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嚼慢咽区域活动,美工区锻炼幼儿什么

工区 6
2018年6月3日星期日 主编:纪秀君编辑:纪秀君设计:王保英校对:张静邮箱:jybxqbj@QQ群:292054036电话:010-82296617 学前周刊·保教 03 细嚼慢咽区域活动 肖菊红 课程建设 “寻找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让学习回归本真”,是我们多年来的研究方向。
在近20年的探索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区域活动是最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之
一,能最大限度满足幼儿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惑。
例如,如何看待集体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的关系?区域活动和区域游戏有区别吗?如何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度……结合这些问题,我们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一些认识和体会。
区域活动和集体教学应相得益彰 2000年,我们开始尝试以《幼儿园整体性和谐发展课程》为蓝本课程,组织开展区域活动。
但在那时,区域活动在实质上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或补充,它是课程实施的配角而非主角。
例如,我们经常把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具投放到相对应的区域,以便复习巩固集体教学所学。
教师更多地将区域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对应五大领域的目标和内容,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教而非幼儿如何学。
后来,我们开始尝试以《幼儿园创造性课程》为蓝本,把区域活动作为课程主要的实施途径,而不再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
区域活动设计围绕课程五大要素(幼儿如何发展和学习、学习环境、幼儿的学习内容、教师的职责、家庭的作用)、五大领域和十大区域展开,真正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组织开展区域活动时,我们重视课程目标和区域内容的联结,重视“游戏精神”的贯彻落实,重视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幼儿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
同时,适当减少集体教学活动的数量,努力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质量,给幼儿自主学习保驾护航。
那么,在倡导小组化、个别化区域活动的今天,集体教学是否不再重要?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首先,由于目前学前教育资源匮乏,幼儿园班额数量决定了集体教学存在的可能性。
在现有师生比的情况下,集体教学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目标。
其次,目前教师的配备和师资水平决定了集体教学的必要性。
在集体教学中习得的教学技能完全可能转化为平时各种活动中的专业行为,有助于快速提高教师教学水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玩“神秘袋”游戏。
何芸摄 平。
同时,在集体教学中教师还能通过幼儿之间的横向比较,迅速了解幼儿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水平和状态,提高评价幼儿发展的能力。
在幼儿园的课程中,集体教学和区域活动均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两者的关系就好比是汽车发动机里的机油和汽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支撑、互为补充,共同为汽车持续运行保驾护航。
幼儿园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好这两种途径,使两者相得益彰,方能真正做到促进每一个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区域活动不等于区域游戏 近年来,许多关于区域活动的新名称、新概念铺天盖地、接踵而来,让教师目不暇接,来不及细细消化。
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错误地将区域活动等同于区域游戏。
因此,要组织领导好区域活动,就必须帮助教师厘清两者的概念。
于是,我们首先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区域活动的文献研究,梳理区域活动的价值和内涵,丰富教师理论素养。
