女,听爹的,杀了吧。
”窦太后说:“不杀。
” 如此三番五次,老爸始终不能说服女儿,不仅事情没办成,反倒让太监们都知道了窦武要杀人。
看到窦太后指望不上,窦武和陈蕃面面相觑,只好自己动手了。
他们把司隶校尉、河南尹、洛阳令全部换成了自己人,以此来保证后方的稳固。
然后他们开始大肆抓人。
陈蕃说:“抓到人就赶紧杀,莫非还留着过年啊?”窦武说:“不急。
” 他们不急,可把太监急坏了。
那天窦武回家过周末,他留下的一封奏折被太监偷走,太监看完就破口大骂:“放纵不法的人自然该杀,可我们有什么罪,竟要被灭族?哼,今天就先让你灭族吧。
” 要说太监真的能办事。
当天晚上17个太监就歃血为盟,发誓要杀窦武。
看看人家的行动力,窦武真的是优柔寡断。
曹节请汉灵帝坐镇中枢,身边带着玉玺和印信,以保证行动的合法性。
黄门令王甫劫持窦太后,并且关闭宫门,以增加政变的可控性,然后再派人去窦武家抓人。
这些事只用了一顿饭的工夫,接下来的事情就更简单了。
陈蕃发现事情不对头,于是带着80多名文职干部闯入承明门,想和太监们
决高下。
秀才遇上兵,哪里能打得过?当即就被抓进监狱,第二天就被杀掉了。
窦武的侄子是步兵营校尉,他也跑到步兵营,打算利用军队和太监对抗。
可毕竟没有合法性。
王甫带着虎贲、羽林等千余人来到步兵营门,又矫诏让少府周靖、将军张奂带兵讨伐窦武,并且还制定了口号:“窦武谋反,先投降有赏。
”不一会工夫窦武的军队就跑光了,第二天他的脑袋被挂在洛阳城头,窦氏的亲信、宾客等全部被灭族。
真的结束了吗?真的结束了。
士人用尽全力想要铲除太监,前后谋划了好几年,却在一顿饭的工夫就被太监打得七零八落。
后来有几百党人被杀,家族成员被迁徙到边疆地区,学生、朋友、亲戚一律不允许做官,李膺等人也被下狱拷打致死,这就是第二次党锢之祸。
太监用血腥的屠刀打败士人,皇权也得到稳固,可这是汉朝最后的辉煌。
士人的理想得不到施展,地位得不到尊重,党锢之祸以后又失去上升通道,汉朝的顶尖精英被一网打尽。
士人曾经炽热的红心逐渐变得冰凉。
东汉士人的风骨极盛,到汉灵帝时代却急剧转折,原因就在于党锢之祸。
05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
有些受党锢之祸牵连的人早已加入黄巾军,当年的屠戮已经让他们失去对汉朝的忠诚。
为了挽回士人的心,汉灵帝下令解除党锢。
当年的幸存者被召回来做官,但是只要皇权依然需要太监,他们就不会和皇帝一条心。
可铲除太监之后呢?士人一定会期盼圣主临朝,大家一起建设大汉江山。
而这样的权力格局和西晋又有什么分别?不都是士人和皇帝共天下嘛。
话说回来,如果陈蕃和窦武成功了,又能坚持多久呢?他们道德高尚,忠贞为国,那么二十年后的继任者呢?权力是否会让屠龙的勇士变成恶龙?这一点没人知道。
他们只是留下一个失败的背影和为国除贼的伟大理想,勇士们失败了,也就把所有的美好定格在了那一刻。
汝南袁氏的举动很有意思。
袁氏已经三世三公了,但是没有参与党人事件。
后来有一个受宠的中常侍袁赦想和袁氏结盟,袁氏同意了。
袁氏主外,作为太监的外援,袁赦主内,负责传递消息……这些是我猜的,应该八九不离
十。
什么叫树大根深,什么叫门生故吏?这就是。
党锢之祸后,南阳何颙改名换姓流亡各地,后来他投入青年才俊袁绍门下,在22年后他们攻入皇宫,把太监杀得一干二净。
多年的仇恨终于报了。
皇权成为孤零零的空中楼阁,东汉也完蛋了,汉献帝变成了一块招牌,被董卓和曹操死死地捏在手里。
这是一个无奈的结局。
盛世的人口危机 01 公元前121年,河西走廊弥漫着一股血腥味。
汉武帝让霍去病亲自挑选1万骑兵,分别在春、夏两次扫荡河西走
廊,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被打得丢盔弃甲。
汉军奔袭千里,匈奴的祭天金人也被夺走。
匈奴在战役中失败,总要有人背锅,伊稚邪单于命令浑邪王、休屠王回草原,想用他们的头颅安抚军心。
两位王爷合计:“竟然要杀我们,不如我们就投降汉朝吧。
” 消息传来,长安震动。
这是自“白登之围”以来,第一次成建制的匈奴部落投降,为了表示郑重,汉武帝决定搞一个受降仪式,而仪式的主持人还是霍去病。
虽然休屠王临时反悔,被浑邪王当场斩杀,霍去病又杀了8000名想要逃跑的士兵,受降仪式依然进行得有条不紊。
霍去病和浑邪王签订协议、握手……双方都表示,这是一次成功的合作,以后汉、匈两方都将互惠互利地走下去。
而这份合约的有效期足足有几百年。
浑邪王被封为漯阴侯,食邑万户,如果论级别和地位的话,和卫青、霍去病都不相上下。
他带来的4万人口也得到了安置,汉朝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专门拨出土地用来安置匈奴人民,为了照顾情绪,仍允许他们依照旧习俗生活。
什么是旧习俗?就是弟弟娶嫂子、儿子娶后妈、部落首领世袭、牧民是首领的财产……一切匈奴的风俗都被移植到了汉朝来。
换句话说,匈奴内迁只是听候调遣而已,他们的内里依旧是匈奴本色。
然而匈奴居住的地方也很有意思。
看看地图就会发现,从甘肃向东,沿着宁夏、陕北、河套直到大同,一条边疆线都布满了匈奴人。
有些事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
一粒渺小的种子在盛世播下,吸取400年日月精华,终于在魏晋长成参天大树。
飓风起于青之末。
公元48年,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二部,为了争取生存权,南匈奴把王庭迁到了包头,依附于东汉。
朝廷的意思是,能吵吵就尽量别动手。
第二年,光武帝设置了“使匈奴中郎将”,驻扎在南匈奴驻地周围。
既是保护,也是监视,南匈奴就此在河套地区扎根。
东汉末年他们已经逐渐南迁到黄河两岸,晋朝时西北、陕北已经遍布匈奴人的身影。
蔡文姬年轻时嫁到河东郡(山西运城),丈夫去世后,因为受不了婆家的闲言碎语,就回家守寡。
她家在陈留郡,相当于现在的开封。
但蔡文姬依然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后来还生了两个孩子,这说明匈奴已经具备随时进入中原的能力。
能去开封,那么离长安、洛阳也就不远了,此时匈奴已不是远方的敌人,而是心腹之患。
02 三国时代出现了人口危机。
157年,朝廷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得出的数据是5600万人口,分别属于1000万户。
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足以称得上盛世。
仅仅30年后,天下巨变。
董卓焚毁洛阳城,周围200里鸡犬不留,都城迁徙到长安后的几年,军阀混战让关中也变得残破不堪。
再加上东汉和羌人的百年战争,潼关以西出现了大片人口真空,关中失去称霸条件。
而原本活跃在西北的羌人纷纷东进。
长年累月的战争也让中原人口大幅度减少,出现历史中罕见的用工荒。
214年,曹操彻底平定凉州,大将夏侯渊博得“虎步关右”的美名。
问题也很明显,缺人。
人口不足则耕地少,紧接着就是后备兵员不足、赋税困乏。
潼关以西的人口和经济根本不足以支持国家的统治,而关西又有抵御刘备的重任。
于是曹操把西北氐人迁徙到汉中,和汉、羌人一起生活。
或是无意,或是无奈,塞外民族在三国时代进一步挺进中原。
除了曹操,蜀国和吴国也缺人。
蜀国人口最多时只有100万,要支撑国家建设和北伐中原,这点人口远远不足。
诸葛亮北伐,每次都会 把百姓带回四川。
所谓“七擒孟获”,除了让北伐没有后顾之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扩充治下人口。
汉人不足,只能招募外来人员。
吴国名将贺齐常年驻守在浙江、福建一带,当时的东南尚未开发,只有遍布山野的越人,贺齐在这里干吗?当然是向南开疆拓土,然后抓越人当奴隶。
280年,司马炎灭吴。
分裂百年的三国时代终于重新统
一,只是晋朝统一得有点尴尬,汉人不占据绝对人口优势,因为一旦统治民族的人口不占优势,就很难说清楚究竟谁是主体民族。
03 299年,太子洗马[1]江统发表《徙戎论》:“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记为长。
” 江统的观点很简单,朝廷应该想办法让周边的游牧民族回到故土,一方面可以抚慰他们的思乡之苦,一方面也可以解除中原的忧虑。
彼时晋朝的人口危机已经很严重了,第一批迁徙到关中的羌人、氐人只有几千户,但经过几百年的繁衍,早已枝繁叶茂,和汉人数量不相上下。
山西大部分被匈奴、羯人占据。
至于河北,则是鲜卑人的地盘。
慕容复的祖先就盘踞在辽宁,北魏王朝的祖先则在内蒙古。
中原王朝的生存环境从未如此严峻,于是就诞生了江统的《徙戎论》,这篇文章也获得了无数名流的点赞,代表了民意。
司马衷说:“得了吧,洗洗睡了。
”司马衷的智商不高,从来不管事,可能拒绝江统的是其他人。
不是不想办,实在是没能力办。
前面说了,匈奴人迁徙到内地是依旧俗,他们在王朝境内占据一块土地,但是不参加朝廷的户口,不算正式公民,所以不用承担任何社会义务,地方官府也管不了他们。
纳税、服兵役是没有的,但犯罪是经常的。
你要举例?好。
《汉书》《三国志》上经常有某某胡屠戮、抢掠……都明目张胆出来抢劫、杀人了,还不算犯罪?朝廷管得了吗? 管不了。
匈奴、羌、氐的内部组织依然是部落制,世袭首领具有部落的一切权力,只要他愿意,牧民跨上马就是骑兵军队。
他们不纳入朝廷的直接管理范围,只是以一种自治的模式存在,而他们的自治区又在逐渐扩大,到了西晋,黄河北岸已经出现了大量自治区。
汉人对胡人又有一种迷之优越。
除了胡人贵族,很多下层牧民其实生活得很惨。
他们有深眼窝和高鼻梁,甚至连发色、肤色都和汉人不同,外貌特征很明显,走在大城市的街道上,他们饱受异样的目光。
他们找不到好工作,入仕、从军就更别指望了,官府根本就不会接受,他们只能找到出力多、赚钱少的工作,比如帮人种田、当杂役、给贵族当奴仆。
即便如此,他们也会无故遭人打骂,贵族有时还会在宴会上让奴仆表演,以博取大家一笑。
无论胡汉,下层人民都活得像小丑。
更缺德的是,当时的人口贩子专门抓下层胡人去卖。
后赵开国皇帝石勒曾经与人合伙贩卖人口,一不小心把自己给卖了。
西晋年间,中原大地就是火药桶。
胡汉人口比例相差无几,北方是遍地不受管束的自治区,下层胡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只需一丝火星,就会引爆。
04 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
预先拟定的遗诏是杨骏和司马亮共同辅政,他们代表了朝廷的两股势力:皇族和士族。
杨骏出身弘农杨氏,汉朝“四世三公”之家,经过三国的发育,已经成为枝繁叶茂的老牌士族,再加上他是皇后的父亲,地位超然。
司马懿夺取政权,门阀士族的支持至关重要,如果失去他们的支持,再换一个皇帝也是弹指间的事。
可如果不打压一下,换皇帝也是很快的事。
为了对抗门阀士族,司马炎扶持了皇族,他把司马家族的嫡系亲戚全部封了王、公、侯等爵位,又派家族成员镇守各地,希望他们能和士族抗衡。
皇族或士族,无论扶持哪一方,对于朝廷来说都是权力下放,权力一旦下放,要想收回来就很难,这往往又会造成争权夺利的战争。
比如七国之乱、藩镇割据、三藩之乱,当然还有八王之乱。
杨骏看到遗诏很不满意,于是伙同杨皇后、党羽修改遗诏,让自己一个人辅政。
当修改好的遗诏放在司马炎床头时,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只有默默无语。
两天后司马炎去世,司马亮害怕杨骏杀人,跑了。
皇后贾南风不干了。
她秘密联络司马亮、司马玮,让他们带兵到洛阳讨伐杨骏,第二年,杨骏被灭三族、杨皇后被贬为庶民。
士族和外戚势力大受打击。
有人认为“八王之乱”的起因是贾南风权力欲旺盛,而我始终有一个观点:一个人的力量再强也无法决定历史的走向,如果他改变了历史的走向,那一定是符合了某种特定的需求。
贾南风就是如此。
她老公的智商不高,自己家族也不行,为了生存和前程,她能做的只有振兴皇权,此时她代表了司马氏的利益。
贾南风除掉杨骏,又耍手腕杀掉了司马玮和司马亮,然后在皇族和士族之间踩钢丝,维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而这种平衡全靠贾南风的手段来支撑。
平心而论,司马炎去世后的西晋王朝最太平的时代,就是贾南风治理朝政的那10年。
然而踩钢丝毕竟是危险动作。
贾南风振兴皇权对司马氏最有利,但她毕竟是女人和外人,这种畸形的地位让司马氏诸王看到了机会。
299年,贾南风废太子。
她没有儿子,而太子又特别聪明,贾南风怕将来难以控制,于是想换一个好控制的皇子。
这可捅了大娄子,太子是储君,岂是想废就能废的,太子身上牵连了多少人的身家性命?第一个起兵反对的就是太子太傅司马伦。
当然,为太子报仇只是借口,司马伦真正的目的是夺权。
平衡被打破,“八王之乱”进入皇族争权的阶段,此后江山残破,人民流离失所,而周边内迁的胡人也蠢蠢欲动。
其实“八王之乱”和胡人暴动的背后都有一个关键因素:寒门。
05 表面上看,“八王之乱”是司马氏诸王在争权,那他们怎么就能做到一呼百应呢?答案是社会结构。
西晋是门阀士族的黄金时代,他们用九品中正制稳固了自己的社会地位,把持了职位、土地等大量优势资源,寒门是没有机会出头的,只有战争、政变等剧烈变化才能让严密的社会阶级裂开一条缝隙,让他们看到一丝未来的光明。
“八王之乱”中的司马氏诸王只是代表,他们背后其实是无数渴望出头的寒门,人心和欲望成了点燃炸药桶的火星。
贾南风的得力助手张华,寒门;司马亮的军师孙秀,寒门;司马喁麾下大将张方,还是寒门。
在西晋的固有秩序之下,他们没有一丝机会,只有打破现有的秩序,才能得到想要的一切。