其次,邀请专家来园指导,结合具体的案例,在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中为教师解惑。
在学习过程中,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王春燕等学者提出的“区域活动是幼儿‘工作性’体验和‘游戏性’体验的碰撞共生”这一观点,给我们厘清两者关系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我们发现,如果撇去“区域”这一特定的空间概念,两者的差异就只在“活动”和“游戏”之间。
幼儿在区域中发生的一切有目的、有动机的行为,都属于 “活动”范畴,但在区域活动中并非所有的活动状态都属于“游戏”,因为在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看来,“想象的情境”是游戏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重要标志。
此外,杜威认为,“主动作业”既包括工作,也包括游戏,两者都有意识地抱着一定的目的,并对材料和过程的选择进行设计,以实现所期望的目的。
据此,我们将区域划分为以“工作性”体验为主的区域和以“游戏性”体验为主的区域。
在我园十大区域中,益智区、美工区、阅读区、科学区、数学区、生活区偏向于个别化学习,更容易获得“工作性”体验;而户外区、表演区、角色区和建构区伴随“想象的情境”,更容易获得 “游戏性”体验。
区域活动是幼儿“工作性”体验和 “游戏性”体验的碰撞共生,为了真正发挥区域活动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作用,我们将课程的目标隐含在以“工作性”体验为主的区域活动之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发展水平,结合活动主题精心设计,并通过提供适宜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学习与发展;将游戏精神的贯彻落实隐含在以“游戏性”体验为主的区域活动之中,通过提供留白的空间、开放的材料、自由的选择和间接的引导,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自主、创造、愉悦”地学习与发展。
遵循“预设为方生成为圆”原则 在组织区域活动中,老师们常常纠结于如何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度。
就拿角色游戏来说,原有的以全部预设为主的“角色游戏一条街”的现象,确实和 课程游戏化精神相背离,但是全部以生成为主的“清货架、去标签”的行为,也不完全利于角色游戏的深入开展。
对于一线幼儿教师来讲,对新事物、新理念、新措施的理解和接受,往往需要一个细嚼慢咽的消化过程。
在实践中,我们选择了“小步走”的策略,不盲目迈大步,但坚持不停步。
没有彻底颠覆原有的做法,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正、完善和创新。
我们认为,预设和生成区域活动要遵循“预设为方、生成为圆”的原则。
“预设为方”是指,预设内容的选择要以《指南》为依据并和活动主题高度相关,能有效达成课程目标,对幼儿的学习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
“生成为圆”则是指,生成内容的确定要灵活圆通,在追随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同时判断活动的价值。
教师可以借助观察和分析真正了解幼儿的内在需求,通过为幼儿提供“留白”的空间、开放的材料和间接的指导,为幼儿自主游戏保驾护航。
以角色游戏为例,小班的角色游戏以预设为主,在设立多个娃娃家的基础上,通过班级资源库多样高结构材料的呈现,帮助、支持小班幼儿在娃娃家里生成看病、理发、购物等新的游戏情节,等游戏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再生成新的游戏主题;中大班的角色游戏以生成为主,在和幼儿商量讨论的基础上,保留幼儿喜爱的和主题相关的两三个游戏内容,其余则清空,腾出空间为幼儿生成新游戏创造条件。
(作者系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幼儿园园长) 心灵对话 幼儿园活动场地上有两棵侧柏,长得郁郁葱葱,很是茂盛。
但它们阻挡视线,影响晨间活动,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已经不止一个孩子被刮伤。
园里多次下决心要移走它们,今春终于要行动了。
有些不舍,也有些不放心,我便来到现场。
仲春之季,天渐暖,是个适宜播种的季节。
后勤主任和他手下的兵们严阵以待,凑齐了园中所有用得上的工具,试图速战速决。
用了不少方法,累得满头大汗,也没能挪动大树,直到专业人士到来,很快就见分晓。
正干得热火朝天时,一群做游戏的 两棵树唤醒爱 陈俊融 孩子来了。
看着铲树现场的一片狼藉,有个孩子大声说:“你们毁了我们的家园!”声音出奇的清晰响亮,还带着微微的愤怒。
我循声看去,这是一个帅帅的小男孩,眉清目秀,两只水灵灵的眼睛满是怒气。
旁边一个小女孩也随即说道:“把我们的树砍了。
”还有一个孩子指着挖树的工人师傅气愤地说:“你是光头强,你是坏人。
” 愤怒的控诉惹得一群小朋友都停下脚步,驻足观看,满脸的迷惑不解,还夹带些紧张。
孩子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场面有些尴尬。