寒门子弟懵懵懂懂地推动乱世的到来,门阀、士族又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最终埋葬了司马家族。
不仅是汉族寒门看到了机会,胡人也看到了机会。
汉人江山大乱,胡人经过数百年的积累,人口早已和汉人不相上下,胡人贵族又具有相当强大的实力,让他们安分守己似乎很难。
下层胡人忍受多年的白眼和辛酸,这让他们恨透了汉人和世道,只要有机会,他们不介意发泄自己的一腔怨气。
304年,氐人李雄攻入成都,建国成汉。
李氏家族原本生活在汉中,在战乱中随难民流亡到四川,后来逐渐建立威信,直至能起兵开国,渐渐恢复了昔日蜀国的疆域。
同年,匈奴人刘渊在山西称帝。
早在司马炎时代,匈奴的驻地就把太原包围,并且控制了山西大部分地方,刘渊举起大旗,短短半个月就汇聚了5万人。
两年后,司马越任命刘琨为并州刺史,山西汉人纷纷汇聚到刘琨麾下,可他们马上又背叛刘琨和晋朝,跟着刘渊混,也是因为他们看 到晋朝没有自己的出路。
虽然刘琨写出“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诗句,但是他真的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
石勒的军师叫张宾,是张良式的人物。
在晋朝的体制内,张宾肯定是要被埋没的,任你智计百出也不会出头。
一旦追随了石勒,终于青史留名。
士族、胡人奏响了一曲交响乐,寒门在中间来回穿梭,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
士族南下后,寒门只能和胡人合作。
这一切能怪谁呢?似乎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人们都在牢笼中挣扎,这是彼时他们的宿命和不得已。
06 一切都结束了。
汉武帝和霍去病挥动蝴蝶的翅膀,漫不经心而小小的微风却越滚越大,在西晋成为席卷中原的飓风。
中原政权内部出现裂痕,让胡族的人口优势成百倍放大,最终建立起十几个国家,分裂南北300年,北方汉人的数量一度降到400万~500万。
虽然汉人能在胡人政权中出头,但那是有条件的,你必须能力过硬,如果是普通人,那就只有被屠戮的命运。
追溯源头,其实早已埋下伏笔。
当时的汉朝如日中天,似乎给他们一点土地也没什么关系,可随着时间流逝,强弱关系也不是绝对的。
谁又能想到,当年那一小撮匈奴人日后能成大器? 李世民的玄武门 01 隋朝开皇初年,长安很热闹。
杨坚在生死线的边缘游走多年,终于把外孙一脚踹下了皇位,自己披上龙袍,统治万里江山。
独孤伽罗也庆幸自己没有选错人,跟着丈夫一起进步,达到女性的职业巅峰,和杨坚并称为“二圣”。
几家欢喜几家愁。
神武郡公府中,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撅起小嘴说:“恨不为男儿身,给舅舅家报仇雪恨。
”神武郡公窦毅赶紧捂住女儿的嘴:“你个瓜娃子,这么说可是要杀头的呀。
” 窦姑娘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甥女。
虽然年纪尚小,但是长得很漂亮,乌黑的长发能拖到地上,关键是小姑娘熟读史书,已经进行过政治启蒙。
一名美少女,张口闭口就是打打杀杀,目标直指当朝皇帝。
当真是个狠人。
小棉袄如此刚硬,窦毅也很满意,就像关二爷说的:“我家虎女,焉能配孙氏犬子。
”那些来提亲的世家子弟,他统统看不上。
于是,窦毅搞了一次比武招亲大会。
他在大屏风上画了两只孔雀,然后对前来应聘的世家子弟说:“站在100步外,谁能射中孔雀眼睛,谁就是我的女婿。
”我们都见过孔雀,庞大的身体上镶嵌着一对小眼睛,离远了看清楚都不容易,还得用弓箭射中,没点能耐还真做不到。
能做到的,都不是一般人。
有人叹气而归,有人踌躇观望,16岁的唐国公李渊拿起弓箭:“来来来,各位都让让,我要表演才艺了。
”唰唰两箭,正中孔雀的双目。
这等功夫,放在军中都是万里挑一的好手。
于是,窦姑娘和李渊结婚了,后来他们生了几个孩子:平阳公主、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
虽然窦姑娘为舅舅宇文邕报仇的愿望没有亲手实现,但她的老公和儿女们一手建立了大唐,也算是不辱使命。
真是一家子狠人。
而吸收了父母优良基因的李世民不仅勇冠三军,更是心细如发、多谋善断,堪称狠人中的战斗机。
02 617年,天下大乱多年。
彼时窦姑娘已经去世,李渊成为一枚光荣的“奶爸”,他带着孩子们到山西任职。
历来的史书都有这样一段描述:李渊要做隋朝的忠臣,可李世民想造反,于是他和裴寂设局,并且让隋炀帝的妃子去作陪,他们犯了灭九族的大罪,没办法才起兵造反。
给李渊安排得明明白白。
但可信吗? 李渊可是少年英武的奇才,又经过多年宦海沉浮,早已修炼成人精,而李世民不过是个毛头小子,这件事很可能是父子二人在演双簧。
如果没有关陇集团的老牌成员李渊,李世民也很难拿到父辈的资源,更不用说后来的辉煌成就,所以李渊才是家族起兵的总指挥啊。
如果要类比的话,他其实就是刘邦的角色,利用人脉、资源组建团队和平台,然后让团队中的佼佼者出去攻城略地。
而在战火中百炼成钢的,唯有李世民。
李世民太厉害了,从当将军的那天起,除了初出茅庐在甘肃被打败过一次外,其他时候都是一战定乾坤。
灭刘武周时杀得鲜血灌满袖子,在洛阳又一战平定王世充、窦建德…… 621年,李世民达到人生小高潮:天策上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
天策上将府可以设置官员,相当于小朝廷,而陕东道大行台是关东政务中枢。
魏晋以来的恶性权力结构,再加上李世民的天纵奇才,终于酿出一杯毒酒摆在李渊面前,而那个地方叫玄武门。
03 在李渊原本的计划中,他是不想让李世民一家独大的。
他培养过很多家族成员,比如李建成,太原起兵时他和李世民平起平坐,分别担任左右大都督,这也是李建成唯一拿得出手的军功。
进入长安后,他就成为太子,坐在了当年杨勇的位置上。
如此一来,李建成的命运也和南北朝前辈们没什么区别。
没有军功就没有话语权,在乱世谁理你?比如李元吉,15岁就留守太原,李渊希望小儿子能成大器,结果刘武周南下时李元吉扛不住,撒丫子跑回了长安。
李渊无奈只能放弃培养小儿子。
比如李神通,他是李渊的堂弟,曾被派到河北坐镇,结果和李绩一起被窦建德俘虏,也没扛起大旗。
但凡有一个成器,李世民就不会无所顾忌。
当李世民军功日隆后,李渊能做的其实只有制衡和勉强维持,他几次对李世民说:“我最喜欢的其实是你,想做太子吗,千万不要放弃哟,加油。
” 这是画大饼,先稳住再说,可儿子们闹矛盾时,他却总是站在李建成一边。
而朝堂上的大臣不是李渊的亲朋故旧,就是隋朝时的老同事、老战友。
至于疆场立功的文臣武将,基本没有出任要职的,连起义元勋刘文静都被杀掉了。
所以武德年间的格局就是:李渊、李建成、李元吉和满朝大臣是执政党,他们占据着朝廷的资源和话语权。
这些人被李渊聚拢在一起,维持着弱势的主场地位。
南征北战的大将、各路诸侯的降臣、关东各地的官员……基本都被李世民笼络在手,组成在野党。
按照南北朝以来的套路,他们迟早会有一战,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既然天下已经平定,另起炉灶也不现实,那就在李渊和李世民之间做选择吧。
李建成更像是李渊的附庸,他的资源根本不足以和弟弟对抗,只有依附于李渊,李建成才能勉强生存下去。
“玄武门之变”更像是李世民和李渊的战争。
不幸的是,在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人都有一种敏锐的判断力,他们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李世民,毕竟强者为尊嘛。
李世民也很有手段,根据《资治通鉴》等史料来看,只要追随过他的人,基本都对李世民保持绝对的忠心。
李世民让张亮带1000人去洛阳结交山东豪杰以防不测,结果李元吉告密,张亮被抓进监狱。
可不论怎么严刑拷打,他一个字都不说。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把齐王府的不动产、存款、宅基地都赏赐给了尉迟敬德,大方吧,要不怎么是千古一帝呢? 几百年乱世中的鲜血、权谋、生死,终于结出了李世民这朵奇葩,他更像是刘邦和项羽的合体,一方面战无不胜,扫平天下,另
方面又有驾驭群雄的权谋和手段。
这样一个人,恐怕放眼天下也无人是其对手。
04 没有任何事情是能靠杀人解决的,领袖只有合理分配利益才能凝聚人心。
“玄武门之变”也是这样。
李世民杀人不是目的,何况杀的还是李建成、李元吉等二线人物。
他代表着武将、功臣、关东官员的利益,而这些人虽然都有着巨大的功勋,但在朝堂上却没有话语权,而想要得到这些,只有皇帝才能做到,所以玄武门的行动目标直指李渊。
所有历史上的大事件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而是一切布置好之后的结果。
看一下“玄武门之变”前的各方反应。
李世民其实早已做好准备,他让温大雅坐镇洛阳,并且派张亮带着1000人去洛阳结交豪杰,“恐一朝有变,预出保之”。
万一在长安混不下去,就去洛阳割据。
其他人不敢做的事,李世民有实力去做。
李元吉就亲口说:“当年二哥打败王世充进入洛阳时就大肆发钱,树立自己的恩信。
”那还是621年,距“玄武门之变”已经五年之久,可想而知,李世民在洛阳的根基有多深。
李渊也在找出路,或者说试探。
他对李世民说:“打天下都是你的功劳,经常说立你做太子,可你太谦虚了,要不你就到洛阳去吧,做个二皇帝。
” 李世民大哭,他当然知道,如果和汉朝的梁王一样去洛阳当二皇帝,以后再想回长安夺皇位,就名不正言不顺了,而李建成、李元吉也不想让他去,他在洛阳和关东的根基太深了,一旦割据一方,关中和四川的朝廷怎么能抗衡呢?再加上李世民的军事能力,别开玩笑了。
正好突厥入塞,建成兄弟就想了一个办法。
他推荐李元吉担任统帅,顺便把尉迟敬德、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等秦王府大将带走,打算在路上坑杀,然后在饯行时以摔杯为号,斩杀李世民。
这一切,李渊可能是默许的,至少不反对。
这种密室谋划李世民是怎么知道的呢?不好意思,是李建成的属下跑到秦王府去告的密。
搞笑吗?堂堂太子,连贴身属下都抛弃他了。
而李元吉的心思更可能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二哥死了,说不定我更有机会呢? 在生命危险和前程的压力下,秦王府的文臣武将赶紧怂恿李世民:“动手吧,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要不就散伙吧。
” 好了,一切都水到渠成。
李世民心想,父亲容不下我、兄弟要害我、王府官员都在怂恿我,我好难啊。
那就干吧,我也是被逼无奈。
如果兵变成功,长安自然可以掌握在手,而洛阳大本营则可以弹压关东,李靖和李绩等军中大将也中立,这就不会有任何“后遗症”。
如果不成功,秦王府君臣还可以退到洛阳,要么割据一方,要么发兵西进,至于史书怎么写,眼下已经管不了了。
你看看,李世民早已安排得明明白白。
表面上只是玄武门的一场小型突发战斗,实际上早就谋划得万无一失,只等放手一搏。
结局我们都知道了。
李建成、李元吉身死族灭,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三个月后登基称帝。
李渊能怎么办呢?当尉迟敬德带兵到后花园时,他和裴寂、陈叔达、萧瑀正在划船。
这几位老臣也站在李世民一边:“秦王赢了,老哥哥,你就从了吧。
要不然的话,咱哥儿几个就没命啦。
南北朝的教训,老哥你都忘记了?” 得嘞,那就顺水推舟吧。
李渊说:“世民干得好,这也是我一直想干的事,我们父子终究是一条心啊。
” 一夜之间,两个儿子和十个孙子都死了,李渊满心的悲伤又能跟谁说呢?没人在乎他,因为大唐江山太平静了。
一个月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等文臣武将纷纷出任宰相、将军等要职,完成朝廷的洗牌和换 血,这些都是史书记载的大人物,史书没有记载的中下级功臣,在贞观年间又有多少飞黄腾达的呢? 时也,势也。
05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把唐朝分成了两段。
在继承北魏、北周、隋朝的改革成果后,唐朝在门阀士族、庶族、皇族之间达成平衡,开启了帝国的辉煌。
但唐朝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了南北朝的遗风,比如皇子掌军、皇后强势这类北魏的传统,“玄武门之变”只是几百年遗风的回光返照,之后的李承乾造反、太平公主掌权、李隆基夺位则是魏晋南北朝传统的尾声。
唐朝是有故事的。
它不安分、不消停,不像明、清一样,几百年都处于同一个框架内,也正因为唐朝一直在变,才会碰撞出无数火花。
蒋勋说:唐朝为什么会带给我们感动?因为唐朝像汉文化的一次短暂的露营,而人不会永远露营,最后还是要安分地遵循农业理论。
但回想起来,最美的那几天都是去露营和度假的日子。
唐朝就是一次短暂的出走,而这场盛大的风花雪月,始于玄武门。
义和团:被利用的爱国炮灰 01 1900年左右,大清子民对洋人的感觉一点都不好,如果非要类比的话,大概就是俗套的文章标题:《世道变坏,是从洋人登陆开始的》。
世道变坏其实是内部出了问题,比如人均占有耕地减少、人口暴增、脱离世界潮流、财富分配不均等等,洋人登陆是结果和催化剂,而不是世道变坏的主要原因。
但大清子民并不清楚,他们只能感知到洋人带来的坏处,而没有能力分析为什么会这样。
毕竟那个年代的识字率很低,也不能要求群众有多么高的觉悟,那是拿大清子民开涮,一点都不道德。
对于洋人作恶,他们最朴素的认知来自教堂。
自从鸦片战争以后,欧洲列强纷纷奔赴大清淘金,各种跑马圈地,划定势力范围,英国的军舰在长三角横行,法国渗透云贵,俄国看中了长城以北,后起之秀的德国则瞄准山东。
洋人来了之后并没有入乡随俗的意识,他们走到哪里都要修建教堂,并把它们作为深入大陆、拓展势力的据点,其作用类似于后来日军修建的碉堡。
只要教堂建起来,洋人就算是在方圆几十里扎根了,成为大清统治之外的另一股基层势力。
所以晚清的东部省份的基层有两条垂直的统治势力,大部分时间他们都能和谐共处,但双方却也在暗中蓄积能量。
凡是有利可图的地方,总是会吸引很多追随者。
大清的基层有稳固的利益通道,可以给子民提供入仕之门、缉捕盗贼、提供安全保护,作为回报,人们需要交税。
这条通道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大家也都习惯了。
洋人的教堂进来以后,大规模吸引周边居民入教,并承诺入教之后可以提供保护,有的甚至可以免除赋税。
大家都知道当时的局面, 大清被洋人吊打,不管多大的官,只要遇到洋人都要矮半截,基本不在同等层面上。
所以教堂招人时很多人都去投奔,心甘情愿做一枚光荣的假洋鬼子。
于是冲突就产生了。
教民借助洋人的势力在乡里感觉棒棒的,看不起大清子民,动不动就算计人家的家产和土地。
大清子民也不开心啊,我们祖祖辈辈都自力更生,日子过得好好的,怎么洋人来了就碰上了寒冬,不仅算计我们的家产,平时还要遭受人格侮辱。
这种事在当时被称为教案,尤其以山东为甚。
曾国藩曾给朝廷上书:“凡教中犯案,教士不问是非,曲庇教民,领事亦不问是非,曲庇教士。
遇有民教争斗,平民恒屈,教民恒胜。
” 可见两股基层势力的冲突已经积压几十年了,等到什么时候实在憋不住了,这个“沉默的大多数”就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由于教堂的实力强大,大清的基层官员又不作为,大清子民只好抱团取暖,结成一个又一个小型社团。
社员们忙时种田,闲时练武,有人闹事时就一起出动,用人多力量大的方式维护权益。
甲午战争以后,双方都绷不住了。
日本取得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欧美列强不禁发出惊叹:“哇,大清埋头搞了几十年的洋务运动,居然是花架子。
”于是洋人更加得寸进尺,教堂势力更大,教民也自认为是一等公民。
而大清民间的社团经过多年发展,也具备了相当规模,几乎每村、每县都有人数不等的社团。
既然有所依仗,社员们也感觉自己棒棒的。
当双方的仇怨积累到一定程度,弱势的一方又具备反抗实力时,大规模的冲突便在所难免。
而民间社团的反抗,就是义和团。
02 1897年,山东冠县村民和教民因土地发生冲突,威县拳师阎书勤前往援助,并和赵三多一起将练的梅花拳改为义和拳,也就是在这个地方,拳民在次年10月竖起“扶清灭洋”的旗帜,不过他们的名字依然是义和拳民。
真正赐予“义和团”名字的,还是朝廷官员。
1898年6月,山东巡抚张汝贤上奏朝廷,他认为义和拳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乡勇,不如改为受官府监督的民团,这是第一次出现“义和团”的名字。
虽然没有受到朝廷重视,但“义和团”的名字已经风靡山东,各地的民间社团也纷纷自称“义和团”,从此便成了气候。
当时的朝廷正在搞“戊戌变法”,无暇分心。
义和团的反抗并没有明确规划,只有“扶清”的朦胧概念,以及“灭洋”的最终目标,具体该怎么做呢?不知道。
义和团兴起之后,出于本能去攻打教堂、拔电线杆、杀洋人和教民,在他们的认知中,这些就是世道变坏的主要原因。
而且义和团没有号令严明的组织纪律,都是各个小社团拼凑在一起,做什么事情也是师兄们互相商量,这就属于群起盲动的民间暴力。
而类似的暴力组织想要维持下去,要么依靠热血,要么依靠抢劫和杀戮。
热血是很短暂的,冲动过后很快就会冷静下来,然后该干吗干吗,因此没有组织、纪律的暴力团体,热血过后只剩杀戮。
身处义和团式的团体中,平时唯唯诺诺的老实人也会在无秩序的盲动中体会到极大的快感,进而癫狂上瘾。
一般来说,这种组织是没什么前途的,洋人对义和团讨厌得要死,每天督促朝廷剿灭义和团,不然就不和大清玩了。
朝廷对脱离掌控的民间暴力组织也不喜欢,这就相当于挖墙脚,极大削弱了朝廷对民间的掌控力度。
但是义和团却发展起来了。
为什么?因为慈禧太后需要炮灰。
03 “戊戌变法”之后,慈禧和光绪彻底闹掰,两人从相亲相爱一家人变成老死不相往来的仇人。
慈禧的心情也可以理解,她想培养忠于自己的继承人,又要让光绪耐心等待,到底什么时候能上位,要看慈禧活到什么时候。
可内忧外患和权力斗争都逼迫光绪走上了另一条路。
不论是甲午年间的主战,还是戊戌年间的变法,光绪的所作所为都不能代表既得 利益者的利益,直到被无情抛弃,准备退居二线的慈禧不得已重新走上一线。
最重要的是,光绪被康有为坑了一把,让慈禧以为他们要“围园劫后”,这个疑点彻底击溃了慈禧的底线:“我对你恩重如山,你居然这样对我,从今天起,你我恩断义绝。
”此时的慈禧已经大权在握,她唯一在乎的是身后不被翻案,如果光绪继续在位,说不定自己什么时候就完蛋了。
这种感觉让慈禧如芒在背。
既然如此,那么慈禧的选择就只有一个:换皇帝。
废除光绪,重新换一个听话的小皇帝,这样慈禧既可以培养新的接班人,又能名正言顺地继续执掌大权。
选来选去,慈禧发现端王载漪是后党的死忠粉,他的身边又总是有一票宗室和八旗老臣能无条件支持自己的意见。
1900年1月24日,慈禧以光绪皇帝无子为由,册立端王载漪的长子溥儁为大阿哥,预定庚子年元旦举行登基典礼。
而此时的光绪正在瀛台读书呢。
让慈禧没想到的是,大清朝想换皇帝,洋人居然不同意。
东交民巷的外国公使声称:“和中国打交道,只认光绪二字。
”太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然而更生气的是端王载漪,在得到慈禧的承认后,载漪满心欢喜,以为端王府要出皇帝了,自己必然是未来的权力中枢,老太太去世后,可就是自己的天下了。
册立溥儁为大阿哥的第二天,载漪在家里备好茶点,等着外国公使和朝廷公卿上门道贺,估计他把表情管理都练习好几遍了。
可是外国公使一个都没有来,载漪不甘心,天亮后继续准备,又没人来,再准备还是没人来。
至此载漪明白了:“所谓的大阿哥,洋人根本不承认。
” 不仅洋人不承认,大清的重臣也不承认。
荣禄私下探寻重臣的口风,两江总督刘坤一回复:“君臣之义已定,中外之口难防。
坤一所以报国者在此,所以报公者亦在此。
”从君臣角度而言,刘坤一的话已经很严厉了,甚至颇有威胁的意思,假如慈禧一意孤行,那刘坤一就不报国了。
对于慈禧而言,大清重臣不承认倒是次要的,曾国藩、李鸿章多牛啊,还不是被她敲打得服服帖帖,而洋人的干涉才是致命威胁。
于是慈禧和载漪达成共识,一定要给洋人点颜色瞧瞧,要不还以为大清无人。
载漪的权欲、慈禧的恐惧、子民的积怨,大家围绕“天子家事”达成了共同对抗洋人的统一战线,在世纪之交掀起了大规模的朝野合作。
这些事本质上是慈禧和光绪的矛盾,却不可避免地上升为国际纠纷,最终影响了大清国运,生灵涂炭。
04 正当慈禧一筹莫展之际,载漪发现山东、河北居然有反抗洋人的义和团,不由高兴坏了:“嘿,我们来谈谈合作吧。
”他迅速给慈禧介绍了义和团:“他们是反洋人的,大清民心可用啊,太后下命令吧。
” 由于载漪的鼓动,慈禧很快就相信义和团的师兄们身怀刀枪不入的真功夫,可以放手和洋人一搏。
而真正促使慈禧下定决心的,是洋人增兵。
洋人不远万里漂洋过海,不是来爱你的,而是为了升官发财,义和团的兴起让他们感受到了威胁。
为了保护势力范围和既得利益,各国在5月份提出调兵进京,以保护各国的使馆不受侵害,同时也可以威胁大清朝廷。
哼,你不镇压义和团,我帮你。
于是慈禧紧急调董福祥的甘军进京,同时从6月10日起放任义和团进京,作为朝廷和洋人作战、谈判的筹码。
朝廷的鼓励给了义和团一份官方认证,民间对义和团已经不甚抵触,洋人多年的欺压也成为义和团扩张的土壤。
他们一路攻教堂、杀教民,进入京城时规模已经十分庞大。
进入京城以后,义和团的盲动性更严重了,朝廷对他们只能进行引导,并不能有效地管理,而义和团又没有明确的目标以及详细的执行步骤,能做的就是杀人。
而军队维持又需要数量巨大的粮草,庞大的义和团又没有后勤保障,抢劫就不可避免,再加上混入队伍中的投机分子,纪律混乱和战斗力差则是必然会存在的问题。
义和团进京后很快就和使馆卫队激烈碰撞,造成京城混乱不堪,富商云集的大栅栏地区也遭到殃及。
整个京城乱作一团,义和团竟无人能制。
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去总理衙门交涉时,和神机营章京恩海相遇,一味主张镇压的克林德率先开枪,结果被恩海击毙,紧接着便是我们熟悉的“八国联军侵华”。
那么慈禧是否真的相信义和团可以“刀枪不入”呢?她的心理活动后人无从知晓,可能她是真的相信,也可能是表面相信,只是为了鼓励义和团罢了,至于其真实目的嘛,利用民心而已。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05 慈禧的戏多,载漪的戏更多。
为了保住儿子的皇位,端王载漪指使部下伪造了一系列洋人的外交照令,扬言要接管大清的财政和军队,其中一条让慈禧深受刺激:“归政给光绪皇帝。
”慈禧勃然大怒,没想到折腾了半天,洋人是来针对我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宣战。
1900年6月21日,八国联军攻克大沽口的四天后,慈禧召集御前会议,同时向英、美、法、德、意、日、俄、奥、西、比、荷11国宣战。
大家一看,老太太疯了。
光绪第一个提出质疑,他很不赞成对列国同时宣战,五年前连日本都打不过,现在的11国都比日本厉害,他们合起来围殴大清,能打过才怪。
光绪说了一句公道话:“奈何以民命为儿戏?”不过他的话此时已经没有任何分量了,参与会议的大臣直接无视,打与不打是老佛爷说了算,你赶紧闭嘴吧。
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京城。
光绪认为没有逃跑的必要,洋人只是来讨伐拳匪的,他想主动到东交民巷和各国公使面谈,希望事情能 有所转机。
光绪穿好朝服准备去使馆,慈禧立刻赶到,命令太监剥掉其朝服,待在房间等候命令。
慈禧哪里敢留在京城,洋人打到京城还不是老太太一手造成的,她生怕洋人第一个找她算账呢。
第二天清晨慈禧就带着光绪匆忙西逃。
各地督抚也不上心。
盛宣怀留了一个小心眼儿,他利用手中掌管的邮电系统,没有把宣战诏书大规模传达,而是小范围发到各督抚手中。
总不能因为皇家母子斗法,就要拉着天下人陪葬吧。
两广总督李鸿章收到电报后直接回复:“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张之洞收到诏令时正在抽烟,听到宣战的消息,他气得把烟枪扔到了地上:“这老寡妇要骇她一下!”刘坤一也私下说:“慈禧的政府已经完了。
” 有了李鸿章的支持,盛宣怀急忙联络两江总督刘坤
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和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
各地督抚和各国约好:你们想进攻京城的话,我们不掺和,但你们的军队也别南下,咱们在南方继续做生意。
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乾隆年间,各地督抚的脑袋早就搬家了,可在王朝末世,所有人都有恃无恐。
大清最后一点人品也被慈禧败光了。
在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时,她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是公心掩盖了私利。
而在“庚子事变”中,她以私利背叛了公心。
归根结底,慈禧的一切出发点都是私利,尤其是“八国联军”事件中,慈禧为了不被翻案,由换皇帝直接促使义和团发酵、中外交恶、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向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加上利息共计9.8亿两。
甚至政府不能在天津驻扎军队,洋人却可以在京榆铁路沿线的12个要地驻扎军队,北京也有保护使馆的卫队。
然后是东北。
俄国趁机南下,半年内攻占东北全境,虽然没有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但是已经为五年后的日俄战争埋下伏笔。
更不用说被抢劫的珍宝,《永乐大典》再也找不全了,《四库全书》被毁掉数万册,单单日本驻军就在东四搜刮出300万两白银。
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也承认:“所有大清帝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 朝廷高层的私心,真的会害死人。
06 1902年1月8日,两宫回銮。
洋人的强烈干预让慈禧的废帝梦想化为泡影,以后无论干什么事她都要把光绪带在身边,不让他离开自己半小时以上。
光绪皇帝继续在皇位上,形如木偶地度过最后六年,没人和他说话,他也不愿意和别人说话,没事就读读书。
他的心里还装着中兴大清的梦,直到1908年11月,他等到那碗来自慈禧的赐膳,里面加了过量的砒霜。
慈禧也摇摇晃晃地走过六年,最终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并且让摄政王载沣、皇太后隆裕互相制衡。
她最担心的事没有发生,载漪和溥儁的结局都不太好,八国联军攻入京城后,载漪成为祸首,被流放到新疆伊犁,溥儁的大阿哥称号被剥夺,随父亲一起被流放。