我想了想,极为慎重地告诉孩子们:“你们放心,工人叔叔是要给树换个大一些的家,让它生长得更高更壮。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被老师带走了。
半天功夫,两棵树终于被移走了。
想起孩子们的话,我再三交代工 人师傅要万般用心,一定要把树木移栽成活,一定。
第二天我早早地来到单位,想起此事有些许的不放心,便再次来到现场。
地面已清扫过,做操的小圆点也已经点上,光线亮了许多,安全隐患终于排除了。
可心里总感觉缺了些什么,空空的。
快放学时,我又想起此事,于是信步走到一班,询问带班老师昨天讲话的几个孩子的情况。
没想到接下来听到的一切再次让我吃惊。
带班老师说,今天早上孩子们出来做操,走到场地时,还在愤愤不平,七嘴八舌地议论。
说把他们的树砍了,说他们要是熊大熊二就好了,可以保护树。
一觉醒来,一切依然记得,且愤愤然。
童心的真、朴正在于此。
这让我除 了吃惊,还有一丝丝内疚。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家,树也是孩子 们的树。
植树节时护绿护树的爱心牌还在。
一个月前栽下的那颗爱绿护绿的种子,在孩子们纯净的心海中已经生根,正在发芽。
而大人们无意中却伤害了他们。
于是,我再三嘱咐老师一定要做好安抚工作。
回到办公室,我深深静思:教育是什么?是唤醒,是成全。
老师用无私的爱去唤醒孩子内心的真、善、美,去成全孩子善良美好的人生,就是教育的根,也是根的教育。
移树事件,让我记住两个三岁半的孩子。
一个叫翰林,一个叫卓然。
期待着二十年后的他们,依然纯善至真,卓然玉林。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艺术幼儿园) 我们常说:大人是孩子的榜样,可孩子又何尝不是大人的镜子呢?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学会以幼儿为镜,积极发现孩子行为举止所折射出的教育误区,并及时疏导补救,从而使我们的幼儿教育日趋完善。
超前教育 6岁的维维刚转园到我班,正值好动爱玩的年纪,可他却总是很静默,对于班级的任何活动都提不起兴趣,好像所有的活动都与他无关。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和维维妈妈交流之后,我吃惊不小:维维以前上的私立幼儿园每天都有书面作业;周末还报了心脑速算、识字、钢琴、跆拳道班。
周一到周
五,孩子放学后除了写作业外还要练琴,双休日更是走马灯似的赶到各个特长班去上课。
由于家长极端的超前教育,使孩子产生了厌学、注意力不集中、逆反等现象,如果不改变现状,维维以后的学习、生活会越来越消极。
像一粒种子,每个孩子都应在合适的温度、合适的湿度、合适的土壤、合适的季节里循序渐进、不急不躁地成长,可超前教育却打破了这一规律,用拔苗助长的方式摧残着孩子稚嫩的身心。
教育如同长跑,不需要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只要孩子能自信、快乐地跑完全程。
所以,我们要坚决制止超前教育,让孩子积极快乐地成长。
知行分离 看到在草坪上奔跑的孩子、摘花折枝的孩子、乱扔垃圾的孩子、对着长辈撒泼的孩子、浪费食物的孩子……你若问他:能不能这样做?他肯定会扬起小脸,斩钉截铁地告诉你:老师说了,小花小草都是有生命的,要爱护;环境卫生要大家保持,不能乱扔垃圾;要听长辈的话,孝敬长辈。
他甚至会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告诉你不能浪费粮食…… 为什么孩子会说不会做,言行不一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孩子的行为养成教育中,过于注重追求知识的传授积累;另一方面是因为家园衔接不够,忽视了孩子行为的持续性培养。
因为实践活动特别少,孩子所学的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好多孩子心里清楚这样做不对,可就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孩子良好行为的养成不是局域性的培养,而是要在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上,把幼儿园所学的知识延伸、运用到家庭、社会中去,学以致用。
否则,再多再好的知识积累也只是一层层漂亮的糖纸,包裹在其中的,还是原来的那颗没有改变的糖果。
赏识过度 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因为一句正常的批评,孩子情绪消沉许久;因为家长未满足孩子某个要求,孩子任性哭闹或与家长僵持;因为在幼儿园遭遇挫折,孩子泪眼滂沱不愿去上学…… 为什么会这样呢?细细思量,是因为我们的赏识教育过了度,抹杀了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孩子披上了一件虚荣的外衣。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为了培养更多的好孩子,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进行了过度的表扬、赞赏。
孩子已经习惯了每天让人捧在手里,时时让人看到自己的闪亮之处,可世上万物哪会十全十美呢?于是,孩子出现错误了,老师、家长不能批评;孩子想随心所欲做事,老师、家长不能干涉;更要命的是,孩子幼小的心灵已经形成了一种错误认识:“我是最好的,没有任何缺点。