后来父子俩逃到蒙古,溥儁娶蒙古公主为妻,进入民国后穷困潦倒,1942年死后被埋在嘉兴寺的后院,此时载漪已经死去20年了。
爱国的义和团真的成了炮灰,他们遵循本能抵抗洋人时,朝廷却不遗余力地镇压,当朝廷需要有人冲锋在前时,他们又兴高采烈地与朝廷合作。
朝廷和慈禧真的信任义和团吗?开玩笑。
义和团进入京城之后,和清军联合起来攻打各国使馆、西什库教堂,他们的人数和武器具有压倒性优势却始终攻不下。
因为慈禧不愿意真的进攻,她始终都留有退路,清军和义和团向洋人的示威与血战,只是慈禧手中的筹码。
她的心中始终只有自家的私利。
为了达成自家的私利,慈禧不惜以国运和生命为赌注,一旦在赌桌上彻底输掉筹码,就让天下人背锅。
后来她谈起进攻使馆的事:“依我想起来,还算是有主意的,我本来是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间,因洋人欺负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
虽是没拦阻他 们,但始终总没有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
火气一过,我也就回转头来,处处都留着余地。
我若是真正由他们尽意地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打不下来的道理?” 进攻使馆期间,朝廷还给使馆送去米面、蔬菜、西瓜等物资。
义和团是有自己的问题,抢劫、愚昧……这些都是义和团的标签,他们算不上真正的王者之师,但一腔热血是没错的。
被朝廷高层当作炮灰利用,压榨之后又被抛弃,最终遭到中外的联合绞杀,华北大地尸横遍野。
真正的问题不是来自义和团,恰恰是朝廷。
而当炮灰的,又何止是义和团? 第二章 历史的进程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哪有什么原汁原味的国家和制度,都是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试错调整,最终形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共识罢了。
帝国的统一和荣耀 01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发布《求贤令》,他用优厚的待遇号召各诸侯国的优秀人才到秦国工作。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意思就是,只要能让秦国富强,不仅可以做高官,还有土地、人口可以拿。
这应该是最原始的股权激励了。
《求贤令》传到关东六国之后,很多优秀人才掂量了一下自己的能力,感觉还不错,于是收拾行李西行,准备去秦国奋斗。
其中有一个人是魏国的臣子卫鞅。
卫鞅刚到秦国就走后门,他通过宠臣景监见到了秦孝公,经过三番五次的试探性聊天,他终于明白了秦孝公要的是国家霸业。
这对法家学子卫鞅来说简直是专业对口,可以和工作岗位无缝衔接,随后几年,秦孝公和卫鞅联手发起了变法。
众所周知,变法让秦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比如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世卿世禄、启动军功爵等,正是这些调动人民积极性的政策,打造了强大的秦国国力。
彻底变法的秦国和六国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家庭关系。
大家不要笑,这点真的很重要,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百年后的历史走向。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夏、商、周时代,维系社会运转的是大家族,毕竟城外野兽多,土地亩产不高,想要生存就要抱团取暖,而大家最信任的关系就是血缘。
当时遍地都是一个一个的家族,一般来说,某块土地上生活的都是本家亲戚。
如果看到不认识的陌生人,肯定是走街串巷的盲流子[2]。
这些家族为了更好地生存,便会互相联姻,他们用这种方式筑起家族的护城河,在争夺土地、水源、奴隶等事情上共同进退。
于是,家族联盟诞生了。
那时的人想要发展,一定要有家族背景。
只有家族支持你,你才有可能做成;一旦家族放弃你,你就只能独自闯荡了。
所以当时的人们很看重家族血缘关系,甚至愿意为了家族舍弃自己的生命。
有了这样的社会基础,复仇就成了很常见的事情。
如果某人的长辈或亲戚被杀害,他去复仇是不犯法的,反而会受到官府表彰,甚至民间舆论也会给予极大的赞美。
这其实是一种自保手段,毕竟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万一自己哪天被人杀掉了,子孙还能通过复仇讨个说法。
而复仇和争夺一定会制造很多家族之间的矛盾,那么家族私斗也就不可避免。
家族、血缘、私斗、复仇是夏、商、周的主题,直到春秋战国依然如此。
王朝想要统治天下,首先要做的就是笼络地方家族,而具体方法就是宗法和分封。
比如姬家建立周朝成为第一家庭,然后把数十个同族亲戚和功臣封到各地,让他们建立国家,统治一片土地。
而这批国家,就是诸侯国。
诸侯国成立以后,还要继续向下分封本地家族。
比如老王家族得到了50里土地,张三家族得到30里土地……他们则属于诸侯国的卿大夫。
而老王在自己的土地上还得继续向下分封,叔叔划五里,伯伯分八里,儿子女婿各封十里等。
这些叔叔、伯伯、儿子、女婿就叫作士。
从周天子到士,江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而分封的基础就是家族血缘。
所谓变法不彻底的关东六国,他们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家族封地的传统,而彻底变法的秦国则是把家族打破了。
秦国把那些几百口人的大家族拆分成只有几口人的小门小户。
也就是说,大平层被改成了小户型。
变法之后,子女一旦成年就要离开父母,然后结婚生子,单独成立家庭,夫妻俩经营三到五口之家。
秦国不是废井田开阡陌嘛,政府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国有土地,然后他们把一定数量的土地分配给小家庭,让夫妻俩努力种田、织布。
耕和织,便是小家庭的主要任务。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政府管理的都是三到五口之家,户籍人口是不是就清楚了?每户的土地数量是不是就清楚了?政府的权威是不是提高了?只要人口和土地数量弄明白了,紧接着就是人口动员力度的 空前强大,以及赋税收取能力的简洁高效。
这是一种“大政府,小户口”的社会结构,它彻底颠覆了几千年来的宗法家族社会。
秦国又在小户口的基础上配套了军功爵。
军功爵不是单纯的军队头衔,而是政府开放的晋升通道,其中包括社会地位、官职、财富等。
一个士兵只要在战场上砍下敌人的头颅带回来,就能得到爵位,外加一顷田地、九亩宅基地的奖励。
下次作战再打赢,他还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奖励。
换句话说,土地和宅基地是可以叠加的,而且上不封顶。
秦国士兵只要能在战场上打赢,理论上爵位可以无限升级,政府奖励的土地也是一路增加,直到封为彻侯[3],有户口租税为止。
而且秦国的爵位又和政府职位挂钩。
什么战功就得什么爵位,什么爵位就做什么级别的官,一切都有明确的法令,你只要努力打仗就行了,别的不用管,政府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但是军功爵不能传给子孙,一旦有爵位的人死了,就只能把分配的土地留给儿子,想要爵位还得自己去挣,皇亲国戚也一样。
于是军功爵通过合法途径,挤走老贵族,扶持新贵族,除了君主,没有人能长久站在舞台中央,这就形成了社会阶层的新陈代谢。
很多人说秦始皇不杀功臣是宽宏大量,其实主要是没必要,功臣去世自然无法再威胁皇位了。
完全没必要和朱元璋一样,费尽心机杀了几万人,最后搞得骂名滚滚。
除此之外,变法后的秦国还主张重农抑商。
这里要说点常识,很多人觉得重农抑商就是不发展商业,其实不是这样的,任何社会都需要货物流通,是不可能缺少商业的,没有商业简直要退回到原始社会了。
所谓重农抑商,主要是不给商人政治地位。
秦国法律规定,耕织致富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经商致贫者的老婆、儿子要抓去做奴婢,乍一看种田好,经商不好,但问题在于,种田致富的是少数,经商致贫的更是少数。
这么一对比,还是大部分农民穷,大部分商人富,唯一的区别在于,农民很穷,但可以当兵做官,商人很富,但除了吃喝玩 乐再没其他作用。
换句话说就是,穷农民的政治地位高,富商人的政治地位低。
这才是重农抑商的本质。
说到这里,秦国变法就很明白了。
秦国的拆分家族和授予土地培养了庞大的自耕农阶层,这群自耕农可以为秦国提供丰厚的赋税和海量的兵员,极大扩充了国家的执政基础。
作为回报,秦国用军功爵开放上升通道,这样不仅可以调动人民为国征战的积极性,还能得到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
除此之外,秦国堵死了其他上升通道,只有种田才能得到政治地位,只有立军功才能实现阶层跃升,这样一来,就把全部人口都绑架到了种田和作战上。
我们之前说的“力出一孔”,就是这个意思。
于是秦国把“小农经济”打造成完整的闭环,国家、社会、家庭、阶层、经济、军事都在其中。
所有的生产力通过闭环向朝廷汇聚,然后通过战争向关东六国输出,其战斗力非常强大。
正面作战交锋,社会相对自由的关东六国在秦国这种战争机器面前毫无胜算,百年间逐渐被秦国攻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
02 我们经常说,秦国的功业是统
一,但是回过头来看,统一同样也毁了秦国。
秦国的驱动内核是耕战。
只有不停地种田,人民才有政治地位,只有不停地作战,由农民转化而来的士兵才能实现阶层跃升。
秦国只有一直走在扩张的路上,人民才能得到想要的一切。
秦国根本没有大国富强和小民尊严的区别,它们是绑定在一起的,一旦天下太平,首先要面临的是士兵得不到军功,授田没有了,爵位不升了,农民就不能愉快地转型做官了。
作为成就秦国的中流砥柱,军功爵已经不起作用了。
生产力依然在闭环里汇聚,但是找不到输出的目标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开个脑洞:如果没有六国复辟,或者秦国的军队剿灭了刘邦、项羽,那么秦国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可以肯定的是,耕战依然是秦国的驱动内核,但秦国的疆域已经北至长城,南到大海,由于人口和生产力的限制,秦国很难夺取草原和西域,也就是说,此时的秦国扩张已经到达边界了,而秦国没有科举、工业,又不鼓励商业,更加堵死了国内的阶层流通。
随着时间推移,农民只能被锁死在土地上,军队士兵没有晋升空间,他们再也看不到希望。
既然向外的出路被堵死,那么秦国君民就只能在国内折腾。
要么是朝堂掀起腥风血雨的权力斗争,各级官员被迫选择站队,朝堂大哥倒下后,猢狲也被一撸到底,空出的位置迅速由其他人填补。
这样一轮又一轮,直到君臣的精力耗尽,才能得到暂时的休养生息。
要么爆发内战,军队干部为了前程,煽动参与政治斗争的大哥动用武力,他们在内战中重新获取荣耀和军功,就像西晋的八王之乱一样,最后留下一片废墟。
不管怎么选,秦国都不可能长久。
体制决定了秦国是打天下的创业型国家,除非秦二世是有雄才大略的人物,能够大刀阔斧地对内实行改革,废除军事管制,放开工商等其他利益渠道,把汇聚到朝廷的生产力缓缓流向基层,让秦国人民可以享受到天下太平的红利。
可秦国没有等到那一天,甚至可以说,秦国根本没有改革的意识。
问题是,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秦始皇还活着时,对现实困境一点办法也没有。
他知道敌国已经灭亡了,但他还是要不停地找敌人,让精力过剩的人民和军队有奋斗的目标,进一步释放汇聚起来的生产力。
先是一句“亡秦者胡”,秦始皇派蒙恬带兵驱逐匈奴七百里。
然后派任嚣和赵佗带兵南下攻取百越,一路打到南海岸边。
最后是筑长城、挖灵渠、修陵墓、修宫殿……反正是没事也得找点事做。
倒不是说秦始皇瞎折腾,从国家长久来说,无论筑长城、逐匈奴还是开百越,他把秦国庞大的生产力都释放出来了,用一代人做了三代人的事情。
他做的事情都对,但秦始皇在释放生产力的同时,顺便也透支了国力。
因为百姓不可能永远在宏大叙事中激情澎湃地唱战歌,百姓也需要有一点自己的小生活。
虽然军功爵和耕战给了秦国人上升通道,但百年时间走过来,秦国人也累啊,小户家庭得到田地,正准备好好经营生活,还没开心多久就又要打仗了,家里的男人作为士兵上战场,田地只能由女人来经营,而女人身娇体弱能种多少地?于是分配给小户家庭的土地又被大面积抛荒。
从表面上看,秦国让每个家庭都得到了很多土地,可由于生产力的限制,这些田地根本发挥不了作用,都是账面数字。
再加上各种严刑峻法,其实秦国人民是很苦的。
刘邦进入咸阳后,废除严刑峻法并和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结果是“大悦”,这直接让刘邦站在了道德制高点。
秦国人民尚且如此,更别说六国遗民了。
03 六国遗民在旧制度里生活得太久了。
那些早已被秦国消灭的大家族在六国依然遍地都是,人民依附于家族生活,找工作也得家族打招呼,个人和家族的联系依然很紧密。
因此,六国不是国家统治家族,而是家族拼凑成国家。
整个国家的结构相对来说有些松散,但是对人民来说,他们的生活也相对自由。
这种事就是零和博弈。
国家想要强大就要弱民,人民想要自由就要弱国,但走到任何一个极端都是死路。
能够长久富强的国家,都是在国家与人民之间找到平衡点,双方都不越界,而这种默契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培养出来。
秦国统一之后根本没有想给六国遗民让利,而是把六国当作“殖民地”,以一种征服者的姿态踏上了六国的土地。
与此同时,秦国的制度也迅速在六国故土铺开,残存的大家族被拆分,原先的大部分官吏被罢免,各级主官都被换成了来自秦国的干吏和军人。
一句话,听命令就行了。
六国遗民都懵了:“我们生活得挺好,秦国凭什么乱来啊?”他们早已习惯了家族互帮互助,习惯了“先家族,后国家”,习惯了来去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习惯了为父母复仇和私斗杀人。
秦国来了,以前的事情都不让做了,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种田和服劳役。
就算种田,他们也不习惯。
原先他们想种多少田就种多少田,不用国家强制约束,量力而为就行。
结果秦国来了以后,明确告诉他们要种多少田、交多少粮、服多少役,还不能偷懒。
六国遗民怒了。
这哪里是人过的日子,根本就是把人当畜生啊!而且秦始皇把六国的史书和诸子典籍都烧掉了,只留下了一些《养猪指南》《果树嫁接技术》等实用工具书。
对秦始皇来说,这是大一统必须要做的,可对六国遗民来说,他们也需要有自己的精神生活。
渐渐地,六国遗民不认为自己是国家的子民,充其量只是秦国的奴隶。
归根结底,这就是两种制度的冲突。
秦国人民活得很辛苦,但经过百年的浸润,他们已经习惯了,他们愿意把个人与国家绑定在一起,为了国家富强而奋斗。
可六国遗民没有这样的传统,让他们为国家富强奋斗,他们就觉得是被压榨和奴役。
秦国没有认识到这种区别,它像钢铁直男一样直接压上去,口中还说着:“服不服,不服的话我接着打。
”六国遗民被按在地上摩擦,口中却还在嘟囔:“我不服,我不服。
” 蛮力可以把敌人打趴下,但绝对不可能使之折服。
秦国强大时,天下人都在秦始皇的脚下颤抖,可是只要有一丁点儿机会,六国遗民就会起来反抗这种“暴政”。
而且六国遗民对故国有很强烈的认同感,他们不觉得秦国统一有什么好处,反而特别怀念齐、楚、燕、韩等国号。
他们不在乎君主是谁,但他们却很在乎国号能否存在。
如果没有这个国号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他们总感觉自己就是亡国奴。
制度和国号,成为六国遗民心中的刺。
当陈胜在大泽乡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时,六国遗民纷纷揭竿而起,他们不仅要推翻压迫他们的暴政,还要恢复古老的国号。
三年后,刘邦入咸阳,项羽分封诸侯。
秦国亡。
04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定陶称帝。
由于战争年代的利益置换,刘邦把关东六国的故地都封给了功臣,并让他们重新树起齐、楚、燕、韩的国号,统治六国遗民。
具体怎么统治,就由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吧,朝廷也不怎么管。
而刘邦的汉朝统治秦国的故地依然用的是秦国的制度,只是废除了很多严刑峻法,让人民能喘口气。
平心而论,刘邦未必愿意这么做。
秦始皇的大一统多牛啊,皇帝高高在上,朝廷拥有无与伦比的权力,那种睥睨众生的感觉多好啊。
如果有的选,恐怕没有人愿意放弃。
但刘邦的实力不足,他无法完全模仿秦始皇,只能学到一部分。
误打误撞,汉朝的国与民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汉朝重建了秦国的制度,包括三公九卿[4]、郡县、军功爵等都被继承了下来,但它又不像秦国那样强硬要求人民必须服从。
汉朝只要求人民按时交税、按时服兵役,有功劳也给你爵位,但其他时间人民可以自由支配,种地也可以,经商也不拦着,想读书也没问题。
在国与民的零和博弈中,局势逼朝廷削减了权力,逐渐让渡给人民,双方力量达到5:5的比例,而不是秦国的9:
1。
而对于六国遗民来说,他们也挺满意。
汉朝恢复了六国的国号,遗民们又一次找到身份归属,即便统治者是汉朝,但他们也不再认为自己是亡国奴了。
至于国王是谁,完全无所谓。
后来刘邦灭掉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把关东封国基本换成了同姓王,六国遗民也无所谓。
因为现在秦国严苛的制度没有了,国号也回来了,六国遗民再也没有不满意的,他们以为又要继续自古以来的美好生活。
这就是汉朝的“一国两制”。
关西是秦制,关东是六国旧制,汉朝不仅保留了各自的特色,还对秦国的高压统治安装了“减压阀”,又在国家层面实现了相对平衡。
汉朝人民嘴里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一起站在汉朝的大旗之下,做着各自的事情,这些都是八年楚汉战争的成果啊。
都说汉承秦制,其实汉朝是秦国的修正主义,不是原汁原味的秦国制度。
但正是这种修正主义,挽救了秦国的制度,如果不是刘邦变 通,恐怕真的要退回到春秋战国时代了。
九泉之下,秦始皇见了刘邦恐怕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夸奖做得好吧,可刘邦灭了秦国,让秦始皇一生心血付之东流;但要说恨吧,恐怕也恨不起来。
因为刘邦继承了秦始皇的事业,把大一统和郡县制都延续了下去。
秦始皇唯一应该感到可惜的,应该是法家思想和焚书坑儒,刘邦非但没有继承下去,反而起用了儒生制定礼仪。
这个心情,非常复杂。
05 刘邦用妥协的方式把七国故地的遗民重新拉回到一个饭桌上,虽然开始时大家都心存芥蒂,但好歹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了,你吃羊肉泡馍,他吃烩面条,还有人吃鱼肉、米饭,他们都觉得自己的饭是最好吃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人吃腻了同一样食物,便转头看向旁边的人,恰好,此人也吃腻了,想换换口味,于是大家开始交换食物,尝试之后才觉得:“哎呀,不错啊”,原来以为很难吃的东西居然是人间美味。
最后上菜时,大家决定干脆不用分人头了,直接摆在桌子上互相吃吧。
秦始皇用强迫的方式也没有让大家吃下去的饭,被刘邦妥协引导,大家都愿意主动吃下去了。
后来汉朝稳定下来决定休养生息,不再争论“儒家好还是法家好”,朝廷和人民一起埋头发展经济。
大家都知道,不管儒家和法家说什么,吃不饱饭的都不好。
经过文、景两代帝王的治理,汉朝国力蒸蒸日上,只要勤劳肯干,基本都能吃饱穿暖,于是汉朝人民终于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汉人。
不久的将来,他们会站在汉武帝的大旗下,向着北方强大的匈奴发起冲锋。
汉朝既有大国崛起,也有小民尊严。
三国的贫穷、法治和汉奸 01 曹操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梦想会彻底破碎。
那年他36岁。
189年,汉灵帝去世,留下一对孤儿寡母继承大汉的江山,不过他
也不担心,因为他给儿子留下了左右护法:太监和外戚。
外戚叫何进,是何皇后的哥哥,他身居大将军的高位,理论上手握天下兵马。
而太监头目叫蹇硕,其手上也有一支兵马——西园八校尉。
西园八校尉是汉灵帝组建的皇帝亲军,他一辈子贪财吝啬,为了存钱,不惜把朝廷官职明码标价,20年来好不容易攒了点钱,结果全部投入到这支军队中了。
可汉灵帝依然拧不过天意,他尸骨还未凉透,留下的左右护法就开始大肆火并,最终何进被杀,太监也暂时退出历史的舞台。
结果西园军和洛阳军都被西北军阀董卓收编。
平心而论,董卓是想好好做事的。
曾经在“党锢之祸”中被雪藏的门阀、士族们都被大力提拔、重用,出身“颍川荀氏”的荀爽从一介平民到宰相高位,只用了93天。
蔡文姬的老爸蔡邕也被封侯。
“我对你们好,你们要好好回报我哦!”士族、门阀很热烈地回报了董卓,但不是用鲜花和掌声,而是用军队和刀剑。
仅仅在半年后,“十八路诸侯”就从东、南、西、北出发,汇聚到士族领袖袁绍的大旗下,直扑洛阳而来。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董卓不过是边塞武夫,凭什么和我们谈笑风生? 皇权没有护法,还不是个花架子?旧秩序已经被董卓一锤子砸碎,他们正好借保卫皇帝的名义,正大光明地浑水摸鱼。
乱了,乱了,彻底乱了。
曹操的梦想是做征西将军,可是,曾经繁华强盛的大汉帝国,如今已成为尸骨遍野的人间地狱,曹操用乐府诗《蒿里行》记录下了这一切。
曹操用民歌的形式,行批判之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史诗。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
一,念之断人肠。
太惨了。
曹操的梦想破碎了,一个新的梦想却在他心头升起:
“我要改变这一切。
” 02 社会秩序的崩溃是从金融崩溃开始的。
董卓在洛阳时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货币超发”,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洗劫市场、积累军费和财富。
他废除了分量足、样式美的硬通货——五铢钱,把所有钱币都融化重铸,新货币变成分量更轻、纯度更差的小钱。
钱变多了,但老百姓手中的钱却贬值了。
劣币驱逐良币是市场做出的直接反应,再具体一点就是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原本一石米要50钱,现在要50万钱,而老百姓的购买力却并没有增加,太坑了! 物价飞涨也让董卓的财富大幅缩水。
董卓很生气:老子本来是要赚钱养兵的,现在看来也没赚到什么钱嘛,反正有的是铜,全部拿来铸币呗。
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铸成12座金人、汉武帝的仙人承露台,统统都被董卓融掉,铸币买粮食吃了。
看上去钱更多了,可董卓更穷了。
市场上通货膨胀达到了1万倍,有多少钱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更重要的是,天下各地都在打仗,田地基本荒芜,天下又遭遇了粮食危机。
乱世开启,所有的金银、珠宝、房产、土地全都失去了意义,只有能果腹的粮食才是硬通货,而货币只有兑换成实物才能实现价值,如果没有实物可以兑换,哪怕铜钱堆积如山,也不过是一堆金属。
董卓就这样坐在空中楼阁上,茫然无措。
既然货币是为了购买物资,那为什么不直接生产物资呢?在董卓和其他人都没想明白的时候,曹操已经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他要实行屯田。
03 如果真要用两个字形容汉末诸侯,那只能是“贫穷”了。
董卓官居相国,占据了朝廷的重要位置,但是他有钱却没地方花,可谓“穷得只剩下钱了”。
袁绍的军队有时需要上山采野枣吃。
袁术就更惨了,士兵们饿得发晕,只好挽起裤腿下河摸鱼、抓河蚌,幸亏他们的地盘在南方。
于是曹操决定开展“大生产”运动。
既然“千里无鸡鸣”,那就是有很多无主荒地对不对?196年,曹操把许昌附近的荒地全部充公,成立国有农场,让军队和流民耕种。
这些土地的产权属于朝廷,农具和耕牛也由朝廷提供,你只要空手来卖力气就好,年底朝廷分六成,耕种者得四成。
乍一看好像农民吃亏了,但在乱世,能吃上一口饭都不容易,更何况现在能吃饱,还可持续生产,士兵和农民都感激涕零了好吗? 当年年底,曹操的账户上就多了百万石粮食,而袁绍、袁术等难兄难弟们依然生活在打猎、采野果的“原始社会”。
此时曹操军队的食堂中已经有香喷喷的米饭,而他们却还在争抢一条鱼、一把枣。
后勤决定成败,谁能建立稳定的财政系统,谁就获得了胜利的先机。
但曹操的屯田制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大汉之所以走向末路,是因为大部分基层的土地、税收、人才、兵员都被中间的门阀、士族截留了,中间商赚了差价,买家和卖家都吃亏。
乱世开启后,一部分门阀、士族被乱兵、土匪、军阀用暴力扫除了,于是朝廷和基层有了直接沟通的可能。
曹操的屯田制就是上下沟通的天梯。
无主荒地充公,朝廷手中有了固定的资产,招募流民耕种就有了稳定的税收,把流民武装起来就是源源不断的士兵。
土地、税收、兵员,朝廷都有了。
在汉朝一片阴暗的世界中,乱世飓风冲破云层,而曹操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契机,他把云层的裂缝扩大再扩大,最终让阳光重新普照大地。
他是盗火者,他要在旧秩序的废墟上建立新的秩序。
等等,刚才好像漏掉了“人才”的选项,别急,好戏马上开始。
人才从哪里来?三国是一座耀眼的舞台,只有门阀、士族有资格上台展示曼妙舞姿,比如袁绍、袁术、曹操、荀彧、诸葛亮……而低一级的许褚、马超等人,只能打下手。
所谓“人才”,其实都出自这群人。
三国看似乱哄哄,实则有一条主线:各种争霸、政变、战争其实都是门阀、士族为了争夺统治权。
正方以袁绍、司马懿为首,他们实力雄厚;而反方只有几个人:曹操、刘备、诸葛亮等。