” 赏识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更加自信,可过度的赏识教育却让孩子的自信变成了自负,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危害甚重。
所以,对孩子进行 从 保教 幼 视点 儿 行 为 识刘别桂娥 教 育 误 区 适度的挫折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
静多动少 下午放学时,好多孩子都在幼儿园的玩具上玩得不亦乐乎,尽管离园的铃声已经响过,安保人员也开始清场,可还有孩子不愿离去;一些孩子肢体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跟头;一些孩子体质太差,动辄就会感冒…… 这些状况和幼儿园教育方式有关联吗?仔细琢磨:孩子喜欢玩是天性,但如果经常接触这些玩具,减少对这些玩具的新鲜感,孩子是不是就不会那么依恋这些玩具?孩子肢体协调能力差或体质差,如果能多进行户外锻炼或运动,会不会有所提高? 纵观我们现在的幼儿教育,静多动少,尤其是户外活动,更是少之又少。
由于班额较大,为了减少幼儿因为动起来造成的吵闹和伤害事故,好多教师选择了让幼儿像小学生一样,端端正正坐在小椅子上进行活动。
即便是到了户外,也只是让幼儿规规矩矩地散步、走路,幼儿园再好的玩具都成了摆设,幼儿只能远远地观望。
放学后终于不受老师约束了,他们还不使劲地玩玩过把瘾?因此,幼儿园一定要多进行户外活动,加强幼儿体能训练,切实增强幼儿的肢体协调力和免疫力。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避免“易跌伤”事件的发生。
孩子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是幼儿园,幼儿园教育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一定要多观察、多思考,从孩子的些许言谈举止中找出教育的误区,并积极疏导补救,使每个孩子在充分享受童年轻松欢悦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第一幼儿园) (上接第一版)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卫计委副 主任、中国计生协常务副会长王培安透露,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教育部、民政部等相关部门正在加紧调研,将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我国0—3岁婴幼儿发展规划、行业标准及推动和支持婴幼儿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预计年内能够出台。
“政府的角色是什么?政府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应该承办一部分公立托育服务机构,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要引导社会、企业、家庭等多样化的托育服务协同发展。
”杨菊华说。
四川省妇联主席吴旭认为,完善的幼儿公共托育服务体系应该是多元化的,可以采取多种模式。
比如,规范现有的市场化托育服务机构;鼓励幼儿园和早教中心的招生向3岁以下延伸;建立社区幼儿托育点,提供平价、便利的保育、教育、托育等服 务;购买服务引入专业机构来承接项目,开展小规模、喘息式的婴幼儿照看服务。
由于0—3岁婴幼儿的出行特点,社区成为完善托育服务体系较为理想的单元。
“现在想要回到过去单位办托儿所的时代已经做不到了。
那个时候为什么能做到?因为单位就在你家旁边。
现在来看,便捷、就近、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托育服务,应该是主要的发力方向。
”杨菊华说。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中一从国际视角分析说,进入21世纪,许多西方国家托育机构出现了类型多样化、职能专业化的特点,如出现“残疾儿童中心”,同时逐渐发展出“家庭式托育”的形态,通过制定各项法律、服务政策,支持婴幼儿在家庭中获得全面照顾。
这些对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托育需求提供了一条更广阔的思路。
科学托育需要专业化的队伍,而在0—3岁阶段,师资是短板中的短板。
当前0—3岁师资培养分为学 校教育和职后培训两种。
2011年,早期教育专业才第一次出现在高职高专系列专业目录中,仍处于起步阶段。
而在本科层次,早期教育一般为学前教育的下设方向,未独立形成专业。
培养规模本身不足,而由于待遇地位低,进入本行业的人才数量少之又少。
从职后培训看,育婴师、早期教育指导证等认可度低,含金量不高。
北京市计划生育协会也在招募和培养专业化的队伍,北京市计划生育协会秘书长严进认为,对老师的要求应该是综合性的,“他应具备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还应具备儿童营养健康、儿童心理等跨学科的知识,随着儿童成长,需要了解儿童发展的窗口期,有一定的实操能力。
而且很多时候老师需要教看护人怎么养育孩子。
” 杨菊华认为,一方面应给予早教老师应有的待遇地位,另一方面应广泛吸收志愿者、家长的力量,共同努力提高托育机构的质量。
·广告·

标签: #做什么 #文件 #文件 #能干 #文件 #文件夹 #编程器 #文件