“人才”们混迹其间,为了自己的利益上演着忠义、背叛和倔强,他们中可能有背叛阶层的个人,但绝没有背叛利益的阶层。
荀彧是曹操阵营的第一人才。
29岁时他去袁绍家里做客,一杯酒过后他就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个人啊,不中。
”于是荀彧转身就南下投奔了尚未发迹的曹操,因为他们都看到了时代的弊病,也都找到了治病的良方,即是在士族、门阀的夹缝中积蓄力量。
那些年他们手拉手走过了无数风风雨雨。
曹操杀名士边让后,兖州士族觉得曹操不是自己人,赶紧滚吧。
他们迎接吕布入住兖州,只有荀彧保住三个县,等待曹操回归。
官渡之战时,整个朝廷都希望袁绍胜利,因为只有如此,他们的前路才算光明。
那时只有荀彧、郭嘉告诉曹操:你能赢,加油。
后来他们给朝廷的手术快成功了,可荀彧蓦然回头:没有士族的汉朝,早已不是当年的汉朝。
可只有士族的汉朝,又何必一定是汉朝?这是荀彧的伤心处,也是曹操的绝望时。
门阀士族没有成长起来时,时代属于汉朝。
门阀士族早已发展壮大后,时代就属于晋朝了。
只有中间的成长道路才属于三国。
而原本可以把这个过程省略的人是袁绍,司马懿的位置原本是上天留给袁绍的。
可是,官渡之战打乱了历史的进程。
04 人的一生中看似有很多选择,可是现实往往又很无奈,在众多选择面前,人往往是没有选择余地的。
袁绍从来没有选择的余地,他出身于“汝南袁氏”,是一个“四世三公”的大家族。
“三公”是汉朝的文官之首,相当于他们家四代人都当过丞相。
虽然做三公的只有四个人,可顺延向下,却有无数家族子弟在野蛮生长,三公、刺史、太守、将军……袁家铺开了一张巨大的网,而这张网络永远在无边际地蔓延,族人的妻子、小舅子、老师、同学、下属都是这些人的关系网,所谓“门生故吏遍天下”就是如此。
在汉末三国,袁绍就是家族的领军人物,至于袁术,他更大程度上是自得其乐。
袁绍是“汝南袁氏”的领军人物,也就是天下门阀的代言人,明白了这一点,也就能看清楚很多东西:他能轻松夺取冀州,又能很轻易地坐稳,并且不像曹操一样有很多叛乱,因为大家都认他做大哥,众望所归是也。
他明知道屯田好,但就是不能搞。
一旦搞屯田,也就违背了基本盘的利益,挖自己墙脚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干的。
官渡之战时,曹操阵营都在给他写信示好。
在他们看来,袁绍才是自家兄弟,人家南下中原是来解放自己的。
帮曹操?开什么玩笑? 袁绍代表了门阀、士族的利益和希望。
而曹操也同样没有选择,虽然他的家族也很有钱、有很多人做官,但在袁绍之类的士族看来,曹操不过是暴发户、土包子、阉宦遗丑。
在那个年代,如果祖上不是读书做官,并且历经几代积累,是不可能进入上层主流社会的。
除了袁绍,司马懿是温县司马氏,荀彧是 颍川荀氏,陈群是颍川陈氏……门阀、士族的名单中唯独没有“谯县曹氏”的一席之地。
在现实和理想的碾压下,曹操只能代表寒门,于是他一生都在和时代抗争:搞屯田,摆脱士族制约,独立发展财政体系,建立只属于朝廷的兵员。
打压豪门,生死对头没什么好说的。
求贤才,曹操一生三次发布求贤令,大张旗鼓地说不看背景只看能力,为的就是从没有背景的寒门中发现人才。
袁绍和曹操,一个顺势,一个逆取,官渡之战其实是两条路线的斗争。
如果袁绍赢了,那么西晋就会提前60年建立,豪门的狂欢盛宴也不必再等那么多年。
如果曹操赢了,西汉式二元制帝国则有希望。
但他最终没能成功,甚至连魏国都被司马懿夺走,到头来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
真正原因在于曹丕。
05 曹操一生征战天下,可以用智谋、实力和时代、豪门对抗,但他最终依然没有彻底取得胜利,那么一无所有的曹丕又有什么资格去挑战呢?他只能妥协。
曹操去世后,曹丕登上魏王宝座,当时的局面很尴尬。
如果继续效忠汉朝,则名不正言不顺。
都加九锡了,还说想做忠臣,蒙谁呢?曹操可以说是为了汉朝不得已,但曹丕不行。
如果想更进一步当皇帝,士族们不会答应。
当魏王时就欺负人家,当了皇帝还不反了天?留一个汉朝皇帝,就是给自己留一个希望。
就在曹丕不知路在何方时,陈群带着“关于九品中正制的方案”来了,只用了一盏茶的时间,两人一拍即合。
半年后,士族得到利益保证,曹丕得到皇位。
九品中正制是专门为士族定制的,这项制度根据家世、学业、品德把人才分为九等,综合得分高则等级高,而等级又决定了做官的起点和终点。
高等级人才终生都不会做小官,低等级人才终生都不能当大官。
而最重要的考量标准,就是家世。
呵,寒门子弟有什么家世可言。
所以在九品中正之下,寒门永远是寒门,豪门永远是豪门。
曹丕登上皇位,也葬送了曹操的江山。
曹操之所以能成大事业,是打击豪门、扶持寒门,一方面他积攒了庞大的基本盘,另一方面又给予了寒门希望,这才是曹氏的魏国。
一旦把曹操的路线放弃,那么曹丕和袁绍又有什么不同?既然如此,门阀、士族又何必死忠于曹家,为何不选一个自己人? 几十年后,袁绍未竟的事业将由司马懿继承,魏国也被门阀、士族抛弃到垃圾桶中。
这是曹操的悲凉和宿命,历史却又重回到正常的轨道,奔流向前。
249年,高平陵之变后的魏国已经向完全的士族社会迈进,他们决定向蜀、吴的阶级兄弟们伸出援手。
让豪门的旗帜在三国飘扬吧。
06 和曹操一样,刘备的蜀国也在打压士族。
214年,刘璋走出成都,刘备则带着兄弟们入城,七年后他登上皇位,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此时的蜀汉有三股势力。
追随刘备入蜀的荆州人是蜀汉的一等公民。
刘璋老爸入主益州时从外地带来一批东州人,他们统治益州30多年,如今成为失败者,属于二等公民。
最失落的是益州的本土士族,几十年来,那两拨人割据称王,他们都是被打压的对象。
刘备的对策是重用人数少而无根基的荆州人,以打压盘根错节的东州人和益州人。
诸葛亮走的也是这条路。
夺人饭碗犹如断人生路,其他两派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除非出让利益,转型成晋国,但这是不可能的。
诸葛亮的答案是:严刑峻法,以身作则。
只有做到执法如山,令行禁止,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不被别人抓住把柄,带领荆州人向理想前进。
东州人是外来户,时间一长,不是被同化,就是没落了。
可益州人是地头蛇,他们不仅不能参与到蜀汉的建设中,还要被打压,充当三等公民,凭什么? 比如经济,刘禅投降时蜀汉只有94万人口,却有十万军队,四万官吏。
基础薄弱,再加上诸葛亮屡次北伐,可以想象人民的生活有多惨,而他们重点压榨的就是益州士族。
比如法律,益州士族并没能参与政权建设,自然也就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力,而荆州人制定的法律倒有不少是专门用来针对他们的。
估计益州士族每天都在想:“来自北方的王师啊,快来解放我们吧,只要你们来,由我们带路!” 诸葛亮去世后,荆州人逐渐凋零,刘禅和姜维也不过是维持罢了。
263年,邓艾自阴平小道直扑成都。
刘禅没有反抗,他带着太子、诸王、大臣出城投降,他懂自己的国家:“举国尽是带路党,蜀国已经没有希望了。
”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07 曹操、刘备、诸葛亮是轰轰烈烈后失败,犹如绚丽的烟花,用瞬间的闪耀照亮世界,而孙权则是放弃治疗。
在孙坚、孙策时代,东吴的士族并不欢迎他们。
寒门、武夫,不是自己人嘛,我们非暴力不合作,看你能怎么着? 怎么样?老子会杀人。
小霸王孙策带着孙坚旧部程普、黄盖和自己的亲信周瑜、太史慈等人,在江东杀得人头滚滚,终于打下了江东六郡,暴力的结果是孙策坐不稳,最终被刺客暗杀。
因为江东的统治 者没有一个是江东本土人,你小霸王再牛、混得再好,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所以赤壁之战前夕,东吴所有人都要投降。
他们不喜欢曹操,但他们更不愿为孙权卖命,因为不值得。
投降曹操起码有官做,跟着孙权就要丢掉性命。
那时候劝孙权死战到底的是谁呢?安徽周瑜、安徽鲁肃、山东太史慈,他们都是外来的既得利益者。
幸亏赤壁之战打赢了,从此以后孙权也学乖了,也开始着手转型。
大量的江东士族被提拔、重用,旧部亲信被排斥。
陆逊从周瑜、鲁肃、吕蒙手中接过大都督职位,统领吴国的军事20多年,最终官至丞相,后来顾雍也做了19年丞相。
江东名门最高贵的“顾、陆、朱、张”四姓中,陆逊和顾雍就分别占据了军政和大权。
从此以后,吴国丧失了理想,它甚至走得比西晋还要远,直接进入“王与马共天下”的东晋时代,这样的国家还谈什么活力呢? 直至吴国灭亡,陆逊家族依然有数万私兵,而且还是不属于国家编制的私兵,完全属于家族的私人军队还有数万。
陆家如此,其他家族可想而知。
这样的国家结构,再加上人口少、经济不发达,一旦“王濬楼船下益州”,只能“金陵王气黯然收”了。
08 总有人说“一切问题都是经济问题”,我不太认同。
商鞅变法为秦国夯实了地基。
秦国废除了三皇五帝以来的分封制、公田制,又设立了军功授爵、开垦荒地等法令,打通了经济和个人上升渠道,这也就是抽掉了旧式贵族阶层,实现了国家、人民二元制。
在这个基础之上,才有了以后的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大一统等配套设施。
再到汉武帝给予民族、国家无敌的自信气质和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这座帝国豪华大厦才算构建完成。
这个过程整整用了200年,远远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刘邦七年立国、汉武帝北伐匈奴等单一事件,他们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环,连起来才是帝国兴亡背后的密码。
无数英雄和战争的背后是社会秩序的建立。
秩序刚建立时,社会充满勃勃生机,有顽强的生命力,这也是秦汉帝国强盛的根本所在。
但经过数百年之后,秩序逐渐崩溃。
这一趋势从东汉开始,历经三国、两晋、宋齐梁陈等继承者的延续,逐渐丧失生机,在隋文帝灭陈时彻底被埋葬。
而曹操、刘备、诸葛亮的事业是阻止旧秩序崩溃,然后通过改造、修补,最终再回到秦皇汉武时期。
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才是螳臂当车的人。
而袁绍、司马懿代表的门阀、士族才是历史进程中的主流,他们不过是顺应时代潮流罢了。
门阀、士族的产生是社会秩序在运行中重新产生了“食利”的中间层,这个食利阶层重新定义了帝国制度、社会关系以及经济体系。
东汉三国时期的皇权软弱、税收艰难、人才危机,表面上看是经济问题,可归根结底是社会和政治问题。
不解决门阀、士族,屯田就是给他人做嫁衣裳。
回到故事的开始,门阀、士族是如何产生的呢?汉武帝为了选拔人才,专门设立了“察举制”,从此开启了潘多拉魔盒,他为什么不直接开科举呢?西汉没有印刷术,知识传播依然靠竹简和口授,别看人口多,但读过书的人压根儿没有几个。
开科取士,取谁呢?没有大规模的知识传播,科举的灵感从哪来?直到宋朝,因为书籍的大规模传播,寒门通过读书考科举来提升阶层才真正得以实现,此后千年,再也没有门阀、士族产生,也没有数百年的分裂。
经济问题其实是表象,往下挖是政治、社会问题,最根本的还是科技问题。
科学技术才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汉儿尽作胡儿语:大唐的河西 01 大唐爆发“安史之乱”后,国力迅速衰落,历经百年打下的万里版图也缩小到长城陇西以内。
吐蕃趁大唐无暇西顾时出兵占领河西走廊,然后逐渐蚕食西域。
大唐国运昌隆之时,很多人到西方开拓,如今朝廷没有力量照顾他们,这些汉人便沦为悲惨的亡国奴。
刚开始,他们都是心怀故土的热血儿女,宁愿跳下悬崖求死,也不愿到青藏高原做吐蕃的奴隶。
但是百年后,事情发生了变化。
这些热血儿女的子孙后代从小生活在吐蕃的马鞭之下,他们已经习惯了和吐蕃人在一起的日子。
他们开始穿吐蕃衣服、吃吐蕃传统食物、说吐蕃语言……他们早已忘记体内的汉人血脉,更忘记了祖先为脚下土地洒下的热血。
这些“精神吐蕃人”已经把吐蕃当成祖国,他们心中的圣地不再是长安,而是高原上的逻些城[5]。
由于要出使或经商,有时中原汉人经过河西走廊时,那些已经把头发梳成吐蕃模样的年轻人还会对着他们指指点点:“哈,快看东边来的唐人。
”“咱们吐蕃好几次攻入长安,在汉人的首都逍遥快活,他们到底有什么可神气的,不过是败军之将而已。
” 那些经过河西走廊的唐人望向河西青年的神色复杂,他们有愤怒,有怜悯,更多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这些年轻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更不知道自己处在怎样的悲惨世界。
那些百年前为抵抗吐蕃而战死的热血儿女,如果看到子孙后代如此不肖,恐怕能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
晚唐诗人司空图关心时事,他听闻河西走廊的事情,便忍不住心中的悲愤之情,写下一首《河湟有感》: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短短28个字,读完却是一言难尽的复杂心情。
河西汉人活在幻想中的世界,以为自己做的事情无比正确,其实他们都是玻璃罐里的苍蝇,自以为天下第
一,局外人却根本没把他们当回事。
可悲,可叹。
02 那些辱骂汉人的河西青年最可悲的地方在于认不清自己的定位,他们以为接受吐蕃管理、说吐蕃语言、穿吐蕃衣服,就能从头到脚融入吐蕃,做一个真真正正的高原强国子民。
可他们忘记了一个道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河西青年明明有一张汉人的脸,和吐蕃高鼻深目的外貌区别很大,在吐蕃人眼中,都不可能认为是自己人。
而且吐蕃费尽心思占领河西,他们是来打劫的,根本没有太多花花肠子,他们眼里只有票子、车子、牛马。
如果不能满足吐蕃的欲望,别说河西汉人,他们动起手来连自己都害怕。
河西青年却想和吐蕃谈合作,他们以为跪下“唱征服”就能得到吐蕃主人的认可,然后和和美美一家亲,共同建设吐蕃河西家园。
他们根本不知道吐蕃要的是什么,就一厢情愿地贴上去,想和人家携手一生。
开什么玩笑?这就是典型的认不清楚定位。
河西青年们要想清楚,这是在打劫呢,能不能严肃点?此时他们最正确的选择是联系大唐,回归大唐母亲的怀抱,借助国家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在大国博弈的交汇地带,个人力量是最弱小的,只有站在能赢的一方,才能看到未来的希望。
那究竟谁是能赢的一方呢?其实也没有别的选择,你是哪国人,就只能选择哪国,然后和国家一起走向胜利。
要是国家都没了,个人的财富和幸福,都将成为镜花水月。
可惜,河西青年不懂这个道理。
他们长着汉人的面孔,却心甘情愿地做吐蕃人,结果吐蕃也不认可他们。
于是,河西青年成为没有根的人,而在大国博弈的交汇地带,没有根的人注定会成为“炮灰”。
03 吐蕃也不是单纯的“二愣子”,他们会在河西培植代理人,河西土著为了求生存谋发展,也会积极做吐蕃的“白手套”,完事之后三七分成,而这些“白手套”往往是地方土豪。
其实任何征服者都一样,他们用武力进入陌生的地方,却根本没有多余的力量对其进行直接统治。
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拉拢地方土豪,让地方土豪出面管理,自己则坐镇背后,做提线木偶的操盘人,进行间接统治。
吐蕃进入河西、日本培养伪军、英国殖民香港……都是这样的套路。
这些地方土豪怎么管理呢?他们也要发展下线,培养一批忘记故国的汉人,然后一起为外国主子服务,他们都是买办[6]。
只有吐蕃等外国主子的日子滋润,他们才能跟着过好日子,一旦外国主子“完犊子”,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所以“白手套”们最希望故国衰落,最好永远趴在地上起不来,只有故国不行了,外国主子才能强势介入,“白手套”们的日子才能永远阳光灿烂。
而且“白手套”们镇压起自己人来,比外国征服者都狠,因为他们是最没有安全感的。
毕竟两边都是大国,有强大的国家机器做背景,就算作战不利,国家也能扛得住,只有“白手套”是夹在中间的受气包。
他们要在征服者和草根之间走钢丝,不能对草根压榨得太狠,也不能让外国主子感觉吃亏,里里外外,忙前忙后,比小媳妇儿还累。
而且故国一旦在博弈中胜出,他们就是第一批被处理的炮灰。
危难之中不见帮忙,成功后还想当坐地虎?呸!想得美。
阻挠地方回归故国的,最大的阻力还不是来自外国征服者,往往来自这些既得利益的土豪“白手套”。
这些土豪“白手套”是“大炮灰”,他们培养的下线就是“小炮灰”,而那些辱骂汉人的青年就属于“小炮灰”。
“小炮灰”是很可怜的。
外国征服者交代给“白手套”任务,“白手套”再分发给下线,那些脏活累活苦活基本都是下线在做。
最终年底分账时,“白手套”能得三成,回头再从三成里分出一点点,给“小炮灰”们养家糊口。
看看这些人吧,他们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到头来赚不到钱不说,由于要做一些打、砸、抢、烧的脏活,搞得身败名裂,何苦呢?而且外国一旦在博弈中失败,可能会带着“白手套”一起走,但绝不会给“小炮灰”一点怜悯,只会让他们留在当地替自己背黑锅。
最可悲的是,他们还以为自己在做一件无比正确的事。
04 那些辱骂汉人的河西青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做外国树立的榜样。
这是一项技术活。
外国征服者会培养一批汉人,通过各种渠道灌输,让他们忘记祖先的热血和反抗,转身认征服者做爸爸。
征服者会从指缝里流出一点利益,让他们尝到一点甜头,从此以后更加卖力。
虽然这些利益纯粹是压榨汉人得到的,属于羊毛出在羊身上,况且根本就没多少,但人最害怕对比。
河西青年稍微得到一点利益,再对比一下身边苦哈哈的同胞,优越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骨气有什么用,这年头有奶就是娘。
”这些蝇头小利和优越感,更加让他们觉得:“故国算什么,只是落后的穷亲戚而已,还是跟着外国爸爸好啊。
” 经过几十年熏陶,他们就成为“汉儿尽做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的河西“废青”。
吐蕃会宣扬:“快看,他们已经正式归顺吐蕃,走上正确的道路了。
大家快向他们学习,这才是你们的榜样。
” 有的人经不住诱惑,加入河西废青对吐蕃的大合唱,紧接着这个群体越来越大,让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误以为“吐蕃问鼎天下”不可避免。
但有的人热血依然在。
敦煌豪族张义潮起兵,仅仅数年时间便收复河西十一州,他让哥哥张义潭带着户籍版图入长安报捷。
什么收买、扶持“白手套”、培养代理人……都是手段,在国家顾不过来的 时候,可能会让他们逍遥一段时间,一旦国家腾出手来,或者河西人心回归,那些手段都是浮云。
河西的吐蕃,不过是纸老虎而已。
05 作为大国博弈的交汇地区,大唐河西的命运从来不在自己手里,他们的命运只取决于故国和敌国的博弈结果。
交汇地区生下来就是这种命运,再怎么折腾都是无谓的反抗。
但是跟着故国走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外国征服者是来赚钱的,要把利润拿走七成,留下三成才是赏赐给大、小“炮灰”的,至于其他草根的死活,关敌国什么事? 只有回到故国母亲的怀抱,他们才能正儿八经地过上好日子。
母亲不会歧视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心头肉,之前让孩子吃苦、受累是家里穷,只要家境改善,母亲一定会让每个孩子都活得有尊严。
这个道理,他们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蒙古帝国兴亡史 01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中原和草原开始了相爱相杀的一千多年。
不过草原有个不同的地方,就是从来没有稳定的主体民族,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都不能说是民族的称号,而是部落的称号。
实际上草原部落特别分散,每个部落都有世袭领袖,父子、兄弟之间互相继承。
部落的牧民也对领袖家族很认可,领袖说去哪里放羊,大家赶着羊群就跟着去了,也就是所谓的逐水草而居。
这样几百个独立部落分散在草原,成为草原的基本部落。
他们经常为了争夺牧场打仗,最终角逐出一个最牛的部落,成为草原众多部落的总盟主。
匈奴和突厥就是这样的角色。
虽然在征战的过程中,他们会吸纳很多牧民来壮大本部落,但总的来说,人口不是太多,他们只是把各个部落打服,让大家愿意听从号令而已。
而其他部落往往是整体投降,从领袖到牧民统一投靠到新盟主的麾下,除了换一面旗子,其他都没有变。
草原总盟主不能直接调动其他部落的牛羊和人口,他只能和其他部落领袖商量,一旦违反他们的心意,分分钟造反给你看。
只要总盟主的直属兵力被吃掉,维系草原的联盟也就崩溃了,其他人会再重新角逐出一个大哥。
比如突厥可汗想入主中原,很多部落领袖不愿意跟着走,可汗怎么说都调动不起来,反而李靖在阴山以北打赢一仗,整个突厥就算平定了。
所以一千多年以来,草原经历过匈奴、鲜卑、柔然、高车、突厥、回鹘、契丹的统治,从来没有一个能长久的。
直到草原等来了铁木真。
自从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建立大蒙古国,此后800年再也没有出现过其他名称,可能“蒙古”二字要用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了。
原因很简单,铁木真对草原进行了改造。
他在征战的过程中把部落打散,重新把牧民编成95个千户,让功臣、贵戚们出任千户长,虽然可以世袭,但一定要经过大汗同意。
也就是说,草原的诸侯被铲除,改用中央集权制了。
那些领袖再也不能拥兵自重,铁木真可以随意调配整个草原的牛羊和兵力。
一道命令下来,让你去哪儿就去哪儿,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还敢和以前一样造反?做梦去吧。
集权才是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为了团结各地的贵族千户,铁木真组建怯薛军,命令千户和贵族子弟到怯薛军服役,表面上是保护大汗的安全,其实就是人质。
但铁木真又给怯薛军提供了上升通道,毕竟靠近大汗,怯薛军成员在服役的过程中有很大可能受到大汗赏识,参与国家的军政事务。
如果是你,会选择在大汗身边做事,拼一个远大前程,还是回家继承几千头牛羊,做一个不求进取的土豪?很多蒙古二代感觉回家继承祖业太土气了,于是铁木真就通过身边的怯薛军成员和蒙古的千户贵族结成利益共同体,保护大汗就是保护自己,保护自己首先要保护大汗。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且草原的特产是骑兵,这玩意儿就是古代的重型武装,农耕国家的步兵根本扛不住。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年到头吃不到肉的人,身体瘦得能看见骨头,就算你给他一把刀,战斗力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蒙古牧民骑着战马冲过来,威力相当于时速80公里的摩托车,用身体怎么扛得住?这种仗根本没法打,总不能伸腿把战马绊倒吧? 铁木真用集权制度把战斗力特别强的骑兵组织起来,爆发出来的威力绝不是匈奴和突厥能想象的。
匈奴和突厥只能来中原打劫,蒙古却能搬家到中原过日子,最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
除非中原有一个特别强大的帝国,集中全国资源和铁木真拼消耗、拼后勤,否则很难抵抗铁木真的兵锋,但蒙古崛起的年代,放眼全世界都没有一个特别强大的帝国。
02 当时的世界格局太散乱了。
先说中国。
宋朝自立国起就很软弱,先是被辽国欺负,又被西夏揍得鼻青脸肿,后来金国崛起,直接攻入汴梁,宋朝君臣跑到临安才算保住性命。
金国占领黄河流域后也迅速衰落,因为女真人口少,没有特别坚挺的文化传承,想统治黄河流域又必须用汉人,所以少部分女真人散落在汉人中间,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金国无法建立稳固的权力体系。
西夏有能征善战的铁鹞子[7],但甘肃、宁夏又是地广人稀的荒漠,人口和经济基本限制死了西夏的出路。
西夏能撑200多年,多亏邻居是软弱的宋朝,辽、金又对征服西夏有心无力,要是换了汉、唐任何一家,估计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当时的中国就是这种局面。
别说能整合资源的大一统帝国了,连分裂出来的宋、金、夏都处于国力的下坡期,真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草原向西走是花剌子模王朝。
花剌子模的国土面积很大,但是立国不久,人心不稳,还没有形成稳固的国家根基。
而且皇帝摩柯末在外远征时,他的老妈居然另立朝廷,和亲生儿子唱起了对台戏。
这样一个根基不稳的国家居然有两个朝廷,今天皇帝命令全体种地,明天太后命令全体放羊,大家都不知道该听谁的,导致政令特别混乱。
这样的国家能有什么战斗力? 再往西就不用说了,统治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已经立国500年,大家看这个数字就已经知道,阿拔斯王朝已经是奄奄一息的老人。
更西边是碎成一地的欧洲,俄国小荷才露尖尖角,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国家很难说有什么战斗力。
当时的世界就是这样。
东亚、阿拉伯、欧洲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不是已经衰落,就是在衰落的路上。
蒙古在这个时候突然崛起,谁都免不了被蹂躏的命运。
蒙古厉害的另一个原因是落后。
没错,就是落后。
任何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只会越来越精细,而不是越来越粗放。
我们用宋朝来举例。
朝廷每天一开张,除了考虑几千万人的生活问题,还要头疼国土上的各种麻烦,比如西方闹旱灾、东方有水患、北方敌人入侵、南方暴发瘟疫等,一堆琐事分散了朝廷的精力。
而宋朝社会已经比较发达了,市民除了吃饱喝足,还要讲究娱乐项目,比如到勾栏[8]瓦肆里听曲,文人墨客相聚在一起填词,甚至不想出门还能点“外卖”。
技术装备方面也一样。
秦汉时期的武器装备比较简单,士兵配一把刀、一套铠甲就能上阵杀敌,发展到宋、明时期,除了武器,还要有各种标准的弓箭、铠甲、马匹等,成本指数级提高。
倒不是说宋、明王朝花里胡哨,实在是没办法,敌人在进步,你要是不进步的话,很难保持优势。
这就是国家的精细病。
上到朝廷大政,下到吃喝拉撒,都在分散朝廷有限的资源。
越发达的国家越精细,朝廷也越难集中资源做大事。
秦汉时期,把监狱里的犯人放出来,随便武装一下就能东征西讨、攻灭敌国。
秦国章邯平叛,带的就是骊山囚徒,汉朝李广利征西域,带的也是囚徒,但是宋朝空有百万禁军,战斗力死活起不来,我们熟知的重文轻武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精细化的国家负担不起庞大的战备物资。
到了明朝,十几万军队就能把国家拖垮,再也不是随便武装一下犯人就能灭国的时代了。
很不幸,和宋朝同一批的国家都相当精细,他们很难挤出大量资源来应对蒙古的入侵。
其实国家和机器一样,精细的反面就是脆弱,稍微有一点损伤,整个基本盘就废掉了,而粗放的国家反而更耐用。
蒙古是粗放的典型,它可以集中草原的有限资源,集中突破其中一个点,然后顺势扩大战果,再用占领区的资源武装自己,寻找下一个目标。
这样一环套一环,形成生生不息的正循环,让蒙古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直到雄霸亚欧大陆。
一个帝国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看历史的进程。
03 当然,蒙古骑兵不是只会冲锋的铁憨憨,他们打仗有一个套路。
每次攻城前他们都会告诉城里守军:“千万别抵抗啊,不然城破之后是要屠城的。
”很多人以为蒙古人只是说说而已,结果他们都被杀掉了。
对蒙古人来说,出来混就要讲信用。
这样就制造了一种恐慌心理。
周围城市听到消息,原来蒙古人是真的要屠城,那他们来的时候还是早点投降吧,说不定还能保一条命呢。
我们之前说过,不论宋、金、夏或者阿拔斯,都是衰落期的精细化国家,国家空有庞大的兵力,不仅战斗力不行,还要分散在各大城市和关口,基本没有集中兵力和蒙古会战的可能。
这就给了蒙古各个击破的机会。
蒙古用屠城制造恐慌心理,用最小的代价收服最多的城市。
进城以后,他们把降兵和青壮组织起来,作为“签军”使用。
这些“签军”里有汉人、女真人、契丹人、党项人、波斯人……凡是占领的土地,都会有一批当地人进入蒙古军队服务。
你以为亚欧大陆是蒙古人亲自打下来的,其实主力部队全是各国人民组成的“杂牌军”,蒙古骑兵反而是督战队。
后来的满洲八旗也用这一套。
他们入关后把投降的汉人编为绿营,每次打仗都是让数万绿营冲在前面当“炮灰”,数千八旗军队站在后边督战,一旦攻下城池,八旗军队率先进城抢钱、抢粮。
如果只靠蒙古和满洲的十几万人,打十年就消耗得差不多了,还统治哪门子江山,而且蒙古人征发签军以后,对有能力的军事将领很少防范打压,反而还会帮他们打开上升通道,只要打仗立功,官职、土地都有。
于是各族军事将领在前线打仗,不是给老板卖命的打工仔,而是给自己干,简直动力十足啊。
中书丞相史天泽、崖山灭宋的张弘范,就是这些人的突出代表。
另外,蒙古军队学习能力特别强。
他们刚冲出草原的时候基本是清一色骑兵,但是用屠城和签军滚雪球壮大时,蒙古人在各个城市收罗了大批工匠,他们把工匠组织起来制造大炮、云梯、攻城车等军事装备。
随着征服的土地越来越多,蒙古收罗的工匠也越来越多,金国、西夏、宋朝、花剌子模等,哪里的工匠都有。
也就是说,蒙古人用战争把亚欧大陆连成一片,顺便把亚欧大陆的技术汇聚到一起,凡是当时世界上有的技术,蒙古人都有。
当时世界的联系并不紧密,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技术和生态,东、西方人民基本没见过对方的技术。
而蒙古人却把各种技术综合起来,运用到四面八方,简直是降维打击。
组织、屠城、签军、科技……让蒙古军队在全面衰落的世界纵横捭阖。
铁木真死后窝阔台继位,窝阔台组织了一次“长子西征”。
拔都率领蒙古军队占领基辅,然后进入波兰和匈牙利,最后跨过多瑙河占领萨格勒布,也就是现在的克罗地亚首都,止步于亚德里亚海岸,和意大利隔海相望。
直到20年后,蒙古军队在巴勒斯坦被埃及人击败,才停下征服的脚步。
04 蒙古最终还是衰败了。
毕竟任何东西都是有极限的,人和国家都一样,内在实力一旦抵达最大边界,就再也无法前进一步。
蒙古只有区区十几万兵马,却能扩张到亚欧大陆,导致本就不多的蒙古人分散到世界各地,再也不能形成合力。
蒙古人能够纵横天下,根本原因在于铁木真把蒙古组织起来,形成一股极其团结的力量,逐个击破亚欧大陆的国家。
而当蒙古人占领多瑙河到日本海的地盘,这必然要把兵力分散到广大地区,往往几百个人中才有一个蒙古人。
也就是说,成就蒙古事业的团结和组织力已 经不存在了,所以他们没有实力进入西欧,又在巴勒斯坦战败不能进入埃及,在东边,忽必烈也没有打下日本和越南。
这就是蒙古人抵达实力边界了,而且蒙古人还吃了没文化的亏。
蒙古人从草原走出来,虽然占领了万里江山,但并没有提供思想、文化、社会治理、人文关怀的软实力,他们反而被亚欧大陆的文化震惊了。
再加上蒙古人分散在各地,不可避免地被当地文明同化,他们建立的国家也只能吸收当地文明才能顺利治理国家。
于是金帐汗国吸收了萨满教和东正教,察合台汗国和伊尔汗国是穆斯林的主场,而统治中国的元朝皈依了儒家。
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没了,蒙古帝国还是原先的蒙古帝国吗? 察合台汗国活得最久,一直撑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金帐汗国在明朝中晚期被俄罗斯取代,伊尔汗国死得最早,连元朝都没活过。
元朝政府则被朱元璋赶回草原,和明朝争斗了几百年,又和清朝结成盟友统治中国。
05 以前在内蒙古的时候,和蒙古族同事聊天。
我小心翼翼地说起这段历史,生怕他有什么忌讳。
结果是我想多了。
他说起蒙古和成吉思汗,基本上是当作中国王朝和皇帝来说的。
在他的概念中,元朝和汉、唐、宋、明没什么区别,也不存在特别固执的成吉思汗崇拜。
风风雨雨800年,曾经怒目相视的两个族群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郑成功收复台湾 01 1661年年初,郑成功很惆怅。
他面临一个难题:怎样收复台湾? 在后人的理解中,这是一个不用想的问题。
荷兰人占据了美丽的宝岛,让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郑成功责无旁贷。
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国民的支持、国际的影响、军队的素质,甚至海军的建设,每一环都会影响战争的成败。
说到底,收复台湾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但何时做、以什么方式做,还是有很多讲究的。
要不然也不会任由荷兰占据台湾38年。
可是1661年世界变了,形势逼得郑成功主动收复台湾。
不管他愿不愿意,这都是唯一的路。
当时的郑成功正处于内外交困的人生低谷期。
1659年,他和张煌言约定攻取南京,抵抗强大的清朝。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在南京城下他们遭遇了重大挫折。
非但没能割据江南,反而损兵折将。
郑成功带领十万大军北伐,回来的不足五万,于是他只好退回厦门,休养生息。
可厦门周围的地盘都被清军占据,他们断绝了内外的一切交流,粮食、武器、布匹……这是要让郑成功穷死、饿死。
这是一种屡试不爽的方法,包围、孤立、等待,直到郑成功坚持不下去,就是清军攻城之日。
怎样才能打破清军的围剿呢?只有走出去。
可厦门的三面都被包围了,自己这点兵力很难打胜仗啊。
咦?东方的海上不是有一块现成的地盘吗? 没错,这里就是台湾。
只要收复台湾,就能打破清朝的贸易封锁。
走出去,就是海阔天空。
对郑成功本人而言,也有收复台湾的动力。
依靠父亲的家底抗清多年,但成就基本不大,别说开拓进取,能保住厦门就已经不错了,说出来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如今又被清军封锁,郑成功陷入了人生低谷。
首先是来自部下的质疑。
你不是有能耐吗,拿着父亲的资源、扛着爱国的大旗,怎么带着我们混成这样?你到底行不行啊?然后是自己威望的损失。
郑成功用来凝聚人心的口号是“反清”和“爱国”。
可在失败面前,一切都成了镜花水月,口号又不能当饭吃。
再往深处想,没有足够的功勋,郑成功凭什么在将军的位置上继续坐下去?他最大的功勋是什么?驱除外夷,收复失地!这时收复台湾是最好的选择。
用军事的胜利让部下闭嘴,证明自己没问题;用爱国的行动让民众拥护,证明跟着他没错。
就这样,38年都没有收复的台湾成了郑成功眼中的一块肥肉。
02 台湾的命运自己说了不算。
当时的台湾只有20万人口,人丁稀少、土地荒芜、文化落后,台湾自己的军队依然停留在很简陋的阶段,不堪一击。
只要郑成功想打,就一定能胜利。
而真正决定台湾命运的,是荷兰。
17世纪是荷兰的黄金岁月,号称“海上马车夫”。
他们的海军和船队遍布世界,为荷兰带来源源不断的利益,也维护着他们“世界警察”的地位。
在荷兰的诸多势力中,最大的势力是东印度公司。
它由商人组成,却被国家授予特殊使命,成为可以雇佣士兵、发行货币的海外独角兽公司,其主要职责是为国抢地盘。
1624年,东印度公司登陆中国台湾,在台湾实行了殖民统治。
首先,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
荷兰为了开垦土地,急需工人、农民,于是他们就派人到处招工。
然后,他们扶持了土著领袖。
荷兰人很聪明,他们不直接与台湾的原住民接触,而是从原住民中选择可靠的人,培养成傀儡领袖。
不与底层人民接触,会少很多麻烦。
自己闷声发大财,多美的事啊。
最后,他们输出自己的文化。
荷兰人经常在原住民领袖之间吹嘘自己的文化优越性。
是啊,造船技术好、军队强大、文明素质高,关键还特别有钱。
这不就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吗?于是原住民的领袖们纷纷主动学习荷兰的语言、生活方式,没多久,他们就成了“假洋鬼子”。
如此一来,荷兰的地位便固若金汤。
03 郑成功想收复台湾,何斌就来了。
他曾是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下属。
当年何斌在台湾做完一单生意后就坐船回福建,没想到在半路上被海盗给打劫了,眼看着同伴们都惨死在海盗的刀下,何斌赶紧把做生意赚的钱全部上缴,才侥幸保住一条性命,逃到了台湾。
而这时的台湾是荷兰的天下。
要不怎么说何斌是人精呢,就在大家的脑子都转不过弯时,他就开始学习荷兰语,信荷兰的宗教,为荷兰人做事。
这是一个理想的“傀儡”。
于是,在原住民对荷兰人的招工还犹豫的窗口期,何斌就成为荷兰人急需的“假洋鬼子”,被任命为通事[9]。
但有意思的是,他表面上为荷兰人做事,背后却是郑成功的卧底。
1656年,何斌去厦门会见郑成功,希望两岸通商。
荷兰人送到厦门白银5000两、箭十万支、硫黄千担,作为通商的条件。
而郑成功正准备进军江南,不宜得罪荷兰人,双方一拍即合。
在会谈结束后,何斌邀请郑成功单独聊聊。
这是一次饱含深情的会面。
双方深情地怀念了老领导郑芝龙,又互诉多年离别的衷肠,最后,何斌从衣袖中拿出一沓材料:“少东家,这是荷兰人的兵力部署和岛内详情。
” 以后的日子里,何斌在台湾不断搜罗新情报,以备日后不时之需。
直到三年后被荷兰人发觉,他才回到郑成功身边。
而他的身上,还带着一份秘密情报。
那就是鹿耳门水道的详细描述,水文、气候、地形、礁石,甚至连荷兰炮台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多年的地下工作终于大功告成。
此时的郑成功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对于这场战争,不管荷兰会不会干预,他都只能一条道走下去。
先做了,再善后。
04 1661年3月,郑成功在金门“祭天”“礼地”“祭江”,正式誓师出征台湾。
他率领25000名将士、300艘战船,从金门出发,向东挺进。
一路虽有小波折,但总体来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
郑成功按照何斌的情报从鹿耳门突破,一路登陆禾寮港、迫降赤崁城、围困台湾城,最终在1662年2月1日,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交出所有的城堡、武器、物资,并率领900名荷兰军民乘船撤离台湾。
计划中与荷兰打国战的场面并没有出现。
因为在荷兰人眼中,台湾的分量远远不够。
他们的本土在欧洲,主要对手是西班牙,最大的工作是抢夺西班牙的殖民地。
小小的台湾,经济不发达、地域未开发,还不值得荷兰投入大量的资源来到万里之外跟郑成功死磕,只好捏着鼻子认栽,拉倒吧。
签订停战条约的那天郑成功非常高兴,手下将士也很高兴,他知道:“抗清事业将翻开新的一页。
”至于那些荷兰人扶持的傀儡领袖,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但按照一贯的传统,估计也不会有好结果。
分离38年的台湾再一次回到祖国的怀抱,清朝想困死义军的幻想宣告破产,郑成功的地位再也没有人能挑战,最重要的是,他培养了年轻的接班人。
郑成功东征台湾时,长子郑经留守厦门。
当时他麾下的全部军队不足五万人,除去随自己东征的25000人,还有船员、水手等,留在厦门的还有15000人左右。
将三分之一的军队留给郑经,大大培养了儿子 的实力。
给予充分信任的同时,也给予

标签: #怎么回事 #文件类型 #c53怎么算 #文件 #文件夹 #角度 #clio #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